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拥有」,或许是一种错觉吧?我们每天经由感官而看到、听到、嚐到、触到、想到……各种各样分类或杂乱的资讯,是诸多因素(条件) 暂时合成的假象,但由於心识的执取以为实有,而起了贪爱、慾望,然後告诉自己、也通知别人说:「这是我的OOO!」这样的「拥有」虽只是一厢情愿的「感觉、想像」,却经由意念的强化而幻现某种实在感、安全感;多数人一辈子以这些业报的影像为依靠、为成就、为生命的意义及存在的证明,且似乎可以量化:越多越好、越久越香!然而,在拥有的同时,又有相对的空虚与疑惑:「这是真的吗?是我要的吗?永远不变吗?」於是疑信参半、得失交替、苦乐相煎,何有一刻安宁?
我、我所—拥有?
其实,我们自认拥有的一切,不但当时抓不住,最後也必失去……从不曾被我占有,或在我身上停留!只是心像剧场中一段又一段自编自演的故事、自笑自啼的记忆,憨山大师〈醒世歌〉:「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文武扬;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佛说是我所经》有个寓言:「过去无数世时,有大香山,生无央数荜茇诸药,及胡椒树,荜茇树上,时有一鸟,名曰『我所』,止顿其中。假使春月药果熟时,人皆采取,服食疗疾。时我所鸟,唤呼悲鸣:『此果我所,汝等勿取!吾心不欲令人采之。』睢叫唤呼,众人续取,不听其声。彼鸟薄福,愁忧叫呼,声不休绝,缘是命过。」
这是说,久远之前,大香山上长满各种药草,山中有一种「我所」鸟。春天药果成熟,许多人上山采药;我所鸟大声鸣叫:「这药果是我的!你们不可摘取,我的心不允许!」虽然日以继夜的哀唤、阻止,却没人理睬;此鸟终於声嘶力竭,吐血身亡。
这寓言是针对某个长者,虽饶有财富,但「不自衣食、不能布施」、「所作悭贪,吝惜如此」、「於时寿终,既无子姓,所有财宝,皆没入官」;主旨是劝人有财应布施,以结善缘、植福德:「人所作功德,後世且待人」;若积财而悭吝,则生前穷乏,死後失散:「命尽皆舍去,无一随其身」;既不利己,又无益於人。
佛教的常识,「我所」从「我」来,《大智度论》:「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众为我,然後着外物为我所。」《佛光大辞典》:「以自身为我,身以外之物为我所有。……又执着有实我,是我见;执着僮仆、住宅等为我所属,乃我所见。」一般所说的「我」可分四类:
1.凡夫妄我:不知五蕴皆空,妄计实有「我身」及自主,而起造诸业。
2.外道神我:於五阴中妄计「识神」等而起我见。
3.三乘假我:了知「五阴」和合之身心,但有假名而无实体。
4.法身真我:如来於无我法中,明示八种自在我(注1)。
有人质疑佛经的<证信序>为何说「如是我闻」?《成实论》答云「有三种语法」:从邪见生、从慢生、假名生;《大智度论》亦云「世界语言有三根本」:邪见、慢、名字。也就是说,世间常用的「我」有三种意涵:
1.邪见:凡夫未除我见,妄执有我,是邪见语。
2.慢(自大):有学圣者我慢犹存,乃慢语。
3.名字:佛及阿罗汉随世俗故,於无我中假名说我,乃流布语。
《往生论注.服宗记》卷1:
「邪见」语者,从邪见生语故,正是五利中身见也。「自大」语者,从慢生语故,正是五钝中慢也,对他心举故云自大。「流布」语者,假名生语,唯是随顺世间耳。
宝静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综合以上说法而云:「阿难所称之我,无我见、我慢之我,乃随顺世间假名之我,故非凡夫之妄计我,亦非外道之邪执我。乃常乐我净,八大自在之真我也。」
我辈未学佛之前,兼有凡夫、外道两种「我」见,并有相应的「我所」见,以因缘所生、自心所现的五阴身心,及财富、眷属(父母、伴侣、子女、亲友)、成就、世智、名声。也可简括而言,「我」是正报,「我所」是依报。我与我所之「见、执」,是无明的投影,也是痛苦的根源,是学佛大乘人须先断除的;印顺法师《成佛之道》:
大乘行者,以『无我、无我所』的正观,观察『内』而身心,『外』而世界,知这『一切』都是似有真实而无自性的。观我无自性,名我空观;观法无自性,名法空观。由於空观的修习成就,能『离』一切法的戏论相,也就不於一切而起我我所执。
我辈凡夫多有贪、瞋、痴、慢、疑、邪见六种根本烦恼,及妄想、习气,因此,我见深细,我所执缠绵,既不易察觉,更不易伏断。如前引故事的譬喻,人之所以悭吝贪取,在於误认「外法」真实而可拥有,并以此装饰自我身分,既不能乐善好施,又常非法夺取,贪得而无厌,越来越多的财富堆积在「我」名义下,为「我所」;这是一种自我催眠的幻觉,但很深沉、很普遍,心理学承认它的功能,经济学鼓励它的扩张,乃至於衍化为政治主体,战争藉口……然而,再怎麽用心计较的执持、坚守,最终,这一切「我所」贪计的身心与境界,都将坏灭消失,徒留悲悔:「采得百花成蜜後,被人取去一场空!」「人在世间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百般珍惜的身体,终将腐烂、虫咬、化为白骨,何况附属於此身的妻儿、事业、财富、地位、名誉?」(注2)
这些警语看似老生常谈,却是历经多少人世沧桑而归纳、醒悟的,是你、我存在的现实,或应偶尔停下脚步,仔细省察、品味,重新思考及抉择此後的人生。「心眼开,当下是幸福的人;否则,拥有再多,日子也在压力与忧思中流逝。」
感伤或睿智
让我们理性而睿智的面对人生的无常—–为了人生的聚散无常,所求不如愿而悲伤,是难免的,但是,不久之後又淡化了,遗忘了。下次遇到类似的事件与情境,又悲伤一阵子,然後,又淡了、忘了……;所以说,「悲伤」也是无常的,我们就这样陷溺於无助的「起伏」循环,重复着无知的得失计较?除了暂时的情绪宣泄之外,解决了什麽问题?「理性」虽不容易,却值得去尝试—–它能给我们另类的生命经验,甚至是更丰富而深刻的体会。悲伤,是一种习性,在生活中自然发作,却让人难过;何不试着去观察它的起因、过程及结局?经常这样作,虽未必如《经集》所说「迅速驱散涌起的悲伤,就像风儿驱散棉絮」,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态度。有人说,最近几年,市面上有关快乐、幸福的书籍,如雨後春笋,甚至衍生出「快乐学」,是美国耶鲁、哈佛两所名校最红的课程之一。也有人质疑:幸福如腰围,只是暂时的改变,或有长效性呢?是从外部技巧及人际关系去改善个人的遭遇?或由内而外的心理转化,才可能走出美好生活之路?
快乐与幸福是一切人类永远的渴求,每个人或有各自的向往与努力,也或多或少得到这种感受,但那些真的是您想要的吗? 能感到紮实的满足?以至於到了人生的最後,能含笑而终,了无遗憾?或只是暂时的麻醉、自我的安慰,却始终诚惶诚恐,临表涕泣?或甚至不了了之,不知所云?慧净法师〈人生的实相〉云:
有人或许以为只要建设一个幸福的家庭,拥有地位、名望、财产,人生就满足了。然而这样的幸福,一旦临命终时,便刹时烟消云散了。死亡之旅,孤魂独逝;骨肉至亲,无一相伴;万亿家财,一毛不随;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平生之时若不解决生死大事,临终必流後悔之泪。
又,〈厌秽欣净 切愿往生〉云:「现在的拥有,不是真正的拥有;现在的相守,最後也分开」;乃至於此生拥有的一切学问、知见,面对生死是全然用不上的;《无量寿经》云:「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求道的标志〉云:「凡夫的自性,是心灵深处的不安、空虚、孤寂、凄苦、叹息」;不论你今生在此世间拥有多少内才与外财,都不离於「无安如火宅,众苦可怖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因此,三界轮转之生死大事若不解决,人永远有隐忧、恐惧,不可能真的安心与快乐。
虚假与真实
那麽,生死大事如何解决?恒常的快乐如何获得?慧净法师《慈悲的救度》云:「乐有好几个层次,真正的乐是大乐,……涅盘之乐,这种乐只有佛才拥有。」这样的乐,是凡夫乃至上地菩萨所无有,也难以思议的;若靠自力修行,从初发大心道究竟成佛,至少历经三大无量劫、五十二位阶,要在六道中继续数不尽的轮回,随时可能遇不善缘而退转、乃至堕落三恶道;因为我们只有起惑造恶的业力,而少有解脱成佛的慧力;何况身处末法之娑婆,内因外缘皆恶劣,不可能靠自修成就,唯有「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蒙佛光明摄取,现生安乐,命终往生,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有的一切,我们也能拥有,圆满具足;所谓「弥陀功德即众生功德,非他因」、「弥陀之物即众生之物,非他有」。
且如《易行品》云:「生彼国土者,无我无我所,不生彼此心」,这时候,回顾娑婆当年妄执「五蕴」为我,「身心万物」为我所,因而起惑造业,枉受诸苦,乃至彼此之间,为我的尊严、眷属、财富、名位……等假合之物而共争相夺、伤己害人,到最後,不仅精疲力尽,且徒劳无功,落得如慧净法师云:娑婆世界没有甚麽是我们能拥有的,「人生谁都是过客,相守百年也是梦;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这才是「我」在世间所「拥有」的,只是一些自我制造的幻觉;因为,小自别业「根身」、大至共业「器界」,不外乎因缘和合所显现,存在的当下已是离散变灭,又如何捕捉、如何拥有??古德说?世间虚假,唯佛真实?,何不藉假修真、舍虚取实?究极而言,弥陀的成佛功德及净土的涅盘境界,才是真实常住,而藉由「本愿名号」无条件的赐予我们,只要我们信受称名以回应弥陀的呼唤,即可全部「拥有」,且是具体实质的受用,超乎娑婆一切根尘识三和合的「缘起」幻象,及误以为我所执的「拥有」错觉,是真正的幸福与快乐,或说是「念佛的三大利益」:
一、前生:灭除旷劫生死罪,不受六道轮回苦。
二、今世:消灾延寿增福慧,喜乐吉祥保平安。
三、来生:脱出轮回生净土,不生不灭证佛果。
若说念佛的利益及净土的庄严是有对治性的,那就是对照於娑婆人间的秽浊幽黯、众苦煎迫、虚妄无常,既无物可拥有,也不值得拥有;更何况凡夫之「我」非真,业报之「我所」亦梦,如小说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经中说:「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我与我所,皆是五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於此凡夫世间之一切起厌舍心,而於极乐无为(无我无我所)涅盘界生欣向心,如善导大师云:「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毕此生平後,入彼涅盘城!」
注释:
1 涅盘所含之常、乐、我、净四德中,「我」乃自在无碍;如来法身,具足八种大自在。
2 摘自【现代禅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