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2016年7月23日慧淨法師講於圓光佛學院假日佛學班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請放掌!
淨宗法師他們曉得這個殺豬佬有這麼一件靈異事件,就去採訪了。問殺豬佬說:「這個佛牌都放光了,妳如果當下念佛的話,光明豈不是更大嗎?」殺豬佬回答說:「哎呀!我一方面緊張,他們來我要對付他、要招架他,一方面要吐血,所以也忘記念佛了。」雖然沒有念佛,不過她胸前的佛牌、手上的念珠,也能夠保護她。
一個真正皈依三寶的人,當生就能夠免除下墮三惡道的命運。一個真心皈依的人,每天都要念:「我某某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天至少念三遍,以表達他的真誠皈依。若是一個念佛人,不念三皈依文也可以,每天就專一念佛。因為「南無阿彌陀佛」的「南無」就是皈命,就是將我們的身心性命全交出去、全部歸入彌陀的救度、託付彌陀的救度。
一貫道的信徒常說,他們只要被點傳師一點之後,就天堂掛號、地獄除名。一貫道都已經能夠這樣了,何況我們是一個皈命「南無阿彌陀佛」的人,我們只要在這裡,虔誠專一念佛,極樂世界就會開出一朵蓮花,當我們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帶著這一朵蓮花來迎接我們。有了那一朵蓮花,表示我們的生命未來就在那裡,蓮花化生,不會又去六道輪迴了。簡言之,專一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的念佛人,可以說已經不是六道輪迴的凡夫,已經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了。
我再來講一件有關佛牌放光的真實故事。在兩年前,高雄有一個蓮友,他叫米文台,那個時候他才剛親近我們的淨土教團,每天也虔誠的念佛、做早晚課。他的太太叫做張玉銀,他也勸導太太,早一天皈依、早一天學佛念佛。可是他的太太說她個人業障較深,一時佛法信不來,所以也不想那麼早皈依。兩年前,米文台到我們台南淨土宗念佛會,請了一些佛書、念珠、佛牌回家,發給他的親戚朋友、同事,勸大家要學佛念佛。也拿一個佛牌給他太太,要他太太把佛牌掛在脖子上,說這「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佛牌會放光,掛在身上是可以保平安的。他太太當時沒有接受,而且說:「這佛牌只不過是鐵片做的,怎麼會放光?我才不相信。你說會放光,那只不過是佛書上所說的事情罷了!」所以她並沒有把佛牌掛在身上,而是隨手把佛牌掛在她房間門的喇叭鎖上,掛了之後,再也不去注意它了,因為她根本不相信,所以也不重視。
可是有一天晚上,大概七點左右,她要到房間去找東西,開門時,她的手無意間碰到喇叭鎖上所掛的佛牌,瞬間佛牌放出光明,照遍整個房間,整個房間就像白天一樣,她當時也很驚訝!不過幾秒鐘之後,房間的整個光明就逐漸縮小,縮到那個佛牌裡,然後就消失了。那個時候,她才曉得原來佛牌真的會放光,因為剛剛整個房間中的光明並不是日光燈,因為她沒有按日光燈的開關,也沒有開窗戶。這時,她才相信,她先生所講的佛牌會放光,是真實的,不能不相信,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她親眼所看到的,是親身的體驗、是鐵的事實,不容不信。
她深深感受到彌陀佛光的護持,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法喜,就趕快打電話讓上班的丈夫知道這件事情。她也曉得這是阿彌陀佛特別藉佛牌放光來啟發她的信心,所以不敢違逆,就真的相信有阿彌陀佛了。
連佛牌都會放光,何況我們念佛怎麼不會放光呢?阿彌陀佛是一尊無量壽的佛,也是一尊無量光的佛。因此,她就在阿彌陀佛面前發願說,從今以後,要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會再懷疑,也不會三心二意,也不會雜學雜修,要學一個村姑愚婦來盡一輩子念佛。
他們把這一件事情記載下來,後面也附了他們寫的一首偈子,說:
彌陀放光來勸信,要信彌陀大願力;
大願就在六字裡,誰信六字得大利。
深信就莫再懷疑,一聲一聲念下去;
時到我必來接你,與佛菩薩在一起。
他們所寫的這首偈子,也非常好,意思就是說:
「彌陀放光來勸信」:真的是彌陀放光使她起信,消除她的疑惑。
「要信彌陀大願力」:阿彌陀佛要她信的不是信別的,是要信阿彌陀佛本身大慈大悲、大願大力,能夠救度世間的任何苦難,乃至六道輪迴的大災難。
「大願就在六字裡」: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大願力、大功德力,在哪裡呢?就在六字名號「南無阿彌陀佛」裡面,不在其他的地方。
「誰信六字得大利」:不管是誰,他只要信這六字的萬德洪名,念這六字的萬德洪名,他就能夠得到大利。所謂大利,就是《無量壽經》後面流通分釋迦牟尼佛咐囑彌勒菩薩所講的那一段法語。那一段話法語是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意思就是說,不管是誰,只要有人聽到這一句名號的內涵,聽到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歡喜踴躍的去念佛,乃至臨終一念,也能夠得到往生成佛的利益。所以說「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大利就是往生成佛,就是無上功德,所以說「誰信六字得大利」。
「深信就莫再懷疑」:既然深信了,就不要再有所顧慮,或躊躇、懷疑。
「一聲一聲念下去」:就只要念佛,一句一句的念下去。
「時到我必來接你」:臨終的時候一到,阿彌陀佛就會親自、主動地來迎接。
「與佛菩薩在一起」:到極樂世界就與佛、菩薩、諸上善人在一起,進入佛的境界。
不過話講回來,我們學佛念佛、皈命阿彌陀佛的人,是身心都投入彌陀的懷抱,接納阿彌陀佛的功德,是「機法一體」。「機」是指我們念佛的人,「法」是指救度的阿彌陀佛,念佛人的心中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心中有念佛人,所以是「機法一體」,是再也不會分開的。因此,我們要完全皈命阿彌陀佛。這樣的話,即使沒掛佛牌、未帶佛卡,也時刻不離佛,時刻與佛同在,自然可以消業障、增福德、免除災難、往生極樂世界。
不過以人情上來講,一個發自內心虔誠信阿彌陀佛、皈命阿彌陀佛、一輩子專念阿彌陀佛的人,如果他有佛卡,也會把它帶在身上;如果有佛牌,也想把它掛在身上,自自然然會有那一種心理。
這個佛牌、佛卡帶在身上,到衛生間、洗手間或者房間,都是沒有障礙、沒有忌諱的。因為阿彌陀佛是一尊無礙光的佛,不會受到任何障礙、不會有任何忌諱的。反而不吉祥的地方,有佛牌就會帶來吉祥;不乾淨的地方,有佛牌就會帶來清淨。只是說,根本上來講,我們就是全身性命投入彌陀的救度,與佛同在,這才是比較紮實的。
接下來我們進入淨土的教理。
有關淨土的教理,首先要來強調一個概念,什麼概念呢?就是淨土三經的核心,無非就是在講兩個道理:一個是彌陀的救度,另一個是眾生的被救。這兩個其實就是一個,哪一個呢?就是信佛念佛。被救的眾生信受彌陀的救度,之後專念彌陀的名號,跟彌陀一體不離。淨土三經都在講這個,這是淨土法門的核心,其實也是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的目的,這個叫做佛出世的本懷。
佛的心是平等的,沒有我執、沒有法執,所謂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冤親平等,是自他一體、自他不二的。佛是把所有眾生看成他自己,所以所有眾生的六道輪迴之苦,等同就是他的苦,他必須要去解決這個苦。
就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大平等來講,他對於一切眾生是沒有差別觀念的,可是就先後緩急來說的話就有差別。也就是說,對於迫切性、當下必須要加以救度,否則就會來不及、措手不及,因此就分主要的對象與次要的對象了。
阿彌陀佛救度的主要對象是誰呢?是哪一種根機呢?這個說明在哪裡呢?釋迦牟尼佛的說明記載於《觀經》這部經裡。但《觀經》有十三觀跟九品,是在哪個位置說呢?在九品的地方。而九品有九個品位階級、九種根機,主要對象又是在哪一品、哪一種根機呢?主要是在下品下生的地方,是以下品下生的根機做為他迫切救度的對象,也就是說是以這個下品下生的眾生為當下要救度的主要對象。所以,我們必須要正確的理解下品下生的真義。我們給大家一張講稿叫做「下品下生的啟示」,還有一本《無條件的救度》。所以現在開始,就像讀書會一樣,由我來導讀《無條件的救度》這本書裡的部份內容。
首先請翻開《無條件的救度》第二頁,標題是「下品下生經文的重要」。先從倒數第一行看起,由我來念,大家靜靜地聽就好。
「不論是看經典也好,聽聞佛法也好,都要「依義不依語」。什麼是「依義不依語」?就是不可執著文字表面的意思,而要融會貫通,理解文字背後釋迦牟尼佛真正所要表達的內涵,這個叫做「依義不依語」。
如果只在文字表面作解釋,佛陀真正要表達的意義就體會不到。因為沒有體會到內涵,只解釋字面,這樣展現出來的意思一定跟整篇經文所要表達的思想不一樣,這豈不是就錯解了佛意,也就是所謂的「依文解義,三世佛冤」!
就整部《觀經》來講,下品下生的經文是非常重要的;就整個淨土宗來講,《觀經》下品下生也是淨土宗的精華,也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終極意義。下品下生的經文非常短,但是意義非常深遠、非常殊勝、非常令人法喜充滿、歡喜無量。
可是一般學佛念佛或是研究教理的人,大多不曉得下品下生的經文教理對淨土法門的重要性,甚至全然不知此段經文是整部《觀經》最切要的地方。導致他們在講述九品往生時,由於認為下品下生在品位上是最低的、在根機上是最劣的──不但沒有學佛修行,反而是造業深重──因此就忽略了下品下生這段經文背後其實是另有甚深涵義,這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這段經文的重要性,關係到阿彌陀佛的成佛、眾生的往生,乃至整個淨土宗的建立基柱。
我們應該知道,就是因為下品下生的人是造惡造罪最重,是最沒有善根的眾生,這樣的眾生也能被救而永遠超出六道輪迴而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後也能夠成佛,這樣更能顯示出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大願大力之所在,顯示出阿彌陀佛超發無上殊勝之四十八大願,其中根本願──第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自然功能。反之,如果沒有下品下生這種根機也能被救的話,就很難顯示出阿彌陀佛在十方諸佛當中愛心是最絕對的,力量是最超絕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下品下生這段經文,就沒辦法顯示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尊佛。就好像如果沒有最嚴重、最難治的病人,就沒辦法顯示出這位醫生崇高的醫德、超世的醫術一樣。
總之,唯有下品下生的往生極樂才能顯示出阿彌陀佛真的是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十方眾生沒有一個在阿彌陀佛的救度之外。也就是說,因為有了下品下生的眾生也能往生極樂的事實,就等同帶給所有的念佛人、修行人最後、最大的希望。
可是,「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微妙的佛法如果沒有人為我們明白開顯的話,我們根本不知道原來下品下生對一個想脫離輪迴的修行人,想往生淨土的念佛人來說是這麼親切、這麼重要,而且在淨土三部經當中佔有這麼大的分量。
以上是就下品下生的重要性先做一個概略的說明。
貳、消釋經文
接下來,我們先從字面上來解釋下品下生的經文,也就是所謂的「消釋經文」。請大家合掌,我們一起將下品下生的經文恭誦一遍: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
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
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請放掌。由於有下品下生的經文,讓我們感受到了彌陀徹底的慈悲、無限的大愛、絕對的佛力、平等無條件的救度。下下品的人都能往生,何況是在座各位,何況是我呢!所以我們念誦的時候,心中歡喜踴躍,那是自然而然的。
現在我們就經文字面的意思來解釋。
「或有眾生」:簡要來講,「眾生」分為聖人和凡夫這兩種。聖人包括佛、菩薩、聲聞、緣覺,就是四聖;凡夫即是六道輪迴的眾生,包括天、人、阿修羅以及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就人道來講,人包含善人和惡人,善人有大善和小善之分,惡人也有重惡和輕惡之別。那這裡的「或有眾生」是指什麼樣的眾生呢?是指惡人。
「作不善業」:他到底做了哪些不善業呢?
「五逆十惡」:所有惡業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五逆」。「五逆」是什麼樣的罪業呢?就是五種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五種極其嚴重、必墮無間地獄的重罪。
一切罪業當中,殺生最重;殺生當中,殺人最重;殺人當中,殺害恩養自己的親生父母更是大逆不道,罪大惡極,故稱逆罪。父母養兒愛兒,不但心甘情願付出一生心血,甚至視若自己,以身相代。身為子女,不知感恩報恩、孝養孝順,反而視為仇人,瞋心加害,可見其人之無明煩惱特別厚重。此外,連修行成就、德高日月、超凡入聖的出世間聖人阿羅漢與佛也加以謀害。又破和合僧,分裂僧團,障礙修行人,這些罪業,罪大惡極、大逆不道,通稱五逆重罪。「十惡」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欲、瞋恚、愚癡。一切罪業當中,最重的罪他都造了、犯了。
「具諸不善」:「具」是具備,「諸」是很多。除了五逆十惡之外,還做了其他很多不善。譬如「謗法」,什麼叫謗法?毀謗佛法正知見,認為沒有善惡報應、沒有三世因果,沒有六道輪迴。也就是說,一切的世間法、出世間法的惡,他通通造遍了。他一生作惡多端,可以說「無惡不作、無作不惡」,是世間最大的惡人、最卑劣的眾生了。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中解釋說:
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
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
這樣的眾生,在人群中是被眾人所拋棄、嫌厭、避之唯恐不及的。他雖有人形,但卻不是一個人,是披著人皮的野獸。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是要受最嚴厲的法律制裁的,在因果當中是要直接墮落阿鼻地獄永難出離的。可以說,所有的惡沒有比下品下生這種根機所造的業更惡了。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一個人相信因果而行善積德、修行解脫,佛陀就稱讚他是「智者」,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信因果,沒有行善積德,不僅如此,反而以他的聰明才智去為非作歹,佛陀就說這個人是「愚人」。如果他不是愚人,怎麼會去做這樣的惡業呢?他如果是真聰明、真有智慧的人,相信因果報應,懂得人倫道德、人情義理,就不會犯這些惡業了。就是因為愚癡,沒有佛法的智慧與正知正見,所以才會去造惡業。
學佛大悲心
這個五逆十惡的人,佛陀說他是「愚人」,而不說他是「惡人」,這有很深的涵義。
人都會有是非善惡的觀念,對於惡人惡事,一般人多會以理相爭,用剛正的態度指責,看不起造罪造業的人,甚至判他下十九層地獄。這樣的態度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好的地方就是他性格剛正不阿,一定會行善積德,凡事堂堂正正;可是從另一方面來講,也顯示他的包容心、體諒心、接納心、慈悲心是不足的。
罪大惡極的人,釋迦牟尼佛說他是愚人,而不說他是惡人,就顯示出佛的慈悲心、包容心與體諒心。也就是說,就是因為他不了解佛法的道理,被無明煩惱所蒙蔽,是個愚癡的人,所以才會造作這些惡業,他不是故意的,他是被愚癡的業障困住了。否則他就不會造惡,說不定會行善積德、發心修行,甚至進一步會想成佛。
比如說,若被他人無理地打罵、毀謗,一般人會很生氣,覺得對方無理取鬧,非常惡劣。但是,如果知道對方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你會很生氣嗎?就不會生氣了,反而會憐憫他,因為他患了精神疾病,對不對?
佛看眾生也是這樣,眾生被煩惱所誑惑,被業障所束縛,不能自由,才造下了種種惡業。所以,在佛眼裡,只有愚癡的眾生,沒有惡劣的眾生,因為佛沒有凡夫那種善惡的分別心──「善的我喜歡,惡的我憎恨」。佛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拔苦與樂、平等普救。如《觀經》說: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知道凡事都是因緣業力所推動,學佛的人就應該接納對方、包容對方、體諒對方;曉得就是因為愚癡,他、包括我們自己,才會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面輪迴。如果不是因為愚癡,我們早都解脫了,怎麼還會在這裡呢?
有句話說:
在業力的推動下,沒有人是故意的;
智者悲愍有情,凡夫互相譴責。
「智者悲愍有情」:學佛而有智慧、有悲心的人,遇到秉性邪惡的有情眾生,知道對方是被業力所推動,他自己也深受煩惱之苦,不得自由,因此深生悲愍、體諒、包容、接納,甚至分怨共過,承擔其苦,令其安樂。
可是凡夫會怎麼樣呢?凡夫會互相譴責。因為沒有學佛,缺乏智慧與愛心,不僅不能體諒包容對方,反而互相指責、批判,甚至怨恨、憤怒、攻擊,結果不但以怨不能止怨,反而使怨恨越積越深,彼此受傷、彼此痛苦。
我們學佛,就是「學佛大悲心」,以大悲心來看待一切眾生,相互接納、包容、體諒、理解,所謂「善解對方」。如果能夠彼此善解,而且凡事都往正面去思維,不往負面去思維;或者難免有負面思維,可是不要把它流之於口,向別人訴說,這樣至少也不會有紛爭。
一個家庭、一個團體,乃至社會大眾,都應該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即使一棵樹,也不可能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做事風格也不一致,但都在同一個團體,同樣是為團體做事,所謂分工合作,所以我們要學習佛陀那樣的悲心,互相包容,互相同情。
一個真正學佛的人,遇到惡緣逆境,甚至遭人傷害,不但不瞋恨,反而生大悲,並將功德迴向給他;即使不生悲心,至少也不要生怨恨心,否則便非真正學佛者了。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因為造了惡因,自然就會墮落惡道。是怎樣的「惡道」呢?是「經歷多劫,受苦無窮」的惡道。經典上說,犯五逆當中的一逆,就要墮落地獄受一劫的苦;犯二逆就要受二劫的苦;犯五逆就要在地獄之中受五劫的苦。何況他是五逆、十惡,乃至謗法,種種的惡業都造了,所以必定要經歷很多的時劫,受盡無窮的痛苦。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中解釋說:
非業不受其報,非因不受其果;
因業既非是樂,果報焉能不苦?
造惡之因既具,酬報之劫未窮。
又說:
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臨命終時」就是將死但還沒有死,奄奄一息的狀態,或者是深度昏迷,快要斷氣但還沒有斷氣的情境。這樣的愚人,在臨命終、即將墮入阿鼻地獄的千鈞一髮之際,可謂百千萬劫難遭遇,他遇到了善知識。在他臨命終的時候,如果沒有遇到善知識的話,當下就要墮入地獄。剛好,臨終時他遇到了善知識,不但不會墮落,而且能夠超脫三界六道,直接往生極樂世界。但能有這種特殊際遇因緣的人,必須是他過去世累積過相應的善根福德,跟阿彌陀佛有緣分,一般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所以說,千百萬人當中難得一人有這種福報。
這個愚人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善知識種種安慰,為他說法。不但是說法,而且所說的是「妙法」。這個善知識有可能是出家人,也有可能是學佛見聞很廣的在家人。所以,各位蓮友!一個人將臨終了,我們去幫他助念,為他開示彌陀慈悲、主動、平等、無條件的救度,那我們就是善知識了。
我們可以想像,這個臨命終的人,一生造惡多端,這個時候肯定是非常痛苦的。是怎樣的痛苦呢?一個人將要斷氣的時候,身體上的地水火風即將分崩離析,那種痛苦是所有痛苦當中最為痛苦的,古人就形容說,如同「生龜脫殼、風刀解體,其苦難忍」。同時又有精神上的痛苦。精神上的什麼痛苦呢?地獄之火已經燃燒到了他腳底下,閻羅王所派的鬼卒拿著手銬、腳鐐來到他面前,要鎖拿他了。那種慌張、恐懼,是語言文字沒辦法形容的。
善導大師在《般舟讚》就以一首偈來形容下品下生這種眾生臨終的痛苦心境,善導大師說:
罪人臨終得重病,神識昏狂心倒亂;
地獄芬芬眼前現,白汗流出手把空。
這一首偈將一個罪人的臨終心境描述得很貼切。
「罪人臨終得重病」:罪人在臨終的時候得了重病。
各位蓮友,病由哪裡來?由我們的心而來;心從哪裡來?從思想觀念而來;思想觀念從哪裡來?從我們生生世世累積而來。有句話說「病由於情」,我們身體上有什麼病,往往是由我們的心情產生的。過去世固然有那個業,可是如果我們現在都是心平氣和、謙卑柔軟,凡事理性不情緒、慈悲不瞋恚,心中沒有不平、不滿、抱怨、積怨,能這樣的話,就會比較沒有病。在座大多是女眾,女眾往往容易得乳癌或者子宮癌,如果大家能心平氣和,凡事不計較,內心沒有不平、不滿,不憂慮,不積怨,不常生氣,這樣就比較不會有這一類的病。一個人如果有鬱氣積在心中,就會導致「氣逆」,而容易產生疾病。
另外,如果平常習慣熬夜,都是三更半夜才睡覺,也容易罹患疑難雜症。所以,要維持身體健康、避免病痛,飲食、生活習慣上也要調整。
再者,一個人如果對父母非常孝順,不忤逆父母,體貼父母的心意,常使父母歡喜,能這樣的話,這個人福報會很大;如果對父母忤逆不孝,常常跟父母衝突對立,這個人的命運就會不太好,身上難免就會有疑難雜症。
「神識昏狂心倒亂」:他的神識已經昏散狂亂了,心已經顛倒了,沒有辦法穩定、專注,心識茫茫,六神無主。
「地獄芬芬眼前現」:這時候,地獄的景象,如刀山劍樹、火湯油鍋……種種地獄的刑罰苦具,以及種種受苦的慘境都顯現在他的面前了。
「白汗流出手把空」:這個人由於內心極度恐懼,因此全身流著白汗,而且雙手向空中抓。抓什麼呢?希望有一個依靠,但最後都落空了,什麼也抓不到。
一個人平生行善積德,甚至有重大的善業,在他臨終的時候,天堂的境界就會顯現出來;一個做惡多端的人,臨終雖然還沒有斷氣,往往也會先看到地獄的景象;一個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人,往往也會在他臨終將斷氣還沒有斷氣的時候,極樂世界莊嚴的景象,譬如蓮花、金地、樓閣,就會先看到,這是一種自自然然的果報顯現。
像這樣臨命終時心識昏亂、恐懼的人,善知識當然要先安慰他,驅除他的恐懼。等他身心安穩之後,再為他說妙法。
我們這一節就先講到這裡,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