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於《玄义》云:「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
一乘者,无三乘异,名为一乘。海者,以一味义,喩理一如。故知净土弘愿是净土一乘。故《净土论注》云:「法华经言:释迦以出五浊世故,分一说三。净土既非五浊,无三乘明。」《大经》云:「远离声闻、缘觉之地。」
圣道门通於大小,净土唯大。又圣道门通於渐顿,净土唯顿。又圣道门通於四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净土真教唯是佛乘。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说:「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元照《弥陀经疏》云:「皆是圆顿一佛乘教。」
秽土一乘
《华严》、《胜鬘》、《法华》之教等皆言一乘,与弘愿一乘,有何不同?
一乘虽体是一,敎途不同辙。所谓「佛法华界唯一,胜鬘爲一明一,法华会三归一。」共虽诠一乘。化仪不同,悟入非一。然而同是秽土一乘也、调机一乘也、解会一乘也。悟解一乘也、自力一乘也。龙树菩萨谓之於秽土一乘如鑛金。
净土一乘
今弘愿深奥教门,「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不断烦恼得涅盘」、「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莫讶一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具缚凡愚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一入弥陀涅盘国,即得不退证无生」、「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十地愿行自然彰」。故知既是净土一乘也、超胜一乘也、特妙一乘也、单信一乘也、自然一乘也、他力一乘也。龙树菩萨谓是於净土一乘如纯金。
矿金因分or纯金果分
圣道诸宗纵虽穷法佛内证,於机来说仍是衆生悟解分,不出因分可说之教。(法相宗)凝然常住、(三论宗)独空毕竟、(华严宗)法界圆融、(天台宗)三谛相即、(密宗)六大无碍、(禅宗)即心非佛,宗宗谈异,而解义会心分齐皆是衆生悟解门也、解会分齐也,如华严宗所说「托事显法生解门」。「显法」,显现一切事法。「生解」,产生事事无碍的悟解。故佛敎寄於名色而有言説,修因证果,皆依教行励证、六度万行精勤修行而成就佛果,因果历然可辨,修一分善业,得一分功德,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如是因如是果,故法然上人言:「天台、真言皆名顿教,然彼断惑证理故,犹是渐教也。」善导大师言:「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
而净土门直彰如来果德耳,正是跳机情果分也。济下机大悲,入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寳海全无千波万浪义路分别迹乎。故鸾师言:「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故法然上人云:「非渐顿之所摄,而假与顿教称,以显横超横截之用。」
故净土门是大乘极致,通於大乘、异於大乘、超於大乘,念佛一门通於定散,非定非散,超定超散。此是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首楞严经》取意云:「众生因分如矿金,如来果德如纯金矣。」龙树以此为依据高判之。
弥陀名号万德所归,元照大师云:「行满功成,一时圆证於三身,万德总彰於四字。」《要决》云:「诸佛愿行成此果名,但能念号具包众德,故成大善不废往生。」源信和尚云:「因行果德自利利他,乃至十方三世诸佛功德皆悉摄在六字中。」
究竟大乘超逾诸宗他力顿大不思议之法门
此土入圣爲圣道敎,往生净土名净土敎,自力难行名爲圣道,他力易行名爲净土,圣道敎者时机不相应,有敎无人,有名无实,是故爲劣。
净土敎者时机相应,有敎有人,有名有实,愿行具足,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是故名爲究竟大乘超过諸宗他力顿大不思议之法门。
净土念佛未断惑出过三界之长迷,故以此敎爲顿敎中顿也,净土宗者实敎也,或名眞宗(念佛成佛是真宗)或名眞门(听法入真门)或名弘誓门(选得弥陀弘誓门)或名顿敎(我依照菩萨藏,顿教一乘海)或名一乘也(大乘一味)。
《大经》云:「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宗祖善导大师言:「横超断四流,愿入弥陀界。」道绰大师言:「若得往生弥陀净国,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
善导大师又言:「地前地上元无二,随根利钝超增位。」又云:「十地愿行自然彰」,故知更断惑不借种智地位,不论功用,自然至一生补处,自然证三身觉体,余敎更无类诸宗超过之讲谈,故言顿中之顿,故《论注》云:「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既是不思议谈话也,凡人非所闚知,是果位难思之极理也。
即相不退
净土念佛,乃二敎之中顿敎摄也,於顿有性顿有相顿,今净土念佛何顿所摄耶?
是相顿敎也,相者指方立相。相顿亦名事顿,虽云相顿,即相相而非有相,相虽名事顿,融即事理故,事理倶顿也,故《安乐集》云:「彼净土所言相者,即是无漏相,实相相也。」印光大师云:「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
为有相凡夫,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依有相入实相,易行极致,慈悲至极矣,是弥陀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是真空生妙有,是「色即是空,故真如实相;空即是色,故相好光明。」
无生之理难知难证,往生之道易行易入;因往生而证无生,此净土之胜易也,一切凡夫因此可入圣贤之域。如昙鸾《往生论注》云:「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故知有相凡夫依有相入不退之功德大宝海,故知净土乃「即相不退」之敎门,佛意不思议之宗致。佛愿所建出离故,事中含理,理事不二,义不零落,见生即无生,所以无生之人以无生解而得往生斯则无生而生之义,见生之人以见生心而得无生斯则生即无生义。
相顿大悲之教,指方立相舍此往彼,是如来真空之妙有,是佛意不思议敎门也。宗祖善导大师云:「佛密意弘深,敎门难晓,三贤十圣,弗测所窥,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因少而果大,行浅而悟深,莫如此他力顿大敎也,顿名虽同,超诸宗顿,实名虽同,胜余敎实,难思大用自有相修因直入无相之乐果唯此法门。
生即无生,虽谈相顿,实则色心无二,性相不离。
虽言无二,会心明色,虽谈不离,归性融相,理谈即理,事修相行,今此相顿,终穷极谈,济凡秘术,直立方域,即无方域,正假色相,即无色相,无行无二而悟色心於一法,不解不离而开性相於一心。不改见生当体之凡夫不觉转入无生本际,不断烦恼迷本之衆生立地证得涅盘常乐,以有相心契无相悟,以事相行入实相门,事中得理理中施事,理事纵横自在无碍。佛智难思、佛愿弘深,凡愚各得安立。以相顿爲显超过唯理唯性之顿敎也,据实而论理事纵横顿中顿也。凡愚有相众生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不致堕圆实堕、恶取空之弊也。
(圆堕。谓堕於圆理之弊,如谬解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邪正不二、善恶一如等圆顿教理之义,而破坏戒行,流於放逸。恶取空,谓谬解『空』义而执着於『断空』之见。)
有相执求之凡夫,难悟实相之理,导公大师言:「真如广大,五乘不测其边;法性深高,十圣莫穷其际。」弥陀满足大悲人,为示现他利利他济凡之本怀,由法身无相,无相故能无不相,生方便法身之为物六字名号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而生即无生,成自然虚无、无极之法性实相之身也。故以偈颂曰:
相顿即是易行道,往生无生净土门;他力秘术佛意教,即相不退顿中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