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又一个印度佛教与中国(儒)道教在文化及信仰上融合的节日。既有佛教的度亡,又有道教的赦罪,又有儒家的孝亲,整个农历七月,都在三教法会的气氛下,印度的佛欢喜日[1]、众生报恩月[2],在中国又称为孝亲月。
印顺法师〈地藏菩萨之圣德及其法门〉云,农历七月,中国佛教界的超度法会有三:「盂兰盆」会(目犍连尊者为救母离饿鬼道,於七月十五日供佛供僧)、「地藏」法会(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涅盘日)、瑜伽焰口(佛为阿难开示,救济地狱、饿鬼之法);此三种法会,在中国七月糅合为一[3]。
七月半又是道教「地官」的生日,於此日行道求赦罪、普渡[4],故称为中元节。南宋《武林旧事》:「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於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茹素者几十八九。」由此可知,这是一个多元而丰富的民间节日,活动主於「三恶道」亡灵的救度与拔升,从一家之私的亲人,扩及一切无主的孤魂。若作节庆之比较,则「清明」祭祖先(亲其亲),偏在独善其身,「中元」度亡灵(仁其民),进而兼利天下。佛、道二教於农历七月共举法事,在唐代已为常例而载入史册,唐・韩鄂《岁华记丽・中元》:「道门宝盖,献在中元;释氏兰盆,盛於此日。」後世民间有道士仿行佛教之法会,即由於这种三教融合的环境。
(一)中元节:秋尝、祭鬼、赦罪
按《春秋繁露・四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也。」七月孟秋,万物结成,古人以新收成黍稷,祭奠祖先,并祈求年丰。又,七月「申」,为阴之始,於是有望日「祭鬼」之俗;夏商周已有此「鬼节」,民间称为七月半。古人於是在七月十五日荐新於祖先并祭奠於鬼魂。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家「孝」融入鬼节,祭祖荐新乃成了汉族深远的传统。
中元初秋这个庆丰收、祀祖先、祭鬼魂的节日,後来有了宗教的内涵(道教的「三官」、「三元」说)。《仪礼・觐礼》云:「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这是皇帝的权利,庶民只能祭祖祀灶。东汉张陵天师道,以<三官手书>请祷治病:「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三官俗称「三界公」;後世亦有尧、舜、禹三贤之说[5],且其位仅次於玉皇大帝;此或源於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此信仰盛於魏晋,而存其绪於唐宋。又,北魏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到了南北朝,天地水「三官」与上中下「三元」合二为一。《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云:「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天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又,「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道教「中元祭」的由来,可从《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6]得知:
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簿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中元道,摄上下二元,其功最重。故玄都献法,拔度先亡,……唯中元地官。地官处中,中是正色,故举中元,以摄上下。又万物至秋,皆悉成结,所以取其方金即熟。故以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以为供养。又一切饿鬼罪魂,今日皆蒙释放。
中元地官大帝,隶属上清境。由元洞混灵之气、结黄之清凝结而成,掌管五岳大帝、五岳诸真人及惜地神仙已得道者。在元始天尊体内结成灵胎圣体,於中元七月十五日吐出,住在「九土无极世界洞空清虚之宫」,总主五岳、九地、四维、八极。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後随中元节兴起,其自然神性渐弱,转为减轻罪业、超度孤魂的地府神。「中元节」乃地官生日,民间於此日祷求,赦免其祖先之罪业,并普济一切孤魂。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4:「道经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中元节最迟在初唐已成,地官之校勾饿鬼,与「盂兰盆节」类似。南宋《梦梁录》:「七月十五日,…...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设普度醮,与士庶祭拔。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唐・令狐楚〈中元日赠张尊师〉云:「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永日闲。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唐・卢拱〈中元日观法事〉:「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李唐皇室尊崇道教,将「三元斋」定型化,後代则有《三元灭罪水忏》《三元赐福宝忏》为祖先(亡魂)「赦罪」「祈福」的活动。
(二)盂兰盆:目连救母
《盂兰盆经》与《报恩奉盆经》是盂兰盆节的经论依据,可能借用了《摩诃婆罗多》Lambāmahe的词根,造了「Ullambana」(救赎)[7]。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34:「乌蓝婆拏,此译云倒悬。案西国法,至於衆僧自恣之日,云先亡有罪,家复绝嗣,亦无人飨祭,则於鬼趣之中受倒悬之苦。佛令於三宝田中供具,奉施佛僧,佑资彼先亡,以救先亡倒悬饥饿之苦。」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被称为佛门的「孝经」,所述目犍连尊者为了救母出地狱而大显神通,上天下地: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佛藉目连之问而说此经,以成就目连救母之孝心,以结夏安居之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十方众僧威神之力」的功德之力,代救其母离饿鬼道;其内容为供佛斋僧。此事此法亦可每年奉行,预做准备:
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宗密之《盂兰盆经疏》:「斯由尊者之亲,魂沉闇道,载饥且渴,命似倒悬。纵圣子之威灵,无以拯其涂炭。佛令盆罗百味,式贡三尊,仰大众之恩光,救倒悬之窘急。」
按,「结夏安居」始於印度古婆罗门教,为佛教所采用。亚热带的印度,燠热多雨,夏天雨季三个月,虫蚁繁殖,草木生长,出家人为免外出托钵而误伤於虫蚁与新芽,引人讥嫌,於是规定於雨季中聚居一处,安心修道。中国「安居」承袭於印度,姚秦之时《十诵律》《广律》的传译,中国僧人依之结夏;但按气候及风俗有部分变通,《荆楚岁时记》云:「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禅刹挂褡,谓之结夏。」唐宋以後,渐为禅宗的丛林清规之一,《百丈清规》云,中国「地广暑寒霖潦,气候之弗齐,故结制有以四月、五月、十二月,然皆始以十四、五、六日,因地随时,惟适之安,或曰坐夏。」中国寺院建筑之初,已虑及佛陀所制不宜安居的内容,故而僧人平日定居於寺院自耕自食,结夏亦在原处,所需之用品、食物请他人供养。中国安居,偏於加功用行及惜命护生,《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正法念经》云,夏中除大小便,余则加趺坐。故知护命为重,佛深制之。」安居九十日的最後夜,僧众齐聚一堂,检讨各人言行是否违犯戒律,也可互指过失。有犯者,当众忏悔;故称为「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也是施主设斋供僧、腊佛,及施食饿鬼的盂兰节。
佛寺是盂兰盆会,超度亡魂;民间则祭祀鬼神,消灾避祸。随着时代更迭,民俗多方需求下,佛道融合为多元风貌。其实,佛陀欲藉「盂兰盆会」对众生揭示世间多苦之因果,盂兰盆会虽藉「目连救母」而发起,乃为了普救未来一切苦众生,「事」上为救母,「理」上示「解脱」;《梁皇宝忏》[8]言:无始已来,至於今日,或於天道、人道,起诸怨结;或於阿修罗道、地狱道,起诸怨结;或於饿鬼道、畜生道,起诸怨结。愿以佛力、法力、诸菩萨力、一切贤圣力,令四生六道,三世众怨,三界苦果,永不复受。……一切众生,轮转生死,不得解脱者,皆由意业,结集牢固,十恶五逆,必由意造,故佛诫言:不得贪欲、瞋恚、愚痴、邪见後堕地狱,受苦无穷。
汉传寺院於农历七月十五日的法事,简称「兰盆会」,参与者衆,且扩展到社会,也融入一些娱乐与商业,成了「盂兰盆节」。南齐已广泛传播并有了相应的节日活动。唐・法琳《辩正论》云齐高帝「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三百名僧。」宋・志磐《佛祖统纪》卷37,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幸同泰寺,设盂兰盆会,供养衆僧。梁・宗檩《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颜氏家训》「终制」嘱云:「四时祭祀,周礼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隋・杜台卿《玉烛宝典》:「《盂兰盆经》云,大目犍连见其亡母生饿鬼中,皮骨连柱。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故今世因此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剖竹、饴蜡剪彩、摸华叶之形、极工巧之妙。」
《旧唐书》云:「如意元年七月望日,宫中出盂兰盆,分送佛寺。(武)则天御洛南门、与百僚观之。(杨)炯献〈盂兰盆赋〉,词甚雅丽。」按,〈盂兰盆赋〉云「昭群圣,光祖考,登灵庆,发深心,展诚敬。刑於四海,加於百姓。孝之终也,夫孝始於显亲,中於礼神,终於法轮。」唐玄宗抑佛崇道,中元节有拜天尊、斋戒、道观进香、打醮等习俗,佛教盂兰盆节融合了道教中元节。王建〈宫词〉「灯前飞入玉阶虫,未卧常闻夜半钟。看着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皇家供奉道教元始天尊,民众相约进寺观朝拜,场面盛大。《旧唐书・王缙传》:「代宗七月望日,於内道场造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又设高祖以下七圣神座,备幡节、龙伞、衣裳之制,各书尊号於幡上以识之,舁出内,陈於寺观。」宋代禅僧(儒佛道)「三教一致」之说,与七月十五(鬼节、盆节、中元节)「三节同日」之俗,互相呼应;而本土的「中元节」比印度的「盂兰盆会」更易於被百姓接受。盆供的富丽及「供佛及僧」的庄严,代之以「祭祖荐亡」的行仪。
宋代的中元祭祖,焚烧供品的种类繁多,「目连救母」编为杂剧演出,《尊胜目连经》印刷成册贩卖,促进了目连孝行在民间的传播;秋收新粮以供养祖先,延续了古代祈求先人以丰收的习俗;官方以「水陆法会」超度战死将士、祭拜无主孤魂。明初推行佛法,规范宗教,促成水陆仪轨的定型。明世宗崇奉道教,中元节也被重视,尤其福建、江浙、广西等地。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传地官赦罪之辰,人家多持斋诵经,荐奠祖考,摄孤判斛。屠门罢市,僧家建盂兰盆会,放灯西湖及塔上、河中,谓之照冥。官府亦祭郡厉、邑厉坛[9]。」清代沿袭了明俗,清・顾禄《清嘉录》云:「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官府亦祭郡厉坛。……人无贫富,皆祭其先。新亡者之家,或倩释氏羽流,诵经超度,至亲亦往拜灵座,谓之新月半。」官府所设「厉坛」是祭祀孤魂野鬼,农家则祭田神:「各具粉团鸡黍瓜蔬之属,於田间十字路口,再拜而祝」;有钱人或集僧众设「盂兰盆会」。此特殊之日,融合了盂兰盆、中元、鬼节的习俗。祭祖荐新、普渡孤魂成了七月半的主旨。
中国教界及民间,初时依佛法制而设斋供佛及僧,求其灭罪增福,随历代风俗之演变,成了中元祭之施鬼供食,《释门正统》论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初因救所生母为缘,终以施自恣僧为本。惟人有凡圣,故供有等差。在佛,则以尽世甘美为勤,彼俗情则以百味饮食为重,经文具载,学者不分,迨久流传,浸成讹舛。……又近见庸僧,假此会设,以规利养,至没兰盆之名,乃称中元之会,以媚俗子,戕名毁实。
「盂兰盆会」被汉地接纳并普及,或因「目连救母」报恩之孝行,并涉及中国的「鬼神」信仰;而密宗的「焰口」施食,尊胜陀罗尼、地藏十王说,《父母恩重经》的流行,融合了儒道的相关思想,带动了荐亡追福的活动。於是,目连入鬼道、救其母之事,契应了中国孝道与祭礼,在汉地成全国例行性节日。南北朝以後,盂兰盆会是中元节的固定法事,寺院与民间也共营盆斋供养,及诵经、演戏、放河灯、放焰口之类的民俗。[10]目连救母被传述为故事,或编演为戏剧而流传於民间,其原样乃西晋・竺法护《佛说盂兰盆经》;唐代寺院「俗讲」将佛经转译为「目连变文」[11],在人物塑造、地狱景观之描绘上,更复杂而立体;经中宣扬的「盂兰盆会」,成为目连救母的努力之一。「变文」增添了许多《佛说盂兰盆经》没有的内容:目连有了中国名字—–罗卜,其家世背景及出家缘由(崇奉大乘的在家行者,父母死後,为了报恩而出家);其母青提夫人堕地狱的原因,及历尽三途的痛苦,目连在地狱寻母及救母所遇的种种困难,向地藏王请教母亲落在何处……;「入冥救母」及「盂兰盆会」,跨越了天堂与地狱,往返其中,救渡亡亲,解脱於六道。所增的情节,结合了儒家的孝道、并传达了佛教的教义,有助於融入中土的文化,并转向出世的修行。
宋以後,由於市井、瓦子《目连经》与「目连戏」的流行,中元盆节的孝行、普渡更本土化,明・曲家郑之珍改编之《目连救母劝善戏文》[12],不再藉由供佛及僧之功德力,而是目连手持佛祖禅杖(借十二鐶锡杖,七宝之钵盂,方便又赐神通),打开了地狱之门,不只救出母亲,也放走了孤魂野鬼;又由此衍生「地藏菩萨」悲悯於恶道受苦的亡魂,於每年七月让饿鬼到人间受施,农历七月「鬼门」开,成了鬼月;这是中国民间的信仰与传说。
自《盂兰盆经》流传以来,历经了一千七百年,既结合了我国的传统伦理与民间信仰,又藉由变文、变相、宝卷、佛曲、鼓词、杂剧……地方戏文,敷衍为曲折多样的表演。然而,其契经之本意,仍在於藉由供养三宝众僧之功德力,做法会以报答亲恩,并普渡众生,解其恶道「倒悬」之苦,得以超升天界或往生净土。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建盂兰盆会疏》云:世出世至德要道,皆无有胜於孝慈者也。世间非孝慈,无以成圣贤。出世非孝慈,无以作佛祖。……七月十五日,为大目犍连度母设供之辰。夫目连果证应真,六通第一,而欲报慈恩,尚须三宝众僧之力,况吾辈乎。吾辈生匪空桑,心非顽石,念罔极之深恩,怀终天之永戚。自非托事盂兰,曷以略伸积悃。所言盂兰盆者,此翻解倒悬器。盖冥涂之苦,不啻倒悬。……傥於此日,悬悬致望子若孙之福济,而竟置之漠然,於心安乎。且经又言之矣,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此则功德利益,又不止於仅解倒悬而已。
李炳南<目连救母>云:昔日有位目连尊,开天眼,见到去世老母亲。腹如瓮,口如盆,咽喉细如针,饥渴难忍,火向口中喷。母亲呀,母亲呀,你不信因果,哪知因果真。牺牲,牺牲,冲进地狱门;不怕刀山高,不怕奈河深,不怕寒冰冷,不怕猛火焚,甘愿碎骨粉身,誓要救母亲。纵出地狱苦,不算报大恩,再仗三宝力,超度脱苦轮,母亲不成佛,还是儿亏心。
(三)地藏王圣诞(圆寂)
地藏菩萨之名号及法门,在西秦圣坚/译《佛说罗摩伽经》已有提及;北凉《大方广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及唐・玄奘《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实叉难陀《地藏菩萨本愿经》译出之後,确定了地藏菩萨的经典身分(生长/孕育土地及万物[13])。其在中国传播之过程,始於姚秦(384-417年),经隋・信行(540-594)「三阶教」的提倡(唯念「地藏菩萨」,并撷取《十輪经》为教义);晚唐《十王经》出现,冥府地狱由地藏菩萨及十王共同执掌,并有「地藏王菩萨」的称号;宋代,地藏菩萨被视为「幽冥教主」。地藏信仰包含了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及各种地狱;明代中叶,地藏菩萨与目连故事连结,由民间俗讲、文学戏剧的地狱描述,更为流行;晚明,九华山道场的确立,地藏菩萨成了中国「四大菩萨」之一。地藏菩萨及其「如何不堕地狱」的法门之所以传行中土,或因民间及大德的推重。[14]八世纪初,新羅金乔觉,渡海入唐至九华山,住山苦行;据云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容貌也酷似,因此被视为地藏菩萨乘愿再來,促成其大众信仰之流行,仅次於观世音菩萨。
据云,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萨「诞辰」或「圆寂」之日。据《宋高僧传》、《九华山化城寺记》所记,新罗「金地藏(乔觉)」入「九华山」修行,於贞元十年入灭(696—794);「趺坐函中」,过了三年,「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名金地藏」。或云:将金乔觉与地藏菩萨混爲一谈,或乃「别有用心」,虽然《三教源流圣帝佛祖搜神大全》与《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大全》予以否定,但因某些文人学士、高僧大德的认同与弘扬,尤其明清统治者对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的重视,如清・道光三年(1823)仪润《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三,整合了两者的传說,巩固地藏王菩萨在中国佛教的地位[15]。因此,农历七月除了「中元」节、「盂兰盆」会,又多了「地藏菩萨诞辰(金乔觉圆寂)」日,且三者内容颇有同质性。
释尊宣說《地藏经》,始於「忉利天为母說法」,是「孝亲成佛」的典范;而地藏菩萨过去世为婆羅门女、光目女以大愿功德力,救拔当生之母超脱地狱之苦,并扩及过未多世的父母,乃至普润於他人父母;由此本迹之孝,而发下「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的弘愿。或云,「大愿」乃「大孝」的延伸,是地藏菩萨的特德,菩提心的体现;其誓愿之深广,导引众生断惡修善,故名「善安慰說者」;又详述「地狱」之名号与相狀,彰显「业报」之因果与相应,以此劝令众生「如法忏悔、发愿回向」,以免於堕入地狱。因此,释尊将其驻世一期未能度尽之众生,嘱咐於地藏菩萨,以无边大愿之功德力,普救一切罪苦有情及彼多生父母;也就是绍承释尊以身示范「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无上愿行。
<嘱累人天>云: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於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地藏菩萨的救拔「幽冥」,在早期印度或中亚的佛典中虽有涉及,但到了中国佛教才被强化并成型。地藏信仰中国化的过程中,衍生了许多故事,广见於佛教典籍、僧撰靈验录、文人笔记及民间创作中。其次,《盂蘭盆经》及《地藏经》,皆以孝子报恩为宗趣,同为佛门「孝经」,其「救母」情节也类似;「盂蘭盆」供佛斋僧的功德,可使当世父母消灾延寿,并惠及过去七世父母;《地藏经》以因果、地狱、罪福、救苦、忏悔等说孝,且行文流畅、易懂,故普受民间之信仰与流通。二经所说佛门之孝,既契应儒家「慎终追远」的思想,亦符合道家「地官赦罪」的观念,及扩充为建醮设坛,普施饿鬼的风俗。时至今日,每年於农曆七月,民间依例筹设祭典,以追荐先祖;佛教则藉由《慈悲道场忏法》、《三时系念》[16]、施放「瑜伽焰口」,或以《法界圣凡水陸普度大斋胜会修斋仪轨》等仪轨,开展了思亲报恩的大孝,并普惠於六道众生。在目连尊者与地藏菩萨「入冥救母」的故事流传下,佛儒道三教之信仰掺糅融摄,成了中国特有的全民性「荐亲度亡」活动。
中国民间每将地藏菩萨与目連尊者混同,或认为目连尊者辅佐地藏菩萨,普救枉死城众生;乃至云地藏菩萨乃目連尊者转世,明・《三教源流圣帝佛祖搜神大全》卷七云:「幽冥教主,十地阎君,率朝贺成禮。相传王舍城傅羅卜,法名目犍連,尝师事如來,救母於饿鬼群丛,作盂蘭胜会,殁而爲地藏王。」目連之信仰及故事在中国传播较早,而地藏菩萨是汉译佛经中「现声闻身,度秽土众」,勇发「我不成佛,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之誓愿,北凉译《大方广十轮经》云:「是地藏菩萨作沙门像,现神通力之所变化;有如是等大庄严事,亦是如来不可思议无量功德。」以其大悲本愿、惡趣救苦的形象,为中国人所信仰。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地藏因「救母」而与「冥途」有了连结,更由发愿「度尽三途(罪苦)衆生」之後成佛,确立了幽冥教(救赎)主的地位。
(四)孝的扩充:从救拔「亡母」到普渡「孤魂」
目犍連入冥救母与《本愿经》中婆羅门女、光目女救母出地狱,基本情节相似:三人皆藉佛力之助而入地狱;其母堕恶(饿鬼、地狱)道,多因嗜欲殺生、常轻三宝,及相关之恶习[17]: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說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我母所习,唯好食噉鱼鼈之属。所食鱼鼈,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计其命數,千万復倍。
救母的过程中,虽然有些曲折,最後皆得脱地狱,成满所愿;然而,三个事件都由「救母」而泽及衆生:目連故事要人们每年七月十五日供养僧衆,以救拔今生及七世父母、六亲眷属皆出三途;地藏本生则引发「衆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18]。这样的思想与行为,符合中国儒家孝道的扩充,《孟子》云:「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目连得成罗汉之後,不入无余涅盘,而入冥救母,似乎回小(解脱道)向大(菩萨道)回报父母之重恩,兼而普渡世间之众生。而举办盂兰盆会必办之鲜花素果、斋食茶水,及施食普渡的祭品,除了以此功德回向过世的亲人,也让与会信众及时破除了财物的悭吝;类似的布施行善、扶贫济难之活动,佛教之慈悲与儒家之仁孝相结合。[19]
《地藏经》虽以婆罗门女及光目女之「救母」出恶道为主,然其行孝的对象,从当生的父母推及已逝的多世父母,且扩及六道众生。地藏菩萨因地救母的过程,目睹其他众生受地狱之苦,而不忍独善,发起「普济」一切的大愿,然侧重於佛教的「出世」大孝,亲人在世,则劝比敬信三宝;若来不及消业灭罪而死堕恶道,则代为修善作福或舍身入冥以救赎之,这种使命必达的决心与能力,远超乎儒家「生养—–死葬—–追祭」的世间之孝,故为後世中国人所接受与取法。
或云,从《佛说盂兰盆经》始,「孝」成了佛教与本土融合的契机。变文中目连「救母」的表现,让他成了中国化的孝子。之後,产生了一系列的相关故事,《雷峰塔》中,白蛇的儿子考上状元,祭塔而救母;而《宝莲灯》的沉香,劈山「救母」,挑战了天神。余象斗《南游记》中,华光「救母」离地狱,重归佛门,受封「五显灵官大帝」。在父系社会,由於漠视女性的能力,视为易受污染而须人救赎,最後只能由男性的儿子,给以净化与拯救。《盂兰盆经》中,目连已得神通而见母亲在地狱受苦,前往救度。明代以後的地方戏曲则改为目连了知母亲失德、犯戒而堕地狱,为了救母而学佛修行[20]。
然而,《地藏经》中,换成潜心修佛的女性,面对败德破戒而入地狱的母亲,同样是一片孝心,让母亲离地狱、得救赎。这种模式在中国较难认同,因此「母子」型的救母故事大放异彩,「母女」型仅存於典籍中。光目女救母的事蹟,流传较晚,叙事结构与目连救母类似,她虔敬修行与至诚孝亲是相互增上的,但她既未出家、也未入冥,其情节的感染力似乎较弱。[21]
又云:从《盂兰盆经》的叙事,到目连的传说,建立了一个「救母出苦」的主题,衍生了《雷峰塔》、《宝莲灯》的类型故事。其孝行以「母亲」为主,不同於儒家,重构了中国人「孝」的认知。而女人生产之痛苦与危险而有「母难」,提醒了儿女回报、拯救母亲的责任。目连「救母」是佛教的救赎与业报的解脱;《雷峰塔》则改由儿子许鲛(士麟)的中状元而回乡祭塔,救出白蛇母亲[22];《宝莲灯》则由儿子沉香炼成仙术而打败二郎神,斧劈(华)山,救出仙女母亲。[23]
又或云:中国「救母」的主题,有三个类似的民间故事,目连、华光、沉香;相较之下,「目连」叙事未经汉化改造,保持了佛教的思想与行持,以供养僧众普做功德,并劝化母亲改邪归正[24],代替了儒家的祭拜祖先及承欢膝下[25]。这种由私其亲而泽其民的普世性布施,展现了对一切众生(无限)同理心的悲悯与慈爱,类似「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襟怀。
晚唐・宗密《盂蘭盆经疏》「教起所因」,概括有四[26]:初、酬宿因者,悉达太子,不绍王位,舍亲去国,本为修行得道,报父母恩。然菩萨用心,不务专己,故开盂兰法会,以福自他二亲。二、酬今请者,谓大目犍连因心之孝,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故,出家修行,神通第一,观见亡母堕饿鬼中,自救不能,白佛求法;佛示盆供,救母倒悬,繇爱其亲,施及一切故。三、彰孝道者,……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第四、示胜田者,……今盂兰供会,具三种肥田,故云胜也;谓佛欢喜日,供养自恣净戒大德,敬田胜也;报父母恩,恩田胜也;父母在厄难中,悲田胜也。
此文陈述了佛说《盂兰盆经》的缘起,及开设「盂兰盆会」的功能,释尊及目连出家修行,皆为了报父母恩;且佛法的行孝,不限於「个人、今世、生前」之父母,而须「福及自他二亲」,「孝顺父母、师僧、三宝」,也就是「由爱其亲」而「施及一切」;虽因剃发出家,於世俗之承顺、奉养,或有亏缺,但因其修行成就之功德,普能拔济「多生」父母及「无边」众生,永离三恶道,乃至皈依三宝,修学佛法。因此,「盂兰供会」兼具(敬、恩、悲)三种福田,於此日行孝布施,尤其殊胜也。
同样的,佛说《地藏菩萨本愿经》亦有类似的内容,〈地藏经纶贯科注・缘起>云:以我佛将熄应火,昇忉利天,为母谈经,令见道迹,正以示出世之大孝,其在我释氏欤。……(地藏菩萨)因地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皆因救母,始发僧那,与我佛之心同声合响。
<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序>:地藏菩萨实为羣生所依,福田之根本也,若能归敬此菩萨者,则众苦悉除,诸愿满足。……其慈山愿海,实过於诸大菩萨者,日劫相倍矣!是以释迦世尊将人天众,嘱此大士。
<地藏经・纶贯>:若准今经,婆罗门女及光目女,皆为母发心,而救六道,则以孝行为大士本时之别愿也。……诸大菩萨,佛灭度後,各各分散,随至所应度众生国土,弥勒还兜率天上,文殊亦至所应度众生处,唯地藏发愿,为幽冥教主,悲心偏向南阎浮提。
释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示范了出世之大孝;而地藏菩萨之因地,也为了救母,而发大愿「为母发心,而救六道」,「偏向受苦众生,永作幽冥教主」,此心此行,与释尊同声相应;且於佛灭之後,特别关注「南阎浮提」的恶业众生;因此,释尊以「物机所在,故特嘱之」,永为娑婆羣生之所依,一切福田之根本。若能一念归依地藏菩萨,现世得安隐,将来必解脱。如经中鬼王对婆罗门女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讫。」又清净蓮华目如來对光目女说,因为她的悲心、大愿,其母亲受尽惡报之後,辗转生於「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证道成佛之後,所度众生「如恒河沙」不可数。光目女乃於佛前发愿:「若得我母永離三涂,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却後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惡道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離地狱惡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觉。」
据《盂蘭盆经》及《地藏经》所示,学佛人的行孝,不止於现世父母,更为七世父母造冥福,乃至「愍众生如赤子」而普济於六道有情。因此,启建「施食、忏仪」诸佛事中,以僧俗同心的功德力,为累世之「父母眷属」修福,祈求诸佛菩萨加被,拔出苦地,接往乐处。《灵峰宗论・孝闻说》云:「地藏大士、目连尊者,发僧那愿,地狱顿同解脱;设盂兰供,亡母即得生天。继先人未有之志,述先人必应之事,此出世第一达孝也。」
(五)孝亲、度鬼皆念佛
《盂兰盆经》云:「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其具体方法是:「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因为「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也就是藉由解夏自恣一切圣众的功德力,使「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现在父母,六亲眷属,(乃至七世父母)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27]
慧净法师<2020中元法会开示>说,举办「盂兰盆会」有五胜:定胜时、发胜意、设胜供、赞胜田、获胜果。但,今时末法,要怎麽做,才能超度我们的祖先?一般的法会,只能让亲人「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福乐无极」;或「出三途苦」,或自然「化生天界」,享受香华与光明。若要进而超离六道轮回,唯有凭靠阿弥陀佛本愿而他力念佛,最方便、直接、殊胜。如印光大师云:「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余皆场面好看而已。」何况,净土宗人每天念佛,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就能超度我们的祖先、庇荫我们的子孙、化解我们的冤亲,等於随时在超度他们往生极乐,而且是「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因此,现代有些道场所办的就是「中元普渡:盂兰盆会暨念佛共修」法会,或「供僧及超荐」法会以念佛大回向。
其次,农历七月各佛教寺院亦多开办「地藏菩萨圣诞」法会,如云:法不孤起,仗缘方生,地藏大士,谆佛嘱托,救渡一切苦海众生。我辈愚迷依惑造业,唯祈大士悲愿摄受。……仰愿地藏菩萨大悲愿力,加持我等现世父母师长、家亲眷属,安康愉悦,福慧增上,美愿顺遂,诸事吉祥;累劫父母师长、历代宗亲、冤亲债主,及法界三途八难众生,皆离苦得乐!
除了恭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及菩萨圣号以薰修慈悲心、感恩心,并利乐现在、过去父母亲眷;也做「大蒙山施食」,承菩萨无边大愿力,令一切众生得离苦。
《地藏菩萨本愿经》有<称佛名号>品,宣说「念佛救度」的利益,可知其於地藏法门的重要性,也易与净土门连结。《地藏经》是以「末法众生」为缘,因其「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如何让这样的众生「出离苦海,证涅盘乐」,最简要而有效的:「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若信心不退,临命终时「十念相续」,即可仰仗佛力,顺利往生。「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念归依,是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生死之际,能确切念佛,皆可得利。「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销灭。……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净土之於地藏,因缘最深。莲池大师撰《地藏本愿经》序,劝赞流通。藕益大师一生奉事赞扬地藏菩萨,自称「地藏之孤臣」。并勤礼地藏忏仪,常持地藏真言,以忏除业障:「舍身他世,生在佛前,面奉弥陀,历事诸佛,亲蒙授记,回入尘劳,普会群迷,同归秘藏。」印光大师刊印《地藏本愿经》数万册,弘传流布,令净业学者读诵行持。
有人说:地藏菩萨誓愿宏深,不舍众生受轮回苦,其行法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广开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慈悲法门;兼具弥陀、兜率、妙喜诸佛净土的特色,舍报之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最为圆融无碍。[28]而《念佛镜》卷2云:念阿弥陀佛功德,多於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於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及诸大菩萨度众之别愿,皆是入佛学法之途径,可依个人最有缘、最相应的法门而择一专修,以此消业障、得受用。而历代祖师大德所作之教相判释、功德校量,或有其约时被机之深意,非我德薄智浅之凡夫,所能理解体会,故不宜转引其说而互相竞较。且阿弥陀佛与地藏菩萨有三项近似:皆广发弘誓大愿、皆普度地狱(下品)众生,皆於恶逆重罪有(未造)抑止与(已造)摄取;且都於娑婆众生特有法缘。《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卷四云:「佛愍众生,妄想执着,而不证得。」犹是称法界性,说念佛门,傥得其门,则等诸佛於一朝;不得其门,则徒修因於旷劫。「故凡众生,於生死时,果能念佛,或一佛,或多佛,各自得诸大利,终不堕於恶道。」但此是大士所值之佛,亲承供养,得诸利益者。然诸经论,唯赞西方阿弥陀佛,接引娑婆,愿力偏重;是以普贤行愿,独指弥陀为至。若人於生死时,果能真诚称念,感应尤多,所谓:不动步而归净土,安俟阶梯;非思量而证弥陀,岂存言念。
法门无量,各有深浅,各度有缘,非我辈所能通晓,何况比较?重点在依「机法」二信,自审根器、自察时节,若确然三福无分、定观不成,而罪业深重,无力自拔,则应全然放舍身心,老实念佛,乘佛本愿力,往生极乐国。《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又云:今夫诸佛名号,名实皆真,故才举鸿名,万德全备,一称嘉号,众罪齐消。……诸经皆赞阿弥陀佛,以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若专念阿弥陀佛,即与称诸佛等,亦随人所乐,岂可局定?良由诸佛名号,皆是万行万德所成,若念若称,或事或理,尽脱苦轮,同生净土者矣。故云〈称佛名号品〉第九,称佛名号,固为成佛根本。
有人说:阿弥陀佛与地藏菩萨,因地皆发广度众生之悲愿;阿弥陀佛摄受念佛众生来净土,永离於六道轮回而不退於光寿成佛;地藏菩萨是深入三恶道救拔苦众生,安置於「生天、涅盘之道」。[29]这是愿行与教化的不同,《大智度论》云「愿为导御,能有所成」,佛菩萨以愿导行而成就道果,功德普施於众生,我辈凡夫应至诚信受其愿行,欢喜领受其果德,以此薰发善根、灭除恶业,并一心称念弥陀名号,往生弥陀净土,这必也是亲受释尊付嘱(以道力拥护善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现无边身救拔恶人「遣令生天,受胜妙乐」)的地藏菩萨之所乐见也。
慧净法师云:超度,就是要当下超越三恶道,到一个光明安乐的国土。《念佛超荐仪轨》五段开示,说明了阿弥陀佛的悲无限、极乐世界的清净无为,「念佛」的功德无量,是极简易而殊胜的超荐法会。又「念佛度亡」有三胜:念佛是最直接的超度、弥陀一切时处都在、弥陀救度都无障碍[30]。若针对三恶道众生的超拔,则《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偈>:「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又称为「破地狱偈」[31];这可说是阿弥陀佛总功德之文,诵念此偈,能救堕地狱者;然而,「千经万论,导归极乐;一句弥陀,三根普被;统三藏、摄经咒」,因此,千偈万咒,不如直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若人造多罪,应堕地狱中,才称弥陀名,猛火为清凉」;「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名号)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後,皆蒙解脱。」不仅自身离地狱、生极乐,也能普救恶道众生出苦境。
中元节,盂兰盆会,地藏菩萨圣诞,农历整七月,若发至诚心、清净心,求天官赐福,或请拔济亲人,扩而充之,祈愿於普度一切冤亲债主、遍济三途苦众生,除了随喜、参赞各种报恩(孝亲)法会,领受三宝加持的恩泽,此外,更简易、更普及的还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以此乘佛本愿力之殊胜功德,回向自/他多世父母,乃至於「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阿弥陀佛之名号光明,普照四圣六凡十法界,无所障碍,亦无遗漏,三途众生闻名称念,即时得救拔,接引生极乐,从此永离六道生死,速得加持成佛,所谓:「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
注释:
[1]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僧众弟子向佛陀报其修行体悟及证果,令诸佛菩萨欣喜,又名「解夏」。
[2]佛门又称此为僧伽月、吉祥月、功德月、报恩月、孝道月。
[3]民国五十二年中元节讲於慧日讲堂。
[4]中元普度,最早起源於儒家的「祭厉」。历代对无主孤魂也设「厉坛」,於岁时之中祭祀。普度 - 全国宗教资讯网。韩星<儒家「三祭」之礼的人文精神>。先秦已有「祭厉」的礼制,对亡国灭族的无後者,每年春秋二季由帝王官员前往祭祀,以免为祸人间。後来演成民间的「万善祠」、「有应公庙」。这种崇敬祖先、告慰亡灵,与道教民信结合。於是,在中元节祭祖先,办普渡—–备供品,济渡孤魂。
[5]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大神,下凡转生为三帝(尧帝至仁「天官」;舜帝垦地「地官」;禹帝治水「水官」,合称三官大帝)。北魏传说:上元节天官赐福、中元节地官赦罪、下元节水官解厄。
[6]《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古灵宝经」之一,成书於南北朝。唐・释玄嶷《甄正论》称为「道士刘无待造,以拟盂兰盆」。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另有敦煌唐写本(S3061)「太上洞玄灵宝中元玉京玄都大献经」。乃元始天尊与太上道君问答,地狱饿鬼受种种苦痛,皆因前世不见明教,不闻法音,作恶犯罪。欲脱苦,「当依玄都大献法」。於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日夜烧香燃灯,治备珍奇异物,供献诸方大圣及道士,日夜讲诵此经。
[7]张弓<中古盂兰盆节的民族化衍变>、体恒<略论盂兰盆节的印度文化因素>、李金芳/陈燕燕<盂兰盆节在中国的流变和融合>、春丽〈唐宋时期盂兰盆节流传及其原因探析〉。
[8]慈悲道场忏法,据说是宝志禅师等九位高僧,应梁武帝要求为超渡其发妻郗皇后所作,故俗称《梁皇宝忏》。
[9]《春秋・传》:「鬼有所归,乃不为厉」。这是设「厉坛」之义。明洪武三年(1371)规定,府、州祭「郡厉」,县祭「邑厉」,皆设於北郊,一年两祭。
[10]陈芳英,《目连救母故事之演进及其有关文学之研究》
[11]敦煌写本中,讲述目連故事的十二种,可分四類:《目連缘起》、《大目乾連冥间救母变文》、《目連变文》及《盂蘭盆经讲经文》。文人对该故事也很熟悉,如孟棨《本事诗》云,张祜說白居易的〈长恨歌〉是《目連变》。
[12]张瓈文,<劝善文本的符号欲望: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罗卜描容〉谈起>
[13]地藏菩萨(KSITIGARBHA),地谓土地、大地;藏是含藏、秘藏。地能生、能育、能持、能载,能藏珍宝,能为万物所依、所住。华果树木,五谷蔬菜,无不生长於大地;名贵珍品,治病众药,无不孕育於大地;一切七宝,无不蕴藏於大地;一切种子,无不摄持於大地。何成基《地藏信仰思想探微—–以大孝与大愿为中心》:地藏菩萨有如大地、宝藏之德,并藉「地」能生、能载、能持、能依、坚牢不动,喻地藏菩萨之功德:一、令众生善根增长,「能生」。二、负载众生到彼岸,了生脱死,「能载」。三、总持妙法善根,令众生功德增长,「能持」。四、受佛嘱托,於弥勒佛降世之前,救度一切未來人天众生,「能依」。五、悲愍众生,於释迦牟尼佛前四次发弘誓,拯救无间地狱之众生,其心量广大、愿力坚牢如金刚山,不可摇撼,「坚牢不动」。又,地藏菩萨与众生皆有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秘藏,具足如來藏性,未來皆可成佛。地藏菩萨以将所证如來藏性及库藏功德,利济一切众苦交煎、沉溺六道的众生,为彼之依怙,得以灭除无量之烦恼,增长一切之善法;进而开发自性如來藏,证得涅盘之佛果。
[14]黄文树<印顺法师对地藏法门的解说>
[15]尹富<中国文学中的地藏故事>
[16]元朝中峰国师所提倡,超荐亡靈往生西方极樂,永離茫茫业海。三时,或云早晨、日中、日没,或诠一切有、空、中。後世皆三时合一,於日没前後做完。系念,乃观《阿弥陀经》经文等而系念往生弥陀净土。又,第一时开示,具深信、发切愿,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亂。第二时开示,发露忏悔,洗除业垢,增长善根,舍此报缘,往生净土。第三时开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功德,能坐断六根,灭除八万亿劫生死重罪。如此三时系念弥陀洪名,行愿既深,功无虚弃,必能托质蓮胎,永離业海,直证阿鞞跋致,圆满无上菩提。
[17]《盂兰盆经》未说目连之母堕入「饿鬼道」的原因,只说「汝母罪根深结」。而《佛说鬼问目连经》记录了17则「目连与诸饿鬼,说往昔因缘」的问答,可参考。民间的「目连变文」则说是「在世悭贪,多饶杀害……家内恣情,朝朝宰杀,日日烹庖,……逢师僧时,遣家僮打棒;见孤老者,放狗咬之。……我设咒誓,愿我七日之内命终,死堕阿鼻地狱。」总括是:开荤杀生;「无心念子,岂知善恶」;棒打师僧;放狗咬乞老;欺瞒亲子,粉饰太平;不思改过,自发咒誓。而其母死堕恶道之事,是目连之父(往生天界)说的:「我昔在於世上,信佛敬僧,受持五戒八斋,得生天上。汝母在生悭诳,欺妄三尊,不能舍施济贫,(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现堕阿鼻地狱。夫妻虽然恩爱,各修行业不同。天地路殊,久隔互不相见。虽则日夜思忆,无力救他。愿尊〔者〕起大慈悲,速往冥间寻问。」
[18]尹富<中国文学中的地藏故事>
[19]杨锦璧<「目连变文」修佛证道的试炼之旅及其宗教关怀>
[20]陈采絜<中国「救母」故事的思想研究>
[21]丁仁杰<目连救母、妙善救父、哪吒大战李靖︰父系社会中儿子与女儿的主体性建构>
[22]陈延阳《白蛇传故事的宗教学诠释》
[23]许惠玟<中国故事中的「救母」情节>
[24]朱大可<三大「救母」故事:目连、华光、沉香>
[25]宋・宗泽《陈八评事墓志铭》:「母年九十余,公下气怡声,左右承顺,起居饮食必躬省视。」承其亲并顺其意,所谓「尊亲顺亲意,恭敬胜佳肴」。
[26]郑阿财<《盂蘭盆经》系及其注疏与佛教中国化>;董群<宗密的伦理思想研究:以孝论为中心>
[27]何谓「入天华光」?一般而言,是「在天上自然化生,香华光明,快乐之相。」也有从理体上深究的,如显明法师云:「分言之,万行因华,般若为光,第一义曰天,三德秘藏为之宅。」慈舟法师云:「天为法身、华为般若、光为解脱,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今以斋僧故,就路还解脱家,及般若法身家矣。」益西彭措云:「使父母入於法身、般若、解脱的涅盘三德,是最究竟的孝顺。」
[28]许淑娟,《地藏菩萨的净土法门之探究—–以《地藏三经》为主》
[29]释宏育,<从「本愿」探讨弥陀与地藏之教化—–以「净土三经」与「地藏三经」为主>
[30]详见<2019中元节开示><2021中元念佛超荐法会开示>
[31]慧净法师<《无量寿经》大意(七)>;另有以《觉林菩萨偈》能催破地狱,《宗镜录》九:「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无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为二人引至地狱,於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使诵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夜摩天宫品》)。菩萨授经已,谓之曰:诵得此偈,能破地狱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