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慧淨法師2015年10月8日於台北淨土講堂為住眾開示
一、只講付出,不求回報
二、真諦與俗諦
(一)真諦
(二)俗諦
1.時刻反觀自省
2.俗諦規範
(1)生活方面
(2)言語方面
(3)行為方面
3.無我的愛
三、《小怪李群仙》
四、總結
很久沒有跟大家聚會,一方面是沒什麼事,一方面也是看大家都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安分守己、盡心盡力地做自己崗位上的事情。可以說,大家都做得很辛苦,令人很感動。
一、只講付出,不求回報
淨土宗教團是只講付出、奉獻而不求回報的教團,所謂「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所以,我們為大眾所做的,都不是要人家來添油香,也不講價錢,更不暗示人家捐獻,跟一般經懺道場論工、論價是不一樣的。不過,凡是學我們這個法門的人,當他體會到彌陀的慈悲愛心,就會自自然然這樣去做。所以,我們雖然是小小的教團,沒有什麼名氣,但所做的一切卻是真正對大眾有利益的。
生而為人,如果不學佛,便失去為人的意義和價值;學佛如果沒有獲得解脫,也只不過是結一個佛緣,往後還有生死輪迴,那就太可惜了。而在八萬四千法門、八大宗派中,只有我們這個法門、這個宗派,能夠讓所有遇到的人都能在今生獲得解脫,而達到為人與學佛的目的。所以,我們不論為自己還是為他人,一切所做的都是最值得的,再怎麼辛苦都值得,都不是白做工,都功不唐捐。
當然,也很慚愧,我真的是無德無能,沒能把這個法門普遍地宣揚出去。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我們這個法門。而有人的地方很廣,地球五大洲,七十億人口,都需要我們這個法門。但這個法門卻很少有人知道,所以,我們知道了如果還不能弘傳,捫心自問是非常慚愧、非常歉疚的。
二、真諦與俗諦
我們是出家眾,是專業的修行人,我們修行的是真諦與俗諦。
(一)真諦
真諦,大家都在深入掌握。真諦,歸根究底就在於我們《宗風》所講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以及淨土宗的宗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淨土宗的特色「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所謂「真傳幾句話,假傳萬卷書」「大道不過三兩句,說破不值一文錢」,淨土宗念佛法門,正依經典是淨土三經,旁依經典很多,談到極樂淨土、阿彌陀佛的相關經典就有兩百多部。淨土行持,古來各宗行人各有解讀,且往往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為輕,以世間福善、自我修行為貴,這是由於沒有找到淨土宗傳承的緣故。
淨土宗祖師的傳承就是龍樹菩薩《易行品》、天親菩薩《往生論》、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讚阿彌陀佛偈》、道綽大師《安樂集》、善導大師五部九卷,這是最根本的淨土宗法脈傳承。
對於法脈傳承的佛說祖論,我們只能老實地、毫無條件地信受。祖師怎麼講,我們就怎麼信。如果我們心中疑惑,「祖師所講的,我認為不對哦,我覺得應該要怎麼樣」,當這種念頭產生時,我們就要立刻把它捨棄掉。也就是說,要依淨土三經,同時要站在祖師的傳承上來解釋淨土三經,來解釋這個法門。絕對不在祖師解釋的範圍之外去作自我發揮。我們要用這種謙卑、謙遜的態度來研究、探討。
有關真諦方面,大家都要有這樣的認知。
(二)俗諦
1.時刻反觀自省
俗諦方面,我們要時刻溫習《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反觀自省。為什麼?因為真諦是不變的,它就在那裏,只等待我們去發現,去瞭解,去深入;而俗諦方面是規範我們的為人處世的,相對比較繁複。
人其實是很複雜的,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都有他的習性、個性,可以說十個人就有十種個性。我們儘管現出家相,被尊稱為「人天師範」,但畢竟還是凡夫,充滿貪瞋癡妄想煩惱,習氣也很深重。因此,我們要常常在俗諦方面加強學習,要時刻觀照自己,所謂「一時不在,如同死人」。就像《觸光柔軟》附錄《修心八誦》第三所講的:
願我恆常觀自心,正當煩惱初萌生,危害自己他人時,立即強行令斷除。
其實也不是什麼觀照,對我們來講,無事就念佛,不管是在大眾共修當中的出聲念佛,還是自己獨處時的出聲或默念,都是以佛號存心,倒不是另外再以什麼來觀心。
若以聖道法門來講,觀心主要就是「觀空」。也就是把這個心處在空相中,就像《金剛經》所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因此就必須:
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所以,就聖道門來講,就是要「無住生心」。
那既然無住了,還再生心,豈不是有住?所謂「心」,是什麼?心是空的;既然是空的,就不講心不心了。「生心」是要生什麼心?生無住心。「無住」是指空性。所以,凡是起心動念都是為眾生,無我地為眾生,這叫「無住生心」。
如果不是為眾生之時,心是處於清淨、無念的狀態,沒有六根可以跟六塵相對待。因為心不起則已,一旦起了,就一定有一個境來相對待。所以,有心必然有境,沒有境就沒有心,沒有心也就沒有境。
《金剛經》又說: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無住」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生心」就是修一切善法。以無住相修善法,即是「無住生心」。
這是聖道門的觀心。
以淨土門來講,就是念念稱念這句彌陀名號。可是,我們即使寂靜地念佛,都會有妄想雜念,何況面對問題、面對人事?我們遇事逢緣往往會起情緒,以往的習氣、情緒就會浮現出來。如果沒有面對人事,處在寂靜無事的狀態,這顆心會感覺是平和的,即使有妄想雜念,也不會那麼激動或激烈。
因此,我們為人處世,也就是俗諦方面,必須警惕自己,無事的時候就念佛,有事的時候不論對人、對事,都要穩當得體。
四書《中庸》第一章說: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還沒有產生的時候,也就是不起心動念之時,就是中。中的狀態是很平穩的,是處於寂然不動念、寂靜、清淨的狀態,如果超過或不及,那就不是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的發露都合乎節度,都很得體,這樣就能帶來和諧,不會因喜怒哀樂的發露而起對立、爭端乃至結怨結仇、相互傷害。
2.俗諦規範
人生在世,在生活、言語、威儀乃至外表的容貌、內在的心態上,我們《宗風·俗諦》都有規範。
(1)生活方面
在生活方面,《宗風·俗諦》說:
生活——簡單,樸素。
在生活上要簡單、樸素。譬如飲食,我們要怎麼飲食呢?就是清淡不重味,只要能吃得飽就可以了,並不是要吃得巧,也不是要吃得好,更不是吃高檔筵席。在吃的方面要簡單樸實、清淡不重味。
怎麼清淡不重味呢?因為這裏有時會吃水餃,就以吃水餃來說,其實水餃裏調味料都已經調好,這樣吃起來就很有味道了,可是有的人會覺得味道不夠,吃水餃還要再蘸醬料。還有,水餃裏就有菜了,可是有人也會認為水餃裏的菜只是那幾樣,不夠豐富,還要另外加其他的菜;其實吃水餃可不用另外加菜了。
所以,吃要儘量清淡不重味,這就是飲食上的簡單樸實。
說到飲食,《黃帝內經》講「五穀為養」,也就是說五穀雜糧是主要的營養,是真正養生的,而五蔬、五果是輔助性的。我們儘量要以主食為主。
蔬菜、瓜果大多是虛寒的。很多人一輩子吃素,營養不平衡,久而久之會導致身體虛寒。所以,十個出家人往往有七八個是虛寒的。
尤其現代人,強調一天要喝多少水,一大早眼睛一睜開,要空腹喝多少水,白天、晚上要喝多少水。水是陰的,這樣一來,身體就更加虛寒。身體的病一般是從寒氣而來的,陽氣充足、血液循環好的話,是不會有病的,所謂「萬病生於寒」。
當然,病跟心情、業力也有關係,並不是單純只是由飲食而來;但所謂「病從口入」,飲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要儘量少吃保健品、營養品,因為一天吃三餐,在飲食方面又能均衡的話,基本上就能保持身體健康。
何況我們是修行人,這顆心是比較平和的,所謂「病生於情」,病跟情緒有絕對的關係。所以,心情平和、飲食均衡,就不必假借什麼保健營養品,因為吃那些未必對健康有幫助。
當然,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若真的吃健康營養品對身體有幫助,那也未嘗不可。
我偶爾會在水槽裏看到微細的菜渣或麵線之類的。我們不管吃飯、吃麵還是吃菜,都要吃得一乾二淨,這一點請大家注意。
在用物方面,譬如說,往往我們吃飽了飯,就會隨手抓起衛生紙,嘴巴一擦,然後揉一揉就丟。我在《觸光柔軟》中也談到用衛生紙要儘量節省。現在有衛生紙太方便了,古代沒有衛生紙,根本沒有這種現象。當然,有時候吃完東西嘴巴油油的,或者沒照鏡子萬一嘴巴沾到什麼沒有擦掉就外出,那就不得體了,所以需要擦一擦,那也未嘗不可。但要節省一點,衛生紙一抓起來就有兩張,我們可以把它拆開,留下一張,使用另外一張,甚至另外一張也可以把它折半。
我們要惜福、培福而不折福,對於萬物都要愛惜,要惜福不浪費。衛生紙雖是很平常的東西,也很便宜,但積少成多。
因此,微物要愛惜,凡事要節省。
還有,我們生活上不要隨便買東西,所謂「可用則用,能省則省」,有一樣夠用就不買兩樣,有舊的可以用就不添新的。當然,有必要就要買,但絕對不買高檔貨。
所謂「知足常樂」,怎麼知足呢?一個人其實只要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有醫療,這樣就可以維持一輩子的生存。除非他覺得有吃的還不夠,有穿的、有住的還不滿足,要多買幾件衣服,要住更好的房子,要使用更新奇的東西,如果不滿足的話,將永遠不會快樂。所以,幸福指數來自滿足。沒有滿足,幸福指數不可能提高,因為他會因為不滿足而苦惱。
我們修行人如果能夠安貧樂道,能夠「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就沒有不知足的苦惱。《菜根譚》說:
身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
身安、性定,身心能夠安定,那麼吃的、穿的、住的也就會覺得很滿足。
後面兩句也很好,第三句是講心境方面,心靜的話,萬事萬物,甚至宇宙的真理也都能顯現出來。
(2)言語方面
在言語方面,《宗風》說:
語言——誠懇,和藹。
最重要的就是講真實的話。不拐彎抹角,不過分客套,不要給人家虛與委蛇的感覺,所謂真心、直心、樸心。修行的人就是不戲論,不戲論就是沒事不講話、不攀緣,也不講一些毫無意義的、閒聊的、空泛的或者風花雪月、對他人毫無利益的話,這些都是戲論。穩重的人不隨便發言,不隨便表達意見,他會先有所準備,等適當的時機才做重點性的表達。
所以,在語言上要少講話;一定要講,那就要言不繁、長話短說,重要的話重點性地講,甚至結論性、點到為止地講,只要一聽就可以理解。枝枝節節的不要講,也不要多加前言後語,內容上的解釋、敍述都不必要。更不要滔滔不絕、絮絮不休講得沒完沒了,話匣子一打開就不曉得停下來。
我個性比較內向、木訥,缺乏口才,跟人家談論事情也不過是幾句話而已。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可以避免養成一種雜想的慣性。因為話講多了,難免都是一種妄念雜想,而且容易引起一種靜不下來的慣性,一打坐就妄想紛飛,念頭像瀑流,永不停歇。
總之,我們沒事就不要講話,有事就只講重點的話,所謂簡要明瞭、要言不繁。
此外,講電話如果超過二十分鐘,我就感覺講太多、太長了。但往往有人打電話過來,如果對方是一位講經的法師,口才很好,話筒一拿起來,不知不覺好像他已經站在臺上,正在跟信眾講法一樣,忘了我,滔滔不絕一直講、一直講。所以,幾位講師跟我講電話的時候,我都會靜靜地只有聽的份兒。因為對方的口才很好,講慣了,不知不覺以為他是站在臺上,好像我是他的聽眾、是他的信徒一樣。
所以,我們要講重點的話,沒事就不要講話。
《宗風》說「不說是非,不傳是非」,如果牽涉到個人的事情,根本就不可以講。即使我們知道了,或者對方跟我們講了,也不可以再講給別人聽,尤其在沒有經過對方同意的情況下,更不可以講。
我們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就是《出家眾外出弘法注意事項》,其中講到幾個「不」。譬如說「不批評、不抱怨、不責備、不情緒、不脾氣、不生氣」,這「六個不」一定要時刻記在腦海中。
「不情緒、不脾氣」,如果沒有反觀自照,當事情來的時候,我們會流露情緒與脾氣,甚至生氣了我們當下都不知道,等到事後發覺才後悔,那時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儘量不情緒、不脾氣。
個人身體的健康和團體的和諧,是來自大家能心平氣和。健康受損,團體不和,往往都在於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對於自己的情緒、心念、習氣與煩惱,要常常注意,情緒來自煩惱,而我們的煩惱是很堅硬、很難降伏的。我們所懂得的道理,往往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可是這只不過是一種學問而已,未必所講、所寫的就是我們的東西,所以有句話說「若文如其人,古來詩人皆神仙」。為什麼?文章、學問、知識、道理,都屬於第六意識,是我們從書上看來、課堂上聽來的,或者是自己的心得,可是習性卻是曠劫以來就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當中,成為我們自己的主人。因此,一個人如果不能破我執、破見惑,往往習性都是很堅固的,所以要時刻注意我們的起心動念。
(3)行為方面
在行為方面,《宗風》說:
威儀——安詳,穩重。
安詳,就是不急躁;穩重,就是不輕浮、不粗暴。我們威儀要安詳穩重,大眾相處時不笑鬧,喧嘩、嘻笑都不可以。尤其是出家眾,在外面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語行為,不可以嘻嘻哈哈、動作粗魯無禮,或輕佻放肆,浪蕩不羈。當然,也不可以詐現威儀,也就是面對大眾或有人的地方,就表現一副道貌岸然、很有修行的樣子,這樣就不老實、不實在。真有修行的人反而是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謹慎行事,尤其是獨處時,更要時時保持「慎獨」。
所以,在威儀方面,大家儘量要安詳、穩重,舉止要得體,表現要謙遜、謙卑。所謂「不彰人之短,不炫己之長」,在大眾當中要謙遜,掩藏自己的長處,當然也要掩蓋別人的短處。
在容貌上,有一句話說「和氣致祥,戾氣致殃」。什麼是和氣?當然是平和、和諧,不偏不倚,沒有過與不及,處於一種溫和、無諍、無較,根本沒有對立,也不會引起任何不平的狀態,這就是和氣。
「和氣致祥」,和是因,可以帶來吉祥的果,可以帶來福報,帶來好處、好運。因此,一個人能夠和的話,相貌就會改變,命運也會改變。所以,想要改變命運,想要趨吉避凶,首先就是要培養心中的和。
「戾氣致殃」,「戾」就是乖戾,跟人家不和諧、起對立,甚至是強勢、霸道,不肯從善如流,不能與人為善。顯現出來的是那種猙獰的面貌,或者激厲的言語,這都是戾氣。戾氣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帶來禍殃、災難。
戾氣可以從容貌上看出來,即使不會看的,也會感覺得出來。我們出家眾的相片,如果讓人家靜靜一看,感覺有祥和之氣,那就是有和在裏面;如果被感覺「噢!怎麼會這樣?」就表示有戾氣。當一個人福報來臨時,就會讓人感覺他的容貌有祥和之氣,同時也讓人覺得可以親近,面對時不會有恐懼。我們出家眾是專業的修行人,在心理上要平和,在容貌上要祥和,在言語上要溫和,與人相處時,不要給人強勢、淩厲的感覺。所以,在容貌上要儘量和氣,不要有戾氣,不要有猙獰之相。
「相由心生」,根源還是在於修心養性,不然再怎麼化妝、打扮,再怎麼表現,都不可能完全掩飾。沒有那樣的心,不可能有那樣的相,因此說「誠於中,形於外」「相由心生,業由心轉」。心轉了,相貌就變了,業力也跟著變了,命運也跟著改了。所以,會看相的人,看對方的相貌,就可以斷定他的前途。
那我們的心要抱著怎樣的觀念呢?在與人相處時,有一句話說「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能夠委屈自己、順從對方,就能和諧;如果各自堅持己見,必然會不和。尤其是好勝,凡事都要比人好,都要超越對方,那麼有一天一定會遇到敵人,即使沒有遇到敵人,大家也都會跟他對立。
3.無我的愛
凡事都有一個核心、根本。佛法的根本,淨土法門的根本,也就是所謂大道、真理。有句話說「大道至簡」,大道不複雜也不玄秘。大道是什麼?大道就是愛心。前面引用《金剛經》「無住生心」,就是無我地為眾生生起愛護、利益、犧牲、奉獻的心。這種無我的愛心,就是佛法的根本。愛心就是慈悲,無我就是無我執、無法執,這些都是真理。
《宗風·俗諦》說:
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佛法就是一個:無我的愛,也就是慈悲。
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果把「慈悲」兩個字拿掉,就沒有佛法;佛性如果沒有慈悲,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性;佛如果沒有慈悲,那肯定不是佛,也絕對不能成佛。所以,剛剛講的言語要怎樣,威儀要怎樣,容貌要怎樣,心性要怎樣,其實根本就是一個「愛」字,只要有愛,就會有好的容貌、好的語言、好的命運。
我們曾經流通過一篇文章,是講一位外國的醫學博士,名叫亞歷山大,他在文章中說他曾經昏迷七天。雖然昏迷七天,進入瀕死狀態,身體不能動,但他的心卻是活潑、靈敏的。他到了一個很美好的境界,遇到一位很有愛心的人,跟他講了三句話,我覺得這三句話非常好,能夠體現佛心,而且和淨土法門的根本思想很相應。這三句話是:
親愛的,你將永遠被珍愛。
你不必有任何恐懼。
你不會做錯任何事。
第一句「親愛的,你將永遠被珍愛」,是啊!我們每個眾生都被阿彌陀佛視為獨子,永遠被阿彌陀佛所珍愛。雖然我們貪瞋強盛、業障深重、個性頑劣,儘管世間人會嫌棄我們,但是阿彌陀佛永遠不會嫌棄我們,還把我們捧在手心呵護。阿彌陀佛永遠會珍愛我們。
一個人如果由於挫折、苦惱而傷心,自暴自棄,甚至想自殺,那表示他還沒有接觸到彌陀的愛。如果接觸到彌陀的愛,他的觀念就會轉變,就會在彌陀的愛中被釋放、被包容、被接納,他就會得到愛。
所謂「學佛大悲心」,如果不能先體會彌陀的大悲心,學佛將從何學起?
彌陀的大悲心顯現在哪裡?就在「你將永遠被珍愛」,從今以後,直到臨終,不管心性、三業如何,我們都永遠被彌陀所包容、接納、珍惜、珍愛。
因此,我們不必有任何恐懼。
人生最大的恐懼就是在六道中不能解脫,甚至沉淪在三惡道,在地獄受苦,那是最大的恐懼。「呼天搶地、悲嚎哀鳴、聲震大千、心片片裂、腸寸寸斷」都不足以形容墮落地獄的劇苦與心境,因為這種劇苦是無法想像、不能述說的。如果想像得來、述說得來,那講的人、聽的人當下都會非常恐懼害怕,那種懼怕會讓他們的心臟受不了而死去。光是想像都沒辦法接受了,何況親自去接受那種苦?
六道輪迴不能解脫是令人恐懼的,墮落地獄更是令人恐懼,自己的行為將來會接受閻羅王的審判、刑罰,也是令人恐懼的。
凡事有因必有果,因果業報是自然的。想到我們現在造的因及將來要承受的果,就會令人非常恐懼不安。
但是,在阿彌陀佛的救度、包容之下,我們就獲得釋放,就得到了庇佑,就不會再有恐懼。
而且,我們不會做錯任何事。因為,在彌陀的保護之下,在彌陀的接納當中,我們獲得了「荷負群生,為之重擔」的大禮,阿彌陀佛消除了我們的罪,背負了我們的責任,我們有過有錯,阿彌陀佛全部為我們承擔,使得我們有其因而無其果,而且還能往生極樂成佛:這是就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來講的。
如果就自然因果來說,那是不可能的。所謂「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哪有自己造了惡因而別人能夠赦免、代替?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禪宗有「不昧因果」的公案。
但是,由於有阿彌陀佛五劫之思惟、永劫之苦行,他的功德、願力能夠消除我們的罪、承擔我們的業,使得我們雖是有罪之人卻不受罪的懲罰。這就是彌陀的救度、他力的因果。
所以,因果有自力因果與他力因果,自力因果自作自受,他力因果自作他受。
這是從因果來講的。
從自性來講,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世間虛假,彌陀獨真」。我們現在所做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呢?當然沒有一樣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話,哪裡來的善?哪裡來的惡?哪裡來的過?哪裡來的是非?雖然從現象界來講,有善惡,有因果,但從本體自性來講,它們是一種空性。不過,對沒有證悟空性的人而言,就好像在睡夢之中,他永遠都在做六道輪迴、造罪造業、受苦受難的夢。當他醒過來時,就會曉得,其實他從來沒有做過惡,當然也沒有做過善,因為這一切都是在夢中,一切都是有為法,都是假,不是真。
所以,不論從彌陀的救度來講,還是從空性來講,我們不會做錯任何事。
但這種道理比較微細,如果不是學我們這個法門,那就會誤會,譴責說這是邪見邪說。只有學我們這個法門,瞭解阿彌陀佛悲心大願的人,才能互相理解和肯定。
前面講到「愛」,這種愛是無我、平等、純淨的愛。跟世間污染、罪惡、痛苦,背後是恨的那種愛是完全不一樣的。
佛教講戒定慧,修行人一出家就要受戒,戒有所謂「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有的戒,全都包含在「愛人如己」這句話當中。想想看,如果我們有愛心的話,會去殺、盜、淫、妄、酒嗎?如果我們有愛心的話,不會想去利益對方嗎?所以,有愛心的人自然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三聚淨戒的內涵都在裏面了。
三聚淨戒我們能做的,其實都是表面功夫,但如果我們體會愛、培養愛、付出愛,多少就會體驗到三聚淨戒的內涵。
怎樣愛呢?佛教講要慈悲,所謂「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
「眾生緣慈」對我們凡夫來講,多少還能體會,也能做到一些。但「法緣慈、無緣慈」,我們體會不來也做不到。即使做到眾生緣慈,也不是真正的愛、徹底的愛。真正的愛、徹底的愛,那是佛的境界。
就「眾生緣慈」來講,四書之一的《大學》就有一句話很好。《大學》有所謂三綱領、八條目。八條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治國》這一篇裏就說:
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如保赤子」讓人感觸良深,深有同感。把所有眾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小嬰兒那樣去呵護,去保護,去對待。如果能這樣的話,這個團體肯定是和諧的,這個社會肯定也是和諧的,國與國之間也是和諧友愛、沒有戰爭的。「如保赤子」四個字,我們要把它刻在腦海中。
《無量壽經》說: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于諸眾生,視若自己。
這種視人如己、愛人如己的心行,也要把它刻在我們腦海中。
如果時常薰陶這幾句話,我們的心性會改變,容貌也會改變,命運也會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團體與團體之間的關係也會改變。
「如保赤子」,赤子就是小嬰兒,小嬰兒是不懂事的,完全靠慈母扶養。想想看,當慈母在扶養這小嬰兒的時候,會是什麼態度呢?怕他饑,怕他寒,為他把屎把尿都無怨無悔,而且還甘之如飴。只要小嬰兒能夠吃得好、睡得好,能夠平安健康,母親就會很安慰,再大的辛苦她都覺得是值得的。為什麼?因為她的心完全都在小嬰兒身上,都在為了維護小嬰兒的平安健康、幸福快樂而呵護他、保護他。
我們對於任何人,只要多少能像慈母對待小嬰兒這樣「如保赤子」,我們跟別人講話的時候,會疾言厲色嗎?會跟他起對立嗎?會抱怨在心甚至跟他發脾氣,批評他、責備他嗎?都不會啊!
所以,「如保赤子」「于諸眾生視若自己」「愛人如己」這些內涵都非常好。這也是前面所講的「大道至簡」,簡在哪裡?在這個「愛」。無我的愛,純淨的愛,平等的愛。
我們學淨土法門首先要知道,我們這個法門就是在講彌陀的愛。假設彌陀不愛我們,我們會被包容、被接納、被救度嗎?我們只有到地獄、到陰間去向閻羅王報到,去接受閻羅王的懲罰。可是現在我們念佛就能往生,因為彌陀愛我們。否則,即使我們能功夫成片、夢寐一如,可以達到心止於一境的「一心不亂」,甚至進入了禪定,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這個法門的根本,在於彌陀的愛心,所以說「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彌陀如何愛我,我便如何愛人。
不過,我們所講的、所寫的、所看來的、所懂得的,都是第六意識。我們能做得到嗎?絲毫都做不到。我們學這個法門,能做多少就儘量做,只要有千萬億分之一,就能帶來心境上的平和,就能帶來團體的和合。
我們中華傳統文化裏有一部書叫作《禮記》,《禮記》說: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有愛必有和氣與愉色、婉容。愛存乎心,是內在的、無形的,但必有一種氣顯現在外面。愛的氣必然是和藹的、溫和的、祥和的,這是必然的因果關係,所謂「誠中形外」。有愛心就會永久地包容、忍耐而又有恩慈。有和氣,容色自然就會愉悅、柔順。若無愛,而存恨意,則必顯戾氣而疾言厲色,與人對立。
孝和愛也是一體的,真正孝順、有孝心的人,他對兄弟也會愛。對兄弟的愛就是悌,這叫「親親」。有孝悌的人,對他人也會有愛,這叫「仁民」。對萬物也會有愛,所謂「愛物」。這就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它的根本都來自孝,所以說: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君子務本」,君子掌握根本,有了根本,其他的自然就會流露出來,所以說「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仁民愛物的根本,對父母有孝,對兄弟就會有悌,對他人就會有仁恕,對萬物就會有愛心。
關於愛的內涵,在佛門當中,在傳統文化裏都講得很多,我只是重點性地講這些。我們看看這世間,有愛心的地方就沒有暴力;沒有暴力,就會使人感到平安,沒有恐懼。平安、沒有恐懼就是一種和樂。而從孝中就會產生愛,有愛就會去愛護萬物。所以有愛心自然會帶來和諧與安樂。
《梵網經》說:
孝順,至道之法。
孝順就是至道的內涵。至道是什麼?就是佛性,就是佛的境界。
為什麼?孝就是孝順自己的父母,而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所以《梵網經》又說: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
因此,不可以對眾生殺害,不可以對眾生不利,不可以讓眾生受苦惱。
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這就是一種戒。能做到,豈不是對眾生起碼的盡孝?這樣自然就不會對眾生不利。所以,孝就是戒。
如果沒有戒或失去戒,那就是不孝,也就遮蔽了佛性。我們就會起情緒,跟人對立,甚至互相指責、謾罵,不能代替對方的苦惱,這些都是不孝。
《梵網經》有十重、四十八輕戒,其中十條重戒中有一條就說:
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因為菩薩要成佛,就要去實踐能夠成佛的行為。能夠成佛的行為在哪裡?在於能替代眾生的苦惱。就像《金剛經》所講的被歌利王斬斷四肢、全身被刀一片一片地切割,當下都不生怨恨之心。當然,這是以最高的標準來講的,我們根本攀不上。但所謂「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理解這個道理,懂得這個道理,自然就會往這個方向努力。
三、《小怪李群仙》
這本《小怪李群仙》大家都有看過嗎?我覺得這本書蠻有「道氣」的。什麼叫「道氣」呢?「道」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對世間五欲能夠看淡,甚至不求世間五欲,凡事能夠超越世間的看法去利益他人:這就屬於道的氣氛。
《小怪李群仙》後面還有兩篇附錄,就是「祝由科」和「神醫失傳」。這兩篇附錄幾年前刊登在《人間福報》,當時我看到了,覺得裏面的事蹟很神奇,很不可思議,所以,出版這本書時就把它們編在後面。《小怪李群仙》的內容,其實我在二十幾年前就看過,但忘記了,幾個月前再發現時,覺得可以出書,因為這對我們修行人也有啟發意義。當時覺得《人間福報》的兩篇跟李群仙的事蹟很相似,所以就把它們編在同一本書裏。等到要出版,我從頭到尾再看一遍,才曉得附在後面的這兩篇,其實所寫的主人翁都是同一個人,也就是小怪李群仙。
這本書給我們怎樣的啟發呢?像第5頁所講的,他替人治病非常神效,也不索報酬。當然,李群仙是用法術為人治病,跟現代醫學在觀念上與做法上完全不同,真的很難以想像,但確實存在,確實能夠治病,而且立竿見影,超越現代醫學。尤其對於一般無法醫治的疑難雜症,他也都能輕易治療,甚至幾天乃至當下就能立刻好起來。
這有兩種原因,一方面是他有這種法術,另一方面是他本身有德。如果沒有那樣的德,即使有這種法術,法術也是不靈的。所以,這裏就講了,他完全不索任何報酬,自己的錢用完了,開始賣田,幾年之間,他把父親留給他能打幾十擔穀子的田賣得一乾二淨,這就是他有德的地方。
談到治病的神奇,像身體被子彈打中了,一般就是開刀把子彈拿出來,他不用開刀,只用斧頭在門上連敲帶喊,「出來,出來」,子彈即自動跳出來。
這就是他的法術,也是他有德。還有他給一個女孩頸部開刀,鮮血一直往外噴,他就用右手從右往左一抓,大吼一聲「不流」,血當下就不流了,對方微微哼了一聲,他又從左向右一抓,大喝一聲「不痛」,當下就不痛了。而且在對方微微哼一聲之時,李群仙就曉得有冤家債主來討債,而且能夠為他們化解彼此的冤債。這就是他的法術,也在於他的德。如果沒有德,法術是不靈的。同時,他也能看到冥界眾生,甚至也能讓小孩看到冥界眾生。
我們是出家眾,也要為人做法事消災免難,可是我們能像他那樣立竿見影,當下解決問題嗎?當然,一方面我們不是學那種法術,另一方面,我們的德也不如他。他有什麼德呢?作者在後面所寫的都是他的德,都是我們應該欽佩、效法的。譬如在53頁說:
拜師的時候,向師父立誓,要不留私產,不貪錢財,要一生一世只是做好事、積善行。
這就是他的德。以我們來講,雖然辭親割愛出家了,但多多少少我們還會留私產,還會貪錢財。可是李群仙不留私產,不貪錢財,也不存錢,雖然身無分文,但為人治病時還會考慮對方的經濟,頂多也只是吃他一盤蛋炒飯。
像54頁講到他跟師父學法時,是「不悔不退,對師父一片誠敬,然後准我學法」。真的,所謂「佛法在恭敬中求」。一般而言,如果是好的,就要儘量普傳,為什麼師父要求他不悔不退、一片誠敬才傳法給他呢?的確是這樣。因為師徒相傳,如果不這樣,就表示對方不是這種根器;既然不是這種根器,那要怎麼傳法呢?不是這種根器,即使想學也學不來;沒有那種德,是學不來的,學了也不會有效果的。
他說:
到了有一日夜半之時,忽然精神集中,發覺一個說不出來的境界。就在那一剎那,師父傳了我的法。現在你們看見我畫水,開始口念「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實際只是一個開場白。真正得力的時候,便是我一念回復到師父當年傳法的景象,那時我的法水便無所不靈。我想不只是小小的開刀,便是將人頭割下再接上,也照常可以無害。
有關這一段的內容,在附錄中就談到,第65頁說,師父所用水到病除的那一瓶,換到他手裏一點作用都沒有。所以,一直到有一天,師徒倆連夜趕路,宿在一座林子裏。那一晚徒弟躺在一塊大石板上,月光如洗,灑照著他,忽然之間,他覺得「有了!」自此之後,他和師父一樣,意念所至,水到病除。任何疾苦一經他心中禱念,手下用水使刀,無不風行草偃,指顧之間即能消除病毒,痊癒還原。
其實他寫的這些代表什麼呢?就是靜定的心、寂靜的心。像道家畫符一樣,要一筆而下,一氣呵成,沒有雜念,這一道符才會靈光、有效。如果沒有一氣呵成,當下有雜念的話,那肯定是沒有效果的。又像放焰口,我也曾經放過焰口,放焰口要持咒,要觀想,這時心如果沒靜定,想到別的地方去,那所觀想的就不完整,當下要施給餓鬼吃的東西也就不完整,餓鬼就會吃不到,這樣一方面會損自己的福德,另一方面餓鬼會生氣、不滿,甚至會報復主法者。所以,李群仙說他念「急急如令」,只是一個開場白而已,真正得力的是他回復到他師父當年傳法的景象,其實就是回復到心寂靜、靜定的那種境界上。
一般的超度法會,主法是最重要的。身為主法的人,一定要虔誠、恭敬,另一方面,心要清淨。
心清淨,倒也不是說要斷除煩惱的那種清淨,而是說很正派,不為名,不為利,純粹是為解脫對方的苦難。像一般外面做法會,都要論價錢,如果能抱著拿人錢財、為人消災的心態,而如理如法、盡心盡力去做的話,這樣也會達到效果。可是,一個不拿錢、不論價的人,就更能顯出他無私利人的真誠與德行。
所以,做法會除了要有恭敬心、要如理如法之外,就是要有那份靜定的心。一個人如果能夠深入禪定的話,就已經有五種神通了,還有什麼事情做不來呢?當然就會更加有效了。
本書作者在57頁提到「君子學道則愛人」。可見「道」是什麼?就是「愛」。
君子學道則愛人,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這四個「毋」很重要,就是要我們的心能客觀、謙遜。
「毋意」,不預先臆測、認定。
「毋必」,不堅決肯定是那樣。
「毋固」,不固執己見,不拘泥於自己。
「毋我」,不以自我為中心。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一種心性的修養,也是人事和諧的潤滑劑。如果我們事事都先去預測「可能是那樣」,甚至「必定是那樣」,固執己見,一定要如何,不能客觀接納他人的意見,永遠以自我為中心,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不僅不能與人和諧相處,而且會使自己更加孤立,個人修養也會停留在那裏不能往上提升,甚至會導致災難頻仍,讓自己陷入一種不好的命運。
這裏說到「君子學道則愛人」,譬如基督教的耶穌,他被人陷害,可是他並不高呼冤枉,也不想報仇,甚至還說要饒恕他的敵人。這是真正的愛,愛你的鄰人,愛你的敵人。人家得罪我們,不只要原諒他七次,而且要原諒他七十個七次,這豈不是真正愛心的展現?
58頁說到:
絕欲,忘我,修苦行,積善德,尤為可貴。
道固不是德,然非立德則不足以入道。
李群仙所做的這些都是一種善德。像絕欲、忘我、苦行這些,都是善德,都是犧牲自己、不為自己、忘掉自己,完全是為利益對方,使對方離苦得樂。這就是德,德是入道的階梯,道以德為本。
所以說,德圓滿、完整的本身就是道。
四、總結
今天晚上我們從「生活——簡單,樸素;語言——誠懇,和藹;威儀——安詳,穩重」,還有心性的愛心,容貌的祥和無戾氣,談到小怪李群仙,不知不覺時間已經九點二十分了。大家有什麼心得或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提出來。如果沒有,我們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裏。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