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人,以「信」为本;信非天生,须有所起,以对治「不信」,疑去则信生;「疑」乃根本烦恼,由「无明」生,与「不正见」相应,此等心所法,能障碍「念佛」法门之闻熏与行业,故须措意。
(一)
《无量寿经》云:
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若闻精进求。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是故当发意。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
《无量寿经.译注》云(取意):此文是释尊对菩萨叙说净土法门的绝妙难思,举「难信」劝其净信。若人没有宿世深厚的善根福德,今生就不得闻此经;除非前世听过、念过阿弥陀佛,曾奉持清净戒律,乃至布施、忍辱等,种诸善根的人,今生才能闻信「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宿世曾拜见诸佛世尊,蒙诸佛教化的人,今生乃能信受阿弥陀佛「本愿救度」,及「念佛往生」之事,并以谦卑恭敬之心,而听闻此法,信受奉行、踊跃欢喜。
据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四之意:恶人不得闻此经,善人乃得闻;恶人不信此法,善人乐闻是教;由此对比,显示此经之深重与微妙,而令人舍恶、慕修,并去人轻谤、生人信敬。又,宿世曾见佛者,乃能信敬、乐听、欢喜、奉行;其次,赞叹阿弥陀佛之智德深广、殊胜,非二乘或菩萨所能测知、究竟,令人信向归趣。又举「寿命难得、佛世难值、有信慧难」三难,今已具足之,故得闻此经,劝人勤求、发心。闻阿弥陀佛法而不忘,见阿弥陀佛相而重敬,能得善利、为佛摄也。身口意行随顺释尊所说,是名我善友;不惧一切险难,必要闻此妙法,往生极乐,而成佛度众。《无量寿经.甄解》卷14,列举此经不同译文并注解云:
唐译曰:彼人曾见诸世尊,能作大光拯浊世,多闻总持如巨海,彼获圣贤喜爱心,懈怠邪见下劣人,不信如来斯正法,若曾於佛殖众善,救世之行彼能修。
汉译云:曾更见世尊雄,则得信於是事,谦恭敬闻奉行,便踊跃大欢喜,恶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於此法,宿世时见佛者,乐听闻世尊教。
宋译云:已曾供养诸如来,是故汝等闻斯义,闻已受持及书写,读诵赞演并供养。
由宿世见佛缘,信乐欢喜奉行,「谦敬奉行,踊跃大欢喜」句,正属弘愿信乐。与流通「信乐受持,难中之难」等文相应焉。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亦录此经句而略变其文:
若人无善本,不得闻佛名,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其有得闻彼,弥陀佛名号,欢喜至一念,皆当得生彼。设满大千火,直过闻佛名,闻名欢喜赞,皆当得生彼。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佛世甚难值,人有信慧难,遇闻稀有法,此复最为难。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历劫以来怀嫉妒,我慢放逸由痴生,恒以瞋恚毒害火,焚烧智慧慈善根。
又,《法事赞》云:
劫欲尽时五浊盛,众生邪见甚难信;专专指授归西路,为他破坏还如故。
这几段文所谈的是「得闻此(无量寿)经」及「信受此经(念佛)法门」的难能与可贵。须是过去世多善心、积善行(作福),且曾见世尊及诸佛(信慧),今生种子遇缘而生发,乃能闻正法(此经法门),且信受、奉行,欢喜、精进,而得广大无边之利益,也就是念佛往生,净土成佛,并回入娑婆度有情。总之,就是於净土门闻法而启信。
(二)
经文再三强调的是宿世善根(见佛、供养、植众善),展现於今生的「信进念定慧」五根(生一切善法之根)、五力(断一切恶行之力)[1],故能「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佛世难值)今已闻」;若不如此,则可能如《增壹阿含》卷36「八难品」所说「见佛闻法」之障难(八无暇):(地狱、饿鬼、畜生)、(郁单越、长寿天)、(聋盲瘖哑、世智辨聪)、佛前佛後,所谓的「三途八难」;又,五根五力从「信」入门,以「慧」为首(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彼此交融,互相成就,故经文云「人有信、慧难」,尤其於净土门之「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即是少信少慧,错失了信愿念佛的往生之大利,极为可惜。
若深究之,此「憍慢弊懈怠」,或来自八难之「世智辨聪」。《佛学大辞典》释云:世间之人、邪智聪利者、唯耽习外道经书、不能信出世之正法。或一切凡夫、外道妄计「有、无」所生之有漏智。此类世智多缘於世俗之境而起,亦随俗事之变化而转。被「无明」所覆的世间理性与耳聪目明,乃第六识及前五识(妄心)的功能,长於理解、分析、思维、推论及记忆、想像、类比、沟通,是世俗「烦恼法」所摄,能、所二分;即所谓「染慧」,不明真理,认贼作父,总括「心所法」的六种根本烦恼,尤其痴(无明)与恶(不正)见,又表现为高慢、多疑。《百法明门论》云:
无明(痴)者,於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杂染所依者,由无明起痴、邪定、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後生杂染法故。[2]
恶(不正)见[3]者,……多受苦故,此见有五,谓身、边、邪见、取戒、禁取也。此六即俱生,若开恶见成十,即分别惑也。
慢者,恃己於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生苦者,谓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死生轮转无穷,受诸苦故。[4]
疑者,於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障善品者,以犹豫故,善不生也。[5]
以此(有覆、有记的)世间意识去辩论(表相的)是非,於化解自他内心的烦恼,少有帮助;有些人凭恃「自力」之聪明(自以为是)去判断一切人事的是非,所犯的错误可能更大,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徒生更多烦恼;若又耽於外道异学,而增长於邪智,善弄於机巧,并以此来推度、议论三乘佛法,总不离於虚妄分别,不能以清净心而闻、信出世法之真义。莲池大师《竹窗二笔》:
世人重聪明,夸博洽,竞辞采,然不足恃者,以其有失也。彼学穷百家,文盖一世,有来生不识一字者;其甚,如淳禅师以才藻着名,一跌而起,顿成痴獃,则不待来生;又甚,化为异类,则所谓「但念水草,余无所知」。其可恃安在?惟般若真智,蕴之八识田中,亘古今颠扑不破,纵在迷途,有触还悟。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复吴希真居士书三:
今之人每以世智辨聪之资,研究佛学。稍知义路,便谓亲得。从兹自高位置,藐视古今。且莫说现今之人,不入己目。即千数百年之高僧,多有古佛再来,或法身菩萨示现者。彼皆以为庸常,不足为法。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听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
世智聪辩之人多思多疑,依文解义以立论,并以意识「研究、拟议」之所得,为佛法正义,而不肯信受佛说(不可思议)之大乘法,甚至误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大妄语;且世智(前六识)只限於今生,来世有胎昧(隔阴之谜)[6]而忘失;或此生因脑部受伤、老化、失智,而渐成痴呆;故说「不足恃,其有失」。所谓「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於己於人之修行取证,并无实质的利益。因为,世智是污染、躁动,於六尘分别、执着的,是由无明烦恼衍生的「小聪明」,看似擅於辨析、辩论,然而,有辨(辩)必争(诤),各执所见而互相是非,引生种种情绪苦恼。纵然有能力着书立说,也是识神[7]起用,对境生心,宣泄个人的论点与创见而自我满足!或打着「破邪显正、激浊扬清」的口号,批驳、污蔑他人的观念与说法;或乃高举自恋而打压异己,彼此三业相争,伤人又不利己;就在「我爱、我见、我慢」中迷失本来清净的佛性,终其身徒受无尽的忧烦与苦恼!《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汝见愚痴之人,不种善根,但以世智聪辩,妄生分别,增益邪心,云何出离生死大难。」
(三)
依经文之意,宿世曾见佛,故今生「乐听如是教,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宿世曾见佛、与佛结缘,反应於今生就是对佛法的「闻、信、奉行」;就现实而言,眼前的我们几乎都有幸「闻此经(教)」,这是宿善(有善心,清净有戒)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关键是,能不能「信此法(事)」?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云:「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净土以「信」为门、为入、为度,从娑婆发愿到往生成佛,时刻不离於信,始从机法二信,以人立信、以行立信,而信愿称名,乘佛力、生极乐,亲证阿弥陀佛报身/报土之真实。凡此,可说是,起於信而成於信。蕅益大师云:「(信)於诸善心所中,最为上首。谓於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唯此信心,能顺性故,多诸功德。……所以一有信心,则一切善法,无不共相应也。」[8]更有「六信」之说[9],其中以「信他、信事」对念佛人最重要;宋.孤山智圆《弥陀西资钞》云:
夫求生净土者,是假他力,弥陀愿摄,释迦劝赞,诸佛护念,三者备矣。苟有信心,往生甚易,如度大海,既得巨航,仍有良导,加以便风,必能速到彼岸也。若其不肯登舟,迟留恶国者,谁之过欤?
与上述相对的是「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无善根,则今生不能闻此净土之经与念佛之法;纵然有缘闻此经法,也因种种「恶(不善)心所」而难以信受。经文所列「慢」为根本烦恼,「憍、懈怠」乃随烦恼[10]:
1. 憍—–《成唯识论》:「於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谓憍醉者生长一切杂染法故;此亦贪爱一分为体。」[11]乃贪之分,骄傲、放肆、自大自满、恃才傲物;「憍」之所缘乃世间兴盛、美好、荣耀之事。可有七种:无病、年少、长寿、族姓(高贵)、色力(端正)、富贵、多闻。於此荣胜之相,自我陶醉而恋着。王阳明云:「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憍以「贪」为体,是贪爱其所拥有的「盛事」,而自恃凌人。
2. 慢—–《成唯识论》:「恃己於他,高举为性;……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与其他人相比,总是高估自我,不肯向「有德者」请教而学习功德之法,因此自失其利,而致於六道「轮转」,受各种苦。「憍」是自我陶醉,「慢」是对人高举;《俱舍论》列举七种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3. 懈怠—–《成唯识论》:「於善恶品修断事中,懒堕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12]不能勇於修善、断恶。
由此三恶法所致的就是「不信」,也是大随烦恼之一;《成唯识论》卷六:「於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惰依为业。」「弊」是一种恶心、邪见,行者因「憍」、「慢」的弊恶烦恼,纵然值遇净土法,也悠泛懈怠而不能深信勤修,自失於往生净土,一世成佛的利益。
(四)
世间一般宗教,几乎都以特定对象(上帝、真主)的「信仰—依靠—得救」为主(他力);佛法虽相对的以自觉其心(佛性、实相)的「智慧—悟证—解脱」为重(自力),但入门仍须信,故其修行次第是「信—解—行—证」[13],位阶顺序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净土门更以「信—愿—行」为三资粮。信也有信可(忍)—信求—证信(四不坏净)的层次[14],从浅至深,内涵充实。一般人於世间人事,总是多疑,或疑信参半;何况看似违情(反常)背俗[15],不可思议的佛法,凡夫妄心,更难信受。《妙法莲华经》云:
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钝根小智人,着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
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於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当说真实。
今我喜无畏,於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大乘起信论》云:
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於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经论之文,举示了「钝根、小智」「着相、憍慢」「增上慢」「疑、邪执」「痴慢、邪网」者,也就是「善根」微少(未熟),而为「恶业」障蔽(覆盖),於佛所说法(无上道)不能生起生大信力,勘任「不退」也。撰作此论,乃为了除「疑」起正信,破「邪」显正义也。释印顺《大乘起信论.讲记》云(取意):疑是犹豫,心无定见,不能於佛法起决定心。邪执,外道异论,及佛法中不合正理的偏见说。有了邪执,对於正确的佛法,就不易信受;信受了也误解。见、疑,是入佛法的大障碍。除「邪执」才信得正,舍「疑惑」才信得真。学大乘法,先起信心;五根(信、进、念、定、慧)是一切无漏善法生起的根本。真常唯心系,立於如来「果德」,特重「信心」。
上述「邪见、疑惑」二病,对治之法有二:
1.若久习善根,而现生业障太重,不能进修,则为他开示「消恶业障」的方法;护持其心,逐渐地离於(五钝使)无明、憍慢,出於(五钝使)邪见迷网,以消其旧业,不造新殃;若得心开意解,乃能於大乘法起正信而受持。
2.或恶业虽不厚,然因初学之机,善根微薄,於大乘深妙法,心怯弱而不能修,就教他念佛,藉佛功德的扶持,「专念往生」。
这二种漏劣之机,各有对治之方便,犹可「调伏成熟,令其信受」[16];若「恶业」既多,「善根」又少,就不易起信了。因为这些「善根(疑)」、「恶业(邪)」,乃宿世所作,而现行於今生,就成了「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种种烦恼心所法,「如是等人,(於大乘法)所不能(信)入」。
此二机(根性)二法(方便)中,又以「专念往生」为最胜、最易,如倓虚大师《大乘起信论.讲义》云:
七者因缘,兼四种成就,乃佛最胜方便也。「为示专念方便」者,谓「对治」成就,能令众生得除妄想恶习之益也。「生於佛前」者,谓「世间」成就,能令众生除苦、得欢喜之益也。「必定不退信心」者,谓「为各各人」成就,能令众生得生善之益也。既有此专念、见佛、不退三种之利益、必得「第一义」成就之入理益也。
这是说此法兼有四悉檀之利益。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为劣根怯弱众生,恐後报缘差成退,故令往生净土,成不退也!」此《论》的修行信心分就是「四信(真如.佛.法.僧)、五行(施.戒.忍.进.止观)」,防退失之他力门。善根微少的众生,相当於十信的「初信」之机,不能以「自力观心」而修行,乃教令「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则信心不退。《大乘起信论》云:
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於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印顺法师:特殊方便,即念佛法门,是为特殊根器而说的。能引导怯弱的众生,不因生死久修而退失菩提心,确是难得的方便。末法时代,念佛「法身」,是很难见到了。念佛「功德、相好」,也因心粗观细而不易成就。所以,现在的念佛法门,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名了。
有人认为:《大乘起信论》的往生净土之说,有可能受了昙鸾《往生论注》「净土不退」「彼土修行」[17]的影响,且兼括「怯弱」众生及「利根」上机的往生[18]。
(五)
一般而言,恶业障、心痴慢者,多「邪」见;善根少、心怯弱者,多「疑」惑;两者虽有不同的对治(忏悔、念佛),但皆难以起「正信」而不退;但若依「胜、异」方便的念佛法门,两者皆可一并解决:念佛即忏悔,念佛得不退(入正定),因为仰凭阿弥陀佛本愿(他力)故。
总结以上论述,引善导大师《法事赞》云:
我见、邪贪、增上慢,教令出世反生瞋;念汝众生流浪久,诸佛诚言谓不真。
十恶五逆多疑、谤,信邪事鬼馁(餧)神魔;……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
为断凡夫「疑、见」执,皆舒舌相覆三千。
《观经疏》:
此等因果及诸道理,不生疑谤;若生疑谤,即不成福行,世间果报尚不可得,何况得生净土?
信虽间断,於一切大乘不得疑谤。若起疑谤者,纵使千佛遶身,无由可救也。[19]
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20]。
前文论只说「骄慢.懈怠」之类的烦恼,难以信受「念佛往生」之法,这或许因为众生於无明黮闇的六道「流浪」太久,於佛法与善知识疏远而陌生,一时难以信受;是故,诸佛以各种方便开示,令彼释「疑」弃「邪」,而心开意解,起信.发愿.念佛,而顺受「现当」二益。善导大师进而强调:五浊末法之时,多有十恶、五逆之人,於佛法妄生「疑、谤」,不只个人於佛说不信不行,更对他人修行起瞋破坏,这是极大极重的「疑、(邪)见」执,此种人本已「无可救」,亦「不得生净土」;却幸而唯有「阿弥陀佛」大悲本愿,对此下品下生之辈,仍一贯的不弃不舍,平等救度;是故,释尊於经中殷勤的宣说弥陀之功德与极乐之殊胜,更有十方诸佛「舒舌相,覆三千」的反覆劝请;能令此类极恶众生,临终苦逼,但称十念,亦得灭罪而接引往生。慧净法师〈信受弥陀救度〉云:
以净土门而言,生死、涅盘之因决定在信或疑,不在迷或悟;信者得生,疑者不生。……吾等烦恼病重,不能自癒,唯有服弥陀本愿所成之阿伽陀药(六字洪名),信受称名,病乃得癒。(取意)
念佛往生弥陀净土,本乃「难信」之法,娑婆众生又「烦恼」深重、「疑谤」成性,可说是机/法.能/所,皆不易信;因此,「释疑起信、断疑生信」的转向,非凡夫自力所能及,全凭阿弥陀佛本愿功德(佛力)的加持、摄受,也就是弥陀「光明名号」之遍照於念佛人身口意之中,渐次调熟其善根而得与弥陀感应道交,成办「难信而能信」的往生之业。《思益梵天所问经》:「若有众生,能见佛身,皆是如来威神之力。……若佛不加威神,众生无有能见佛身,亦无能问。」因此,佛赞浊世之念佛人为「人中分陀利华」。
净土「难信」之法,「疑」为大忌;信愿念佛,要能老实安分、如愚如鲁,少用自力,全依佛力。如何起信、深信、决定信?《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列举了几种方式可参考:1.就人立信:「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佛之所说决定可信。2.就行立信:佛所预设的「念佛为往生正定业」之愿,已圆满实现,依而行之,必生彼国。3.多念佛,祈请佛力不可思议之加持。4.多看(念佛感应)事例:理论不如证据,事实胜於雄辩。5.如实认知「人身难得」「生死事大」,而娑婆苦境,无力自救。
最後,引述《念佛金言录》作结:
不论信不信,不论有罪无罪,一切众生之往生,於十劫正觉之时,已由「南无阿弥陀佛」所决定也。自力诸善不离憍慢,故言「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亦释「三业起行多憍慢」。若归无我无人之「南无阿弥陀佛」,则无可憍之我,亦无可慢之人。此理《大经》说「住空.无相.无愿三昧」,亦说:「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注释:
[1] 圣严法师<五根五力讲记>:「信、精进、念、定、慧的五种道品,是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依此五根,能令人生起无漏圣道。……以信等五种道品,出生出世圣道之力偏强,故名为根,又因此,五根依次而有对治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无明烦恼等之作用,故名为根。」前三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的修观、修定的根基紮稳之後,就产生五种善根,据五种善根继续修行,就是五力。五根与五力是互为因果。经前三科基础而生的善根,为解脱道、菩萨道的基础,故称为「根」。
[2]明.通润《成唯识论集解》卷6:有二种:不共无明,多迷谛理。相应无明,亦迷事相。谓於谛等不能明了,昏迷暗昧而为体性,能障无痴善根,生烦恼业。故云一切杂染所依也。次转释。谓由无明能起根本烦恼,随烦恼业,又能招感後生苦果,故知一切染法,皆依无明而有,若离无明,无有起处。
[3]蕅益《直解》云:谓於诸谛理,颠倒推求,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谓邪见者,多受苦故,此见差别复有五种:一、萨迦耶见,萨迦耶义翻积聚,亦名身见。谓於五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二、边执见,谓即於身见随执断常,障出离行为业。三、见取,谓於诸见之中,随执一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鬬诤所依为业。四、戒禁取,谓於随顺诸见之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五、邪见,谓谤无因果,谤无作用,谤无实事,及非前四所摄诸余邪执,皆此邪见所摄。《成唯识论集解》卷6:言颠倒者,以正为邪,以邪为正。染慧而为体性,招感积集一切苦事,而为业用。谓恶见者,以苦舍苦,此世他世,多受苦故。此一恶见行相差别,总有五种。
[4]《成唯识论集解》卷6:恃己尊胜,贡高轻举,藐视一切,是其自体,生苦是用。次转释。谓彼平生不以德业为事,故慢於有德,以於一切有尊德者,不生谦恭,不自卑下。自高自大,轻陵蔑裂,由斯生死无穷,受苦不尽。下显差别,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者。
[5]《成唯识论集解》卷6:於无我谛实之理,首鼠两端。狐疑不信,不能决意直前,修诸善业,故善不生。此疑,依六事而生:一闻不正法、二见师邪行、三见所信受意见差别、四性自愚鲁、五甚深法性、六广大教法。
[6]人死之後,再去投胎,出生另一个五阴身;上辈子与这辈子的五阴不同,就有了隔阴之迷(胎昧),全然不知过去世是谁?做了什麽?幽溪《净土法语》:「菩萨有隔阴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云栖《竹窗二笔》:「声闻尚昧出胎,菩萨犹昏隔阴。」
[7]慧开《无门关》:「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印光大师〈与泉州庄慧炬居士书〉:「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完全是识神用事,心性真如实际之理体,绝未梦见。」
[8]蕅益大师《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一
[9]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後,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10]句中「弊」的释义,及其与「憍慢」「懈怠」的关系,可参考《佛说无量寿经.甄解》卷14所云:《大(智度)论》卷18曰:「行邪见人,今世名为弊恶人,後世当入地狱。」懈怠於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於诸染事,而策勤退善法者,亦名懈怠也。……「弊恶」邪见,通「慢、怠」二,故或合或开,无违也。……,憍慢等,指过去宿恶,非现在恶也,於过去憍慢.懈怠者,於今世难信此法,今生难信,由宿恶故也。此明「难信」所以。……憍慢.懈怠,邪见.疑心之人也。此乃通定散自力人,「憍慢」即翻上「谦敬」,「懈怠」即翻上「奉行」;其谦教闻奉行,是弘愿他力大信欢喜人也,此因宿世见佛因故;反此憍慢懈怠人,无宿因故,不但自不信,亦妨他信,故为恶见人,……憍慢者,自力称名人,「人我自覆」之失也;懈怠者,杂修疑惑人之「系念不相续」之失也。
[11](小随):作用小,而行相粗猛,各别生起,互不相容。
[12](大随):作用广,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及诸染心。
[13]或云「闻—思—修—证」,以闻思为基础,建立正知见而起信,乃进而实修、确证。
[14]或「仰信—解信—证信」,或云「解信、仰信,宜依根机;共归佛智,往生无疑」;解信是「明见是理,心无疑虑」,以个人的知识,去理解佛陀及祖师之教(以智解所得)的信心。仰信是「唯信佛语,决定依行」,对佛陀及祖师之教语,不杂己见而如实的仰受。
[15]《罗云忍辱经》卷1:「佛之明法,与俗相背,俗之所珍,道之所贱。」
[1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6:此菩萨具修种种方便行海,调伏成熟一切众生;……依止清净无碍法界,随众生心,现众色相,令其见者,无不调伏;……於无边众生界,以巧方便而调伏。……一切菩萨将成正觉,住最後身,皆生王宫,或生大族婆罗门家。何以故?为能成就种种利益,调伏自他,令成熟故。……又由菩萨自在圆满,具足财位故,能以种种珍宝、仆使,给施群生,随其所须,咸令充足;以此摄取,然後调伏而成熟之,是为自在圆满之果。又由菩萨成就实语故,能以爱语摄诸众生,调伏成熟,令其信受,皆得解脱。
[17]「实叉难陀」译本与上引「真谛」译本,文字略有不同:【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热.风雨不时.饥谨等苦,或见不善可畏众生,三毒所缠,邪见颠倒,弃背善道,习行恶法。菩萨在中心生怯弱,恐不可值遇诸佛菩萨,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生疑欲退者,应作是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皆得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作是念已,发大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以生如是决定心故,於此命终,必得往生余佛刹中,见佛菩萨,信心成就,永离恶道。如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得生,常见彼佛,信心增长,永不退转。」於彼闻法,观佛法身,渐次修行,得入正位。】真谛本「专念弥陀」与「观佛法身」都是在娑婆的行持,实叉难陀本则是「专念」往生之後,於净土「观佛」。
[18]姚长寿<《大乘起信论》的往生思想>
[19]《般舟三昧经》:「勿有疑想,如毛发许。……立定信,勿狐疑。精进行,勿懈怠。」法然上人《选择集》:「生死之家,以疑为所止;涅盘之城,以信为能入。」
[20]慧净法师<第十八愿之义(三)>:此是解释谤法之人,未回心之间,非受化之机,不得往生;若能回心,则任何大罪,皆得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