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继续我们的讲题「选择念佛」,今天要谈的是「菩萨的选择」。之前讲了「三佛的选择」,就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还有十方诸佛。由於菩萨也是同样接受佛的教导,所以菩萨的选择也会跟佛是一样,但是,菩萨自己是没有能力来选择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因为这个「法」是佛的境界。在八万四千法门中,菩萨要选择往生净土恐怕就比较难,如果没有佛的「介绍」或「引导」,菩萨是不会有这样选择的。
虽然说佛以下的众生能往生净土,但也都是因为「佛」的力量去往生的。就好比在《观无量寿经》当中,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展现光台,在光台里面就「显现」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净土,然後「暗中」的为韦提希「选择」了极乐世界。同样的,在各个经典当中,佛都暗中在「指引」众生往生到净土,那「菩萨」在这当中也是一样的,也是接受佛的「教导」去往生的。
修行人最怕的是固守自己本来的观念,当他听到有「他力救度」,或者阿弥陀佛「本愿力」功德的时候,通常下意识就会产生排斥,也没有好好的去思维「救度」、「他力和自力」的教理差别。
当然,一般人对於法比较不深入,所以对於念佛法门也不是很固守。比方说,我们讲念佛很好,也许他也会一起加入来念佛,可是一旦有人介绍其他法也很好,他就又去试试了。
总之,一般人对「法」,并不会把它当成「生命」,因此会摇摆不定。但是修行人是不一样的,他经过长时间的薰习,已经建立了稳固的知见,而且把这个知见当成是自己的「生命」,不会轻易地退让。所以,要使这个自力的人,改换另一种教理系统,从这个法换到那一种法,尤其是「净土法门」,全部是「他力救度」这样的教理思想,肯定就是非常难得了。
举一个例子,唐代玄奘大师,他从印度留学回来之後翻译了大量的经典,不过他所崇尚的是「唯识学」,他自己有能力去分辨细腻的「教理名相」,同时也有智慧创造「一宗一派」,可以说是当时佛教中最顶尖的人物了。他有智慧去观察,也知道能够契入「唯识学」这样的法,但这样根机的人是很少的,绝多数人是无法理解那麽细腻的教理名相。
玄奘大师翻译的众多经典中,有一部《阿弥陀经》,玄奘大师翻译的经名叫《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一部《经》我们也熟悉,经典中的词句也都很有名,比方说:「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只要「称念」这句名号的众生,「临终」就会有阿弥陀佛现前来迎的「利益」。《经》文上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就是「决定」可以「往生」到净土去亲近阿弥陀佛,而且直接在那里「成佛」。
玄奘大师翻译的这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非常忠於原文,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经名《阿弥陀经》,只不过翻译了「六方佛」出来赞叹而已,可是玄奘大师却如实地翻译了「十方」,而且所译的词句也都是非常的好。因此古人就把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叫做「旧译」,玄奘大师翻译的叫做「新译」。因为玄奘大师翻译了很多经典,而且重复地把过去的翻译经典重新译了一次,所以在鸠摩罗什大师以後,就没有人能像玄奘大师这样,得到这麽高的评价与声望,可见玄奘大师确实非常了解《阿弥陀经》对於後人这种摄受的功德。
然而,就他自己来说,还是无法放下「唯识学」的学说与教理。当然这是他个人法上的选择,所以他自己後来就不往生极乐世界,而直接到兜率净土去了。
另外一方面来讲,像玄奘大师这麽有智慧的人,要彻底地放下所学,把自己完全放空,然後全身心的归命阿弥陀佛,就当一个老实的念佛人,确实非常不容易的。玄奘大师都这样了,何况是根机、修行都比玄奘大师还要高的大菩萨,要劝他们来学习净土法门就更难了。
所以,佛劝菩萨往生净土,一定会有两个步骤:
第一是折服。
第二是摄受。
怎麽样折服呢?首先「斥恶令谦」。就是斥责他,也就是先贬菩萨是少善根、少智慧的,怎麽这麽说呢?在《无量寿经》下卷有这麽一段记载,佛呼唤弥勒菩萨说:「你弥勒菩萨无始劫来也教化了很多众生往成佛的道上走,可是在这之间,你自己还有很多的众生,也是不断的在生死流转,一直到今天。」然後释迦牟尼佛又说:「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
那什麽叫「恶露不净」呢?就是我们生死的这个色身,它是九孔常流不净,涕唾啊屎尿这一些,整个就是生活在污秽的环境当中。所以佛就斥责弥勒菩萨说:「你呀,现在就跟这些众生一样,都是生活在娑婆世界,都有这种苦恼,所以应该要赶快决断,放弃目前所学,然後专精於净土法门,不宜再这样拖拖拉拉的这样下去。」结果弥勒菩萨就遵守佛的教导说:「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以佛的立场、高度看下来,其实就是期望弥勒菩萨赶快成佛,来救度娑婆世界的众生,然後一样的把净土法门再传承下去,是「爱之深责之切」,所以就催促他说,这个「等觉」有什麽好自满的呢?将来弥勒菩萨责任重大,要担负起整个娑婆世界众生的生死,还有慧命的成长,所以长劫流转已经到今天了,还差一个位阶,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要尽速的归命阿弥陀佛才能够快速自利利他。这是折服。
那折服了之後,接下来当然就是「劝信」了。在《无量寿经》的卷末也说:「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无量寿经》是说「过」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大火,去听闻《无量寿经》。那善导大师就体会佛的意思,直接说:「设满大千火,直过闻佛名。」就不再讲听闻《无量寿经》了,而是「直接」说「听闻」阿弥陀佛的佛名。因为阿弥陀佛的佛名是这一部《无量寿经》所要「劝信」的宗旨,所以善导大师直接就把这部《经》的「要点」讲出来。
那为什麽要「通过」三千大千世界的大火,去听闻这样的一个法门呢?「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有很多菩萨想要来听这一部《经》,或者听说有这一部《经》,但因缘一直不成熟,无法听到。这个意思就是说,那些悲心深重,精进勇猛的菩萨,如果想要发起这个广大的教化力来救度众生,成就自己的佛道,就会想要听闻这个净土法门,然後快速地来行菩萨道救度众生。
反过来说,如果听闻这一部《经》而不能相信,那就代表智慧还达不到,大悲心还不够深切、不够深重,也不够精进勇猛,以至於会独自想要长劫苦行,死守自力,然後冒着堕落为「二乘」的这个危险继续修行。
因为这个法门实在太好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先折服,然後劝信,劝一切的菩萨,因为菩萨是佛的弟子,所以会劝菩萨快速的成佛。那要快速成佛,就必须学习这个法门,这是佛劝菩萨的一个方式。
如果真的是一个佛弟子的话,他一定会随顺佛的教导而愿生极乐。在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中就有一句话:「菩萨归佛,如孝子之归父母、忠臣之归君后。」菩萨是佛的第一弟子,对於佛所说的话,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奉行,就好像孝子在奉养自己的父母一样,凡有所教导,一定都是顺从的。
我们来举几个经证,在佛教里头我们最熟悉的文殊菩萨跟普贤菩萨,他们自己也发愿要往生净土。
在《文殊师利发愿经》文殊菩萨发愿文说: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等觉菩萨几乎是没有什麽障碍,他们要往生十方诸佛的报土是任意可以往生的,但因为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涅盘」的国土,这样的报土跟诸佛的报土又不太相同,它属於佛本身的境界,是一切菩萨都进不了的,除非自己本身有涅盘的功德,所以他说要灭除自己还属於「等觉」这样的障碍,希望佛来接引他往生净土。我们一般说,文殊菩萨是「大智文殊师利」,那麽要称为大智的话,你就必须先「往生净土」才堪称为「大智」,才能把这样的智慧发挥到极限。
普贤菩萨在《普贤行愿品》中说: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这首发愿偈跟文殊菩萨的发愿偈几乎一模一样的。
在这首偈的後面又继续说:「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但是「十大愿王」也不可能完全就在他还是等觉位的时候全部实践,必须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後,这个十大愿王才可以完全的实现出来。也就是说,不管是文殊还是普贤,这两位大菩萨的「智慧跟愿力」,都必须要完全在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才能够展现出来。
我们知道,有大愿一定是背後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也是因为有智慧为前导,才有可能实践的比较好,所谓「悲智双行」,这是把菩萨道推展到极致的必经道路,也就是成佛。极乐世界是成佛的必经的途径,所以不论是凡夫,还是像文殊、普贤这样的大智慧的菩萨都一定会选择往生净土,愿生彼国之後,圆满大愿跟大智。
天亲菩萨《往生论》有一首偈说:「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要成就佛果,是必须要在往生极乐世界之後才有可能实现的。
大势至菩萨也是选择以念佛来摄化众生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於此界,摄念佛人,归於净土。
《念佛圆通章》是《楞严经》中的某一个小部分而已,可是只要一了解净土法门的殊胜,就会知道释迦牟尼佛在自力的经典当中,就夹藏了这麽一个劝众生念佛往生净土的法,大势至菩萨就是这一品的叙说者。他说他因地的时候,是因为念佛获得利益而能够证到高位的菩萨,今天他来到娑婆世界,随着释迦牟尼佛出现来教化众生,同样的也是以念佛来劝众生往生净土。
大势至菩萨是这样,那观世音菩萨就更不用说了。
在善导大师的《般舟赞》就讲了一首偈:
救苦分身平等化,化得即送弥陀国。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以各种形相来给众生利益,化解灾厄。但其实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菩萨的选择,从根源来讲,是因为佛的力量使他们选择了净土;若以自力来讲,也是以念佛来快速成就佛道。当然菩萨所做的也不仅仅是这样,最重要的就是救度众生。救度众生仍然不是靠自己的愿力来救度众生,菩萨自己当初所发的愿再跟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念佛必定往生」的愿力比较起来,都显得非常的薄弱。所以,最後还是乘着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样的愿力来教导摄受众生。
所以菩萨的选择,向上,成佛要靠净土法门,下化,度化众生也是要靠净土法门。这必须是要深入净土教理之後才能理解。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民国112年(2022)6月8日,讲於「净土宗美国念佛共修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