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發願,那麼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發個願?如果我們所發的願不正的話,就還要萬劫沉淪?是的,我們也應該發個願,但我們應該發的願只要有一個──願生彌陀淨土,這樣,縱使千願萬願將來也都能夠圓滿。反之,如果沒有願生彌陀淨土,我們再怎樣有理想,沒有福報是達不到的,而且我們再怎麼樣的發願,都在娑婆六道。所以,首要之願是願生彌陀淨土,因為其他的願都不是究竟的,也不是圓滿的。不過,在這個娑婆世界,除了往生極樂淨土之願外,我們同時還可以發自信教人信的願,也就是弘揚阿彌陀佛的救度。在娑婆世界發這樣的願,有這樣的擔當,有這樣的使命感,這個願就很值得、很有價值。
又有人說,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我們是也應該發四十八大願,才能夠跟阿彌陀佛的願感應道交?不是這樣的,阿彌陀佛是什麼樣的身分來發願的呢?是聖種性菩薩的階位,而且這還是示現的,他本地就是佛;我們憑什麼也跟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甚至發更多的願?所以要腳踏實地,如實認清自己現在的情境,說得很高大,超越自我能力,就不實際了,還是老老實實的任憑彌陀救度,就只發願生彌陀淨土這一個願,就像曇鸞大師所講的:
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
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
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阿彌陀佛的名號,能滿眾生的願,能破眾生的無明,如果念佛之後願還是沒有滿,無明還沒有破,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他不曉得阿彌陀佛的救度,不瞭解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的佛,阿彌陀佛救度是現成的,只要當下相信、接受,不懷疑、不排拒,名號的所有功德就是你的,這樣願就能夠滿。
「無明」有兩種,一種是根本無明,一種是貪、瞋、癡、慢、疑的無明;「願」也有兩種,現生種種的願跟往生極樂世界的願。有關無明的破除,只要對彌陀懷疑的這個無明破除了,所有的無明將來一定會隨之全部破除;同時,只要有願生極樂世界的這一個願,所有的願,包括四弘誓願,都能夠圓滿。所以,對我們來講,我們就發這樣一個願──願生彌陀淨土。
就願來講,一般的願是因地的,還沒有成就,有了願必須要去實踐,最終願行圓滿了才能得到那個果報,所以一般的願是未來性的,是志願的願。可是,我們「願生彌陀淨土」是現在式,是「願意」的願,不是一般性的未來之願。我們願意什麼?願意接受彌陀的救度。
阿彌陀佛的金臂垂伸下來,伸到現在已經多久了?十劫了。他伸手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接引我們,那我們願不願意?願意,那就可以了,願就圓滿成就了。所以不是要我們發未來性的願,如果是發未來性的願,未來就要花相當久的時間去實踐難行苦行。因此,往生極樂世界很容易,只要願意而欣然接受就好。阿彌陀佛是主動來到我們面前呼喚我們,拜託我們往生到他的極樂世界,那我們答不答應?
所以願就有兩種:一種是志願,一種是願意。阿彌陀佛是「志願」,而我們凡夫是「願意」。
一般講「信願行」,要深信、切願、力行,不過,這一種的信願行往往是偏向自力的,我們講的是他力的。自力是靠自己努力去達成,他力是別人完成了,直接送給我們。能夠送給我們離開輪迴、成就佛道的這種他力只有阿彌陀佛有,所以這個「他」是指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佛力、功德力,是他這一些力使我們能夠離開輪迴,能夠往生極樂,能夠快速成佛。
如果就「誓」來說,誓是一種決心,一種約定,也就是所謂的誓約、盟誓或賭注,為了要達成那個願望與目標,再苦也不停止、也要繼續,乃至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這個就是「誓」。「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兩句八個字就是「誓」,顯示對這個願的堅確不拔、堅定不移,無論怎樣都要達成,還沒達成就再繼續,甚至犧牲性命也無怨無悔。所以在《無量壽經》裡面,法藏菩薩就說「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為了達成這個願,假設他被拘留在地獄,他也堅忍,不反悔,這就是他的誓。
如果有願而沒有誓,那即使願沒有達成,也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可是如果有願又有誓的話,就完全不一樣了。願望如沒有達成,他就一定繼續前進,甚至付出代價,賠上性命也要去成就他的誓言。所以有了誓,願才能夠徹入他的骨髓,成為他的生命。
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又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因此這個誓願在阿彌陀佛的阿賴耶識當中是最強的種子,是生生世世、盡無窮際都相隨不離開的。當然,阿賴耶識是方便就凡夫來講的,佛的境界已經轉識成智,甚至即使沒有成佛的話,菩薩也已經破了無明,所謂「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性」。
就阿彌陀佛的願與誓來講,是要度盡十方眾生的,他必須達到能夠度盡十方眾生才成為南無阿彌陀佛,否則佛的性命他也要捨掉。所以,他是以佛的性命來跟我們的往生打賭的──有我們的往生就有他的成佛,沒有我們的往生就沒有他的成佛。由此可知,第十八願不但有願也有誓,而且這個誓願很弘廣、很深遠,可說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
為什麼說這個誓願很弘深廣大呢?大家請看講義:
第十八願有願有誓,誓願弘深,不但人天亦攝惡趣,故《大阿彌陀經》《平等覺經》皆云「蜎飛蠕動之類」。
《大阿彌陀經》《平等覺經》是《無量壽經》的同本異譯,裡面就說「蜎飛蠕動之類」。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包含了「蜎飛蠕動」。天上飛的,不管是大隻的鳥或小隻的蛾,甚至於連地下細微到看不到的蟲,都包含在裡面。
而《莊嚴經》更言: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又說: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如果就《莊嚴經》來講的話,十方眾生就更徹底了,不但包含畜生道,乃至於地獄之中最深重的阿鼻地獄眾生,阿彌陀佛都發願要救度他。因此,十方眾生包含了畜生、餓鬼、地獄。
那念佛要念多少?要念到什麼程度?其實不在於念佛多少,而是在深信阿彌陀佛的救度。畢竟每個人根機不同,智愚、利鈍、環境、時間、個性,以及能夠耐得多少寂靜來念佛,彼此不一樣,因此阿彌陀佛所要救度的對象沒有固定一個根機,沒有一個標準,只要依你自己現在的根機來念佛就可以了,因為十方眾生嘛!
那像畜生道或地獄道的眾生他們要怎麼念佛?他們不能念佛就不能往生嗎?當然也能往生,因為阿彌陀佛也要救他們,他們有他們的根機,依他們的根機就可以了。只是地獄道的眾生往往都必須要靠「媒介」,也就是要靠陽上的人為他念佛,這樣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會到那裡去攝取他。
剛剛講,我們凡夫的心念很微弱,甚至是齷齪的,但還是跟法界是一體的,我們起什麼心念,就跟什麼樣的法界感應道交,假設我們的祖先,父親、母親、祖父、祖母,或者是從小夭折或墮胎流產的無緣子女,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現在在哪裡(大多是在三惡道),但只要為他們念佛,阿彌陀佛就會放光到那裡接引他們。這是因為我們所起的心波會感應到我們所想念的對象,因為想念的對象並沒有離開法界,並沒有離開我們心念之外,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自然就感應道交了。
自古以來就有「母女連心」或者「母子連心」之說,慈母懷念遙遠地方的兒女,對方比較敏銳的話就會感受到;因此,我們起心動念鬼神都知道,尤其是佛菩薩更是瞭如觀掌。有一句話說「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即便在沒有人的地方做不好的事情,天都看得清清楚楚,可見我們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是時刻都跟天地的磁場感應道交的。
阿彌陀佛的願,是連阿鼻地獄的眾生都要救度的,何況其他的眾生呢?眾生之所以墜入阿鼻地獄,一定是以前曾造作過大逆不道、最極深重的罪惡業因,果報才會墮落地獄。這種人在這個社會上是警察要抓、法官要判重刑,是人人唾棄、人人畏懼,認為他死有餘辜的。當然這是「人」界的觀念,孟子說「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的社會如果沒有是非觀念,那社會就不平靜、不平安、不安定,人民就無法安居樂業;但是就佛來講,他連地獄中那樣惡劣的眾生也包容他,也要救他,讓他離開地獄,到極樂世界去成佛,這樣阿彌陀佛的是非何在?阿彌陀佛為什麼與世間人不同呢?我們應知:就根本性來講,地獄天堂、天堂地獄,其實都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本性、本質,每個人心中都含有地球70億眾生的人性在內,所以,他不是別人,他就是我。
這一輩子,我們如果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在生死輪迴當中,有一天也會造作阿鼻地獄的業而墮落阿鼻地獄,當然有一天會也造作上生天界的業,到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可是都不究竟,都是反覆無常的。所以說人心無常、諸行無常、世間無常。
佛看我們只看到無常,看到因緣和合,他不著意於眾生的善,也不嫌棄眾生的惡,佛只有悲心要救度我們出離輪迴。
由這幾段經文,應該是讓我們安心,而不是懷疑阿彌陀佛。如果認為佛是非不分,覺得自己是善人,佛救我們是理所當然,但惡人不應該救。這是人的分別執著,也是人的無明。所以,我們看到善人固然讚歎,但看到惡人也要包容,因為我們過去生中也曾跟他一樣,若不往生極樂,未來生中,也還會跟他一樣,因此要互相同情體諒,互相包容接納,如宗風所說──「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當然,我們要跟阿彌陀佛一樣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有薰習到千百萬億分之一,在人世間的品格來說就很高尚了。接下來:
若不生者之「生」這一字,最為重要,思惟攝取之極要,永劫修行之極基,唯在於此,四十八願中,餘願無此言,唯此一願有此語,故名「生因願」,亦名「本願王」。
這段是在說明「生」這一個字的重要性。往生極樂世界的「生」,這欲生我國的「生」,或願生彼國的「生」,以及若不生者的「生」,這個「生」字非常的重要。
阿彌陀佛五劫思惟而發願是為了什麼?為了我們的往生;阿彌陀佛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的目的為了什麼?也是為了我們的往生;阿彌陀佛建設極樂世界,金手長垂站在我們面前已經十劫了,為了什麼?為了我們的往生。我們能夠往生,他才成佛,我們不能往生,他還要繼續修行,不能成佛。因此,這個「生」的比重是其重無比,根本沒辦法衡量的,所以說「最為重要」。
「思惟攝取之極要」,「思惟」就是以五劫的時間思惟四十八大願,「攝取」就是選取,選取十方淨土中之最善最妙的作為四十八願的藍圖,五劫的「思惟攝取」,目的都是為了容易地救度十方眾生出離六道輪迴之苦,獲得往生極樂證得涅槃之樂。
阿彌陀佛發這個願的最終極目的在哪裡?在「生」,在我(眾生)能往生,在他(阿彌陀佛)的成佛!所以說這個「生」是阿彌陀佛思惟攝取之極要。
「永劫修行之極基」,阿彌陀佛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在這過程當中,他行六度萬行,六度首先就要布施,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與無畏施。財布施就是物資的給予,法布施就是講經說法,讓對方解除苦惱,甚至解脫輪迴;無畏施就是為眾生犧牲性命。無畏施又有「內施」與「外施」,外施就身體器官的布施,內施是整個生命的布施。像佛陀以前行菩薩道的時候,所謂「割肉餵鷹、捨身飼虎」,把自己的生命都布施出去,這個就是無畏的內外布施。人最貴重的就是什麼?生命,沒有生命就沒有了一切,那連生命也布施出去,這一種內施是最高的布施。
阿彌陀佛兆載永劫之間所修的六度萬行,所布施的內容數量可說無量無邊,他如果不這麼做,我們生生世世以來曾經殺過人,那怎麼辦?所以他必須先具有這種功德來為我們償還;除了殺業之外,我們偷盜、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我們所犯的身、口、意的惡業,生生世世以來無量無邊,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就必須要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來贖還我們所欠的,所以他要永劫修行,在各種修行中,單單布施就要無量無邊的多。阿彌陀佛的目的,既然是要讓我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以這個為他最究竟、最高的基礎,若沒有這樣的基礎,一切就免談了。
「唯在於此」,都在於「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四十八願中,餘願無此言,唯此一願有此語」,四十八個願當中,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兩句八個字的,只有第十八願,另外四十七個願,統統沒有這兩句,所以第十八願才被尊稱為「生因願」,也就是往生正因的願,直接之因的願。任何眾生只要依照這個願,隨順這個願,就必定往生,而且不必等到臨終,所謂「平生業成」,現在就已經決定了,只要時間一到阿彌陀佛就攝取我們往生。
所以淨土法門有一個特色──「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因為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約與保證,阿彌陀佛成佛的時候,就能夠使十方任何眾生只要念佛、想佛,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四十八願當中,只有這一個願有這兩句,因此也只有這一個願才是百分之百能夠往生成佛,是最根本的、最主要的、最直接的,所以叫做「生因願」,同時以這願為「本願王」。
「本願王」這個「本」,是因本,因地所發的願有四十八,其中第十八願是王,其他的願是隨屬於第十八願。好像一個國家只有一位國王,底下再怎樣位高權重的文官武將,都不能跟王相比,所以此願也叫做「王本願」。
有人研究了四十八願之後會問:其他的願暫且不說,可是第十九願、第二十願,不是跟第十八願一樣,都有欲生我國這個「生」嗎?是的。所以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這三個願叫做「攝生三願」,也就是使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三個願。
也有人說,十九願有來迎的利益,二十願也有最終必定往生的利益,這樣十九願、二十願不也是「生因願」(往生的正因)嗎?其實不是的,此中有微細的差別。
雖然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都有欲生我國的這個「生」,是同類性質的,所以同稱攝生三願;但是如果從每一個願的內容來看,只有第十八願才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約。第十八願說:「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十九願說:「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第二十願說:「聞其名號,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這三個願都有「欲生我國」的願。但十九、二十願卻沒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只有第十八願有,所以第十八願,是跟十方眾生綁在一起的,第十九、第二十願沒有,甚至跟阿彌陀佛是沒有關係的,為什麼這麼說?原因在於:
第十九願說「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是各人依各自的身分所發的菩提心,就各自的緣與能力去修諸功德,這跟阿彌陀佛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啊!會有關係是因為阿彌陀佛在第十九願有說:「至心發願,欲生我國」,因為至心發願,欲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才跟阿彌陀佛有關係。阿彌陀佛就說:「好,你臨終的時候我來接你;固然你現在沒有跟我的光明感應道交,沒有契合我的佛心,但因為你有願生極樂世界的意願,所以到時候來迎接你!」是因為有這樣才有關係的。
可是,那也必須是第十八願成就了才有這樣的功能,因為阿彌陀佛成佛了才有來迎、不來迎,如果阿彌陀佛沒有成佛的話,哪有來迎、不來迎的問題呢?第二十願也是一樣,第二十願是結緣願,植諸德本的種子種下去了,收成是在未來不是在這一輩子,因為已經有了結緣的種子了,阿彌陀佛也抓住不放,因為阿彌陀佛本來就是要引導眾生都來學佛念佛,來往生極樂世界。只怕你不跟他結緣,不怕你結緣了他不喜歡。所以一旦結緣了,阿彌陀佛就不放棄。
結緣的意思是說,他聽到阿彌陀佛,也念過阿彌陀佛,也想往生極樂世界,但志願不堅,只是植諸德本,種下個種子而已。即使這樣,阿彌陀佛也不放棄,下輩子還要等到你。因此經論上就形容說「吞鉤之魚,在水不久」,就是說這條魚已經上鉤了,在水中已不會太久,總有一世會被拉上來。二十願就是上鉤之魚,已經上了阿彌陀佛救度之鉤的眾生,即使這一輩子不想往生、沒有往生,但不久了,下輩子、下下輩子,阿彌陀佛終究還是要把他拉到極樂世界。所以,我們這一輩子會進入第十八願,往往都是過去世曾經是二十願的眾生,這三個願就有這樣的差別。
第十八願有「願」又有「誓」,欲生我國的「生」是願,若不生者的「生」是誓,第十八願不僅是阿彌陀佛願望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而且他發誓必使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若不能夠使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話,他就不取正覺。所以只有第十八願是「願生」的同時也是「誓生」──發誓必使我們往生。而第十九願、二十願,都只是願生但沒有誓生。
阿彌陀佛發誓要來迎接第十九願的人,是臨終來迎願;而第二十願是屬於「繫念果遂願」,也就是說總要讓他有一世到極樂世界,因為他已經結緣了;所以第十九、二十願,雖然與阿彌陀佛發誓的內容有關係,但並不是直接的,而是曲折性的、漸進性的,是依附在第十八願的,是第十八願達成了必定使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目的,才有臨終來迎,或者是「三生果遂」(第二十願)。因此,就這三願來講,第十八願是主幹、是根本,第十九、二十願是從第十八願的主幹生出來的枝條,根本主幹活的話,依附在主幹上的十九願、二十願就能夠活;根本主幹沒有活的話,枝條也活不起來。所以「生因願」只能限於主幹的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成就的話所有各願也都同時成就。
當然,其他各願也都是從第十八願所衍生出的枝條願,總體來講,都是為了讓眾生欣慕第十八願。也就是說,因為第十八願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表示一旦念佛都能夠往生,第十九願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當他最後感覺到修行無力,對往生沒有把握時,他就會反省:啊,還是靠阿彌陀佛,還是老實念佛吧!
所以,其他的願都是為了讓人來欣慕第十八願,因此叫作「欣慕願」,只是說十九願、二十願的文字內容性質與意義跟第十八願比較接近,因此稱為「攝生三願」。
不過,雖然同樣稱為「攝生三願」,但並不是說第十九願、二十願也是「生因願」,並不是這樣的,「生因願」只有第十八願,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說:
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佛前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說:
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說: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善導大師的解釋也都是唯以第十八願作為「生因願」。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節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