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021年8月22日(農曆7月15日)慧淨師父講於台北淨宗寺
各位線上的蓮友們、信眾們: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蘭盆節,也是民間的中元節。每年到了這個期間,各地都在舉辦超度祖先的法會。
今年由於疫情擴大的關係,我們淨土宗北北區「中元念佛超薦法會」就改為線上舉行,希望線上的蓮友信眾們只要秉持著恭敬、虔誠、專一的精神來參與線上的超度法會,效果是一樣的。為什麼?我以「念佛度亡三理由」作說明:
一、念佛是最直接的超度。因為阿彌陀佛就是一尊為了救度十方眾生而存在的佛,而其他功德不是;因此念佛是直接的救度,而其他功德也不是。所以十方眾生的被救,就要完全地徹底地仰靠阿彌陀佛。因此我們今天要超度祖先也是要專一的為祖先念佛。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超度我們的祖先,阿彌陀佛就會以無礙的光明,直接前往我們祖先的地方,超度我們的祖先。誦其他的經文,念其他的咒語,或做其他的功德……等等來迴向,在功效上與念佛比較,那是天差地別的,如善導大師說「全非比較也」。
二、彌陀何時何處都存在。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印度的語言,翻譯成中文,就有二個涵意,一個就是無量壽佛,一個就是無量光佛。無量壽是時間性的,意思是超越過去、現在、未來的任何時間,能夠救度任何時代的眾生。無量光是空間性的,意思是超越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的任何空間,能夠救度任何地方的眾生。因此不管我們的祖先是在地獄道、惡鬼道、畜生道,阿彌陀佛都沒有離開他們,都能夠在當地救度他們,因為阿彌陀佛是一位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的佛。
三、彌陀救度眾生無障礙。阿彌陀佛是一尊沒有障礙的佛。《阿彌陀經》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光明顯示阿彌陀佛的功能力用,無障礙的光明顯示阿彌陀佛的救度是沒有障礙的,既不受時間障礙,也不受空間障礙,總之不受一切有形、無形的障礙。當然也不受我們眾生煩惱業力的障礙,不受天魔外道的障礙。
有以上三個理由,所以我們在線上舉行「念佛超薦儀軌」,雖然不在一起,但依然沒有任何障礙。因此只要我們線上的蓮友信眾們,恭敬、虔誠、專一,就能夠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與我們要超度的祖先感應道交,而使我們的祖先立即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
在大乘經典之中,有很多有關超度祖先的經文,尤其我們淨土宗是講救度十方眾生為目的的法門,當然也有超度祖先的經文,在此先引用《無量壽經》的三段經文,之後再簡略引用幾段其他大乘經典的經文,也引用幾段祖師的法語,把這一些經文法語編成一篇,分成段落,標題名為「念佛度亡之理證」。
這一篇「念佛度亡之理證」,首先,我從頭到尾念一遍。由於這些超度的經文很淺顯明白,所以線上的蓮友們只要看著螢幕上的文字,專心聽我念,即使沒有什麼解釋,也能夠體會它的核心意思。
一、《莊嚴經》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二、又說: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
不久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無量壽經》說:
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
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四、《華嚴經》說:
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
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
五、《心地觀經》說:
以其男女追勝福,有大金光照地獄;
光中演說深妙音,見佛聞法當成佛。
六、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說:
三塗黑闇蒙光啟。(炎王光)
一蒙光照罪垢除。(清淨光)
慈光遐被施安樂。(歡喜光)
七、《優婆塞戒經》說:
若父喪已,墮餓鬼中,子為追福,當知即得。
八、《隨願往生經》說:
若有臨終,及死墮地獄,家內眷屬,為其亡者念佛,及轉誦齋福,
亡者即出地獄,往生淨土。
九、又說:
現在眷屬,為亡者修福,如餉遠人,無不獲果。
譬如世間犯罪之人,心中思惟,望諸眷屬,求諸大力,救其危厄,今日燒香,望得解脫。
為亡者稱其名號,修諸功德,以福德之力,緣是解脫,亦復如是,徑生十方,無願不得。
十、《梵網經》說:
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
十一、法然上人說:(《法全》六一八頁)
欲盡孝養,以父母為重之人,應先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我得人身,願生極樂,稱念彌陀者,偏蒙父母之養育故,我今念佛功德,必蒙垂憐,迎我父母往生極樂,而滅其罪;作此想者,阿彌陀佛必迎父母於極樂也。
中國有妙雲比丘尼者,幼亡父母,三十年念佛,為祈父母往生故,父母終得共脫地獄之苦,同生極樂世界。
十二、又說:(《法全》六七七、六七八頁)
為亡者念佛迴向者,阿彌陀佛即放其光明,照地獄、餓鬼、畜生故,墮此三惡道受苦之人,其苦則息,壽終之後得解脫。
《大經》言:「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十三、印光大師說:
汝果真發孝心,即老太夫人墮於惡道,汝能以至誠心為彼念佛,亦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況未必墮惡道乎。是在汝之誠否。不宜以老太夫人之去時景相為斷也。(三編.復溫光熹居士書一)
十四、又說: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做佛事,以念佛為第一,餘皆場面好看而已。
保病薦亡,今人率以誦經拜懺做水陸為事。光與知友言,皆令念佛。
以念佛利益,多於誦經拜懺做水陸多多矣。
至於作佛事,不必念經拜懺做水陸。以此等事,皆屬場面。
十五、蓮池大師說:
予昔在鍊磨場中,時方丈謂眾云:「中元日當作盂蘭盆齋。」
予以為設供也。俄而無設,唯念佛三日而已。
又聞昔有院主為官司所勾攝,堂中第一座集眾救護,
眾以為持誦也,亦高聲念佛而已。
此二事,迥出常情,有大人作略,真可師法。
十六、「念佛永團聚」之偈
普願有情皆念佛,臨終往生極樂邦;
家親眷屬永團聚,光壽如同大願王。
我將這一篇念佛超度的經文法語從頭到尾念了一遍,接下來要作解釋,當然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就能夠把這一篇全部解釋完,所以先解釋前面幾段經文,後面沒有解釋到的因為意義很淺顯,大家只要看它的文字也都能體會到它的含意。
一、《莊嚴經》,就是《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也是《無量壽經》的內容的一種。《莊嚴經》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這一首偈語非常的好、非常的重要,非常地感人,讓我們有希望,心生法喜。對我們淨土法門淨土宗來講可以說是根本性的、涵蓋性的,所以我們淨土宗念佛人儘量把這一首偈語記下來,涵詠它的意義,會增加我們的信心、智慧跟念佛的法喜,這一首偈語也可以說是阿彌陀佛在法藏菩薩的時代,為十方所有眾生發四十八大願之前所發的總願。從這首偈的前二句就可以看出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與救度的目的,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尤其是以六道輪迴的凡夫為本,所以這裡說「輪迴諸趣眾生類」,「諸趣」就是六道輪迴的凡夫的意思;那麼救度的目的是使十方眾生統統成佛,所以說「速生我剎受快樂」,這裡所說的「快樂」不是世間上凡夫五欲之樂,也不是阿羅漢斷除見思二惑煩惱之樂,也不是所有菩薩的樂,而是成佛涅槃之樂的樂,超越一切對待的樂。
「輪迴諸趣眾生類」,這句話很能貼切地顯示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招引、呼喚。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無條件地要救度十方眾生,十劫以來一直都在呼喚著十方眾生接受他無條件的救度。
「諸趣」就是六道,「輪迴諸趣眾生類」就是輪迴六道的眾生。不管是在哪一個世界的眾生,不管是輪迴在哪一道,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羅道、天道,統統是阿彌陀佛所要救度的對象。《無量壽經》說「正覺大音,響徹十方」,《阿彌陀經》說「十方諸佛,同時證誠」。這兩部經的兩段經文,都在讚歎顯明阿彌陀佛他弘願的宏廣偉大,是盡十方、是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都要救度的願。
「速生我剎受快樂」,希望快一點往生到我將來成就的極樂世界,才能夠離苦,才能夠獲得永恒的自在安樂。
這兩句顯示彌陀慈悲的呼喚,彌陀無條件的救度。為什麼說是彌陀無條件的救度呢?因為,論天界的眾生,只是享受天樂,沒有在累積福德,憑什麼能夠離開六道往生極樂世界呢?而以我們人道的眾生來講,可說惡多善少,即使再怎樣地修行,因為沒有斷除貪、瞋、癡,所做的功德都是有漏的,都是雜散的功德,也不可能離開六道輪迴;尤其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界的眾生,就是因為他們前輩子的業力導致他們墮落三惡道,這輩子不是愚癡,就是當下正受著很深重的苦,他們哪能修行?更毫無功德離開六道往生極樂世界。可是阿彌陀佛呼喚他們,要快快離開三界六道,快快往生極樂世界,肯定背後一定有阿彌陀佛的功德,以阿彌陀佛這樣的功德,就能夠使我們今生離開六道輪迴,今生往生極樂世界,而在極樂世界獲得成佛涅槃之樂。
「快樂」,這個「樂」是涅槃之樂,只有涅槃之樂才是究竟的真正的快樂。如果還沒有達到涅槃之樂,都不是究竟的。所以這句偈語所講的「受快樂」,就是成佛,亦即「速生我剎得佛果」的意思。阿彌陀佛希望輪迴的眾生,不要等到來生,要在今生今世就到極樂世界來,不受六道輪迴之苦,能夠享受自在、安樂的佛果。
在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當中的根本願,也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阿彌陀佛在這第十八願說「十方眾生,欲生我國」,等於是阿彌陀佛呼喚我們十方眾生要往生極樂世界,不只是呼喚甚至是要求、拜託我們接受他的救度,這跟《莊嚴經》這一句偈語所說的「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是同樣一個涵意,顯示阿彌陀佛是時刻悲切地在呼喚我們,甚至拜託我們接受他的救度,所以阿彌陀佛的救度十方眾生是主動的、積極的,而且是絕對平等,沒有任何門檻、任何條件,因此接著又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淨土法門是彌陀救度的法門,而彌陀的救度是主動、積極而來,不因為眾生是否祈求、拜託,也不問對象,不講條件,所以完全與眾生個人智慧無關,學問無關,修行無關,善惡無關。
因為阿彌陀佛是主動積極,不是被動消極,因此在我們還不知道不祈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已經主動積極在為我們發願、修行,從一開始就把他點點滴滴所累積的功德,都時時刻刻地迴向給我們,並且呼喚著我們來接受。這就是「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的一種悲願的流露。
如果我們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話,豈不是阿彌陀佛這一種悲切的呼喚等於空談?要不成為空談,那麼阿彌陀佛就必須為我們完成能夠讓我們容易往生這樣一個殊勝高妙的世界的資糧功德,來送給我們。為什麼?因為三惡道的眾生,甚至是我們,哪有能夠離開三惡道的力量、功德資糧?何況脫離三界往生成佛。要達到這個目的,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為我們完成這一些資糧功德,是絕不可能達到的,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目的,那麼阿彌陀佛的願豈不是空願、戲論了嗎?所以,阿彌陀佛是因為我們,要完成我們能夠離開六道輪迴而往生極樂甚至成佛的這一些功德,才廣發四十八願的,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由此可知,淨土法門完全是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法門。
「常運慈心拔有情」,阿彌陀佛說他「常運」,就是曠劫到現在,直到盡未來際,永遠都會以他的大慈大悲、大願大力來拔度十方眾生。
阿彌陀佛不只成佛之後才運轉慈悲心,而是無量劫以前就懷抱著大慈大悲之心,乃至無量劫之後這個大慈大悲之心也永不停息地要拔度所有眾生,令十方眾生通通往生極樂世界,不願有任何一人獨留在六道輪迴,甚至在地獄受苦。
阿彌陀佛過去、現在、未來,都在救度眾生。阿彌陀佛救度眾生,過去不變、現在不變、未來也永遠不變。阿彌陀佛成佛,十劫以來都一直在不斷地呼喚眾生說:「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又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一直在呼喚、一直在等待我們,從沒有離開我們。
簡而言之,他的心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安住在大慈大悲的狀態當中,要救度十方所有眾生。所以說「常運慈心拔有情」。
「度盡阿鼻苦眾生」,十方所有眾生一直到將阿鼻地獄的罪苦眾生,全都救到極樂世界為止。所以說「度盡阿鼻苦眾生」。
十方眾生當中罪業最深的、受苦最重的、時間最長的就是阿鼻地獄的眾生,而最難度的也是阿鼻地獄的眾生。
也就是說,眾生所有的罪,最重的就是五逆謗法的罪,他的果報就是阿鼻地獄。沒有比這樣的罪更深重,也沒有比這樣的罪業更難救的。而阿彌陀佛有這樣的愛心,也有這樣的力量能夠救度他。
阿鼻地獄的眾生,一定是在過去世乃至今生今世曾經造了最為深重的十惡五逆謗法的罪業,這種罪業的果報,使得他在阿鼻地獄所受的苦是無窮無盡的。阿鼻地獄又稱為「無間地獄」,《地藏經》說,阿鼻地獄的眾生受苦非常長久,即使娑婆世界已經滅盡了,但是阿鼻地獄的眾生壽命還沒有盡,還要輾轉到其他國土去受阿鼻地獄之苦,等到娑婆世界再度形成的時候,那些眾生又要回到這個世界的阿鼻地獄再繼續受苦。
由於所受的苦非常的重,時間也非常的長,使得阿彌陀佛更加悲愍不忍,更想趕快將他們救出來,讓他們離苦得樂。這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因為佛的觀念見解和我們凡夫是不同的,佛悲心越是深徹,對罪苦的眾生就越加同情,因此自然發起「度盡阿鼻苦眾生」的悲切心願。
阿鼻地獄的眾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指過去世造了世間最深重的十惡五逆謗法的罪業,因此現在在阿鼻地獄受無窮無盡的無間之苦的眾生;另一種眾生是現在由於無知、無明,正在造作十惡五逆乃至謗法的深重罪業,正在造這種阿鼻地獄的業因,到了臨命終的時候,地獄之火就會來接他,讓他墮落阿鼻地獄。
這兩種阿鼻地獄的眾生是斷滅善根的眾生,罪惡極重,他們沒有行善積德,也沒有依佛法修行,怎麼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呢?
是由於阿彌陀佛悲愍這些世間極苦的眾生,而要將這些眾生全部救度到極樂世界,一方面不但使他們離開這種阿鼻地獄之苦,乃至究竟離開六道之苦,不要再造這樣的罪業,繼續受苦受難。另一方面也要使他們統統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使他們去救度他們曾經惱害過的眾生。
所以,由這個「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的總願,就顯示出阿彌陀佛的救度是大慈大悲,是拔苦與樂,是主動積極,平等無差別,不講任何條件的。
這就是阿彌陀佛在法藏菩薩時代的一種悲心、悲願。他現在已經成佛了,就表示他的這些願已經達成了;願心達成就有那一種力量,不是說只有那個心願,但是沒有那個力量。
想想看,連罪業最為深重的阿鼻地獄眾生,阿彌陀佛也要救度,也能夠救度。阿彌陀佛有這樣的悲心悲願,就表示所有眾生沒有一個遺漏,都能夠被救度到極樂世界。
接下來另一段《莊嚴經》的經文,也表明阿彌陀佛有救度三惡道的願心跟願力。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
不久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段經文是很淺顯明白的。「三惡道」就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經文是說,三惡道之中,不管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阿彌陀佛都要救度他們到極樂世界,讓他們很快就成佛。這顯示阿彌陀佛有慈悲的愛心,要救度三惡道眾生,同時也有不可思議威神功德力,能夠令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乃至阿鼻地獄的眾生,都當下離開三惡道而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這是白紙黑字的經文依據。
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很廣大,此處特別提出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是因為這三種都是罪業深重,受苦也最激烈的眾生,阿彌陀佛說:「希望這些眾生全都往生到極樂世界,來接受我的感召和教化,都能夠快速的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成佛,很快的就能全部成佛,和我一樣,所謂「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三惡道的眾生是依靠什麼而能離開六道往生極樂世界呢?都是依靠阿彌陀佛的佛願、佛力,接受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
通常天道、人道是行善的眾生,具有善心善德,這兩種眾生比較容易度化;而過去世罪業深重、心腸狠毒的,才會墮落三惡道,基本上,這樣的眾生是比較不容易救度的。
不容易救度,而阿彌陀佛誓言必定救度他們,而且說如果不能救度他們,就不成佛。所以阿彌陀佛的誓願,細細體會,不只會令人痛哭流涕,可說動天地,泣鬼神。
這表明阿彌陀佛有願心、願力能夠救度三惡道的眾生。三惡道的眾生都能夠救度了,何況是人道、天道的眾生呢?
這段願文,至少顯示兩點:
第一點「十方眾生,含蓋阿鼻」。就是說阿彌陀佛要救度的是十方眾生,希望十方眾生都能離開輪迴,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顯示阿彌陀佛的願就是弘願,是非常弘廣、非常徹底、無邊無盡的悲願。十方眾生之中,以十法界的眾生來講,若已在佛法界內,已經成佛者,就無所謂救不救度;若是三乘–—聲聞、緣覺和菩薩,也無所謂救不救度。因為他們都是超凡入聖的聖者,不是凡夫。不過,這三種聖者,如果想要快速成佛,也要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快速達到成佛的目的;再來就是六道的眾生,因為三界是火宅,六道是苦海,所以三界六道的眾生,無論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都是心不安穩,充滿恐怖,都需要阿彌陀佛的救度。因此,阿彌陀佛的救度是盡九法界所有的眾生,包括阿鼻地獄這種罪業最深重痛苦最激烈的眾生,阿彌陀佛都要救度,而普願一切眾生皆生極樂世界,不願獨留一人在娑婆繼續輪迴,這就顯示阿彌陀佛的悲願非常深廣,包含十方眾生之中的阿鼻地獄眾生,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沒有條件,全憑佛力」。則顯示阿彌陀佛的救度是沒有任何條件、任何門檻的,同時眾生是完全仰靠阿彌陀佛的佛力離開六道、離開地獄,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半點自己的力量。為什麼?因為身處三惡道中的眾生,怎麼有能力修行呢?要三惡道的眾生開悟,是不可能的;要三惡道的眾生懺除罪業,也是不可能的;要三惡道的眾生持戒清淨,也是不可能的;要三惡道的眾生斷除煩惱,也是不可能的;要三惡道的眾生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夢寐一如,或者得到清淨心,更是不可能;更不用說要他們以多大的善事、多少的功德來迴向,來作條件交換,阿彌陀佛才要救他們,絕對不是這樣的!因為三惡道的眾生,尤其是在阿鼻地獄,完全只有受苦,心心念念都在痛苦之中,怎麼會有時間來思維、受持,來行善積德呢?沒有那種環境,也沒有那種心力,這就顯示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是完全靠阿彌陀佛的救度。
以上二點概而言之,像這樣沒有辦法向他們要求任何條件的三惡道眾生,阿彌陀佛都要把他們救到極樂世界,使他們快速成佛。這就顯示,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不講條件的,是沒有門檻的,是白白地要將眾生救度到極樂世界的。而眾生也必須是全憑佛力,完全仰靠阿彌陀佛的。
接下來第三段引用《無量壽經》的經文說:
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三塗」就是「三惡道」。意思是說,如果在「三塗」地獄餓鬼畜生這樣極端痛苦的地方,看到了阿彌陀佛的光明,當下所有的痛苦就沒有了,就止息了,就不再苦惱了。好像光明一進來,不論黑暗有多大,黑暗的時間有多久,當下都顯現一片光明。所謂明來暗去。
「壽終之後,皆蒙解脫」,也就是三惡道的眾生看到了阿彌陀佛的光明所有的痛苦就沒有了,那麼當下就結束了三惡道的業罪,最主要的是地獄跟餓鬼當下就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壽終之後,皆蒙解脫」的意思。為什麼,因為地獄是由地獄眾生他們自己業力所化生的,可以當下化生也可以當下化滅。餓鬼道有化生也有胎生,但是往往都是化生的多,即便是胎生,也能由於彌陀的無礙光而被救度到極樂世界。
就像目犍連尊者超度他的母親,他的母親當天就上生忉利天。又像《梁皇寶懺》,本來就是梁武帝為了要超度他的皇后郗氏。皇后郗氏在生的時候,不信因果,誹謗佛法,而且內心苛刻,常常痛打宮女。她很短命,三十幾歲就去世了,去世後墮落成大蟒蛇之身,就向梁武帝托夢。梁武帝心中悲愍,就請他的國師誌公和尚召集有道高僧,編寫了《梁皇寶懺》來超度她,不久之後,皇后郗氏就來托夢梁武帝,說她已經超度,上生忉利天了。
所以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都能夠被超度。當然,如果祖先墮落畜生道的話,能夠當下超度嗎?或許不能當下超度,但命終之後也能夠讓他解脫。總之,念佛就能夠超度三惡道的眾生,這是經典所講的,是有經文依據的。
在這段經文所講的「見此光明」,是看到誰的光明?是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觀無量壽經》有一句經文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當然包含地獄、餓鬼、畜生的地方,也全都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當中,而佛光的照耀,目的是要攝取不捨念佛的眾生。所謂「攝取」,就是現在保護他,讓他消業障增福慧、逢兇化吉、遇難呈祥,那麼臨終的時候就接引他到極樂世界,從現在一直到他臨終接引往生,都沒有片刻的離開。所以說「攝取不捨」。
這裡所講的「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三惡道的眾生苦得不得了,尤其是地獄,地獄中分分秒秒都是苦的感受,沒有其他的念頭,他們怎麼能夠念佛見此光明呢?這就必須靠陽間的親屬為他們念佛,這樣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會照耀他們,把他們攝取救度到極樂世界,這些經文依據,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以念佛超度祖先的原因。因為這些經文顯明念佛很容易,念佛能夠直接超度,也就是三惡道的眾生能夠很殊勝地被超度,有這樣的原理。因此我們專以念佛來度脫我們的祖祖先先。
不管任何人,在任何時、任何處,只要虔誠的念佛,阿彌陀佛沒有不知道的,沒有看不到的,沒有聽不到的。因為佛有三明六通,所以我們只是起心動念,尚未開口,佛就知道了,阿彌陀佛就曉得我們念佛是為了什麼,就好像今天大家是為了超度祖先而念佛,阿彌陀佛就放佛光照耀我們的祖先,不管我們的祖先是在地獄、餓鬼、畜生,乃至天上,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會降臨,就會消對方的業障,接引對方往生極樂世界。
也因為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而且不受障礙,就像《阿彌陀經》所講的:「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十方世界中,天上有阿彌陀佛的光明,人間也有阿彌陀佛的光明,乃至三惡道也有阿彌陀佛的光明,我們一念南無阿彌陀佛,立刻感召阿彌陀佛的光明,不受障礙。我們為祖先念佛,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會救度祖先們往生極樂世界,不受祖先過去的業障,或是現在墮落在三惡道等種種的障礙,所以說「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由此可知,論及超薦、度亡,沒有比念佛更容易,也沒有比念佛功德更殊勝的了!因此我們凡是要超度祖先,都要念佛,乃至有墮胎、流胎的也都要念佛,甚至看到其他眾生的災難,譬如空難、海難、火難、水難、地震、海嘯、土石流,不管是天災、人禍或其他意外事故,只要為他念佛,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會照耀在對方的身上,消除對方的業障,而且接引對方到極樂世界。
其實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是相通的,本質上都是同一個佛性,所謂天堂、地獄、餓鬼、畜生,此方世界、他方世界,十方世界都沒有離開我們的佛性,沒有離開我們的心,我們起心動念念阿彌陀佛,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超度我們的祖先,因此阿彌陀佛他是佛,有佛的三明六通,就會自然地到我們祖先那裡,我們的心念跟我們的祖先跟阿彌陀佛,這個時候三者是結合在一起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心念阿彌陀佛,我們念阿彌陀佛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我們的祖先,所以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跟我們的祖先這三個就結合在一起。
再說,佛的境界是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萬物對待。佛的境界是超越時間、空間,超越萬物的。在時間上,佛沒有過去、未來,他時時刻刻都處在現在;在空間上,佛沒有此方、他方,他時時刻刻都在這個地方。所以,經典說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其實也在十方世界、也在娑婆世界、也在我們這個地球、在台灣在台北在我們淨宗寺,其實我們這個地方跟地獄的地方、跟餓鬼的地方,是同一個地方,只是因為頻率不同,所以不能夠互相見面,不能夠彼此感應道交。可是佛的境界是無礙的,所謂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佛的境界是無礙的、不受時空萬物的障礙,他是可以迅速感應道交的。因此我們恭敬虔誠,專心一意地念佛,自然跟阿彌陀佛感通,自然跟我們的祖先感通。
接下來第四段,《華嚴經》有一首偈子說:
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
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
這一首偈語非常的好,這首偈語也顯明阿彌陀佛跟我們的關係。
「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佛的身心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所以說佛的身心充滿十方法界,所謂十方法界就是整個大宇宙,宇宙有多大佛身就充滿多大。尤其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而且也是無礙光佛,因此阿彌陀佛的身心普遍充滿十方法界,當然也充滿三惡道,因此說「普現一切群生前」,因為一切眾生,包括三惡道的眾生,也都同樣在法界當中,並沒有在法界之外,所以,佛時刻都在我們六道眾生的面前,都在我們所有一切眾生的四周,都沒有離開我們六道輪迴的所有眾生。因為佛身充滿法界,佛身無所不遍,佛身是不論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每一個角落無不充滿的,只因為我們凡夫眾生有煩惱與業障,所以不能看到佛身,也感受不到,不能夠跟佛感應道交。
也可說是頻率不同,所以不能感應道交。好像這個虛空之中,充滿了很多的磁場、電磁波。比如台視的電磁波在這裡,華視、中視、第四台的電磁波也在這裡,手機電信的頻率更多。這一些磁波都在自己面前,所以按台視,台視的螢幕就顯現;按華視,華視的螢幕顯現;按中視,中視的螢幕顯現,第四台也是。所以說「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
「隨緣赴感靡不周」,佛「隨緣赴感」沒有缺失,都是圓圓滿滿的,只要有緣就能夠跟佛感應道交。
以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佛怎麼樣隨緣赴感呢?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十方所有一切眾生,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感」,而我們十方所有一切眾生念佛,要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這就是我們十方眾生的「應」;阿彌陀佛「感」我們,我們「應」阿彌陀佛。隨著念阿彌陀佛的緣,念佛人就能夠跟佛彼此感應道交,沒有障礙。這個就是「隨緣赴感靡不周」。
再者,就是我們念佛是「感」,阿彌陀佛救度我們是「應」,這就是阿彌陀佛的「隨緣赴感」。這個就是阿彌陀佛跟我們彼此「感應道交」,阿彌陀佛跟我們感通,我們也跟阿彌陀佛感通,因此我們念佛人自然與阿彌陀佛一體不離。
有句話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又說「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阿彌陀佛就好像天上的明月,不管在江河、溪川、水井甚至臉盆、茶杯,只要有水的地方,都會映現出明月。念佛人不論何時何處何緣,只要念佛,都能當下與佛感應道交。十方世界的念佛人與阿彌陀佛,彼此都是同時感同時應,同時感應道交。
阿彌陀佛感我們,也就是感動我們,阿彌陀佛怎麼感動我們啊?阿彌陀佛為我們發四十八大願,阿彌陀佛兆載永劫為我們具足無量德行,阿彌陀佛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把他的四十八願的功德,以及兆載永劫所積植的功德,凝聚成為一句彌陀名號,主動將這六字洪名的功德大寶送給我們。阿彌陀佛說,他以他的光明名號來救度十方眾生,包括我們三惡道的祖先,所以,就感動我們來念佛。那阿彌陀佛會不會應我們?阿彌陀佛當然會答應我們,滿我們願。這個就是「隨緣赴感」,所謂「感應道交不思議」。
總之,以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佛感我們,我們應阿彌陀佛;以我們來講,我們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應我們。而且阿彌陀佛無障礙,不可能感應當中沒有達到結果的。這就是「隨緣赴感靡不周」。
「而恒處此菩提座」,佛又稱「如來」,就是「如如不動之中,同時感應十方眾生而來」,佛的法報化三身,不移不動,常坐在菩提座上,卻隨緣赴感在十方世界。雖然千處感千處應,而又一直處在原地沒有移動。也就是阿彌陀佛來而不來,去而不去,因為阿彌陀佛充滿整個法界,整個法界都是阿彌陀佛的身體,所以阿彌陀佛不需要移動,也不需要來去。好像陽光充滿於大地的每個角落,整個大地都是陽光,所以陽光不需要移動,也不需要來去。
總之,對佛來講,沒有來跟去,沒有內外,沒有大小,也沒有過去未來。因為整個時空法界對他來講就是一個,就是在他的心中,所以是「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
因此善導大師讚歎阿彌陀佛說:
一坐無移亦不動,徹窮後際放身光。
靈儀相好真金色,巍巍獨坐度眾生。
《華嚴經》所講的這首偈子,也是在為這六字名號做解釋,為念佛做解釋。所以印光大師說:「一代時教,皆念佛法門之註腳。」意思是說,三藏十二部經,都是彌陀六字名號的註腳,都是念佛法門的註腳。「註」就是解釋,註解的意思;「腳」就是腳本、內容。
《心地觀經》有一首偈說:
以其男女追勝福,有大金光照地獄,
光中演說深妙音,見佛聞法當成佛。
「以其男女追勝福」,意思是說,因為眷屬為他們的祖先念佛超度。
「有大金光照地獄」,意思是說,這樣就有佛的大光明照耀到地獄。
「光中演說深妙音」,意思是說,在這光明當中也在說著無上甚深的微妙法音,什麼微妙法音呢?也就是緣生緣滅的法,般若空性的法,斷除見思二惑煩惱的法,解脫貪瞋癡罪業的法,使他們離開貪瞋癡,離開分別執著的法。
所謂「妙」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什麼不可思議啊?能夠使不能的能,能夠使死去的生,能夠使凡夫轉凡入聖,能夠不斷煩惱而得涅槃,能夠往生極樂成佛。這就是「光中演說深妙法」的妙不可思議。
「見佛聞法當成佛」,意思是說,佛的光明是沒有音聲的,可是當三惡道的眾生感受到佛光的時候,無形中業障就消除,智慧就開朗,好像光明無形中在為他們說法一樣,因而他們既然見佛聞法,也就能夠成佛。
佛的光明就是佛的智慧的外相,而佛的智慧與佛的慈悲是一體的,因此,佛光也是佛的生命,佛的本體,佛的能量,有佛的功能力用,有佛救度十方眾生的悲心願力,地獄眾生一旦蒙受佛光悲心願力,地獄眾生也能夠當下即能火焰化成紅蓮,而離開地獄往生淨土。
總之,看到光就看到佛,因為佛在那裡?佛在無礙光中。佛在哪裡?佛在這一句名號。佛在哪裡?在你信佛的心中,念佛的心中。所以說「光中演說深妙法」,就會離開地獄,就會往生極樂,就會成就佛道。
曇鸞大師在《讚阿彌陀佛偈》當中,關於阿彌陀佛十二種光明的讚歎,文辭美妙,內涵殊勝,其中讚歎阿彌陀佛炎王光、清淨光、歡喜光,這三種光明超度三惡道眾生的殊勝功德而說:
三塗黑闇蒙光啟。(炎王光)
這是讚歎阿彌陀佛炎王光的功德。也就是說,由於有阿彌陀佛炎王光的光明,三惡道的眾生蒙受阿彌陀佛炎王光的照耀,使三惡道的黑闇消除,光明展現;也使三惡道罪苦的眾生離開三惡道之苦,坐著蓮花往生極樂世界。又說:
一蒙光照罪垢除。(清淨光)
這是讚歎阿彌陀佛清淨光的功德。也就是說,由於有阿彌陀佛清淨光的光明,三惡道的眾生蒙受阿彌陀佛清淨光的照耀,過去世所造的貪欲、瞋恚與愚癡的深重罪業,就會立即消除,就會馬上離開三惡道。又說:
慈光遐被施安樂。(歡喜光)
這是讚歎阿彌陀佛歡喜光的功德。也就是說,由於有阿彌陀佛歡喜光的光明,三惡道的眾生蒙受阿彌陀佛歡喜光的照耀,使三惡道的眾生當下沒有痛苦,當下安穩、安樂,所以說「慈光」,也就是慈悲的光明。慈光遐被,阿彌陀佛慈悲的光明照到三惡道的眾生,庇蔭三惡道的眾生,安慰三惡道的眾生,使三惡道的眾生當下離苦,當下獲得清涼,壽終之後就往生極樂世界受安樂。
接下來引用淨土經典之外的經典,來作為淨土經典所說能夠超度三惡道眾生的經文佐證。
《優婆塞戒經》說,
若父喪已,墮餓鬼中,子為追福,當知即得。
「若父喪已,墮餓鬼中,子為追福」,意思是說,假設父親、母親乃至祖先去世,不幸墮落在餓鬼道中,甚至地獄當中,他的子孫為他追福,所謂「追福」就是做福德善事,內容無非就是誦經、拜懺,或者布施等善業,以這些來迴向給他的父親。
「當知即得」,應該知道,這樣他的父親或其他去世的先人,就能夠獲得這樣的福報功德,有了福報功德,就能夠離開餓鬼道乃至三惡道。之所以在餓鬼道,是因為生前貪心、慳吝,只想擁有,不想付出,拿不應該拿,用不應該用,貪不該貪,賺不該賺的,結果就墮落餓鬼道。
《隨願往生經》說:
若有臨終及死墮地獄,家內眷屬為其亡者念佛,及轉誦齋福,亡者即出地獄,往生淨土。
可見念佛是可以讓親人離開地獄往生淨土的。
「轉誦齋福」,「轉誦」就是誦經,「齋」就盂蘭盆齋,辦齋供養三寶,但主體就是念佛,這樣就能夠讓親人出離地獄。
意思就是說,如果先人死後,甚至墮落到地獄,家眷親人若能為他念佛、拜佛,或者為他誦經禮懺,這樣祖先就能離開地獄,甚至往生十方淨土。
由這一段經文就可以知道,誦經禮懺迴向祖先,可以使我們墮落三惡道的祖先離開三惡道,當然如果要往生十方淨土,必須靠佛的力量,一般的誦經禮懺力量是不夠的,頂多只能超出三惡道而已。
也因此,以超度來說,我們提倡專一的稱念彌陀名號,直接使我們所要超度的對象–—或是父母,或是歷代宗親六親眷屬,直接離開六道輪迴,往生彌陀淨土,這樣從根本來解決,才不會再有輪迴的危險。
因為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徹底的離開六道輪迴,而且跟阿彌陀佛一樣,同樣獲得無量壽命、無量光明,同樣獲得無量慈悲、智慧、功德、神通、三明六通、百千陀羅尼,生命是永恒、安樂、自在、來去自如、變化自在的。所以一切的功德,一切的法事,以念佛最容易,也以念佛功德最大。
這都是經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說的。
又說:
現在眷屬,為亡者修福,如餉遠人,無不獲果。
「餉」就是送食物給遠方的人。農業時代,男人們到田地裡去工作,婦女們就在家裡面做飯,送去給田裡的丈夫或男眾們食用,這叫「如餉遠人」。
現在的眷屬為死去的親人修福報,行善積德,誦經禮懺,乃至念佛拜佛,「如餉遠人」,就好像我們送飲食給外面工作的親人吃一樣。為往生者行善修福,也是同樣的道理,沒有不能獲得這個果報的。
又說:
譬如世間犯罪之人,心中思惟,望諸眷屬,求諸大力,救其危厄。
今日燒香,望得解脫。
這是打比喻。譬如世間犯罪的人,他犯了國家的法律,必定受國家法律的制裁,要被抓去關了,這時他心中就會殷切地盼望眷屬們,能夠請託具有威望的達官貴人為他斡旋,或者免其刑罰,或者減輕刑期。
為亡者稱其名號,修諸功德,以福德之力,緣是解脫,亦復如是,逕生十方,無願不得。
我們為去世的人稱念佛的名號,還有修其他的功德。以這樣的福德、功德的力量,能夠使親人解脫三惡道之苦,也是跟世間犯罪的人請大力者來解圍是一樣的。就能夠使得墮落的親人離開三惡道,離開六道,直接往生到十方的淨土,所以這一種願望是可以得到的。
《梵網經》也說:
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乘。
這裡也是在說明誦經能夠超度先人。《菩薩戒經》是佛弟子不論出家眾或在家眾受菩薩戒的經典。主要分為上下兩部,上部在講菩薩修行的五十二個階位,下卷就是十重四十八輕的戒條條文,是受菩薩戒的內容。
這一部經說:「如果我們的父母或兄弟死的時候,能夠請法師來講《菩薩戒經》,這樣的福德就能夠使我們的先人離開惡道,可以親近諸佛,生在人中,或者是天上。」
單單演講經典,就可以迴向給死去的人,讓他轉生到好的地方,不至於墮落在三惡道,也不至於在人間受貧窮的果報。
這也顯示出誦經、講經有這樣的功德,隱顯背後,說明念彌陀名號的功德更大。因為千經萬論不如一句佛號,何況「南無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三藏十二部經的教理、修行方法、修行功德,都在這六字名號裡面,毫無缺失。有一句話說「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八萬四千法門的功德就通通得到了,所以念佛這一門即是普門,所有的法門都在裡面,一即一切,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涵蓋一切法門。以上是用《梵網經》跟六字名號來作比較。
印光大師也說:「須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所謂「做佛事」,就是辦法會或拜懺,目的就是超度。做超度的法會,以拜懺來講,有梁皇懺,水懺,金剛懺,也有三時繫念,乃至於水陸等等。但這一些都不如念佛,念佛簡單而且功德又最大,並且人人都能夠做得到。
又說:「做佛事,當以念佛為第一,餘皆場面好看而已。」
做超薦的佛事,以念佛為最勝第一,沒有再比念佛更高的了。
其他的佛事法會往往都流於場面好看,沒有實質內涵。實質內涵就是主法者要清淨,有修有行,齋主也要虔誠恭敬。但要達到這些條件不容易,所以只是場面好看。
這是印光大師所講的。其實只要虔誠,做任何佛事都會有功德的。只是兩相比較,還是念佛為第一,印光大師主要是在說這一點。
各位蓮友信眾們,我們在線上一起念佛超度祖先,報答先人昊天罔極之恩,能夠使先人離開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前面所講的,一直都是在引經據典來說明這樣的事實,有充分的理論根據。那事相的根據呢,在《念佛感應錄》之中就有非常多的事證。由於時間的關係就簡略解釋這幾段,這一些經文都充分的在顯明念佛就能超度三惡道的眾生。
念佛,就能夠超度祖先,甚至一場念佛法會不只超度我們的祖先,乃至其他無量無邊的眾生,當下都蒙受彌陀光明的照耀,乘坐彌陀蓮花的接引,而往生極樂世界。
希望我們蓮友信眾們參加直播法會時,能夠「恭敬、虔誠、專心」的來參與,來跟隨做超薦。使得我們的祖祖先先都能夠離開三界六道,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都能夠快速成佛。
現在是疫情期間,我們也將功德迴向:
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疫情盡快消弭,染疫者早日康復,去世者往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