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於淨宗書院「法義班」課程開示(七)
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這次講義所討論的《往生論註》的內容,對初學的人來講可能有一點艱澀,覺得不易瞭解。但這一部份對念佛人來說,意義卻非常的重要,如果大家能夠多閱讀幾遍,對這一段文有所瞭解與體會,就會深生法喜。
上一次,我們研討到「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這一段偈頌中的「平等法身」,今天接續討論。
有關「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我設了一個問答來說明:
(補充講義文)
問:若依論文,未證淨心菩薩,指初地以上七地以還,若如此者,永不攝地前及博地凡夫耶?
這則問的意思是:未證淨心的菩薩是指初地以上七地以還(七地以下)的菩薩,如果依據《往生論》所說,是不是初地以下──包括十迴向、十行、十住、十信,以及一般三毒具足的凡夫阿彌陀佛就不救了呢?
(補充講義文)
答:不然!《往生論》為顯示未證淨心菩薩若往生即時與淨心菩薩、上地諸菩薩平等,永無自力退墮之難,故就淨心未淨心對待顯示以明。若論彌陀本願力之救度,通攝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咸攝此「未證淨心菩薩」一句之中,故《安樂集》卷下(一一八頁)云:「《淨土論》云:十方人天,生彼國者,即與淨心菩薩無二;淨心菩薩即與上地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忍故,更不退轉。」由此文可知,七地乃至初地以前及薄地凡夫,所有人天往生者,即時同八地菩薩,且證第九第十地之寂滅平等身,此則生極樂,皆至菩薩極位(十地、等覺,只是開合之異)。故此段論文,乃顯明《大經》第二十二願成就之相,亦即「必至補處」,及「隨意修普賢行」,故此論文之後,便是菩薩四種功德,故《論註》釋此論文,亦取四種功德之義,以顯明安樂菩薩行普賢行之相(四功德三無想)。
回答是說:從結論來講,完全不是這樣的!
以聖道法門的次第來講,一個人發心修行,從累積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然後降伏煩惱,生生世世都沒有退轉,這樣經過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夠到達初地;又經過二大阿僧祇劫,才能夠到達七地。但是,到達七地就有可能會退墮,所以稱為「未淨心菩薩」;如果到八地就永遠不會退墮,因此稱為「淨心菩薩」。可是如果依靠彌陀的願力,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就即時跟淨心菩薩(八地以上),以及上地諸菩薩平等無別,一定會到達成佛而永遠不可能有退墮之難。所以天親菩薩才以「未淨心」跟「淨心」來作為對待顯示。不過如果本來就是修習淨土法門的人,就沒有這種問題存在,所以接下來說「論彌陀本願力之救度,通攝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
「地前」跟「凡夫」有什麼差別呢?菩薩道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階位,「地上」是指十地屬於聖者的階位,「地前」是指十住、十行、十迴向,屬於三賢位,也稱為「內凡位」;十信稱為「外凡位」。不過不管「內凡」或「外凡」,都已經離開了生死輪迴;「外凡」以下還有生死輪迴,是屬「博地凡夫」。所以說「通攝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咸攝此『未證淨心菩薩』一句之中」。
接下來引《安樂集》作為證明。
「十方人天,生彼國者,即與淨心菩薩無二。」在《安樂集》中,道綽大師體會天親菩薩的含義,直接用「十方人天」來說明,使後來的人能夠直接了解《往生論》的意思。「十方人天」當然包括淨心菩薩,包括外凡、內凡,以及一般的博地凡夫。「生彼國者,即與淨心菩薩無二」,不只未證淨心的菩薩到極樂世界立即跟淨心菩薩無二,即使內凡、外凡,乃至一般博地凡夫也是和未證淨心菩薩一樣;「畢竟同得寂滅忍故,更不退轉」,而且也跟上地菩薩一樣。所謂「寂滅忍」就是八地以上,包含十地等覺。
「由此文可知,七地乃至初地以前及薄地凡夫,所有人天往生者,即時同八地菩薩,且證第九第十地之寂滅平等身」。淨土宗將凡夫分為「內凡位、外凡位、薄地」等三類,即三賢位稱內凡,十信位稱外凡,以下稱薄地。這裡的「薄地」和前面的「博地」兩個博字不同,但意思是一樣的。「薄地」詳細的解釋是:卑賤、下劣之位,指下賤之凡夫位。「薄」有「逼」的含義,意思是凡夫是居於種種煩惱、痛苦逼迫之位,所以稱為「薄地」;「博」有廣博之意,因為凡夫之位數量廣多,所以又稱為「博地」。
「此則生極樂,皆至菩薩極位(十地、等覺,只是開合之異)」,依第十八願--「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而「往生彌陀淨土」的話,通通到達「寂滅平等」的地位,也就是等覺之位。「十地」跟「等覺」只是開合的不同,他們是一體的。好像手,合起來是一個拳頭,打開來就是手掌,拳頭和手掌雖然形狀不同,但是它是同一隻手。
「故此段論文,乃顯明《大經》第二十二願成就之相,亦即『必至補處』,及『隨意修普賢行』」,這一段文主要在顯明大經第二十二願的成就相。二十二願的成就相在說明什麼呢?在說明兩件事:第一是「必至補處」,第二是「隨意修普賢行」。這個等後面解釋到第二十二願的時候就會顯明。
「故此論文之後,便是菩薩四種功德」,「故此論文」是指《往生論》「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這一段論文。這一段論文之後,接著就是說明菩薩的四種功德。
「故《論註》釋此論文,亦取四種功德之義,以顯明安樂菩薩行普賢行之相(四功德三無想)」所以《往生論註》解釋這一段論文時,也採取菩薩的四種功德來顯明極樂世界的菩薩行普賢行之相。這一段內容是:「此菩薩得報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處一念一時,遍十方世界,種種供養一切諸佛,及諸佛大會眾海。能於無量世界無佛法僧處,種種示現,種種教化,度脫一切眾生,常作佛事。初無往來想、供養想、度脫想。是故此身名為平等法身,此法名為寂滅平等法也。」這一段其實就是菩薩的四種功德,曇鸞大師將它引用在這裡,用以解釋菩薩的「報生三昧」。
(補充講義文)
又,此《論註》上卷「四種菩薩功德」之中,第三「無餘供佛德」言(六一頁):「菩薩、聲聞、天人大眾」,故知「通攝下凡」。
這一段再次解說未證淨心菩薩是包含一般的凡夫。這裡是引用《往生論註》上卷四種菩薩功德之中的第三「無餘供佛德」(六一頁):「是故願言:我成佛時,願我國土一切菩薩聲聞天人大眾,遍至十方一切諸佛大會處所,雨天樂天華天衣天香,以巧妙辯辭,供養讚歎諸佛功德。」由這一段法語也可以知道彌陀本願力之救度是通攝一切下劣凡夫。
(補充講義文)
又,《莊嚴經》第二十二願之文言:「所有眾生,令生我剎。若有大願,未欲成佛,為菩薩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眾生。」故知「通攝所有眾生」。
這裡是「以經印經」。《無量壽經》的第二十二願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從願文上來看,好像是單指他方佛土三賢十聖的諸菩薩眾,而不是指一般眾生;可是如果就《莊嚴經》第二十二願之文來看的話,就不是這樣了。《莊嚴經》第二十二願之文是指「所有眾生」,包含內凡外凡及博地凡夫。
《莊嚴經》跟《無量壽經》是同本異譯的經文,同樣在說明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修行成佛的因果,以及眾生往生成佛的因果,同樣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內容。《莊嚴經》中第二十二願的內容是「所有眾生,令生我剎。若有大願,未欲成佛,為菩薩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眾生。」這一段文雖然比較簡短,但跟《無量壽經》的第二十二願文意義卻是相同的,只是這裡的內容比較簡要。
以上這一段問答,主要是在解除我們對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是不是只認為未證淨心才能夠達到「畢竟得證平等法身」的境界,而一般凡夫不能夠擁有這個功能的疑惑。
在《往生論註》中,曇鸞大師將「平等法身」解釋為「法性生身」。什麼是「法性生身」呢?《大智度論》云:「菩薩有二種: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無生法忍,斷諸煩惱,捨是身後得法性生身。」意思就是說,八地菩薩證悟無生法忍,也就是證悟到了平等寂滅真理,斷盡了所有煩惱,而且離開了分斷生死,不過還是留有煩惱習氣而受變易生死,所以有「生」這個字。但是他能夠自在顯化度眾生,或顯化大身,或顯化小身,或在此顯示,或在彼顯現,隱顯自在。如果他連煩惱習氣都沒有了,他就完全跟佛一樣,不受法性生身。接下來,我們來解釋講義:
(講義文)
「寂滅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薩所證寂滅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滅平等法故,名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薩所得故,名為寂滅平等法也。
(補充講義文)
寂滅──《智度論》七十四卷云:「寂滅者,不增不減,不高不下,滅諸煩惱戲論,不動不壞,無所障礙。」
意謂:法性真理,在佛不增,在生不減;在悟不高,在迷不下。滅諸煩惱,離諸戲論,常住無礙。見思斷盡故,無彼我之念故。
所謂「寂滅」就是處於一種空性的狀態。什麼是空性的狀態呢?以我們可以理解的譬喻來說,當靜坐念佛時,突然間感覺只有這一句佛號,沒有其他的念頭,心處於一種「心一境性」,始終都是一句佛號,除了這一句佛號以外,沒有其他的念頭,雜念當下都停息、滅除了,這幾乎就近似寂滅的狀態。在那一種心理狀態之下,沒有貪欲、瞋恚與無明(愚癡),沒有是非、善惡,沒有冤親、愛憎、順逆、喜怒,時刻都是心氣平和、動靜一如,不管有沒有什麼境界,都是如如不動,就像一般所講的「八風吹不動」,因為不覺得有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即使有境界,也只不過像鏡子一樣,物來即現,物去即無;不管是什麼東西或什麼顏色,鏡子都毫不改變它,那就是寂滅的狀態。
「寂滅平等」是八地以上諸菩薩所同證的平等理體,此理體即《論》文所謂之「淨心、平等法身、寂滅平等法性」,是一體異名,其體無別,也是一切眾生的本性。所謂本性、佛性、法性,真心、真如、實相、一真法界,雖然名相不同,但內容是一樣的,都是指同樣一個心性,就是寂滅的本體。即使成佛了,這個心性也沒有增加;還沒成佛,心性也沒有減少,只因以前被妄想雜念蓋住,而現在只是恢復本來的樣子。所以說「寂滅者,不增不減,不高不下。」
什麼叫作「戲論」呢?就是沒有意義、違背真理、不能增進善法的言論。戲論又分二種戲論、三種戲論、九種戲論,但主要是指和真理相違背的言論。在寂滅的狀態當中,是既沒有煩惱也離諸戲論。他不變動、不消失,永遠都是自在無礙的,這就是寂滅。所以說「寂滅者,不增不減,不高不下,滅諸煩惱戲論,不動不壞,無所障礙」。
「見思斷盡故,無彼我之念故。」見思就是「見惑」跟「思惑」。對真理不了解,迷於四諦的真理叫「見惑」;對真理不了解,有貪、瞋、癡、慢等煩惱叫「思惑」。如果證悟真理,又斷除了貪瞋癡慢的煩惱,稱為「見思斷盡」,一個見思斷盡的人,就沒有你我、冤親、善惡、順逆、愛憎、喜怒、苦樂……等種種彼我對待。這是一種證悟的境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且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們現在只是就文字上、學理上來解說,但儘管再怎麼解說,跟實際上的境界完全是兩碼事,猶如天地之別。
如果真正證悟到那個境界,就會有《往生論》所講的四種菩薩功德顯現出來。我們連一張紙都看不過去,何況一念、一處、一時遍十方世界種種供養、種種示現、種種度化呢?
(補充講義文)
以得此寂滅等四句──身法互顯,配釋論文。初二句釋論文之「平等法身」,後二句釋論文之「寂滅平等法」,能證之身與所證之法互名。所證理平等故,能證智亦平等;能證智平等故,所證理亦平等;寂滅與平等,體一不二,但分能所。例如修定善人,名定善機,定機所修之法,名定善法。
「得此寂滅」四句是指講義文中的「以得此寂滅平等法故,名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薩所得故,名為寂滅平等法也。」
「身法互顯,配釋論文。」身是指「平等法身」,法是指「寂滅平等法」,證悟到「寂滅平等法」就稱為「平等法身」,這裡是就身跟就法來互相顯示,搭配解釋《往生論》的法語。前面兩句「以得此寂滅平等法故,名為平等法身」是在解釋《往生論》的「平等法身」;後面兩句「以平等法身菩薩所得故,名為寂滅平等法」是在解釋《往生論》的「寂滅平等法」。
「能證之身與所證之法互名」,能證之身就是「平等法身」,所證之法就是「寂滅平等法」,因為證得這個法才名為這種身,能夠名為這種身,是因為他證到這個法,所以能稱為「平等法身菩薩」,就表示他已經證到了八地以上的「寂滅平等法」了。
「所證理平等故,能證智亦平等;能證智平等故,所證理亦平等;寂滅與平等,體一不二,但分能所。」因為證悟到了平等寂滅的真理,因此他能證悟的心智(智慧)也是平等的;因為能證的智慧平等之故,因此他所證的真理也是平等。寂滅跟平等,平等跟寂滅,其實他的體是一樣的,只是分為能所而已。證悟到了真理的境界,能證、所證、內、外是不可分的,也就是說,八地以上已經離開了肉體、離開了分斷生死,也就是證得平等法身。
(講義文)
此菩薩得報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處一念一時,遍十方世界,種種供養一切諸佛,及諸佛大會眾海。能於無量世界無佛法僧處,種種示現,種種教化,度脫一切眾生,常作佛事。初無往來想、供養想、度脫想。是故此身名為平等法身,此法名為寂滅平等法也。
這一段很有意思。大家先看補充講義:
(補充講義文)
報生三昧──《大品般若經》卷六〈發趣品〉言:「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八地中,復具足五法,何等五:知上下諸根,淨佛國土,如幻三昧,常入三昧,隨眾生所應善根受身。」此五法中,第四「常入三昧」即是「報生三昧」,故此經釋言:「云何菩薩常入三昧,菩薩得報生三昧故。」依此經說,八地菩薩所入定有二種,初入如幻三昧,次常入報生三昧。
「三昧」是梵語,意思是「等持」、「定」或「正定」,也是剛才講的「心一境性」;等──離開心中的浮沉而得平等安詳,持──將心專止於一境,而不散亂,心一境性。
「報生三昧」是怎樣的三昧呢?《大般若經》言:「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於八地之中,復具足五種法。」哪五種法呢?「第一,知上下諸根;第二,淨佛國土;第三,如幻三昧;第四,常入三昧;第五,隨眾生所應善根受身。」由此可知,八地菩薩具足的五種法裡面就有兩種三昧:「如幻三昧」和「常入三昧」。「常入三昧」就是「報生三昧」,因為經中有解釋:「云何菩薩常入三昧,菩薩得報生三昧故。」
(補充講義文)
《大智度論》五十卷云:「常入三昧者,菩薩得如幻三昧,所役心能有所作念,轉身得報身三昧,如人見色,不用心力。住是三昧中,度眾生安穩,勝於如幻三昧,自然成事,無所役用。如人求財,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
這一段是解釋「如幻三昧」和「報生三昧」(常入三昧)的不同。
「如幻三昧」也能夠變化種種的宮殿、樓閣、樹木、花園……,甚至山河大地、飲食歌舞等來度脫教化眾生,可是必須「所役心能有所作念」,要運心造作而入定。如果他得「報生三昧」,就不用心役。好像我們睜開眼睛就能夠看東西,不假藉其他的功用,不必靠其他的幫助。
「住是三昧中,度眾生安穩,勝於如幻三昧,自然成事,無所役用。」安住於「報生三昧」的菩薩,能夠安穩自在的度化眾生,遠遠的勝於「如幻三昧」,是自自然然,不假種種的功用。「如人求財,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好像我們求財,一般人必須要每天上班、靠勞力得到薪水,少數人因為父執輩的關係,留下財產給他,不須要靠勞力賺得。
(補充講義文)
凡得一切法有二:一生得,二加行得。
一、生得──亦名果報得,其人因業所感果報,自然得之。如眼見色,耳聞聲;鳥飛空,魚游水。
二、加行得──初未得此法,後修習方得此法,如學習書畫等得之。
「生得」就是生下來自然就擁有,所以「生得」就是「果報得」。就像我們生下來,眼睛自然就能夠看東西,耳朵自然能夠聽聲音,不用學習。如果是生在天界的話,不必修定,自然就有五種神通。如果是生在畜牲道,飛禽不必學習,一生下來就會飛,可是如果是走獸,牠再怎樣的學習也飛不起來。果報如果是魚,牠天生就會游泳,鴨也是天生就會游泳,可是如果是雞的話,再怎麼學也不會游泳,這就是「生得」(果報得),任運自然,不假造作。
「加行得」就是必須經過學習鍛鍊才能夠擁有的,如果不經學習就永遠不會有。同樣的,「常入三昧」和「如幻三昧」也是這樣,一個是「生得」,一個是「加行得」。
(補充講義文)
「以三昧神力」等句──此下之註解,甚為巧妙精彩。本來論文素明彌陀之不虛作住持功德,此功德者,乃令往生人皆得八地以上之平等法身,此即顯明佛德之中,自然兼明菩薩之德,《論註》欲明此佛德與菩薩德,乃採菩薩四種功德以明之。
天親菩薩《往生論》這一段文字,是在顯明阿彌陀佛能使往生的人都達到八地以上的平等法身,並即時擁有四種菩薩的功能,用以顯現阿彌陀佛的「不虛住住持功德」。所以曇鸞大師在《論註》中就以菩薩的四種功德來顯示。
也就是說,必須使往生者能夠快速的擁有這四種菩薩的四德,快速的達到八地以上,乃至等覺,達到第二十二願所講的兩種功能──第一,一生補處;第二,還相迴向。才能夠顯示出阿彌陀佛的不虛住住持的功德。
如果阿彌陀佛這種功德還沒有成就的話,天親菩薩說的「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等於就白講了。所以曇鸞大師在解釋「不虛住住持功德」的時候,就引用菩薩四種功德來解釋。哪四種功德呢?
(補充講義文)
以三昧神力──用報生之三昧神力。
一處──不動而至德;一念──一念遍至德;
種種──供佛自在德;能於──遍示三寶德。
以上「四德三無想」,參考一○四至一○五頁,及五九至六二頁
《論》文所講的「以三昧神力」就是「報生三昧」的威神力。「一處、一念、一時」,「一處」就是不動而至德;「一念」是一念遍至德;「種種供養一切諸佛,及諸佛大會眾海」,是供養自在德。「能於無量世界無佛法僧處,種種示現,種種教化,度脫一切眾生,常作佛事」是遍示三寶德。這就是「四德」。「初無往來想、供養想、度脫想」,無往來想、供養想、度脫想就是「三無想」。所以就是「四德三無想」。
「四德三無想」完整的說明是依據《往生論》來的(104~105頁),《論》文言:
「一者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開諸眾生淤泥華故。」就是這裡所解釋的「不動而至德」──以三昧神力,能一處一念一時,遍十方世界,種種供養一切諸佛。
「二者彼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偈言『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故。」這就是「一時遍至德」──能一處一念一時,遍十方世界。
「三者彼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會大眾無餘,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歎諸佛如來功德。偈言『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讚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故。」就是「供養自在德」──種種供養一切諸佛,及諸佛大會眾海。
「四者彼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偈言『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就是「遍示三寶德」──能於無量世界無佛法僧處,種種示現,種種教化,度脫一切眾生,常作佛事。
雖然菩薩以種種顯化,上供諸佛、下化眾生,來來去去,可是對證悟到寂滅平等法的法身菩薩來講,是沒有「往來想、供養想、度脫想」的,因此「此身名為平等法身,此法名為寂滅平等法。」這個就是所謂菩薩的「四德三無想」。如果大家要了解更詳細的話,可以參考《論註》的104~105頁,甚至再參考59~62頁。
菩薩得「報生三昧」(常入三昧),以三昧的威神力擁有這「四德三無想」,這是我們學這個門法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能夠立即所擁有的,所以對我們來講是很重要又很親切的內容。
(講義文)
「未證淨心菩薩」者,初地以上七地以還諸菩薩也。此菩薩亦能現身,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千萬億,無佛國土,施作佛事。要須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為未得淨心。
此菩薩願生安樂淨土,即見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時,與上地諸菩薩,畢竟身等法等。龍樹菩薩、婆藪槃頭菩薩輩,願生彼者,當為此耳。
這一段《論》文也很容易了解。
(補充講義)
若百若千──初地住百佛國,二地住千佛國,如是地地倍增,故言「若百千萬億」。
初地的菩薩能夠化身到一百個佛國,同時能夠一處、一念、一時到一百個沒有佛法僧的地方去顯現佛法僧,或者去供養一切諸佛,二地的菩薩就能夠住千佛國,也就是說,每升高一地能夠住的佛國就增加了十倍之多,地地倍增,因此說「若百千萬億」。
(補充講義)
要須作心──就作心、不作心,辨未證淨心、已證淨心之異。
所謂「作心」就是造作分別之心,是屬於有功用定。雖然初地以上七地以還的菩薩也能夠化身佛國,施作佛事,但必須要「作心」入三昧才有辦法。不像得「報生三昧」的菩薩,因為常在三昧當中,所以不用作心,就能夠任運自然、不假造作化身佛國。這裡是就「作心」和「不作心」來辨別未證淨心和已證淨心的差別。
這位未證淨心的菩薩如果願生安樂淨土,就能夠見到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的時候,就能夠與上地(八地)諸菩薩(九地、十地、等覺)畢竟身等法等。身等就是「平等法身」,法等就是「寂滅平等法」。
「龍樹菩薩、婆藪槃頭菩薩(天親菩薩)輩,願生彼者,當為此耳。」龍樹菩薩是證到初地,婆藪槃頭菩薩是證到十迴向,差初地一級。也就是說,龍樹菩薩和婆藪槃頭菩薩都還沒有到達淨心。所以他們之願生極樂世界,是為了快速得到淨心菩薩而求生極樂世界。
接下來,曇鸞大師以兩則自問自答來說明:
(講義文)
問曰:「案十地經:菩薩進趣階級,漸有無量功勳;經多劫數,然後乃得。此云何見阿彌陀佛時,畢竟與上地諸菩薩,身等法等耶?」
答曰:「言畢竟者,未言即等也。畢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
(補充講義文)
問曰:案《十地經》──問答決疑,此「以漸難頓」。
《十地經》者,即是《華嚴經》之〈十地品〉,印度自古別行,天親造論,名《十地經論》十二卷,菩提留支譯。此《十地經》說明自力修行,從初地至十地漸進次第之相。《仁王經》、《瓔珞經》等,皆屬漸教之經典。
這則問是以聖道教理的漸教來疑難頓教的教理。
《十地經》是《華嚴經》的「十地品」,「十地品」為什麼稱為《十地經》呢?因為《華嚴經》文文句句都是屬於經文,所以稱為《十地經》。也因為「十地品」自古以來在印度都有另外流通,就像《普門品》是《法華經》的一品,但自古以來這一品也是另外流通一樣。天親菩薩為《十地經》造論,名為《十地經論》,總共有十二卷,跟《往生論》一樣,也是菩提留支所翻譯的。
「此《十地經》說明自力修行,從初地至十地漸進次第之相。《仁王經》、《瓔珞經》等,皆屬漸教之經典。」也就是說,從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從一大阿僧祇劫,又經過二大阿僧祇劫,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都是經劫經地,所以叫做「十地漸進次第之相」。因此《往生論註》這裡問說:「案十地經:菩薩進趣階級,漸有無量功勳;經多劫數,然後乃得。」依照菩薩進趣的品位階級,逐漸有無量的功勳,經過多劫的時間最後才得到那個果位,這裡為什麼說見到了阿彌陀佛之後就畢竟與上地的諸菩薩身等法等呢?回答的部份,我們等一下說,先看補充講義:
(補充講義)
此係聖道門自力難行道,以修行六度萬行為宗,有諸久墮之苦,如陸道步行。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
這是就龍樹菩薩的判教。龍樹菩薩的判教說佛法有「難行道」和「易行道」,「難行道」是以修六度萬行為宗旨,他的內容是「諸、久、墮」。「諸」是要修種種的法門,「久」就是所謂的三祇百劫,「墮」是說有可能會退墮下來的,落入二乘或是七地沉空難。「難行道」如同陸路步行,所以是辛苦的法門。
「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自力法門從初發心,降伏煩惱,然後要生生世世不退的累積福慧二資糧,到達初地要一大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又一大阿僧祇劫;八地到十地又一大阿僧祇劫。這就是三大阿僧祇劫,這叫作「三祇修福慧」。到了登地的時候,為了修佛的方便法門,又累積相當的功行,那個時間又要經過一百劫,所以說「百劫種相好」。這就是所謂「菩薩進趣階級,漸有無量功勳;經多劫數,然後乃得。」
(補充講義)
本願是淨土門他力易行道,以信受本願稱名為宗,有一速必之樂,如水道乘船。
龍樹菩薩所判的「易行道」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的法門,所謂「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本願法門是以稱名為宗,有「一、速、必」之樂。「一」就是專稱彌陀佛名,所謂「念我稱名自歸」,只要專一的稱名,當下就入必定,所以說「一速必」。龍樹菩薩說這一種法門如同乘船,比較安樂。
(補充講義)
所謂:「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莫訝一稱超十地,須知六字括三乘」、「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須方便自橫超」。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這是清朝省庵大師所講的,不需要經過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但憑六字萬德洪名,就能夠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而證悟八地以上寂滅的法性生身。
「莫訝一稱超十地,須知六字括三乘」這是印光大師所講的。不要懷疑驚訝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能夠超越十地,不必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應該知道這六字萬德洪名的功能是含蓋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而直至等覺的功德的。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須方便自橫超」這是澫益大師所講的。六字萬德洪名是真正的一真法界,他具足一真法界的功德,只要我們依靠這六字洪名,不須方便,自然橫超。不必經過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十地這樣的豎出,從凡夫橫超、橫越直接到達等覺,這個叫「不須方便自橫超」。所以六字洪名是真正的法界功德。
(補充講義)
曇鸞大師之時,他師執《十地》、《瓔珞》、《仁王》等歷劫修行,漸次成佛之法,疑難淨土門「淨土三經一論」等念佛往生見佛,頓同上地之道。故今以彼疑難,設此問題,以通別二義回答,以通為先,別為後,為先者以共許之義誘引,終入正義之善巧也。
為什麼曇鸞大師要設立這樣的問答呢?因為在曇鸞大師那個時代,其他法門的學者執著《十地經》、《瓔珞經》、《仁王經》等等歷劫修行漸次成佛的法門,並以此來疑難以「淨土三經一論」為根據,念佛往生見佛就能夠快速同上地菩薩一樣的淨土法門,所以曇鸞大師就以這樣的疑難,假設這種問題,以「通別二義回答」。
這兩個問答,前面是一般「通途」的問題,第二個是「特別」的問題。將一般的問答擺在前面,這樣一般人較能夠理解信受,較容易接引;特別的就擺在後面,是因為一般人較不能相信,就像《阿彌陀經》所講的「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所以先將一般所能理解的讓他們理解了,然後再引導入真實的法義來。也就是說,前面是方便接引的,後面的回答才是主要真正的教理。
回答說:「言畢竟者,未言即等也。畢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也就是說,在這裡所謂的畢竟並不是當下就跟八地菩薩以上的相等,只是說他「不失此等」,所以說「等」。也就是說,只要他一旦往生,就永遠不退墮,假以時日,總有一天會跟八地以上相等。就好像生在皇宮為太子,他總有一天就會當皇帝,他終究跟一般的老百姓不同,甚至跟文武百官不同,甚至跟宰相不同,他一出生就高超文武百官,甚至高超宰相之上,雖然他當下不是皇帝,但是總有一天一定會當皇帝。所以說「未言即等也,畢竟不失此等」。
這裡,曇鸞大師是用一般所能夠理解、相信的來回答。當然往生極樂世界,是「當下即等」,而不是不失此等而已,曇鸞大師先用這樣來回答,是為了方便接引,真正所要回答的教理是在後面。
(補充講義文)
畢竟者,末言即等──本段論文,有二處畢竟。顯示雖非即時等,終得齊等。
「本段論文,有二處畢竟」,第一處是「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第二處是「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接下來請看講義第二則問答:
(講義文)
問曰:「若不即等,復何待言。菩薩但登初地,以漸增進,自然當與佛等,何假言與上地菩薩等?」
答曰:「菩薩於七地中得大寂滅,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欲捨佛道,證於實際。爾時若不得十方諸佛神力加勸,即便滅度,與二乘無異。菩薩若往生安樂,見阿彌陀佛,即無此難;是故須言畢竟平等。
這個問是說,如果不是當下相等的話就不用說了,因為菩薩只要登上初地的話,隨著時間一步一步前進,自然就能跟佛相等,何況跟上地菩薩等?
(講義文)
答曰:「菩薩於七地中得大寂滅,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欲捨佛道,證於實際。爾時若不得十方諸佛神力加勸,即便滅度,與二乘無異。菩薩若往生安樂,見阿彌陀佛,即無此難;是故須言畢竟平等。
問題就在這裡。菩薩如果不往生極樂世界的話,恐怕到七地時就進入「大寂滅」,就不能再前進了,「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欲捨佛道,證於實際」。那時候如果沒有十方諸佛神力來鼓勵,他一旦進入大寂滅、捨佛道,就跟二乘聲聞、緣覺沒有差別了;可是他如果往生極樂世界就沒有這個問題,因此必須要說「畢竟平等」。詳細的解釋請看補充講義:
(補充講義)
大寂滅(七地沉空難)──《智度論》卷十云:「如七住菩薩,觀諸法空無所有,不生不滅;如是觀已,於一切世界中,心不著,欲放捨六波羅蜜入涅槃。譬如人夢中作筏渡大河水,手足疲勞,生厭患想,在中流中夢覺,自念言:何許有河,而可渡者!是時勤心都放。菩薩亦如是,立七住中,得無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槃。爾時十方諸佛,皆放光明,照菩薩身,以右手摩其頭,語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當念汝本願,欲度眾生。汝雖知空,眾生不解,汝當集諸功德,教化眾生,莫入涅槃。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無量光明三十二業。汝今始得一無生法門,莫便大喜。是時菩薩,聞諸佛教誨,還生本心,行六波羅蜜,以度眾生。」
這段是說明「得十方諸佛神力加勸」。「欲放捨六波羅蜜入涅槃」,就裡所說的涅槃就是「沉空」,也就是「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的「七地沉空難」。一般說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有菩提可求,有眾生可度,可是他在這裡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就跟二乘沒有差別了。
在這裡十方諸佛勸導他的有四件事:第一是「汝當念汝本願,欲度眾生」;第二是「汝雖知空,眾生不解,汝當集諸功德,教化眾生,莫入涅槃」;第三是「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無量光明三十二業」;第四是「汝今始得一無生法門,莫便大喜」。這時候菩薩聽到佛的教誨,就回復到原來的發心,而繼續的行六度波羅密,上求菩提下度眾生,就不會有七地沉空之難了。這也就是天親菩薩所強調未證淨心菩薩求生極樂世界的重要性。
在第二則問答之中,所回答的內容,重點在下一段講義的內容:
復次《無量壽經》中,阿彌陀如來本願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案此經推,彼國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
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他方淨土,何必如此。五種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若言菩薩必從一地至一地,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
譬如有樹,名曰好堅。是樹地生,百歲乃具。一日長高百丈,日日如此。計百歲之長,豈類修松耶!見松生長,日不過寸。聞彼好堅,何能不疑。即同有人聞釋迦如來,證羅漢於一聽,制無生於終朝;謂是接誘之言,非稱實之說。聞此論事,亦當不信。夫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謂之不然,亦其宜也。」
這段內容有很深的涵義,但因為內容較長,我們就留待下次說明。接下來的時間大家發問,彼此討論。
問:上人剛才有開示,「十念記數」的念佛可以得證寂滅,或者可以得到念佛三昧。這一部份,上人以前好像從未談到,也沒有勸勉我們往這個方向,都是導引大家「厭離娑婆,願生極樂,一向專稱」。是否擔心有其他的流弊?
答:剛才用十念記數說明三昧只是一種「譬喻」。十念記數可以達到比較寂靜的狀態,至於類似三昧,還差之太遠太遠,那種寂靜的狀態相似於定,但若說真正入定的話,一點都談不上。
剛才講三昧有「如幻三昧」,有「常入三昧」,「如幻三昧」固然要作心、運心才能夠入定,但我們連「如幻三昧」一點也都談不上。我們即使很用心、很專注的念佛,但再怎樣專心十念記數的念佛,也很難達到所謂的入定。
自古以來,念佛能夠入三昧的不多,在歷代祖師當中,善導大師有念佛入三昧,法然上人也有,慧遠大師到老年也有,印光大師有相似入三昧,除此之外,就很少聽過。澫益大師、蓮池大師、永明大師都沒有,法照大師在缽中看到勝境,也不是念佛三昧或如幻三昧。所以我剛才講的那只是一種比較寂靜的狀態,並不是真正的三昧。
以前我曾談到董子明居士的故事,董子明居士退休之後在青島湛山寺佛學院擔任國文教師,因為任的課不多,因此空閒的時間較多,每一天就自我要求念四萬聲的佛號。他念佛都是在自己的房間,從外面把房門鎖起來。有一天他在自己的房間經行念佛,不知不覺就從自己的房間走到大雄寶殿的後面,等於穿牆而出,不經過房門,其實房門這時是鎖著。等他發覺的時候,要走進房間已經不可能,因為門鎖著所以他就去向客房拿鑰匙將他的房門打開,他看見自己的鑰匙還是放在他的書桌上。他覺得奇怪,自己明明在房間念佛,怎麼會不知不覺走出房門,走到大雄寶殿的外面呢?他就問當時極樂寺的住持倓虛大師,倓虛大師就跟他說,他因為專注念佛,念到根塵能所兩忘,才能夠有這一種心物無礙的狀態,但等發覺的時候就不可能了。因為他不是真正的「報生三昧」,如果是「報生三昧」的話,就隨時隨地任運自在。這件事當時也轟動了整個湛山寺。
董子明居士生死心也很懇切,每天都固定念四萬聲佛號,很純不雜,所以我很強調大家固定的、很純的念念不捨,把念佛帶入生活當中,讓生活就是念佛。
問:講義的第一張倒數第二行為什麼要寫「爾時若不得十方諸佛神力加勸」,而沒有直接指明是阿彌陀佛?
答:因為那是一般的法門的說明,不是淨土法門。
今天晚上就暫時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講於2007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