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各位法師、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晚上很高興有大陸湖南的法師以及蓮友們過來參訪,和大家相聚一起,共同研討淨土宗的教理,請大家以掌聲熱烈歡迎。在熱烈歡迎之餘,我也感到十分的歉意,沒能到機場去迎接大家,也沒能做周全的接待,不過,大家都是為法而來,所以今天晚上大家就來共參法會。很慚愧,我不是一個善於演講的人,但是因為我們所研討的都是善導大師這個法脈,多方深入,多做各方面的理解,都是有益的。
有關研討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今天已進入第十七次。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非常豐富,林林總總大約有二、三十條,今晚我們就以「三段取意文」為軸心來研讀,同時以補充講義來解釋。三段取意文的第一段是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的二十八個字的解釋: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第二段是《觀念法門》三十二字的解釋: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第三段是《往生禮讚》的四十八字願成釋: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講義)
略唯除文,有何意乎──大師三段取意文,皆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八字。
善導大師這三段取意文的每一段都略掉了第十八願原文中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八個字。善導大師不只在這三段取意文略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可以說,凡是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都略掉了這八個字。為什麼會略掉這八個字呢?略掉了這八個字在意義上會不會不完整?或者變動阿彌陀佛的願文本意呢?善導大師的用意是什麼?
(講義):
蓋引《觀經》下下品文解釋願文,以彰攝取深意;故雖略文,其意甚廣。
就這三段文來講,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是引用《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的經文來詮釋的,這一種解說方式叫作「以經解經」──以經文解釋經文,以經典的整體教理來解釋經典中的各文句。如果經文在這裡釋意不明顯,但在別處有解釋,那就以別處的解釋來顯明這個地方的經文。對淨土宗來講,要保證淨土宗的純粹度、純正性,就要以純粹的淨土經論來解釋淨土的經文,若是以其他的經典來解釋,或者是以其他宗派的思想來解釋,那就會變成聖淨混雜,淨土宗也就不是純粹的淨土宗了。
善導大師,或者是傳承的祖師──龍樹、天親、曇鸞、道綽等祖師,他們講解彌陀淨土法門,都是以淨土的經典──淨土三經來闡釋。所以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也是以淨土的經典之一──《觀經》下下品的經文來解釋,這樣教理就不會差錯。
以經解經,是淨土宗綱格,保證「純、正」,不使偏雜。
本願文短,下品文長,以下下品解釋本願,則本願文中的機法益,一目瞭然。
譬如第十八願所講的「機、法、益」:「機」就是「十方眾生」;「法」就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益」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再者,若就其中「乃至十念」的「十念」來講,如果不是以淨土的經典來解釋的話,就會各有不同。在《第十八願講話》這本書中我也有舉出這種現象。
有關「十念」這個名相,在其他的經典也出現很多,譬如小乘佛教所注重的《雜阿含經》也常常提到十念;《彌勒菩薩所問經》也有提到「十念」;在時間的比喻形容上也有所謂的十念。那這些「十念」和第十八願的「十念」同或不同呢?完全不同。
《雜阿含經》所講的十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而第十八願所講的十念,無論是以《無量壽經》的經文來解釋,或以《觀無量壽經》來解釋,都跟《雜阿含經》所講的十念完全不同,乃至跟《彌勒菩薩所問經》的十念,或者時間上所講的十念,也完全不同。就此問題,善導大師以下品下生的經文來解釋「十念」就很吻合第十八願的文意,不但正確,也純粹,可說天衣無縫。
雖然歷代有很多大德講述淨土法門,可是往往以其他的經典、宗派主張來解釋淨土,這樣淨土就混雜了,聖淨、難易、自他的分辨就模糊了。將各宗教義混雜會有什麼情況呢?就會教理不明確,導致修習淨土法門的人,他念佛同樣是願生極樂世界的,但是在教理混雜的情況下,他忐忑不安,不確定自己是否真能如願往生。
所以修持淨土法門一開始就必須清楚「聖道門」與「淨土門」的區隔,了解「難行道」跟「易行道」的不同,分辨「自力」跟「他力」的差別。對於這些必須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劃分清楚方不會無所適從、混淆不清。這也是我們之所以注重善導大師這個法脈的原因,因為善導大師這個法脈都是以淨土的經論解釋淨土的經文,同時對於聖淨、難易、自他之別,分辨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十八願文字很短,只有三十六個字,因為本願文是屬於原則性、綱領性的揭示;下品下生之文就比較長,比較詳細具體。以下我們就本願文和下品下生文比對一下。
第十八願願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下品下生文: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第十八願文中的「至心信樂(ㄌㄜˋ)」也有人讀成「至心信樂(一ㄠˋ)」。樂(ㄧㄠˋ)跟樂(ㄌㄜˋ)讀法不同,意義也因此各別。那這裡是讀「樂(ㄧㄠˋ)」還是「樂(ㄌㄜˋ)」呢?如果以經解經的話是讀「樂(ㄌㄜˋ)」。
我們看《無量壽經》卷下第一段對第十八願的解釋,這一段經文稱為「本願成就文」,也稱為「第十八願成就文」,共有四十個字: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一段經文有就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ㄌㄜˋ)」作解釋。在這裡解釋為「信心歡喜」,可知「樂」就是「歡喜」的意思,所以應該讀樂(ㄌㄜˋ)。如果讀「樂(ㄧㄠˋ)」的話,是「好樂(ㄧㄠˋ)、喜歡」,意即對某個境界、某個東西很嚮往,希望到達、希望獲得,叫作「樂(ㄧㄠˋ)」;如果能夠到達那個境界、獲得那個東西就沒有遺憾,而且滿懷歡喜,叫作「樂(ㄌㄜˋ)」,假設很盼望卻遲遲不能達到、不能擁有,心中就遺憾,就不樂(ㄌㄜˋ)。
對我們來講,欣慕極樂世界,盼望往生這一件事情,它不是困難的,因為淨土法門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則樂」;同時它不是遙不可及,也不是「未來式」,而是目前垂手可得,可以說是「現在式」。為什麼?因為是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我們,也為我們完成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功德(往生的正因正業)。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這個願,同時也為我們修行來完成這個願,並將功德都聚在六字名號當中而回賜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只要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就接受到阿彌陀佛完整的功德,當下就獲得往生彌陀淨土的身份。所以第十八願成就文就說「即得往生」,而且「住不退轉」。「即」有「同時即」與「異時即」之別,即得往生的「即」,是「同時即」之意,也就是當下,不隔念、不隔時、不隔日,當我們確定往生彌陀淨土,此後專稱彌陀佛名,在那個當下,就已經獲得往生的身分了。
既然能夠獲得往生,我們就無所恐懼,就心生歡喜,所以第十八願文的「至心信樂」我們就讀「ㄌㄜˋ」。如果不了解這個教理,一般人就會讀「ㄧㄠˋ」,這個「ㄧㄠˋ」是未來式,是好樂、盼望的意思,希望將來能夠擁有、能夠達到,可是至於能不能達到、能不能擁有,目前還不能確定,這樣心中就沒有安心,沒有樂心,不喜樂。
下品下生往生經文一開始說「或有眾生」,這裡指的「眾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是就「機」來講的;「應稱無量壽佛」的「稱」則是就法來講的。
「十方眾生」範圍比較寬廣,「十方眾生」是什麼樣的眾生?是聖人、凡夫?是善人、惡人?而罪惡當中也有重罪的,也有中罪的,也有輕罪的,到底何所指?到底指哪一種眾生呢?若就經文的解釋,「十方眾生」是指「十法界」的眾生,上包佛,下至地獄的眾生,可是佛已經是究竟圓滿的解脫者,所以他不需要彌陀的救度,其他九法界的眾生都需要。所以,可以說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罪人,都是彌陀淨土所要攝受的對象,都是阿彌陀佛所要接引的根類。
但此中有三種階位的聖者──菩薩、聲聞、緣覺,如果要快速成佛的話,當然必須蒙受彌陀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但因他們如不往生極樂世界,也不會輪迴六道。因此,一定需要往生極樂世界,蒙受彌陀救度的就是六種凡夫。
不過,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主要是針對著哪一種眾生呢?以下品下生來解釋是最貼切的。下品文就說,「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表示十方眾生之中是包含五逆十惡的眾生,經典說五逆、謗法、闡提這三種病,不是菩薩、聲聞、緣覺的法能夠醫治的,這三種人最難救度。若連五逆十惡的眾生也能被救而往生,所謂「舉惡攝善」,何況其他的眾生呢!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以「臨命終時」來解釋「乃至十念」的「乃至」是很貼切的,也就是說,「乃至」長至一輩子的平生之機,「乃至」短在臨命終時的命終之機,這就是所謂的「舉下攝上」。既然臨命終才遇到淨土法門,臨命終才稱念彌陀名號也都能往生的話,那有誰不能往生?何況我們從現在就已經開始歸命彌陀,專稱佛名的念佛人呢。「應稱無量壽佛」,以這個來解釋「乃至十念」的「念」是最貼切的,可以說是契理、契機。
就「念」來講,若以其他經典來解釋,未必是稱名念佛的「念」;傳統淨土所講的四種念佛也未必是稱名念佛,因為四種念佛有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還有持名念佛,甚至是心中憶念佛的慈悲、憶念佛的功德也是。善導大師以下品下生所講的「應稱無量壽佛」來解釋「乃至十念」,念佛名號,下至十聲,十分契理、契機。
「如是至心」:這裡的「至心」相應於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的「至心」。
「令聲不絕,具足十念」:這裡的「具足十念」相當於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具足乃至十念。因為「乃至」是彈性的用詞,表示它在數目上可多、可少。因此,「具足十念」未必就是十念,因為這個臨命終的人,他有可能念到十一念以上,或幾十幾百念才斷氣往生,也有可能還沒滿十念,只念到九念、五念、三念,乃至一念就往生了,所以說「具足十念」就是「具足乃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這豈不顯示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就是稱名念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稱名念佛。善導大師這三段取意文都說是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下至十念,這就是善導大師以《觀經》下品來解釋本願文。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這幾句經文是在解釋第十八願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顯示阿彌陀佛已經取得正覺,所以我們念佛必定往生,同時念念之中都能消除我們六道輪迴的生死之罪。
這樣大家就清楚為什麼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的這三段取意文都略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八個字了。善導大師以經解經,以下品下生經文解釋第十八願,既然稱名念佛能使五逆謗法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因此就省略掉後面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當然,這當中還有更深廣的意義。
既然五逆謗法的眾生都能夠往生,那為什麼法藏菩薩在這麼重要的第十八願文,卻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八個字?也就是說,將五逆謗法眾生排除於他要救度的範圍之外?其實不是的。善導大師在解釋下品下生的時候,就以問答的方式來正確說明「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涵意。善導大師說: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
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意思是說,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眾生不能往生,可是《觀無量壽經》裡面卻說謗法不能往生,但五逆能往生。這豈不是彼此矛盾嗎?如果第十八願正確的話,那《觀經》下品下生豈不是有錯?如果《觀經》正確的話,那第十八願中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要怎麼說?到底應如何理解、會通呢?善導大師回答:
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願,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善導大師說,因為五逆、謗法這兩種行為是大逆不道、違反人倫、違反恩義的,果報很重,會直接墮落阿鼻地獄,而且來來回回難以得出。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怕眾生依靠「只要念佛就能往生」,然後就胡作非為、為所欲為、縱慾為非,因此就預先赫阻而說,如果造了這兩種罪的話就不能往生。善導大師說這是權宜方便而講,「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因為這兩種罪很重的關係,怕眾生去造作,並不是不救度這兩種眾生。意思很明確──十方眾生統統救度,不分聖凡善惡。
善導大師又說:「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因為還沒有造五逆謗法的業,所以才講「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如果因為煩惱的緣故,在某種因緣之下而造了這樣的罪,最後曉得錯誤而回頭懺悔,然後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樣阿彌陀佛照樣伸出雙手來接納他、包容他。
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相當契理、契機,直接把彌陀救度眾生的大悲心、大願心、大平等心徹底顯露出來了。
一個真正信佛念佛的人會故意去造五逆謗法嗎?不可能。為什麼?他既然信佛念佛,表示他相信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這些學佛人最基本的知見,這樣的人一定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雖說每個人的根機、精進度各不同,但是因為他有善惡報應的正知正見,所以是不會故意去為非作歹的。
再來,一個造五逆謗法的人,這樣的人肯定沒有因果觀念,沒有佛法的正知正見,不是學佛念佛的人。那假設他最先不了解佛法,不了解有善惡因果報應,或者說他沒有遇到佛緣而學佛修行,也沒有遇到善緣來行善積德,他一生所遇到的都是惡緣逆境,使得他在這樣壞的因緣環境當中,造了種種的惡業,不以惡為惡,以致於無惡不作,無作不惡;到最後他曉得有善惡報應,知道不應該作惡,作惡會墮落惡道,於是懺悔迴心念佛,想求生彌陀淨土,這樣的人,阿彌陀佛會拒絕或者接納他呢?當然佛還是包容他、接納他、救度他的。
因此,第十八願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有預先防範未然的意思,也就是說,不等到對方犯了這樣的重罪才來救度,在未犯之前就先警告他。未犯先警告,已犯還救度,這叫作「未作抑止,已作攝取」。
所以,第十八願的前二十八個字叫作「攝取門」,後面八個字叫作「抑止門」。
我們學習淨土法門首先應正確的了解第十八願的內涵,同時要知道第十八願有攝取義,有抑止義,這是最根本的。如果修持淨土不了解第十八願的話,那所修學的淨土恐怕就會不純粹。因此,第十八願是淨土宗的根本,等同是彌陀的生命,也是我們的生命,也是十方諸佛出世的本懷──因為唯有彌陀不論聖凡善惡的救度才能救度十方眾生。
所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一段經文,是為了抑止、防範眾生造作重大的惡業,不是真的排除這樣的眾生而不救度。
除了《觀無量壽經》有五逆往生的證明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經典的證明呢?祖師是不是也是這樣傳承的呢?當然有,既有經典證明,也有祖師傳承。譬如《觀佛三昧經》以及《六波羅蜜經》,都有說到五逆、謗法的脫罪方法。
《觀佛三昧經》說:「諸凡夫及四部弟子,謗方等經,作五逆罪,如是等人,若是至心,一日一夜,繫念在前,觀佛如來一相好者,諸惡罪障皆悉盡滅。」經文說,如果有人誹謗正法,作五逆罪,若能一日一夜之間,專心觀想佛三十二相的其中的一相,這樣那些罪業都能夠消滅。
《六波羅蜜經》說:「或復有情,造諸惡業,四重、八重、五無間罪、謗方等經、一闡提等種種重罪,使得消滅,速即解脫,頓入涅槃,而為彼說諸陀羅尼藏。」這裡說,若有人造作殺盜淫妄四種根本大罪,乃至五無間罪、謗法罪,成為一闡提,要使他種種重罪能夠消滅,而且快速解脫、快速獲得涅槃,就為這一種眾生說諸陀羅尼藏。
由這兩段經文可以曉得,五逆謗法的罪是最大、最重的,但在佛法之中是有方法可以消除的,當然我們專稱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也自然能頓時消除。
以現在末法時代來講,佛已經不在了,阿羅漢也可說沒有了,所以五逆之中的「殺阿羅漢、破佛身血」已沒有那種機緣;但「殺父、殺母、破和合僧」還有可能,不過這種事畢竟是少之又少。父母生養撫育我們,對我們的恩,兒女都會體念在心,除非是煩惱業障很重,才會因一念無明、氣憤而犯了殺父殺母之罪,不然平常是不會的。至於破和合僧,譬如說對佛教抱著歧視或反感,那就有可能會去破和合僧,尤其像外國更有異教之間的互相仇視、報復。
就我們這一個法門的傳承祖師──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尤其是善導大師,在他們的著作之中都可以看到很多念佛而消除逆謗之罪的法語。
印光大師也說:「若先成謗法,後知改悔,則得往生,譬如病癒即是好人,歸降即是順民也。若或謗法之人,後縱改悔亦不得生,便完全失去修學準繩。」意思是說,如果在這之前曾經謗法,之後他悔改了,這樣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印光大師舉出兩種例子,他說好像生病,他病好了就是健康的人了,就不是病人;他本來是叛徒,最後歸降了,就是國家的良民了,不再是叛民。接著印光大師接著說,如果謗法的人後來悔改了也不能往生的話,那豈不是完全失去了修行的原則呢?
一般修行首先就是要懺悔,所以聖道門的修行每天都要念「懺悔文」,所謂「彌天大罪,當不得一個悔字」「上天無不咎悔過之人」,罪業如同髒的衣服,用法水洗一洗就能夠清淨。如果這個謗法的人,他念阿彌陀佛卻不能往生,那等於這一句佛號不能洗清他的罪業,他念佛懺悔不能消除他的罪,這樣豈不是失去了修行的準則了嗎?印光大師這個說法很貼切。
善導大師這方面的法語就更多了,譬如: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以阿彌陀佛深重的願力、佛力,使得五逆十惡的念佛就能夠往生;即使謗法闡提,只要迴心轉意,也能夠往生。
又說: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謗法闡提是所有罪惡之中,最為嚴重的,只要念佛,當下都能夠消除。
又說: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利劍跟鈍刀是相對比的,名號跟其他法門是相對比的,有的罪這個法門能消除,有的罪這個法門不能消除。可是如果專稱彌陀佛名的話,就沒有不能消除的罪,因為這一句彌陀佛名在所有法門當中就像銳利的寶劍一樣,無堅不摧。
又說: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
這是「二河白道喻」中的寶貴法語,顯示阿彌陀佛對十方罪苦眾生呼喚與保證的大悲願心。二河白道喻描繪一個念佛人,歸投信順彌陀救度的情景。念佛之人走在一條寬僅四、五吋的狹小白道上,左右兩邊的水火二河卻是翻滾洶湧,一望無際,這顯示:即使一個歸順彌陀的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人,內心的貪瞋並不因此而淡化,乃至斷除,可以說還是跟原來一樣──貪水、瞋火還是非常兇猛。
善導大師在二河白道喻描述說,行走在白道上,雙腳時刻都會被火燒傷,被水淹沒,也就是我們還是會起貪慾瞋恨的心。但,可貴的在於彌陀的保證,阿彌陀佛說你不用怕,你儘管念佛,不要改變法門,不要退轉,這樣的話,我現在就已保護著你,臨命終時就會馬上來接引你。所以我們念佛人時刻都在阿彌陀佛的看顧之下、保護當中。
又說: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人界、天界,是善、是惡,統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善,乃至十善與四無量心,加上禪定功高,出生在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惡,乃至五逆謗法,阿鼻地獄的惡眾生。以「人天善惡」四個字包含六道中的一切善惡凡夫;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極樂世界都平等平等,都進入成佛不退轉的階位。
又說: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如果論我們眾生的貪瞋,有可能會犯五逆謗法,這樣垢障的眾生怎麼可能靠自己修行脫離三界輪迴,甚而往生到阿彌陀佛的高妙報土呢?因為有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功德,有阿彌陀佛的願力攝取,使得「五乘齊入」。「五乘」:就是菩薩、聲聞、緣覺、還有天跟人,當然當中也包含三惡道眾生。「齊入」:平等的進入。就「因」來講平等,都是依靠彌陀的願力,依靠彌陀的名號;就「果」來講也是平等,不是說菩薩或善人到那裡位階會比較高一些,成佛比較快速一點;若凡夫或者惡人到那裡位階就很低,要成佛證果時間要很漫長,不是這樣。
法然上人曾做一個比喻,他說一大塊黃金,並不因為用綢緞來包,這個黃金就價值增高,用老太婆的裹腳布來包,就減損了它的價值。這顯示我們眾生都有佛性,用菩薩的綢緞來包,佛性並沒有增加;用五逆謗法的臭布來包,佛性也沒有減少。一旦到了極樂世界,把綢緞、臭布擱在一邊,將黃金拿出來,你說這黃金有差別嗎?沒有差別,一樣一樣,平等平等。
因為是完全靠彌陀的力量才能往生到彌陀的「報土」,如果不是完全靠彌陀的力量,而是靠自己有漏的功德作迴向呢?《無量壽經》就說是在「胎宮五百歲」,《觀經》則說「有品位差別」。不管是《觀經》所講的品位,或《無量壽經》的胎宮五百歲,內涵都是一樣的。
還有,極樂世界只有一種,就是報土,沒有化土,也不是一般講的「四土」(凡聖同居、方便有餘、實報莊嚴、常寂光)。當然,所謂「報土」跟「常寂光」是一體的,既然極樂世界是報土,當然也是常寂光土。到了極樂世界都是化生,沒有胎生。所謂胎宮五百歲,或說是胎生,那是一種比喻,比喻還不能見佛聞法,如同尚在母親胞胎中,還不能出來見到世面,所以說是在胎宮,是一種形容、譬喻,並不是說到那裡被關在一個宮殿裡面,不是這樣。即使是往生於胎宮中,也都同樣在極樂世界,只差還不能見佛聞法而已,他一樣非常地自在,一樣有六種神通,要到娑婆世界看望親人,都可以自由來去,他還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的,這點大家要了解。
所以,第十八願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為了彰顯「攝取」之意。善導大師為了顯明攝取之義,所以把這八個字省略掉。
另外,這八個字也是在解釋十方眾生的機類,十方眾生是什麼樣的眾生呢?是有可能會五逆謗法的眾生。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八個字也像一面法鏡,讓眾生以這一面法鏡來照自己,看清自己真正的面貌,自覺我們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而且是無有出離之緣,靠自己只有造罪惡的黑業,不可能造清淨、脫出輪迴的白業。生生世世以來一直到現在都這樣,推演下去,無窮的未來也仍然是這樣。所以宗祖善導大師就說念佛的眾生必須要有「機深信」: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這段法語涵蓋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也說明眾生的根性。
我們現在是罪惡生死凡夫,貪瞋強盛,業障深重,起心動念無非是妄想雜念,乃至自私自利。曠劫以來許多修行者都已經解脫,乃至成佛了,可是我們還在常沒常流轉。
「沒」就是墮落三惡道,「浮」就是出生在人天。善導大師不是說「常浮常流轉」,而是說「常沒常流轉」。我們曠劫以來流轉到今生今世,雖然今生今世幸而為人,但曠劫以來往往大多是在三惡道,只是因為隔胎之迷忘記了。
「無有出離之緣」,盡未來際都在生死輪迴,沒有解脫的緣,也沒有解脫的力量。看到善導大師這一段法語,可說讓人仰天伏地,欲哭無淚,悲痛至極。為什麼?既然無有出離之緣,豈不是永遠都在六道?永遠在六道就非常的危險,因為一定會墮落三惡道,會墮落地獄的啊!真是這樣的話,豈不是令人驚懼悲痛?可是事實就是這樣。
然而,幸好有阿彌陀佛,古佛出世,他就是發願要救度這樣的眾生。所以善導大師又說: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我們這樣的眾生依靠彌陀那樣的法,就不是無有出離之緣了,就變成「有出離之緣」了,而且「定得往生」,現在就確定能夠出離,能夠往生彌陀淨土。
善導大師這種解釋是有傳承的。善導大師傳承於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傳承於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傳承於龍樹菩薩、天親菩薩。
道綽大師對十八願的解釋也同樣是以下品下生來解釋。道綽大師說: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號,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法語很顯然也是以下品下生的經文來解釋第十八願,就機、就法、就利益都很貼切。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這十個字是釋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十方的眾生是「縱令、可能」會「一生造惡」,犯五戒、作五惡,乃至十惡五逆謗法都有可能,都在一生造惡之內。這樣的眾生,臨命終的時候,即使「乃至十念」也能夠往生。這也顯示,「臨終之機」乃至十念都能往生了,何況「平生之機」,現在已經念佛,而且一輩子相續念佛的人呢!這就是所謂「舉惡攝善,舉下攝上,舉少攝多」,給所有的眾生都有希望,都有安慰,顯示淨土法門對一切眾生廣開接引之門,是充滿著光明希望,絕無黑暗、絕望、不安。
如果是超凡入聖的聖人,不可能會「縱令一生造惡」,所以道綽大師解釋的「縱令」這兩個字,很能夠顯示出阿彌陀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很能夠令念佛之人無有恐懼,徹底的安心。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八個字也可以說是「唯救五逆,誹謗正法」。這樣講,恐怕有很多人會懷疑、驚訝、難以理解。其實這是照著佛法來解釋的,怎麼說呢?大家想:誰才不會造五逆謗法的罪呢?除非是初果阿羅漢以上。因為只要還沒有斷見惑,貪瞋癡還具足,一遇到造五逆謗法環境的時候,還是會造下五逆謗法的罪。
這樣講,難道阿彌陀佛只救度五逆、誹謗正法的人?反而對行善積德的學佛修行之人就不救了?當然不是這樣,真正說來,我們都是逆謗的眾生。剛剛說的,如果他不會逆謗的話,肯定一定是阿羅漢,或者是斷了見惑的初果羅漢;三界火宅、六道苦海的眾生都是貪瞋癡具足的凡夫,都有可能犯下逆謗的罪業,這是阿彌陀佛首先要救度的對象。至於已經證果的羅漢、菩薩,即使還沒往生極樂世界,他不會造這樣的罪業,也不會受這樣痛苦的果報,那豈不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另一面說法就是「唯救五逆,誹謗正法」?
經典說「九品」,其實九品的意思就是涵蓋了一切眾生。善導大師怎麼解釋「九品」呢?善導大師說「九品皆凡」「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意思是,九品都是善惡凡夫,之所以會有九品,會有高低、上下的不同差別,是因為「遇緣有異」。
也就是說,在大乘的環境當中遇到了大乘法門,修學大乘之法,所以他是屬於大乘凡夫;在小乘的環境當中,或者遇到小乘的法門,所以他修學小乘之法,成為小乘的凡夫;因為沒有遇到佛緣,學佛修行,他所遇到的是一般的人倫道德,因此他行孝、仁慈,所以是中下品的凡夫;因為他遇到了不好的環境,致使他成為惡的凡夫,所以是下品生的罪惡凡夫。
善導大師說這是因為遇緣有異,遇到的緣有差異、有不同。也就是說,原來修學大乘的凡夫,他最先如果遇到的是小乘的法,那他就是小乘的凡夫而不是大乘的凡夫。甚至他沒遇到佛法,所遇到的是惡人,在惡的環境下造惡多端,那豈不是就是下品生的惡人了。下品生的眾生,他如果不是遇到惡緣、惡環境,所遇到的是大乘的環境,而學大乘的法門,那他就不是惡人,而是大乘的善凡夫了。
在這裡就顯示出,只要是還沒有脫離三界輪迴,則都是凡夫,九品之中都一樣,只是遇到的緣有所不同而已,但是他凡夫的本質,貪瞋癡的根性並沒有改變。這是善導大師所建立的「九品皆凡」的理論。善導大師這樣解釋是有經文根據的,其他的經典也有這個論據。譬如《正法念處經》就說:
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
欲界天也好,色界天、無色界天也好,當天人壽盡,五衰相現的時候,由於過去世的惡業成熟了,該墮地獄就會墮地獄,所以說「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那豈不是天跟地獄、善跟惡,其實在一起,也可以說其實都一樣,沒有什麼差別。
《涅槃經》也說:
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之後,還墮三惡道中。
以凡夫來講,非想非非想天可以說是修行最高的境界了,可是還是凡夫,還是跟造罪造業的人一樣會墮落到三惡道中。所以說如果沒有斷除煩惱,還在三界六道,其實都是一樣流來轉去,都隨著緣不同,或者行善而生天,或者作惡而墮落。
如果從凡夫的立場來看,雖然都是凡夫,還是有善的凡夫、有惡的凡夫,有好跟壞。可是我們是學佛人,所以應該以佛眼來看一切,我們的宇宙觀、人生觀、生活觀都是依循佛的眼光。善導大師說的很清楚明白,在三界六道之中的眾生要徹底的覺悟,清晰的認識自己現在是罪惡生死凡夫,即使很會修行,很能行善積德,但如果貪瞋癡還沒有斷的話,即使生在天界,欲界、色界或者是無色界,都還離不開「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的身分。以佛的眼光來看眾生,沒有不是罪惡的,所以沒有不是逆謗的凡夫,沒有不是彌陀唯一要救度的對象,所以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就是「唯救五逆,誹謗正法」。
善導大師勸我們要有「兩種深信」:第一就是機的深信,深信自身現是罪惡凡夫;第二就是法的深信,乘彼願力。如何乘彼願力?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是乘彼願力。
所以淨土宗有一個綱格,就是「本為凡夫,兼為聖人」。又說「薄地凡夫」,所謂「薄」就是被煩惱、被罪苦所逼迫的。「薄」也作「博」,六道皆凡,三界皆苦,因此,也說「博地凡夫」。我們都是具足煩惱的凡夫,都是博地凡夫,這樣的凡夫就是彌陀要救度的對象。
可知,這八個字若從依文解義來看,似乎是抑止;但若從依義不依語來看,這八個字含藏著更為弘深廣大深慈大悲的救度,可謂「顯存仰止深義,隱彰攝取極致」;若顯若隱,彌陀本願,於此究竟,行者受法,方得樞要。
可說本願念佛,利濟無邊,豎窮三世,橫遍十方,無機不攝,無人不生。因此,念佛人應該深體佛心,而「立信本願,謹行抑止」。
今天就談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