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3.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4. 2024龍年新春講話
  5.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6.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7. 2023中元開示
  8.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9.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1.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3. 2022中元開示
  14.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6.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7.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8. 念佛超度之勝益
  19.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2.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6.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7.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9.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0.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1. 志工四喻
  32. 人生是苦
  33. 生命無常三根本
  34.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5.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6. 中元節開示(2019)
  37.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8. 豬年話豬
  39.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0.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1. 受戒與持戒
  42.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3.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4. 二種成佛法
  45. 橫超的淨土法門
  46. 往生與預知時至
  47.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8.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49.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0.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2.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3.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4. 彌陀願心的根源
  55.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6. 大慈悲五要點
  57. 慈心法門
  58. 念佛不妄語
  59.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0. 淨土宗的根源
  61.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2. 為何吃素?
  63.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4.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5. 愛與佛命
  66. 不請之友
  67.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8. 學佛的目的
  69. 說愛(二)
  70. 說愛(一)
  71.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2.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3.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4.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5. 「以誠感人」的意涵
  76.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7.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8. 在心、在緣、在決定
  79. 佛教點燈的意義
  80.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1. 念佛成佛的原理
  82. 佛在何處?
  83.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4.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5. 慈悲的救度
  86. 念佛生蓮
  87.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8. 信受彌陀救度
  89. 為新戒比丘開示
  90. 歸依勸囑
  91.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2.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3.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4.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5.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6.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7.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8.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99. 念佛人的「本尊」
  100.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1.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2.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3.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4.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5.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7.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8.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09.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0.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1.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2.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3.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4.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5.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6.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7.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8.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19.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0.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是第二十六次的佛一講座,目前是講解《觀無量壽經》。

  上一次有就南無的「三重歸命」以及願行的佛凡雙邊做解釋;接續上次的內容,這一次的講題也是「善導大師六字釋」——善導大師對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的解釋。

  善導大師以三種意涵,來解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這就是「六字三義名號釋」。就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有機跟法一重一重的義理,有以「六字機法」解釋,也有以「六字全法」或「六字全機」等解釋。

  機,是指歸命的眾生,信佛、念佛、願生彌陀淨土的眾生,稱為「機」。法,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本願的救度,阿彌陀佛名號的所有功德,阿彌陀佛的遍照,攝取不捨的光明,都屬於「法」。

  「機」指眾生這一邊,「法」指阿彌陀佛那一邊。一個念佛人跟阿彌陀佛是什麼關係呢?是具有相即不離、不一不異的關係。

  這裡就以三方面來解釋機法一體的關係——六字機法、六字全法、六字全機

 

一、六字機法

  「六字機法」,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若分為機與法來解釋,概略來說有兩種意涵:一、能歸所歸,二、能所一體。

  第一,「能歸所歸」。

  什麼是能歸?什麼是所歸呢?「南無」這兩個字就是歸命,屬於「機」,也就是「能歸」。「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阿彌陀佛本身,屬於「法」,是我們眾生所歸的對象,也就是「所歸」。

  天親菩薩《往生論》一開始就說:

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一心歸命」就是「能歸」,「無礙光如來」就是「所歸」。一心歸命就是眾生一心無二,真心無假的歸命;也就是淨土宗宗旨所講的,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之心,就是唯一信受彌陀救度的心。

  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為了救度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統統能夠離苦得樂,也就是離六道輪迴之苦,往生極樂,證悟涅槃之樂,因此經過了五劫思惟,發下了四十八大願;為了圓滿這四十八大願的功能,又經過兆載永劫的修行,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終於在十劫之前成就了正覺佛果。成就了正覺,當然也就成就了彌陀的淨土,以及成就了救度十方眾生的名號。所以阿彌陀佛十劫之前,成就正覺,成就淨土,成就名號。

  同時,阿彌陀佛十劫以來一直呼喚十方眾生,願生淨土,稱念佛名。也就是要十方眾生願生極樂世界,此後就專一稱念他的名號。同時,阿彌陀佛也以他的光明名號賜給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能夠擁有往生的功德,擁有成佛的功德。有了阿彌陀佛這個光明名號,我們就能夠往生,就能夠成佛。

  阿彌陀佛就以他的大利無上的功德名號,賜給歸命的眾生;以這個名號,來進入、放在我們歸命眾生的心中。使歸命的眾生能夠主動的、自然的、稱念他的名號而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眾生歸命稱名,在平生之時,阿彌陀佛的光明保護我們,使我們一生安樂;在臨終之時,阿彌陀佛的蓮花接引,使我們往生極樂。所以眾生歸命的時候,自然就進入正定聚,也就是不退轉。也就是因為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是正定聚不退轉。

  所謂的歸命的這一個心,可以說,是來自於阿彌陀佛悲心的觸動,是阿彌陀佛賜給我們的,也可以說是他力迴向的信心。那我們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受彌陀的悲心所觸動,而獲得了阿彌陀佛賜給的這個信心呢?這個必須依據經文。

  《無量壽經》下卷之初,「第十八願成就文」就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這段「第十八願成就文」的意涵是說,我們聽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怎麼能夠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呢?是因為聽聞善知識講解阿彌陀佛的救度,或者自己看書理解阿彌陀佛的救度,這個就是「聞其名號」。這個時候,阿彌陀佛的慈悲,要主動、積極、平等、無條件的救度眾生的佛的悲心,徹入我們的心中,使我們來歸命彌陀的救度。也就是阿彌陀佛真實不虛,必定被救,必定要救度十方眾生的這個真心、悲心觸動我們的內心,使我們自自然然的來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歸命於阿彌陀佛,這是很自然的。

  當一個人感到人生固然有樂的一面,但是有更多的是苦,尤其是無常短命的人生,一旦離開了,要到哪裡去?佛教開示,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檢討自己一輩子,身口意三業之所造作,其實是惡多善少,那惡多善少的自己,將來要孤獨的去面對善惡報應的六道輪迴,無人可靠、無法可救,正當陷入深切的創痛、苦惱的時候,聽聞到了彌陀救度的呼喚之聲,當下獲得了安心,頓時轉苦為樂,有了解脫的希望與前途的光明,這就是信受。也就是彌陀徹底的救度,無條件的救度觸動了我們,這一觸動的當下,就是信受,就是歸命。

  所以說,我們的信心從哪裡而來?我們不可能憑空的、自然的生起信心,必定有一個來源。我們眾生叫做「機」,機從另一個解釋,就是機器;機器的運轉,必須靠外在人為的操作,否則機器它是靜態的。我們這個「機」,之所以能夠被轉動而成為歸命彌陀救度的根機,是因為阿彌陀佛的愛心、悲心、真誠之心觸動了我們。就好像兒女們對父母會非常的孝心,非常的懷恩想念,是因為父母的愛心,從小以來,就一直深入孩子們的內心,父母的愛心自然成為孩子們的孝心。否則,父母跟孩子如果如同路人的陌生,如何有愛心感動孩子,成為孩子對父母的孝心呢?

  所以,我們接受彌陀的救度,領受彌陀迴向的愛心而成為信心,就是在於我們聞信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解釋為「十方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阿彌陀佛的所有悲心、救度、光明、功德,都在名號當中,所以,聽聞彌陀的名號,就是在聽聞彌陀的悲心呼喚;真正的聽聞到彌陀的名號,自然就有信心,此後,自然就會念佛。

  所以,阿彌陀佛的真心徹入我們的內心,使我們一心歸命,而當下也進入了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當中,同時獲得了住不退轉的利益。這個也就是「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意思。

  「至心迴向」,從佛來講,他迴向名號給我們,使我們願生彼國;從我們來講,我們獲得彌陀的迴向,自然也迴轉向著彌陀,向著極樂,而願生彼國,因此就當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是釋迦牟尼佛的解釋。

  所以我們領受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領受阿彌陀佛迴賜,使我們產生這個信心的,就是在於「聞其名號」的時候。

  剛剛講的「至心迴向」是從彌陀來講的,那從我們來講,也是我們的迴向。

  從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佛將他因地所累積的萬善萬行,都迴賜給我們,這就是迴向。「迴向」,就是迴轉趨向,迴轉自己的萬善萬行趨向別的地方,這個別的地方也就是十方眾生。就好像慈父,他累積金銀財寶,來賜予、傳承給他的子孫,也就是迴轉自己的東西,趨向賜給子孫們。

  阿彌陀佛這一尊慈父,他所累積的功德,是要迴施給予我們凡夫眾生。因此,長時永劫思維選擇,而把他所有的功德,容納在六字名號當中。譬如一個袋子,所有的東西放在袋子當中,袋子一提,所有的東西也統統拿起來了。同樣的,阿彌陀佛以六字的名號,像袋子一樣囊括他的萬善、萬行、萬德。

  以現代來比喻的話,慈悲的父親把一張金融卡給他的子孫,這一張金融卡的授受,可以說就是獲得了無量寶。為什麼?這一張金融卡裡面的金額,可說比中央銀行的錢還要多;正確的講,這張金融卡,就是全法界的功德都在裡面了,這就是譬喻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六字名號當中是收納了阿彌陀佛的萬德,我們只要一心歸命,就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也就是天親菩薩所講的「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個就是阿彌陀佛至心迴向的功德。

  當然,我們有了這個功德,不是把這個功德使用在六道輪迴的五欲當中,而是要迴轉到彌陀淨土去成佛,將來也要跟阿彌陀佛一樣的來廣度十方眾生。

  所以,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當中,南無是「能歸」,阿彌陀佛是「所歸」,這個「能」跟「所」雖然不一樣,一個是凡夫眾生,一個是大聖彌陀,可是同樣都是匯集在一句佛名之內,機法能所同一佛名。南無的眾生,擁有了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功德徹入,全給南無的眾生。所以,有一句名相說「機法一體」,皈命的眾生跟阿彌陀佛,機跟法是相即不離的,永在一起的,所以這一句名號也叫做「機法一體」的名號。

  論我們煩惱的眾生,心是生滅無常的,也是散亂不定的。善導大師說:「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即使一念起了清淨真實的心,但當下就沒了,好像在水上寫字,隨寫、隨失、隨滅;所以我們的心是生滅無常,沒有不變的真心。但是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當中,它是涵蓋著機跟法;所以能夠使得歸命的眾生,他的心好像金剛一樣,不會改變。

  如果沒有「所歸」的彌陀名號,那我們怎麼能夠起這個「能歸」的歸命的信心呢?如果沒有我們「能歸」的這個眾生,那麼「所歸」的名號,又有什麼用?從這一點來看,阿彌陀佛的正覺就是為眾生而成就的。

  那麼眾生的往生,也是因為阿彌陀佛的正覺而成就的,所以南無的「機」,跟阿彌陀佛的「法」,是不可能有短暫的分離的。自從十劫以前,阿彌陀佛成就正覺名號的時候,就已經成就了我們能歸的這個信心,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善導大師說,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就是正定業。也就是說,名號當中,有我們眾生「能歸」的心,而自然此後有專稱佛名的行。因此,這一句名號就是正定業,正定業也就是必定成就,必定往生成佛。這是六字機法第一點,「能歸、所歸」的含義。

  第二,「能所一體」。

  「能歸的機」跟「所歸的法」,是一體的。也就是佛心跟凡心——佛的清淨心,跟凡夫的煩惱心,這兩個心是機法一體,相即在一起不離的。這一種意涵比較深細、細微,一下子難以瞭解,必須用譬喻來說明。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就有一個譬喻,這個譬喻本來是在解釋《觀無量壽經》第八觀所講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不過也可以作為「佛心凡心,機法一體」的解釋。

  《往生論註》說:

「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無佛也。
譬如火從木出,火不能離木也。以不離木故,則能燒木;木為火燒,木即為火也。

  曇鸞大師這一段法語的解釋,顯示「凡心佛心,不一不異」的道理。凡夫的心跟佛的心,當然不是一個,可是也不是兩個。為什麼?從結論來講,佛的存在就是為了救度眾生,就是要以功德賜給眾生,要以光明攝取眾生,功德入眾生的心中,光明照眾生的身上。所以佛心凡心是不一樣的,但也不是兩樣的,這就是「不一不異」。

  「心能作佛」,曇鸞大師這裡所解釋的「是心作佛」的意思,就是心能做佛;這個心怎麼能作佛?這個「作」是什麼意思呢?在這裡可以解釋為「歸命」的意思,心能夠歸命於佛,所以叫作「心能作佛」。

  「心外無佛」,就是眾生一旦歸命了彌陀的救度,那麼眾生的心中,就有佛的功德,煩惱污穢的眾生之所以有佛的功德,是由於眾生歸命彌陀之心所獲得的。我們眾生離開這個歸命之心,我們沒有佛,也找不到佛,所以「心外無佛」。曇鸞大師解釋「是心是佛」,就是心外無佛;眾生歸命,佛心凡心,機法一體。

  「火從木出」,接下來曇鸞大師就用「火從木出」的譬喻說,我們燃燒木頭,火是從木頭出來的。「火」譬喻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為了眾生而發願、修行的,這個就是「火從木出」。「木」譬喻為眾生,這個火是因為木頭而有的。阿彌陀佛一直以來就在呼喚眾生來歸命——歸順他救度的命令;要讓我們眾生,即使是貪瞋癡煩惱的心中,也能夠生起願往生的心。而這樣的願往生心,不受我們煩惱的污染,所以這個往生心就是「清淨願往生心」。所以火跟木頭,木頭跟火,是不一樣的,可是又是在一起的。

  「火從木出,火不離木」。因為火是從木頭所出來的,是因木頭才有的,所以火不可能離開木頭。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是為眾生發願,為眾生修行,為眾生建設極樂世界,為眾生完成這一句萬德洪名;因此阿彌陀佛不可能離開眾生。十劫以來,阿彌陀佛都沒有離開過我們,一直呼喚我們,在等待我們歸命。我們一旦歸命了,還是繼續關心我們、照顧我們,時間一到,就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所以說火從木出,火不離木。

  「以不離木故,則能燒木」,因為火沒有離開木頭,所以總有一天,會把木頭燒成整個都是火。也就是說,因為阿彌陀佛沒有離開我們,所以總有一天,能夠讓我們自然的生起「歸命他的救度」的心。

  當然,這個必須解釋到《觀無量壽經》第九觀所講的,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的光明也可以說是火,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念佛眾生就是木頭,因此能夠使我們眾生歸命而攝取我們眾生。

  「木為火燒,木即為火」,眾生歸命了之後,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攝取不捨;佛的心、凡夫的心,互相憶念。阿彌陀佛想念我們、護念我們、照耀我們,沒有離開我們;我們信佛、憶佛、念佛,也沒有離開佛,佛心凡心在一起,佛跟凡,互相懷念,這個就是「佛凡相憶」。也就是《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所講的「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接下來「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彼此就不相捨離,這個就是「佛凡相憶」。就是「入我我入」,阿彌陀佛入我們的心中,我們入阿彌陀佛的心中,彼此互相融為一體,這個叫做「不一不異」。

  如同火所燒的木頭,跟能燒的火,融合成一團,不能分辨到底什麼是木頭,什麼是火。因為木頭被火所燒了,木頭也全部成為火。這個就是顯示「能所一體」,能歸的凡夫,跟所歸的佛,佛心凡心一體。固然佛心凡心,一個是清淨的,一個是污濁的,是不一樣的;可是一旦歸命了之後,就不捨不離,相即一起。

  依照這個解釋,「南無」兩個字,就有「歸命」跟「發願迴向」兩個意義,「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有「其行」的道理。

  由此可以瞭解,「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當中,是「六字全機」,是「機法一體」,是「能所一體」。一般講往生淨土三資糧就是「信願行」,要往生極樂世界,必須具備信願行三資糧,而「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當中,就已經具足信願行的往生三資糧了。「南無」就是「歸命」,歸命就是「信」;「亦是發願迴向」,發願迴向就是「願」;「阿彌陀佛」就是「行」;就是往生的正因正行。所以一句名號當中,三個往生資糧完全具備。

  總之,「南無」兩個字就是「信」和「願」,「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是「行」。因此,離開名號要去找信願,找不到;離開名號要去找行,也找不到;信願就在名號當中,行也在名號當中。所以信願行三資糧,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信樂、欲生、十念」的心,完全的具備在歸命的心當中。

  這一種南無歸命跟其他南無諸佛菩薩的心情是不同的。因為我們「南無阿彌陀佛」的這個「南無」的內心之中,是有信受彌陀救度,把自己身心完全投向彌陀,完全讓阿彌陀佛救度,是具備著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的三心,也具備著《觀無量壽經》所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可是,我們南無其他的諸佛或其他的菩薩,就沒有這樣的心情。所以,以「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為我們的信心,為我們的安心,為我們的起行,為我們的作業。可說阿彌陀佛救度的這一個法門,是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使凡夫成佛最簡捷殊勝的法門。

  如法然上人所說的,就「法」來講,「淨土法門」是極善最上之法;就「機」來講,我們是極惡最下的根機;法是絕對不二的法,根機是絕對不二的根機。是故,唯有這個法,能救度我們這樣的根機;我們這樣的根機,也只有這一個法能夠救度。

  我們檢討自己,內心充滿了熾盛的貪瞋癡,貪瞋癡當中也留著五逆十惡與謗法的種子,所以我們是極惡最下的根機。如果沒有阿彌陀佛這一個極善最上的法,我們將永劫在輪迴當中,猶如善導大師所講的,自身現在是罪惡生死凡夫,既是從「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也是未來「無有出離之緣」。

  以上,是就「六字機法」來講的。

 

二、六字全法

  接下來講「六字全法」。六個字都從法、從阿彌陀佛這一邊解釋。

  「南無」就是歸命,歸命就是阿彌陀佛招喚眾生讓他救度的命令;而「發願迴向」,是阿彌陀佛發願迴向光明名號的功德給眾生;那麼「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就是說,阿彌陀佛以他的光明名號,以他的名號功德,賜給我們做為往生的正因正業。善導大師在「二河白道喻」說:

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

  「一心正念直來」,就是南無歸命的阿彌陀佛呼喚之意;「我能護汝」,我能夠保護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的意思。所以這六個字整個來講,都是阿彌陀佛招喚我們,讓他救度的命令。所以說六字全法。

 

三、六字全機

  接下來,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解釋的話,就是「六字全機」,六字全部都屬於機,屬於眾生。所謂,「南無者,即是歸命」,歸命是我們眾生歸之命、歸於命,歸向信受阿彌陀佛救度的招喚命令。那麼「發願迴向」,是我們眾生歸命阿彌陀佛的救度,而願生阿彌陀佛的淨土;「即是其行」,我們專稱彌陀佛名,稱名就必定往生。

  所以,從「六字全機」來講的話,「南無者即是歸命」,是我們自己的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是我們發願迴向要往生極樂世界的意思;「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而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我們所稱念的,所謂專稱彌陀佛名,做為往生的正因正業。這麼講起來,善導大師所解釋的這六個字的含義,就完全屬於眾生這一邊。

  因此善導大師有一段法語說: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也就是我們一心無二心,盡形壽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不管是在什麼崗位,也不管是什麼時候,不論行住坐臥,不問時間長短,念念不捨;該睡覺的時候就睡覺,該動腦筋的時候就動腦筋,睡過了,腦筋動過了,就浮起這一句彌陀名號,這叫做「念念不捨」。阿彌陀佛把這個名號全部納入我們的心中,使我們念念不捨而成為往生的正定業。就好像米啦、蔬果啦進入我們的肚子裡面,就轉成為我們的血肉,成為我們全身的營養;同樣的,我們念念稱名,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成為我們的生命。

  以上就是善導大師對「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解釋,分判為「六字機法」、「六字全法」、「六字全機」這三種範圍作解釋。

  有關六字機法一體,是有很多內涵的。我在這裡舉出十六種「六字機法一體」的含義。    

  一、六字機法一體。善導大師所講的「念念不捨」的意思是,我們凡夫念佛雖然有間斷,但是阿彌陀佛光明攝取卻沒有間斷。所謂「攝取不捨」,就是沒有離開的時候,從現在一直到我們命終,不管我們是在睡覺的時候,或者是起情緒煩惱的時候,那個時候並沒有在念佛,可是阿彌陀佛的光明還是攝取不捨。就是說,既然歸命阿彌陀佛,那麼就是「機法一體,能所不二」。

  同時,對我們來講,也自然有「不行而行」的這一種功能在我們的心中。也就是說,在我們的一生當中,歸命阿彌陀佛是最重要的、最神聖珍貴的、不可能會忘掉的;一旦有時間就會心中憶佛想佛,口中稱佛念佛的。所以,善導大師另外也解釋說: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

  我們眾生的三業身口意,跟阿彌陀佛的三業身口意,佛心跟凡心機法一體。因為是機法一體,顯示歸命的眾生,以及我們所歸的阿彌陀佛,不相捨離,因此就必定往生。

  然而,對於我們凡夫來講,也不一定要去瞭解這樣的道理,因為這樣的道理很深。我們只要專一念佛,自然阿彌陀佛就有這種功能。也可以說,阿彌陀佛的功德,入我們的心中,阿彌陀佛的光明,照我們的身上;我們眾生歸命的機,跟阿彌陀佛救度的法,永在一起。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說:

彌陀身心遍法界,影現眾生心想中。

  就是「能歸的眾生」跟「所歸的阿彌陀佛」,彼此是機法一體,在一起、不相捨離的。這就是六字機法一體的含義。

  二、六字機法一體。六字全體,是機也是法,是能所不二。阿彌陀佛在招喚十方眾生之前,可以說是法外無機;那麼我們信受之後,可以說機外無法。法在我們的機中,要從我們的機之外去找法,找不到。

       就好像我們點了火來燒木頭,火燒到了木頭,火跟木頭就一體不離。木頭就是比喻我們念佛人,火就是比喻阿彌陀佛,當然也比喻阿彌陀佛的功德跟光明。我們念佛人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照攝、護念、攝取不捨。如此一來,阿彌陀佛的功德在我們的心中,也是我們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當中,所謂「入我我入、機法一體」。離佛心,沒有我的心;離我的心,沒有佛心。好像木之外沒有火,火之外沒有木;佛心之外沒有凡心,凡心之外沒有佛心。佛心凡心,機法一體,所以叫做「南無阿彌陀佛」。

  三、六字機法一體。「南無」這兩個字,是「信受阿彌陀佛救度的機」這一邊;「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救度信受眾生的法」那一邊,這也就是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

  四、六字機法一體。眾生南無、歸命於阿彌陀佛的話,阿彌陀佛就迴施給眾生不可思議的功德光明名號,這就是「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的意義,是六字機法一體的另一含意。

  五、六字機法一體。眾生如果發願迴轉向著彌陀與極樂,阿彌陀佛也發願迴轉向著我們,給我們光明名號,光明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是萬善、萬德、萬行的正覺本體的名號。這個光明名號成為歸命眾生所有,這個名號的功德,是我們往生的因,也是我們成佛的因。

  六、六字機法一體。眾生就是機,「機」就是南無,就是歸命,就是發願,就是其行;那「法」呢?是阿彌陀佛,就是願,就是行——就是萬善萬德的功德名號,跟攝取不捨的無礙光明。

  七、六字機法一體。「南無」就是往生之機,這也就是「稱名獨達」;「阿彌陀佛」就是度生之法,這也就是「名號獨運」。因為南無的往生之機,從今之後自然會專稱彌陀佛名,自然就會到達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以這一句名號來廣度十方眾生,所以叫做「名號獨運」。

  八、六字機法一體。眾生歸命的心,不離開彌陀救度的法;彌陀救度的法,也不離開歸命眾生的心,所以就是機法一體。

  九、六字機法一體。「歸」就是能歸,「命」就是所歸,這個叫做歸彌陀之命,所以說六字機法一體。

  十、六字機法一體。「歸」就是還,「命」就是無量壽,也就是歸還無量壽命,回歸進入無量壽命。我們既然歸還無量壽命,無量壽就是佛,豈不是我們也是佛?當然是未來佛。因此,我們吃飯喝茶、動手舉足、一切所作,都是未來佛在作,這就是六字機法一體。

  十一、六字機法一體。除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之外,沒有我們的身心,唯一這一句名號,遍滿整個法界,這也是六字機法一體。

  十二、六字機法一體。這一句名號是機法不二的名號,因此,南無阿彌陀佛之外,沒有能歸,也沒有所歸。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涵蓋能歸的眾生,以及所歸的救度之法。

  十三、六字機法一體。名號之外沒有機跟法,能所銷融,泯除一切;名號之外也沒有往生,一切的萬法,都是阿彌陀佛名號本體的功德。

  十四、六字機法一體。阿彌陀佛迴向他的功德名號,做為信願行的本體,因此六字名號就具足信願行,因此也成為我們眾生往生的信願行。所以往生的條件,都具足在名號裡面,這也是六字機法一體。

  十五、六字機法一體。以名號(法)來迴施給我們眾生(機)。那名號就是三心,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也是《觀經》所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因此,以名號作為我們眾生的三心,這也是六字機法一體的含義。

  十六、六字機法一體。本願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這個三心,成為我們歸命的一心。因此,念佛人都有兩個心,佛心跟凡心,所以是佛凡一體的機法一體。

  善導大師以這「六字三義」——六個字三種含義——三種含義就是:

  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二、「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三、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善導大師以這三種意涵,解釋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所具備的功德內容。善導大師這一種解釋,也是《觀經四帖疏》之中,最重要的解釋之一。同時這一種解釋,也最能夠發揮楷定古今的精神。為什麼?因為善導大師,會對這六個字特別作解釋,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呢?

  《觀經》經文說「下品下生」的五逆罪人,在臨終時遇到善知識來教他念佛,念了十聲以後而往生極樂世界,可是攝論宗的學者以《攝大乘論》來解釋這一段經文,認為這段經文的意思並不是當下往生,是下輩子、或者下下輩子之後,才能夠往生,而稱為「別時意」,是別時不是當時,是別時才往生,不是當時往生。

  他們的見解是,這個人一生造業,從來沒有修行過,即使臨終有往生的願,可是只念了幾聲佛號,不能夠成為往生的行,是「唯願無行」,不能即時往生。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下品下生所講的往生,是方便說;真正的往生,是遠在未來世的別時,不是在今世的即時。這是隋唐攝論宗學者的見解。

  他們以《攝大乘論》所說的別時意趣,錯解《觀經》下下品的往生,把下下品的十聲稱名,跟一般稱念南無大日如來、南無多寶如來、南無藥師佛如來等等相提並論。這是由於他們不瞭解淨土門與聖道門的教理有所不同,而以聖道門自力的觀念來看《觀無量壽經》,因此產生這一種錯誤的解釋。

  這一種解釋主張,阻礙了淨土法門的弘傳,很多人一聽到就不修淨土法門了。同是唐朝時代的懷感大師,在他所寫的《釋淨土群疑論》裡就說:

《攝論》至此百有餘年,諸德咸見此論文,不修西方淨業。

  也就是說,《攝大乘論》翻譯過來已經一百多年了,有一些人看到了這一段論文,就不修淨土法門了。因為這一種錯解障礙了淨土法門的弘揚,當然也障礙了眾生的往生,豈不是害了眾生法身慧命的解脫呢?所以這一種見解,是很不好、很可怕的。

  這一種「別時意」的錯解謬見,在道綽大師的《安樂集》「第二大門」第二章,已經糾正過了。現在,善導大師也很慨然的著述《觀經四帖疏》來註解《觀經》,同時在《觀經四帖疏》第一卷「玄義分」的地方,特別設立一個「會通別時意趣」的章節,來糾正攝論宗學者之「唯願無行」的錯誤見解。

  善導大師首先說: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

  善導大師一開始就舉出《觀無量壽經》下下品所講的,十聲念佛當中,就已經具備了十個願、十個行在裡面了,並不是唯願無行,因此必定往生的。

  怎麼具足呢?因此就有下面的解釋。也就是「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這就是善導大師之所以解釋這六個字的原因跟過程。

  除此之外,善導大師對這六個字的解釋,也有內、外兩個方面。

  就外面來講,是因為聖道門的攝論宗的學者錯誤的解釋,妨礙了淨土法門的弘傳,因此必須加以糾正。顯明十聲佛號當中,就有願跟行具足在裡面的,並不是唯願無行,念一聲不夠,十聲也不夠,必須要一輩子的修行、念佛才可能,不是的。這六字名號,念一句也具備往生的功能,念十句也具備往生的功能,念百千萬億句,也同樣句句具備往生的功能,往生的功能平等,不多不少,這是對外的解釋糾正。

  對內,顯明了阿彌陀佛悲願的救度,同時發揮念佛往生的深意。也就是說,由於有這樣的解釋才看出,阿彌陀佛悲願的救度已經具足在名號當中,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

  為了顯明十聲稱念佛名,就願行具足的這個原因,大師就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說明。

  首先問說:「云何具足?」怎麼說念十聲佛號,就有十願十行具足呢?接著就舉出,六字本身已經具足的這個道理來做回答。也就是剛剛所講的「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最後,善導大師做了一個結論: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只要我們盡一輩子念佛,現在遇到這一個法門,現在就專一念佛;乃至臨終只有十口氣的時間,才遇到這一個法門而念了十聲佛號,也必定往生。也就是「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以念佛的人沒有一個不往生的,盡平生一生念佛的人,以及臨終才遇到的人,統統都往生。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以這一個法門叫做易行道——「故名易也」。這個就是善導大師所下的定論。

  臨終十念必定往生,是因為他還有十口氣,所以能夠念十聲佛號;假設他沒有十口氣,只有五口氣,念了五聲佛號;乃至於三口氣,念了三聲佛號;或只是一口氣,念了一聲佛號;或嘴巴已經僵硬了,不能夠念佛了,心中知道而願生;那當下也往生極樂世界,是這一種含義的。

  因此,我們要瞭解,並不是一聲稱名念佛,具足一願一行;二聲稱名念佛,具足二願二行;十聲稱名念佛,具足十願十行;並不是的。而是顯示這六字的法體,名號的本身就都具足信願行的。所以聲聲稱名,聲聲具足願行,沒有所謂一聲不具足願行的。一聲的願行跟多聲的願行,都沒有離開阿彌陀佛所迴向的願行;阿彌陀佛所迴向的願行,就是往生的業因,正因正業。正因正業既然已經圓滿了,所以每一聲、每一聲都是具備阿彌陀佛名號法體的功能。簡單來講就是,我們只要念佛,阿彌陀佛就知道,阿彌陀佛本來就有那個願心跟力量,主動積極的要救度我們。只要念佛他就知道了,就靠上他的願力了,所以即使臨終一念而已,內心一念想往生而已,也能夠往生,道理就在這裡。

  淨土法門是完全來自於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主動要求我們、拜託我們讓他救的。如果我們不讓他救,那阿彌陀佛就太傷心了,阿彌陀佛成佛就沒有價值了。就像從小離散的孤兒,是父母求這個在外面流浪的孤兒回家團聚,過骨肉親情的生活。可是往往這一個流浪的孤兒在外面流浪慣了不想回來,那父母就傷心了;只要這個孤兒一點頭,父母就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親自去接引他,回故鄉團圓。

  所以,十念有十個願行,一念也有一個願行,每個願行,都具足往生成佛的功能。所以,十念的願行不多,一念的願行不少,都具備離開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成就佛果的功能在裡面。善導大師的這一種解釋,是很尊貴的。

  總之,所謂十聲稱名具足願行,並不是稱念的時候才具足的。因為這一句名號本身就具足,所以我們信受也好、稱念也好,也自然同樣具足,這是彌陀「願力自然」的功能。

  從這一些教理來看的話,淨土宗也可以說是「聞名」——聽聞名號,以及「稱名」——稱念佛名的宗教。

  在《莊嚴經》就說:

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
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是超越我們所認知的。阿彌陀佛是絕對真如的存在者,為了救度眾生,而從真如的世界,示現為法藏菩薩,再度為我們眾生發願修行而成佛,現在示現於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因為阿彌陀佛是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的佛,而我們眾生是煩惱的眾生,雙眼被煩惱所障住,看不到阿彌陀佛,乃至於我們親人往生極樂世界了,我們也看不到。因為我們的眼睛是肉眼,我們的內心是充滿煩惱,離開我們身心所能認知的有為世界,我們是懵懵懂懂、完全不知道的。因此,阿彌陀佛無限慈悲,將他全部的功德,化為這一句名號,成為一個聲音,來讓我們聽聞、稱念。所以,名號是佛的名字,同時也是佛的呼喚。

  「名號」這兩個字怎麼寫呢?

  「名」是由「夕」夕陽下山的夕,跟「口」兩個字組合成的。意思就是說,夕陽下山了,天色變暗了,不能看清彼此的臉,因此通過自己的口,自報自己的姓名,告訴對方我在這裡、我是誰,這個叫做名。由此觀之,漢字是很有意思的,單單看它的字型的形象,就能體會出它的含義。

  「號」這一個字,是號令的意思,也是大喇叭向外大聲的嚎叫;因此這個號,就是提高聲音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在黑暗的世界當中,因為煩惱而不能看到佛,而「名號」就是阿彌陀佛向我們發出的響亮的聲音,告訴我們,他存在於宇宙當中,他的存在是為了救度我們苦惱輪迴的眾生。所以,名號就是大聲響亮的告訴對方,自己的存在。

  在《無量壽經》「讚佛偈」中,有一句話說:

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響徹十方世界,從西方世界響徹到娑婆世界,響徹到我們台南,響徹到我們新興活動中心,響徹到各位的心底。那阿彌陀佛的名號,響徹十方、響徹在我們的心底,我們都聽到了嗎?所謂「大音希聲」,真理的聲音是無聲之聲,必須是靜下來才聽得到。當我們煩惱心,妄想雜念紛飛的時候,就聽不到;可是靜靜的時候,咦!自然聽聞到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之聲了。

  所以,這一句名號是阿彌陀佛跟我們凡夫,產生交集的唯一接點,就是聽到佛的呼喚聲,聽聞名號的由來,相信佛通過名號將我們連繫在一起的誓願時,我們就會產生一種「與佛同在」——我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我同在的那一種喜樂跟感恩心。釋迦牟尼佛在第十八願成就文描述此事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聽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內心無比的歡喜、無比的溫暖、無比的親切,阿彌陀佛跟我們在一起。

  有關「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的內涵,是很深廣的。

  現在,用另外一首偈子,來顯示這一句名號對我們呼喚的功能,以及名號跟我們在一起。《無量壽經》有一首偈子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其佛本願力」,是釋迦牟尼佛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來說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也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說「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了,因此,他因地所發的願已經成就了,也具足功德力量了,所以說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聞名涵蓋著「信」跟「念」,如果不信,就是聞不具足;如果不念佛,就是信不具足。聽聞到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的生起本末,瞭解阿彌陀佛發願的因、修行的過程,以及所成就正覺的境界,沒有懷疑,完全相信,此後就憶佛念佛,這個叫作「聞名」。

  「皆悉到彼國」,聞名而生起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就「皆悉到彼國」,自然全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自致不退轉」,不是我們凡夫、人為的造作,是憑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而自自然然的成為不退轉的菩薩。也就是說,我們雖然人還在娑婆世界,尚未往生極樂世界,但現在,已經是不退轉的菩薩了,這個就是「凡夫菩薩格」,因為將來必定往生、必定成佛。

  《莊嚴經》也說: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阿彌陀佛說,他如果成正覺的時候,要以他的佛號(叫做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來度生,眾生聽到這一句名號,都能夠來到極樂世界,這個與「聞名欲往生」是相同的意思。因此,沒有聽到便罷,如果聽到阿彌陀佛這一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都能往生到清淨莊嚴、超越諸佛世界的彌陀淨土。

  「聞其名號」是淨土宗的一個大特色。因為我們是連觀想佛也做不到的,像我們這樣的凡夫,唯一的出路就只有「稱佛名號、蒙佛救度」這一條路了。更為殊勝難得的是,這一條路不僅很容易,我們都做得到,而且又很殊勝能夠往生成佛。

  因此,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流通分」,對於聽聞彌陀名號、稱念彌陀名號的功德就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只要真的聽聞彌陀名號,也就是信受彌陀的名號,而「歡喜踴躍乃至一念」,同時「念念不捨」,這個人已經獲得了最大的利益。這個最大的利益是什麼呢?就是具足往生成佛的功德。

  有關善導大師對這六字名號的深廣解釋,我們就先講到這裡。

第二十二、《觀經》法界身論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我們中國古代的祖師把這八萬四千這麼龐大的法門歸納為八個大宗派,就是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禪宗、密宗、律宗、淨土宗。這八個宗派當中,可以再歸納為兩個法門,就是「聖道門」跟「淨土門」。我們是屬於淨土門,除了淨土門之外,其他的各宗各派都屬於聖道門。

  聖道門跟淨土門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呢?其實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如果就學佛的終極目標來講,只有一個,沒有二個三個。當然,也沒有所謂幾個宗派或多少個法門,那一些都是方便,所謂「方便有多門」。好像在山下要登上山頂,山頂是一個,這就是「歸元無二路」。可是登上山頂的方位各不一樣,有的從東邊登山,有的從西邊,有的從南邊、北邊登山;有的地方山勢比較陡,有的地方山路比較平緩,這個就是「方便有多門」。

  因為每一個人的根機不同,所以方法就有不一樣。可是儘管根機千差萬別,如果是淨土法門的話,千差萬別的根機都能夠做得到,能夠很容易的達到頂端,達到「歸元」的地方。

  淨土法門跟聖道法門,歸元無二終極目標一樣,但是方法是不一樣的。淨土法門是講「有」,有什麼呢?《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所以有極樂世界,「有」;有阿彌陀佛,「有」;所以淨土法門是在講有的法門。當然,講「有」也是一種方便,因為到極樂世界是「歸元無二」,也就是領悟佛性、證入佛果、進入涅槃的不生不滅的空性。所以淨土門是從有入無,進入佛性。

  聖道門各宗各派就不一樣了,他們是直接以自己的力量要進入空性、佛性,也就是說,不是自己求生哪一個淨土,是在這個娑婆世界,藉由自己修行的功夫,也就是「戒定慧」,來明心見性;之後從性起修,修到斷了煩惱、破了無明,然後才能夠出三界而成佛。這個都是聖道門的一個通軌,共通的道路,各宗各派講的雖然內容各不一樣,但都要經過戒定慧。只有淨土法門不是,淨土法門是信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生阿彌陀佛的淨土,到那裡就不假任何方便,就能夠見性成佛。

  所以,聖道門就是完全靠自己勤修戒定慧的功夫,這一輩子沒有成功那就下輩子,下輩子如還沒有成功那就又下下輩子,一直修下去。這就必須生生世世都能夠生而為人,而且都能夠遇到佛法、都能夠依法持續精進修行,不能稍有差錯;如果有一天墮落三惡道,修行就會中斷,甚至於迷失,解脫就遙遙無期了。退一步來說,即使生生世世都能再度生而為人,但卻沒有遇到佛法,同樣也是遙遙無期。所以,這種完全依自力修行以求解脫的方法,所冒的風險是很大的。

  可是,這一種風險是不可以冒的,為什麼?生死事大,而且無常迅速。一旦墮落惡道,苦不堪言而且時間很久。倒不如這一輩子就徹底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豈不是更有保障呢?

  因為,往生極樂世界就已經不再輪迴了,而且極樂世界是佛的境界,一旦進入佛的境界一定成佛的,也就是說一定證入空性的。所以淨土法門是講「有」的法門。

  聖道門是講「空」的法門,要領悟空性;儘管持戒修定,但目的就是要開發智慧。慧就是空性,漢字是智慧,以內容來講的話就是空性,就是佛性、本性、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儘管文字上是這麼說明,但其實必須個人去領會,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一種空的境界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斷滅了;它還有,但雖然還有,卻不是像我們的心念那樣,所以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那一種境界是沒辦法說的。這樣的境界,漢字就勉強以「智慧」來表達,但如果還執有一個智慧的話,那就完全不是了。

  所以,聖道門主要是講空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心經》、《金剛經》。譬如《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我們這個人身或宇宙現象,無非都是「五蘊」,我們可以看得到、聽得到、接觸得到、感受得到,佛陀說這個是空性,是五蘊暫時的和合,不是永遠不變的真實,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所認識的、看的、聽的、感受到的,你當真是實在的,其實是被騙了。人生如同夢一場,醒了什麼都沒有的,真的是如此。

  《心經》又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一些「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以無所得故」,都在講無、講空。《金剛經》也是一樣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又說:「菩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這些都是在講空的教理。

  空的教理其實是我們的自性,我們也應該要回歸到自性才能成佛的。但是我們連理解都理解不到,何況去修行呢?因此,我們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淨土法門所依據的根本經典淨土三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主要都以講「有」為主的。即使《無量壽經》上、下兩卷,講了種種莊嚴,也都是講極樂世界的莊嚴。既然有莊嚴的話,那就是有,不是沒有。

  不過極樂的莊嚴,它有形有相的莊嚴,跟第一義諦的空性,是一體不二的。不像我們娑婆世界有形的東西都是虛假的,是眾生的罪業業力所呈現的。《觀無量壽經》它當然也是淨土的經典,也是講「有」的經典。三福九品,提及要怎麼樣去行持,都是講「有」的內容;即便是十三種定觀,也都是在講觀想有形相的佛像跟極樂淨土的莊嚴。可是《觀無量壽經》有一段經文好像是在講空性的,而且講得很好,文辭又很美妙,因此很多學聖道門的人對這一段經文也很喜愛,而且有時候也會加以引用;同時也以空性的內涵來解釋它,甚至也認為《觀無量壽經》是以實相為體,不是名號為體。認為實相無相,是在講空性的、無相的;甚至是無相念佛、實相念佛的。如果這樣解釋的話,這一部《觀經》就埋沒了。

  《觀經》是淨土宗的經典,也就是說,《觀經》所講的內容是要契合我們的根機,讓我們能夠理解得來,行持得上的;如果像聖道法門那樣解釋的話,我們就沒有份了,因為我們領悟不來,更修不到。

  不但是我們,其實眾多的學佛者,也只是空談般若而已,他們也做不到,只是理論上、見解上是這樣,頭腦認識的是「空」,可是逢緣遇境,心中的貪瞋癡就顯現出來了。

  《觀經》中讓聖道門行者喜愛的經文在哪裡呢?就是在《觀經》「第八觀」的經文。這也是我們這一節課要講的另一個標題,第二十二點「法界身論」。

  論,就是論題,也是討論,對於法界身是什麼內涵的論題深入討論。法界身是《觀經》「第八觀」中一段經文的一個名詞。這一段經文我來念一遍,之後再詳細的解釋。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第一句第一行所講的「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什麼意思呢?

  《觀經》是韋提希夫人問釋迦牟尼佛,怎麼觀想極樂世界、怎麼觀想阿彌陀佛,是在問「觀想」阿彌陀佛的。可是,釋迦牟尼佛這裡回答說「諸佛如來」,那諸佛就不只是阿彌陀佛,還含括其他的十方諸佛。怎麼會這樣呢?善導大師解釋說:「欲顯諸佛三身同證,……意赴有緣,時臨法界。」這有幾種含義,其中一種是:十方諸佛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以諸佛如來作為阿彌陀佛,諸佛就是阿彌陀佛的意思,因為諸佛就是阿彌陀佛的分身,因此,在這裡應該將諸佛如來視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十方諸佛都是極樂世界華光所出的佛,准此道理,阿彌陀佛自然也就是十方諸佛的總代表,說阿彌陀佛一佛含蓋十方諸佛是順理成章的。

  這段經文,善導大師首先就做一個結論性的解釋說,證明「諸佛大慈,應心即現」。意思是說,這一段經文不是在講真如空性的經文,是在講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救度眾生的心。只要眾生心中信佛、想佛、念佛,阿彌陀佛立刻就知道,就應心即現—–應他的心念而即時顯現在他的心中。

  不管我們有感受到或沒感受到,看到或沒看到,總之,一旦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應我們的心即時顯現。好像開燈,即使眼盲,開關一旦按下去,不管有看到、沒看到,燈就亮了,就是這麼直接快速。也就是說,阿彌陀佛遍滿整個虛空,沒有離開我們,就在我們的面前,在我們的四周,在我們的內心。只是,我們的內心被煩惱、妄想雜念矇蓋住;若能把混雜的心思停下來,轉為想佛、念佛,阿彌陀佛就在我們的心中了。

  那怎麼知道,怎麼看得到呢?我們肉眼看不到,但是,一些有陰陽眼的人,他們能看得到人身上有光,這就是證明了。因為人的身上都有光,善的念頭會有善的光明,惡的念頭會有惡的光明,念佛的念頭則有佛的光明。好像日光燈,有白色的,也有黃色的,白色的就白光、黃色的就黃光;比如極樂世界的蓮花,就有「青、黃、赤、白」,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可是我們肉眼看不到。

  那怎麼證明?信就是證明。不信,用什麼都難以證明。所以各宗教中的種種境界都是信仰的境界。

  當然,淺顯的一些現象可以經由科學方法來瞭解,一般人也可以看得到、體會得到,但是佛的境界到最後就只有信,因為科學沒辦法印證,連阿羅漢、等覺菩薩也不能瞭解,何況我們凡夫呢?

  所以這一段「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二句十六個字,善導大師首先解釋說,正在於顯明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他能夠徹入我們的內心,我們只要想他,就跟他感應道交,機法一體不離。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重點就在「法界身」三個字,「法界身」怎麼解釋?如果解釋不一樣的話,整個《觀經》的理路就會不一樣了。因為《觀經》從頭到尾的思想是前後一貫、前呼後應的,所以,在解釋上也必須是一貫性的。

  有關「法界身」的解釋,隋唐時代幾位大師們的解釋,跟淨土宗開宗祖師善導大師的解釋,是有所不一樣的。譬如,淨影寺的慧遠大師、天臺宗的智者大師、三論宗的嘉祥大師等等,他們解釋「法界身」,是用聖道門的空性實相來解釋,所以「法界身」三個字就解釋為無色無形的法身佛、法身理佛,理的境界;也就是,他們認為「法界」是真如法性的另一種名稱,真如法性就是法身的另外一個名稱。

  如果以法性或法身來講的話,一切萬有都具備法界的體性,不僅我們凡夫的心具備法界的體性,這個大宇宙,從日月星辰,乃至桌子椅子、花草樹木,沒有不具足法性的。因此這幾位大師們皆認為,諸佛如來也好,真如法性也好,眾生的心想也好,完全不是不一樣的東西,而是一體上所顯現的種種不同諸相。心就是法性,就是佛。離開這個心沒有別的佛,因此法界身就是每一個人的佛性,也是萬物的自性,他們是做這種解釋。

  善導大師他的解釋就不一樣了,善導大師怎麼解釋呢?我來念一遍:

言「法界」者,有三義:
一者心遍故,解法界;
二者身遍故,解法界;
三者無障礙故,解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隨到,身隨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
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
言「入眾生心想中」者,乃由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

  如果,能夠對這一段法語有正確瞭解的話,就會覺得學淨土法門是很殊勝的。善導大師的這一段解釋,讓我們充滿法喜。

  善導大師從二個方面來解釋「法界」這兩個字:第一個方面,是用三種含義來解釋說:「心遍、身遍、無礙遍」這三種含義。第二方面,是解釋法界就是眾生的另一個名稱。

  這一種解釋跟隋唐幾位大師的解釋完全相反,差別處在於,幾位大師的解釋是就「實相」來解釋的,善導大師這裡的解釋,完全卻是從「有相」來解釋的。彼此相互對照,就能清楚了解,善導大師的解釋比較吻合《觀經》整個理路,不但契理,也契合我們的根機。

  首先,善導大師解釋法界,有三種含義「心遍、身遍、無礙遍」。

  「心遍」,「心」指佛的心,佛的大悲心遍滿眾生的心中。因為佛無所不在,而且佛自在無礙,他要入我們眾生的心有什麼困難呢?再說,佛就是大悲心,他的本意就是要進入我們的心中,以便來轉換我們的煩惱心,消我們的業障、增加我們的智慧、增長我們的善念,這個就是本來就已遍滿整個法界的佛心。

  「身遍」,佛的法身也好、報身也好、應化身也好,能夠遍滿整個法界而進入眾生的心中,當然以法身來講,法身是空性理體,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也想像不到,眾生能看到的只有報身或應化身。總之,佛身遍滿整個法界,能夠遍入眾生的心中。

  「無礙遍」,佛的身心都是自在無礙的,因此,佛的身心能夠自在無礙的進入眾生的心中、充滿眾生的心中,所以諸佛如來就是法界身,充滿眾生的身叫作法界身。

  以上是第一種解釋,用「心遍、身遍、無礙遍」三種來解釋法界。

  另外一種解釋,就是「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

  意思就是說,「法界」就是佛要救度的對象,也就是眾生。所以,所謂法界就是眾生,也就是眾生的心。

  法界身的「身」,是指佛本身,是能化之身,能夠救度的佛身。

  詳細地說,「法界」就是被化益的對象,善導大師在這裡用「化益」二個字,淺顯來講也就是救度,救度你、給你利益,所以法界是被化益的對象,也就是眾生界;那「身」是化益的主人,能夠救度的主人,也就是佛。因此諸佛如來,是救度法界眾生的佛,因此稱為「法界身」。

  本來,法界是解釋為眾生的,所以,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也說「法界是眾生心法」,是我們眾生心的內涵;同時在《瓔珞本業經》上卷也有這樣的說明。其實,天臺大師《摩訶止觀》五之三裡面,也有同樣的說法。

  善導大師就以這兩方面來解釋「法界」跟「法界身」。一方面以「心遍、身遍、無礙遍」解釋「法界」;一方面解釋「法界就是眾生,身就是佛」。尤其是把法界是眾生的這個名稱跟佛身連結在一起,所以有「佛就是心遍眾生之心、身遍眾生之心,身心無礙自在的遍滿眾生之心」,這三種解釋。

  這一種解釋,細細的體會就很清楚了。簡要來說,法界身是阿彌陀佛慈悲救度我們,跟我們在一起的身,叫作法界身。

  因為,阿彌陀佛是為了救度眾生而存在的,如果我們眾生的心信佛、念佛,佛的智慧是沒有障礙的,他就立刻知道了。如果我們信佛、想佛、念佛而阿彌陀佛不知道,那還算是阿彌陀佛嗎?那就不是了。因此,只要我們信佛、念佛、想佛,阿彌陀佛就即時進入念佛人的心中,所以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一切眾生的心想佛,佛就進入了。想佛也含蓋信佛、念佛,尤其是念佛是最容易了。不管能不能觀想、能不能理解,只要張開嘴巴念佛,或者是靜靜的、默默的念佛,當下阿彌陀佛就進入我們的心中,與我們同在,就是我們與佛同在。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中,有一首偈也是在解釋這一段經文,說:

彌陀身心遍法界,影現眾生心想中。

  阿彌陀佛的身,阿彌陀佛的心,無障礙的、自由自在的,遍滿整個虛空法界,影現眾生心想中。阿彌陀佛顯現進入我們眾生的想念之中,我們眾生一想念,阿彌陀佛就進來了。就好像天上的月亮,只要下面有水,水是清的沒有污濁,月亮的影子就在水面上了,月映湖心一顆珠,就是這個意思。

  《大方等大集經》卷四的地方,有一段法語也很能清晰解釋這個道理。這一段法語我來念一遍:

菩薩住是陀羅尼已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口意業,各各於是菩薩身中一一印現,十方世界所有眾生所有口業,悉於菩薩口中印現。

  因為經文比較長,我就引用其中的一段來說明,舉一反三也可以理解其他的。經文的意思是說,一位大菩薩,他進入陀羅尼(甚深三昧)的境界當中,那個時候,一切眾生,所有法界的任何眾生的身口意,他身體的動作、他口中的語言、他意中的想念,每一個每一個,都同樣印現在這一位菩薩的身口意當中。

  譬如說,十方眾生當中,有哪一個國土的哪一個眾生,在念這個菩薩的名號,那麼這個菩薩的口中,也同樣印現出這個人所念的。

  同樣的意思,我們起心動念,就觸動了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的心中就照樣跟我們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如果是念佛的話,就感應了;如果起貪瞋癡五欲的話,那就沒有了,因為阿彌陀佛對這個是絕緣體,不會感應的。

  所以,往往有一些小孩子夢到極樂世界,看到極樂世界的人很多很多,長得都一樣,非常的好看、非常的年輕,跟阿彌陀佛都一樣,而且口中也都在念南無阿彌陀佛。那有人或許會認為,唉呀!那豈不是很累?其實不會的。佛的境界,尤其是阿羅漢以上,他的三業行為都是空性的,做無所做,言無所言,他們沒有感覺是在做那樣的事情,所以沒有那個念頭、沒有那個執著、沒有那種苦惱。我們凡夫,因為有貪愛,所以就有執著,有執著就有種種感覺得失、苦樂。

  《觀經》「第八觀」的經文,說: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同樣《觀經》「第九觀」的經文,有一段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把這兩段經文,結合在一起來看的話,就曉得阿彌陀佛的悲心非常的徹底,絕對的徹底。為什麼?前一段經文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進入我們的心中。阿彌陀佛是佛,佛是無形無相的,無形無相是什麼樣子呢?如果要講的話那就是功德,佛所充滿的全部是功德,我們眾生所充滿的全部是罪業,罪業使我們輪迴、使我們墮落,功德則能讓我們離開輪迴、讓我們成佛、讓我們有神通廣度眾生。

  所以一方面,佛的心充滿我們念佛人的「心」,同時,「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的佛光也照攝念佛人的「身」。彌陀佛心充滿念佛人之心,彌陀佛光照攝念佛人之身,這就是所謂的「佛心凡心、不一不異、相即不離、機法一體」。

  佛的心是清淨的,凡夫的心是污濁的,本來是天差地別的,可是因為我們念佛,與佛感應道交,因此就沒有不一樣了,所以說「不一不異、相即不離」,你進入我中,我進入你中,所以叫作「機法一體」。一般世俗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男女相愛就會有那一種感覺,但是感情一旦轉變的話,就把對方恨得要死。所以,凡夫並沒有永遠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念佛,跟佛感應道交,才有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阿彌陀佛慈悲的絕對性、徹底性。有一句話說:

彌陀大悲胸中,充滿常沒眾生;彌陀身心功德,遍入念佛之人。

  這也就是「我入佛心,佛入我心」的意涵了。

  剛剛講,宗教是信仰的境界,尤其是淨土宗,專講信仰,也以信仰為主。信,是我在信,那信的對象是誰?當然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怎麼樣一尊佛,他跟我有什麼關係?阿彌陀佛是一位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救苦救難的佛。他的心遍滿我們的心,他的佛光也照耀我們的身,所以「能夠信的我,跟所信的阿彌陀佛」,不是各別的,是在一起的。

  所以,念佛修行的境界當中,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未開始念佛以前,我是我,佛是佛,個別個別。因為,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可是我不知道啊!所以,我不曉得要去接受他的救度、稱念他的名號、過信佛念佛的新生活。佛凡各各分開的。

  第二個階段,慢慢慢慢聽聞了,初步有了瞭解了,就半信半不信、或信或疑、若信若疑;這個時候,就佛心凡心,一半一半的進入。

  第三個階段,「諸有眾生,聞其名號」,徹底的聽聞、徹底的瞭解,沒有懷疑了。沒有懷疑的狀態是什麼狀態呢?就是「信」的狀態。「信」的狀態是什麼狀態?就是「能信的人與所信的佛」感應道交,彼此成為一體,分辨不出是凡夫的心還是佛的心,這個時候才是佛凡一體的境界。

  這一種內涵,是只有淨土宗的教理才有的,其他各宗各派不這樣講。其他各宗各派講什麼呢?講我們的心中就有佛性,我們可以自己成佛,我們只要心淨,當下就是淨土,不必求生極樂世界的淨土。所以,他們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因此他們要靠自己,去領悟實相的空性,然後斷除自己的煩惱,破除自己的無明,寂靜雜念的心,要達到跟佛那樣的境界,要完成佛那樣的淨土,這是一般聖道門的最終目的,但這個我們是不可能達到的。

  還有,《觀經》這一段經文當中也有兩句經文容易被錯解,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接下來,第二十三點「作佛是佛論」,也就是有關「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論點的討論,研究理解這二句經文的正確含義,就像前面所講的,對法界身這三個字的內涵如果理解不一樣,解釋不一樣的話,接下來底下經文的解釋,包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解釋也會不一樣。

第二十三、《觀經》作佛是佛論

  剛剛所講的,對「法界身」的理解,隋唐時代的幾位大師跟善導大師有不同的解釋,自然的,對「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解說也就不一樣了。譬如,淨影大師或者天臺大師等,認為法界身就是法身佛,也就是佛性、法性、真如的意思,一切萬有萬法都具備,所以一切眾生的心,當然也具有這個法界身,可以直接成佛;所謂心迷就是凡夫,心悟就是佛,指的就是這一件事。因此,認為「是心作佛」就是領悟佛性的意思。

  還有,眾生因為都有佛性,所以本身就是佛;既然悟了佛性,那麼所謂心外無佛,這個心豈不就是佛?所以解釋為「是心是佛」。同時也將《華嚴經》所說的「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的經文,作為《觀經》這一段經文的根據。認為《觀經》的觀法是跟法身同體的真如觀。

  自古以來聖道門的修行者普遍認為念佛方法有四種: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稱名念佛。同時認為《觀經》所講的,是以觀想念佛或觀像念佛為主。《阿彌陀經》所講的是稱名念佛為主。除此之外,一切聖道門的念佛是實相念佛。實相就是無相,就是法身,就是空性,就是真如,就是第一義諦的空性。

  如果作這樣解釋的話,《觀經》的理路就彼此矛盾不能夠一致了,而且我們根本也做不到,以這樣來解釋淨土經典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則應該以淨土經典的教理來互相契應解釋,因為淨土的經典,它有一貫的宗旨跟思想,是前後相呼應的。如果以其他不同的教理來解釋的話,那就混淆了,淨土教理就會產生歧途,就有好幾條分岔道路。那到底要走哪一條道路呢?行者就會徬徨無主了。

  其實《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所講的都是同一條道路,就是善導大師的結論「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一條道路,到了極樂世界就能證悟佛果,就是這樣而已。所以淨土法門如果講得正確的話,是容易理解、行持的;講不正確的話,就讓人感覺很深奧、難以理解,而且是很艱難、難以做得到的。

  因此,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定善義」當中解釋第八觀的經文,特別指出這個錯誤並加以糾正楷定。善導大師說:

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
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
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
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

  這一段解釋的法語,是在我們淨土宗《聖教集》第606頁的地方,這個解釋非常好,此一解釋等同於給淨土宗定下了一個綱格,什麼綱格呢?淨土宗就是指方立相的宗派,不過這點要等到下一段才會解釋到。

  善導大師這一段法語是就《觀經》「第八觀」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一段經文的解釋。善導大師在這裡說:「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這個就是糾正。也就是說,善導大師之前的幾位大師,或者是同時代的幾位學佛者,認為《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觀法,是無色無形的真如觀,也就是唯識法身之觀;或者是作佛性觀,也就是自性清淨佛性觀,一般講的「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一種觀想。善導大師說,這個完全錯誤,完全沒有一點點相應。

  善導大師說第八觀是有相的佛身觀,不是無相的法身觀。如果是無色無形的法身觀,那就應該觀無相無身如同虛空。但是虛空是什麼呢?虛空範圍很廣,虛空不是某一個東西,它看不出什麼,聽不出什麼,而且虛空它也可以自在無礙,誰都可以在虛空中來回,所以虛空空無一物。因此,如果是無色無形的法身觀,就應該是如同觀虛空。

  可是這一段經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前面已經舉出觀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佛相。既然是佛相的話,怎麼可以說是無色無形的法身觀,或者是佛性觀呢?法身無身、無色、無形相,猶如虛空,沒辦法比喻,也沒辦法以眼睛去看,也沒辦法用心去想,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沒辦法說明,沒辦法想像。對我們凡夫來講必須依據有一個具體的,可以讓我們集中注意力的形相,才可以觀想。第八觀就是這樣。

  因此,善導大師接著就說:

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
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意思就是說,第八觀的觀法是「指方立相」,有一個方位,有一個形相。為什麼?因為釋迦牟尼佛徹底瞭解我們末代罪惡污濁的凡夫之心,所以他明白的顯示這個法,是指方立相的法。「指方」就是指出方位,也就是向我們凡夫指出西方極樂世界的方位;「立相」就是確立形相,也就是有阿彌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如果沒有指方立相,就不會有實踐集中心力的對象;所以,離開具體形相的無相離念的實踐,就如同沒有神通的人,要他在空中建立房屋一樣。所以善導大師說,這一個觀法只在於指方立相,讓我們有一個具體的東西可以集中精神去想像,並不是在說明沒有形相的無相念佛或實相念佛。

  佛陀老早就知道,我們即使息慮凝心要入定觀想都不可能了,何況沒有一個具體形相,只是一種空性的話,那我們又怎麼能夠做得到呢?所以,善導大師最後就用一個譬喻,他說要凡夫觀想空性,就好像叫一個沒有神通的人,在空中蓋房子一般不切實際。我們蓋房子要在地面上蓋,而且要打地基,不然就不穩固了。如果有神通的話,那就不一定要在地面上蓋房子,他可以在空中蓋,因為他有那種神通力。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斷除煩惱離開六道輪迴,也沒有什麼神通,因此必須要依我們的根機能夠做得到的,一步一步來。

  再說,《觀無量壽經》的觀法是釋迦牟佛教導韋提希夫人的。韋提希夫人是一個女眾,而且心想羸劣,內心煩惱深重,苦惱很多,同時,這一部《觀經》也是要利益著末代的罪惡凡夫,這一種凡夫,又怎麼能夠修那一種幽玄的真如觀、法性觀呢?所以,這裡所說的「觀」,是觀有相的佛身,既然是有相的佛身觀,那麼所謂的法界身也就不是法身的「理性佛」,而是救度法界眾生的、有相的「事佛」(有形相的佛)。這有相的佛,會出現在眾生的觀法的心中,所以可以說,眾生觀法的心,能夠作佛,也就是「是心作佛」。當觀法的心作佛的時候,因為很專注,所以佛像顯在心中跟心合而為一,甚至達到離心無佛、離佛無心的境界,這就是「是心是佛」,這個心就是佛,心之外沒有佛,等於是這樣。

  打一個比喻,就好像鏡子,明亮的鏡子照這個佛像,佛像就在鏡子當中,離開鏡子就沒有佛像,離開佛像也沒有鏡子。因為這個佛像完全就照滿了鏡子,鏡子跟佛像,佛像跟鏡子,好像就是一個不是兩個。

  所以,法界身就是眾生能夠想像的心,去想像所引生出來的相好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相好之身。我們的心去想的時候,佛相就會顯現,那如果不去觀想,那就不會顯現。就好像這一潭水如果清淨的話,月亮的影子(像)就會顯現,潭水如果不清的話,就不會顯現。「水」就譬喻我們眾生的心,「清」就是比喻我們觀想佛身的心靜狀態,「月亮的影子」就是比喻佛身。

  佛跟眾生雖然體質上是不一樣的,所謂體別不一,但是,如果我們眾生的心信佛念佛,那佛就在我們的心中了。不過,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要相信不容易,所以唯一的方法,只有「佛怎麼講,我們就怎麼肯定」而已。所以當我們心中憶佛、念佛、想佛,佛就會在我們的心中顯現,這個時候「佛心凡心,相即不異」,不是兩樣;因為不異一體的緣故,而說「是心作佛」,因此信佛念佛的當體、當下,就是「是心是佛」。從這一點來講,可以說機跟法、佛跟凡,不一不異。

  簡而言之,善導大師解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依照我們觀照的這個心,在心上觀佛,觀很清楚的時候,佛跟我們的心成為一體,這個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總之,其他的大師們認為,是心作佛是這個心領悟佛性而自己成為佛;但是善導大師的解釋是,這個心觀想佛的三十二相,而顯現出佛的相好身,差別就在這裡。

  再進一步來作解釋,《觀經》說: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法界身就是以法界為身,身心遍滿於法界之中,諸佛如來是真理的存在者,因此佛身也遍及一切法、一切事物,當然也遍滿我們的內心,因此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還有,法界就是我們眾生的心法,所以佛的身心也能進入眾生的心想中。

  佛的法界身存在於哪裡呢,是做什麼用呢,他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佛存在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這裡所講的「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目的就是為了救度眾生。

  打一個比喻,譬如說自來水,家家都有自來水,自來水有水塔,水放在高處的地方,自然就有水的重壓力,然後通過水管輸送到各家各戶。我們只要把水龍頭一扭開,水就出來了,這個水塔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讓水流到各家各戶的水管裡。

  佛身也是一樣,佛的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也就是說,他存在的目的就是要進入我們眾生的心中,我們眾生的心就是佛的水管,就是佛的大道場,這是他存在的唯一目的,所以佛就是為度眾生而存在著。佛如果不度眾生,還叫佛嗎?所以這裡經文所講的「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我們眾生心想佛的時候,就好比水龍頭扭開了,自來水就流出來了。那麼水從哪裡來呢?從水塔。眾生想佛的時候,顯現在心中的佛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從佛的法界身來的;他本來就無所不在、隨時存在,充滿在我們的面前,也充滿在我們的心中。只不過是我們要不要或想不想接通的問題,接通了自然就顯現,不接通就不顯現。用這個「水塔、水龍頭的比喻」,是不是能夠更加理解呢?

  如果再用佛教的另一種名詞,就有兩種情況:一是背覺合塵,二是背塵合覺。

  塵就是污染的意思,有幾種污染呢?我們世界上污染的東西太多了,但歸納起來全部都是我們感官的對象。我們的感官有五種「眼、耳、鼻、舌、身」,面對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我們感官眼耳鼻舌身,面對色身香味觸的時候,就會產生喜歡或不喜歡,就會有種種的思維考量,這個就是「法」,就成為污染。

  「眼耳鼻舌身」所接觸到的,我們就會作意念上的種種思維,那所有的思維都是法。看到的思維、聽到的思維,看到之後記到腦海中,認為他好或不好、喜歡或不喜歡,耳朵聽到的或鼻子嗅到的、舌頭嚐到的、身體接觸到的這五種的境界,都會讓我們心中產生喜歡不喜歡的執著。喜歡的就貪得不得了,欲罷不能,失去的話就痛苦得不得了,林林總總的這些都在污染我們。所以,塵蓋括起來就有六種,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

  「覺」,就是覺性。在覺的狀態中就不受這六塵的污染,五種感官面對五種境界,雖然清清楚楚曉得,所看的是方是圓,是青黃赤白,漂亮不漂亮,清清楚楚的明白,但是他不會產生喜歡不喜歡,不會產生喜怒哀樂的感覺,完全沒有執著,這個狀態就是覺。

  但是,我們眾生是「背覺合塵」,離開了覺性跟污染的塵境混合在一起,背覺合塵就是指我們眾生凡夫迷惑的狀態,是我們凡夫普遍的狀態。

  那如果能夠「背塵合覺」,不跟六塵相應,轉而跟覺性、覺悟相應,那個時候,佛的法身就自然在我們眾生的心中呈現出來。

  可以說,念佛時就是成佛的時候;我們眾生念佛的時候,這個心自然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跟佛就無二無別。因為你當下念佛,當下未起其他的煩惱跟妄想雜念,當下豈不就是背塵合覺,就遠離了六塵的污染,當下跟阿彌陀佛的正覺、佛性感應道交。

  所以,我們念佛就是背塵合覺,我們不念佛就是背覺合塵。背就是違背、相背、對立的意思。換一句話說,念佛的當下就是佛。不念佛的當下,就是業就是罪;因為不念佛就是念業,當下就是罪,可惜一般人對這個道理很難相信。

  我們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念佛才幾個小時、有的還只念幾分鐘而已,所以都是妄想雜念的多,念佛的少。不過,如對阿彌陀佛信受不疑的話,則可以說時時刻刻都在念佛。為什麼?我們忘記念佛,阿彌陀佛有沒有忘記我們?沒有。他曉得我們是歸命他的人,是願生彌陀淨土的人,所以他的光明永遠攝取不捨。我們雖有忘記念佛的時候,但阿彌陀佛的光明依舊持續在攝取我們,從未忘記、從沒捨離我們。比如說,我們照鏡子,鏡中顯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跟阿彌陀佛在一起,但是你不敢相信。雖然一時難相信,但事實上,確實是這樣的。明明想佛念佛的當下,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可是凡夫感受不到,是因為凡夫自己不知道,但是客觀上就是這樣的。

  好像一個小孩子,他手上拿了一張皺巴巴的支票,小孩子不懂,以為這只不過是一張皺巴巴的紙,皺巴巴不能寫字,不能列印;實際上,這一張支票是有好幾個億的金錢在裡面的,它就是值那麼多錢,但是小孩不知道。

  我們信佛念佛,當下的心就是佛,因為跟佛感應道交,佛充滿我們的內心,只不過我們還是凡夫的狀態,不知道自己已經具備成佛的資格了。

  又打一個比喻,我們要做一尊全是黃金的莊嚴佛像,那要先怎麼樣呢?要先打一個佛像的模具,然後再灌黃金進去,外面的模具看不出裡面有黃金的佛像,外面是石膏的,也不值錢,甚至並不好看,但是確實有金佛在裡面。因為裡面所灌的是黃金的東西,而形相就是莊嚴的佛像。可是這個模具外面卻是醜巴巴的、不莊嚴的、不好看的,但裡面有莊嚴的金佛,要等到什麼時候模具才打開呢?只要等到裡面的金佛凝固了,模具就可以打開了,金佛就現出來了。

  我們也是一樣,我們念佛的時候,佛就已在我們的心中了,可是顯現不出來。那什麼時候顯現出來呢?我們的肉身好像一具模子,裡面是灌滿了阿彌陀佛金色的、莊嚴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像的,但是看不出來。什麼時候看出來呢?在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佛拿著我們的蓮花接引我們,我們到了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我們的三十二相就立刻顯現出來了,就好像模子用鐵錘一敲,模子就破裂了,七零八散了。這時候裡面一尊金光閃閃的金佛就顯出來了,就看得到。其實在我們平時念佛的當下,金佛就在這裡。

  從這一點來看,可以說我們念佛人都是雍容華貴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了一尊金佛,只是我們不知道、不瞭解,同時時機也還沒到,被外面的人肉的模具包住了,不知道。雖然我這樣講,也許一時想信也信不來,不過,能夠肯定這個事例那也可以。

  就以上所說,各位能理解的話,是不是感覺自己不但不卑賤,而且剎那之間雍容華貴起來了,是不是?

  印光大師有一句法語說:「淨土法門,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門。」確實淨土法門很平常,我們這樣卑賤的凡夫,念念佛而已,很平常,可是就能夠成佛,阿彌陀佛的相好莊嚴就在我們的心中,豈不是很高深?

  禪宗經常講「直了成佛」,意思就是說「當下成佛」;其實,再怎麼樣的直了都不如念佛的直了。禪宗說:「我此法門,乃接引上上根人。」禪宗的法門,必須是上上根的人才能夠做得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然而,不管怎麼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如果煩惱還沒有斷除,還沒達到業盡情空,依然還是輪迴的凡夫,跟我們沒有兩樣。只不過他能夠從性起修、全修在性而已,意思是說他還要繼續再修。同時,如果不是上上根的人,就沒辦法直了成佛。所以道理上是能夠直了成佛的,但是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可是,淨土法門是人人念佛,人人當下就直了成佛。也就是說,具備將來成佛,現在就是未來佛。所以淨土法門的修持看起來很平常,但境界卻很高。它高在那裏呢?高在超越禪宗、也超越密宗,可以說是密中之密。

  約七八十年前,大陸有一個很有名的密宗高僧,就是諾那活佛,他是從西藏出來的,有很多人向他請法。

       他說:你們漢地就有密中之密呀,你們漢地就有最偉大的密宗啊,你們不知道嗎?

  大家說:我們不知道啊!

  他說:就是淨土宗啊!你們不用跟我學什麼密法,念佛就是最大的密宗。

  確實如此,密宗講即身成佛,必須能夠三密相應,同時即使沒有斷煩惱,將來也必須出生在他本尊的淨土,繼續修行。但是淨土不用這樣,也不必三密相應,他只要念佛就好,阿彌陀佛自然就知道。因為阿彌陀佛早已在你的身心之中,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自然迎接你到極樂世界成佛。

  徹悟大師講過一句話,說:「念佛時即是往生時,往生時即是成佛時,成佛時即是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這幾個步驟是同時的。也就是,念佛時就是往生時,往生時就是成佛時,成佛時就是度眾生時,這四個時段劃下等號,念佛、往生、成佛、度生,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同時,沒有前沒有後,這是在講本體上的。因為時間也好、空間也好,萬物也好,本來就是人的妄想分別出來的,本來是不存在的,拋掉時間空間,本來就是一體性的。拋掉你我他的執著觀念就沒有你我他,所以時間、空間還有萬物就是一體的。

  所謂萬法唯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聖道門的人解釋《觀經》都認為,這句經語是整個《觀經》的眼目,把這一句單挑出來,覺得這句就是整個《觀經》的靈魂,整個《觀經》的中心句。因為這一句跟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能夠吻合得上。但是,從淨土宗的角度來看,那就不是這樣。其實這句話是在說明什麼?在說明白一點,就在說明「心的作用」。

  《大乘起信論》說: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也就是說,一切萬法不離心,成佛的是心,造業造罪的也是心,輪迴受苦的也是心,都離不開心。心作什麼,心就是什麼—–心作心是。

  以聖道門來講,通常修行要一步一步前進,漸漸接近成佛,這個叫做修德,所以「是心作佛」,是從修德上來講的。那麼性德上來講,本性上,本來就有的,不必假藉修行就具備的,這就是「是心是佛」。

  性德跟修德有什麼不一樣呢?釋迦牟尼佛成佛的那個時候,他講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也就是說,大家本來都是佛,眾生都是佛,這就是性德上來講,是本性具足的。既然大家本來是佛,為什麼當下是凡夫相呢?為什麼還造業、受苦、輪迴呢?因為凡夫當下的妄想、顛倒、無明,使得性德(佛性)彰顯不出來,所以這時候就需要修德,也就是需要修行;修一點,性德就展現一點,再修一點,性德又再展現一點,修到完全圓滿極致的時候,性德才全部顯現出來。所以有一句話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要經過修行,就像擦鏡子一樣,擦一點,鏡子就乾淨一點,再擦一點又乾淨一點,最後都擦乾淨了,鏡子就全部明亮了,這個都是聖道門的修行方法。所以聖道門在性德上發揮得比較多,常常講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西方極樂世界不出我心、我本性就是佛;在這方面發揮得特別多,因此,強調以自力去達到自性彌陀,顯現佛性。

  淨土宗就不一樣,淨土宗雖然也以修德為基,但是這個修德不是講我們眾生的修德,是講阿彌陀佛的修德。阿彌陀佛的修行,已經圓圓滿滿地把佛的佛性彰顯出來了,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萬德洪名;我們信受就可以了,我們接受了,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性德就完全彰顯出來了,不假方便,所以是以阿彌陀佛的修德成為我們的修德,因賅果海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聖道門與淨土門的著力點是不一樣的,淨土門比較少講自性、唯心這一些道理,因為這一些對我們來講等於空談,不實際,不相應。都在講彌陀救度的悲心,彌陀光明名號的功能,這樣比較符合我們凡夫的思維及我們凡夫的根性,讓我們凡夫人人才都做得到。這樣解釋的話,整部《觀經》前前後後教理都一致,同時,契理又契我們的根機。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節就講到這裡。

  祝願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