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慧淨法師 2021 年 9 月 24 日講於台北淨宗寺
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之前這個課程,我們是以「佛一」的方式現場進行,也就是聚集幾百位蓮友一起共修念佛,同時也由我跟蓮友們分享淨土的教理。但由於疫情的關係,所以今天就由我單獨錄影來呈現。
在這之前的幾次與大家研討的內容是《觀經》概說,也就是《觀無量壽經》概要性的解釋、說明,同時也將《觀經》重要經文的內涵單獨提出來討論。接下來我們討論第二十四點「報佛報土論」。
第二十四、報佛報土論
報佛指的是阿彌陀佛本身就是報身佛,報土指的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就是報土。不過,有人認為阿彌陀佛是化佛或者是應化佛,極樂世界是化土或者是應化土,因為這一種論說是錯誤的,所以現在要引用道綽大師還有善導大師,他們根據經典以及菩薩的論,來證明阿彌陀佛就是報佛,極樂世界就是報土。這就是「報佛報土論」。
「報佛報土論」是淨土宗的一個論題,也是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楷定古今的一個重點。之所以有這個楷定,是因為當時隋唐諸師註解《觀經》,有的認為極樂世界是低級的化土,所以凡夫念佛也能夠往生;有的認為極樂世界是高妙的報土,只有登地的菩薩才能夠往生,如果是一般凡夫,再怎麼念佛也不能往生。這一些見解都是錯誤的,所以善導大師就楷定說極樂是報土非化土,而且不論聖人或凡夫,只要念佛都能平等的往生,它的原理是「託佛願以作強緣」之故。這些道理會在後面詳細解說。
有關「隋唐諸師」這四個字,概指善導大師同時代及稍早之前,佛教僧侶之中曾經註疏淨土經典,或論述這一個問題的人物。如隋朝時代淨影寺的慧遠大師(523-592),天臺宗的智者大師(538-597),三論宗的吉藏大師(549-623)及攝論師們。涵蓋的範圍是起於隋朝慧遠大師著作《大乘義章》所論,直到唐朝善導大師,大約百年之間,這時期由於佛教界高僧輩出,經論義學研究鼎盛,宗派學派逐漸成形,諸師們往往依他們所宗所學的角度與理解來闡釋淨土教義。當時的情形是這樣。
在解釋這個論題之前,先解釋「報土」,同時也解釋「化土」。
淨土宗以往生彌陀淨土為目的,因此,所往生的彌陀淨土是怎樣的淨土?往生的人需要何等的資格?這是淨土宗一宗的大要。
「佛身」(能居住,指正報)與「佛土」(所居住,指依報)從形相上來講雖然分為二種,但是這個二也是「身土不二」、「依正不二」,因為離佛身沒有佛土,離佛土沒有佛身,因此佛的身與土本質不二,只是分別他的相狀而權且區分為二。所以,一方若是報身,則其淨土就是報土;如果是報土,其佛身就是報身;如果佛土是化土,那麼佛身當然是化身。所以,要知道佛身論,從淨土論中便可以知道;同樣的,要知淨土論,從佛身論中也可以知道。我們就以這個觀點,從善導大師的淨土論中考察善導大師對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是怎麼看法。首先概略來解說「佛身」跟「佛土」。
關於佛身、佛土的位格有種種解說,但大體上都是本於「三身三土」的說法,也就是佛有三身,住於三土──「法身佛」住法性土,「報身佛」住報土,「化身佛」住化土。法身無始無終,報身有始無終,化身有始有終。
「法性土」,法身理佛,遍一切處,法性寂滅,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姑且不論。也就是說,如果就「法性土」來說,就沒有報土、化土的問題,因為「法身佛」與「法性土」是理體,無形無相,無始無終,不生不滅,超越時間、空間,空無一物,無法想像,無法形容。不過那是涅槃寂靜的境界,也就是常寂光的境界,成佛自然就會進入「法性土」。
「報土」,「報」就是酬報,酬報這一尊佛過去因地的清淨願行(也就是因地所發的大誓願,所修的大功行),成佛之後,果上所成就的萬德莊嚴的淨土。亦即依這一尊佛因地的大願大行所成就的真實狀態的淨土,就是「報土」,在各種佛土之中是屬於最高等最勝妙的淨土。所以「報土」是佛本身的境界,又稱為「真實土」,真實報土。
報土是第一義諦所攝,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廣大無邊,純然無漏,清淨莊嚴。
報身佛有始無終,他成佛的時候就有報身,而這個報身是永遠的不滅的,叫做有始無終,有開始,有生的時候,但是沒有滅的時候。報身的大小和法界是一樣的,因為報身是法身所顯現的,所以他的範圍和法身一樣。論「身」,可以說是盡宇宙、遍虛空法界都是報身佛的身;也是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因此報身佛所住的淨土叫做報土,這就是「報身、報土」。
報土的範圍和報身佛一樣廣大無邊,報土既然是這尊佛在因地的時候所發願、所修行,到了因果圓滿的時候所成就的淨土,所以這個佛土同樣是純然無漏、清淨莊嚴的境界。也就是說,在佛的境界是依正一體──身(正報)和土(依報)是無二無別的。因此非常的清淨,雖然看得到,不過他本身沒有一個固定的個體;雖然可以為我們說法示現,但是對他來說他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報佛。
「報身」也名為「受用身」,「受用身」有二種──「自受用身」與「他受用身」;「報土」也名為「受用土」,「受用土」也有二種──「自受用土」與「他受用土」。佛受用自得的法樂,或者施與他人(菩薩)受用他的法樂。不管是自受用身或他受用身,不管是自受用土或他受用土,其實都是一體的。因為報身自受用的同時也能夠他受用,報土自受用的同時,也能夠使他人來受用。也就是能夠使聖者──所謂「聖者」是依「藏通別圓」四教中的「別教」來說,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以「圓教」來說,就是初住以上的菩薩,能夠讓這一些聖者進入他的報土。因為這一些聖者已經斷了初品以上的無明,所以能夠進入報土的境界。進入報土,他的感受、享受就和這尊報佛一樣的受用,並且這一尊報佛也能夠引導這些聖者早日成佛,這就是「報身」。
「化土」又稱「變化土、應化土」,或「方便化土」。
「應化土」就是應身佛所住的國土,有始有終。「化」就是變化、化現的意思,這個佛土不是佛本身境界,而是隨眾生機感不同,適應對方根機所假現變化的佛土,有淨有穢、有大小種種限量的分別。為教化還沒登地的菩薩,所現的應化土屬於淨土,如果是為教化聲聞、緣覺、凡夫所現的應化土,就是屬於穢土。如釋迦牟尼佛在這娑婆世界教化二乘以及善惡凡夫,所以這娑婆世界就是穢土的應化土。
就極樂世界來說,阿彌陀佛是報身佛,極樂國土就是報土,極樂世界是報土,但是我們並不是聖者,而是貪瞋癡具足的凡夫,卻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同等受用,與阿彌陀佛壽光一體,證同彌陀光壽與悲願,毫不減少,如《無量壽經》所說:「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所以阿彌陀佛第四十八願的第十一滅度願之後,便是第十二、十三的光壽無量願,這個光壽無量固然是阿彌陀佛自證自受,但目的全在給往生到極樂淨土的所有眾生共受共證。這當然不是靠我們的根機和功夫,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佛力、不可思議威神功德之力。這就是「凡夫入報」的原理。
「凡夫入報」的根據,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和會門」,自己設立一個問答來解說。首先善導大師以三部經典證明阿彌陀佛是報身,阿彌陀佛的淨土是報土,之後說明只要乘託彌陀本願力,一切聖凡善惡的任何眾生,都能夠平等往生阿彌陀佛的報土,這個就是「凡夫入報」的教理。
善導大師自設問答說: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經》(卷下意)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
這是善導大師自設問答的一段法語。善導大師以這三部經典來證明,極樂世界是報土,阿彌陀佛是報佛。三部經典的第一部是北周闍那耶舍翻譯的《大乘同性經》。這部經說,在淨土中成佛是報身,在穢土中成佛是化身。經文說:
阿彌陀如來、蓮華開敷星王如來、龍主王如來、寶德如來等諸如來,
清淨佛剎現得道者、當得道者,如是一切,皆是報身佛也。
這一段經文就明確的說出,阿彌陀佛是報身佛,極樂世界是報土。
引用的第二部經典是《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以這經文,來證明彌陀身土是報身報土。
簡而言之,法藏因行是因,極樂淨土是果,以這為《大乘同性經》的佐證。
引用的第三部經典是《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上品中生的經文說: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這是《觀無量壽經》白紙黑字所寫的。從行文語意判斷,阿彌陀佛必須是報佛才能夠「與千化佛一時授手」,這便知道阿彌陀佛不是化佛,而是報佛,報身與化身共來授手。佛為報佛,土當然也是報土。可知阿彌陀佛是報佛,極樂淨土是報土,在經典中的記載已是很明確了。
有人依據《觀音授記經》中,有關阿彌陀佛在未來很遙遠很遙遠,不可計算的無量劫,阿彌陀佛入涅槃,引用這部分經文,而誤判阿彌陀佛是化身佛,極樂世界是化身土;認為阿彌陀佛的無量壽不是真無量,是有量的無量,如果是報身佛,應是有始無終,不會入滅的。關於這個誤判,淨土宗的道綽大師《安樂集》上卷第一大門的第七解釋說:
此是報身示現隱沒相,非滅度也。彼《經》(意)云「阿彌陀佛入涅槃後,復有深厚善根眾生還見如故」,即其證也。
又,《寶性論》(卷四意)云「報身有五種相:說法及可見,諸業不休息,及休息隱沒,示現不實體」,即其證也。
道綽大師同樣引用《觀音授記經》所說的「深厚善根眾生還見如故」,以及《寶性論》,以這一經一論的法語,證明阿彌陀佛並非入滅(命終),而是示現隱沒相。因為就連《觀音授記經》也說有深厚善根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還是能夠常見阿彌陀佛;既然能夠常見,就表示阿彌陀佛並不是真的入滅,如果是真的入滅,就再也見不到了。可知見與不見是因為眾生根機不同,有的眾生見入滅,有的不見入滅;薄少善根的眾生不能見阿彌陀佛,深厚善根的眾生就能常見阿彌陀佛。因此問題全在於眾生根機的深淺有別,是機的問題,與彌陀報身之永不入滅全然無關。
所謂深厚善根的眾生就是指念佛的眾生,也就是《觀音授記經》所講的:「有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阿彌陀佛。」
這裡所說的「念佛三昧」有二種,也就是「自力念佛三昧」與「他力念佛三昧」。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具足六度的功德與功能,所謂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只要專一念佛,便自然具有禪定與般若的功德,便是念佛三昧。如《大集經》所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意思就是說,我們眾生只要專一稱念阿彌陀佛的佛名,就是無上深妙禪,當然也就是念佛三昧。
所以道綽大師在《安樂集》第四大門就說:「唯有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往生者,常見彌陀現在不滅。」這是指專念彌陀佛名的人,是深厚善根的眾生。反面顯示,非專念彌陀佛名而自力雜修諸行迴向往生者,就是薄少善根的眾生。
因此道綽大師接著引用《寶性論》所說報身五種相其中的「示現隱沒相」作為證明。
什麼是「隱沒相」?比如某人從這個房間走到隔壁房間,如同從這個房間隱沒了,但並不代表這個人沒有了、失去了,他只不過是到隔壁的房間去而已,還是依然存在的。又像捉迷藏,拿一個桶子一蓋,不見了,眼前看是隱沒了,但不代表這個人沒有了,人其實還在桶子裡面,並沒有消失。
《寶性論》的全稱為《究竟一乘寶性論》,這一段論文出自《寶性論》卷四「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八」,這一段文說:
受樂佛如是,神通力自在,此神力自在,略說有五種:
說法及可見,諸業不休息,及休息隱沒,示現不實體。
是名要略說。
這一段論文是在讚歎佛三身之中報身的德能。文中的「受樂佛」是指報身佛,報身佛神力自在的事項,以五種相狀概略說明。五種相也就是論文所講的「說法相、可見相、諸業不休息相、休息隱沒相、示現不實體相」,這是五種不同的示現,都是指報身佛的功能。
一、說法相。相對於法身不說法,報身是為眾生而說法,如《阿彌陀經》說「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
二、可見相。相對於法身無色無形不可見,報身是有相好莊嚴可見的。
三、諸業不休息相。報身有始無終,大悲救度眾生的利他事業盡未來際,永無止息。
四、休息隱沒相。為了眾生而暫時隨緣示現隱沒,這是針對還沒有成熟的根機攝化的另一種方法,也是顯示報身任運無造作的功能力用。
五、示現不實體相。也就是示現不實,這是指八相示現的化身佛,報身常住的當體具有八相示現的功用,也就是八相示現的化身佛的種種功能都是報身佛的相狀。
要而言之,五種相之中,前二相是與法身相對而顯示報身的性格;次二是顯示報身的攝化,後一是就顯示化身來說明常起功能力用。
總之,這五種相無非都是在於詮釋、彰顯報身之德,因為這五種相是報身自在的功用,所以適切的引用其中的「示現隱沒相」,正可以成立阿彌陀佛是報身的理由。
如果了解「休息隱沒相」,那依據《觀音授記經》所講的「有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阿彌陀佛」,便可以知道,並非所有往生者都見入滅。既然「有常見阿彌陀佛」的眾生,自然就可以斷定見入滅的是未得念佛三昧的未熟眾生的機感。因此道綽大師主張阿彌陀佛是示現隱沒相,確定阿彌陀佛並非入滅,不能見到阿彌陀佛完全是眾生本身的機感問題。因此懇切勸導眾生,都要專稱彌陀佛名。
如果從這個觀點來看釋迦牟尼佛在《觀音授記經》就說,在無量劫遙遠的未來,阿彌陀佛會示現滅度,豈不是在告訴我們專一念佛就能夠常見彌陀,如果雜修雜行就未必能夠常見彌陀?所以,背後的含意是釋迦牟尼佛在勸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要專一稱念彌陀佛名。
關於入涅槃的道理,前面道綽大師已經引用一經一論提出有力的辯證。之後善導大師再以另一種角度,進一步以大乘般若學的觀點解釋這個問題。
善導大師首先代替別人提問說:
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若為通釋?
意思就是說,有人問:報身常住永無生滅,為什麼《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有入涅槃的時候?既然入涅槃就非常住,既然非常住就是非報身。
對這樣的提問,善導大師首先語帶嚴厲的批駁,並且結論性的回答說:
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尚非三乘淺智所窺,豈況小凡輒能知也?
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為明證。何者?
善導大師首先以類似結論性的回答說,報身是常住不生不滅的,本身就是涅槃的境界,佛就是涅槃;既然佛是涅槃,就不存在入涅槃的問題。如果有,也是佛的境界,佛能夠觀機逗教,隨順機宜,引導眾生往生淨土以成佛道。就如同善導大師在《觀經疏.序分義》所講的「隱顯隨機,望存化益」。
也就是說,佛要示現隱沒相,或顯示給眾生看,都是隨著對方眾生的根機,因此才有「隱」──隱沒,或「顯」──顯示。而不管隱或顯,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引導眾生往生,引導眾生成佛。
「尚非三乘淺智所窺」,意思是說,這尚且不是聲聞、緣覺或菩薩所能夠測度的,這就如《無量壽經》所說:「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豈況小凡輒能知也」,「小凡」指的是依《觀音授記經》而主張彌陀是化佛,極樂是化土的人。三乘都不知道了,何況無明的凡夫又怎麼能夠知道呢?
最後,善導大師說:「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為明證。何者?」也就是說,雖然這樣解釋了,但總會有人想追根究柢,所以接著引用《大品般若經》第二十九卷所說的經文作為證明。其中一段經文說:
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
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
善導大師引用這一段經文來解釋。
第一句「諸法平等」,諸法就是萬法,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包含在內。諸法都是因緣和合,沒有自性,沒有實體,本身就是空相,所謂諸法空相。既是諸法空相,所以諸法平等,無高低優劣的差別。空相就是性空之相,因此世間法的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出世間的一切──所謂四念處、八聖道、十力、十八不共法,以及阿羅漢、菩薩、諸佛世尊等也都是性空。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既然都是性空,當然就沒有差別,無差別叫作平等,所以說諸法平等。
既然諸法平等,當然涅槃也與諸法平等無差別,都是性空。這種諸法平等性空是諸法的本來面目,不是聲聞所造作,不是辟支佛所造作,不是諸菩薩所造作,也不是十方諸佛所造作的。證悟空性,還給萬法性空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涅槃。
佛之為佛,在於他證悟到諸法性空的實相,與實相冥合為一。也就是說,佛便是涅槃,既然佛是涅槃,哪裡還存在什麼入涅槃的問題呢?如果有,也是佛為了度眾的一種權巧方便的示現,並非佛就是那樣。因此善導大師最後結論說:
今既以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後入涅槃,其義無妨。
諸有智者,應知。
意思是說,前面已經引用《大乘同性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以及現在所引用的《大品般若經》,這一些經典都充分的證明阿彌陀佛是報身,彌陀淨土是報土,這是一個根本問題,至於阿彌陀佛將來入不入涅槃,那是另一種權宜方便問題。
所以即使為了度化另一類的眾生而隨宜方便說入涅槃,對於無生無滅、永恆常住的報身之實義,全不妨礙,也不影響阿彌陀佛是報身常住、永無生滅的事實真相。
第二十五、凡夫入報論
論證凡夫只要念佛,靠彌陀的願力,就能夠進入彌陀的報土,這就是「凡夫入報論」。
阿彌陀佛的報土是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所建立,並且要迎接十方眾生往生的淨土,因此善導大師緊接著設立「凡夫入報問答」來證明凡夫入彌陀報土的義理。
善導大師自設問答說: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又於《法事讚》說: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善導大師這一段自設問答的意思是說,阿彌陀佛淨土既然是報土,以通途教理來說,報土非常高妙,以藏通別圓的別教來講,唯有破了無明的十地以上菩薩才能夠進入,即使三賢的菩薩,或二乘的聖者也都望塵莫及,何況煩惱具足、業障深重的凡夫,怎麼能夠進入呢?
對於這樣的提問,善導大師首先隨順對方,肯定對方的這種說法而回答說:「是的,如果論眾生垢障,是沒有自力能夠進入的。」不過,這隨順對方的提問之後,善導大師換一個角度說:「但若是阿彌陀佛的報土,本來就是為了十方眾生所成就的,可說是十方眾生的報土。因此,只要『託佛願以作強緣』,也就是只要靠阿彌陀佛本願的他力,就『致使五乘齊入』。」
「五乘」就是「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以這五乘含蓋聖凡善惡的所有一切眾生,也就是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天上、人間、三惡道。所有眾生只要靠阿彌陀佛本願的他力,都能夠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這就是「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淨土宗是他力易行道的法門,任何人只要專一信念阿彌陀佛,便是靠上了阿彌陀佛的佛力,便能夠容易的往生阿彌陀佛的報土。這是曇鸞、道綽、善導這一個法脈相傳的淨土教理基礎。
善導大師在這個問答之前就已經指出:「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又在《往生禮讚》說:「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所以,「凡夫入報」是說,以我們原原本本、還具足貪瞋癡的善惡凡夫身分,就能夠念佛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報土。也就是凡是想往生極樂淨土的人,都必須要乘託阿彌陀佛願力的救度,沒有一個例外。十方眾生不論善人惡人,凡是乘託彌陀願力的救度,都能夠進入彌陀無為涅槃的高妙報土,都能夠與彌陀同證光壽無量的最上極果。這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中本願王—–第十八願的宗旨。
善導大師白紙黑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出彌陀淨土是報土不是化土,而且所有的眾生,只要念佛,不但必定往生,而且容易往生,它的原理就是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所謂「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有一句話說「善導獨明佛正意」,意思就是說,在那個時代,弘揚淨土法門的高僧大德之中,唯有傳承了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等淨土教理法脈的善導大師,清楚、明白、瞭解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本懷、正意,瞭解阿彌陀佛的悲願、本懷、正意,所以說「善導獨明佛正意」。
善導大師將淨土宗的根本,核心很清楚明白的提出,讓後來的人一看就能夠當下瞭解,不會在模模糊糊中推測。
「凡夫入報」不是善導大師獨創的,他是根據經典,所謂以經解經,以淨土經典瞭解淨土道理,並不是以其他宗派的經論來解釋淨土。
「凡夫入報論」這個論題關係到彌陀身土的果境問題,因此阿彌陀佛以及他的淨土是報身土或化身土,同時凡夫能不能往生,這是淨土教理之中最為重要的根本問題。因此,面對這個根本問題的前提必須先確定「彌陀是報身,極樂是報土」。
如果阿彌陀佛的身土不是報身土,以及凡夫不能往生他的報身土,那就沒辦法凸顯阿彌陀佛平等廣度眾生的特殊性與超越性,對釋迦牟尼佛以及阿彌陀佛這二尊佛建立淨土教的本懷就缺乏了意義。
以通途法門而言,淨土的圓滿清淨莊嚴的殊勝果地境界,本來就是諸佛菩薩因地無漏的悲願與功行所招感的,不是凡夫二乘等所能夠共享的,可是阿彌陀佛的淨土卻有不同於一般圓熟的淨土,這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特殊性和超越性。
法藏菩薩五劫思惟的本願,兆載永劫的無量德行所成就的淨土,本來是為了平等、普遍、攝受、救度聖凡善惡的十方眾生往生的淨土,阿彌陀佛的願行圓滿了,所以阿彌陀佛是報身,他的淨土是報土,這個報土一方面是阿彌陀佛自受用的報土,同時也是往生的眾生他受用的報土。因此,不論三賢十聖的聖者,或者未斷煩惱的凡夫,只要乘託彌陀願力,都能平等往生彌陀淨土;一旦往生,都能同等受用。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五乘齊入」這個「齊」,有「總」跟「別」二種含意。
「總」,就是五乘齊同乘託彌陀的願力,以這五乘總括九法界的聖凡善惡等所有一切眾生。也就是不論聖凡,不論善惡,不論根機,唯論乘託彌陀願力,才能夠進入彌陀高妙報土,這是就「總」的來解釋。
「別」,也有二,就是「齊上」與「齊下」。
「齊下」,就是三乘的上機齊同凡夫的下機往生;
「齊上」,就是凡夫的下機齊同十地的上機入報。
「齊」這一個字,也顯示「他力一因一果」,揀別「自力多因多果」。
「一因」,也就是五乘都齊同依託彌陀本願力,都同一本願稱名念佛,這就是「一因」。也就是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所講的「同一念佛,無別道故」。
「一果」,也就是齊入彌陀真實報土,齊同證悟無為涅槃法身,平等一相,凡聖一味,這就是「一果」。善導大師《法事讚》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又說:「同因同行至菩提。」
又說:「淨土無生亦無別,究竟解脫金剛身。」
這一些法語都是在說五乘同一念佛,同一到極樂世界,同一證悟無上的涅槃。這個就是「一因一果」。
如果論五乘,凡聖善惡是各個不相同的,「因」既然千差,「果」也是萬別。這就是「多因多果」。
然而,如果五乘同樣的捨掉自力,同樣的乘託佛力,也就是「一因」,那就能夠同樣的往生報土,同樣的證悟法身,這就是「一果」。
「齊」也是平等之意,因平等,果也平等,這都是乘託佛願的力量,一點不是自己的功德。所以善導大師說「致使五乘齊入」。
十方眾生有等覺菩薩,也有五逆謗法,如果依各自之力,則各人的果報千差萬別;如果都依彌陀願力,那就上下無別,就一同往生高妙的報土,一同證悟光壽無量的極果。
這個問答,正是顯示「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義理,眾生稱念為因,彌陀願力為緣,往生報土為果。因緣和合的緣故,顯明正由於佛願的強緣,使小聖與凡夫都同樣的往生高妙的報土,是因為完全乘託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彌陀本願力之故。可知,往生彌陀報土絲毫不是自力,而是全靠彌陀願力。
所以,不論眾生的身分資格—–不論男女老少,不論緇素賢愚,不論罪之輕重,不論行之有無,不論心淨不淨,不論念一不一,一切不論。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必生彌陀淨土。也就是但憑彌陀不可思議的佛力,十惡五逆、謗法闡提,皆得往生。所以往生極樂,不論自力,只論他力。
凡是想往生彌陀淨土的人,應該先知道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已經預先為我們成就極樂世界,預先為我們成就往生的功德資糧,也預先為我們成就消除曠劫以來所造一切罪業的名號功德力,但由於我們不知道,所以不曉得信受;因為沒有領受阿彌陀佛的功德,因此長劫以來徒然虛受輪迴。現在才知道、才相信:乘彌陀願力、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此信一信永信,貫徹一生,更不再疑。
如果不乘彌陀願力,等覺菩薩尚且不能往生,何況凡夫?若論凡夫尚且無力脫離六道輪迴,何況往生阿彌陀佛的高妙報土?
五乘自力非入報土之因,唯託彌陀願力才是正因。不論根機,不論善惡,往生報土,唯依彌陀佛願之力,不依行者自身之力。
眾生都是雜毒之心、虛假之行,唯有彌陀是清淨之心、真實之行。因此,不論眾生修行之功,唯論彌陀救度之力,可說:
彌陀本願果報土,自力諸善不能至;
三乘聖人與凡夫,齊託佛力平等入。
雖然凡聖染淨根機不同,但相同的都以彌陀願力為增上緣,而同等往生同一報土,自當同享極樂淨土的依正莊嚴,同受法藏的他受用福德果境,這就是「五乘齊入」,也是平等一相、凡聖一味。
這個論點,自然是以彌陀報土為法藏菩薩特殊的超世悲願所成就,與一般依自力所感的淨土不同。
「極樂報土」—–極樂就是報土,是酬報彌陀因地超世願行所成就得果的報土,所以在十方諸佛報土之中,是無倫無比,超勝諸佛報土。如《大經》所說:
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因此善導大師說:
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阿彌陀佛是酬因報身,極樂淨土是酬因報土,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這是彌陀本願,如是因,如是果。
善惡凡夫依彌陀本願稱名所得生的佛土,就是極樂世界之報土,而非化土,也非凡聖同居土,這報土如《往生論》所說是「二十九句之莊嚴功德,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平等覺經》說這個佛土是「無量光明土」;《往生論》說這個佛土是「蓮華藏世界」,又說這個佛土的相狀是「究竟如虛空」。這都是真實報土之相,是本願稱名所往生的淨土。善導大師的「凡夫入報問答」簡明扼要,堅確不移,這是淨土宗根本宗義,不可混淆。
這高妙報土,乃是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經過五劫思惟,超發四十八大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這些願行圓滿才可以成就這樣的報土。這清淨報土是純然一味,沒有品位階級,善惡凡夫只要稱名念佛,就是託佛願力,必得往生到這高妙報土。彌陀名號,圓具萬行、萬善、萬德,所以念佛能夠獲得大利無上功德,成佛的因無不圓滿,所以能夠橫超品位階級,往生快速成佛。
但這有「內證」跟「外相」的不同。
論「內證」,往生就能獲得無上涅槃的妙果,與彌陀同得無量光壽,所謂「入佛境界,同佛受用」。
論「外相」,就是從佛位降下一級,成為菩薩,這是從果降因的「示現相」。
為什麼這樣呢?如果根據《大經》下卷「眾生往生之果」的經文,便可以知道這是為了行「聞法供養、說法度生」的事項。所以說有時集會講堂,聞佛說法;有時往詣十方,供養諸佛;有時列諸佛道場,利益眾生。這些行事如果以佛身就不相應,所以現菩薩之相。但外相雖然示現菩薩,可是內證卻是涅槃,所以往生報土都同樣獲得佛果,雖然分為「內證」、「外相」,但也都平等—–內證平等,外相平等;內證無上,外相無上。所以《大經》「依正涅槃」之文說:
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這就是證悟同一涅槃的相狀,沒有二乘三乘的差別,沒有上下階級的分別。
所以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最後的結論,以「的取三願」(十八願、十一願、二十二願),證明「往生報土,速成佛果」的道理,也就是—–
依第十八願之力,往生報土;
依第十一願之力,證入滅度(涅槃);
依第二十二願之力,至一生補處,而遊諸佛國,開化眾生,當下「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曇鸞大師引用這三個願,證明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就佛果的道理。二十二願所說的「超出常倫諸地之行」,顯示往生報土當下直入一生補處,超越十地,不經過一地至一地,所以也不經過一劫二劫,往生就超劫、超地直接到菩提。所以龍樹菩薩說「往生不退至菩提」,善導大師也說「同因同行至菩提」、「一入不退至菩提」,都是同樣以「本願稱名」作為因行,所以往生就得不退,往生就至菩提。
又二十二願所說「現前修習普賢之德」,這裡的「修習」二字,就是前面所說的從果降因,毫無所缺,行菩薩之事,並不是修因感果,從因修果的修。往生極樂世界都是一生補處,一生補處就是候補佛位,候補佛位即是有成佛的功德,而尚缺成佛的位置,所以從極果佛位而退一等,居住在補處之位。既然居住弟子位,那麼「長時聞法、歷事供養」等,如《大經》所說的,這是菩薩應行的法式。善導大師或者說:
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
或者說: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或者說:
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善導大師這一些法語都是在說明,只要念佛往生彌陀報土,就能夠當下證悟佛果。
「報土」,以聖道門來講,是佛與初地以上菩薩所受用的淨土,登地菩薩才可以進入,可是阿彌陀佛的報土超越諸佛報土,即使是罪業凡夫,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也都能進入彌陀報土,這叫做「凡夫入報」。
歸根結柢,善惡凡夫之所以還沒有登地就能夠往生彌陀報土,是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願力強緣,以念佛為因,以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之力為緣,垢障凡夫也能往生彌陀報土,這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只要稱名,尚未斷除煩惱,就能進入彌陀的報土,就這一點,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卷下「清淨功德」之文解釋說: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繫業畢竟不牽。
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意思就是說,凡夫都是煩惱成就的,內心、外相所有身心細胞都是煩惱。但這樣的煩惱眾生,也能夠往生阿彌陀佛高妙的報土,也能夠從此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永不再墮落三惡道,永不再輪轉六道,這就是不斷煩惱能夠成佛,這是曇鸞大師所說的,還沒斷除煩惱就涅槃有分了。
其實斷除煩惱是很難的,若以圓教的五十二層菩薩階位來講,從「初信」開始,「初信」是斷見惑,到七信是斷思惑,到十信才斷塵沙惑,之後還要斷四十一品無明,經過了等覺菩薩,才能夠到達妙覺,所有的無明斷盡才能成佛,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這樣才能夠完成佛果。可是我們一品無明都沒有斷,還是貪瞋強盛、業障深重、妄想紛飛的凡夫,連見惑尚且沒有斷除,也沒有降伏,竟能夠超越通途的地前菩薩而直入彌陀報土,原因在哪裡?原因在阿彌陀佛所說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正覺」已經成就;第十八願已經成就了,我們依據第十八願不但往生決定,而且能入報土!所以,淨土法門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有關彌陀身土,以及凡夫能否往生的論議,隋唐諸師有種種不同的分判,大致可以歸納為四種:
(一)或者判極樂是粗劣化土,凡夫可得往生。這是慧遠、智者、吉藏等大師所主張的。
(二)或者判極樂是高妙報土,但是凡夫不得往生,這是攝論師們所主張的。
(三)或者判極樂是報化二土,地上菩薩生報土,地前菩薩及凡夫生化土。這是迦才、道世、元曉等大師所主張的。
(四)或者判極樂為四土,也就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而凡夫只能生於最低的「凡聖同居土」。這和第一種的主張一樣,主要是智者大師的分判。
善導大師以前,或者同時代的諸師們,將彌陀淨土做各種這樣的分類,是專以所往生的眾生根機,以及這種眾生所修行的狀況作為基礎標準,去判別他往生之後國土的優劣。也就是這一些諸師們都認為,受用報土只有地上菩薩所能居住的住處,不是地前凡夫所能夠進入的。因此,以彌陀淨土為報土的,就否認地前凡夫能夠往生;認為地前凡夫能夠往生的淨土,這樣的淨土必定是粗劣的化土或者是凡聖同居土。這兩種都認為凡夫不能夠往生報土。
對於這一些各種紛紜的主張,善導大師唯獨強調「凡夫入報說」,善導大師判定彌陀的淨土是報身報土;又判定《觀無量壽經》所講的九品都是凡夫,而且主張罪惡生死的凡夫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得往生彌陀報土。正是因為以彌陀願力為增上緣,所以凡夫也可以進入彌陀報土,顯明「凡夫入報」。也就是託佛願力以為強緣,凡夫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報土,惑障深重的最下凡夫,與豁破無明的上位菩薩,平等往生彌陀報土。這是善導大師堅確的主張。
如果探討隋唐諸師們誤解彌陀身土的原因,是在於這一些諸師們不曉得站在阿彌陀佛本願的立場,沒有依據阿彌陀佛他力救度的一邊,只是站在一般通途法門的立場,只是依據眾生自力修行的一邊,因此便認為有漏凡夫煩惱未斷、惑業還在,不可能往生彌陀清淨圓滿無漏的報土;如果能夠往生,那這個淨土必定不是清淨圓滿的報土,必是粗劣化土,或是凡聖同居土。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阿彌陀佛建立本願的目的就成為毫無意義了。為什麼?
阿彌陀佛主動呼喚十方眾生念佛往生他的極樂世界,並且建立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願,意思是說,十方眾生只要念佛,都要使他們往生,否則自己不成佛。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了,我們雖然是有漏的罪惡生死凡夫,如果念佛歸投阿彌陀佛、願生極樂世界,當然就能夠蒙受阿彌陀佛的攝受接納。如果不能夠這樣,阿彌陀佛為何要建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又何必為大多數不能夠往生的凡夫莊嚴這一個高妙的報土?這豈不都是成為毫無意義了嗎?
或者,如果凡夫以自己之力也能夠往生,但只能夠往生低級的淨土,那麼所附帶的「若不生者」的保證,也就變成無此必要了。
所以,無論從哪一個方向來探究,結論無他:彌陀建立本願的旨趣目的,都是為了我們罪惡生死凡夫的破格昇進。
隋唐諸師們的論議,是在於不知彌陀淨土法門是以彌陀之願力救度為本義,所以所說的難免錯謬。攝論一派以及慧遠、智者等諸師,都以所往生的眾生為基準,判別彌陀淨土的優劣,但如果依據淨佛國土的旨趣來講,淨土都是菩薩因願酬報之土,當然彌陀淨土就是報土;凡夫能夠往生彌陀之報土,這在《大阿彌陀經》等經典當中都已經有明確的記載。因此,善導大師的「凡夫入報土說」才是究竟發揮阿彌陀佛建立淨土的真實義。
《攝論》學者雖判彌陀身土為報土,卻認為凡夫不能往生這樣的報土,這都是由於不知彌陀救度眾生之他力弘願的特殊性及超越性。而善導大師則精要扣緊此點,認定彌陀淨土之極樂世界是「五乘齊入」、「平等一相」之報土,何以故?彌陀本願力故。
善導大師判定彌陀身土為報身土,是從彌陀本願力為出發點,以辨別彌陀淨土與一般淨土之不同,從而凸顯彌陀淨土特殊性之所在,此特殊性即表現在五乘齊入、凡聖一味之報土。同時,這也是善導大師與《攝論》學派雖同主張彌陀為報身土之相異處。
善導大師主張彌陀身土是報身土,而且是五乘齊入,平等一相,凡聖一味,同享彌陀之他受用功德及極樂之依正莊嚴。善導大師判此為「頓教一乘海」,這在圓滿淨土之因行果報中,是一種特殊性、超越性。尤其是罪惡生死凡夫,依靠彌陀本願力而往生極樂,亦即凡夫入報土說,此雖迥異於隋唐諸師所主張,然而善導大師則極力提倡,宗述經典,發獅子吼。
其實,若以《觀經》所說:「以佛力故,見彼國土。」又說:「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這些經文都已在於說明並凸顯凡夫往生報土之憑藉,即是「以佛力為增上緣」。《觀經》此說,與《大經》所說,符節相應,宗旨一致,兩部經都同樣宣說依彌陀願力,使善惡凡夫平等往生其報土,得不退轉,入涅槃界。是故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開宗明義便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此即是善導大師根據經典,而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建立淨土宗純正之教理(《觀經》要義),楷定隋唐古今諸師之謬誤(楷定古今)。
當時諸師皆否定一般凡夫能往生彌陀報土,可是,善導大師卻毅然主張凡夫能往生彌陀報土,有獨步教界,判斷古今之氣概,並充分發揮淨土立教之本旨。
凡夫往生彌陀報土的原理,是靠「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阿彌陀佛建設極樂世界,目的就是要使十方眾生—–不管聖人或凡夫,善人或惡人,都能夠往生到那個地方,而且快速成佛。這顯示出阿彌陀佛的悲願特別的殷切,也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超勝的地方。
如果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所建設的淨土,雖然高超殊勝,是報土,但一般眾生不能夠往生,這樣就失去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所建設的淨土之意義了。
如果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所建設的淨土,不夠高超殊勝,是化土,而一般眾生都能夠往生,這樣也失去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所建設的淨土之意義了。
為什麼?根本原因在於: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在時間上是經過漫長的五劫,藍圖是參考十方諸佛的國土,取十方諸佛國土之中的精華,再加入自己的智慧,反覆琢磨,才規劃出極樂世界。為了要完成這樣的極樂世界,經典中說是具足了兆載永劫之難行能行,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才能成就這樣的淨土。因此,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未完成便罷,如果完成了,極樂世界就是報土,十方眾生就能夠往生。也就是能夠使十方眾生—–聖人、凡夫、善人、惡人都平等地往生極樂報土。這都由於「彌陀本願力」。
為了要引導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都能夠因欣慕而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因此極樂世界必須是無三惡道、無輪迴、無任何痛苦、無任何污穢罪惡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界必須是十方諸佛淨土之中最為清淨、莊嚴,最為殊勝、微妙的,這樣才能夠吸引眾生念佛往生。除此之外,往生到這個世界的眾生,不但斷除煩惱、離開輪迴,還必須使他具足三明六通,百千陀羅尼通通具足;這樣還不夠,必須要使往生彌陀淨土的眾生,能夠快速成佛,當下進入不退轉,證悟涅槃。這樣,才能夠吸引眾生,引起眾生的欣慕。不止這樣,還能令往生彌陀淨土的眾生和阿彌陀佛一樣,得到無量光明、無量壽命,同樣和阿彌陀佛有大慈悲力、有大智慧力,能夠到十方世界救度有緣無緣的眾生。這樣,才能夠徹底使十方眾生欣慕極樂、厭捨娑婆,而專稱名號,願生淨土。
所以,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在引導十方眾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每一願、每一願都依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為根本。因此,善導大師解釋這四十八大願說:
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一一誓願皆是念佛之願,所以說「一一願言」。而且還說: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是在說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本來每一願各有不同的願名與內容,但是善導大師說每一願都在說「念佛往生願」,這就顯示第十八願是根本願。就好像DNA,樹枝也好,樹葉也好,樹果也好,都沒有離開DNA的根。它的性質、屬性,都是從根所發、依根所現的。
善導大師作《觀經疏》的目的是為了楷定古今,為什麼古今諸多大德對彌陀淨土會有種種錯誤的解釋呢?因為他們都是依據聖道門的教理來解釋淨土門的經論,同時也以自力的立場,也就是站在眾生根機的立場來論往生之後的境界,也就是說,是什麼樣的根機,累積什麼功德、修到什麼功夫,迴向往生彌陀淨土,然後依各自不同的根機與功德、功夫作為標準,來分判往生之後所處境界的高低。他們卻都沒有站在阿彌陀佛本願力,也就是沒有站在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發願修行,沒有站在阿彌陀佛建立極樂淨土的本意來看,所以解釋就錯誤,導致偏離了彌陀救度眾生的本願,也偏離了釋尊宣說淨土法門的本懷。
善導大師為什麼能透徹瞭解彌陀淨土的精要旨趣,而畫龍點睛述其宗要?原因在於,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示現,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善導大師完全是依據淨土門的經論及彌陀本願力來解釋淨土的教理。
淨土正依的經論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易行品》、《往生論》以及《往生論註》、《安樂集》。善導大師是對這些淨土正依的經論,前後融會貫通,徹底瞭解,若在這部經有敘述不完整的地方,而另外一部經有說明,就引用那部經來印證這部經,如此互相對照就可以看出這部經的真正意旨,甚至也同時了達細微不明的地方。互相引證就能夠對那個不瞭解的得到瞭解,這就是以經解經,以淨土的經論相互印證來透達淨土經典的道理。依此方法所解釋出來的理趣就純然屬於淨土的教理,如果以其他的經論、或其他宗派的觀點來詮釋淨土宗教理,就難免產生偏誤,成為非純粹的淨土思想了。
淨土宗的特色,就是講他力,他力就是「彌陀本願力」,只要靠著彌陀本願力,凡夫自然就能夠進入彌陀報土的境界;如果不是依靠彌陀本願力,是依靠凡夫自身之力,則連要脫出三界都不可能了,何況進入彌陀的報土呢?因此差別就在於是否有依靠彌陀的本願力?如有依靠彌陀本願力,自然就進入彌陀報土;沒依靠彌陀本願力,就沒辦法進入彌陀報土。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也是淨土宗的根本教理與思想核心之所在;唯有「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才是阿彌陀佛最根本的誓願,也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唯一要宣揚的本懷,也是十方諸佛證明、護持、讚歎的地方。所以,整個佛教的歸納總結,就是在「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因為每一尊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都是為了要救度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離開三界輪迴之苦,證得真如涅槃之樂。而八萬四千法門,八大宗派之中,能夠徹底達成這個目的的,就是淨土宗的念佛法門。離開了念佛法門,離開了淨土宗,十方諸佛沒有辦法能夠完全、普遍救度十方眾生;離開了念佛法門,離開了淨土宗,末法時代輪迴的眾生沒辦法脫離輪迴,沒辦法成佛。印光大師也說:「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所以善導大師「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教理,可以說上合十方諸佛之意,下契十方眾生根機。使得宇宙之中現出了光明,使得十方眾生有了往生的希望。
以通途教理而言,報土是菩薩往生的淨土,而凡夫之所以也能夠往生,完全是依託彌陀之本願力,此即所謂「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善導大師強調「彌陀本願力」,提倡「本願稱名」,楷定「凡夫入報」,而判定淨土三經都是為了罪惡生死凡夫說明彌陀他力救度的法門。在淨土教史上,毫無疑議的,大師是開拓出嶄新局面之人。特別是日本高僧法然上人專依大師楷定古今之要義,建立日本淨土宗以來,善導大師被尊崇為彌陀之化身,其著書被視為彌陀之直說而受頂戴,直到今天。
法然上人依大師之宗義建立淨土宗而說:
我立淨土宗之元意,為顯示凡夫往生報土也。
以上皆是彰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及「彌陀本願力」之淨土宗根本義。凡善導大師之論釋,皆為闡明此義。
有關「凡夫入報論」這個論題,就講到這裡。
祝願各位蓮友,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