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2010年5月16日於弘願寺會議室為僧眾開示
【淨宗法師:】
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上人來到弘願寺,因緣非常的殊勝難得、珍貴稀有。對蓮友是這樣,尤其對我們出家眾更是這樣,我略講五點稀有難得。
第一點,「人身難得」,芸芸眾生無量無邊,我們獲得這樣稀有的人道的身份,是很殊勝稀有難得的。如果不是做為人身的話,就沒有辦法聞法了。
第二點,「正法難聞」,地球有六十億的人口,而信仰佛法的人,比例來說是很少的。
第三點,尤其是我們遇到了這麼尊貴稀有的善導大師純正淨土法門。雖然全世界佛教徒有好幾億,可是在這個時代能遇到純正淨土法門的還是不多。
第四點,剃度出家稀有難得。遇到這個法門而且能夠獻身出家的,應該是少數中的少數。在這個末法時代,不僅念佛往生是我們這個法門殊勝珍貴的地方,做一個出家眾,弘揚這個法門也是特別殊勝稀有的。我們之所以會出家,是因為強烈的感受到世間的無常、火宅的逼迫,可是如果沒有遇到這個法門,在無常逼迫之下,我們的心都是不安寧的,可以說出家時間越久,可能壓力越大。對我來說,如果沒有遇到上人開顯的這個法門的話,也不敢想像現在是什麼樣子。出家眾能遇到這個法門,更加覺得不虛此行,更感出家很殊勝。出家人是應該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我們遇到這個法門,要怎樣才能夠把這個法門推展出去,這個需要我們自己的努力,同時更需要善知識的提攜,善知識的引導。
所以,第五點就是善知識難遇。綜合起來說,如果不是上人在這個時代應現,把善導大師的教法為我們展現出來的話,那即使是前面那些出家難得、人身難得、正法難聞之後,我們也不能得到安心與利益。
所以,我們何其幸運,遇到這個法門,又遇到開顯這個法門的上人,而且現在就坐在我們的旁邊,像一個慈悲的老父親,能夠慈悲的開導我們,我們又可以親耳聆聽上人的開示,希望大家把握這次稀有難得的機會,恭聽上人為我們做尊貴的開示。
【慧淨法師:】
各位法師慈悲,今天很高興和大家相聚一堂,純粹是聚會座談,也談不上什麼開示,因為我們這個法門教理,在我們出版的這一套書,不論是二十五開的叢書,或者是口袋書、光碟,都有深入、廣泛、扼要的開展,只要大家擁有這一套書和光碟,在念佛之餘,去閱覽它、聆聽它、思惟它,就能夠掌握到我們這個法門的法義。
獻身出家就是為了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也就是一般講的自利利人。所以身為出家人要有「上求下化」的使命感,甚至要有領導能力、要能講經說法。當然領導能力、講經說法,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除非是通才,但是使命感是要有的──也就是「上求下化」、「捨我其誰」的願心。「上求下化」未必需要有學問、有口才,只要有德,三業行為的展現自然就會有無形的教化。
佛法八大宗派當中,我們選擇的就是淨土法門,大家如果有深入淨土的教理,將善導大師這一個法脈的教理,跟歷代弘傳的,也就是北宋之後所弘傳的淨土教理互相比較,就曉得我們這個法門才是純正的淨土法門,才知道善導大師的思想才是合乎淨土三經,才是契理又契機的。所以,我們選擇淨土法門就要專依善導流這一脈的思想。
今天提供大家兩張講稿,一張是「淨土宗祖師解釋本願」,一張是「淨土宗的特色──易」。
所謂「淨土宗祖師解釋本願」,就是列舉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大師等五位祖師對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之根本願──第十八願的解釋。淨土法門千開萬合,都離不開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所謂讀經要有讀經眼,根本願的內涵是什麼呢?我們自己看根本願的經文不能真實理解,所以必需要透過祖師的解釋。然而,究實而言,歷代高僧大德雖對阿彌陀佛根本願有各種內容的詮釋,但只有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幾位祖師的解釋,可以說都是很純粹的,是一棒接一棒,是上傳下承,內容都一致的。這一種詮釋,在其他祖師當中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們只要把表列的這些法語背下來,就能很扼要的掌握到淨土法門的精髓。
所謂根本願,就是四十八大願中的第十八願。此外,還有解釋第十八願的二段經文,合稱「大經三要文」,我們是學這個法門的人,所以對這三要文應該深記心中,而且要能夠朗朗上口。
第十八願有三十六個字: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對於第十八願,釋迦牟尼佛也有兩段經文的解釋,第一段是第十八願成就文: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不論文字或者是內涵,成就文和第十八願都是兩兩相扣的。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十八願成就文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就顯示出我們這個法門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也顯示我們這個法門在圓頓教當中是最極圓頓的,就像藕益大師所講的,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有關念佛的功德,第十八願所講的「十念」,與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講的「一念」,以及第十九願所講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相互比較之後會是怎麼樣呢?結論就在第三段文,也就是「彌勒菩薩咐囑文」,是佛陀咐囑彌勒菩薩要把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也就是念佛往生的法門永遠維持而且流傳下去的: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無量壽經》這三段經文,文字上也好,意義也好,都是很嚴謹的、一致性的相互比對,讓我們了解這三段文有緊密的關係,也可以說是內外一致的;也讓我們當下明了,《無量壽經》主要就是在講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
念佛往生是勝過我們在娑婆世界所修的六度萬行的,六度萬行也就是第十九願所說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在《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並沒有將之特別的流通,也沒有特別的闡揚,釋迦牟尼佛只有闡揚第十八願念佛往生的利益功德,而說「歡喜踴躍」的「乃至一念」,這樣的話「為得大利」,不是小利,是「無上功德」,不是有上功德。
剛剛所說的是《無量壽經》的經文,如果再看幾位淨土宗祖師對第十八願的論釋,就會讓我們更加清楚與了解第十八願的重要性。因為這幾位祖師對十八願的解釋都非常的簡要明確,而且從祖師們的解釋,就可以看出第十八願是最容易的,容易當中又是最超勝的。像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就說: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這一首偈語在講兩件事情:一是目標,二是方法。目標就是「不退轉地」,要到達不退轉地的方法只要「執持稱名號」;而且執持稱名號到不退轉地是快速的,所以說「疾至」,疾至不退轉地。這一首偈和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成就文是一致的,尤其是這裡第二段所講的: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這裡就點出阿彌陀佛的本願。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固然廣發四十八大願,但他的本願內容是是什麼呢?就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這種內涵,是在四十八願當中的哪一願呢?是第十八願,不是十九願,也不是二十願,這就可以讓我們知道第十八願就是本願。而本願的內容是「稱名自歸」,而其結果是「即入必定」。「必定」就是不退轉,而要疾至不退轉,是只要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所以這裡所講的「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就顯出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同時由於第十八願已經成就了,所以就能夠獲得「即入必定」的功德。
天親菩薩的「本願取意文」說: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這跟龍樹菩薩前面二段文意義也是一樣的。同時又說:
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這兩段文也是直接的在解釋第十八願稱名的功德。一般淨土法門,雖然也是說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可是除了稱名以外,還附帶種種條件,譬如說除了稱名的正行之外,還要有六度為助行,正助和合才能夠往生;或者是稱名之外,還要理一心、事一心,或是功夫成片、夢寐一如……等等,否則不能往生。可是我們不論從經文──第十八願的願文、第十八願成就文、彌勒咐囑文來看也好,或從龍樹、天親菩薩等祖師的解釋來看也好,都沒有那些附帶條件,而且很明確,乾脆俐落,都是說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已經即入必定,已經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就是如實修行,跟如實修行相應。
曇鸞大師的「本願取意文」說: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這個都是在解釋第十八願。
道綽大師的「本願取意文」說: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說:
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這個一看就知道是在解釋第十八願,文字跟第十八願也幾乎是兩兩對照的。道綽大師把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進一步解釋出來,讓我們明確知道,所謂「十方眾生」是含蓋「縱令一生造惡」,或是「縱使一形造惡」的眾生。一生造惡或一形造惡,當然就包括阿鼻地獄的眾生;連阿鼻地獄的眾生迴心念佛都能往生,都在阿彌陀佛的攝取之中了,當然就含蓋所有的眾生,念佛都必定往生。因此,念佛在方法上是容易的,可是在功能、功德上卻是超勝的。這樣的意涵,如果不從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道綽大師的《安樂集》來看的話,是看不出來的。
為什麼說善導流的淨土法門才是純正的淨土思想,而北宋以後的淨土法門是摻雜的呢?主要是因為上述幾位祖師的著作自唐以後於中國佚失,而保存於日本,甚至發揚光大於日本。像《往生論註》、《安樂集》,還有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是長期失傳的,即使龍樹菩薩的《易行品》也少有人重視。
說這幾位祖師的著作於中國長期失傳是大概的說法,如果詳談的話,善導大師的《往生禮讚》是沒有失傳的,這一部著作被唐朝的智昇法師編輯在一本《集諸經禮懺儀》中,因此北宋的元照大師(靈芝律師),在他所寫的《觀經疏》、《阿彌陀經釋》都有引用到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專修十即十生,雜修千中無一之文,甚至也有《觀經.玄義分》的思想。
但總的來講,善導大師的全部著作思想是沒有涉獵到的,即使《往生禮讚》編輯在《集諸經禮懺儀》中,可是看到的人也不多;即使看到了,也只把他當作是一般的淨土法義,不會認為那是很純粹的淨土法義。現在,經過一千三百多年,這個法脈的著作全部回流我們中國,全部被呈現了,思想就更為完整,跟其他有關淨土方面的著作一比較,就顯示出專跟雜,純與不純來。
當然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藕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都很好,但必須以善導大師的法脈來看他們的著作。譬如智隨法師所寫的《阿彌陀經要解略註》,經過《略註》才顯示出《要解》跟善導大師有相契應的地方,而且把這些地方單獨的、特別的展現出來,這樣的話,我們再來看《要解》就更加的明亮,如果沒有善導流的思想作為指標,我們看《要解》就看不出他純正的地方。
研究《疏鈔》、《要解》的人很多,但如果沒有善導大師的思想作為指南的話,淨土宗「易」的特色也不能夠突顯。所以這兩張講義,我有舉出淨土宗的特色──「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這四句話概括來講就是「容易」,同時又含蓋「殊勝」,如果不透過善導流法脈的話,淨土宗的特色──「易」就失去了;淨土宗失去了「易」這個特色,就談不上淨土宗了。因為每一個宗派都有他的宗旨,而宗旨不共他宗的地方,就是本宗的特色,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就是「易」。
講義當中,善導大師解釋本願的部分就更豐富了,總共有十六條,這是淨宗法師整理的,整理的非常好,絲絲相扣,不含糊,也不摻雜。凡是有志於學淨土法門,而且對淨土法門有使命感的,最好都把淨土宗祖師解釋本願,總共二十四段法語背下來,這樣,法語的內涵就會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就會增長我們的信心、智慧、法喜,會讓我們更肯定這個法門的容易與殊勝,更肯定所謂純粹的淨土法門是善導大師這一個流派。
「淨土宗的特色──易」這張講義,其實也是從「淨土宗祖師解釋本願」中所摘列出來的,只是有次第的展現「易」的內涵。
出家眾是以法為自己的生命,譬如說,專崇天台的人,天台的法是他的生命;專崇華嚴的人,華嚴的法是他的生命;專崇密宗的人,密宗的法是他的生命。我們學習淨土法門,淨土法門的法就是我們的生命。如果專宗淨土,沒有純正淨土的教法,我們淨土的生命就會枯萎、死掉,就不成為是個專修淨土的人,就沒辦法以淨土來上求下化、自利利人。
所以,大家一定要熟悉本宗的相關教理,尤是很根本性的第十八願,以及五位祖師的祖釋要很清楚,而且把他背下來。因為這是我們這個法門的大根大本,我們不能沒有根本,也不可以忘記根本的傳承歷史,忘記根本,忘記傳承歷史,就等於什麼都沒有,就失去了這個法門的生命。
我所寫的淨土宗宗風有兩段,第一段是真諦──往生之道,第二段是俗諦──處世之道。我們學佛不管是出家也好,在家也好,都是為了法。法有世間法、出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俗諦──處世之道,出世間法有「難行道」,有「易行道」,我們的出世間法是「易行道」,也就是「淨土法門」,就是「念佛往生」。
有關「往生之道」,根本性的就是這兩張講義的內容,開展出來就是《五部九卷》、《安樂集》、《往生論註》、《易行品》,這個我們都要去涉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