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慧淨法師2018年6月10日講於台南佛一法會(第十九次)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是第十九次的佛一,上次跟大家研討《觀經》大意時,講了八個主題:
第一,《觀經》經名。《觀無量壽經》在古代有五個名稱:《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無量壽觀經》《無量壽佛觀經》《觀無量壽佛經》《十六觀經》,簡稱為《觀經》。
第二,《觀經》解題。簡略解釋《觀無量壽經》這五個字。
第三,《觀經》說時。這一部《觀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大約在西元前492年,也就是距釋迦牟尼佛入滅的八年前,七十三歲的時候,在靈鷲山說《法華經》之際,同時所說的經典。
第四,《觀經》宣說之理由。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講這一部《觀無量壽經》?
第五,《觀經》譯者與譯時。這一部《觀無量壽經》是在古代劉宋元嘉十年,也就是西元四百三十四年,西域人畺良耶舍在江蘇揚州鐘山道林寺所翻譯的。
第六,《觀經》緣起。釋迦牟尼佛之所以會說這一部《觀無量壽經》,是由於宮廷政變,引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最後選擇往生西方淨土極樂世界,並且求問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方法,這是釋迦牟尼佛說這一部《觀經》之定善、散善與念佛的因緣。
第七,《觀經》梗概。基於上面所說的緣起,釋迦牟尼佛就為韋提希夫人說了定善十三觀,以及散善的三福九品與念佛這些方法。而在最後,釋迦牟尼佛讚揚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唯有念佛是最容易又最殊勝的往生成佛法門,所以勸大眾要信佛念佛,而結成這一部經。
第八,《觀經四帖疏》緣起。《觀經四帖疏》最後「跋言」的地方就說:「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由於在善導大師以前的隋朝三大師──也就是慧遠大師、智顗大師、吉藏大師,以及攝論師們相繼註解《觀經》,但是觀點都錯誤,因此影響了念佛法門的宏揚,善導大師為了糾正他們的錯誤而註解《觀經》。為什麼要先說這個主題呢?因為要講解《觀無量壽經》都必須以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為主,因此在這裡預先講解《觀經四帖疏》的緣起。
這是上次所講的八個主題,今天接著講第九個主題:《觀經》五分。
第九、《觀經》五分。《觀經》五分,也就是這一部《觀無量壽經》的組織、架構分為五個大段落。
晉朝道安大師將佛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以三個大段落來解說每一部經,稱為「三分科經」。自此,這三分科經就成為解釋經典的慣例。
淨影寺的慧遠大師,天臺宗的智顗大師,三論宗的嘉祥大師,都有註解《觀無量壽經》,他們註解《觀無量壽經》也是依據道安大師的三分科經方式來解經。到了唐朝,善導大師看出《觀無量壽經》有其特別的內涵,因此他解釋這一部《觀無量壽經》時,並未沿用諸師將經文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三段式的分科方式,而是特別將《觀無量壽經》分為序分、正宗分、得益分、流通分、耆闍分五個部分,這就是《觀經》五分,分為「五分」──五個大段落來解釋。根據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序分義」卷頭所說:
第一,從「如是我聞」到「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序分」。
第二,從日想觀初句「佛告韋提希」到「名第十六觀」,是「正宗分」。
第三,從「說是語時」到「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是「得益分」。
第四,從「爾時阿難」到「皆大歡喜」,是「流通分」。
以上四分,是釋迦牟尼佛在王宮所說的。
第五,從「爾時世尊」以下,是「耆闍分」。
善導大師是加了「得益分」,以及後面的「耆闍分」。
為什麼要加這二分,特別是加「得益分」呢?因為這樣才能夠突顯出這一部經的核心,也顯示出韋提希夫人以及當時在她左右的侍者們,是聽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經》講到哪個地方才獲得利益的。韋提希夫人所獲得的利益,也是我們後世修學淨土法門的人能夠獲得的利益。為了突出這一點,善導大師特別將這一段經文另增一分,叫做「得益分」。
簡略來講,「得益分」是釋迦牟尼佛講解定善十三觀,講到第七觀華座觀時,釋迦牟尼佛就跟韋提希夫人說,接下來,我要講說解除苦惱的法門。(我們眾生都有煩惱,都會痛苦,最嚴重的是,不只是這一輩子有苦,而是累生累世輪迴無盡的痛苦。如果能夠解除我們的煩惱,解除無盡的輪迴之苦,那這個法對我們來講,就是我們所需要的。)這個時候,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突然間應聲顯現在天空中,讓韋提希夫人以及他的侍者們清楚的看見,當下獲得了往生決定。顯示出苦惱以及輪迴當下就斷除了,因為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不再繼續無盡的輪迴;那往生極樂世界不只是往生而已,而是顯示成佛,因為極樂世界是佛的境界,不管任何人,只要到極樂世界都必定成佛,而且是快速的成佛,這個快速是超越時間性的。
這典故明白顯示:阿彌陀佛本身就是我們除苦惱的法,不論是見到阿彌陀佛本身,或者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或者專稱阿彌陀佛的名號,道理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人,當下他的苦惱,他的輪迴就獲得解除了。因此可知,這麼重要的一段經文,如果不特別顯示出來的話,有的人不曉得這個地方是一個重點性的示現,依文解義就看過去,那就太可惜了。
慧遠大師、智者大師、吉藏大師都將得益科入正宗分,將「爾時阿難即從座起」以下的經文全部科為流通分,在流通分中雖然存在王宮與耆闍的差異,但總之這三位大師都是將《觀經》科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
慧遠等諸師並沒有在正宗分之外別立得益分,而善導大師卻在正宗分之外特別開出得益分,這是因為慧遠等諸師判定韋提希夫人之得忍是在正宗分之終,認為韋提希夫人是聽聞十六觀之說法的過程中隨聞隨觀,於是證得無生法忍。
然而善導大師卻並不這樣看,善導大師於正宗分之外特別科出得益分,是為了在正宗分中辨明要門與弘願,並且引出韋提希夫人得益這一問題;而為了明確韋提希夫人之所以證得無生法忍,完全是得益於弘願,而非定散的要門,所以才在正宗分之外特別科出得益分。
善導大師認為韋提希夫人之得忍是在第七觀初得見一佛與二菩薩之時,見佛身故,亦見佛心,當下感悟到彌陀救度之悲心,信心歡喜而得無生法忍的。正是為了凸顯出韋提希夫人之得忍是在第七觀之初見無量壽佛這一點,所以善導大師才特別科出得益分。
善導大師這種分判,也是為了顯明《觀經》一經之所歸。如果韋提希夫人之得益,約正宗分判時,則得益必須由於定散的功夫及功德;但韋提希夫人那時還沒開始修學散善與定善,是由超越定散兩門的彌陀救度的弘願,並非因為聽聞修學定散的要門而得,乃因定散歸趣之弘願而得,故於正宗分外別開得益分。
善導大師之所以能做這樣的區分,是因為善導大師自古以來被尊稱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當然化身也是一種示現,示現就必須要有相應於示現的行為、現象,因此善導大師要解釋《觀無量壽經》時,就特別請求阿彌陀佛以及十方諸佛為他加持證明與指導。果然,在寫《觀無量壽經疏》的時候,每天晚上都有一位聖僧來指導他玄義科文;因此,可以說,這部《疏》雖是善導大師所寫的,卻同時也是這位聖僧所寫的。這位聖僧是誰呢?當然是佛,不可能是其他的出家眾,也不太可能是其他的菩薩。為什麼?經典是佛講的,特別是淨土法門,「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菩薩莫能究聖心,譬如從生盲,欲行開導人」,這樣的話,即使是大菩薩也沒有那個資格與能力來示現教導怎樣解釋《觀經》。
所以,我們講解《觀無量壽經》必須重視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進一步以《觀經四帖疏》做為唯一的準繩。以上是特別就「得益分」加以說明。
《觀無量壽經》最後一分是「耆闍分」,為什麼也要立這一分呢?這個背後也有它的特殊含意。簡要來講,主要是因為《觀無量壽經》有講過兩次:一次是在王宮所講,即是王宮會;一次是在靈鷲山所講,即是耆闍會。
善導大師為什麼要將王宮會與耆闍會科做兩會,應有五個原因:
一、處別故。王宮會是在王宮中的監牢所說之法,耆闍會則是在耆闍崛山所說之法,因為說法之處不同,所以才科為兩會。
二、時別故。王宮會是在阿闍世正造逆罪之時佛所說之法,耆闍會則是阿闍世已造逆罪,佛返回耆闍崛山後所說之法,因為說法時節不同,所以才科為兩會。
三、對機別故。王宮會所對之機是末代凡夫的總代表韋提希夫人,耆闍會所對之機則是聲聞與菩薩,因為所對之機不同,所以才科為兩會。
四、說人別故。王宮會是佛親口宣說,耆闍會則是由阿難傳說,因為說法之人不同,所以才科為兩會。
五、為顯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之義故。王宮會顯示以韋提希夫人為對機眾的本為凡夫之經,耆闍會則是顯示以聲聞、菩薩等聖者為對機眾的兼為聖人之經。為了凸顯此義,所以才科為兩會。
要而言之,為什麼要將王宮會與耆闍會科做兩會,主要是為了凸顯「五乘齊入」,王宮會正度障重根鈍的人乘、天乘之機,耆闍會兼益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念佛一法,使五乘齊因齊果。亦即:因地聖凡根機不同之五乘,同以念佛之一因,往生淨土同證成佛之一果。
這也顯示出,《觀經》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最後所要講的,從成道講經說法,一直到講《法華經》,都是為了舖陳講《觀無量壽經》的方便,這個後面會說到。
「序分」,是表明宣說這一部經的狀況,在一部經的最前面,一般分為「證信序」與「發起序」。
「證信序」是證明這一部經的內容是真實,沒有錯誤的,希望未來的眾生要生起信心,不要懷疑文字的內容。「證信序」是所有經典共同的形式,所以「證信序」也叫做「通序」,是通於所有經典的序文。
「發起序」,是敘述開說這一部經的動機、因緣、目的的文字。因為每一部經各有其特別、不一樣的狀況,因此發起序的序文也各異其趣,如與前面「通序」比對的話,就名為「別序」。
不過《觀無量壽經》的序分比較特殊。依據善導大師區分為「二序七緣」,或「三序六緣」。二序就是「證信序」與「發起序」,七緣是把「發起序」又展開為七個段落,成為「二序七緣」;「三序六緣」則是把前面講的七緣,第一個緣歸做一個序,也就是「證信序」「發起序」跟「化前序」,六緣就是剛剛講的七緣當中的六緣,這個等一下再略微解說。這種分法,明確突顯出這一本《觀無量壽經》的尊貴與殊勝。
「正宗分」的內容,是《觀無量壽經》的十三定觀以及三福九品。
「得益分」的內容,前面有稍微解說,就是指韋提希夫人與她的五百位侍女得到利益的經文。像慧遠大師、智顗大師、嘉祥大師他們解釋《觀無量壽經》時,是把這一段列入「正宗分」之中,並沒有另立「得益分」,唯有善導大師特別另行設立這一分,有什麼理由呢?
其他的幾位大師是把「得益分」解釋為韋提希夫人聽過十六觀(定善十三觀,散善三觀)全部內容之後所得到的利益,所以把這一段也歸入「正宗分」;但是善導大師他不是這麼看的,他認為這是在第七華座觀的時候,見到阿彌陀佛顯現,所獲得的利益,所以善導大師就把這部分另外設立一分,使這一點能夠更加地明白。也就是說韋提希夫人跟五百位宮女之得到利益,並不是因為聽聞過全部十六觀之後而得的,而是早在華座觀的時候,他們看到阿彌陀佛出現在空中而得到的。關於這一點,我們再另做專題來解說。
「流通分」,就是為了讓這一部經所說的法門,能夠廣泛長遠的弘揚、流傳,而把這一部經的核心在「流通分」的地方講出,交代給弟子們,釋尊往往是交代給阿難尊者或彌勒菩薩。在《觀無量壽經》是交代給阿難尊者,因為在王宮說法的時候只有目犍連尊者與阿難尊者在佛的旁邊,因此交代阿難尊者。
「流通分」的經文,也就是最後所講的: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四句是《觀無量壽經》的核心,也就是代表整個《觀無量壽經》,乃至代表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最後結論,所以這一段經文是非常重要的。
這一段稱為「咐囑文」,是整部《觀經》的核心經文。「正宗分」所講的十三定觀與三福九品,都是為了引導歸入這一段咐囑文,咐囑大眾依這一段文去行持。可說,整部《觀經》唯一就在說「持無量壽佛名」,不是觀想,不是觀無量壽佛像,也不是在三福九品。因此,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對這一段流通文就特別的加以解釋說:
正名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耆闍分」,最後一分是「耆闍分」。「耆闍」就是「耆闍崛」,也就是靈鷲山的意思。「耆闍分」是指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內王宮說法結束之後回到靈鷲山,阿難尊者把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王宮裡面所說的《觀無量壽經》法門又重述一遍。可見這一部經是由王舍城內王宮的說法,再於靈鷲山上重演一次,這個叫做「二會」,一經二會,二會構成一部《觀無量壽經》。這是有關「觀經五分」的說明。
第十、觀經七緣。接下來,第十點,觀經七緣,也就是將「發起序」分為「二序七緣」,或「三序六緣」。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序分義》中,區分《觀經》的序分為「證信序」與「發起序」;進一步又將「發起序」分為「化前序」和「正發起序」二節;最後就結為:「初名證信序,次名化前序,後名發起序。上來雖有三序不同,總名序分竟。」因此所謂的二序就是「證信序」和「發起序」,三序就是「證信序」「化前序」以及「正發起序」。
「證信序」就是《觀經》最初「如是我聞」這四個字。
「化前序」是接下來的「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這四句經文。
「正發起序」是從經文「爾時王舍大城」,一直到「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等數百句的經文。
依據經典註釋家的通則,一般都是分為二序,也就是「證信序」和「發起序」。像這樣分為三序,是善導大師特別的看法,在其他大師的註解中是從來沒有的。三序,是把「發起序」又分為「遠發起」跟「近發起」;「遠發起」就是剛剛講的「化前序」,以一代的所有經典,做為引起《觀經》教化的序幕,來顯示淨土的教理,這個有其尊貴殊勝的地方。
因為《觀經》主要是在摩訶陀國王舍城的宮中所說的,而不是在耆闍崛山(靈鷲山)所說的;還有,宣講《觀經》的場所並沒有千二百比丘眾,也沒有三萬二千菩薩眾。因此,經文所講的「一時佛在王舍城」這些經文就做為「化前序」。所以《觀經》的序分就分為「二序七緣」或「三序六緣」。
以這樣的分法,「證信序」只有四個字,就是「如是我聞」;「發起序」,總共有一千三百五十五個字,比率是很懸殊的。以《無量壽經》來講,《無量壽經》的「證信序」比較長,有一千二百二十八個字,「發起序」比較短,有三百九十三個字。《觀無量壽經》的序分跟《無量壽經》的鋪陳可以說是相反的,這有其特別的含意。
首先,「二序七緣」。「二序」是「證信序、發起序」,「七緣」是把「發起序」分為「化前序、禁父緣、禁母緣、厭苦緣、欣淨緣、散善顯行緣、定善示觀緣」等七個緣。
「三序六緣」,「三序」就是「證信序、化前序、發起序」,就是把剛剛所講的「發起序」七緣當中第一個緣「化前序」歸為一個序,成為「證信序、化前序、發起序」;七緣中移出化前序就成為六緣「禁父緣、禁母緣、厭苦緣、欣淨緣、散善顯行緣、定善示觀緣」。圖示如下:
也就是說,《觀經》從近的來講,是因這六個緣才引起釋迦牟尼佛說《觀無量壽經》,從遠的來講,也就是「化前序」,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就一直在等待機緣要講說彌陀救度眾生的法,但因緣一直不成熟,直到這個時候,因緣已經成熟了,釋迦牟尼佛就很歡喜地、微笑地來講這一部《觀無量壽經》。
善導大師所區分的這幾種緣是很可貴的。大家初聽會覺得有一點複雜,但如果能夠理解的話,就會覺得它是很好的。
有關序分,我們也稍微解釋一下。
第一,證信序。「證信序」就只「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前面說過,序分是講經的來由,分成「證信序」與「發起序」。「證信序」是證明這部經是可信的,也就是阿難尊者自己說,是我在某個時候、某個地方、聽到佛為某某大眾這麼說的,我所聽到的確實沒有錯,希望大家要相信,不要懷疑,這就是「證信序」的部分。
一般「證信序」包含「六成就」,六成就是:「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所謂成就,就是條件,這六個條件具備了,才能夠講起這一部經。一部經的「證信序」,以一般的六成就來講的話,就是前面的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等,總共有五句。阿難尊者說,這一部經的內容,是我親自聽佛這樣說,是真實不虛的。當時釋迦牟尼佛在摩伽陀國都城王舍城東北的靈鷲山中,與長年隨侍左右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另外還有以文殊菩薩為上首的三萬二千菩薩。
有關「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由來,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四個月,以大迦葉尊者為上首,在王舍城附近的畢波羅堀做第一次的經典結集,那一次是結集經藏與律藏。
經藏主要由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轉述自己一輩子當中所聽過佛所講的所有經教。那時候,在經過以大迦葉為上首的總共五百位阿羅漢共同認可之後,這一些阿難尊者所敘述的每一部經就被記憶下來,最後被記錄成為文字。所以「如是我聞」是阿難尊者他如實的轉述佛所講的。
在《大般涅槃經.遺教品》就有講,世尊將入涅槃,阿難尊者就問佛說,佛陀啊,你入滅之後,我們結集法藏,一切的經典最初要安哪種語言呢?世尊就回答說,一切的經初,就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四眾,而說此經。」如是我聞的來源是這樣的。
這裡所講的「一時」就是當時。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道場的大眾聽聞說法,是機法相應的時候才能講那一個法。以印度的傳統來講,不重視紀年,也就是說不重視記錄年日時辰,所以經典往往用一時來呈現;又由於佛陀說法不只是針對我們南閻浮提的眾生,而是針對三界,乃至十方聖眾所講的,那三界的時間跟其他世界的時間都不相同,很難用某年某日來說明,所以就用「一時」來代表。
「如是」就是「六成就」中的「信成就」。表示是可信的,是沒有錯,不應該懷疑的。
「我聞」就是「聞成就」。也就是阿難尊者他親自聽聞佛說的。
「一時」就是「時成就」。阿難尊者說,是他在某個時候所聽到的。
「佛」就是「主成就」。阿難尊者說,這部經是佛親自說的,不是其他菩薩或羅漢說的。
「王舍城」就是「處成就」。阿難尊者說,地點是在王舍城。
「大比丘眾等」就是「眾成就」。阿難尊者說,在座的聽眾有哪一些人。
以上,就是六成就。
也就是說,每一部經必須要有這六種條件:第一個,是誰聽聞的;第二個,所聽聞的內容是可信的;第三,是在甚麼時候聽聞的;第四,是誰講的;第五,地點在哪裡;第六,有哪一些聽眾。這六個,結合成一個講經的條件。
不過,善導大師是將「如是我聞」這一句四個字作為「證信序」,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等是做為「發起序」之前的「化前序」,剛剛有講到,這樣的分判能夠突顯這一部經的尊貴與殊勝,同時也流露出釋迦牟尼佛的本懷。
接下來的「發起序」內容有七個因緣。「發起序」是敘述引起說這一部經的種種緣由,此序分成七節,叫做發起序七緣。
第一節「化前序」。「化前序」就是「發起序」七緣中的第一緣,也就是剛剛所念的那段經文: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所謂「化前序」,就是舉出《觀經》教化之前的情境做為序文。
《觀經》是釋尊在中印度摩伽陀國宮中對韋提希夫人所說,並不是在靈鷲山所說。又當時在場的也沒有一千二百五十位的比丘眾與三萬二千的菩薩眾;同時,經文之中所說的:「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並不是在講說《觀經》的時候,也不是在講說《觀經》的事情,而是舉出講《觀經》之前的情境。因此,這段經文善導大師就作為「化前序」。
善導大師這種區分方法,是非常好的,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們瞭解他的前後因緣,瞭解《觀經》這部經的難得,是有種種因緣,而且等待了這麼久,才能夠開講出來,也顯示出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所講的救度眾生的法門,救度的對象是怎樣的對象?就是像韋提希夫人這樣的博地凡夫。那韋提希夫人代表誰?代表我們。
另立「化前序」之用意,在於標明,開展真實教化之前所說的一切法門是方便教法。所謂的真實教化,是哪一宗呢?是淨土宗;真實的法門是什麼法門?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法門。善導大師是把釋迦牟尼佛在講《觀經》之前(當然《觀經》就包含《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淨土三部經)所說的一切教法,統統看成是開展《觀經》教化的一種前方便。善導大師認為《觀無量壽經》「化前序」的這段經文,就是在說明這個事實。
這一段經文,從遠的來講,是在敘述釋迦牟尼佛自從成佛以來所說過的一切的經教;從近的來講,是在開示《法華經》的狀況。釋尊從前所說的法,簡單的說,都是為了宣講《觀經》的引誘方便,一直以來機緣還沒成熟,但是現在機緣成熟了,說這部經的時機終於來到了。為了讓我們知道這一些順序,所以阿難尊者說了這一節「化前序」。在這裡,阿難尊者也暗示,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是在靈鷲山上向一千二百五十位聲聞,以及三萬二千位的菩薩說《法華經》。
《法華經》被稱為出世本懷的經典,可是講這部出世本懷經到一半,中途竟然擱置下來,去到王宮講《觀經》,說明《觀經》的重要性、緊迫性,救度度眾生的利益廣大圓滿,豈不是重要超過《法華經》?也顯示《法華經》的本懷要假藉《觀經》才得以實現。《法華》好比一種理論課,而《觀經》是實習現場。釋迦牟尼佛正是這樣顯出《觀經》才是本懷中的本懷。
從三乘導入一乘的《法華經》切換到五乘齊入的報土的《觀經》,就是這麼微妙。顯明《法華經》的內容必須加入《觀經》彌陀救度,法華意趣才圓滿。
有一首偈說:「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這一首偈,是在敘述釋迦牟尼佛一生說法的次序與經過。
「華嚴最初三七日」,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以三七日說《華嚴經》,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在正覺大塔菩提樹下成佛之後,最開始所講的是《華嚴經》,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菩薩,時間是二十一天。
「阿含十二方等八」,以十二年時間講《阿含經》,以八年的時間講《方等經》。
「二十二年般若談」,以二十二年時間講般若的經教。
「法華涅槃共八載」,最後,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靈鷲山上,為一千二百五十位聲聞,及以文殊菩薩為上首的三萬二千位菩薩講《法華經》與《涅槃經》。這是釋迦牟尼佛接近涅槃的幾年間,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從七十三歲之後講《法華經》《涅槃經》,還有《觀無量壽經》這一些經典,總共有八年。
這一首偈是以天臺宗的判教來講的。天臺宗智者大師判別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教理為「五時八教」,「五時」就是這裡所講的「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這是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講經次第,共有五個時段,所以叫作「五時」。
「八教」,就是「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化儀四教」就是「藏、通、別、圓」,「化法四教」就是「頓、漸、秘密、不定」,這是以天臺宗的判教來講的。天臺宗的判教內容,正好可以說明都是淨土宗的前方便。也就是說,天臺宗這裡所講的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都是為了開講《觀經》的前方便。
一代化前。有一個論題叫做「一代化前」,這是淨土宗學的一個論題。
所謂的「一代」是指一代教,亦即釋迦牟尼佛一代之間所說的所有經教,也就是釋迦牟尼佛一輩子當中所講的所有的聖道法門的經典。以經典來講,就是剛剛所講的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這一些經典,叫做「一代教」。因此,所謂「一代化前」就是釋迦牟尼佛一生之間所說的聖道門的、自力的、難行道的這些所謂修行法門,以這些做為教化淨土門《觀無量壽經》之前的一個序幕。換句話說,聖道門所有的經教,都是作為宣講淨土教的階梯方便;總之,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八萬四千聖道法門,都是淨土法門的前方便;在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中,則稱為「要門」,也就是《觀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定善十三觀,以及散善的三福九品。
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經典,不出定散二法,「定」的方面,要有禪定的功夫才能顯現出佛性;「散」是基礎性的,也就是廢惡修善,這定散二法都是淨土門方便的「要門」。講這些「要門」的用意是什麼呢?意在調機誘引:調熟眾生,使他能夠具有成熟的機緣與足夠的善根信受彌陀的救度。所以,所有的法門,都是淨土宗的前方便,都是為了引導眾生最後信受彌陀的救度,專稱彌陀的佛名。
所以說,「一代化前」──釋迦牟尼佛一輩子講的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都是為了進入宣講淨土宗三部經典《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的前方便。
一般都把「證信序」中「一時佛在……,為大眾講什麼內容」,都歸入為「證信序」,但善導大師看出這一段不是《觀經》的「證信序」,而是「發起序」,亦即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就一直在等待、發起講《觀經》的機緣,因此這些都是鋪路,都是前方便,都是過程。善導大師這一種區分與解說,有別於其他的大師,是非常特別的。如果瞭解這一部《觀經》的教理,乃至瞭解淨土宗三部經的宣講時機及其次序與過程的話,就會對善導大師這種區分,非常的認同、非常的肯定、讚佩。
因此,《觀無量壽經》最後,釋迦牟尼佛不流通十三種定觀,也不流通三福九品,而是流通「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到最後是持佛名號,不是觀佛相貌,因此善導大師就下了一個決定性的按語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上來」是釋迦牟尼佛從講《觀經》,一直到最後,這是「近」的來講;「遠」的來講,「上來」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所講的一切經典,一直到現在所講的《觀經》,都離不開「定」跟「散」,可以歸納為「定善」跟「散善」。當然,這對眾生都有教化的利益,可是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來講,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經》的本意,卻是要我們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可以說,這不只是《觀無量壽經》的結論,也是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的總結論。
《觀無量壽經》最後的結論,就是這一段: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持無量壽佛名」只有六個字,以這六個字做為《觀經》的結論,乃至做為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的結論似乎簡略了一點,一般人難以透澈了解,因此釋迦牟尼佛在《觀經》之後就無問自說,續講《阿彌陀經》。其實,《阿彌陀經》所講的就是在開展《觀無量壽經》最後的這一段經文──「持無量壽佛名」這六個字。
所以,《阿彌陀經》沒有講三學六度,只有講「執持名號」;「執持名號」就是《觀無量壽經》所講的「持無量壽佛名」。
講「執持名號」,可以說把釋迦牟尼佛一代所講的聖道門經典,判為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少善根福德」。不過,這個「少」,不是數目上多少的「少」,而是本質上的優劣。也就是說,我們娑婆的眾生都是貪瞋癡的凡夫,再怎麼樣修學釋迦牟尼佛一輩子所講的聖道門經教,以這些功德要往生極樂世界,都不是多善根,是屬於少善根,因為我們凡夫的本質是劣的,怎麼修持都帶有貪瞋癡。可是,如果執持名號的話,本質是優秀的,是殊勝的,因為這一句名號叫做「萬德洪名」,是阿彌陀佛因地願行的總結晶。
所以,稱念這一句名號,無論是稱念一聲或十萬聲,統統都是優質的,因此《觀無量壽經》中所提及的下品生的人,他們一輩子都是遇到惡緣而作惡多端,沒有遇到佛緣、善緣而行善學佛,可是最後念了十聲或一聲佛號,也能往生極樂世界。你說一聲到底是多還是少?一聲時間很短,而且只是一句而已,非常的少,但是它本質非常的優勝。所以《阿彌陀經》裡面所講的多善根、少善根不是數目上的多少,而是本質上的優劣。
以上的解說,對照近代尼泊爾所發現到的梵文《阿彌陀經》,就更清楚。從梵文可以看出鳩摩羅什所翻譯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個「少」跟「多」不是我們中國人概念上的多少,而是一種本質上的優劣。
一代結經。因此,又有一個論題叫做「一代結經」。「一代結經」也是淨土宗學的一個論題。「一代」是一代教的略稱,指釋迦牟尼佛一輩子所講的所有經典,「結經」,就是作為總結論而宣說的經典。「結經」是指《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一輩子當中所講教法總結論的經典,所以叫做「一代結經」。
就是說,若把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經典當作一部經,然後分為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一代化前」就是序分,內容就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聖道門的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這些都是「序分」──淨土宗的序分;《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就是「正宗分」,《阿彌陀經》就是「流通分」,流通就是結論的地方,以這判別,顯示淨土門他力教在佛教全體中最高最尊的地位。這叫做「一代結經」。圖示如下:
以聖道門所有經典為序分是依據《無量壽經.發起序》所說之「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一段經文說諸佛如來之所以示現世間,其目的在於憐愍三界火宅、六道苦海的群萌(凡夫眾生),雖廣說一代諸教(光闡道教),然而,最後導歸彌陀本願之念佛法門(惠以真實之利)。真實之利即是念佛一法,若非念佛一法,群萌無能脫離三界火宅之苦。
詳細來說,釋尊之所以出現於世、說法度眾,其根本目的在於宣說淨土門他力念佛之教,以普救萬機。故聖道門難修難行之諸教並非釋尊之本意,但自釋尊成道以後數十年間,宣說其本意的時機尚未成熟,所以釋尊才一邊權說難修難行之聖道門的自力成佛之法,以期聽眾覺悟到出離生死、轉迷開悟絕非易事,一邊等待宣說易修易行之淨土教門的到來。
故聖道門諸教,不論是《華嚴》圓教,甚至是《法華》一乘教,都是為了宣講淨土門而鋪陳的序幕。故聖道門諸經都是淨土三部經的序分。
另外,《大經》與《觀經》是顯示救度之法與救度之機的經典,因為這兩部經都是在闡述淨土門他力教的要旨,所以才將這兩部經作為正宗分。而《阿彌陀經》則是承接《大經》與《觀經》的宗旨,開闡五濁惡世濁惡之人念佛往生之道。經中列舉六方諸佛的證誠,而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念佛即稱為善男子善女人)執持阿彌陀佛之名號,則其人皆為諸佛之所護念,必定不退於無上菩提,所以釋尊才勸導舍利弗,說汝等要信受阿彌陀佛之名號。在這裡,釋尊是將一代佛教的精髓——這句阿彌陀佛名號付囑於舍利弗等諸弟子,希望諸弟子弘布流通於後世。因此《阿彌陀經》即為流通分。
如上所說,以《阿彌陀經》為一切經典的流通分,故稱《阿彌陀經》為一代結經。
以上,是發起序七緣的第一個緣──「化前序」的說明。
第二個緣是「禁父緣」,意思是把父親禁閉在牢籠裡面。
第三個緣是「禁母緣」,意思把母親關起來。
第四、第五個緣,分別是「厭苦緣」「欣淨緣」。
以上這四個緣──禁父緣、禁母緣、厭苦緣、欣淨緣,引起釋迦牟尼佛講散善與定善,因此就有「散善顯行緣、定善示觀緣」,這樣總共就有六個緣,包含前面的「化前序」,總共七個緣。這七個緣,引起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經》。
第二節「禁父緣」。接下來,就第二個緣──「禁父緣」來說明。
禁是禁止的禁,如禁語、禁菸、禁倒垃圾。此之禁是拘押、扣押之意。如:拘禁、禁閉、監禁、幽禁。
上一次有講過《觀無量壽經》的緣起,也就是在摩伽陀國的王舍城,有一位太子叫阿闍世,他把父親關起來,成為講這一部《觀經》緣由的第一個近緣。
阿闍世太子受惡友提婆達多的唆使,想篡奪王位,因此把他的父王頻婆娑羅幽禁在七重牢房中,並且禁止提供任何飲食,要餓死他的父親。但由於他的父親吃了韋提希夫人秘密帶進牢房的食物,又聽目犍連尊者、富樓那尊者的講經說法,因此身心不但沒有衰弱,反而神情更愉悅。
在這裡也把經文念一遍,順便消文,因為這很有啟發的意義,之後再就《觀無量壽經》核心的經文做專題解說。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王,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那個時候,摩伽陀國的王舍城有一位太子,名叫阿闍世,他跟他的朋友提婆達多很親近。提婆達多看到自己的堂兄弟,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團一天一天壯大起來,他很嫉妒,想除掉釋迦牟尼佛,由自己來當新的佛。因此煽動阿闍世太子說:太子,其實你生前是一個仙人,你是被現在的父親頻婆娑羅王殺死,然後再來當他兒子的。原因是,你的父王因為膝下一個孩子也沒有,很煩惱,就去看了一位相命師,那位相命師跟他說,有一個仙人不久會死,他死了之後,就會投生當國王你的兒子,不過這位仙人還必須三年才會命終,所以國王你至少還要等三年。頻婆娑羅王等不及,想要快一點得到孩子,因此就命令部下把仙人殺了,不久之後,他的夫人韋提希果然就懷孕了。
後來,你父王再去見那位相命師,那位相命師就說,哎呀,這個孩子是要來報仇的,因為當初他死的時候,心中起了一個很堅強的報復念頭。因此,你父親心中就很恐懼,夫妻兩個人商量,要在高樓上生產,讓嬰兒掉落到地上摔死;可是這個小孩福大命大,不但沒有摔死,也沒有受重傷,只是折斷了一根小指頭,而保住了生命,這孩子就是太子你。所以你父王是你的仇人,他對你根本一點恩德也沒有。再說,你父王年紀已經老邁,不能夠治理國家了,所以不如你把父王殺了,自己當上新的國王, 那我提婆達多也把釋迦牟尼殺了,我來當上新佛,國家由新王與新佛來統治教化,我們共同協力,擴大威勢,這樣才會天長地久,國家安泰,我們何不同樂同享。
這個是提婆達多唆使阿闍世太子的話與經過。
阿闍世太子聽了這一番話之後,又看看自己的手真的是斷指受傷,就相信提婆達多所說的話。王舍城的悲劇,就這樣開展了序幕。阿闍世太子把他的父王關在七重牢房裡面,而且命令除了他的母親以外,其他人都不能接近他──接下來經文說: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
諸瓔珞中,盛葡萄漿,密以上王。
王后韋提希夫人因丈夫被自己兒子關起來,非常的悲傷,就把身體盥洗清淨之後,將麵粉與酥蜜攪和一起,塗抹在自己洗淨的身上,又把葡萄汁灌進所戴的瓔珞孔中,然後去牢房見她的丈夫頻婆娑羅王,她秘密將這些東西,帶進牢中給頻婆娑羅王食用。
爾時大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
頻婆娑羅王吃了這些麵,也喝了果汁之後,就用水漱口。漱口完了,就合掌恭敬地遙拜靈鷲山上的大聖釋迦牟尼佛。請求說:世尊啊,您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是我的親友,唯願世尊慈悲,能夠派目犍連到這裡來為我受八關齋戒。
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麨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靈鷲山上的釋迦牟尼佛,看到了頻婆娑羅王合掌向他禮拜請求,也知道了請求的心意,當下就派目犍連尊者前往。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弟子當中神通第一,他像老鷹一樣,很快的就到了王宮(當然不是用飛的,念頭一動就到了)。老鷹它飛的速度很快,一個小時可以達四百公里左右;有神足通的話,可以在這裡起一個念頭,在遙遠的地方就立刻出現,不受距離遠近的拘限,即所謂的一念同時。
目犍連尊者就天天以神通來到王宮的監牢,為頻婆娑羅王授八關齋戒。
釋迦牟尼佛又另外派遣了說法第一的富樓那,特別來跟國王說法。
這樣經過了二十一天,頻婆娑羅王雖然被關在牢房裡面,但由於有得吃,有得喝,又能夠天天聽到講經說法,清淨修行,所以不但沒有死,也沒有衰邁,反而神情愉悅,精神旺盛,這個就是「禁父緣」。
如此說來,被關反而是他的修行時機,當國王的時候,日理萬機,沒有修行的機會;現在被關了,可以天天受八關齋戒,也就是整天修行的意思。
接下來,講一段念佛往生的故事。當然念佛必定往生,念佛往生那是很普遍的,不過,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是「平生業成」,也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而願生彌陀淨土的人,他的往生不是臨終的時候才決定,是現在還活著的時候就可以決定。
在大陸河北省有一間渤海雙緣安養院,有一位老尼師叫做真願法師,他在今年(2018)5月8日下午兩點多往生,得壽八十四歲。老尼師是六十歲才出家的,他剛出家時並不曉得專修淨土法門,前年底,因為別人的推薦才來到渤海雙緣。
渤海雙緣安養院有一個特色,就是不分在家出家,也不分男女,也不一定一個月要多少錢,幾乎沒有什麼條件,如果說有條件的話,唯一就是進來要隨大家吃素,而且要跟大家念佛,這就是唯一的條件。
因為這個安養院是佛門辦的,當然要吃素,尤其是淨土法門辦的,當然也要念佛,目的就是希望念佛人,或一般人來這裡養老,也在這裡被送往生到極樂世界。因此,在安養院中,就創造一種念佛的環境,創造一種可以送他往生極樂世界的環境。
渤海雙緣創辦沒有幾年,到現在已經送了九十位左右的老人家往生極樂世界。真願老尼師前年底搬到安養院來,老尼師身體向來一向健康,沒有什麼病痛,5月8日下午兩點左右,突然感覺身體不舒服,他意識到是阿彌陀佛要來帶他了。因為念佛人都有一個願望,就是往生極樂世界,而且能夠順利安然的往生。儘管或許不能預知時至,但也都希望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對念佛人來講,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是肯定的,為什麼?因為知道這個世間無常,即使恩愛的夫妻,或者父子、母女的相聚,也只不過是這一輩子幾十年的因緣和合而已,因緣過了,每一個人──丈夫啦,妻子啦,父親、母親、兒女,都會隨著自己不同的善惡業緣投生轉世六道輪迴而去,根本不能夠再相聚,只有自己往生極樂世界,家人也都往生極樂世界,這樣才能真正永遠團聚。因為念佛人預先都有這個觀念,也有這種心理準備,所以臨終的時候,往往不會心生貪戀、意起顛倒,但能否預知時至,就不一定。
這位老尼師他想到是不是往生的時候到了,那時候她就說:「如果我該走了,彌陀老爸就來接我吧!」然後一直念佛,14:07還跟看望她的佛好法師說,你該去學習了(念佛堂組織安老法師共修),快走吧!14:20佛好師父接到副院長通知,讓她快過去,說真願法師已經往生了。
可以說,真願尼師的往生時間很短,就這麼幾十分鐘,乾淨俐落,不拖拖拉拉,表示他願生的心很懇切,而且是專一念佛,這樣往往能夠身無病苦,而且預知時至。
當然,不管出家人也好,或優婆塞、優婆夷也好,都有本身應該做的本分,但不以這個該做的本分事用來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這一些都不足以構成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構成往生極樂世界的唯一條件,全部的正定業,就是這句名號,也就是專稱彌陀佛名。唯有「專稱」,才能夠順利安然的往生極樂世界。
這位老尼師平常如何行持呢?因為他年紀大了,所以院方讓他不用跟大家上早晚課,也不用跟大家輪執事,只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念佛就可以了。不過這位尼師覺得,儘管年紀八十四歲了,但還很健康,所以他也都跟大眾做早晚課,而且每有助念,他都報名參加。他說:「我年老了,睡覺時間少,所以凌晨兩點以後的助念班都可以排我的班,這樣我就可以多念幾班。」遇到做善事,他也很積極慷慨,他說:「我有退休金,所以如果有修建道場,或救濟貧困的機緣,不要忘掉我,要通知我。」他的個性怎麼樣呢?很謙卑,很柔和,很慈祥。對院裡面的老人家,或來看老人家的蓮友們,都熱情相待,而且遇到要上電梯或打菜的時候,他都是謙卑的先禮讓給別人。與人相處,可以說是一團和氣,因此也獲得大眾對他的尊敬。
這是就真願尼師的個性、為人,還有跟大眾相處的情況。也都是這樣,才會比較能夠預知時至,以及順利安然、少病少苦的往生。
所以,我們雖然強調要念佛,而且要專一念佛,但也希望大家在心境上要「調柔」,儘量「謙卑柔和」,凡事心能夠平和、柔和、祥和,跟大家相處,能夠一團和氣。
你看我歡喜,我看你也高興;如果是你看我不滿意,我看你也不認同,這樣就會產生對立。一個團體裡面,如果有與人對立的現象,那就很難和合相處下去。所以有一句話說「隨作務,隨念佛,與人無諍,亦無怒容。」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做事,與人沒有爭端,也不耍情緒。
第三節「禁母緣」。接下來,發起序七緣當中的第三「禁母緣」。
本來阿闍世太子只關他的父親,而且不給父親飲食,要讓他在牢房中餓死,並沒有想到要關母親,那為什麼後來也把母親關起來呢?這個就是「禁母緣」。「禁母緣」的大意是說,阿闍世太子從守衛的口中聽到韋提希夫人以及佛的弟子來為國王說法,非常的生氣,想殺他的母親韋提希夫人,後因耆婆及月光這兩位大臣的勸阻而作罷,但仍將他的母親也關閉在牢房裡面。我們看經文: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
這個時候阿闍世王就問守門的衛士說:「我父王還在嗎?」他不敢問死了沒有,問還在嗎?
衛士就回答說:「大王,國母夫人身上塗麨蜜,又用瓔珞裝果汁帶進來給老王食用;又有沙門目犍連與富樓那,從空中來到牢房為老王說法。這些都不是我們可以禁止的。」守門的衛士就向阿闍世王這樣稟報。
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親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殺其母。
這個時候,阿闍世王聽到了就非常生氣的說:「我母親是賊,是跟仇人站在一起的惡賊。這些沙門也是壞人,使用一些妖怪魔術,讓仇人君父,活了這麼久還沒有死。」說著,突然拿起一把劍,要去殺他的母親。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聞曾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污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不宜住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
這個時候,有一位深謀遠慮的大臣,叫做月光,看到這種情形,就跟另一位大臣耆婆,一起向前阻止國王。恭敬的向國王鞠躬之後,就說道,白言:「大王,我們聽說《毗陀論經》中有記載,自從世界開始到現在,有種種心術不正的惡王想要早日登上王位而殺父的有一萬八千這麼多,但是還沒有聽過無道殺害母親的事情。大王如果你犯上了這種無道的殺母之罪,那是對剎帝利族的一種恥辱,我們連聽都不忍聽,這種行為跟旃陀羅一樣的下賤。如果大王不聽規勸,我們就不能把這污損了剎帝利族的大王留在宮城之中,請你馬上離開這裡,到別的國家去吧。」
這時候,兩位大臣說完了這些話,為了提防阿闍世王的加害,就一邊把手按在自己的劍上,一邊就往後退。
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這個時候,阿闍世王害怕起來了,就對耆婆大臣說:「你為什麼只替我父親說話,不為我著想,難道都不擁護我嗎?」耆婆大臣就回答他說:「大王,請你務必深思,千萬不要殺害母親。」阿闍世聽完了之後,就懺悔自己一時的衝動,向兩位大臣謝罪,並且把劍丟在一邊,不再想要殺害母親了。不過吩咐宮內的官員,把他的母后韋提希夫人關在深宮裡面,不讓她出來。這是關母親的因緣。
第四節「厭苦緣」。接下來是「厭苦緣」。「厭苦緣」是發起序七緣的第四,敘述韋提希夫人被幽禁在牢房悲泣痛哭之後,遙拜靈鷲山的釋迦牟尼佛,請求釋迦牟尼佛派阿難尊者、目連尊者來為她說法。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知道韋提希夫人的請求,不但派阿難、目連來到她的地方,甚至親自以神通進入牢房,聽取韋提希夫人厭世的悲切告白。經文說: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一國之尊的國母韋提希夫人,就這樣被她的兒子幽禁起來,關在牢房裡面,她的心中非常憂愁,非常的焦慮,非常的痛苦,身體憔悴得像一根枯木一樣。
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本來是養尊處優的一國國母,現在遭受到這一種境遇,做為階下囚,而且是被自己親兒子所陷,那一種悲痛,是難以想像的。
她勉強振作,遙向靈鷲山禮拜釋迦牟尼佛,哀怨的說道:「從真如法性之中顯現出來的釋迦牟尼佛,你以前常常派阿難來安慰我,到現在我還是感念不忘。我身為王后,可說一輩子享盡榮華,身心沉醉在世俗的富貴歲月之中,但現在卻被親生的兒子關在深宮裡面,嘗盡了憂苦。世尊,您的威德太尊貴崇高了,卑劣的我不敢期望在牢獄中能親見您。只希望世尊您派遣您的弟子,也就是目連尊者、阿難尊者到這裡來安慰我悲苦的心情。」話說完了,她淚流滿面,痛苦悲泣,遙向世尊的地方膜拜。
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
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知道了這個可憐的韋提希夫人的心情,馬上就派了目連和阿難兩位尊者從虛空中遠飛到王宮;自己也從靈鷲山消失,同時顯現在夫人的宮中,也就是監牢裡面。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花。
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花,持用供養。
韋提希夫人說完了縈繞在心中的痛苦語言,再拜下去,正當抬起頭的時候,立刻看到釋迦牟尼佛竟然已經在自己的面前了;佛陀身上閃爍著紫磨黃金的顏色,坐在各種寶玉所裝飾的蓮臺上。
目連尊者與阿難尊者分別侍候在釋迦牟尼佛左右的兩側,加上帝釋天王,也就是兜率天、大梵天王,以及護世四大天王等都在虛空中,遍散天花,供養世尊。從眼前的場面來看,是釋迦牟尼佛跟目連、阿難這兩位尊者,可是,空中四周同時顯現了天界的護法神祈,也就是四天王天,還有兜率天,以及色界天的大梵天王都顯現在空中,而且遍散天花供養。這一種場景預先顯示了,等一下釋迦牟尼佛所要說的法,將是非常殊勝的一個法門。
由經文可知,韋提希夫人並沒有請求佛陀來安慰她,因為她認為佛陀太高貴了,不敢請佛陀來,沒有想到佛陀竟然親自主動前來,突然出現在她眼前,可以想她心中是多麼的訝然與興奮。經文說: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韋提希夫人看到這種莊嚴的場面,回顧自己在牢房之中,當囚人的這種狼狽的樣子,尤其是看到世尊樸實的形象,可是自己卻是穿戴著虛假世俗的種種華麗妝飾,因而感到羞恥慚愧,所以就急忙的把身上的瓔珞,高貴的裝飾品都卸下來,丟在一邊,立刻五體投地向佛頂禮,並放聲的問佛陀,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啊,我到底做了什麼惡業,生了這樣的惡子,當上了這樣卑鄙孩子的母親。容我說一句不客氣的話,要是沒有提婆達多的教唆,我的兒子再怎樣惡逆,也不至於這樣的對待我,使我苦到這一種地步。就是因為提婆在世,連累到我們夫妻,遭到這一種悲慘的命運。世尊啊!你的堂弟提婆達多,他才是我真正的仇人。世尊啊,請你原諒我這女人無知的胡言亂語,世尊,您又有甚麼因緣,要與那個可恨的提婆達多成為眷屬?」
因為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她哭泣不停,居然忘記了世尊就在她的眼前,訴說這一些不知因果,心懷抱怨的情緒話語。以上就是禁母的因緣。
因為有禁父、禁母的因緣,才引起韋提希夫人厭惡娑婆:有惡人惡事,有地獄、餓鬼、畜生六道輪迴的世界,才想要厭離這樣的世界,引起韋提希夫人欣慕一個聽不到痛苦的聲音,看不到作惡的人們,完全是一種安詳和樂、無憂無惱的環境,然後請求世尊開示前往安樂無憂之處的法門。這就是接下來的「欣淨緣」以及「散善顯行緣」「定善示觀緣」。所以每一層的因緣都是環環相扣,一個接一個的。
第五節「欣淨緣」。接下來就是發起序七緣的第五──「欣淨緣」。
「欣淨緣」的大意是說,韋提希夫人請世尊指出沒有憂悲苦惱的地方,當時世尊就放眉間光明,光明之中顯現出十方諸佛的淨土,讓韋提希夫人拜見之後,選擇西方淨土,產生希望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願望,然後進一步請求釋迦牟尼佛開示往生的方法。經文說: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世,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韋提希夫人向釋迦牟尼佛傾訴心中的牢騷,厭惡人世多憂、多苦、無依無靠,繼續說道,請世尊告訴我,沒有憂悲苦惱的地方,我想要到那裡去。
這個閻浮提是五濁惡世,實在不是人住的地方。這個世上充滿了地獄、餓鬼、畜生,是不善之類的聚集。
希望我將來到一個聽不到殺父殺母,乃至看不到其他惡事、惡人的地方。
現在我五體投地的向世尊頂禮、懺悔、乞憐。祈願世尊教我看到清淨果報之處,我願轉生到那個地方。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台,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
釋迦牟尼佛聽到了夫人懇切的請求,就從眉間的白毫放出金色的光明,普照著十方無量的世界。再把光明收歸到他的頭頂,化成像須彌山一般巍峨莊嚴的金台。十方諸佛的清淨微妙的國土都在光台當中顯現。
或有國土,七寶合成。
復有國土,純是蓮花。
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
復有國土,如玻璃鏡。
十方國土,皆於中現。
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有的國土是由金、銀、琉璃、玻璃等七寶合成的,有的國土純粹是蓮花的世界,有的國土就像自在天宮那樣莊嚴,又有的國土如同水晶透明的一樣。十方國土都在金台當中呈現。
有這麼多無量無邊的諸佛國土,莊嚴顯赫,清晰可見,讓韋提希夫人一個國土一個國土親近的看到。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
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韋提希夫人以驚奇的眼光看著,非常高興的說,世尊啊世尊!這些佛國都非常的清淨,充滿著光明,不過我特別希望往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身邊。
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我要怎樣才能夠去呢?希望世尊您教我往生的方法。韋提希夫人心中非常急切的請求。
以上,就是「欣淨緣」。提希夫人向佛陀表白她欣慕極樂世界,要往生極樂世界,請釋迦牟尼佛告訴她怎麼樣才能夠往生。
思惟正受是一種入定觀想的方法,因為韋提希夫人也不曉得往生的方法是什麼,所以依照一般的慣例,請求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那釋迦牟尼佛就藉著韋提希夫人厭離娑婆,欣慕淨土,請求往生淨土的方法,而開展了定善跟散善,最後引導歸入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接下來就是第六個緣──散善顯行緣。
不過,有關「厭苦緣」──厭惡痛苦的娑婆輪迴的境界,以及「欣淨緣」,都有其背後的含意,我們現在先依文解義,文義背後的玄義,以後再利用時間解釋。
剛剛講,韋提希夫人所問的方法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因為她不曉得往生是靠彌陀的救度,專一念佛。思惟跟正受是一種入定的方法和境界,思惟是入定前的預備。入定之前,要有種種的因緣來調身、調息、調心,使煩惱強盛、業障深重、妄想雜念繁多的這一顆心逐漸調熟下來,然後平靜,之後寂靜,這樣才有可能入定觀想,獲得正受。所以思惟就是一種觀想,也是入定觀想的前行方便,一個學習的過程。等到這一個心逐漸離開粗亂的念頭,寂靜下來,最後達到入定,這樣才能夠接受所要觀想的境界,也就是觀想的境界才能夠清晰的顯現在自己的腦海中。以上是有關思惟正受的大略說明。
這些不但韋提希夫人做不到,我們也同樣做不到,自古以來的高僧大德們,能做得到的也沒有幾個,所謂修行者如牛毛,但真正能夠入定觀想者如麟角,少之又少。不過,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講這些教法,有其背後的含意,都是一層一層的引導。
第六節「散善顯行緣」。接下來是「散善顯行緣」。
「散善顯行緣」是發起序七緣的第六,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聽到了韋提希夫人的請求,要求教她思惟,教她正受,釋迦牟尼佛就必須要講有關思惟跟正受的方法以及內容;而要講思惟正受的內容之前,釋迦牟尼佛就預先簡單提示後面所要說的散善三福的行法。「散善」就是下面「正宗分」要說的「三輩九品段」。三輩九品段是「散善」,「顯行」是這裡要說的「三福」,這三福顯示九品段,也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這些「機」類修行的內容,就是三福。
修這些三福,只要迴向,也能夠往生。釋迦牟尼佛要講解十三種定觀之前,預先透露出這個「散善」,也就是說,即使不能入定觀想,只要有散善,也能夠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三福顯行是正宗分所說的三輩九品段的緣由。這一段,預先在這裡指出兩者的關係,也就是這裡所講的三福與之後所講的九品兩者之間的關係,所以說「散善顯行」──顯現出散善所修行的內容。經文說: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
釋迦牟尼佛聽了韋提希夫人的請求之後,而露微笑。為什麼微笑呢?因為心中很高興、很歡喜。從近的來講,開設淨土的方便行──「定善」跟「散善」的時候已經來到了;從遠的來看,他出世的本意──淨土真實的教理,從此可以弘揚了。所以世尊很高興,露出笑容。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一開始「序題門」的地方就引用這幾段經文。善導大師: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一開始,就用這一段話一方面顯明《觀經》的大意,一方面作為判教──整個佛教皆離不開定善跟散善,最後歸入專稱彌陀佛名,仰仗彌陀大願業力的救度。這一段分判,就是來自觀經七緣之中的第五「欣淨緣」。
第六緣「散善顯行緣」中說「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爾時世尊,即便微笑。」像這幾段經文,一般都是依文解義,很快就消文解釋過去,但是善導大師看經文力透紙背,能深徹瞭解佛意,所以單單從這幾段文,就能開展出一個法門,創建起淨土宗的宗派教理。因為一個宗派必須要有判教,就是判別教相、教理的高低、對機、利益、頓漸……等等,善導大師由這幾段經文就可以做出判教的內容,是非常不容易的。
接著經文說:
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
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釋迦牟尼佛從口中放出五色的光芒,每一道光芒,都照拂著身在另一個牢房裡面的頻婆娑羅王頭上。
這時候,頻婆娑羅王雖然身體被幽禁在七重牢房之中,肉眼看不到釋迦牟尼佛,但是他的心眼卻能夠清清楚楚毫無障礙的遙見世尊。所以他向世尊禮拜,禮拜的當下他的心扉自然開啟,斷除了欲界的煩惱,而證悟了四果中的第三個果位,也就是阿那含。
阿那含斷除了欲界的煩惱,不會再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人道以及欲界天,只在色界天,過了這個果報之後,就斷盡煩惱,解脫生死輪迴。
頻婆娑羅王為什麼能在幾十天當中,由一個十足的博地凡夫證入到阿那含呢?原因在於,他本來是一國之尊,權位無上,而且所享受的都是五欲榮華,世間的欲樂,所謂「富貴修行難」,可是他的因緣到了,閉關修行了。
很多修行者很想有因緣可以閉關修行,也希望到道場打佛七、打禪七。一般的閉關必須要有一些條件,也就是「財、法、侶、地」。「財」,指物質,物質不缺乏;「法」,要有閉關修行的法門,在關房裡面如果沒有修行的法門,會胡思亂想;「侶」,要有老師與同參道友;「地」,要有適當的地方。所以閉關首先要選擇地方,要有善知識,護關的人,還要有飲食,及適合的相應法門。這些,頻婆娑羅王統統都有了。
怎麼說呢?他被關的七重牢房,是最好的關房,要到裡面,要經過七道關卡,七組守衛人,所以外人絕對不可能去干擾;然後飲食也無缺,韋提希夫人帶飲食來給他,雖然不是三餐,但是修行,吃太飽,身體繁重,必須要不飽不餓,才能神清氣爽,所以這是最好的財;目犍連尊者,還有富樓那尊者,是最高級的善知識與同參道友,對他來講,是最相應的法。
因為目犍連尊者,天天來為他授八關齋戒,讓他這幾十天當中,都能夠身心寂靜地捨離種種慾望,以及種種妄想雜亂的心境因緣,所以這幾十天當中,他幾乎是專一修行的;而富樓那尊者在佛陀十大弟子當中被稱為「說法第一」,很會觀機逗教,就像一位高明的醫生,只要看到病人的五官氣色,就曉得他生了什麼病而對症下藥,進而能夠藥到病除。因為富樓那很會講經說法,他天天到牢房為頻婆裟羅王開示佛法,肯定是針對頻婆娑羅王的根性,一一解除他心中的種種業障疑惑。這些都是促使頻婆娑羅王在這個時候成為阿那含的預備教育。直到機緣成熟,釋迦牟尼佛口中放光,光明照到頻婆娑羅王身上的時候,頻婆娑羅王一看,當下一禮拜,就證上了三果。
有一句話說「冥啟其心,增其善念」。「冥啟其心」就是在潛移默化中啟發他的心地,「增其善念」,增加善根慧性,使他容易理解教理,甚至能夠使他容易開悟。這些都必須假藉善知識。又有一句話說「土淨令人道果圓」,意思是說,清淨的環境也能夠促使人圓滿佛果。善導大師也有一首偈語說:「六根縱橫自然悟,不藉思量一念功。」到了極樂世界,我們的六根門頭,面對極樂清淨的環境,當下佛性就顯現,不需假藉任何的功能作用,或經過多少時間,或經過怎麼樣的方便修行,或要從什麼階位一階一階一級一級的往上,才能升到不退轉,乃至一生補處,都不需要的。所以說「不藉思量一念功」。這些經文都有背後含意。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否?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對韋提希夫人說:「夫人啊,你也許不知道你所仰慕的阿彌陀佛,其實就在距此不遠的地方,靠你很近。」意思是說,只要信眼一開,有這個信心的話,你就會發現,阿彌陀佛不但離你不遠,而且就在你身邊。
「你現在一心一意的向著西方,看那無漏淨業所成就的安樂世界的佛,要觀察清楚。現在,我要告訴你往生安樂世界的種種方便。
不只是你,未來世的一切凡夫──貪欲、瞋恚、愚癡具足的人,這一種人要修其他的法門,都是困難的,也要讓未來世一切這樣的凡夫,使他們只要想修往生淨土的行業,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國土。」當然,這就是引導念佛,在引導念佛之前,必須先講一些奠基的內容,所以接下來就說: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想要往生安樂國的人,應當修行三種福業。
第一福是「世福」,世間的善業,要順應世間的道德人倫,也就是孝養父母、奉侍老師與長輩,同時還要有慈悲心,不殺害生靈,而且修持十善業戒,就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也不貪、不瞋、不痴。這是世間的善業,世間的果報。
第二福是「戒福」,要依佛法的戒律,首先一定要先皈依三寶,之後要受戒,而且不可以違犯。譬如:五戒、八戒,乃至前面所講的十善業戒;進一步,如果是比丘、比丘尼,則有兩百五十條戒,三百四十八條戒,都必須清淨,而且生活起居當中,不論行住坐臥,都要有威儀,不可以違犯。總之,威儀要端莊,言行要謹慎,各種受持的戒律,都不可以違犯。
第三福是「行福」,也就是要依大乘的行法。首先要發成佛的菩提心,所謂「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發菩提心之後,就要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而發菩提心之前,要深信因果,如果不瞭解世間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怎麼會發菩提心去拔除自己跟他人的輪迴之苦呢?「誦讀大乘」,大乘經典都在說明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內容,如果發了心,不瞭解行持的話心也是白發,甚至無從發起,所以要讀誦大乘,要瞭解大乘的教理,同時依這些教理去行持。「勸進行者」,就是自行化他,自己所知道的,也來勸化他人,使他人也能跟自己一樣地修行,這樣才合乎大乘的精神,這個就是「行福」。
這些三福就是:人天世福,小乘戒福,大乘行福,可稱之為淨土的清淨的業。接下來,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夫人啊,你要知道,這三種福業是三世諸佛建立淨土清淨業果的通因,也是眾生感通三世諸佛淨土的通因。
也就是說,十方三世諸佛要建立自己的淨土,最基本的要有這三福。這是一般的,所以說「通因」;另外,還有「別願」,個別個別的願,這就各有不同,不過這裏所講的是「通因」。
以上就是「散善顯行緣」。
本來,韋提希夫人所請的是定善法門而已,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特別在這裡預先講散善的三福呢?那是因為釋迦牟尼佛曉得,韋提希夫人所請的這個定善法門,能夠修得來的是很少很少的,大部分都是廢惡修善,但不能夠入定;可是,只要有這三種福行──世福、戒福、行福,也一樣能夠迴向往生,未必非得一定要定善不可。因為這樣,所以釋迦牟尼佛在講十三觀之前,先開啟講散善九品的行因。
第七節「定善示觀緣」。接下來第七節「定善示觀緣」,也就是發起序七緣當中的最後一個。大意是說,釋迦牟尼佛因為要順著韋提希夫人所請求的教她「思惟、正受」,在這裡,事先做了一個定善十三觀的前言。也就是說,「定善」是指「正宗分」所講的十三種入定觀想的法門,定善示觀的「示觀」是顯示這十三種觀並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功德、功夫、根性所能觀想成就的,而是完全要依靠他力才能成就的一種觀想法門,這個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力量,要完全依靠佛力。
《觀無量壽經》所講的這十三種觀,一般初看跟其他經典所講的一樣,是自力入定觀想,但其實是不是的,十三觀是依靠佛力他力才能修得來。這段「定善示觀緣」的主題就在這裡,預先顯示接下要講的十三觀,都是要靠佛力,所以稱為「定善示觀緣」。
釋迦牟尼佛預先在這裡講這一段,先透露有佛力──靠佛的力量,即使要修定,也是要靠佛的力量。不是說有能力的人,不用靠佛的力量就可以入定觀想,沒有能力入定觀想的,才需要靠佛的力量,不是的,要往生極樂世界,統統要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沒有一個例外。即使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也還是要靠阿彌陀佛的力量,譬如文殊菩薩就說:「願我命終時,除滅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普賢菩薩也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他們往生極樂世界的心情,就好像下品下生的人那一種心情,完全是通身靠倒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也就是說,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們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都還祈求阿彌陀佛來加持他們,護持他們,讓他們沒有障礙,由此就顯現出是完全要靠佛力才能往生極樂世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世尊又對阿難尊者與韋提希夫人說:要仔細聽!仔細聽!好好思量,不要錯失,一點都不要懷疑,而且還要對所講的深信、永記不忘。
我現在要為未來世被煩惱賊所惱害的一切眾生,宣說清淨的行業,也就是方法。
很好啊,很難得,韋提希夫人!妳居然能夠問出這個問題,可說是恰到好處,正合乎我的意思,正滿了我的本懷。
總之,宣說彌陀救度的法門,這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也是十方三世諸佛出世的本懷。
「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煩惱不是主人,是小偷,他把我們的佛性偷走了,其實佛性是不會被偷走的,只是因為煩惱強盛,業障煩重,把我們的佛性蓋住了。本來煩惱不是主人,現在卻變成了主人。所以我們自從出生,就跟煩惱、貪瞋癡在一起,我們每一天的存在,所有的活動,所有的追求,都是貪瞋癡的推動,都是為了滿足貪瞋癡。可以說我們都是以貪瞋癡為主,哪能生出清淨的功德呢?釋迦牟尼佛在「定善示觀緣」就預先講了,他要說能夠清除我們之煩惱罪業的方法。
我們眾生的本質、本來面目就是煩惱,煩惱要清除煩惱,那是不可能的,好像想用污穢的水,洗出清淨的東西,那是不可能的。如同木炭,外面是黑色的,裡面也是黑色的,把它一片一片切開,也都是黑色的,甚至磨成粉,還是黑色的,再怎麼洗都洗不白的。因此,要清除我們的煩惱必須要靠外力來幫忙。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裡就在預先透露佛力──佛的力量。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
阿難啊!你要好好受持我將要說的教法,千萬不要忘記,並且要廣為大眾宣揚,務必使我的教法普行於世。
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
現在,我要教導韋提希以及未來世一切眾生,如何觀想西方極樂世界。
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
因為仰靠佛力的緣故,將能夠觀照到西方極樂清淨的國土,就像手拿著明鏡在照自己的面相一般的清晰明朗。
見彼國土極樂妙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見到極樂世界國土極為美妙、快樂的景象,心中自然就會歡喜,當下就能得到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是八地到十地菩薩的果位。這裡所講的,並不是靠自力的功夫到達八地、九地、十地,而是借用聖道門的名詞來顯示法門的簡單容易與殊勝高超。
怎麼說呢?善導大師在這裡所解釋的無生法忍,是三種內涵:「喜忍、悟忍、信忍」。「喜忍」就是歡喜,歡喜踴躍;「悟忍」,就是領悟,領悟彌陀的救度;「信忍」就是對彌陀的救度相信、無疑。
這三種忍其實就是一種心,一種歡喜踴躍,相信彌陀救度,領悟彌陀救度,而有歡喜的心,這一種心叫「喜忍、悟忍、信忍」。
善導大師進一步解釋說,這三種忍是凡夫的忍,不是解行以上的忍。也就是說,並不是內凡夫三賢(解)或十聖(行)的境界,而是外凡夫十信的忍,包含博地凡夫都能夠擁有的。也因為這樣,韋提希夫人不但貪瞋癡煩惱沒有斷,也沒有降伏,卻能夠得到無生法忍,是因為領悟、信受彌陀的救度,相信不疑,內心歡喜。這就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當中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信」就是信而不疑,「樂」就是歡喜;而能夠歡喜、信而不疑的原因,就是因為有彌陀的救度啊!
所以「喜忍、悟忍、信忍」,統統在一個至心信樂的信念之中,並沒有什麼玄妙、深奧的道理,是我們都能理解,也能做得到的。
淨土法門稱為「易行道」,是從教理來講容易理解,從行持來講容易做得到,這個才稱作「易」。如果教理很高超,我們卻理解不來,也做不到,或理解得來,但做不到,這樣就都不是易行道了。
接下來: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
韋提希夫人啊!你是凡夫,而且心力疲弱,又沒有天眼通,不能看到遙遠的地方。
這裡說「汝是凡夫,心想羸劣」,這八個字的對象是誰啊?是我們,我們就是凡夫。凡夫的定義是甚麼呢?所謂愛妻愛子就是「凡」,貪名貪利就是「夫」。也就是說,對世間五欲充滿執著、貪愛,男人是這樣,女人也是這樣,而且「心想羸劣」。「羸」就是大病人,很羸弱,「劣」就是很低劣。這裡顯示出,佛看韋提希是個凡夫,不是個菩薩,更不是一個善根利器的人。
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但諸佛有不可思議的特異方便,能讓你得見極樂世界。這裡是在說明,佛有特殊的特異的佛力,能方便讓妳看到。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
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韋提希夫人對世尊說:世尊啊,我現在因為乘托著佛力的緣故,才能見極樂國土。
如果世尊您入涅槃之後,未來的眾生濁惡不善,眾苦所逼,如何得見阿彌陀佛極樂的世界呢?
所謂「濁惡不善」,就是五濁惡世的眾生都有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與命濁,所以都是不善的惡人,不是善人。「五苦所逼」,五苦就是生、老、病、死這四種苦,加上愛別離苦;推進一步講就有八苦,再推進一步就有無量的苦。所以,這裏的五苦,是包含所有的苦。那未來世眾生,本身已是濁惡不善,環境又是五苦所逼,這樣怎麼能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釋迦牟尼佛答應了韋提希這一些請求,所以接下來就開始講解十三種入定觀想的法門。
以上這幾個緣,從遠的來講就是「化前序」,近的來講就是「六種緣」──關閉父親,關閉母親,引起母親厭穢娑婆之苦,欣求極樂之道,然後請求佛陀為她講解入定觀想的法門,之後引起佛陀先講不能入定觀想的法門來普遍引導廣大的眾生,之後才講十三種定觀;講十三種定觀之前,也預示這一些定也都不是靠自己的力量,都是靠佛的力量,才能夠修成功的。
因為這一些緣,引導釋迦牟尼佛講了《觀無量壽經》的法門,也就是定善十三種觀,以及散善的三福跟九品。
第十一、《觀經》正宗分(要門:一、定善,二、散善)
接下來就進入《觀經》的「正宗分」。正宗分以善導大師的分判可以分為定善、散善,還有念佛,不過念佛主要是歸入到「流通分」。因此現在要進入到「正宗分」,主要就是「定善」跟「散善」。
首先,第一章「定善觀」。
定善觀的經文是從《淨土宗聖教集》第148頁開始,大意是說,定善就是息慮凝心。所謂「息慮凝心」,就是把妄想紛飛的心集中,不讓它飄來飄去、想東想西;然後使這個心,由粗的念頭轉化成微細的念頭,微細的念頭,接著再轉化為靜定的狀態,之後進入禪定觀想。過程是這麼講,但真要達到這樣的境地是非常困難的,真正親自修過的人,就曉得它是很不容易的。
這一種入定的觀法,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教我思維,教我正受」的請求而說的。
十三種觀法當中,第一觀到第七觀是對極樂世界依報的觀法,依報就是極樂世界的環境;第八觀到第十三觀,是對極樂世界正報的觀法,極樂世界的正報就是阿彌陀佛,以及廣大的菩薩眾──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往生去的所有菩薩眾。
在依報觀當中,第一觀與第二觀不是極樂世界的景象,是假藉娑婆世界的太陽跟水做為訓練,對這兩種觀法如果能夠觀想成就了,才能夠進入做第三觀,觀想極樂世界的寶地。因此第一觀是日想觀,第二觀是水想觀,是一種假藉方便的觀想法,不是對極樂莊嚴的觀法,所以叫做「假觀」。第三觀到第七觀是真正對極樂淨土依報的觀法,叫做「真觀」。
正報觀法當中,第八觀是假藉畫像、木像,或雕像為對象的觀法,並不是觀想極樂世界的正報,這是預先訓練,這個如果能夠觀想起來的話,才能進一步做第九觀——真正的觀佛,所以第八觀叫做「假觀」,第九觀以下,就是觀真實淨土的正報,叫做「真觀」。圖示如下:
第一觀「日想觀」,就是觀想日落的情形。為什麼要觀想西方的夕陽呢?有三個原因:第一,因為極樂世界在西方,所以要順著西方的這個方向來觀想;第二,觀想西方的美麗,也可以想像西方淨土的燦爛在那裡;第三,做日想觀的當中,過去世如果有什麼業障的話,也會在觀想太陽當中顯現出來,也就是當觀想出明亮的太陽的時候,會隱約看到有黑影蓋住,這樣就曉得自己心中的罪業。
「日想觀」是十三觀的第一觀,是最初、最基本的,這一觀如果觀不成就,其他十二觀也就跨不上了。
自古以來,因為修行定觀,一開始修行「日想觀」的也有不少,但最後往往都失敗,觀到不但身心疲累,甚至有的眼睛壞了,有的精神出差錯了,所以這是不容易的。
第二觀「水想觀」,是觀想水的清平,水是最平的;而極樂世界的大地很平,沒有高低,而且極樂世界是以黃金為地,如同琉璃一般的內外透明的,同時也是有生命力的,所以接著要觀想水的透明,以比擬淨土琉璃大地的清淨。這樣的境界一開始觀想不來,所以就要先假藉觀想娑婆世界的水。
第三觀到第六觀,就是真正的淨土觀了。第三觀是觀想極樂世界的七寶地,第四觀就是觀想極樂世界的七寶樹,第五觀是寶池觀,觀想極樂世界的七寶蓮池、八功德水,第六觀是寶樓閣觀。
第七是「華座觀」,觀想阿彌陀佛所坐的蓮華座。華座觀比較特別,當釋迦牟尼佛在介紹華座觀之前,就跟韋提希夫人與阿難尊者說,我現在要說「除苦惱法」,這個時候,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應聲出現,佇立在空中。韋提希夫人看到佛菩薩顯現在空中,一時驚訝,立即歡喜禮拜。就在這時獲得了無生法忍,也就是「喜忍、悟忍、信忍」,對彌陀的救度及往生極樂世界產生了決定的信心。
韋提希夫人向西方三聖頂禮膜拜之後,就對釋迦牟尼佛說了,我有幸能仰仗佛力,拜見了西方三聖,但是將來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後,眾生要怎麼樣才能夠拜見西方三聖?世尊就回答了,想要拜見阿彌陀佛,可以觀想華座,因此,就繼續說華座觀的觀想方法。
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和韋提希夫人在這裡的一問一答,都緊扣一個對象,就是未來世的我們,為煩惱賊所害的我們這些眾生,都是在為我們設想的。所以韋提希夫人多次的問佛陀說,「哎呀,我是一個凡夫,心想羸弱,我之所以能夠看到佛,是因為釋迦牟尼佛的力量,那未來世的眾生怎麼辦呢?現在佛陀您還在,可是如果佛陀您入滅了,未來世的眾生怎麼辦呢?」這也顯示韋提希慈柔的心。所謂慈柔的心,並不是大慈大悲,雖然還沒有聖者的慈悲,但至少心性柔軟,所以就會為對方設想,會體諒對方,會包容對方。
這一些顯示韋提希夫人是很體諒我們的,因此這部《觀經》可說是韋提希夫人為我們所請的法門,韋提希夫人對我們的恩德是非常廣大的。釋迦牟尼佛在說這一部經之前,就開顏微笑,原因就在這裡。
第八觀之後是正報觀,其中第八「像觀」,是進入真身觀之前的方便觀想方法。阿彌陀佛的真身是很廣大的,可以說遍滿虛空,而我們的心性愚劣,一開始是觀想不起來的。所以要先觀想畫像,或木雕的像,或雕刻的像。再進一步觀想三十二相的佛身,之後觀想佛身放出光明,接著才觀想阿彌陀佛,同時進而觀想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個就是第八觀以後的觀法。上根利器的人,可以省略第八觀,可是由古至今,上根利器的人是很少的。
第九「真身觀」,是觀想阿彌陀佛真正的身像,《觀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全身是金色的,身高是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另外還要進一步觀想阿彌陀佛的白毫,阿彌陀佛的眼睛,阿彌陀佛的毛孔,阿彌陀佛毛孔中的光明,還有觀想他的圓光,每一道圓光都有化佛,每一尊化佛,又化了無量的菩薩;同時觀想,每一道光的無量光明,目的在於攝取念阿彌陀佛的念佛眾生。
如果觀想成就的話,既能夠曉得阿彌陀佛的形象,也曉得阿彌陀佛的光明是在攝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同時也能領悟到佛心。佛心就是大慈悲、大平等,要救度十方所有聖凡善惡的一切眾生,同時也能夠看到十方諸佛。這是真身觀的功能跟利益。但自古以來能如此觀想到的人,很少很少。
第十觀、第十一觀是觀想阿彌陀佛的左右兩位脅侍,也就是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
第十二「普觀」,也就是普遍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依報莊嚴、正報莊嚴觀想成就之後,就觀想自己往生的情形,到了極樂世界,坐在蓮花上,蓮花展開時,看到極樂世界的諸佛菩薩與極樂世界的清淨光明,當下立即證入了一生補處,這是第十二觀的普觀。
第十三「雜想觀」,觀想一丈六尺的阿彌陀佛像,這個是為了不能夠觀想第九觀真身觀所設的。先觀想一丈六尺,一丈六尺能夠觀想起來的話,再進一步觀想真身觀。如果觀想成就的話,也可以進一步觀想真佛、真菩薩,以及觀想小身的佛,也就是說,就能夠自由自在的觀想大身,觀想小身,觀想畫佛,觀想真佛,這一些或大或小的真佛、畫佛,可以互相的交雜觀想,自由縱橫的觀想。這種大身小身真佛化佛交雜觀想,叫做「雜想觀」。
第二章「散善觀」。
因為這些定觀做起來非常不容易,釋迦牟尼佛需要再開方便的方法,所以接著就講「散善觀」。「散善觀」並不是韋提希夫人所請問的,是釋迦牟尼佛自開的,所以說「散善自開」。
「散善觀」的大意是說「廢惡修善」,以散亂狀態之下的心境,停止作惡,同時去做善行,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意思。那麼其他的大師,也就是指淨影寺的慧遠大師、天臺宗的智顗大師、三論宗的嘉祥大師,認為韋提希夫人說「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所以定善觀、散善觀,都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之請而講的。可是善導大師的看法不是這樣,善導大師認為夫人所請的只限於定善,而散善並不是依據夫人之請,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觀察因緣,應機而自說的,所以應是「散善自開」。
因為釋迦牟尼佛曉得,眾生的根機有很多種,有定的根機,有散的根機;定機的人,心比較平靜,可以修禪定,可是一般人都是散機的,心是靜不下來的,所以釋迦牟尼佛才依夫人所請,為定機說定善,同時自動的為散機說散善。散善就分為三節:
第一節是上輩觀,上輩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這三品都是修學大乘的凡夫,所主修前面所講的三福之中的行福,將之分為上中下三品。
世尊在其中的上品上生之中,敘述了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顯示不論定善或者散善,只要願生極樂世界,都要具備這三心。有關三心,我們再另做專題來解說。
第二節是中輩觀,中輩就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中品上生跟中品中生是修學小乘的凡夫,主修三福之中的戒福;中品下生是做佛教以外善行的凡夫,主修三福之中的世福。
第三節是下輩觀,下輩是完全沒有三福,所謂三福無分,是只會作惡的凡夫。說起來,這些人不應該名為善,但是為什麼會被編入散善之中呢?這個疑問另找時間再做專題來解說。簡單的講,就是他們雖然一輩子作惡多端,可是臨終的時候他們念佛,因當下念佛而往生極樂世界了。念佛是善中的大善,福中的大福,因此下輩的眾生因臨終當下念佛,也被列入散善之中。當然他後面還有一層意思,跟一般講的散善不是同一個性質的。
從上看來,九品都是凡夫,凡夫的根性個個不同,強加分為九品,也只不過是一種權宜的辦法,實際上應該是無量品的。
其實定善跟散善都是為了念佛的鋪路。那為什麼說是為念佛鋪路呢,我們下一次再來解說。因為時間的關係這一次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