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九、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共讚的佛
當初法藏菩薩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又以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這樣的願行與誓約,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是怎麼形容的呢?
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
自然音樂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當初法藏菩薩發這個誓言的時候,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從天降下了妙花,四周充滿了天樂,空中又讚歎、保證說,決定必成無上正等正覺,決定必使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可以說天地之間,諸佛菩薩、一切神靈都來讚歎、證明。因為他所發的誓言非常地真,此生不成來生,來生不成再來生,生生世世,所以說「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
《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第十七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為什麼要讓十方諸佛來稱揚、讚歎他呢?這是顯示,阿彌陀佛的悲願深廣無邊,要度盡十方眾生。為了救度盡十方遍法界的眾生,必須要使大宇宙的十方諸佛通通來讚歎、稱揚、傳播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救度法門,使這個正覺大音,響流十方,使淨土之音的六字洪名聞遍整個大宇宙。
所以,在《無量壽經》一開頭釋迦牟尼佛就說: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
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這也表明釋迦牟尼佛以大慈大悲哀愍我們三界眾生,所以才出現在這個世界,他講經四十九年(或說四十五年),說法三百餘會,目的就是要宣揚第十八願,來救度所有的眾生,給眾生真實的利益。
《無量壽經》第十七願成就文說:
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可知,阿彌陀佛,是一尊不可思議的佛,也是一尊十方諸佛異口同聲稱揚讚歎的佛。
「十方諸佛,皆共讚歎」,第十七願成就文有六句,共二十四字,講的就是二千六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世界的印度宣說這部《無量壽經》,宣說阿彌陀佛在因地如何為我們發願、修行,以及阿彌陀佛成佛以後,成就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果德是如何超勝十方諸佛的時候;也就是當釋迦牟尼佛在這娑婆世界,演說彌陀「因行果德,超勝諸佛」的時候,十方諸佛也在他們各自的國土,異口同音,共同讚歎彌陀名號救度眾生的不可思議功德。
《阿彌陀經》說:
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稱讚淨土經》也說:
如我今者,稱揚讚歎,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
很多經典都在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說阿彌陀佛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所謂「讚歎」,在《大智度論》卷三十說:「美其功德為讚,讚之不足,又稱揚之,故言歎。」意思是說,讚美他的功德叫做「讚」,但讚美還不足以形容,又繼續稱揚,叫做「歎」。
現在十方諸佛都在讚歎,讚歎什麼?讚歎十方眾生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便能被阿彌陀佛救度,直接到達阿彌陀佛的涅槃報土!這是非常不容易、非常殊勝不可思議的,即使等覺菩薩也難以瞭解,所以說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皆共讚歎」:為什麼十方諸佛皆共讚歎阿彌陀佛?因為雖然諸佛所證,平等是一,然念佛往生利益,是彌陀不共妙法,是故諸佛,皆勸眾生,歸命彌陀。
本來十方諸佛,佛跟佛所證悟的是平等、沒有差別、沒有高下的;可是如果就「貪瞋癡的凡夫只要念『 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遠離六道生死輪迴,高超品位階級而進入極樂報土」這種利益來講,就只有「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妙法才有,其他諸佛是沒有的。所以,十方諸佛就把這個救度眾生的妙法介紹給十方眾生,要十方眾生都歸投於「南無阿彌陀佛」,因此,十方諸佛如來都來讚歎「南無阿彌陀佛」。故知十方諸佛之讚歎「南無阿彌陀佛」,主要是讓十方眾生來欣慕、嚮往極樂世界的境界,來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來願生極樂世界的淨土,而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
「威神功德,不可思議」,這是通約諸願,別指第十八願成就之德。只要一向專稱,凡夫直入報土,皆是彌陀威神功德之力。意思是,如果就一般來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是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所有功德;若就特別來講,是指「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講的功德,就是指「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件功德,這件功德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
貪瞋癡的凡夫,只要「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一聲一念的念佛」就能夠直接往生彌陀的報土,這個就是「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之所在。
所以,「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只在顯明這句彌陀名號的不可思議,而不指其他,因為在這裏是說「稱名念佛」的往生。
同時,這句名號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阿彌陀佛已成正覺的果德名號,名體不離,他的名號跟他的本體是一體不離的,凡是佛名所在之處,佛體正報的功德就在那裏。因此,名號本身也具有佛體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使得凡是稱念佛名的本身,就是在修諸萬行,就是具足所有的德本。
所以,只要上盡一形地稱名,或者臨終的人下至十聲一聲一念地稱念,都能夠往生彌陀報土。因此,曇鸞大師形容這個法門說「不斷煩惱得涅槃分」。凡夫能夠往生報土,完完全全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
《無量壽經》又說:
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歎。
《阿彌陀經》說:
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六方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當釋迦牟尼佛宣說《阿彌陀經》的時候,十方諸佛都同時歡喜主動地讚歎,異口同聲來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真實不虛,他所說的等同十方諸佛所要說的,並且護念念佛人,這也就是第十七願的成就的顯示。
「六方諸佛證誠」,這是六方諸佛的證明與讚歎。因為,這部《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釋迦牟尼佛怕我們十方眾生疑心很重,單單他一個人所講的,我們不能信任,所以又舉出六方(六方即是十方)諸佛來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是真實不虛的,以勸導我們信受,不要懷疑。現在十方諸佛都伸出了廣長舌相,覆蓋了三千大千世界,殷勤懇切地證誠此事。十方諸佛之所以都出來證明,背後有種種原因,不過主要的,是要消除我們的疑問。
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中,對六方諸佛來讚揚、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真實不虛,是這樣的說:「如果我們念佛而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那就表示十方諸佛所證誠的都是虛假的,如果是這樣的話,現在十方諸佛的舌頭都要爛掉。」
佛無虛言,佛因為無有虛言,所以,舌頭才能覆蓋三千大千世界,現在佛所證明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卻是虛假的,那這個舌頭還能存在嗎?
這樣推演開來的話,如果我們懷疑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的法門,那我們不只是懷疑釋迦牟尼佛,而且也懷疑阿彌陀佛的誓願,同時也是懷疑十方諸佛的讚歎、證明。這樣的話,等於是把十方諸佛的舌頭看成是爛的。所以,我們懷疑釋迦牟尼佛的話,等於是拿一把刀,割斷了十方諸佛的舌頭。
反過來,我們如果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個法門,那不只是信受彌陀救度,而且也是信受十方三世諸佛所說。既然是相信十方三世諸佛所說,也就是相信一切的法。因為一切的法都是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的,一切的法都引導我們來信受彌陀救度。既能相信一切的法,也就等同相信一切的菩薩,那等於是相信一切三寶。
所以,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的法門,這種信心非常的廣大。
一大藏教之中,有多達二百七十多部的經典,或者讚揚或者提到阿彌陀佛與極樂淨土,故天臺宗九祖荊溪湛然大師說:「諸教所讚,多在彌陀。」也就是說,十方諸佛縱然多如恆沙,但經典之中所讚歎的,大多是在推崇、讚揚阿彌陀佛,所以,單單有關於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的經典,就有二百多部。而關於其他的佛、其他的淨土則非常的少。
因此,印光大師說:
九界同歸,十方共讚;千經俱闡,萬論均宣。
善導大師曾設問答,說明諸佛之所以特別讚歎阿彌陀佛的原因而說:
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
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是故釋迦及以諸佛勸向西方,為別異耳。
意思是,果地所證諸佛平等,因地願行諸佛個別。也就是,雖然諸佛果地所證悟的佛性都平等不二,但以因地行菩薩道時,所發的願和所修的行來看所得的果,這樣每尊佛就各有不同的因緣了。
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之中的第十八願,對比其他十方諸佛,無論是通願也好、別願也好,都是較為深重的,能夠救度十方諸佛所不能救度的罪苦眾生往生極樂成佛,這是彌陀誓願深重之原因。
「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光明」是指阿彌陀佛的第十二願光明無量願,「名號」是指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阿彌陀佛名體不二,念佛有彌陀光明攝取不捨的利益,因此以這句光明名號,廣度十方一切聖凡善惡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光明名號雖然是白紙黑字,是一個聲音,可是它的內容是具足阿彌陀佛的光明,而阿彌陀佛的光明又是阿彌陀佛的智慧,阿彌陀佛的智慧又離不開阿彌陀佛的慈悲,所以這句名號本身就已涵蓋了阿彌陀佛的慈悲及智慧,因此只要稱念,就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化,也就是光明的保護與救度。
「但使信心求念」,第十八願說到「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善導大師在這裡解釋為「信心求念」,「信心」就是至心信樂的意思;「求念」範圍就很廣,不管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的當來利益也好,或為了求現世的種種福報也好,都可以用念佛來求,所以叫作「但使信心求念」。也就是這句名號就像百寶箱,也像寶庫,可以任運、隨意地支取,要支取多少,都可以以念佛為之。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為什麼?因為這句名號有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力量在裡面,所以才能使得我們上盡一形(一輩子)念佛也好,或臨終才遇到這個法門,只念十聲一聲也好,都容易達到我們所求的,也都容易達到往生的終極目的,因為阿彌陀佛的誓願深重。
「是故釋迦及以諸佛勸向西方,為別異耳」,因此釋尊以及十方諸佛都異口同聲,勸導十方眾生一心一意,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必定往生彌陀淨土成佛。這是彌陀與諸佛不同之處。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