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慧淨法師2018年10月14日講於台南佛一法會(第二十次)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最近幾次的佛一是講《觀無量壽經》大意。在講大意之前,先將《觀無量壽經》整部的內容做一個概要的解說。
前兩次分成十幾個小標題做介紹:第一,《觀經》經名;第二《觀經》解題;第三《觀經》說時;第四《觀經》宣說之理由;第五《觀經》譯者與譯時;第六《觀經》緣起;第七《觀經》梗概;第八《觀經四帖疏》緣起;第九《觀經》五分;第十《觀經》序分;第十一《觀經》正宗分。
今天講解第十二《觀經》得益分;第十三《觀經》流通分;第十四《觀經》耆闍分。
上一次講到《觀經》正宗分的內容概略。正宗分主要的內容就是「定散二善」,也就是講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定善十三觀有十三種觀法,這十三種觀法必須入定才能夠觀想成就,所以本身是難行道,大多數的人都做不到,因此釋迦牟尼佛另再開展散善,也就是「三福」的內容。「三福」的內容,有世間善,有戒善,以及大乘菩薩的行善。這三種善,一般人也難以做得圓滿。
既然一般人很難做到,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還要講「定善、散善」的法門,讓人修持往生極樂世界呢?其實,釋迦牟尼佛講定善、散善的本意並不是為了讓人依此修持以求往生,而是為了做念佛的鋪設、引導。所以在《觀經》最後的「流通分」,釋迦牟尼佛不流通定善十三觀,也不流通散善三福,而是流通持名念佛。
「流通分」有這一段經文: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世尊殷切告訴阿難尊者說,你要好好的持這一句話,所謂持這一句話就是持無量壽佛名。持這一句話,本來是涵蓋定善及散善的內涵,但是釋迦牟尼佛接下來卻解釋說,是「持無量壽佛名」,也就是「持名」。這裏很明顯的引出「念佛」這個方法,顯示之前所介紹的定善也好,散善也好,都是為了念佛作鋪設,都是為了引導進入念佛。
「觀佛三昧」與「念佛三昧」難易相比的話,很顯然,觀想是困難的,念佛是容易的。有關觀想的困難,念佛的容易,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就設了一個問答說明。善導大師說: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經》當中,最後不讓眾生觀想佛身,而要眾生直接了當的專一稱念佛名,這到底有什麼原因呢?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也。
善導大師說了三個理由:
第一,眾生障重;第二,境細心粗;第三,識颺神飛。「觀」--觀佛身就很困難,難得成就,所謂「觀難成就」。
從這一段文可以看出,觀想有三種困難。
第一,罪障深重難,此約其體。我們眾生,尤其是五濁惡世末法時代的眾生,罪障深重,這是從我們的本質上來講的。也就是說,我們本身就是一個罪障深重的凡夫,如果不是罪障深重,就不會出生在五濁惡世,尤其是無佛之時的這個末法時代。
第二,心境不應難,此約其相。境是微細的,心是粗糙的,這樣的話,心跟境是不相應的,這是從相上來講的。
就「心」來說,我們的心都是粗重的、散亂的,因為我們是欲界的眾生。欲界包含地獄、餓鬼、畜生、人道、天界,欲界以下的眾生,都是散亂的,所以欲界也叫做「散地」。散,就是心比較粗,比較散亂,都有雜念。欲界眾生,心都是散亂的,散亂是欲界眾生的天性。例如法然上人的譬喻說:「我們出生為人,就有眼睛、鼻子這些相貌;我們出生在欲界,我們的內心就是散亂、粗動。」欲界眾生的心,說不散亂是不可能的,要能夠入定是很困難的,這是就我們的心來講。
就「境」來說,我們所要觀想的是什麼樣的境呢?單看《觀無量壽經》十三種定觀當中的第九觀,也就是觀阿彌陀佛的身像:阿彌陀佛身有多高?顏色是什麼顏色?白毫長得怎樣?眼睛長得怎樣?毛孔又是什麼樣子?還有一一相好,毛孔都放光,光中都有化佛,佛本身又化很多的菩薩……,單單觀想這個佛身、境界、內涵,就非常地多,非常地複雜,而且微細,何況又觀想整個極樂世界?
在《往生論註》當中,把極樂世界分類為三種,也就是「三嚴」,細分則有二十九種莊嚴。三嚴就是三種莊嚴──佛的莊嚴、菩薩的莊嚴,這兩種是指正報來講的,還有極樂世界種種的莊嚴,這是就依報來講的。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是那麼地廣大、微細,而我們凡夫的心是粗動、散亂的,怎麼能觀想得來?
比如沙子很細,用大孔的篩子就沒辦法盛起來;頭髮絲很細,用大刻度的尺子就量不出幾寸幾分幾毫;細菌很小,人眼很粗,就看不見。更何況極樂最極精微細妙之境。
這就是心與境不相應的困難。
第三,妄想飛揚難,此約其用。「識颺神飛」,這四個字很有文學性,也很文雅,道理也很容易瞭解,也就是「識神飛揚」的意思。「識神」就是「神識」,也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時刻都在空中飄飛,這個叫做「識颺神飛」「識神飛揚」。
凡夫的心稱為「神識」,那我們的「神識」是怎麼樣呢?就是四個字──妄想紛飛。妄想紛飛的心,怎麼能夠觀想成就?好像照相機必須鏡頭穩定才能清晰成像,水波動蕩便不能明照萬物。必須是息慮、凝心、入定沒有雜念才能夠觀想成就,但這一些對我們來講,是做不到的。所以,第三就是妄想飛揚之難。
其實,自古以來,修行者能夠入定,觀想成就的沒有幾個,可謂鳳毛麟角,即使偶然有一時的定境,可是時過境遷,失去了那個環境,也就不能夠入定了。
善導大師接下來回答說:
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就是因為眾生心都是散亂的,觀想不可能成就,所以「大聖悲憐」。「大聖」就是宣講《觀無量壽經》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悲憐眾生不斷地在造業、輪迴、受苦,所以就直接勸我們要持無量壽佛名,也就是稱念彌陀佛名。
為什麼要稱念彌陀佛名呢?由於這句名號是具有殊勝的功能,而稱念這句名號很容易,因為稱名很容易,誰都能夠做得到,所以說,「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稱名很容易,誰都能夠做得到,只要念念相續,畢命為期,就可往生極樂世界。
也就是說,從我們發願接受彌陀的救度,要往生彌陀的極樂世界之後,就專一的稱念他的名號,依靠名號的功德力,那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脫離三界六道的輪迴,而且極樂世界是成佛的境界,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成佛。所以,稱名念佛當中,所有功德、功能都已經統統包含在裡面了;另一方面,應知念佛的人並不是臨命終的時候才確定必定往生,而是現在!因為我們現在就決定願生彌陀淨土,決定專稱彌陀佛名,決定一輩子不改變,這樣子豈不是現在就已經確定具備了必定往生極樂世界的身分呢?
「專稱名字」,如果與前面觀想佛身來做比較的話,也有三種容易:
第一,無障重之難,不捨逆謗闡提故。不因為我們是凡夫之身,而有業障深重的困難。當然,我們凡夫即使專一念佛,願生彌陀淨土,本身還是業障深重之身,只是念佛往生不受業障深重的障礙;即使五逆、謗法、闡提,迴心轉意願生彌陀淨土,也可以沒有障礙地來念這一句彌陀佛名。也就是說,不論善、惡、賢、愚,都能夠稱名念佛;尤其業障深重,更需要稱名,因為唯有稱名念佛,才能夠救度業障深重的凡夫,除此之外,所有的三學、六度、萬行,都沒辨法救我們這樣業障深重的眾生,因為我們做不到。
也由於阿彌陀佛本來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尤其是以罪障深重的凡夫為本位,這當然包含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眾生。所以善導大師就說:
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這一段法語的意思是說,以阿彌陀佛的願心與願力,不論是十惡或五逆,乃至謗法闡提,只要他們迴心念佛,也能夠滅除這些十惡、五逆、謗法、闡提的罪,而往生極樂世界。善導大師又說: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猶如銳利的金鋼寶劍,即使臨終一聲稱念,命終的當下,也能夠消除罪業而往生極樂世界。善導大師又說: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謗法、闡提、五逆、十惡的眾生,只要迴心念佛,這些十惡、五逆、謗法、闡提的罪統統能夠消除。念佛有這樣容易、殊勝的功德,因此沒有罪障深重的障礙。
第二,無不應之難,不須觀行威儀故。稱名念佛很方便,行住坐臥都能夠稱名念佛,即使心中散亂,妄想紛飛,也可以念佛。其實我們念佛的當中,也是一面念佛一面有雜念,一面雜念一面念佛,都是這樣的。不可能說,我們一念佛,所有的妄想雜念都沒有了,不可能的。那如果是要觀想的話,那就必須找一個安靜的,不受干擾的地方,接下來要能夠盤腿靜坐,之後,也要能夠息慮、凝心、入定,才能夠觀想得來。但觀想當中,能不能成就,又是另一回事。若以稱名來講,沒有心境不相應之難,也不需要觀行的種種儀軌。
第三,無亂想之難,不論時處諸緣故。也就是說,不論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什麼環境,什麼事緣,他都能夠念佛,只要不動腦筋的時候,就可以念佛;只要念佛,就能夠與境相應──也就是跟阿彌陀佛相應。因為,我們所念的是這一句名號,而這一句名號又是阿彌陀佛本身,所以我們只要起心張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就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所以說,念佛容易而觀想困難。
在《般若經》裡面有一個譬喻說,「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向地面上射箭,能不能射中?一定百發百中,即使眼睛閉著,也必定是百發百中,為什麼?箭一旦射出去,不管有目標、沒目標,一定會落在地面上,所以隨便一射都會射在地面上。可是如果向目標物射箭的話就很困難了,如果不是射箭高手,要射中目標就不容易。
以上是舉出念佛的三種容易與觀想的三種困難做為比較。
不過,念佛的容易不只這三種,只是用這三種容易來與觀想的三種困難做比較而已。以觀想來說,如果不是對教理非常透徹,是不能隨便觀想的,恐怕容易引起魔障,也就是走火入魔;修行本身就是為了解脫生死輪迴之苦,如果走火入魔的話,解脫就遙遙無期了。有一句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一旦著魔就不可能有正確的修行,而將繼續輪迴了。
所以,淨土法門是只要念佛就可以,不做任何觀想。念佛的時候不需要觀想佛像,或觀想蓮花,或觀想光明,或觀想極樂世界,任何的觀想統統不需要。只要很單純、很專一地稱名念佛就可以。所以學淨土法門要瞭解,往生的方法就是單一、單純、專一地稱念這一句彌陀佛名。
淨土法門的根底來自哪裡呢?來自阿彌陀佛主動救度十方眾生的願力,同時為十方眾生完成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這一些功德資糧在哪裡呢?就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所以這六字名號叫做萬德洪名。阿彌陀佛因地五劫所發的願,兆載永劫所積植的無量菩薩德行,統統在這名號當中,同時,阿彌陀佛也預先把他這一句萬德洪名迴向賜給十方眾生了,所以我們十方眾生,每一位,本身都擁有這一句萬德洪名──只是,有人因為不曉得,不知道阿彌陀佛已經把萬德洪名賜給我們,把萬德洪名的持有者登記在十方眾生名下,因而不知道專一地稱念佛名往生極樂世界,導致我們輪迴到現在。
現在,我們得難得人身,聞難聞佛法,遇到難遭遇的這一句萬德洪名,就應該要曉得,萬德洪名是阿彌陀佛賜給我們的,我們只要這一輩子專一稱念彌陀名號,就具足能夠脫離三界六道的輪迴,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同時也具足到了極樂世界能夠成佛,將來能夠倒駕慈航廣度眾生的功能。再者,這句名號,在十劫之前,阿彌陀佛就已經迴向給我們,已是我們所擁有的了,如果有這樣的理解,對於往生就有百分之百的肯定,心中就不會忐忑不安。淨宗行者,事先要瞭解這一點。
釋迦牟尼佛講《觀經》的定善與散善,但本意卻不在此,而是在念佛,講定善、散善目的也是引導十方眾生對極樂世界欣慕,而專一念佛。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也有講到: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
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這一段法語的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經》的正宗分講了十三種定觀(定善)與三福九品(散善),目的是要證明,同時讚歎阿彌陀佛的依報跟正報,證明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而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是十方世界之中第一的,同時阿彌陀佛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救度,都有能力救度的。
釋迦牟尼佛證明與讚歎的目的,就是使十方眾生瞭解極樂世界的莊嚴,瞭解阿彌陀佛的慈悲而嚮往極樂世界,欣慕極樂世界,願生極樂世界,此後就專一稱念彌陀佛名。所以《觀經》講定散二善,是為了讓我們欣慕嚮往,而不是要讓我們去修定善或依靠散善。這是善導大師這一段法語的意義。
近代印光大師對於《觀經》也有一段話,印光大師說:
九品之觀,不過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與後果耳。
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為作觀也。
觀不能作,稱即獲益。持名一法,最為第一。
印光大師這段法語的意思是說,九品的觀想,是讓人曉得往生極樂世界的前因與後果而已,因此只要我們知道往生極樂世界的因跟果那就好了,不必又進一步要特別去做觀想,不需要的。
「觀不能作」,「觀」不需要做,而且也做不來,又有風險。「稱即獲益」,只要稱名,當下就能得到往生的利益。所以印光大師最後說「持名一法,最為第一」,所有往生的法門,持名是最為第一的,是最高、最容易、最殊勝的。
《觀經.流通分》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尊者說: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對這一段經文,善導大師下了一個大結論而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也就是說,從講《觀經》一開始到結束,釋迦牟尼佛雖然講說定善跟散善這兩個法門的利益,不過,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來看,釋迦牟尼佛講定善跟散善的本意,是要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一輩子就專一地、沒有摻雜地稱念彌陀佛名。
從《觀經》的內涵,以及善導大師的解釋可以瞭解,《觀經》有三種法門,這裡先預作簡略介紹,即「要弘分判」跟「要弘廢立」。後面會再單獨以這個為題來做為解釋。
善導大師對《觀無量壽經》的大意分判就是「要弘分判」,「要」就是要門,要門就是正宗分講的定善跟散善;「弘」就是弘願,弘廣、弘大的願,這個弘廣、弘大的願是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尤其是根本願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只講念佛,所有的眾生都做得到,所以能夠度所有的眾生,是故第十八願稱為弘願。因此《觀經》就有要門的定善跟散善,以及弘願的念佛這三種法門。但是,到了最後的「流通分」,釋迦牟尼佛就捨棄了要門的定善跟散善,而提倡弘願的念佛。
前面是「要弘分判」,分判出有要門的定善、散善與弘願的念佛,之後「要弘廢立」,廢要門的定善、散善,而立弘願的念佛。
「廢立」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廢」的涵義並不是捨棄、不要,而是「進階」的意思。好像上樓,經過了第一層樓,就要往第二層樓;要往第二層樓,就不可以一直停在第一層樓,必須要捨離,離開了第一層樓才能往第二層樓,離開了下面的階梯,才能夠上升到上面的階梯。所以這個廢,有離開、用不到的意思,因為有比這個更需要、更重要、更必須的,也就是目的在彼不在此。
《金剛經》也說:「如筏喻者」,意思是說,好像坐船,還沒到彼岸的時候就必須要靠這一條船,如果已經到了彼岸的話,就不要一直停留在船上,而應上岸。因為我們坐船的目的,不是為了一直坐在船上,而是為了到達彼岸;既然到達彼岸了,就必須離開船。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講定善跟散善,是為了引導的方便,既然已經完成引導了,就必須離開定善、散善,專一歸入於稱念佛名。這是「要弘分判」與「要弘廢立」的涵意。
不過這裡要注意避免誤解的是,專一稱念彌陀佛名之外,散善當中的第一「世福」──「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要怎麼看待呢?我們本分應該做的就應該去做,有父母就應該孝順父母,有師長就應該奉敬師長,有因緣能夠慈心不殺就要慈心不殺,甚至要愛護動物,有修十善業的環境,就儘量要修十善業。但這個跟往生極樂世界是兩碼事,因為這是我們肉體還存在世間上,生活在家庭的環境及社會的環境之中,都是必須要做的。
所以剛剛所講的「要弘分判」也好,「要弘廢立」也好,都是只就往生來講的,如果不是就往生上來講的話,就沒有這個分判,也沒有這個廢立,如果不是就往生上來看的話,應該做的,可以做的,都必須去做。
第十二,《觀經》得益分
「得益分」是敘述《觀無量壽經》的對機者。
《觀無量壽經》的對機是哪一位?是韋提希夫人。《觀經》得益分是指韋提希夫人與她的五百位宮女,在當時預先得到往生極樂世界的利益。有關《觀經》的得益,在善導大師之前,也有幾位大師註解《觀無量壽經》,但都把韋提希夫人得到往生利益籠統歸入在「正宗分」當中,認為韋提希夫人之所以能夠得到往生利益,乃至於經典上所講的說「得無生忍」,是聽聞了全部釋迦牟尼佛所講的《觀無量壽經》之後才得到的。但是善導大師不這樣看,善導大師特別把得益的這部分經文另外區分一個段落,叫做「得益分」。
一般經典都判為三個大段落──「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但是善導大師特別對《觀無量壽經》另外立出「得益分」這一段經文。意思是說,韋提希夫人的得益──得到往生的利益,乃至於得無生忍,不是聽聞全部的《觀經》之後才得到的,而是由於阿彌陀佛的他力救度才得到的利益。這一點,後面會詳細的解釋。
有關韋提希夫人得益的經文在哪裡呢?就是在「正宗分」最後,請大家合掌跟我一起念一遍: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
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這一段經文是說,釋迦牟尼佛說完了「正宗分」全部的十三觀與九品,合起來就是十六觀的時候,韋提希與她的五百位侍女聽過釋迦牟尼佛說法之後,隨即當下看到極樂世界,他們同時也在世尊講說第七觀「華座觀」的時候,親眼看到了住立在空中的阿彌陀佛,以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看到了佛身和菩薩,因為心中充滿了歡喜,感歎這是未曾遇見過的殊勝、尊貴、難得的救度的法緣,就像撥開浮雲見到陽光一樣,心中忽然開朗起來,而得到無生忍,也就是得到往生決定的信心。
有關這一段得益分的經文,這裡提出四個論點加以進一步說明:
(一)淨土宗得忍論;
(二)韋提得忍論;
(三)見土見佛論,
(四)得益分的顯示。
(一)淨土宗得忍論,也就是淨土宗這個宗派對無生法忍的看法。
經文說「韋提希夫人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無生忍就是無生法忍的意思,「無生」就是真如理體,真如實相的境界。真如理體是不生不滅的法,所以說無生法;「忍」是確認、確知、決定、忍可、不動搖、不退轉的意思。可以說「忍」是一種智慧,能夠證悟一切法不生不滅的智慧,而把心安置在這一種不生不滅的道理之上,就稱之為「無生法忍」。
如果就通途法門來講,要證得「無生法忍」,必須破了我執、法執,乃至破了無明才能證悟到;但若就淨土法門來講,是對於彌陀的救度,信心決定,無疑無慮,沒有懷疑,沒有躊躇顧慮,不動搖、不退失,是這一種意思。
所以,淨土法門的「無生法忍」,簡要來講就是信受彌陀救度的心,決定、不懷疑、不動搖,這種信心決定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機法兩種深信」,有這樣的深信,即稱為「得無生忍」,就跟通途法門自力的行者所證悟到的無生法忍是一樣的。為什麼?因為不往生極樂世界便罷,一旦往生極樂世界,不但能夠獲得無生法忍,而且當下就進入一生補處,快速成佛。因此,念佛人如果現在信心是決定不動搖的話,現在就可以跟韋提希一樣,獲得無生忍。
這是淨土門對於「得忍」──得到無生法忍的看法。
所以,淨土門對於得到「無生忍」是以對彌陀的救度的信心來論斷的,因此,即使有了這個信心,可以跟聖道門自力難行的無生忍相提並論,但畢竟還是有煩惱,並不是說就沒有煩惱、沒有妄想雜念,而此心時刻都安住在不生不滅的真如實相裡面,不是這樣的。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對韋提希夫人得無生忍,解釋說:
言「心歡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踴躍!因茲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
‥‥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以上忍也。
由於韋提希夫人看到了極樂世界,看到了阿彌陀佛示現在她的眼前,非常地歡喜踴躍,因為歡喜踴躍之故,所以就得到了無生之忍;這個無生之忍,也叫做「喜忍」──歡喜的忍;也叫做「悟忍」──體悟的忍;也叫做「信忍」──信心無疑的忍。也就是說看到了阿彌陀佛現出救度的相狀,心中歡喜,領悟到了彌陀的救度,信受彌陀的救度,這個叫做無生忍。跟通途要門依戒定慧斷貪瞋癡而沒有煩惱,破了我執法執,破無明證無生法忍是兩碼事。所以後面就說「多是十信中忍」。
「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以上忍也」,善導大師說,這大部分都是十信中的忍,不是解,也不是行以上的忍。
「十信」就是凡夫的意思,也就是說,就「忍」來分類根機的話,有聖人與凡夫;凡夫之中有內凡夫、外凡夫;還有底下凡夫,就是博地凡夫。內凡夫已經斷了見思惑的煩惱,只是還沒有破無明,所以稱為內凡夫;還沒有斷見惑、思惑的煩惱,統統稱外凡夫;外凡夫之下,毫無修行,煩惱深重的,叫做博地凡夫。
善導大師說,韋提希夫人這裡得到的無生忍,大多是十信以下的「忍」,並不是解行以上的「忍」。所謂「解」,就是指十住菩薩來講的,「行」,就是指十行菩薩或十迴向菩薩;十迴向以上,就是十地聖者。善導大師說韋提希夫人所得到的無生法忍,是十信中凡夫的信心,跟其他經典所講的「解」的無生法忍,或「行」的無生法忍,或七地到九地的無生法忍,是不一樣的。表示這裡所講的無生法忍,就是指喜忍、悟忍、信忍。喜也好,悟也好,都是以信為本體。
韋提希夫人看「見」了佛而起信,現在的學佛者,則是以聽聞做為「見」,以聽聞為起「信」。聽聞彌陀救度的道理,信受無疑,接受不拒絕,所以聞而信,信而念。善導大師解釋韋提希夫人所得的無生法忍,就是凡夫的喜、悟、信。
阿彌陀佛親自示現讓韋提希夫人看,顯示所謂「除苦惱法」,在於阿彌陀佛本身,為什麼?因為當釋尊講到第七觀的時候,他發現韋提希夫人心中的苦惱──什麼苦惱呢?本來韋提希夫人是向釋迦牟尼佛請問,往生極樂世界要怎樣思惟?怎樣正受?所以釋迦牟尼佛一方面講散善三福,一方面講定善,從定善的日想觀、水想觀……,一直到寶樓觀、寶閣觀、七寶蓮池觀,韋提希夫人也感受到這一些她都做不來。做不來怎麼往生呢?所以又苦惱了。因此釋迦牟尼佛才跟韋提希夫人說,我現在要來為你講說除苦惱的法門。
當釋迦牟尼佛這麼講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突然顯現在空中,讓韋提希夫人清楚地看到,所以當下歡喜踴躍,豁然大悟,得無生忍。阿彌陀佛親自示現讓韋提希夫人看,就顯示所謂的除苦惱法在阿彌陀佛本身。
我們凡夫眾生都有很多苦惱,但是最根本的苦惱,就是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的苦。這裡所講的除苦惱法,不是指除滅我們現生的種種煩惱,而是滅除我們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的這種根本性的苦惱,消除這種生死輪迴的苦惱完全在於阿彌陀佛本身,也就是在於阿彌陀佛的佛力、願力、功德力。再簡單來講,就在於「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萬德洪名。
所以,就回歸到淨土宗宗旨四句偈的第一句──信受彌陀救度。一個信受彌陀救度的人必定會有被救的法喜;而他能夠信受、肯定,一定是有某種領悟,才會相信、接受。韋提希夫人領悟、相信而歡喜,這就是喜、悟、信的意思。以此類推,我們現在自然也是同樣獲得了無生法忍,也就是說往生決定了。
其實,十劫之前法藏菩薩成佛──成了阿彌陀佛的那個時候,十方眾生的往生就已經決定了,只是我們知道不知道,信受不信受而已。所以淨土宗的特色就說「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也就是說,信願念佛的淨土行人,在平生的時候,已經預先得到了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身分了,而且還沒有到極樂世界,已經預先得到不退轉了。
因此,淨土宗的另一位祖師曇鸞大師就說,淨土法門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本來煩惱,涅槃是相對的,沒有斷煩惱就還是在煩惱的生死輪迴當中,如果斷了煩惱,就進入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滅,既不生也不滅,所以就沒有六道生死輪迴了。但是曇鸞大師說,淨土法門是不斷煩惱也能夠得到涅槃分。為什麼?因為念佛必定往生,往生必定成佛,成佛就是涅槃,因此從因地預先來講這個果,可以說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斷除任何煩惱見惑──不但沒有斷,也沒有降伏,何況思惑,何況塵沙惑、無明惑呢?可是由於獲得往生的身分,也同時獲得涅槃的身分,所以說「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印光大師也說「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惑」就是見惑、思惑,乃至塵沙惑、無明惑,「業」就是造作罪業,這一些煩惱絲毫都沒有斷,但已經預先獲得一生補處的身分了。等同一生補處,跟等覺菩薩可以相提並論,同肩排比。補處菩薩不但斷了見思二惑、塵沙惑,而且破除了四十一品無明,下一輩子就直接成佛的。我們沒有斷惑業,也預先得到了補處菩薩這樣的階位,所以印光大師說「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就這麼一輩子、幾十年凡夫之身專一念佛而已,就已經圓滿菩提了。這裡的菩提就是成佛的意思,成佛的功德已經圓滿、成就、沒有缺失了。
印光大師這一段法語,可說是對淨土法門的最高讚歎,也給我們念佛人無比的信心與歡喜。印光大師這段法語與曇鸞大師的「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的意義、內涵可以說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淨土法門的特色。
(二)韋提得忍論。這個無生忍,韋提希夫人是在釋尊宣說《觀經》之中的哪一個階段得到的?關於這個問題,有幾種的說法,主要有兩種:
第一,「正宗分畢得忍說」,這是善導大師之前幾位有名的大師的觀點,也就是淨影寺的慧遠大師,以及天台宗智顗大師他們的見解。他們認為,韋提希夫人是聽過「正宗分」全部說法完畢之後才得到無生忍,亦即經文所說的「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如果從這一段經文來看,當然可以說成韋提希夫人的得忍,是在於聽過了釋迦牟尼佛「正宗分」全部說法之後,這種見解認為「得忍」就是聽聞整部《觀經》的利益。不過,《觀經》有「要門」與「弘願」兩種內涵,也有「顯說」跟「隱說」兩種意義,如果從「要門/顯說」來看,那韋提希夫人的得忍,就很容易讓人聯想是在這個時候。
第二,「華座觀初得忍說」,也就是,在「華座觀」的時候就已經得到無生忍,這是善導大師的見解。善導大師認為,韋提希夫人是在「第七華座觀」拜見了住立在空中的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西方三聖的時候,體悟到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而得到無生法忍,不是等聽完了全部《觀無量壽經》之後才得到的。
韋提希夫人在《觀經》「序分」的時候,已經看到極樂世界,所以他那時候才跟釋迦牟尼佛稟告說,他選擇西方彌陀淨土,不選擇其他的淨土;到了華座觀,看到了佛身,心裏就頓時開朗,終於在這個時候得忍。所以「得益分」的經文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是指「序分」的見土,看到了極樂國土,而「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這一段是在指第七華座觀見佛的狀態。
經文既然說無生法忍是見土,見到極樂國土,以及見到阿彌陀佛的利益,那前面的第一種說法,認為聽聞到全部《觀無量壽經》之後才得忍這種說法自然是錯誤的見解,善導大師的見解才是正確的。
第三,見土見佛論。《觀無量壽經》的序分也分為「三序六緣」──禁父緣、禁母緣、厭苦緣、欣淨緣、散善顯行緣、定善示觀緣。在「欣淨緣」中,釋迦牟尼佛將十方諸佛的國土顯現在他額頭上的光明當中,來讓韋提希夫人觀看選擇,那一段經文叫做「光台現國」;韋提希夫人在挑選時,表達出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的願望。韋提希夫人在這裡看過極樂世界是很明確的,在第七華座觀的時候,韋提希夫人又看到了站在空中的阿彌陀佛,同時也得到了無生法忍,所以欣淨緣的「光台現國」是見到了極樂國土,而第七華座觀,是看到了阿彌陀佛。是有這兩種的區別。
但這一種解釋,似乎有兩個矛盾的問題:
第一,就是極樂世界是佛的住所,阿彌陀佛是那裏的主人,在序分「光台現國」的時候,韋提希夫人既然看到了極樂世界,也應該看過主人阿彌陀佛,也就是說,一定是見到了國土,同時也見到了佛身,所以經文才會說:「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第二,可是,如果見土見佛的話,韋提希夫人應該是在「光台現國」這裡就得到了無生忍,而不是等到第七華座觀的時候才得到無生忍。但經文說韋提希夫人看到第七華座觀,住立在空中的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而得到無生忍。所以,很明顯地,韋提希得到無生法忍是在第七觀,看到佛的時候所得到的。
無生忍既然是見佛的功能所得的利益,而夫人又在光台現國時見土同時也見佛,則當然無生忍是在光台見國時得到的了,不用等到第七華座觀再度見到佛才起信心得到無生忍。然而在這段光台現國的經文卻沒有提到得無生忍,直到第七花座觀時才提到得無生忍。
如果第一個問題是肯定的,也就是在序分「光台現國」的時候,韋提希夫人見到了極樂的國土,也同時見到了阿彌陀佛的話,那麼第二的問題就沒辦法解決。第二個問題是說,韋提希夫人是在第七觀看到佛的時候得到無生法忍。那如果第二個問題是正確的,第一個問題就說不通了。因為有這一種矛盾,所以就有種種的解說。
根據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定善義》是怎麼解釋的呢?
善導大師說:
序臨淨國,喜歎無以自勝;
今乃正睹彌陀,更益心開悟忍。
意思是說,在序分「欣淨緣」的時候,韋提希夫人看到極樂世界,無比的歡喜。到了「華座觀」,才直接、清楚的看到阿彌陀佛,更加使她豁然大悟,而心開悟忍,獲得了無生法忍。
也就是說,在序分主要是以看到國土為主,第七觀主要則是看到佛;見土與見佛這兩個是前後相輔相成而得到無生法忍的。
至於序分「光台現國」的時候,是不是只是看到國土,而沒看到阿彌陀佛呢?既然看到極樂世界,也應該有看到阿彌陀佛的,只是那時候所看到的是國土種種莊嚴圍繞之下的阿彌陀佛,一直到「華座觀」的時候,才特別直接、單獨地看見阿彌陀佛,所以得到無生法忍的時機,是在華座觀的時候。這樣的解釋,矛盾就同時解決了。這是有關見土見佛論。
另外,在表達上區分見土見佛得忍的目的,是要說明阿彌陀佛才是救度我們的佛,一切往生的利益是從佛得來的。即使光台見國時見過佛,由於這個時候重點是講見國土,阿彌陀佛只是國土當中的一分子,如同山水畫中的一點人物,起烘托山水作用,不能叫人物畫。而國土只是願生的目標,願生的方法還不明確,就還沒有得忍(往生決定)。往生的方法是阿彌陀佛本身,所以見佛時才得忍,決定往生。光台時即使見過佛,得到忍,也要叫作見佛得忍,而不能稱見土得忍,也叫歸入第七觀。
其實地、樹、池、樓每一觀觀成也都往生決定而得忍,但都不能稱見土得忍,通通是見佛得忍。這是指依報國土莊嚴背後之所以有這樣的功能,不在依報本身,而在於正報阿彌陀佛的願心莊嚴。這樣不論是在光台還是在十三定觀哪一觀,還是在三心,還是在正宗分結尾,通通歸入「見佛得忍」。今天我們「聞名得忍」,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也屬於見佛得忍。不過韋提眼見,我們是心見。這才顯示韋提與末世凡夫得益完全一致。
第四,得益分顯示。善導大師特別劃分出得益分,他有什麼用意呢?這個叫得益分的顯示。
淨影寺慧遠等幾位大師,並沒有在正宗分之外特別立得益分,而善導大師卻在這個正宗分之外,特別劃出得益分,這是因為慧遠等幾位大師判定韋提希夫人之所以得到無生忍,是聽聞十六觀的內容,在過程中,一方面聽聞,一方面觀想,到了第十六觀之後才證得無生法忍的。這一種見解是站在自力聖道法門的觀點來看的。
但是,善導大師認為,韋提希夫人得無生忍是在第七觀開端,看到了一佛二菩薩,信心歡喜而得到無生法忍的,並不是隨聞隨觀而得到的。正是為了突顯出韋提希夫人得忍是在第七觀之初,所以才特別立「得益分」。
同時,也是為了顯示《觀無量壽經》這一部經最終的歸趨點。「正宗分」的內容是定善跟散善,如果判定得益是在「正宗分」的話,得無生忍的利益也必須由定善跟散善的功夫與功德所成就。但是《觀經》的得益不是這樣,是由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願──超越定善跟散善的弘願所得到的,是因為看到阿彌陀佛出現,體悟到阿彌陀佛的救度而得到的,不是聽聞定散隨聞隨觀而得到的。所以也是為了突顯《觀經》所講的定善、散善最終都要歸於阿彌陀佛的弘願,因此才在正宗分之外,特別立出這個得益分。
總之,善導大師在正宗分之外,特別劃分出得益分,是為了在正宗分辨明有定散「要門」,還有「弘願」,是要突顯要門跟弘願,這個就是「要弘分判」。並且引出韋提希得益這一個問題,來顯出要門最後必須歸於弘願;也為了明確韋提希夫人之所以證得無生法忍,完全是得益於阿彌陀佛救度的弘願,而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去修定善、散善的功夫。
也可以說,善導大師之所以特別設立這一段「得益分」,主要是在顯明,不論有沒有定善的功夫或者散善的功德,不論任何人,只要信佛念佛,都能夠依靠阿彌陀佛的弘廣願力,而得救度往生極樂世界,而且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現生獲得淨土門的無生忍。
善導大師是為了闡釋這一點,才特別把得益分的經文從正宗分劃分出來。
第十三、《觀經》流通分
流通分的大意是:阿難尊者在「正宗分」當中沒有說過一句話,只是靜靜專心地聽聞而已,到了正宗分、得益分之後,才開口請問有關釋迦牟尼佛演講的這個法門要稱為什麼經名,以及受持的方法,釋迦牟尼佛也給予親切的答覆。釋迦牟尼佛答覆之後,就以念佛三昧跟觀佛三昧作比較,顯現出唯獨念佛才最為容易、殊勝,因此釋迦牟尼佛接著就讚歎念佛行者,最後把念佛法門就咐囑交代阿難尊者。到了這時候,「正宗分」所說的觀佛三昧跟念佛三昧,哪一個殊勝就非常明白了。
也就是說,念佛的月光,照破了定善、散善的浮雲,浮雲消散,唯獨一輪明月朗照太虛。所以善導大師就提出廢立的見解,也就是廢觀佛三昧,立念佛三昧。善導大師的「念觀廢立」是根據這一段流通分所認定的。
「流通分」的經文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的經文說: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這一段經文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演講《觀經》已經完畢了,韋提希夫人、五百侍女,以及諸天神祇也各個都得到了利益。這時候,阿難尊者就從座位上起立,走向釋迦牟尼佛的面前,恭敬地說:「世尊啊!由於世尊的大悲,我們聽到了這個未曾有的法門,請問您,今天的演說,應該給予怎樣的題目,還有,我們應該如何去受持今天講法的要點?」
這是阿難尊者的提問。
這個提問有兩點:一個是問經名,一個是問受持的方法。釋迦牟尼佛回答阿難尊者說,此經名為《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簡短來講就是《觀經》,觀一佛二菩薩的經,因為這部經所講的是觀想阿彌陀佛的國土、阿彌陀佛本身,以及二位菩薩的法門。接著釋迦牟尼佛又說,也可以叫做《淨除業障生諸佛前》,因為這一部經所說的觀想念佛的利益可以淨除業障,往生到阿彌陀佛的地方,所以說「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回答有兩個,同時也含有因跟果。第一是就「經名」回答,也就是以定善的「觀」做為經的名字,這是屬於因方面來講的;第二是就「利益」的回答,這是屬於果。這兩種回答都是就要門來回答的。
如果從弘願來講的話,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談論所觀的對境是限於十三種定觀,如果就我們能觀的人來看的話就通於十六觀,所以善導大師也把《觀無量壽經》稱為《十六觀經》,但這些都是就要門來講的;若約弘願,唯以一觀分為十六,一觀即是「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觀。也就是如果就弘願──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來講的話,只有一個觀,而前面所講的十六觀是這一個觀分出去的。那這個觀是什麼呢?第九觀當中有說「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就是說,到了第九觀才曉得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唯有在攝取念佛的眾生。淨土門的觀,只要這一個觀就可以了。「觀」就是「知」,曉得念佛的人已經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當中,受阿彌陀佛光明保護、不捨棄,一直到臨終讓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就我們來講,我們的「觀」就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的「觀」,其他的觀,都是從這一個觀分出去的;而分出去的目的,是要引導進入這一個觀。
因此,《觀經》雖判為頓教,但當中有差別,要門為頓中漸,弘願為頓中頓,這應以橫出橫超來做分別,這裡省略。
接下來第二段。第二段是釋迦牟尼佛回答這一部經的核心要點,以及如何來受持。這一段經文也是這一部《觀無量壽經》的核心綱要的地方,我們合掌恭誦一遍:
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一段經文是《觀無量壽經.流通分》三段經文中的第二段。這一段文是把觀佛三昧跟念佛三昧做比較,並且敘述出前面所說的法的要點,也就是「正宗」分當中,定善、散善的要點。
「流通分」中的這一段是最為重要的,可以說是整部《觀經》的核心與歸趨,也是《觀無量壽經》的宗旨、結論,所謂「千里來龍,到此結穴」。釋迦牟尼佛一開始答應韋提希「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的請求,然後用很長的經文引導這一個法門種種的要領跟關節。首先,在講定善之前,釋迦牟尼佛自己開出散善的三福做為打底,然後講十三種定觀,最後講出九品的眾生根機。定善講完了,散善也講完了,才道出韋提希夫人所得到的利益。顯示出,不只韋提希夫人,所有眾生如果理解《觀無量壽經》的話,統統都可以跟韋提希夫人一樣得到無生忍──也就是「喜、悟、信」這三個忍。之後,釋迦牟尼佛就把定善、散善跟念佛做比較,突顯出念佛的功德超越定善跟散善。最後,釋迦牟尼佛做一個總結論讓阿難尊者受持,並且最後咐囑阿難,要阿難尊者流通到未來世,這就是結穴的地方,好像畫龍要點睛,一條龍畫圓滿了,如果沒有點睛的話,這條龍還不算是活的龍,眼睛一點的話,這條龍就活靈活躍。《觀無量壽經》千里來龍結穴的地方,就是在這一句「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可以說《觀經》那麼長的經文,最後卻只在講這一句。
可能有人會疑問:如果重點只在講這一句,為什麼一開頭不先講?卻講了那麼長的定善跟散善的內容,而且我們也都做不到,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釋迦牟尼佛曉得我們眾生的根機,必須要引導性的接引,如果一開始這樣講,我們是無法信受的。
「汝當受持,毋令忘失。」這是針對阿難尊者所問的「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而作的答覆。「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這個問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問《觀經》的核心;第二個是問怎麼樣受持。世尊回答說:「阿難啊!現在來說這一部經的宗要,你必須信受不忘。」
接下來要阿難尊者信受不忘的經文,分為五個小段來說明,比較能夠理解《觀經》的要法,與受持的方法。這五段可說如撥雲見月,層層明朗,最後獨顯明月。
第一段經文:「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也就是說,修持「此三昧」,在這一輩子就能夠看到阿彌陀佛以及觀音勢至。
「行此三昧者」的「三昧」有兩種含意:第一種是定散二善,以一般來講是指定善跟散善;第二種,如果別稱的話,就是指觀佛三昧。所以「行此三昧」往往是就十三種觀,尤其是第九觀的觀佛身像的觀佛三昧。這一段經文是說,修持前面所講的觀佛三昧的人,於觀佛三昧有所成就時,雖然現在人還在娑婆世界,就能夠拜見阿彌陀佛跟觀音勢至二菩薩。就好像淨土宗的初祖,也就是東晉時代的慧遠大師,他在廬山結社專修念佛要往生極樂,他所修的念佛的方法就是觀想念佛。慧遠大師曾在靜定之中三次看到阿彌陀佛。這個就是現生得見阿彌陀佛的例子。
第二段經文:「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只要聽聞到阿彌陀佛以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名號,就能夠除卻無量劫生死之罪。前面是就入定觀想,這裡是就聽聞名號來做比較。
第三段經文:「何況憶念」。如果自力修觀想念佛成就的話,當然能夠見到一佛二菩薩;進一步只要聽到一佛二菩薩的名字,就能夠除滅無量劫的罪,何況再進一步記憶在心中,腦海牢記不忘失,也就是一般講的「憶佛、念佛」?憶佛念佛當中當然含有信心,信心不變,信心無疑,信心相續,那麼信心相續自然就會轉為稱名相續。所以這裡「何況憶念」的「憶念」,就是信佛念佛的意思。
這裡一層一層的比較,只要聽到阿彌陀佛跟觀音大勢至的名稱,就能除卻無量劫的生死之罪,更何況信受名號的功德,況且常常稱念名號的人,他更能夠得到莫大的利益,這更是不用講的了。
這三段經文,有三層勝劣的分別:
第一,觀佛三昧的修行人,現生能夠在定中看到佛──當然這是指觀佛三昧有成就時的情形;
第二,聽聞到佛名、菩薩名,就可以滅除無量劫的生死之罪;
第三,進一步能夠憶佛念佛,也就是信受彌陀的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人,他更是功德無量,於此指出信佛念佛人的功德,是勝過觀佛三昧,以及聽聞佛名的這兩種功德。
知道這三種的差別,豈不是人人都必須進入第三的信佛念佛,也就是「何況憶念」的「憶念」。
為了引導眾多的修行者進入信佛念佛,釋迦牟尼佛接著就指出念佛功德的超勝與絕對的利益,這就是第四段。
第四段經文:「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這段經文在《觀無量壽經》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後會特別另立一個標題來做比較詳盡的解說。這裡先就文面上簡要解釋。意思是說,如果能夠念佛的話,不管這個人是什麼樣的資質、根機、身分,也就是說,不管這個人是聖人還是凡夫,善人還是惡人,出家還是在家,會修行還是不會修行,有深入經藏或沒深入經藏,乃至於識字、不識字,資質是愚痴也好、賢能也好,都不管,只要他能夠念佛,就應該曉得這一個人是「人中芬陀利華」。
「芬陀利華」翻譯成中國話就是白蓮華,白蓮華又比喻為人中的「妙華、稀有華」,人中的「上上華」。也就是說,只要念佛,這一個人就是人中的白蓮華、稀有華、上上華。善導大師對這一段經文就解釋說:任何人,只要能念佛,這一個人就已經超越了一般人,而以五種嘉譽讚歎說:「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
「妙好人」的妙是「妙」在哪裡呢?一個好人,好到妙不可言,那就已經表示已是不能比較了,所以進一步又說是「上上人、稀有人、最勝人」。善導大師以這五種最美好的嘉喻來讚歎專稱彌陀佛名的人。
芬陀利華本來是形容佛的,佛不受世間三界六道生死輪迴所污染,是超越的,所以以芬陀利華來比喻佛。這裡,以形容佛的芬陀利華來形容讚歎念佛的人,到底有什麼涵意呢?是從因來說明果報。
在因地來講,我們還是貪瞋癡具足的凡夫,可是我們跟佛一樣,不會再受三界六道的生死輪迴,下一輩子就到極樂世界成佛了,因此「預先」用芬陀利華來形容、讚歎我們,有這一種含意。所以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這一句話不是別人所講的,是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講的,這等同是釋迦牟尼佛對念佛人的授記。我們受佛這樣的讚歎,可是反觀自己的心性,卻是煩惱滿腹,妄想雜念紛飛,逢緣遇境脾氣都蠻大的,這樣的我們實在會覺得難以承當,但是又不得不承當,因為這是佛的授記,而且確實我們也是願生淨土,專稱彌陀的念佛人。
有關這一點,善導大師就說,念佛人要「常懷慚愧,仰謝佛恩」,一方面要有常懷慚愧的心,一方面要時時感彌陀的恩,報彌陀的恩。因此,淨土宗宗風俗諦就說「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這都是就經文之中所說的有關念佛人在這個世間的生活情況,乃至心理狀況來寫的。
接下來就說「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一個未來將成佛的人,肯定現在是與等覺菩薩同等身分的,觀音、勢至這兩位等覺菩薩都會稱他為善親友,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說觀音菩薩、勢至菩薩就是念佛人殊勝的道友。這一句話是非常難得可貴的。
「當坐道場」,「道場」就是菩薩成道、說法、度眾生的地方,簡要來講就是成佛的意思。「生諸佛家」,「生」就是將來往生諸佛之家,也就是彌陀淨土。意思就是說,現在是等覺的身分,命終就往生彌陀淨土而成佛。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這兩句在這裡好像是一種倒轉寫的,應該是先往生彌陀淨土之後才在彌陀淨土成佛的,可是這裡卻先說成佛,再說「生諸佛家」。這是因為順著前面的經文而來的。前面的經文既然說,等覺菩薩是他的勝友,將來是必定成佛的;為什麼會成佛?因為他「生諸佛家」,會往生到彌陀的地方。
有關「生諸佛家」,說諸佛之家就是極樂世界,這也必須引用其他的經典才能作明確的說明,但是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就先略過。
第五段經文,這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咐囑念佛,作為《觀經》這一部經的結論:「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這就是咐囑念佛,要阿難尊者流傳於未來。在佛陀的時代,叫作正法,正法之後有像法一千年,像法之後有末法一萬年;末法一萬年之後,所有經教都消失了,但是這一句無量壽佛名號,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還留在這個世間。這都是由於釋迦牟尼佛的悲心,使得這句名號能夠流傳下來;當然也由於阿彌陀佛這句名號能夠無一遺漏地救度任何的眾生,所以這個法才是十方諸佛出現世間,能夠廣度眾生唯一的法。因此,這個唯一的法,十方諸佛都會很珍惜,以他的慈悲願力流傳下來,因為十方諸佛都要廣度眾生,沒有能夠廣度眾生的法,即使講再多,也只不過是結個緣而已啊。
「持」也有兩種意思:一是不忘失,令其代代相傳;二是信佛念佛,也就是專稱彌陀佛名,以專稱彌陀佛名做為我們的修行,做為我們學佛的全部,做為我們往生極樂的直接因,也就是「正因」。所以釋尊宣說《阿彌陀經》的時候,就講「聞說阿彌陀佛,執此名號」,可以說《阿彌陀經》就是《觀無量壽經》這一段經文的開展。
怎麼說呢?《觀無量壽經》講到咐囑文,釋迦牟尼佛就結束回到靈鷲山了,有關為什麼要持無量壽佛名?持無量壽佛名的內涵的開展,講解就是在《阿彌陀經》。
所謂「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這個持無量壽佛名,也有兩種含意:
一,就定善、散善來講,是屬於要門自力的念佛,這是從經文顯的方面來講。
二,從隱的方面來講,也就是定善、散善背後所透露出來的是非定非散的念佛。也就是說,這裡的念佛有兩種,一種是定善、散善的念佛,一種是非定善非散善的念佛,就我們來講,當然不是定善的念佛,定善的念佛要入定,甚至要斷煩惱,所謂的「事一心不亂」,或者是要破無明,所謂的「理一心不亂」,如果無法理事一心,也要降伏見思二惑,所謂「功夫成片」。不過,這些都屬於要門,這樣的念佛,我們做不到,而且也不需要,因為這不是阿彌陀佛的條件跟要求。
以末法時代來講,定善的念佛,既不契機,也不契理;散善的念佛也是一樣,散善的念佛是把念佛的功德與其他三福相同並論,並沒有把念佛的功德特別的凸顯。
非定非善的念佛,就是前面所說的「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他已經被形容為芬陀利華,跟等覺菩薩是同一個身分。當然我們現在還是凡夫,有煩惱,這個叫做「凡夫菩薩格」,雖然是凡夫,可是資格又是菩薩。所以我們的念佛,既非定善念佛也非散善念佛,那是什麼念佛呢?就是善導大師對《觀無量壽經》的大意的解釋,也就是要弘分判,是屬於弘願的念佛。
以《觀經》來講,到最後定善、散善都已經擱在一邊,只有凸顯念佛,念佛才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所以是本願稱名。善導大師就解釋說: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本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在四十八願當中是最為弘廣的,所以第十八願的念佛就是弘願。「要弘分判」,要門最後就沒有了,只有弘願,就是弘願門,最後就凸顯出弘願門這一個教理。
所以弘願門也叫做弘願教,或弘願法,或弘願一乘。一乘就是圓教的、頓教的、可以成佛的。
釋迦牟尼佛意思是說:「阿難啊!此經的要點就是在這裡,前面我就定散二善說了很多,但其實我要弘揚的只有一點,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也就是絕對他力的念佛。你要善持此語,要殷重地、相續地稱念這句名號,要信而不忘,並且要為未來世眾生廣為宣說。」
「流通文」這一段話「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就有這一種涵義。
那麼釋迦牟尼佛這裡除了咐囑阿難尊者之外,有沒有咐囑我們念佛人?有,意思就是說,聽聞到這個法相信的人,也要代替釋迦牟尼佛廣為宣說,讓沒有聽到的人能夠聽到,沒有起信的人能夠起信,起信的人能夠不退轉,這個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所以佛陀付囑阿難即是付囑我輩,要自信教人信。
如果一般的淨土法門,是不可能自信教人信的,但如果能夠聽聞到這一個本願念佛彌陀救度法門的話,自自然然會在心中湧出隨分隨力,以力之所及去教人家相信這個法門,就會有這一種心境,這是人性的自然。
有關這一段「流通文」,剛剛是就文字方面來解釋,它的重點性,在這裡提出兩個論題,顯示念佛功德的超越性,以及念佛功德無可比擬的絕對性。
第一,比較顯勝論。「觀經流通文」是《觀無量壽經》最重要的內容,這一段內容將定善、散善與念佛做比較,顯出念佛功德超勝定善十三觀的觀佛功德,更超勝散善三福九品的功德。如前面五小段的經文說明,一層一層的比較,顯現出念佛的超勝。
關於這一段,善導大師在《散善義》裡下了一個大斷案。他說:
上來雖說定善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段經文以五個層次顯示念佛的殊勝:
第一、在這裡首先舉出觀佛三昧的利益而說: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
第二、接著舉出聞名之利益而說:
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
第三、然後再舉出念佛三昧利益而說:「何況憶念」。
第四、在舉出這三種利益加以比較之後,為了強調表示念佛三昧功德超過一切修行,經文又稱讚而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第五、最後再把「無量壽佛名」咐囑給阿難尊者,經文說:「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很明顯,這段經文所要說明的就是,《觀經》的唯一要點在於「持無量壽佛名」。正宗分的定散二善最終歸於流通分的付囑稱名念佛,是念佛三昧,而非觀佛三昧,亦非三福九品。
這裡為什麼不從頭拿定散二善與念佛比較,而只從定善中拿第九觀的觀佛三昧出來與念佛比較呢?這是因為定散二善中,定善勝於散善,既知勝者定善的利益都還不如念佛,則劣者散善自然更不如念佛,沒有再比較的必要。
再者,這裡特別提出聞名的利益,其目的也不外乎在於凸顯念佛利益的地位。則聞名利益大於觀佛三昧利益,而念佛利益既然勝於聞名利益,當然勝於觀佛利益。
第二,絕對念佛論。念佛的功德是絕對性、無能比較的。「正宗分」也就是定善、散善當中也時常出現「念佛」這個名詞,那「正宗分」所講的念佛跟「流通分」所說的念佛是相同或相異呢?這是一個必須要釐清的問題。
其實,「正宗分」定散二善中所講的念佛跟「流通分」所講的念佛,本體上是一樣的,同樣都是六字名號,不過,在經文上的位置就有一點差別。也就是說,「正宗分」當中,念佛的位置就好像浮雲之中的月亮,雖然明月在天,可是被定散兩善所覆蓋,所以看不太清楚,到了「流通分」的時候,遮覆月亮的浮雲逐漸散去了,唯有絕對念佛一法的月輪,朗朗皎潔,明照太虛空。所以世尊最後咐囑念佛的時候,不談定善,也不談散善,唯一舉出念佛,顯示念佛是超越定散二善。所以善導大師才下一個大結論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等於是廢捨了定散諸行,而取本願念佛一行。《觀經.流通文》有這一種含意。
第十四、《觀經》耆闍分
此分大意是,阿難尊者從皇宮回到耆闍崛山,向靈鷲山的聲聞緣覺菩薩復述了世尊在皇宮中所說的法。所復述的經文我們也一起合掌來恭誦一遍:
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
無量諸天及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這一段經文是《觀無量壽經》最後面的幾句,是《觀經》五分中的「第五,耆闍分」。
白話的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結束了在王舍城監牢裡面為韋提希夫人的講法,就在虛空之中步行,返回到耆闍崛山。阿難尊者也同樣回到山上,並且向大眾詳詳細細報告了釋迦牟尼佛在皇宮中的講法內容。之後,無量諸天、龍神、夜叉聽了都非常高興,恭敬地禮拜過世尊之後,就各個回到自己的地方。
短短的兩行經文,歷代的幾位大師都只是將這幾段經文歸入到「流通分」,並沒有另立一個段落,為什麼善導大師特別把它劃分出來,另立為「耆闍分」,也就是將整部《觀經》科為王宮會與耆闍會兩會,是顯示著什麼呢?有幾種說法,可歸納為五個原因。
一,處別故。處所不一樣。王宮會的說法是在王宮的監牢所說的法,耆闍會是在耆闍崛山所說的法,因為說法的處所不同,所以才科為兩會。
二,時別故。時間不一樣。王宮會說法是阿闍世王正在造逆罪的時候,耆闍會是阿闍世已經造了逆罪,佛陀跟阿難尊者回到了耆闍崛山之後,阿難尊者復述的法。因為說法的時節、時間點不同,所以科為兩會。
三,對機別故。王宮會所對的根機是代表末代凡夫,末代凡夫的總代表就是韋提希夫人,耆闍會所對的根機則是聲聞或菩薩。因為所對的根機不同,所以科為兩會。
四,說人別故。王宮會是佛親口宣說的,耆闍會則是由阿難轉述的。因為說法的人不同,所以科為兩會。
五,為顯「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之義故。王宮會顯示以韋提希夫人為對機眾的「本為凡夫」的法,耆闍會則是顯示以聲聞緣覺等聖者為對機眾的「兼為聖人」的法。為了凸顯這個意義,所以善導大師才科為兩會。
總之,之所以要特別立出「耆闍分」,就是為了凸顯五乘齊入──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五種類別的眾生,都能夠平等地蒙受彌陀的救度。「王宮會」說法,主要是要救度罪障深重、根機遲鈍的眾生;「耆闍會」是接著利益聲聞跟菩薩。因而,不論是聖人、凡夫、善人、惡人,任何人任何眾生都能夠平等地獲得阿彌陀佛救度。為了顯示這一點,善導大師才特別把「耆闍會」這段經文劃分出來。
這幾次我們對《觀經》的探討,是以善導大師對《觀經》的理解來解釋,因為善導大師對《觀經》的瞭解非常地深入、見解精闢。為什麼善導大師能夠有這樣透徹的見解呢?這裡列出幾個原因:
一、年輕已得三昧故。善導大師年輕的時候就已經依據《觀經》修行而獲得觀佛三昧,在傳記中就有記載,善導大師年輕出家,出家受戒不久,就在某種因緣之下獲得了《觀無量壽經》這部經,這部經是跟自己有緣的經,同時善導大師本身出家就是為了修行,這一部《觀無量壽經》以自力聖道門來講的話,是很契合他們的,當時善導大師還沒有專一彌陀的本願念佛,他就先依《觀經》來修觀佛三昧,而且非常的有成就,屢次進入三昧,遊觀彌陀淨土。
二、道綽大師親授故。善導大師特地到山西太原的玄中寺親近道綽大師,因為他很早就聽聞玄中寺有一位高僧專弘淨土,對淨土有很深入的理解與悟境,所以就前去親近道綽大師。以道綽大師來講,傳記中記述,道綽大師一生講《觀經》近兩百次,如果以道綽大師中年之後歸入淨土法門一直到他八十四歲往生,一年至少講過五、六次。可以想像,道綽大師講《觀經》肯定不是說文解字,應該都是就其大意、核心、要點,以及《觀經》裡面有哪一些要點容易被人誤解,或已經被人誤會的而作闡釋。應該也是因為這樣,所以道綽大師寫了一部可以說是淨土宗承先啟後的一部書──《安樂集》。
三、聖僧夢中指授故。善導大師要寫這部楷定古今的《觀經四帖疏》之前,預先祈求十方諸佛在夢中替他顯示證明,所以在註解《觀無量壽經》的時候,每一天晚上就有一位聖僧在夢中指授這一部《觀經》的玄義與科文,一直到玄義科文完成了,這一位聖僧才沒有在夢中出現。
四、深細咀嚼《觀經》故。善導大師對《觀無量壽經》是細細的咀嚼,也就是一字一句詳細的去理解,好像吃東西,慢慢地、細細地咀嚼,之後完全消化,而吐出他的精華。所以我們看《觀經四帖疏》,感覺眼睛處處明亮。
五、彌陀示現故。善導大師是彌陀示現,所以所講的都是自己的東西;自己的東西自己最瞭解,外人是不能完全而正確瞭解的,所以還是自己講最親切,也最正確。
以上,以十四個論題作為《觀經》概說的內容,這些內容也可說是《觀經》的大意、要旨。
接下來要依據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的思想,講解幾個論題。
第十五,「《觀經》為凡論」
也就是《觀經》這一部經,他所對的根機對象是凡夫,釋迦牟尼佛是針對凡夫來講這一部《觀經》的,所以這一部《觀經》的內容是在利益凡夫,不是針對利益聖者所講的經典。
在善導大師之前幾位註解《觀無量壽經》的大師,還有其他宗派,譬如地論宗或攝論宗的行者,他們解釋《觀經》,或對《觀經》的論說都不是那麼地正確,使得阿彌陀佛的救度不能暢佛本懷,眾生的得救受到了障礙。善導大師內心很悲痛,因此很感慨就寫這一部《觀經四帖疏》。
善導大師之前的幾位大師對《觀經》的誤解有很多,其中影響最大而且最顯而易見的,在這裡我把他歸納出四點:
一,韋提聖人論。幾位大師判定《觀無量壽經》的對機者,也就是韋提希夫人是聖人、大菩薩。
二,九品唯聖論。幾位大師判定《觀無量壽經》九品往生的那一些根機也都是聖人,不是悠悠泛泛的一般凡夫。
三,化身化土論。幾位大師判定阿彌陀佛是化身,極樂世界是化土。佛的身,有法身、報身跟化身,所以土,當然也有真土、報土跟化土。以法身來講的話,法身沒有形相,也沒有所謂國土不國土的,因為他是超越性的。如果就佛身來講,我們所能夠接觸到的是報身跟化身,因此,佛的淨土就有所謂報土跟化土。幾位大師判定阿彌陀佛是所謂化身不是報身,彌陀淨土是化土不是報土。
四,別時意趣論。《觀無量壽經》九品當中,下下品的眾生一生作惡多端,臨終地獄之火燃燒到了面前才懺悔,回心念佛,求彌陀的救度;他只念了十聲,當下蓮花接引往生極樂,對於這個情況,善導大師之前有攝論宗的學者,認為下下品的十念往生不是真正的往生,他雖然有求往生極樂的願心,可是沒有具備往生極樂的修行,他只是嘴巴念十聲佛號而已,念十聲佛號哪算什麼修行呢?只不過是種下一個未來再度生而為人,聽聞佛法而有修行機會的因而已。所以,他們認為,十念的稱名念佛的往生不是當生往生,是在下一輩子,或下下輩子的未來,這叫做「別時意趣論」。
幾位大師對《觀經》的誤解,最嚴重的是這四點。善導大師為了糾正這一些錯誤,所以在《觀經疏》的第一卷,也就是「玄義分」七門分科的第六「和會門」,就針對這四點一一糾正,並且舉出七個論點做為楷定古今的正論。所以《觀經四帖疏》也叫做「楷定疏」或「證定疏」。
善導大師這幾點的糾正,也就是《觀經疏》楷定古今的重點,有以下七點:
第一,《觀經》唯凡論。世尊說這一部《觀無量壽經》,「但為凡夫,非為聖人」,善導大師說,是針對凡夫,不是為聖人的。
第二,韋提凡夫論。也就是韋提希夫人,他是凡夫,並不是聖人。
第三,九品唯凡論。九品的行者都是凡夫,不是聖人。
第四,報身報土論。阿彌陀佛他是報佛,不是化佛,而極樂世界是報土,不是化土。
第五,願行具足論。六字名號本身就具足願,也具足行,只要稱名念佛,願跟行就統統具足,當生就往生極樂世界,不等待來生或未來世,不是別時意,是當生現世就能夠往生的。
第六,凡夫入報論。一般進入報土必須是聖者,也就是十地以上的菩薩才能跟佛的報土相感應道交的,凡夫或者聲聞、緣覺的聖者是沒有分的。可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一方面既是報土,一方面又可以讓十地以下,也就是三賢也好,或者聲聞、緣覺也好,或者是天人、人道眾生,乃至三惡道的眾生──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夠平等無差別地往生,跟阿彌陀佛同樣證悟到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因為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發願修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十方眾生都平等地往生他的報土,都平等地跟他一樣,獲得無量光、無量壽,這就是阿彌陀佛發願修行,建設淨土的根本目的。阿彌陀佛這個目的,是淨土的教理、淨土的法門,組織建立成為淨土宗的根源。
以往淨土法門沒有特別成為一個宗派,都是依附在其他宗門之下。譬如依附在華嚴宗,天台宗,或者是禪宗,密宗,並沒有自己立一個宗出來。現在建立淨土宗,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顯示凡夫入報,也因為凡夫入報,才是阿彌陀佛的本懷。就好像一位富翁,他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富翁所成就的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將所有成就的都傳遞給他的兒子。同理,假如阿彌陀佛辛辛苦苦五劫的思惟、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所成立的淨土,只能讓十地的聖者進入,而聲聞、緣覺,乃至人天凡夫都沒有分的話,豈不是枉費了阿彌陀佛兆載永劫的苦行了呢?
我們從《無量壽經》去探討,就可以瞭解,阿彌陀佛發願的動機就是要讓輪迴於三界六道的群萌都能夠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之苦,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同等獲得涅槃之樂。由於有這樣一個動機,他才經過五劫的時間,思考出四十八願的內容。所以凡夫入報是阿彌陀佛的根本,是淨土宗的根本。
第七點,乘佛願力論。一切善惡凡夫能往生報土,沒有一個不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也就是說,凡夫只能在六道裡面來來回回的輪轉,連脫離三界六道的能力都沒有了,何況進入報土成佛呢?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他能夠進入,完全都是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願」,五劫思惟的願;「業」,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的清淨業;「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行圓滿,所有的正覺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這一句名號有百分之百的力量能夠救度十方眾生。
阿彌陀佛在他成佛的時候,把他成佛的這一句名號完全的布施迴向給十方眾生,所以我們善惡凡夫才能夠只要稱念名號,就自然地依靠了彌陀的願力而往生極樂世界。因此,眾生之所以能夠往生,善導大師說,完全都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且不只凡夫離開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需要彌陀的力量,即使大菩薩也要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所以我們看文殊菩薩的發願偈也好,或者普賢菩薩的發願偈也好,都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而把自己等覺菩薩的身分放得很低,低到跟下品下生一樣的,仰求阿彌陀佛的加持,使他們沒有障礙的,能夠順利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不只凡夫需要靠彌陀的力量,即使小聖(三賢)或大聖(十地),他們要往生極樂世界也都必須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以自己的力量是不能進入到那種境界的。
那為什麼前面這幾位大師──隋朝時代淨影寺的慧遠大師、三論宗的嘉祥大師,以及天台宗的智顗大師,同樣研究《觀經》、解釋《觀經》,可是結論上卻有這麼樣天差地別的不同?到底是誰對?
我們把這幾位大師所寫的《觀經》著作互相比較的話,就覺得善導大師寫的,非常的正確,因為善導大師都是引經據典,以彌陀法門的相關經典,以經解經;反觀這幾位大師所解釋的都是以其他經典作為解釋,而且很明顯地是以自力的心態下作解釋,以凡夫的知見來看彌陀淨土,而不完全站在阿彌陀佛的本願來論說。尤其《觀經》下下品一生造惡的這個凡夫,臨終受地獄之火的痛苦逼迫,之後遇到善知識,善知識引導他念佛,最後只不過是十聲的念佛,當下就金蓮花來迎接,非常莊嚴的往生極樂世界。這是佛陀親說的,這一種殊勝的景象,不是一般常識所能理解的。一般常識能夠理解的,是臨終一念勝於百年之功。論這個下下品的眾生,幾乎一輩子都是作惡多端,沒有百年之功,即使幾聲的念佛,也不算什麼功德,他們都是這樣認定的。
曇鸞大師說「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也就是,超越尋常的言論,一般常人理解不來,也信受不來,所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所以,佛怎麼講,我們就要怎麼信,直心就是道場,如果以一般人的耳朵來測度超越尋常的言論,仍是以凡夫認為合理的來解釋的話,就會曲解佛說,那豈不是「自失誤他,危害不淺!」
《觀經》容易被曲解,以為既是凡夫,又是極惡,怎麼能夠往生?如果能夠往生,那麼必定不是凡夫惡人,因此就判定九品的往生的根機若不是聖人,就是大修行人;因此以聖者判定九品往生機,如下圖:
判定上品上生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薩,那麼上品中生是初地到四地的菩薩,那上品下生是三賢的菩薩,上輩都是聖人;中品上生跟中品中生都是阿羅漢,阿羅漢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判定中品上生、中品中生是屬於初果或三果的羅漢,中品下生是累積世間善根的聖者;下品上生是學大乘法門的凡夫,但由於遇到造作惡業的緣,所以依這個惡業的輕重,而分為三品。
這就是善導大師之前幾位大師判定九品往生的根機,判定他們都是聖者,只有聖者才能夠往生,凡夫無分。這樣的判定,就完全失去了淨土門「凡夫為本」的旨趣,同時也滅卻了釋迦牟尼佛宣說《觀經》的真義。
釋迦牟尼佛宣說《觀經》的真義是要普度眾生,顯示阿彌陀佛的本願,主動、積極、平等、無差別地救度任何眾生。如果依這幾位大師的解釋,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就被抹煞了,因此,善導大師就很感慨地要來糾正這一些錯誤。
善導大師在「玄義分.和會門」的地方,先以道理來作為論據,顯明前人錯誤的地方,接下來就一段一段的引用《觀經》的經文來證明這一部經是以凡夫為本位,最後作一個結論說:
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
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
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
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
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
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善導大師這一段法語是說,《觀經》不論是定善也好,三輩九品也好,從這一些經文來看,是釋迦牟尼佛為了末法時代五濁的凡夫所講的經典。末法時代五濁的凡夫之所以會有九品高低的差別,是因為他們所遇到的緣有不一樣,所以才有九品的差別。上上品是遇到大乘的緣而修行的上善凡夫;上中品是遇到了大乘的次善凡夫;上下品是遇到大乘的下善凡夫。所以上輩也都是凡夫,只不過因為遇到大乘法門,而成為修學大乘的凡夫。
中輩來講,中上品是小乘上善凡夫,中中品是小乘下善凡夫,中下品是世間善的凡夫。
下輩來講,下上品是十惡輕罪的凡夫,下中品是破戒次罪的凡夫,下下品是逆惡重罪的凡夫。
所以一個結論,九品都是凡夫,不是聖人,只不過因為各個遇到的緣不一樣,所以才有的是上品,有的是中品,有的是下品。
也就是說,下品的眾生,假設他所遇到的是大乘的機緣的話,那他就是修學大乘的凡夫,就不至於作惡多端,他之所以作惡多端,是因為遇到了不好的惡知識,在不好的環境當中,所以才使得他去造惡多端。
同樣地,上輩修學大乘的人,假設他沒有遇到大乘的法門,而是跟下輩一樣的遇到不好的環境、不好的朋友,那他就是下輩的凡夫。
所以,就這一點來講,不管是上輩、中輩、下輩,都是凡夫,只不過是他們所遇到的緣有不同,才有上,中,下的這種根機差別。總之,不管遇到的是哪一個緣,就本質來講,都是具足貪瞋癡的凡夫,不是聖者。善導大師是在說明這一點。
善導大師於〈散善義〉中一一辨定九品之機位,如下圖: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次的佛一就談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