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大意(八)
──慧淨法師2017年6月11日講於台南佛一法會(第十六次)
各位法師、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是第十六次的佛一法會,這幾次所講解的都是《無量壽經》大意,以解釋《無量壽經》的五段核心經文,進而掌握整部《無量壽經》大意。
五段核心經文分別是:
第一段,如來出世本懷文。
第二段,第十八願願文。
第三段,第十八願成就文。
第四段,大經流通文。
第五段,獨留此經之文。
上一次講解到第四段「大經流通文」,也叫做「彌勒咐囑文」,此文是釋迦牟尼佛將念佛法門咐囑彌勒菩薩,將來龍華三會的時候,依然繼承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宣說這個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
這段文也叫做「念佛利益之文」,共有三十六個字,若扣掉前面「佛告彌勒」四字,單就內容來說,就是三十二字。此段文就像金玉珠寶般,字字珠璣,句句放光,是非常美妙、殊勝、重要的一段經文,若對這段經文能詳細、正確地瞭解,內心就會有無比的安慰,有無量的法樂。
這段經文,能背起來的人就儘量背,老人家就不用了,因為年歲愈大,記憶力一定會衰退。不過,忘記了也沒有關係,只要知道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大慈悲、大愛心、大願力、大平等、沒有條件的救度法門,那就可以了。這個法門,是阿彌陀佛主動要求我們,拜託我們讓他救,是他來到我們的面前,將我們抱入懷中,若這樣瞭解,自然就和阿彌陀佛親,和阿彌陀佛近,在心靈上心心相印,在距離上如影相隨。
現在,我們合掌共同念一遍:
佛告彌勒: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這段文,上次佛一,我們是以四大點來解釋:
第一大點,解釋它的名稱。
第二大點,解釋它的大意。
第三大點,從文字上來解釋它的意思。
第四大點,顯明這段經文背後深廣玄妙的意義。
其中,第四大點又可分十點來說明,為什麼呢?因為佛法奧妙,所謂「一法有無量名,一名有無量義」,何況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連釋迦牟尼佛都說他日夜相續說法,一劫也沒有辦法說盡阿彌陀佛的功德,我們怎麼可能單依文字就能完全解釋呢?當然不可能。
在這十點中,第一點是來意,第二點是特呼彌勒,這兩點在上一次已經解釋完,今天繼續解釋後面的八點:
三、一念所指。
四、大利小利相對。
五、無上有上相對。
六、顯明念念都具足無上功德。
七、顯明念念不捨。
八、顯明專一念佛。
九、舉少況多。
十、深信不謗。
第三點,一念所指。這段流通文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這個「一念」,是指哪個地方的「一念」呢?有兩個地方,一個是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說的「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另一個是指下輩段經文所說的「乃至一念,念於彼佛」。
第十八願成就文只是說「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並沒有說這個一念具有大利,也沒有說這個一念具有無上功德,是到《無量壽經》結束之前,釋迦牟尼佛要流通此經的時候,才將一念的功德做了一個結論性的解釋,解釋「信心歡喜,乃至一念」的念佛,具足了大利無上的功德。
《無量壽經》分上下兩卷,上卷主要在說明阿彌陀佛成佛的因果,下卷則是在說明十方眾生往生的因果。下卷一開始就先解釋,若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進入一生補處,也就是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說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裡所說的「不退轉」,並不是通途法門說的三種菩薩的不退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而是佛位的不退轉,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接下來,下卷經文再進一步解釋往生的根機。眾生無量,所以根機也是無量,在《觀無量壽經》中,歸納為九品,於《無量壽經》則歸納為三輩。三輩、九品的性質和內容,其實都是一樣的,歸納為三輩,展開就是九品,再展開是八十一品,若再繼續展開,那就是無量品。
其中,下輩文說,「乃至一念,念於彼佛」,彼佛就是阿彌陀佛,以一念來顯示阿彌陀佛強大的願力,可以使最低劣、最愚痴的下輩根器,甚至罪惡最深重,千佛不能救、萬法不能修的眾生,都可以「乃至一念」,當下就脫離地獄的火坑,出離六道的苦海、三界的火宅,直接往生極樂世界,蓮花化生,這就是在顯明一念的大利無上功德。
不過,下輩文雖然說「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但是也沒有說這個一念具有大利無上的功德,同樣是到了流通分,釋迦牟尼佛才說「乃至一念」的念佛,具有殊勝、超越的利益,並且讚歎這一念大利,具足了無上功德。
這段流通文所說的「歡喜踴躍,乃至一念」,在《無量壽經》之中,就是指這兩個地方的「一念」。當然,三輩的內涵還有更深奧的道理,不只是就文字上這樣來解釋而已。
學佛、看經、講經、說法,首先要消文,也就是先解釋字面上的意思。但若只是消文,有時候會錯解,因此才有所謂「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之語。佛經和一般世俗的書不同,佛經所說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深奧、微妙、不可思議的法,這種道理,不是世間的文字能夠顯明的。
這個世間是我們愚痴、罪惡、污穢的凡夫共業所感而呈現的五濁惡世,以我們有限的智慧、思想、言語,怎麼能夠瞭解佛法、表達佛法呢?不可能的。所以看經、講經首先解釋文字,然後再由文字的意義去瞭解其背後的道理,不是只在字面上而已。不過,因為時間有限,有關解釋三輩彼此間的關係,以及三輩與念佛的關係,今天就先擱置。
第四點,大利小利相對。這段流通文說「為得大利」,這裡的「大」是和「小」互相對比的,大利和小利是互相對待來說的。
如果是大利,那就是無上功德,所以經文就說,「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既然「乃至一念」的念佛是大利,那豈不是顯示念佛以外的行持都是小利?比如,第十九願所說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以及三輩眾生所修的其他諸善萬行,這些和念佛比較的話,就是小利而非大利。
在《無量壽經》中,說到往生的法門,唯有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以及三輩的經文。但是到了要結束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流通的是第十八願的念佛,並非流通第十九願或者第二十願,也沒有流通三輩所修的其他諸行,單單流通念佛,而且讚歎這樣的念佛就是大利。顯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法門與修行,相對往生彌陀淨土來說,都是小利,不是大利,不是無上功德。
第五點,無上有上相對。無上的功德和有上的功德,也是相對待來說的,如果念佛是無上的功德,豈不是第十九願以及三輩文所說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等等自力的修行,相對往生極樂世界來說,就不是無上的功德?所以,這裡也顯示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法門和修行,相對往生彌陀淨土來說,是小利有上的功德,不是大利無上的功德。
「無上」就是沒有比這個更高、更上、更超越的意思。相對往生彌陀淨土來說,不只其他的法門和修行是小利、是有上功德;即便也同是念佛,稱名以外的其他念佛方法也是小利、有上功德,不是大利無上功德。
其他的念佛方法是什麼呢?自古以來,將念佛分為四種:實相念佛(也叫做無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稱名念佛。四種念佛之中,《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所說的念佛,主要是指稱名念佛,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或許有人會疑問,《觀經》很大段的經文,都是在解釋十三種觀想,怎麼會說《觀經》是在講稱名呢?其實,《觀經》前面十三觀的經文,是在引導修聖道門的人,進入專稱彌陀佛名的方便關卡,因此十三觀不是目的,是方便、過程,它的真實目的是稱名念佛。在《觀經》的流通文中,釋迦牟尼佛就非常清楚明白地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也就是說,《觀經》最後是流通持名念佛,並不是十三觀的觀像、觀想念佛。所以,雖然都是念佛,但是和稱名念佛比較,以那樣的修行功德要迴向往生彌陀淨土,並不是大利,不是無上功德,是屬於小利,是屬有上功德。這樣的結果,就會落在品位、階級裡面,其他種種的法門也一樣,只要不是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然後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專靠阿彌陀佛願力救度的稱名,就都不是大利無上功德。既然不是大利無上功德,就不能往生到極樂無為的涅槃境界,就會暫時在蓮花胎宮裡面,落入品位、階級當中。
這點非常重要,道理也非常微細,但是,對於不是專門研究淨土教理,也沒有接觸到善導大師法脈的人來說,是瞭解不來、也相信不來的。既然相信不來,心中就會一直存在疑問,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互相衝突。
以前,我們所聽到的傳統淨土法門,它的解說是有缺陷的,因為那個時候善導大師法脈的淨土思想著作還沒有回歸,直到近一、二十年,善導大師的系列思想才回歸本土,大家才漸漸瞭解,極樂世界除了化生以外,還有因為疑惑佛智而生在胎宮,暫時生在蓮花苞中。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當下蓮花化生,有的人卻暫時生在胎宮裡面呢?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問題就在於,往生淨土是靠我們自己的自力,以凡夫所修有漏的功德為因,或者是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佛力,以無為、無漏、不可思議、殊勝的功德為因,差別是這兩點而已。
我們所弘揚的專稱彌陀佛名的法門,不是靠我們凡夫有為、有漏的功夫、功德,完全是靠阿彌陀佛。因為完全靠阿彌陀佛,所以往生的當下,自然就是蓮花化生,就進入一生補處。善導大師就解釋說,「極樂無為涅槃界」,我們要往生無為涅槃的境界,要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果報土,必須有它的正因,這個正因如果和涅槃不相應,就無法進入。
和涅槃相應的,就是這句名號,這句名號是阿彌陀佛的本體,也是極樂世界的本體。以佛的境界來說,它是統一的,時間統一,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空間統一,沒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它也是萬物統一的。
若就《華嚴經》「事事無礙」的境界來說,也就是以「十玄門」來解釋,佛的境界就是時間平等、空間平等、萬物平等,而且是一體性,互相容納的。所以說,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體,也是極樂世界的本體,離開這句名號,我們要如何去念佛,要如何讓阿彌陀佛救度呢?就不可能了。
第六,念念具足無上功德。在這段流通經文之中,顯明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都具足了無上功德。
八百年前,開創日本淨土宗的祖師法然上人,對「歡喜踴躍,乃至一念」就可以得到大利無上的功德,曾如此解釋:「既以一念為一無上,當知以十念為十無上」。意思就是,既然一念念佛可以得到一個無上的功德,那麼我們念十句佛,就可以得到十個無上的功德,若念一百句,就可以得到一百個無上的功德,若是念一千句、一萬句,從少至多,輾轉相續不斷,念佛恆沙,豈不是就有恆河沙數的無上功德?
其實,既是無上,一個無上和十個無上、百個無上、千個無上、恆沙無上,都同樣是無上,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既然如此,為什麼法然上人會做這樣的解釋呢?主要就是為了顯明一念既然是無上,當然念念也是無上,恆沙的念佛,就有恆沙的無上功德,也就是要鼓勵我們維持這個無上功德,不要讓它失落。
就好像我們活在世間,要維持生命必須有種種的條件,其中之一,就是要呼吸空氣。呼吸一口空氣,當下就可以存活,每呼吸一口空氣,都使我們念念存活,以此而言,空氣對我們來說,就有無上的價值,因為關係到我們生命的存續。每呼吸一口空氣,就有一個無上的價值,呼吸無量口的空氣,豈不是就有無量個無上的價值?
第七,顯示念念不捨。在這段流通文的背後,釋迦牟尼佛即在強調,要我們專修念佛,而且要念念不捨。既然一念念佛,就已經得到大利無上的功德,何況念念不捨、相續不斷地念佛呢?因此,我們不要突然停止念佛,或者改修其他的法門,否則就是退轉了,就失去了大利無上的功德。
善導大師說,念佛要「念念不捨」,而且要「以淨土為期」。意思就是說,以往生極樂世界為期限,在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以前,我們心心念念,都要憶佛、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念念之中,都有大利無上功德之故。
第八,顯明專一念佛。《無量壽經》有說到三種法門,首先,在第十八願中說到念佛,而且是專念佛,所以第十八願是專念佛往生的法門。其次,在第十九願與第二十願,有說到以修其他法門來迴向往生,是屬於諸行往生的法門。最後,在三輩文中,除了修諸行以外,還強調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也就是其他的法門和念佛參雜在一起。
因為《無量壽經》有說到這三種法門,所以有的人看了,心中就會猶豫不決,到底要專修哪一種法門呢?可是到了流通分這段經文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畫龍點睛,標舉出唯有專一念佛,才是往生的正因,也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這就好像在《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也以一首偈,畫龍點睛地來解釋阿彌陀佛的本願,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所以,阿彌陀佛根本誓願的功德力在哪裡呢?就阿彌陀佛來說,是在這句名號,就我們來說,就是念這句名號。能念、所念都沒有離開這句名號,佛和眾生也都沒有離開這句名號,所以第十八願就是念佛,念佛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釋迦牟尼佛已經說得非常清楚明白了。
同時,念佛也是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諸佛的本懷,本來《無量壽經》已經說完,在結束之前,釋迦牟尼佛特別叫著彌勒菩薩的名字,提醒彌勒菩薩,要將念佛流傳下去。因為,念佛具足大利無上功德,是往生的正因,念佛必定往生,所以說,這段流通文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
由這段文來看,單單流通念佛,豈不是捨掉了其他兩個法門?也就是修諸行的法門,以及助念佛的法門。助念佛就是三輩文所說的,除了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以外,又修其他的法來補助,叫做助念佛。
再者,第十九願所說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乃至三輩文所說的其他法門,若修得來當然是好,但大多數人卻修不來。所以,到了流通分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才說乃至一念,乃至百念、千念,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本身就是大利無上功德,就決定往生。
因為有這一段流通文,我們才能百分之百地安心,百分之百地肯定,此後才能夠專念彌陀佛名,知道專念彌陀佛名才是唯一可以百分之百決定往生的法,所以這段流通文背後的涵義,確實是捨掉了其他的法門。
不過,這段流通文是從往生正因的念佛功德來說的,由此顯明它的單獨性、超越性,也就是顯明念佛的殊勝與容易,使十方眾生,無一遺漏地統統往生彌陀淨土。並不是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都要捨掉,不是這樣的意思。總之,凡是要百分之百決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一定要專念阿彌陀佛,若專靠阿彌陀佛,則十方眾生沒有一個會遺漏掉,全部都可以離開三界火宅、六道苦海,超越輪迴,往生彌陀淨土,畢竟成佛度眾生。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正確的理解,我們的肉體還存在這個世間,必須要過家庭的生活、社會的生活,與家庭眷屬的關係、人群的交際,依然要守本分,尤其是一個學佛的人,三業行為都要端正,做得到的就要去做,否則就稱不上是佛弟子了。
第九點,舉少況多。也就是舉出一念有大利無上的功德,來譬喻多念更加有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
因為,乃至一念、乃至十念就可以往生,何況多念呢?一日念佛能夠往生,何況七日;七日念佛就可以往生,何況一個月;一個月的念佛能夠往生,何況一年;一年的念佛能夠往生,何況我們一輩子都在念佛,怎麼會不能往生呢?所以這段經文,在祖師的解釋裡面,往往都用「乃至十念」、「乃至一念」決定往生,來顯明平生之機的念佛人,更加百分之百地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乃至一念」也好,「乃至十念」也好,都包含「臨、平」,「臨」就是臨終的時刻,「平」就是平生的階段。並不是說「乃至一念」只有一念而已,它是包含性的,包含長、包含短,包含多、包含少。
第十點,顯明深信不謗。就是深信佛所說的這段文,不產生懷疑,甚至毀謗。
也就是說,《無量壽經》這段流通文的本願稱名念佛,是大利、是無上功德,它的方法容易,功德廣大,無論什麼人聽到,都會歡喜踴躍,因此我們就應該深信不疑。不因為它那麼簡單就懷疑,反而應該要深信。為什麼呢?因為功德愈大,我們愈相信它,那豈不是我們信心的功德就愈大,我們就愈有福報、愈有功德?如果它的功德很大,我們卻懷疑,甚至毀謗,豈不是疑心的罪就更加深重呢?況且,這樣的罪業,並不是一般的罪業。
信的功德和疑的罪過,隨著所信、所懷疑的對象,而有輕重的差別。譬如,《受菩薩戒儀》說:「三皈五戒得人身,十善八齋生天報」,若相信這樣的道理,就有很大的功德。但是,五戒也好、十善也好,還在六道輪迴之中,雖然相信,也修持了,甚至圓滿了,也還沒離開三界。
何況,要五戒具足,十善圓滿,屬難行道,但是念佛容易,念佛就可以脫離三界六道,往生成佛,雖然輕易,但是功德很大。我們如果相信這樣的道理,豈不是這個信心的功德,比信五戒十善的功德還要大?所以,這段文也顯明,希望眾生要深心相信,不要懷疑。
這段流通文的玄義,縱然用這十點來說明,但還是有所不足,因為它的道理很深廣。這段文中,還有「佛告彌勒、當知此人」,這兩句八字,也有它背後隱含的意思。「佛告彌勒」已經解說過,而「當知此人」在這十點並沒有列進去,所以,最後我再補充說明一下。
念佛的人本來就會得到大利無上功德,為什麼還要用「當知」兩個字呢?這是因為事情重要,怕對方疏忽沒有重視,所以才用「當知」二字特別提醒。雖然只是兩個字而已,但是,我們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的心情,他的用意,就是要提醒我們,一念念佛就可以得到大利無上功德,何況專一念佛、念念不捨呢?
所以說,經中的每一個文句都有特別的涵義,我們不可以輕易疏忽。接下來,我就來說一個真實的故事,來證明「乃至一念」的念佛,確實有非常大的功德。
台南有一位蓮友在台中做事業,民國100年(2011)清明節時,開車載著她十四歲的兒子要回台南掃墓。那天,她是早上出發,開國道三號,因為是清明節,車輛很多,不過還好沒有塞車,時速尚有100公里。
高速公路是三線道,她是開在中間線,一直開到靠近南投名間交流道的路段,突然有一輛車從右側切入,她提防不及,心中一緊張,方向盤立刻左轉,不料用力過猛,車身轉了180度,也就是說,本來車是向南,結果一打轉,車頭變成向北。原本在後面的大卡車,就在面前,眼看就要撞上來了,驚嚇中,她出口大喊,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當時,念出這句「阿彌陀佛」的時候,她的車子還在轉,總共轉了三圈──為什麼知道轉了三圈呢?因為轉第一圈的時候,她就看到了那台卡車,轉第二圈也是,轉第三圈時,又看到那台卡車。不可思議的是,在她情急之下念出「阿彌陀佛」的時候,週遭的車子好像被人命令,都停住了,直到她轉完三圈,車頭回復向南,而且依然在中間的線道,那個時候,後面的車子才繼續一起向前。
我們想想看,當時後面的車子若是沒有停住,會發生什麼狀況?肯定是一場很悲慘、很混亂的連環車禍,而她本身,以及她的兒子,也可能會失去生命,就因為念了一句「阿彌陀佛」,母子兩人免去了一場災難。當時,她嚇得手腳發軟,全身都沒有力氣開車了,驚魂甫定,她才一句一句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到了這個時候,她不但不再驚慌,反而有一種安心的感覺。她說,接下來好像不是她在開車,感覺是有人在幫她開,所以很穩,一點也不驚慌,就這樣一直開到東山服務站,才停下來休息,打電話給她住在台南的哥哥,告訴他剛才發生的事。
事後,她的兒子告訴她:「媽媽,妳那個時候不是念佛,而是喊佛」。一般人遇到緊急狀況的時候,都會說「俺娘喂!」(台語),因為她是學佛的人,所以當下脫口喊出的是「阿彌陀佛」。
她在結婚之前,就和她的先生一起學佛,時常到寺院聽經聞法,只不過不是專修念佛。雖然知道有阿彌陀佛、有觀世音菩薩、有極樂世界,但是對於念佛有什麼功德,並不太瞭解,而且半信半疑,直到這次親身體驗,因為念佛化解了生死之厄,才深信不疑地說,確實有阿彌陀佛,知道念佛確實有大功德。
通常,我們強調念佛要恭敬、至誠、懇切,要歡喜踴躍地念佛,這位蓮友當時念佛的心情是怎樣呢?是恭敬、至誠、懇切,還是歡喜踴躍?都不是,她是全身心地投入,所有的細胞都在念佛,她那一句佛號,是盡心、盡性、盡情地念佛。
為什麼?因為她根本沒想到會遭遇車禍,臨時遇到凶險,她是不假思索,從內心迸出這句「阿彌陀佛」。她知道,當時若撞下去,不只她們母子失命,還會發生連環車禍,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所以不知不覺中,在第六意識沒有作用的情況之下,直接從第八識衝出這句「阿彌陀佛」。
我們人說話也好,做事也好,都要經過頭腦,也就是第六意識。凡事若沒有第六意識,等於沒有意義,就好像《四書.大學》所說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人就是有第六意識才有作用,若沒有第六意識,就好像植物人,失去了神經知覺一般。
換句話說,她在那個時候,不是像我們平常一樣,以第六意識來歡喜踴躍地念佛,而是不假思索,就像無我般,忘了自己,突然從心底衝出這句「阿彌陀佛」。所以她說當時那句佛號不是嘴巴念的,是全身出來的念。善導大師說過,「南無者,即是歸命」,「歸」是歸投,「命」就是生命,將我們寶貴的生命,毫無保留,完全投入阿彌陀佛的救度,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佛力,將自己投入阿彌陀佛的懷抱之中,那個時候,她念佛的心境就是這樣。
這樣說來,是不是以那樣的心境念佛才是念佛,用其他的心境來念佛就不是念佛了呢?並不是這個意思,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功德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乃至一念,乃至十念、百念,乃至歡喜、踴躍地念佛,乃至恭敬、至誠、懇切地念佛,乃至不假思索地念佛,功德完全一樣,只是遇緣有異,所以表現就不同。
比如說,這位蓮友當時稱念那句佛號是不假思索、拼命念出來的,事過境遷,叫她再以當時的心境來念,已經不可能了。同樣地,諸位蓮友今天在這裡參加佛一,大眾一齊歡喜踴躍地念佛,若回到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還會有相同的心境嗎?可能就沒有了。這就是說,念佛的道理是一樣的,功德也是一樣的,所以就隨著個人的根機、環境,一向專念就可以了。
當然,若有類似的體驗,那也很好,就像這位蓮友,以前她對佛菩薩的感應、功德,始終半信半疑,可是現在,她已經深信不疑了。她知道,只要念佛,阿彌陀佛都會和她在一起,就算到了生死的關頭,臨命終的時候,她也不會有絲毫的惶恐和不安,因為她曾經有過這樣的體驗。
從這段彌勒咐囑文,亦即大經流通文,可以得知,《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的開展模式,幾乎是一樣的,為什麼呢?《觀無量壽經》為了引導其他法門的修行人專一念佛,所以先說三福,再說十三種入定的觀想,最後以九品來做結束。表面上是在說十三種定觀,以及三福、九品,但是到了最後流通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完全捨去了十三定觀的修法,以及修三福、九品的功德,單單舉出念佛,流通念佛一法。
在《觀無量壽經》的流通文中,釋迦牟尼佛是怎麼說的呢?他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換句話說,《觀無量壽經》到了流通分,是流通持名,不是流通觀像,也不是流通三福、九品。所謂持名,即是最後這段文所說的,「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是持無量壽佛的名號。
為了交代阿難尊者流通持名念佛,在這之前,就要先打基礎,打什麼基礎呢?顯明念佛具有大利無上功德,先打下這樣的基礎。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意思是說,阿難尊者,你要知道,念佛的人,已經不是普通的人了,是人中的芬陀利華。
《觀無量壽經》最後的這段流通文,和《無量壽經》的流通文,文字和意思差不多都相同。《無量壽經》的流通文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就是在說念佛,而「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和《觀無量壽經》所說的,「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意思豈不是都一樣?
這個「人」就是六道中的人道,是人道中的凡夫,有善,也有惡。但這樣的人,若是念佛,就已經不是五濁惡世人道中的凡夫了,而是人中芬陀利華,芬陀利華是在形容佛,所以,人中芬陀利華就是人中的佛了
在《觀無量壽經》流通分,釋迦牟尼佛就讚歎「歡喜踴躍,乃至一念」和「信心歡喜,乃至一念」的念佛人,說這樣的人,雖然看起來和其他人一樣,貪瞋癡煩惱沒有比別人輕,妄想雜念也沒有比別人少,甚至行為也沒有比別人好,但是因為他是念佛人,所以他已經不是凡夫,而是芬陀利華了。
也就是說,這樣的人雖然名叫凡夫,肉體還是凡夫相,但是有朝一日捨去身命,他的本體就會顯現。什麼是他的本體呢?就是芬陀利華的功德;換言之,一旦捨去貪瞋癡三毒煩惱的業障之身,就到極樂世界成佛去了。為什麼?因為他念佛,有佛的功德,有佛的護持,有佛的攝取不捨,所以這段經文才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這是釋迦牟尼佛的讚歎。
通常,朋友讚歎我們說,你是一個好人,你很有肚量,我們肯定會歡喜。但是,一般人的讚歎,沒有什麼奇特,如果是國王讚歎我們,那就不一樣了。不過,國王仍是凡夫,如果是阿羅漢的讚歎,或者是菩薩的讚歎,那我們一定又更加地歡喜了。
現在,不是阿羅漢的讚歎,也不是菩薩的讚歎,是佛對我們的讚歎,褒獎我們說:某某人啊!因為你念佛,所以你已經是人中的芬陀利華,不再是生死輪迴的凡夫了,你是未來的佛,捨了這個世間的業報身,就會往生成佛。
這是佛的讚歎,佛給我們的讚歎才有真正的價值,佛的讚歎才是真正的讚歎,為什麼呢?因為世間虛假,唯佛是真,只有佛的境界才是真實的,佛的心中所流露出來的,都是真理的語言。
因為念佛的人是人中的芬陀利華,所以釋迦牟尼佛進一步又說,「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像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樣的等覺菩薩,就是你的朋友,「當坐道場」是成佛的意思,將來你一定會成佛;因為你將來會往生極樂世界。「生諸佛家」,極樂世界就是十方諸佛之家,往生極樂世界,也同時往生到十方世界。
當然,以佛的境界來講,哪有什麼虛空、大小、遠近的差別呢?不過,就凡夫來說,佛不得不這樣為我們說明,佛無定法可說,端看眾生的根機。若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也就是以形而上來說,並沒有時間、空間,甚至也沒有物質,沒有種種的差別,一切平等,都是一體。這種平等一體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而佛的境界就是極樂世界的境界,極樂世界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我們到了極樂世界,自然會有這樣的證悟。
至於善導大師是如何解釋「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的呢?他說,「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這叫做「五種嘉譽」,以這五種美好、殊勝的詞彙,來稱讚念佛的人。
第一句說,若是念佛的人,就是人中好人,我們是不是好人呢?我們可以試著問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好人。事實上,我們應當慚愧,因為我們都不是,禪家有句話說「貧無立錐之地」,而我們若檢討自己,可以說是慚愧於「無縫可鑽」。然而,只不過因為念佛而已,佛就讚歎我們是人中的芬陀利華,善導大師就稱讚我們是好人,不是壞人,可見念佛的功德無比殊勝。
而且,這種好是不可思議的好,所以叫做妙好人,不只是妙好人,甚至是上上人,超越世間所有人之上,而地球有超過七十億的人口,我們的身分資格在七十億人之上,所以我們也就是稀有人。釋迦牟尼佛說,輪迴的眾生就好像大地土,解脫的眾生就好像指甲土,念佛往生成佛容易,但是很難相信,致使念佛的人,就如同指甲上的塵土那麼少。換句話說,我們不但是少數稀有的人,而且也是最勝人,最殊勝、最超越的人。
佛在《無量壽經》誇讚我們,「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繼而在《觀無量壽經》中,又讚歎我們是「人中的芬陀利華」,這些都是在顯明念佛的功德利益。比較這幾段經文,相互對照之下,就可得知,《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說法的過程、開展的模式,其實都一樣。
善導大師解釋《觀無量壽經》的流通文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本願稱名」。「一向專稱」,就是一心一意地專念彌陀佛名,而不是二向三向、三心二意,如果兼修其他法門再來迴向,就不是一向,也不是專。
這段解釋,以及釋迦牟尼佛的這段流通文,可以說不只是《無量壽經》以及《觀無量壽經》的結論,同時也是淨土三經的結論,甚至也可以這麼說,就是整個佛法三藏十二部經的結論。
為什麼呢?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無非就是要使眾生知道有善惡報應、有三世因果、有六道輪迴,同時也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而要成佛,最簡單、功德最高、一切眾生當生可以成就、一世就可以圓滿的法,就是念佛法門。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就是要說這個法門,使一切眾生皆成佛,因此,《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的流通文,以及善導大師的解釋文,可以說就是佛教的結論。
佛教是慈悲的宗教,佛教也是救度的宗教,更明顯的說,佛教是一個主張人人都可以成佛的宗教。佛教的慈悲顯現在哪裡呢?顯現在阿彌陀佛的救度,顯現在可以使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成佛。換句話說,什麼是慈悲呢?慈悲就是救苦救難,而最苦的就是輪迴之苦,最大的災難,就是輪迴之難,如果阿彌陀佛無法救我們,進而圓滿成佛,佛教就沒有慈悲,也沒有智慧了。
總而言之,雖然《無量壽經》有說到其他的行法,但是最終的目的,是在說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從《觀無量壽經》來看《無量壽經》,或從《無量壽經》來看《觀無量壽經》,或者對照這兩部經的流通文,便可得知,這兩部經最終完全捨去其他的行法,唯一流通念佛法門,並且讚歎念佛就是大利無上功德,讚歎念佛人就是人中的芬陀利華。
若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來看,也是如此,釋迦牟尼佛說這兩部經的目的,乃是希望我們眾生,都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不要因為《無量壽經》有說到第十九願、第二十願,以及三輩往生,也不要因為《觀無量壽經》有說到十三種的定觀,以及三福、九品,我們就去修這些功德來迴向。
要知道,我們是隨自己的本分去做這些功德而已,因為我們所修的這些功德,是虛的,不是實的,要用這些有漏功德來迴向往生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是不可能的,因果不相應。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完全在這句佛號,只要念這句佛號,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就完全具足,無所缺少。
從這兩部經的結論,明顯可以知道,淨土宗的宗旨,就是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目的就是要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為了顯揚念佛和其他法門的差別,而根據《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成就文、流通文,以及《觀經》光明遍照文、流通文,而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眾行」就是戒定慧三學、以及六度萬行,持五戒可以再度為人,修十善可以上生天界,三學圓滿可以出離三界,六度圓滿可以成菩薩、成佛,都有很大的善根和功德。但是,如果和念佛一比較,善導大師說,「全非比較也」,根本無法可比。
可說:所有六度萬行都是善事,都是功德,都是很殊勝的法門、很難得的修行,有很高的境界、功德,但如果跟稱名念佛法門相比的話,卻是不能相比的。
此外,善導大師又說:
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意思是說,我們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本身就有三昧的功德,三昧就是定慧等持,定慧等持亦即是菩薩以上的境界。也就是說,我們念佛,自自然然就有那樣的功德在裡面,所以說「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念佛本身就是三昧,它的功德、功用是超越性的,也是絕對性的,不是諸善萬行可以相比較的。
從這段《無量壽經》的流通文,可以得知,整部《無量壽經》的宗旨,也就是它的核心教理,是在說念佛,所念的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可說《無量壽經》是以名號為體,《無量壽經》的本體,就是這句佛號,就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本身。
為什麼?因為《無量壽經》所說的,能夠「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功能力用,就在念佛的第十八願,並不是在「修諸功德」的第十九願,也沒有在「植諸德本」的第二十願。最後在流通分所說的「為得大利,具足無上功德」,也是在第十八願,不是在第十九願,也沒有在第二十願。所以,第十八願成就偈,就很明白地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這首偈很好,也很重要,是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解釋,也清楚明白地表達了整部《無量壽經》的宗旨。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這個「力」在哪裡呢?就在這句名號,這句名號有一種超絕的力量,能使聽到它、稱念它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就是稱名,只要稱念他的名號,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而且自自然然地,當下就進入不退轉的身分。為什麼呢?因為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必定往生,不再六道輪迴,而極樂世界是成佛的境界,豈不是從現在算起,就已經獲得不退轉的身分了?
在我們這個法門,這就叫做「凡夫菩薩格」,現在雖然還是貪、瞋、癡的凡夫,不過身分卻是等覺菩薩,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即時捨掉凡夫的肉體和身分,自然就在極樂世界顯現等覺菩薩的身分,這就是「自致不退轉」。這全都不是靠我們凡夫的功夫、功德和力量,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自自然然的,天性自然,法爾自然,不需造作,不用勉強,甚至不必經過時間,不必經過階位。
如果需要經過時間、階位,那就不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哪有時間?時間、空間都是我們凡夫的妄想,所有的物質也是我們凡夫共同的妄想、業力所成,所謂「三界唯心所造」,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三界眾生的共業所顯現出來的。
《無量壽經》下卷所說的三輩,其實就是阿彌陀佛第十九願的成就文,可是三輩文中,並沒有「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功能,唯有第十八願才有。第十八願成就文說,「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這個時候,就已經得到「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身分了。
至於「流通分」所說,除了第十八願稱名念佛以外,並沒有說到三輩九品的修行方法,也沒有說到三學六度的修行方法,當然,也沒有說到其他任何法門的修行方法。因此,可以得知,《無量壽經》的本體,就是這句名號。在佛這邊來說,就是名號,而就眾生這邊來說,就是念佛。
同樣地,善導大師解釋《觀無量壽經》的時候,也下了這樣的結論,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他是以《無量壽經》的宗旨、內涵去解釋《觀無量壽經》的,換句話說,這兩部經的精神、內涵是一致的。
所以說,必須要以經文來解釋經文,以佛在別地方所說的來解釋佛在此處所說的,這樣才會正確,才具權威。不過,善導大師並沒有一一解釋《無量壽經》的文句,如果有的話,那他肯定最後也會下同樣的結論說:
上來雖說,萬行往生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由於這一念的念佛,就可以得到大利無上的功德,容易又殊勝,因此,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流通文中,又繼續對彌勒菩薩說:
是故彌勒,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
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
意思就是,彌勒菩薩啊!即使有很大的火,大得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你也要越過它,去聽這個法門,而且要歡喜信受,修持讀誦,照所說的去做。
越過大火去聽法,這是一個譬喻,就算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滿大火,我們也要不惜冒著被火所燒的可能,超越這場大火,跳過火坑,去聽念佛之法。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要我們不論再怎麼辛勤勞苦,不管多麼艱難危險也要忍耐、克服,一定要去聽這個法,去追求這個法。
釋迦牟尼佛的這個譬喻,有時候讓人覺得很誇大,怎麼說呢?比如這間房子要是失火,我們就覺得火災很大了,若是整個台南市都失火,那就更大,如果整個台灣都失火,甚至整個地球都失火,那就已經非常嚴重了,何況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都發生火災呢?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以現代天文學的觀點來說,就是一個銀河系,釋迦牟尼佛說,就算整個銀河系發生火災,充滿著大火,我們也要越過它,去聽這個法。
其實,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無常的,因緣和合,不是永遠不變的真實,雖然存在,但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到了最後必定消滅。而在消滅之前,會經過三種大災難,就是水災、火災、風災,災情直到三禪天,所謂「水淹初禪,火燒二禪,風吹三禪」,到了那個時候,這個世界就滅了。所以,雖然現在還沒有發生大火,但是將來一定會有,再說,如果我們沒有離開六道輪迴,有一世一定也會遭受火災,什麼樣的火災呢?就是地獄之火。
也就是說,三界六道若沒有脫出,誰敢保證,在生生世世的輪迴當中,永遠都不會墮入三惡道呢?如果沒有離開三惡道,地獄之火就在等待我們。因此,現在我們若是沒有越過大火,去聽這個法,以便離開六道輪迴,將來一定會遭遇地獄之火。所以,是要過現在的火,還是要接受將來的地獄之火呢?釋迦牟尼佛的這個譬喻,是有這樣的涵義。
「所以者何」,為什麼呢?釋迦牟尼佛又繼續說:
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
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釋迦牟尼佛說,有兩個原因:
第一,這個法非常殊勝,非常重要,又難得聽聞,「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有很多菩薩想聽,但是經過好幾劫的追求,都不一定可以聽得到。所以說,既然有此機緣,不論再怎麼辛苦,也要去聽,要不然時間一過,因緣改變,想要聽這部經就很困難了。
第二,「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意思是說,聽聞信受這個法會有不退轉的殊勝利益,既然聽到就可以不退轉,那麼除非沒有這個法可聽,若是有機會聽,不論再怎麼樣辛苦也要去聞。因為,若是聽聞了,就可以不退轉於無上道,佛就是無上道,不退轉無上道就是不退轉成佛。
就是這兩點原因,釋迦牟尼佛才對彌勒菩薩說,假使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你也要越過大火坑,去聽聞這個法,因為很難得聞,而且很重要,一旦聽到就可以不退轉。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所開示的淨土法門,就是容易、快速、不退轉的法門。
因此,曇鸞大師在他著作的《往生論註》中,開宗明義就說,淨土三經,尤其是《無量壽經》,就是「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上衍就是大乘,意思是《無量壽經》的法門,就是大乘的登峰造極,不但是大乘法門最高的境界,而且是「不退之風航」,可以很快就達到不退轉的境地,這兩句註釋,非常殊勝,令人讚歎。
一般來說,若是境界高,通常都不容易,就好像讀一個博士就很不容易了,何況「博士博」,如果要得諾貝爾獎,那就更加艱難。不過,這個法門不但境界高,又很容易,所以才說是「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這就是淨土法門的特色。同時,這也表示,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力量,能使一切眾生,不論根器高低,一遇此法,就不退轉,若沒有阿彌陀佛,這都免談。
這段經文,其實也顯示出,釋迦牟尼佛是在為所有的念佛人授記,不管這個念佛的人是出家眾、在家眾,是聖人、凡夫,還是和彌勒菩薩一樣是等覺菩薩,或是和我們一樣是罪惡生死凡夫,全都平等,只要聽到這個法,現在都已經獲得不退轉的身分了,為什麼呢?因為都是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力量而往生淨土成佛。
宋朝時代有一位律師,叫做用欽大師,一生研究戒律,也修持戒律,當他研究淨土法門之後,非常讚歎地說:
至如華嚴極唱,法華妙談,且未見有普授眾生,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誠所謂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中,連境界最高的《華嚴經》,以及不可思議的《法華經》,都沒有普遍為眾生授記,說現在就能得到不退轉的身分,就決定能往生極樂世界,都沒有這樣說,可見《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確實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用欽律師如此地讚歎,非常簡潔有力,也解釋得非常好。
佛教界說,富貴的華嚴,成佛的法華,《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最初成佛時所說的經,直接在說佛的境界,也就是理事無礙的境界、事事無礙的境界、以及重重無盡的法界,所以說是富貴的華嚴。而《法華經》是在說成佛的經,也就是在引導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的聖者,進入一佛乘,所以說是成佛的法華。
但是,華嚴也好,法華也好,都沒有普遍為眾生授記,就只有在《無量壽經》流通分的這一段文,釋迦牟尼佛才有說到,凡是聽到這個法門的人,也就是聽到念佛就能離開三界六道,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就直接在極樂世界成佛,一旦聽到,相信而不懷疑,這樣的人,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也就是已經進入佛的境界,不會再退轉了。
所以,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又說,「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意思就是說,我們還有貪、瞋、癡三毒,還有無邊的罪業,還有妄想、煩惱,雖然有這些因,但是不會使我們繼續在六道中輪迴,沒有那個果了,現在就已經得到涅槃的身分了。
本來要證得涅槃,必須先斷除煩惱,如果煩惱有一絲毫沒有斷盡,是不可能脫出三界進入涅槃的。但是,我們在煩惱一絲一毫都沒有斷除的情形之下,卻可以得到涅槃的身分,就是因為我們信佛、念佛,願意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換句話說,能夠不斷煩惱得涅槃分,完全來自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力量。
因為念佛有如此殊勝的利益,所以釋迦牟尼佛又說,「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應當專心相信,應當一心接受,沒有雜心,沒有二心。這就是佛的慈悲、哀愍,一次又一次地叮嚀,怕我們聽不清楚,擔心我們不接受。這裡所說的專心信受,也等同我們淨土宗宗旨「信受彌陀救度」的信受,所以我們淨土宗的宗旨,是完全契應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流通分悲心顯露、叮嚀交代之旨趣而建立。
有關《無量壽經》的流通文,說到這裡差不多結束,我們就來做一個小小的結論。由前面的十點說明,以及對照《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的開展方式,可以得知,這兩部經不但開展方式一樣,結論也一樣。而這個結論,也就是我們淨土宗的結論,在我們的宗風裡面,有很簡短、扼要、明瞭地呈現。
淨土宗的宗風,有分真諦、俗諦兩種,真諦是在說「往生之道」,俗諦則在說「處世之道」。真諦細分為六點,其中第一點和第二點的內容,和我們前面所說的,道理完全相符。第一點是「一向專稱」,也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第二點是「三不疑雜」,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不雜餘佛,不雜餘行。這兩點,意在專一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豈不是完全符合釋迦牟尼佛的咐囑,以及淨土宗祖師的傳承?
在往生極樂世界之前,我們所修的法唯一不二,就是念佛。這就是善導大師說的「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亦即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說的,「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意思,同時,也是流通分所說的,「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我們從早上到現在,都在解釋《無量壽經》的流通文,強調專一、相續地念佛,才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或許有人會誤解,那麼《觀無量壽經》所說的三福就不能去做了,若是去做,恐怕就是雜修,不是專修。而戒定慧三學,以及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都不要去做,是這樣嗎?當然並不是這樣。
簡單來說,福就是善根,三福就是三種的善根。第一種是世福,世間的福報善根,第二種是戒福,小乘的善根,第三種就是行福,也就是大乘的善根。其中,世間的福有四種,經中說,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首先,要「孝順父母」。不只佛教強調,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例如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也都是以孝為根本。父母對我們有絕對的恩,如果沒有父母生育我們,我們不可能有這個身體來學佛修行、解脫生死輪迴。所以,父母對我們的恩,是絕對性的,沒有辦法可以較量的,也不可以討價還價的,因此,世福的第一福,就是孝順父母。
其次,要「奉事師長」。有世間的師長,也有出世間的師長,不管世間、出世間,我們都要恭敬、奉事。因為,如果沒有世間的師長,我們不知道人倫道德,沒有出世間的師長,我們也不知道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更不知道要如何解脫。所以,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是最基本的,從世間道德的角度來說,也是最高的。
再來,要「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十善業中,已經包含不殺生,只不過十善業以不殺生為第一,所以特別提出慈心不殺。所謂十善業,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這十種的善業。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世間的福,世間人過家庭的生活,從事社會交際,這些都必須要做。當然,不殺生是就佛教來說的,在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中,不殺生並不是最重要的,但佛教強調不殺生,是因為一切眾生都是隨著業力來輪迴的,而最重的惡業,就是殺生。
至於出世間的福,首先是戒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不論小乘、大乘,戒都是基礎,三皈也是戒,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就是念佛、念法、念僧的意思。在佛教儀軌當中,有種種的三皈,初入佛門,所受持的三皈,叫做棄邪歸正的三皈,再進一步,受各種戒時,也要受持三皈,那是受戒的三皈。
對於學佛的人來說,不管聖道門、淨土門,都要受持三皈,學佛的人若沒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樣哪是學佛呢?因為,三皈是基礎,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不過,念佛的人有一個討巧的地方,怎麼說呢?三皈以念佛為主,三皈的核心就是念佛,那麼我們從早到晚都在念阿彌陀佛,豈不是念念都沒有離開三皈依?
再來,「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所謂「眾戒」,以在家戒來說,就是五戒、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若以出家戒來說,則是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和比丘尼戒、菩薩戒。其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條,菩薩戒則有十條重戒、四十八條輕戒。
不論在家戒或出家戒,我們都要隨緣、隨力、隨分去守,你有受戒,你才去守,若沒受戒,能守也很好,最重要的是,殺、盜、淫、妄這四條根本重戒不要去犯。因為,這四條根本戒,是不管你有沒有受,若是犯了,就有根本的罪業,差別在於,有受戒的人犯了戒,就是明知故犯,所以罪加一等。
至於威儀,有粗的威儀,也有細的威儀,所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學佛的人也要隨緣、隨力、隨分去做,儘量不要違犯。但是,若以自力修行要求解脫的人,則「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全部都要做到,如果做不到,身、口、意三業就不清淨,生死輪迴也就無法解脫。
第三種是行福,就是大乘法門,大乘法門是以小乘法門為基礎,只不過,小乘法門以自己的解脫為主,大乘法門則是不但自己解脫,也要帶領大眾一起解脫。因此,修學大乘法門的人,本身必須具足解脫的能力和身分,若不是自己先有能力脫離生死輪迴,怎能讓他人脫離生死輪迴?自己都沒有能力出離苦海了,怎能普遍救度苦海中的眾生呢?
行福的內容有四個,「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而其根本,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有好多種,各宗各派對菩提心的認知略有不同,簡單來說,可分為聖道門的菩提心,以及淨土門的菩提心。淨土門的菩提心就是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在念迴向偈的時候,就說「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極樂國」。換句話說,我們淨土門的菩提心,就是願生心,願意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度眾生的心。
凡是大乘法門,不論聖道門、淨土門,也不管顯教、密教,都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根本,若沒有發菩提心,就不是大乘。中國佛教八大宗派都屬大乘,淨土宗也是大乘宗派,當然也要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麼呢?就是成佛的心,也是度眾生的心,所謂「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上求菩提的目的,就是要下化眾生。所以,在《華嚴經》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迴向極樂世界,就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意思就是,在菩提心之前,先要有大悲心,大悲心就是本體,以大悲心為根本,才能夠生起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才可以成佛,才能徹底地救度眾生。也就是說,發菩提心、成菩提果的目的,就是要度眾生,而其根源,就是大悲心。
所謂「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是以眾生為主,在人的方面,就是「捨己利人,以人為念」,若是以一切眾生來說,就是「捨己利物」,犧牲自己來利益眾生,以物為念,以眾生為念,心心念念都在眾生的身上,為了使眾生離苦得樂,不論再怎麼犧牲,都心甘情願。
我們在家眾和出家眾一樣,既然受過菩薩戒,就是菩薩,就要行菩薩道。因此,要「難捨能捨、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同時要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並且要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行,要有這種種的善巧、方便圓滿六度萬行。
那麼,我們就來檢討自己,世間沒有房子可住、沒有錢可用的人那麼多,而我們是一個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卻還有很多的存款,還有房子可以租人家,捨不得將多餘的錢布施,將多餘的房子送給沒能力買房子的人,這樣說來,我們有在行菩薩道嗎?可見,我們的菩提心都很有限,沒辦法難捨能捨,因此可知,聖道門的發菩提心與行菩薩道都很不容易。
然而,淨土門的菩提心就容易多了,淨土門的菩提心就是願生極樂世界的心。所謂不怕不能說法度眾生,只怕不能成佛,而我們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必定成佛。換句話說,不怕不能發菩提心,只怕沒有願生心;不怕不能成佛,只怕不能往生;若能往生,一定成佛,自自然然地,就會廣度十方眾生。我們淨土宗的宗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就是菩提心的內涵。
若以密宗來說,發菩提心有七個次第,就是「知母、念恩、報恩、慈心、大悲心、增上意樂、發菩提心」七個過程。在這七個階段之中,前面是後面的因,後面是前面的果。
首先是「知母」,母就是母親,我們要有這樣的觀念,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母親。既然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母親,母親對我們的恩,可以說比父親還要大,若想到母親的恩,自然就想要報答,所以知母之後,要「念恩、報恩」。
其次,一個發菩提心的人,看待一切眾生,並不只是自己的母親而已,而且是自己的孩子。凡是做母親的人,對自己的孩子,都充滿愛心,看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獨子,是愈看愈可愛,希望他可以健康長大,在社會上立足,和人平起平坐,如果是學佛的人,就希望他能離苦得樂,這就是「慈心」,這種慈愛的心,身為母親的人,特別能體會。
再來就是「大悲心」,悲傷的心,身為母親的人,看著自己的孩子在六道中輪迴,那樣的悲傷是無法形容的大悲。因此,有了慈愛的心,就會生出大悲心,有了大悲心,進而就會發起一股強烈的願望,也就是「增上意樂」,希望將來可以成佛救度自己的孩子,所以到了最後,就發起了「菩提心」,有這七個過程。
在這七個過程中,第一個是最基本的,就是將眾生看做是我們的母親,不僅如此,也要把眾生看做是我們的孩子,這是很困難的。如果要修,往往就要打坐、禪定、去思惟,然後要破除我執,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樣才能生出菩提心,慈悲的願力才發得出來。
就如《金剛經》所說,菩薩「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又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些都是在說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心理狀態,我們若是沒有到達那樣的境界,也就是說,沒有破除我執,不能無住生心,若是這樣的話,那就不是真正發菩提心,也沒有能力去行菩薩道。
聖道門的菩提心,也叫做自力菩提心,相對難發,如果是淨土門的菩提心,那就很容易。因為,阿彌陀佛的功德力用,已經現成擺在我們的眼前,只要我們心中同意、口中答應,全部就是我們的,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來到我們的面前,請求我們、拜託我們、等待我們點頭同意。
換句話說,我們「願生彌陀淨土」的這個願,是願意的意思,願意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要往生極樂世界成佛。這個願不是願望的願,若是願望的願,那就是寄望未來,會不會達成都不知道,心中會忐忑不安。如果是願意的願,那就不同了,天差地別,願意的願是別人提煉好了、完成了、成就了,以大慈愛的心,無條件地要送給我們。
也就是說,我們本身沒有能力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不過,阿彌陀佛有能力,他的菩提心已經圓滿,他有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他的功德力用就擺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唯有接受阿彌陀佛的這個禮物,願意讓他救,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這樣才能圓滿我們的菩提心,將來才能實際去行菩薩道。否則,我們每天口中雖然都在念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知道人家要來借錢了,卻趕緊閃躲,這樣哪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呢?
所以,三福中的行福,首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根本。再來,就是「深信因果」,深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進一步深信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雖然,現在我們的佛性被貪、瞋、癡業障蓋住了,沒有力量可以自己成佛,不過,阿彌陀佛要救我們,我們只要以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夠成佛。
接下來,就是「讀誦大乘」,譬如《華嚴經》《法華經》是大乘中的大乘,《涅槃經》《大集經》《金剛經》《楞嚴經》《維摩詰經》也是大乘中核心的經典,若是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則是大乘的登峰造極之經。
因此,我們聽聞念佛法門,等於就是在讀誦大乘,反之,假如將三藏十二部經全都讀完,卻沒有了脫生死,也不知道究竟如何解脫,這樣等於沒有讀到經一般。若以淨土三經來說,則只要專一念佛,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這樣不只嘴巴在讀經,而是全身都在讀經。
況且,我們要瞭解全部的經典是不可能的,我們即使有能力瞭解很多經典,也會講《華嚴經》《法華經》,也會講《金剛經》《楞嚴經》,也會講《維摩詰經》《涅槃經》《般若經》,但是若沒有一門深入,又未得要領,到了臨終,這些都沒有辦法使我們解脫生死輪迴,一切都無力,唯有念佛,唯有這句名號才真正有力,所以「讀誦大乘」,是以淨土三經為主。
換句話說,不論我們再怎麼精進修行,從出生就開始修,修到一百歲,到了臨終,一切所修,依然沒有辦法使我們了脫生死,因為那都是靠自力,靠自力所修的,叫做有為之善、有漏之善、雜毒之善。如同曇鸞大師所說,「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名不實功德」,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就是凡夫還沒有破除我執,一切所修,都有貪、瞋、癡在裡面。
然而,若是專念這句名號,專靠阿彌陀佛,這樣就是真實的功德、無漏的功德,因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體,阿彌陀佛五劫思惟的四十八大願,兆載永劫所修的菩薩無量德行,全都在這句名號裡面。他所修的是清淨的、清白的、是無為無漏的,所以我們念佛,等於擁有了阿彌陀佛全部的功德,就好像兒子雖然沒有能力,不過父親將所有的財產,都讓他的兒子來繼承,使得這個兒子,也沒有辛勤勞苦,也沒有才幹、德行、本事,卻可以做為一國的富翁,當下雍容華貴。
最後是「勸進行者」,本來勸進行者是菩薩的境界,不過,我們將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讓別人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離開生死輪迴,這樣的話,我們也就是菩薩,這才是真正的勸進行者。經典中就說,若將念佛法門傳播出去,自己就是在行大悲的菩薩。
因為勸人學佛修行,目的就是希望他能離開生死輪迴,將來快速成佛,但是,如果引導他學佛修行了,最後,不但他沒有離開生死輪迴,甚至連自己也沒有離開生死輪迴,這樣就不是真正的「勸進行者」,只不過在佛法之中結一個緣而已。所以,我們專一念佛,以淨土法門的理念來為人處事,自自然然具足三福。
有關三福,善導大師說,「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惡、邪見、闡提人也」,意思是說,有一種人,三福中連一福都沒有去做,這種人就是十惡的人、邪見的人、沒有善根的人了。因為,不管淨土門、聖道門,「孝順父母、奉事師長」都是最基本的,「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也是學佛行者的本分,怎麼會連這種觀念也沒有,一個也沒有去做呢?
再者,「受持三皈」,這是一定要的,而「具足眾戒」,則是看個人的根機,至於「發菩提心」,若是淨土門就很容易,聖道門就很艱難,然而不管容易、困難,只要是學大乘,就一定要發。若是三福都沒去做,那就是一個十惡的人、邪見的人、沒有善根的人,善導大師說的,確實非常有道理。善導大師甚至進一步說,三福都沒去做的人,名「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也就是說,這種人雖然披的是人皮,但是內心卻如同野獸、畜生。
所以,念佛的人,對於三福,應當要有正知正見,縱然《無量壽經》流通文背後的涵義,是在顯明專一念佛,因為淨土門的菩提心是願生極樂世界的心,因此雖然文中沒有另外再強調發聖道門的菩提心、修諸功德,但是,發淨土門的菩提心的念佛人,仍要隨分隨力去修三福(世福、戒福與行福),依宗風來說,就是要去實踐俗諦的內容。
至於修諸功德,我們淨土宗將所有的善行功德分為兩種,一種是真諦,另一種就是俗諦。就念佛往生來說,真諦只有一項,就是念佛,真諦雖然分為六條,但是歸結在念佛裡。相對地,俗諦就多了,因為俗諦就是做人的道理。
也就是說,所有的法門,包括三學、六度萬行,就淨土門來說,都屬於俗諦的範圍。因為,往生極樂世界就是靠阿彌陀佛一佛,完全具足,沒有缺少。不論三學、六度、四無量心、四弘誓願、以及四攝行,對於我們的往生,並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但是,對於學佛人,就是必要的,學佛人若沒有這麼做,就不是學佛人了。
我們的俗諦有六條,針對出家眾,又擴大為十條。我們教團的出家眾,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在一起背誦,每個人都得參加,一一地將俗諦背誦出來。為什麼要背宗風俗諦呢?所謂「三日無餾爬上樹」,「餾」是練習、溫習之意。為了不讓他爬上樹,把應做應練的忘光了。因此,每半個月就背一次。若要背得出來,平常就得溫習,在溫習時,俗諦的內容,就會入我們的心,自然就會顯現在我們的言語上、行為上,所以這個俗諦對於做人來說,是必要的。
我們有出一本書,叫做《觸光柔軟》,這本書主要是在說俗諦的內容、道理,我們念佛的人,最好將《觸光柔軟》這本書,起碼看一遍,多看幾遍更好,如此便可以正確地瞭解淨土宗的念佛人如何過世俗的生活,如何在身、口、意三業的行為上自我檢點,如果將俗諦做得很好,自然就會感化別人來信佛、念佛。
當然,這個俗諦說深很深,說淺也很淺,總是隨個人的根性去做,有做總比沒有做還好。就好像大湖這麼深闊,一看,唉呀!這大湖水這麼多,我怎麼喝得下,於是搖頭離開,並不是這樣。象來喝水,一口可以喝很多,馬來喝水,就比較少,如果是鹿,或者是狗,所喝的水又更少,若是一隻蚊子,只不過沾一下而已,但不管喝多喝少,都一樣是以水來滿足牠的身心。也就是說,是以我們的根性去吸收,隨緣、隨分、隨力去做,這對往生來說,雖然沒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對做人來說,卻有絕對的關係。
換句話說,不論俗諦或者三福,一個念佛的人,除了隨順阿彌陀佛的本願、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之外,若能進一步隨順諸佛的教化,隨緣盡分地去做,這樣的話,不但阿彌陀佛歡喜,釋迦牟尼佛也會歡喜,護法龍天更是讚歎,和我們在一起的親戚朋友,也會不知不覺地受我們感化來信佛念佛。
以下有幾種邪知邪見務必要了解防範:
一、還沒有學淨土法門以前,不但發心吃素,也將菸酒戒掉,甚至去受了五戒、菩薩戒,每天都很認真地做功課。可是,學了這個法門之後,知道阿彌陀佛無條件的救度,即使五逆罪人,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於是,又開始吃肉,開始抽菸、喝酒,以前的習氣不但全都回來了,而且還變本加厲。如果這樣,那就是沒有具足淨土宗的正知正見,因為知見不正,所以產生不當的行為。
要知道,我們就是因為有習氣、煩惱重,所以才一直在三界六道中輪迴。如今,阿彌陀佛要救我們,我們除了感恩以外,應該思考如何來報答佛恩。佛的願望,就是希望我們做一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念佛人,同時也影響其他的人來信佛、念佛,所以應該要符合佛的願望才對,怎麼會故意去增長自己的不良習氣呢?
二、聽到善導大師說,要「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於是,他就這麼想,大家都誇讚我是一位善人,可是善導大師卻要我們相信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這樣的話,我應該要去造一些罪業,才符合罪惡生死凡夫的本色。如果是這樣,那也是知見上嚴重的錯解。
若論罪惡,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本性的罪惡,一種是行為的罪惡。所謂行為的罪惡,就是做了才有罪惡,未做就沒有;而本性的罪惡,是不管有做、沒有做,本身就是罪惡生死凡夫。所以,從本性上去探討,我們的內心都有三毒,若無三毒,不可能生在這個五濁惡世,也因為有三毒,所以逢緣觸境,若沒有自我約束,就一定會去造罪、造業,我們反而要經由自覺而生慚愧懺悔心,並不是要故意去造惡,才符合罪惡生死凡夫的條件,不是這樣。
三、聽到善導大師說,「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意思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好像一支寶劍,這支寶劍若拿出來,我們所有的罪業就即時斷除。聽到這句法語之後,白天就去為非作歹,縱情欲樂,晚上再來念佛,認為念佛一聲,白天所造的罪業就都消除了。
若有這種觀念,豈不是善導大師的法語,變成了他造罪造業的增上緣?善導大師這句法語的深意並非如此,他的用意是說,我們本身有無量無邊的罪業,難以脫離六道輪迴,然而,只要稱名念佛,所有生死輪迴的罪業就可以消除,就好像利劍,不論再怎麼堅硬,利劍一出,立即斷除,是針對你的舊業來說的,不是要你以此為藉口去造新的惡業。
四、聽到曇鸞大師說,「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四海皆兄弟」,於是,就輕視出家眾,認為出家人並沒有比較尊貴,同樣都是念佛,所以都平等。甚至,還毀謗說,很多出家眾並沒有在念佛修行,甚至都在造業,將來得和閻羅王見面,失去了出家的價值。這種觀念也不對,等於拿曇鸞大師的這句法語,做為他輕視三寶的尚方寶劍,讓我們隨便污蔑出家人,這也是對淨土法門的瞭解不正確,導致心與行都走偏了。
所以說,淨土法門不但難信,也很難講,若說容易,大家可能會去造業,若說很困難,又恐怕大家不能往生,要把這個法門講得很圓滿,說得很對機,真的非常不容易。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就說,「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意思就是,要相信這個法很困難,要說清楚、講得正確,也很不容易。
那怎麼辦呢?是否乾脆就不要講了?不是這樣,還是得講,只是不可以隨便說。對方的根機若尚未成熟,就暫時不要講,如果勉強去講,或許會引起對方毀謗,誤解我們是邪知邪見,又或者會產生姑息主義、揚惡行為,讓對方誤以為既然惡人也可以往生,那麼做惡也就沒有關係了。
本來,這次是要講完《無量壽經》大意的五段經文,下一次就開始講《觀無量壽經》大意,可是現在只剩七分鐘,最後一段,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特留此經」之文,在今天講不完了,所以這段文,就留待下一次再說。
《無量壽經》流通文說,「乃至一念,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現在,我就來說一個真實的故事,證明突然間念一句佛號,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
在民國八十四年(1995),我在新北新莊區遇到一位年輕人,二十幾歲,是一位雜誌社的記者,負責採訪靈異事件,所以他拜訪的對象都是寺院,或是民間的宮廟、道觀,只要聽到哪裡有靈異消息,他就會去採訪。
有一天,他去採訪「觀落陰」,聽說在民國八十幾年的時候,電視裡時常播放這類節目,基於好奇,他就親自參與,看是不是真的能觀落陰。他說,當時現場有十個人左右,每個人都坐在椅子上,腳踩符咒,也就是寫有咒語的金紙,眼睛都用毛巾遮起來,毛巾裡面,也有一張符令,有人在一旁敲著木魚,持念咒語。
觀落陰進行的時候,其他的人不可誦經,也不可念佛或誦念佛門的咒語,恐怕會影響效果,那一次,其他的人都沒有成功進入陰間,只有他順利進去。有進沒進,是以什麼為標準呢?就是在法事進行當中,自己的腦海中,若有特殊的境象出現,就要向持咒的人講,持咒的人便會根據你所說的境象來判斷,若已進入,就會捨去其他的人,只針對你一人,引導你再進一步深入。
其實,觀落陰就是觀陰間景物的意思,當時持咒的人問這位記者說,你已經進入陰間了,你想找你的祖先某某人嗎?或是想看自己的命運?他想,他是外婆養大的,對外婆有感情,既然已經進入陰間,於是他就告訴持咒的人,試圖找到他的外婆。
為了要找他的外婆,這個持咒的人,立刻改換另一種咒語,以便引導他如願找到。經過一段時間,他來到一個看起來很寂寞、荒涼的地方,那裡有房子,但都是很不像樣的矮房子,找著找著,就真的在一間矮房子裡找到他的外婆。
祖孫兩人突然在陰間見面,有很多話要聊,在一旁持咒的人就對他說,某某人,你趕快問你外婆,看看她是否缺錢,若在這個時候燒給她,她就能得到。意思是說,一般人在門口拜拜燒的金銀紙,對方不一定收得到,因為很多孤魂野鬼都會來搶,若是在這個時候燒,當下她就立即收到。
因此,這位年輕人一聽,就趕緊問他的外婆缺錢嗎?當他問的時候,心中就想,既然這樣,何不念佛,念佛更好啊!於是,就在心中念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誰知道,就在那個陰境的空中,阿彌陀佛立即顯現,手中還抱著一個金寶箱,同時那個金寶箱立即在他外婆的手中。
不僅如此,他外婆的相貌,突然變得非常莊嚴,身上穿的衣服也變得很高貴,就好像菩薩、天人的衣服一般,鞋子變成金色的,是純金所做成的鞋子,他的外婆還特別把腳抬起來給他看,歡喜地說,哇!你看,這個鞋子整個都是金色的。
由於人的靈魂在陰間不能待太久,既然他已經看到外婆,也和外婆交談過了,所以這個持咒的人,就趕快將他調回來。回來以後,他外婆此後的生活遭遇會如何,陰陽兩隔,當然就不得而知了。
在他對我描述這件事的時候,我就問他,當時你念了幾句佛?他說,只念了一句。我又問說,既然念佛的效果那麼殊勝,又那麼直接,你怎麼才念一句而已?他說,他也沒有想到啊!確實如此,因為他不像我們是念佛人,專一念佛、時時念佛,而且念念不捨、念念相續。
若是念佛的人,肯定會在陰間教他的外婆一起念佛,如果這樣,他的外婆當下就坐著蓮花往生極樂世界去了。他是因為採訪工作需要,時常到寺院去,曾和出家人結過緣,知道念佛誦經的好處,所以在那個時候,他才聯想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這樣才念佛的,要不然他平常並沒有在念佛。
這個故事,讓我們得到一些啟發,首先就是,我們今天在這裡歡喜踴躍地念佛,並沒有看到阿彌陀佛佇立空中,或是出現在我們的頭頂上,那是因為這是陽間,若在陰間就不同了。在陰間,你念一句佛號,阿彌陀佛即時出現,就像他一樣,當時他只在心中暗念,並沒有出聲,他的外婆也沒有聽到,可是他的外婆就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瞬間相貌變得很莊嚴,穿著天衣,腳踩金鞋,身上抱的都是金銀珠寶。
這就是境界不同,我們陽間是四維的時空,時間一維,有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三維,有長、寬、高,這是我們陽間的境界。若是陰間的境界,或是佛菩薩的境界,當然就超越了四維的時空,是另外一種的時空維度,不一樣的磁場境界,所以在那個地方念佛,和在我們這個地方念佛,完全不同。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娑婆世界修行的過程,也和在極樂世界不同。在娑婆世界靠自力修行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從初信到十住就需要一萬劫,再從十住到等覺菩薩,還要三大阿僧祇劫,若在極樂世界,需要這麼久嗎?若是往生極樂世界,就不需要經歷這些過程了,因為極樂世界和我們這裡的境界不同。
極樂世界的境界超越四維,它沒有時間性,任何時刻都是現在,也沒有空間性,因為它遍滿整個宇宙。它不像我們這裡有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成長過程,也沒有從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逐級而上的受教育過程。一旦往生極樂世界,蓮花化生,即時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且佛的智慧立刻現前,境界不同,成就當然不同。
再來就是,很多人有燒金銀紙錢給祖先的習慣,初二、十六拜門口也燒金銀紙,既然要燒,那就更應該念佛,就好像這位記者,才一念佛,他的外婆身心即時改變。也就是說,誦經、持咒的功德利益,超越燒金銀紙錢百千萬億倍,而經不如咒,咒不如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包含了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陀羅尼的所有功德,佛法僧三寶無量無邊的功德也都在這句名號裡面。換句話說,若要超度祖先,就要念佛,直接將他超度到極樂世界去,不要送他金銀紙錢,讓他在陰間執著鬼的身分,無法解脫。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