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3.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4. 2024龍年新春講話
  5.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6.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7. 2023中元開示
  8.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9.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1.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3. 2022中元開示
  14.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6.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7.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8. 念佛超度之勝益
  19.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2.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6.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7.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9.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0.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1. 志工四喻
  32. 人生是苦
  33. 生命無常三根本
  34.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5.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6. 中元節開示(2019)
  37.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8. 豬年話豬
  39.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0.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1. 受戒與持戒
  42.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3.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4. 二種成佛法
  45. 橫超的淨土法門
  46. 往生與預知時至
  47.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8.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49.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0.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2.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3.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4. 彌陀願心的根源
  55.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6. 大慈悲五要點
  57. 慈心法門
  58. 念佛不妄語
  59.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0. 淨土宗的根源
  61.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2. 為何吃素?
  63.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4.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5. 愛與佛命
  66. 不請之友
  67.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8. 學佛的目的
  69. 說愛(二)
  70. 說愛(一)
  71.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2.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3.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4.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5. 「以誠感人」的意涵
  76.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7.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8. 在心、在緣、在決定
  79. 佛教點燈的意義
  80.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1. 念佛成佛的原理
  82. 佛在何處?
  83.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4.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5. 慈悲的救度
  86. 念佛生蓮
  87.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8. 信受彌陀救度
  89. 為新戒比丘開示
  90. 歸依勸囑
  91.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2.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3.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4.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5.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6.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7.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8.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99. 念佛人的「本尊」
  100.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1.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2.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3.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4.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5.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7.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8.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09.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0.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1.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2.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3.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4.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5.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6.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7.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8.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19.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0.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慧淨法師2015年10月8日於台北淨土講堂為住眾開示

 

 

一、只講付出,不求回報

二、真諦與俗諦

     (一)真諦

     (二)俗諦

                 1.時刻反觀自省

                 2.俗諦規範

                     (1)生活方面

                     (2)言語方面

                     (3)行為方面

                 3.無我的愛

三、《小怪李群仙》

四、總結

 

 

 

       很久沒有跟大家聚會,一方面是沒什麼事,一方面也是看大家都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安分守己、盡心盡力地做自己崗位上的事情。可以說,大家都做得很辛苦,令人很感動。

 

一、只講付出,不求回報

       淨土宗教團是只講付出、奉獻而不求回報的教團,所謂「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所以,我們為大眾所做的,都不是要人家來添油香,也不講價錢,更不暗示人家捐獻,跟一般經懺道場論工、論價是不一樣的。不過,凡是學我們這個法門的人,當他體會到彌陀的慈悲愛心,就會自自然然這樣去做。所以,我們雖然是小小的教團,沒有什麼名氣,但所做的一切卻是真正對大眾有利益的。

 

       生而為人,如果不學佛,便失去為人的意義和價值;學佛如果沒有獲得解脫,也只不過是結一個佛緣,往後還有生死輪迴,那就太可惜了。而在八萬四千法門、八大宗派中,只有我們這個法門、這個宗派,能夠讓所有遇到的人都能在今生獲得解脫,而達到為人與學佛的目的。所以,我們不論為自己還是為他人,一切所做的都是最值得的,再怎麼辛苦都值得,都不是白做工,都功不唐捐。

 

       當然,也很慚愧,我真的是無德無能,沒能把這個法門普遍地宣揚出去。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我們這個法門。而有人的地方很廣,地球五大洲,七十億人口,都需要我們這個法門。但這個法門卻很少有人知道,所以,我們知道了如果還不能弘傳,捫心自問是非常慚愧、非常歉疚的。

 

 

二、真諦與俗諦

       我們是出家眾,是專業的修行人,我們修行的是真諦與俗諦。

 

(一)真諦

       真諦,大家都在深入掌握。真諦,歸根究底就在於我們《宗風》所講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以及淨土宗的宗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淨土宗的特色「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所謂「真傳幾句話,假傳萬卷書」「大道不過三兩句,說破不值一文錢」,淨土宗念佛法門,正依經典是淨土三經,旁依經典很多,談到極樂淨土、阿彌陀佛的相關經典就有兩百多部。淨土行持,古來各宗行人各有解讀,且往往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為輕,以世間福善、自我修行為貴,這是由於沒有找到淨土宗傳承的緣故。

 

       淨土宗祖師的傳承就是龍樹菩薩《易行品》、天親菩薩《往生論》、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讚阿彌陀佛偈》、道綽大師《安樂集》、善導大師五部九卷,這是最根本的淨土宗法脈傳承。

 

       對於法脈傳承的佛說祖論,我們只能老實地、毫無條件地信受。祖師怎麼講,我們就怎麼信。如果我們心中疑惑,「祖師所講的,我認為不對哦,我覺得應該要怎麼樣」,當這種念頭產生時,我們就要立刻把它捨棄掉。也就是說,要依淨土三經,同時要站在祖師的傳承上來解釋淨土三經,來解釋這個法門。絕對不在祖師解釋的範圍之外去作自我發揮。我們要用這種謙卑、謙遜的態度來研究、探討。

 

       有關真諦方面,大家都要有這樣的認知。

 

 

(二)俗諦

1.時刻反觀自省

       俗諦方面,我們要時刻溫習《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反觀自省。為什麼?因為真諦是不變的,它就在那裏,只等待我們去發現,去瞭解,去深入;而俗諦方面是規範我們的為人處世的,相對比較繁複。

 

       人其實是很複雜的,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都有他的習性、個性,可以說十個人就有十種個性。我們儘管現出家相,被尊稱為「人天師範」,但畢竟還是凡夫,充滿貪瞋癡妄想煩惱,習氣也很深重。因此,我們要常常在俗諦方面加強學習,要時刻觀照自己,所謂「一時不在,如同死人」。就像《觸光柔軟》附錄《修心八誦》第三所講的:

願我恆常觀自心,正當煩惱初萌生,危害自己他人時,立即強行令斷除。

 

       其實也不是什麼觀照,對我們來講,無事就念佛,不管是在大眾共修當中的出聲念佛,還是自己獨處時的出聲或默念,都是以佛號存心,倒不是另外再以什麼來觀心。

 

       若以聖道法門來講,觀心主要就是「觀空」。也就是把這個心處在空相中,就像《金剛經》所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因此就必須:

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所以,就聖道門來講,就是要「無住生心」。

 

       那既然無住了,還再生心,豈不是有住?所謂「心」,是什麼?心是空的;既然是空的,就不講心不心了。「生心」是要生什麼心?生無住心。「無住」是指空性。所以,凡是起心動念都是為眾生,無我地為眾生,這叫「無住生心」。

 

       如果不是為眾生之時,心是處於清淨、無念的狀態,沒有六根可以跟六塵相對待。因為心不起則已,一旦起了,就一定有一個境來相對待。所以,有心必然有境,沒有境就沒有心,沒有心也就沒有境。

 

《金剛經》又說: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無住」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生心」就是修一切善法。以無住相修善法,即是「無住生心」。

 

       這是聖道門的觀心。

 

       以淨土門來講,就是念念稱念這句彌陀名號。可是,我們即使寂靜地念佛,都會有妄想雜念,何況面對問題、面對人事?我們遇事逢緣往往會起情緒,以往的習氣、情緒就會浮現出來。如果沒有面對人事,處在寂靜無事的狀態,這顆心會感覺是平和的,即使有妄想雜念,也不會那麼激動或激烈。

 

       因此,我們為人處世,也就是俗諦方面,必須警惕自己,無事的時候就念佛,有事的時候不論對人、對事,都要穩當得體。

 

       四書《中庸》第一章說: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還沒有產生的時候,也就是不起心動念之時,就是中。中的狀態是很平穩的,是處於寂然不動念、寂靜、清淨的狀態,如果超過或不及,那就不是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的發露都合乎節度,都很得體,這樣就能帶來和諧,不會因喜怒哀樂的發露而起對立、爭端乃至結怨結仇、相互傷害。

 

 

2.俗諦規範

       人生在世,在生活、言語、威儀乃至外表的容貌、內在的心態上,我們《宗風·俗諦》都有規範。

 

(1)生活方面

       在生活方面,《宗風·俗諦》說:

 

       生活——簡單,樸素。

 

       在生活上要簡單、樸素。譬如飲食,我們要怎麼飲食呢?就是清淡不重味,只要能吃得飽就可以了,並不是要吃得巧,也不是要吃得好,更不是吃高檔筵席。在吃的方面要簡單樸實、清淡不重味。

 

       怎麼清淡不重味呢?因為這裏有時會吃水餃,就以吃水餃來說,其實水餃裏調味料都已經調好,這樣吃起來就很有味道了,可是有的人會覺得味道不夠,吃水餃還要再蘸醬料。還有,水餃裏就有菜了,可是有人也會認為水餃裏的菜只是那幾樣,不夠豐富,還要另外加其他的菜;其實吃水餃可不用另外加菜了。

 

       所以,吃要儘量清淡不重味,這就是飲食上的簡單樸實。

 

       說到飲食,《黃帝內經》講「五穀為養」,也就是說五穀雜糧是主要的營養,是真正養生的,而五蔬、五果是輔助性的。我們儘量要以主食為主。

 

       蔬菜、瓜果大多是虛寒的。很多人一輩子吃素,營養不平衡,久而久之會導致身體虛寒。所以,十個出家人往往有七八個是虛寒的。

 

       尤其現代人,強調一天要喝多少水,一大早眼睛一睜開,要空腹喝多少水,白天、晚上要喝多少水。水是陰的,這樣一來,身體就更加虛寒。身體的病一般是從寒氣而來的,陽氣充足、血液循環好的話,是不會有病的,所謂「萬病生於寒」。

 

       當然,病跟心情、業力也有關係,並不是單純只是由飲食而來;但所謂「病從口入」,飲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要儘量少吃保健品、營養品,因為一天吃三餐,在飲食方面又能均衡的話,基本上就能保持身體健康。

 

       何況我們是修行人,這顆心是比較平和的,所謂「病生於情」,病跟情緒有絕對的關係。所以,心情平和、飲食均衡,就不必假借什麼保健營養品,因為吃那些未必對健康有幫助。

 

       當然,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若真的吃健康營養品對身體有幫助,那也未嘗不可。

 

       我偶爾會在水槽裏看到微細的菜渣或麵線之類的。我們不管吃飯、吃麵還是吃菜,都要吃得一乾二淨,這一點請大家注意。

 

       在用物方面,譬如說,往往我們吃飽了飯,就會隨手抓起衛生紙,嘴巴一擦,然後揉一揉就丟。我在《觸光柔軟》中也談到用衛生紙要儘量節省。現在有衛生紙太方便了,古代沒有衛生紙,根本沒有這種現象。當然,有時候吃完東西嘴巴油油的,或者沒照鏡子萬一嘴巴沾到什麼沒有擦掉就外出,那就不得體了,所以需要擦一擦,那也未嘗不可。但要節省一點,衛生紙一抓起來就有兩張,我們可以把它拆開,留下一張,使用另外一張,甚至另外一張也可以把它折半。

 

       我們要惜福、培福而不折福,對於萬物都要愛惜,要惜福不浪費。衛生紙雖是很平常的東西,也很便宜,但積少成多。

 

       因此,微物要愛惜,凡事要節省。

 

       還有,我們生活上不要隨便買東西,所謂「可用則用,能省則省」,有一樣夠用就不買兩樣,有舊的可以用就不添新的。當然,有必要就要買,但絕對不買高檔貨。

 

       所謂「知足常樂」,怎麼知足呢?一個人其實只要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有醫療,這樣就可以維持一輩子的生存。除非他覺得有吃的還不夠,有穿的、有住的還不滿足,要多買幾件衣服,要住更好的房子,要使用更新奇的東西,如果不滿足的話,將永遠不會快樂。所以,幸福指數來自滿足。沒有滿足,幸福指數不可能提高,因為他會因為不滿足而苦惱。

 

       我們修行人如果能夠安貧樂道,能夠「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就沒有不知足的苦惱。《菜根譚》說:

身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

 

       身安、性定,身心能夠安定,那麼吃的、穿的、住的也就會覺得很滿足。

 

       後面兩句也很好,第三句是講心境方面,心靜的話,萬事萬物,甚至宇宙的真理也都能顯現出來。

 

(2)言語方面

       在言語方面,《宗風》說:

       語言——誠懇,和藹。

 

       最重要的就是講真實的話。不拐彎抹角,不過分客套,不要給人家虛與委蛇的感覺,所謂真心、直心、樸心。修行的人就是不戲論,不戲論就是沒事不講話、不攀緣,也不講一些毫無意義的、閒聊的、空泛的或者風花雪月、對他人毫無利益的話,這些都是戲論。穩重的人不隨便發言,不隨便表達意見,他會先有所準備,等適當的時機才做重點性的表達。

 

       所以,在語言上要少講話;一定要講,那就要言不繁、長話短說,重要的話重點性地講,甚至結論性、點到為止地講,只要一聽就可以理解。枝枝節節的不要講,也不要多加前言後語,內容上的解釋、敍述都不必要。更不要滔滔不絕、絮絮不休講得沒完沒了,話匣子一打開就不曉得停下來。

 

       我個性比較內向、木訥,缺乏口才,跟人家談論事情也不過是幾句話而已。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可以避免養成一種雜想的慣性。因為話講多了,難免都是一種妄念雜想,而且容易引起一種靜不下來的慣性,一打坐就妄想紛飛,念頭像瀑流,永不停歇。

 

       總之,我們沒事就不要講話,有事就只講重點的話,所謂簡要明瞭、要言不繁。

 

       此外,講電話如果超過二十分鐘,我就感覺講太多、太長了。但往往有人打電話過來,如果對方是一位講經的法師,口才很好,話筒一拿起來,不知不覺好像他已經站在臺上,正在跟信眾講法一樣,忘了我,滔滔不絕一直講、一直講。所以,幾位講師跟我講電話的時候,我都會靜靜地只有聽的份兒。因為對方的口才很好,講慣了,不知不覺以為他是站在臺上,好像我是他的聽眾、是他的信徒一樣。

 

       所以,我們要講重點的話,沒事就不要講話。

 

       《宗風》說「不說是非,不傳是非」,如果牽涉到個人的事情,根本就不可以講。即使我們知道了,或者對方跟我們講了,也不可以再講給別人聽,尤其在沒有經過對方同意的情況下,更不可以講。

 

       我們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就是《出家眾外出弘法注意事項》,其中講到幾個「不」。譬如說「不批評、不抱怨、不責備、不情緒、不脾氣、不生氣」,這「六個不」一定要時刻記在腦海中。

 

       「不情緒、不脾氣」,如果沒有反觀自照,當事情來的時候,我們會流露情緒與脾氣,甚至生氣了我們當下都不知道,等到事後發覺才後悔,那時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儘量不情緒、不脾氣。

 

       個人身體的健康和團體的和諧,是來自大家能心平氣和。健康受損,團體不和,往往都在於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對於自己的情緒、心念、習氣與煩惱,要常常注意,情緒來自煩惱,而我們的煩惱是很堅硬、很難降伏的。我們所懂得的道理,往往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可是這只不過是一種學問而已,未必所講、所寫的就是我們的東西,所以有句話說「若文如其人,古來詩人皆神仙」。為什麼?文章、學問、知識、道理,都屬於第六意識,是我們從書上看來、課堂上聽來的,或者是自己的心得,可是習性卻是曠劫以來就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當中,成為我們自己的主人。因此,一個人如果不能破我執、破見惑,往往習性都是很堅固的,所以要時刻注意我們的起心動念。

 

(3)行為方面

       在行為方面,《宗風》說:

       威儀——安詳,穩重。

 

       安詳,就是不急躁;穩重,就是不輕浮、不粗暴。我們威儀要安詳穩重,大眾相處時不笑鬧,喧嘩、嘻笑都不可以。尤其是出家眾,在外面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語行為,不可以嘻嘻哈哈、動作粗魯無禮,或輕佻放肆,浪蕩不羈。當然,也不可以詐現威儀,也就是面對大眾或有人的地方,就表現一副道貌岸然、很有修行的樣子,這樣就不老實、不實在。真有修行的人反而是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謹慎行事,尤其是獨處時,更要時時保持「慎獨」。

 

       所以,在威儀方面,大家儘量要安詳、穩重,舉止要得體,表現要謙遜、謙卑。所謂「不彰人之短,不炫己之長」,在大眾當中要謙遜,掩藏自己的長處,當然也要掩蓋別人的短處。

 

       在容貌上,有一句話說「和氣致祥,戾氣致殃」。什麼是和氣?當然是平和、和諧,不偏不倚,沒有過與不及,處於一種溫和、無諍、無較,根本沒有對立,也不會引起任何不平的狀態,這就是和氣。

 

       「和氣致祥」,和是因,可以帶來吉祥的果,可以帶來福報,帶來好處、好運。因此,一個人能夠和的話,相貌就會改變,命運也會改變。所以,想要改變命運,想要趨吉避凶,首先就是要培養心中的和。

 

       「戾氣致殃」,「戾」就是乖戾,跟人家不和諧、起對立,甚至是強勢、霸道,不肯從善如流,不能與人為善。顯現出來的是那種猙獰的面貌,或者激厲的言語,這都是戾氣。戾氣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帶來禍殃、災難。

 

       戾氣可以從容貌上看出來,即使不會看的,也會感覺得出來。我們出家眾的相片,如果讓人家靜靜一看,感覺有祥和之氣,那就是有和在裏面;如果被感覺「噢!怎麼會這樣?」就表示有戾氣。當一個人福報來臨時,就會讓人感覺他的容貌有祥和之氣,同時也讓人覺得可以親近,面對時不會有恐懼。我們出家眾是專業的修行人,在心理上要平和,在容貌上要祥和,在言語上要溫和,與人相處時,不要給人強勢、淩厲的感覺。所以,在容貌上要儘量和氣,不要有戾氣,不要有猙獰之相。

 

       「相由心生」,根源還是在於修心養性,不然再怎麼化妝、打扮,再怎麼表現,都不可能完全掩飾。沒有那樣的心,不可能有那樣的相,因此說「誠於中,形於外」「相由心生,業由心轉」。心轉了,相貌就變了,業力也跟著變了,命運也跟著改了。所以,會看相的人,看對方的相貌,就可以斷定他的前途。

 

       那我們的心要抱著怎樣的觀念呢?在與人相處時,有一句話說「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能夠委屈自己、順從對方,就能和諧;如果各自堅持己見,必然會不和。尤其是好勝,凡事都要比人好,都要超越對方,那麼有一天一定會遇到敵人,即使沒有遇到敵人,大家也都會跟他對立。

 

 

3.無我的愛

       凡事都有一個核心、根本。佛法的根本,淨土法門的根本,也就是所謂大道、真理。有句話說「大道至簡」,大道不複雜也不玄秘。大道是什麼?大道就是愛心。前面引用《金剛經》「無住生心」,就是無我地為眾生生起愛護、利益、犧牲、奉獻的心。這種無我的愛心,就是佛法的根本。愛心就是慈悲,無我就是無我執、無法執,這些都是真理。

 

       《宗風·俗諦》說:

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佛法就是一個:無我的愛,也就是慈悲。

 

       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果把「慈悲」兩個字拿掉,就沒有佛法;佛性如果沒有慈悲,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性;佛如果沒有慈悲,那肯定不是佛,也絕對不能成佛。所以,剛剛講的言語要怎樣,威儀要怎樣,容貌要怎樣,心性要怎樣,其實根本就是一個「愛」字,只要有愛,就會有好的容貌、好的語言、好的命運。

 

       我們曾經流通過一篇文章,是講一位外國的醫學博士,名叫亞歷山大,他在文章中說他曾經昏迷七天。雖然昏迷七天,進入瀕死狀態,身體不能動,但他的心卻是活潑、靈敏的。他到了一個很美好的境界,遇到一位很有愛心的人,跟他講了三句話,我覺得這三句話非常好,能夠體現佛心,而且和淨土法門的根本思想很相應。這三句話是:

親愛的,你將永遠被珍愛。
你不必有任何恐懼。
你不會做錯任何事。

 

       第一句「親愛的,你將永遠被珍愛」,是啊!我們每個眾生都被阿彌陀佛視為獨子,永遠被阿彌陀佛所珍愛。雖然我們貪瞋強盛、業障深重、個性頑劣,儘管世間人會嫌棄我們,但是阿彌陀佛永遠不會嫌棄我們,還把我們捧在手心呵護。阿彌陀佛永遠會珍愛我們。

 

       一個人如果由於挫折、苦惱而傷心,自暴自棄,甚至想自殺,那表示他還沒有接觸到彌陀的愛。如果接觸到彌陀的愛,他的觀念就會轉變,就會在彌陀的愛中被釋放、被包容、被接納,他就會得到愛。

 

       所謂「學佛大悲心」,如果不能先體會彌陀的大悲心,學佛將從何學起?

 

       彌陀的大悲心顯現在哪裡?就在「你將永遠被珍愛」,從今以後,直到臨終,不管心性、三業如何,我們都永遠被彌陀所包容、接納、珍惜、珍愛。

 

       因此,我們不必有任何恐懼。

 

       人生最大的恐懼就是在六道中不能解脫,甚至沉淪在三惡道,在地獄受苦,那是最大的恐懼。「呼天搶地、悲嚎哀鳴、聲震大千、心片片裂、腸寸寸斷」都不足以形容墮落地獄的劇苦與心境,因為這種劇苦是無法想像、不能述說的。如果想像得來、述說得來,那講的人、聽的人當下都會非常恐懼害怕,那種懼怕會讓他們的心臟受不了而死去。光是想像都沒辦法接受了,何況親自去接受那種苦?

 

       六道輪迴不能解脫是令人恐懼的,墮落地獄更是令人恐懼,自己的行為將來會接受閻羅王的審判、刑罰,也是令人恐懼的。

 

       凡事有因必有果,因果業報是自然的。想到我們現在造的因及將來要承受的果,就會令人非常恐懼不安。

 

       但是,在阿彌陀佛的救度、包容之下,我們就獲得釋放,就得到了庇佑,就不會再有恐懼。

 

       而且,我們不會做錯任何事。因為,在彌陀的保護之下,在彌陀的接納當中,我們獲得了「荷負群生,為之重擔」的大禮,阿彌陀佛消除了我們的罪,背負了我們的責任,我們有過有錯,阿彌陀佛全部為我們承擔,使得我們有其因而無其果,而且還能往生極樂成佛:這是就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來講的。

 

       如果就自然因果來說,那是不可能的。所謂「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哪有自己造了惡因而別人能夠赦免、代替?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禪宗有「不昧因果」的公案。

 

       但是,由於有阿彌陀佛五劫之思惟、永劫之苦行,他的功德、願力能夠消除我們的罪、承擔我們的業,使得我們雖是有罪之人卻不受罪的懲罰。這就是彌陀的救度、他力的因果。

 

       所以,因果有自力因果與他力因果,自力因果自作自受,他力因果自作他受。

 

       這是從因果來講的。

 

       從自性來講,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世間虛假,彌陀獨真」。我們現在所做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呢?當然沒有一樣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話,哪裡來的善?哪裡來的惡?哪裡來的過?哪裡來的是非?雖然從現象界來講,有善惡,有因果,但從本體自性來講,它們是一種空性。不過,對沒有證悟空性的人而言,就好像在睡夢之中,他永遠都在做六道輪迴、造罪造業、受苦受難的夢。當他醒過來時,就會曉得,其實他從來沒有做過惡,當然也沒有做過善,因為這一切都是在夢中,一切都是有為法,都是假,不是真。

 

       所以,不論從彌陀的救度來講,還是從空性來講,我們不會做錯任何事。

 

       但這種道理比較微細,如果不是學我們這個法門,那就會誤會,譴責說這是邪見邪說。只有學我們這個法門,瞭解阿彌陀佛悲心大願的人,才能互相理解和肯定。

 

       前面講到「愛」,這種愛是無我、平等、純淨的愛。跟世間污染、罪惡、痛苦,背後是恨的那種愛是完全不一樣的。

 

       佛教講戒定慧,修行人一出家就要受戒,戒有所謂「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有的戒,全都包含在「愛人如己」這句話當中。想想看,如果我們有愛心的話,會去殺、盜、淫、妄、酒嗎?如果我們有愛心的話,不會想去利益對方嗎?所以,有愛心的人自然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三聚淨戒的內涵都在裏面了。

 

       三聚淨戒我們能做的,其實都是表面功夫,但如果我們體會愛、培養愛、付出愛,多少就會體驗到三聚淨戒的內涵。

 

       怎樣愛呢?佛教講要慈悲,所謂「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

 

       「眾生緣慈」對我們凡夫來講,多少還能體會,也能做到一些。但「法緣慈、無緣慈」,我們體會不來也做不到。即使做到眾生緣慈,也不是真正的愛、徹底的愛。真正的愛、徹底的愛,那是佛的境界。

 

       就「眾生緣慈」來講,四書之一的《大學》就有一句話很好。《大學》有所謂三綱領、八條目。八條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治國》這一篇裏就說:

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如保赤子」讓人感觸良深,深有同感。把所有眾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小嬰兒那樣去呵護,去保護,去對待。如果能這樣的話,這個團體肯定是和諧的,這個社會肯定也是和諧的,國與國之間也是和諧友愛、沒有戰爭的。「如保赤子」四個字,我們要把它刻在腦海中。

 

       《無量壽經》說: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于諸眾生,視若自己。

 

       這種視人如己、愛人如己的心行,也要把它刻在我們腦海中。

 

       如果時常薰陶這幾句話,我們的心性會改變,容貌也會改變,命運也會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團體與團體之間的關係也會改變。

 

       「如保赤子」,赤子就是小嬰兒,小嬰兒是不懂事的,完全靠慈母扶養。想想看,當慈母在扶養這小嬰兒的時候,會是什麼態度呢?怕他饑,怕他寒,為他把屎把尿都無怨無悔,而且還甘之如飴。只要小嬰兒能夠吃得好、睡得好,能夠平安健康,母親就會很安慰,再大的辛苦她都覺得是值得的。為什麼?因為她的心完全都在小嬰兒身上,都在為了維護小嬰兒的平安健康、幸福快樂而呵護他、保護他。

 

       我們對於任何人,只要多少能像慈母對待小嬰兒這樣「如保赤子」,我們跟別人講話的時候,會疾言厲色嗎?會跟他起對立嗎?會抱怨在心甚至跟他發脾氣,批評他、責備他嗎?都不會啊!

 

       所以,「如保赤子」「于諸眾生視若自己」「愛人如己」這些內涵都非常好。這也是前面所講的「大道至簡」,簡在哪裡?在這個「愛」。無我的愛,純淨的愛,平等的愛。

 

       我們學淨土法門首先要知道,我們這個法門就是在講彌陀的愛。假設彌陀不愛我們,我們會被包容、被接納、被救度嗎?我們只有到地獄、到陰間去向閻羅王報到,去接受閻羅王的懲罰。可是現在我們念佛就能往生,因為彌陀愛我們。否則,即使我們能功夫成片、夢寐一如,可以達到心止於一境的「一心不亂」,甚至進入了禪定,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這個法門的根本,在於彌陀的愛心,所以說「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彌陀如何愛我,我便如何愛人。

 

       不過,我們所講的、所寫的、所看來的、所懂得的,都是第六意識。我們能做得到嗎?絲毫都做不到。我們學這個法門,能做多少就儘量做,只要有千萬億分之一,就能帶來心境上的平和,就能帶來團體的和合。

 

       我們中華傳統文化裏有一部書叫作《禮記》,《禮記》說: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有愛必有和氣與愉色、婉容。愛存乎心,是內在的、無形的,但必有一種氣顯現在外面。愛的氣必然是和藹的、溫和的、祥和的,這是必然的因果關係,所謂「誠中形外」。有愛心就會永久地包容、忍耐而又有恩慈。有和氣,容色自然就會愉悅、柔順。若無愛,而存恨意,則必顯戾氣而疾言厲色,與人對立。

 

       孝和愛也是一體的,真正孝順、有孝心的人,他對兄弟也會愛。對兄弟的愛就是悌,這叫「親親」。有孝悌的人,對他人也會有愛,這叫「仁民」。對萬物也會有愛,所謂「愛物」。這就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它的根本都來自孝,所以說: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君子務本」,君子掌握根本,有了根本,其他的自然就會流露出來,所以說「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仁民愛物的根本,對父母有孝,對兄弟就會有悌,對他人就會有仁恕,對萬物就會有愛心。

 

       關於愛的內涵,在佛門當中,在傳統文化裏都講得很多,我只是重點性地講這些。我們看看這世間,有愛心的地方就沒有暴力;沒有暴力,就會使人感到平安,沒有恐懼。平安、沒有恐懼就是一種和樂。而從孝中就會產生愛,有愛就會去愛護萬物。所以有愛心自然會帶來和諧與安樂。

 

       《梵網經》說:

孝順,至道之法。

 

       孝順就是至道的內涵。至道是什麼?就是佛性,就是佛的境界。

 

       為什麼?孝就是孝順自己的父母,而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所以《梵網經》又說: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

 

       因此,不可以對眾生殺害,不可以對眾生不利,不可以讓眾生受苦惱。

 

       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這就是一種戒。能做到,豈不是對眾生起碼的盡孝?這樣自然就不會對眾生不利。所以,孝就是戒。

 

       如果沒有戒或失去戒,那就是不孝,也就遮蔽了佛性。我們就會起情緒,跟人對立,甚至互相指責、謾罵,不能代替對方的苦惱,這些都是不孝。
《梵網經》有十重、四十八輕戒,其中十條重戒中有一條就說:

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因為菩薩要成佛,就要去實踐能夠成佛的行為。能夠成佛的行為在哪裡?在於能替代眾生的苦惱。就像《金剛經》所講的被歌利王斬斷四肢、全身被刀一片一片地切割,當下都不生怨恨之心。當然,這是以最高的標準來講的,我們根本攀不上。但所謂「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理解這個道理,懂得這個道理,自然就會往這個方向努力。

 

 

三、《小怪李群仙》

       這本《小怪李群仙》大家都有看過嗎?我覺得這本書蠻有「道氣」的。什麼叫「道氣」呢?「道」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對世間五欲能夠看淡,甚至不求世間五欲,凡事能夠超越世間的看法去利益他人:這就屬於道的氣氛。

 

       《小怪李群仙》後面還有兩篇附錄,就是「祝由科」和「神醫失傳」。這兩篇附錄幾年前刊登在《人間福報》,當時我看到了,覺得裏面的事蹟很神奇,很不可思議,所以,出版這本書時就把它們編在後面。《小怪李群仙》的內容,其實我在二十幾年前就看過,但忘記了,幾個月前再發現時,覺得可以出書,因為這對我們修行人也有啟發意義。當時覺得《人間福報》的兩篇跟李群仙的事蹟很相似,所以就把它們編在同一本書裏。等到要出版,我從頭到尾再看一遍,才曉得附在後面的這兩篇,其實所寫的主人翁都是同一個人,也就是小怪李群仙。

 

       這本書給我們怎樣的啟發呢?像第5頁所講的,他替人治病非常神效,也不索報酬。當然,李群仙是用法術為人治病,跟現代醫學在觀念上與做法上完全不同,真的很難以想像,但確實存在,確實能夠治病,而且立竿見影,超越現代醫學。尤其對於一般無法醫治的疑難雜症,他也都能輕易治療,甚至幾天乃至當下就能立刻好起來。

 

       這有兩種原因,一方面是他有這種法術,另一方面是他本身有德。如果沒有那樣的德,即使有這種法術,法術也是不靈的。所以,這裏就講了,他完全不索任何報酬,自己的錢用完了,開始賣田,幾年之間,他把父親留給他能打幾十擔穀子的田賣得一乾二淨,這就是他有德的地方。

 

       談到治病的神奇,像身體被子彈打中了,一般就是開刀把子彈拿出來,他不用開刀,只用斧頭在門上連敲帶喊,「出來,出來」,子彈即自動跳出來。

 

       這就是他的法術,也是他有德。還有他給一個女孩頸部開刀,鮮血一直往外噴,他就用右手從右往左一抓,大吼一聲「不流」,血當下就不流了,對方微微哼了一聲,他又從左向右一抓,大喝一聲「不痛」,當下就不痛了。而且在對方微微哼一聲之時,李群仙就曉得有冤家債主來討債,而且能夠為他們化解彼此的冤債。這就是他的法術,也在於他的德。如果沒有德,法術是不靈的。同時,他也能看到冥界眾生,甚至也能讓小孩看到冥界眾生。

 

       我們是出家眾,也要為人做法事消災免難,可是我們能像他那樣立竿見影,當下解決問題嗎?當然,一方面我們不是學那種法術,另一方面,我們的德也不如他。他有什麼德呢?作者在後面所寫的都是他的德,都是我們應該欽佩、效法的。譬如在53頁說:

 

       拜師的時候,向師父立誓,要不留私產,不貪錢財,要一生一世只是做好事、積善行。

 

       這就是他的德。以我們來講,雖然辭親割愛出家了,但多多少少我們還會留私產,還會貪錢財。可是李群仙不留私產,不貪錢財,也不存錢,雖然身無分文,但為人治病時還會考慮對方的經濟,頂多也只是吃他一盤蛋炒飯。

 

       像54頁講到他跟師父學法時,是「不悔不退,對師父一片誠敬,然後准我學法」。真的,所謂「佛法在恭敬中求」。一般而言,如果是好的,就要儘量普傳,為什麼師父要求他不悔不退、一片誠敬才傳法給他呢?的確是這樣。因為師徒相傳,如果不這樣,就表示對方不是這種根器;既然不是這種根器,那要怎麼傳法呢?不是這種根器,即使想學也學不來;沒有那種德,是學不來的,學了也不會有效果的。

 

       他說:

       到了有一日夜半之時,忽然精神集中,發覺一個說不出來的境界。就在那一剎那,師父傳了我的法。現在你們看見我畫水,開始口念「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實際只是一個開場白。真正得力的時候,便是我一念回復到師父當年傳法的景象,那時我的法水便無所不靈。我想不只是小小的開刀,便是將人頭割下再接上,也照常可以無害。

 

       有關這一段的內容,在附錄中就談到,第65頁說,師父所用水到病除的那一瓶,換到他手裏一點作用都沒有。所以,一直到有一天,師徒倆連夜趕路,宿在一座林子裏。那一晚徒弟躺在一塊大石板上,月光如洗,灑照著他,忽然之間,他覺得「有了!」自此之後,他和師父一樣,意念所至,水到病除。任何疾苦一經他心中禱念,手下用水使刀,無不風行草偃,指顧之間即能消除病毒,痊癒還原。

 

       其實他寫的這些代表什麼呢?就是靜定的心、寂靜的心。像道家畫符一樣,要一筆而下,一氣呵成,沒有雜念,這一道符才會靈光、有效。如果沒有一氣呵成,當下有雜念的話,那肯定是沒有效果的。又像放焰口,我也曾經放過焰口,放焰口要持咒,要觀想,這時心如果沒靜定,想到別的地方去,那所觀想的就不完整,當下要施給餓鬼吃的東西也就不完整,餓鬼就會吃不到,這樣一方面會損自己的福德,另一方面餓鬼會生氣、不滿,甚至會報復主法者。所以,李群仙說他念「急急如令」,只是一個開場白而已,真正得力的是他回復到他師父當年傳法的景象,其實就是回復到心寂靜、靜定的那種境界上。

 

       一般的超度法會,主法是最重要的。身為主法的人,一定要虔誠、恭敬,另一方面,心要清淨。

 

       心清淨,倒也不是說要斷除煩惱的那種清淨,而是說很正派,不為名,不為利,純粹是為解脫對方的苦難。像一般外面做法會,都要論價錢,如果能抱著拿人錢財、為人消災的心態,而如理如法、盡心盡力去做的話,這樣也會達到效果。可是,一個不拿錢、不論價的人,就更能顯出他無私利人的真誠與德行。

 

       所以,做法會除了要有恭敬心、要如理如法之外,就是要有那份靜定的心。一個人如果能夠深入禪定的話,就已經有五種神通了,還有什麼事情做不來呢?當然就會更加有效了。

 

       本書作者在57頁提到「君子學道則愛人」。可見「道」是什麼?就是「愛」。

 

       君子學道則愛人,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這四個「毋」很重要,就是要我們的心能客觀、謙遜。

 

       「毋意」,不預先臆測、認定。
       「毋必」,不堅決肯定是那樣。
       「毋固」,不固執己見,不拘泥於自己。
       「毋我」,不以自我為中心。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一種心性的修養,也是人事和諧的潤滑劑。如果我們事事都先去預測「可能是那樣」,甚至「必定是那樣」,固執己見,一定要如何,不能客觀接納他人的意見,永遠以自我為中心,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不僅不能與人和諧相處,而且會使自己更加孤立,個人修養也會停留在那裏不能往上提升,甚至會導致災難頻仍,讓自己陷入一種不好的命運。

 

       這裏說到「君子學道則愛人」,譬如基督教的耶穌,他被人陷害,可是他並不高呼冤枉,也不想報仇,甚至還說要饒恕他的敵人。這是真正的愛,愛你的鄰人,愛你的敵人。人家得罪我們,不只要原諒他七次,而且要原諒他七十個七次,這豈不是真正愛心的展現?

 

       58頁說到:

 

       絕欲,忘我,修苦行,積善德,尤為可貴。
       道固不是德,然非立德則不足以入道。

 

       李群仙所做的這些都是一種善德。像絕欲、忘我、苦行這些,都是善德,都是犧牲自己、不為自己、忘掉自己,完全是為利益對方,使對方離苦得樂。這就是德,德是入道的階梯,道以德為本。

 

       所以說,德圓滿、完整的本身就是道。

 

 

四、總結

       今天晚上我們從「生活——簡單,樸素;語言——誠懇,和藹;威儀——安詳,穩重」,還有心性的愛心,容貌的祥和無戾氣,談到小怪李群仙,不知不覺時間已經九點二十分了。大家有什麼心得或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提出來。如果沒有,我們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裏。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