《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觀經》散善觀
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這幾次一直在研討《觀經》的概要、大意。在這之前,講解《觀經》「要弘二門判」,要弘二門判是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序題門」所講的,也就是《觀經疏》一開始便把整部《觀經》的大意,以「要弘二門判」顯示。
「要」,就是「要門」,是定善跟散善,也就是《觀經》的十三種定善觀跟三福九品的散善觀。
「弘」,就是弘願門,指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觀經》的大意就是定善、散善跟念佛的三種內涵,而目的是為了引導修學要門的定善跟散善的修行人,歸入弘願門的專一念佛。
由於講「要弘二門判」,必須概要的講十三種定觀,但我們在這之前,只概要的講第七「華座觀」、第八「像觀」、第九「真身觀」。因為這三觀是十三觀的核心。
第七「華座觀」,彰顯阿彌陀佛的弘願。
第八「像觀」,說明「彌陀如來是法界身,影現眾生心想中」。這就是《觀經》所講的「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的意思。所以,念佛的人跟阿彌陀佛有「身心功德,機法一體」的關係,因此經文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第九「真身觀」,顯明彌陀光明無量照十方國,但唯有念佛眾生才獲得彌陀的攝取不捨。這裡所說的「念佛」,就是稱念彌陀佛名,不是觀想彌陀佛像,或其他的觀想、其他的法門。
前幾次的研討,都在說明這一些道理。
這三觀是十三觀的核心,尤其第九觀,是核心中的核心。瞭解了這些核心,其他的幾個觀,有沒有講解或瞭不瞭解,也無關緊要。
接下來,進入《觀經》的散善觀,也就是三福九品的內容。
第三十五、《觀經》散善觀
《觀經》九品段的經文內涵是「散善觀」的說明,散善就是所謂廢惡修善,以散亂狀態下的心,停止作惡,同時去修善行,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師認為九品段的內容也是應韋提希夫人的「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之請而說的。但是善導大師則抱持著「散善自開」的立場,認為夫人所請的只限於定善,而散善不是依夫人之請,是釋尊觀察因緣,應機而說的。
大凡眾生的機類是千差萬別的,但歸納起來就是定機、散機兩種。定機是心能夠平靜,可以修禪定;散機是指那些始終不能靜下心來的人。所以釋尊才依夫人之請為定機說定善,又自動的為散機說了散善。
散善的內容就是《觀經》〈序分〉所講的「三福」,也就是:世福、戒福、行福。《觀經》說: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世福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戒福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行福
一者是世福,二者是戒福。三者是行福。「世福」就是世俗的善根,「戒福」就是持戒的善根,「行福」就是出世間的善根。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中解釋說:
今言三福者:
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來未聞佛法,但自行孝養、仁、義、禮、智、信,故名世俗善也。
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聲聞、菩薩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迴向,盡得往生。
第三福者:名為行善。此是發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勸有緣,捨惡持心,迴生淨土。
而修三福的情況的說明,就是在九品段的經文,分成三節:
第一節是上輩觀。上輩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這三品都是修學大乘的凡夫,主修前面所講的三福之中的第三行福,將這分為上中下三品。
釋尊在其中的上品上生之中,敘述了三心,也就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顯示不論定善或者散善,只要是想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要具備這三心。有關三心,在以下「三心義相論」另做專題來解說。
第二節是中輩觀。中輩就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中品上生跟中品中生,是修學三福的小乘的凡夫,主修三福之中的第二戒福;中品下生是沒有遇到佛法,只是做世間善行的凡夫,主修三福之中的第一世福,也就是人世間世俗的善業。
第三節是下輩觀。下輩是完全沒有三福,所謂三福無分,是只會作惡的凡夫。說來這些人不應該名為善,但是為什麼會被編入散善之中呢?這一點會在下面「三福無分論」中說明。
從上看來,九品都是凡夫,凡夫的根性各各不同,勉強分為九品,只是一種權宜的辦法,實際上應該是九九八十一品乃至無量品的。
散善觀就是學習這些人的修行,各各迴向願生彌陀淨土。
第三十六、三福九品論
三福九品段是《觀經》序分中「散善顯行緣」的項目之下所說的世福、戒福、行福的擴大說明,三福與九品是開合上的差異,本質上是相同的一樣的。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卷頭說「散善顯行緣」的三福是正因,九品是正行。意思是說:三福是修行內容的深淺來講的,所以說正因,九品是對修行三福深淺多寡的眾生機類來講的,所以說正行。也就是,三福是對所修的法來講,九品是對能修的人來講,所修的法有深淺,能修的人也有高低,因此而有了身分上的品位階級。
行三福的時候有各種不同的行法。有人三福並修,有人戒福、行福並修,有人只修世福或行福。
三福與九品是一體的,但在身分上有這樣三輩九品的區別,所以善導大師才把兩者區分為一個是正因,一個是正行。正因是法則,是指行的範疇;正行是行法則的各種機類的眾生。
三福九品擴廣而言是包含一切萬行的,修這三福,或是一切的萬行,不管修學多寡深淺,只要迴向都能往生,如果不迴向就不能往生。因此,善導大師說:
迴斯二行(定善、散善),求願往生。
又說:
就此三福之中,
或有一人單行世福,迴亦得生;
或有一人單行戒福,迴亦得生;
或有一人單行行福,迴亦得生;
或有一人行上二福,迴亦得生;
或有一人行下二福,迴亦得生;
或有一人具行三福,迴亦得生。
第三十七、三福無分論
再就九品來說,上中六品敘述修三福,而下三品中,就沒有提起三福。下三品的人,是不修一點三福,一生之中只會造惡的凡夫。所以下三品可以說與三福毫無關係。
本來散善是修了三福才談得上的名稱,三福無分只是造惡的人,根本談不上「散善」。但是散善三觀,卻把下三品也包括進去了,這是什麼道理?
還有,上中六品是修三福的人,可以有多善人、少善人等優劣之分。但下三品是完全不修善的人,既然完全不修善,又怎麼能夠加以比較、區分優劣,而分為三品呢?這又是什麼道理?
以上兩點聽來確實是有疑問的,但是,當把經文細讀的時候,這些疑問就自然而然消解了。
下三品確實是與三福扯不上關係,但是這些人最後都稱念佛名。這念佛從經文的顯義來說,是修諸功德(散善)的一分。也就是與戒福、行福這些善根功德,在階位上是相同的。所以說下三品的人雖然一生造惡,但是臨終念佛,因而可以說也修了一分諸功德,可以說,他們也是散善行者。
還有,同樣只稱念佛名,不修三福的下三品,如何分成三種呢?這裡並非按照善的優劣,而是按照罪的輕重區分的。也就是,下品上生的人是十惡的惡人,下品中生的人是破戒的惡人,下品下生的人是十惡五逆的惡人。
其實,如果就念佛本身的功德來講,念佛的功德是超越品位階級的,是超絕的,並非十三觀的定善跟三福九品的散善這些雜善所可比類的,所以善導大師說:
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意思是說,專一念佛就是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的功能力用,是超越其他任何法門,而且是絕對性的,不是雜善可以比較的,因為並非同類,所以不能相比。所謂「雜善」,是指《觀經》之中所說的「定善」跟「散善」,也涵蓋其他的任何法門。
善導大師又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意思是說,念佛以外的任何法門,不論是小乘大乘、顯教密教,雖然都是善的,都是有功德的,可是那些法門如果跟念佛做比較,就完全不能比較了。因為彼此相差懸殊,天差地別,不同等級,所以完全不能做比較。
法照大師也說:
十惡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淪在六塵;
一念稱得彌陀號,至彼還同法性身。
這首偈語非常的好,非常的殊勝,簡明扼要的說出了淨土宗的核心內涵,也顯出了淨土宗的特色。在這裡稍微解釋。
十惡五逆至愚人:像十惡五逆這樣極為愚惡的人。
永劫沉淪在六塵:就因果道理來講,應該永劫的沉淪在六道的苦海中,受無量無邊的巨苦。
一念稱得彌陀號:由於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來跟他開示、教他念佛,那時即將命終,最後念了一聲佛號就斷氣了。
至彼還同法性身:也能當下往生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一樣的,同樣證悟法性身而成佛。
只是念一聲佛號,就有這樣殊勝超絕的功能與功德,這不是靠這個十惡五逆的愚人曾經有修什麼定善或散善,而是完全因為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大悲願力的功德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