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上有几首题为〈一家人〉的歌,让人联想「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的亲切感。
〈一家人〉词:陈建名/曲:王建勋
我的快乐 来自你的笑声
而你如果流泪
我会比你更心疼
我的梦想 需要你陪我完成
而你给我的爱
让我勇气倍增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依相信 彼此都感恩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分担分享 彼此的人生
〈我们都是一家人〉(词/曲:高子洋)我爱那鲁湾[1]
我的家乡在那鲁湾
你的家乡在那鲁湾
从前时候是一家人
现在还是一家人
手牵着手 肩并着肩
尽情地唱着 我们的歌声
团结起来 相亲相爱
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现在还是一家人
关於「一家人」的情感认同,在很多团体、群组,及聚会场合,经常被强调、被赞颂,或因为人生於世间,多半的时间与情境是孤独、无助,极须与其他人或一群人有更多面、更亲密的连结与依偎,藉此互相给予温暖、安全、支撑,所谓的社交圈、同温层,若更有事业的合作、理念的相类,或信仰的共同,就更易有「生命共同体」的感情与需求。而人类的群聚中,最亲近、最可信赖,也最长久的,就是所谓「一家人」的关系,只要彼此接受了这个意象,瞬间似乎就放下了一切陌生、防卫、冷漠、疏远……,而团结共享、携手合力,乃至於分忧解劳、并肩同行,获得互相传达的力量、信心与默契,有了生存的勇气与喜乐,以及值得继续活下去的目标。
世俗情感如此,宗教徒对教内同伴的情意连结,更有过之,如云:
在耶稣里,我们是一家人从今直到永永远远[2]—–在耶稣里,我们是一家人,充满了欢乐;充满了爱,我们天天和神在一起,圣灵充满我们,充满我们,神的荣耀,照着我们,我们是最幸福的人。在耶稣里我们是一家人,手拉手心贴心,在主爱里我们天天和神在一起,圣灵充满我们,充满我们,神的荣耀照着我们,我们是最幸福的人。
在念佛人心情中、生活中,一家人的感受就更深厚,也更札实,因为彼此都是三界沦落人、六道轮回者,无始以来造业多端,又互相纠缠,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爱)绵绵无绝期」,这可不是诗歌的美学,而是现实的冤家,美则美矣,冤可冤了。幸而今生得闻本愿念佛往生净土的胜易法门,彼此奔走相告,齐聚一堂,同声念佛并相约助念,命终之後,「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样殊胜的缘分有如(清净)一家人,且超越於俗业果报的(冤亲)一家人。而念佛人常用的语言如下:
法照大师<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
一切念佛之人相见,须如父母兄弟姊妹,至亲无别,深生欢喜,各庆不久即当成佛,勿怀彼此之心。何以故?导和尚云:「亲中之亲,无过念佛之人。」和尚讃云:「同行相亲相策励,毕命爲期到佛前。」若作是心,千即千生,万即万生,尽此一形,何处不超三界!愿熟思之,愼而诫之,勿见互生毁谤耳。
<净土宗宗徽>:
既是「念佛、净土、莲花」皆相同,则是「同一念佛无别道,同一净土无别土,同一莲花无别花」。则念佛人同是净土眷属,犹如兄弟,同秉父母(弥陀)气血所生,可谓「本皆念佛人,本皆同根生」,理宜互相友爱,情同手足。
慧净法师<略说净土宗教判>:
《观无量寿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我们……依然(贪瞋痴)三毒具足,依然贪求(财色名食睡)五欲,平常还是会起情绪、计较、不平、苦恼,还是罪恶生死凡夫,但因为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身份即时提高到等觉菩萨的身份,这就是「凡夫菩萨格」。……佛、菩萨、声闻、罗汉,只要念佛,法界的众生,不论凡圣,都是我们的兄弟。
慧净法师<净土法门的核心(七)>:
「普愿有情皆念佛,临终往生极乐邦,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家亲眷属想要永远团聚,只有往生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到了那里,我们贪瞋痴的无明黑暗,碰到极乐世界的智慧光明,一刹那间,当下就整个消失了,我们佛性的智慧光明就显现了,就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光、无量寿了。
智随法师<人生最大的福报>:「我们一起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融为一体,彼此之间也很亲切。」期盼日後也能一起共沐佛恩、同生净土,同是念佛人,就是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今生有幸同闻念佛法门、同信弥陀本愿、同念六字名号、同愿往生极乐,也常在一起做义工、办法会,互相关怀、互相支持,可说是同见同行、同乐同生,到净土而同聚会、同成佛,这样特胜的因缘,可说是弥陀光摄中的「生死之交[3]、至亲眷属」,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慈悲父母[4],让我们同生报土、同饮法乳,一起供养十方诸佛、一起熏闻极乐法音,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所赐,让我们因念佛而舍娑婆之个人业报(有漏五蕴身),得净土之同体新生(无极虚无身),「本皆念佛人」为因,「本皆同根生」为果,如是同声念佛之「亲中之亲」,既非娑婆之久客,乃是极乐之嘉宾,更须「同行相亲相策励,毕命爲期到佛前」!
佛法中,圣道门是在此土转凡(识)成胜(智),净土门乃於彼国超凡(秽)入圣(净);两门虽表面有别,其实相通,只是「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而已,以今生而论,同是念佛人,则亲而近之:永远的接纳(爱心对待);其他修行者,则敬而远之:暂时的隔离(耐心等待);如〈宗风〉所说:「亲近同门,切磋法义;若非同门,不亲不近」;然而,这只是一时的差别(待遇),长久而言:佛法一切门,终归於净土;圣道一切行,总摄於念佛。因此,若遇有缘人,该说的就说,将「六字名号」传过其耳、植入其心,先结法缘,就如失散多劫的远房兄弟,今生相见虽不亲,先意问讯诉旧情,传达了弥陀救度的讯息,就由弥陀光明去摄受,我辈继续守愚念佛,静候佳音。
法照自惟:垢障深重,多劫沈沦,有少微因,遇斯净教,悲喜交集,庆跃于怀,信自己身,与念佛衆,尽此残生,定超苦海,舍最後凡身,得无上圣智,生死永断,更有何忧。
「家」乃世间的组织与意象,是凡夫之间欲爱的结合,互相贪着、束缚、需求与伤害,虽也有温暖、欢乐、安全与满足,却是有限而无常的[5],所以,在人间出家,须从身从心坚定地宣告:即由此刻起,舍弃一切「俗家」相关的人、事、物、名、想、行(舍家弃欲,而作沙门),不再经营、挂念。极乐改以国(土)为名(唯一例外,《观经》「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有所区别。汉译之「家、国」,在文化上也有性质、范围的不同,所谓「诸侯有国,大夫有家」,齐家、治国,既有等级、也是正名,不可僭越、混淆。虽然宗法制上,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充[6],但封建制崩坏之後,家与国少了血缘的连结,而转为契约关系[7];且伦理上,家为一己之私,国为众人之公;若有必要,个人须自愿的弃家为国、移孝作忠,因为,没国哪有家?国破家何在?净土三经的汉译,在世间为「家」,在极乐为「国」,或有适应中国文化之意。
同是念佛人,赞叹念佛人
古今往来一切念佛人,同在南无阿弥陀佛的慈光摄受下,相认、相亲、相感应。教团中还有很多这样纯情的念佛人,或群居、或独处,或热情、或静默,随顺本业,各适其性。在赚钱养家中念佛,在相夫教子中念佛,在退休养老中念佛。或在刻印写字、装潢改建、公关导游、运筹折冲、管理财务、钻研教理、编辑校对、扫地烧茶、应门打磬、插花供果、流通法物、接送同修中念佛。日日月月年年,念佛不辍;展现的身姿虽有不同,都活得庄严喜乐、安隐无诤,都让人感动、给人信心;日子越久,念佛的心也越憨厚纯净,逐渐化於平实、平淡、平常,有如基督教:「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这麽多的现代妙好人,从不同角度见证了念佛的可贵—–不废置生产业、不离人情义理的念佛,可大可久。「南无阿弥陀佛」的心声,多半是在日常生活的欢乐与悲伤,顺利与横逆之中,脱口喊出的。是赞叹,是祈求,或想念、倾诉、撒娇、或什麽的,已分不清了。总之,行住坐卧常念佛,喜怒哀乐不离佛;南无阿弥陀佛,像百听不厌、百唱不累的歌,自然回响在心口之间。纯净的念佛声中,有弥陀的呼唤、有祖师的劝请、有同修的问候;也有古今一切念佛人的合唱,在阿弥陀佛的光摄中,融成一片。信或不信,是凡夫的心;凡夫心本来就无常虚妄,不可依靠啦!重要的是念佛—–阿弥陀佛的敕命、许诺;是凡夫往生的唯一凭藉。所以,不必计较个人的信或不信,只管念佛,就与弥陀相应,阿弥陀佛就乘愿而来,满足祂的承诺,接引念佛人往生。就是这样,不用多虑啊!念佛必生—–念佛必生—–别无玄妙!
多一个亲人,多一份温暖;世间多一桩因缘,净土多一位同学。幸福啊!极乐世界的名额无限,也不必报名,南无阿弥陀佛早就预留了十方众生的位子。何时念佛,就何时往生;念念念佛,就念念往生。
本愿念佛是「以行立信」,因为「信难行易」,众生的心多麽无常,众生的信又多麽易变,所以,佛的慈悲不可思议,让我们能舍难取易—–最难的「信」是佛替我们完成的,不是众生浅薄的信心所能。我们只管念佛,在念佛之行中,感受弥陀的悲心,受到弥陀感动,因感动而继续念佛,「信」与「行」也在其中彼此增长……。
「他力三心」是不论定善、散善、智愚、善恶、皆悉信顺弥陀真实之救度,故三心统摄於「深心」。善导大师说「深心,即是深信之心也」,而开展出「七深信,六决定」的解译,归纳之即是「二种深信、就人立信、就行立信」等三要义,再归纳之即是「机法两种深信」。
〈心要一〉: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心要二〉: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就世间的情理,只该以「道」为尊、以「贤」为尊,这样的尊敬,乃依其实质内容而发的赞叹,而不是「形式」上的较量、规定。也就是说,因为他有道力、有德行,是我不足而「心向往之」的,所以我尊敬他,且愿「成为那样的人」;一种自觉的景仰、自我的提升,而不因尊敬他人就矮化自己(尊他而卑己)—–於是「被」尊的人、与「能」尊的人,都一样够水准,相知相惜。唯一的差别是:「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先觉指点後觉、专业引导初学。
其次,本愿念佛法门应无「僧尊俗卑」或「僧俗平等」之类的问题—–相对於「大悲大智的阿弥陀佛」,娑婆众生,都是「罪恶生死」凡夫,都是「卑下无助」的,也同样是称念佛名、乘佛愿力,仰赖阿弥陀佛的救度而往生,所以出家、在家都在「机、法二种深信」的自觉下,不致有任何「妄自尊大」的心理,且造成「×尊×卑」的现实。而只有「平等」的信心、「平等」的念佛、「平等」的自律、「平等」的救度,且同是娑婆沦落人,而同根同气、同见同行,「同发菩提心」,虽因缘不同而暂现出家或在家之相,但同在本愿摄取下、同处念佛道场中,只应更团结、更融入的为了「自信教人信」而各自发心、随缘奉献,且彼此扶持、互相感恩!
本愿念佛法门在中国佛教界失传太久了,我们所受的佛学教育中,几乎没有这类观念;若不是净土宗历代祖师的着作引导,我们这辈子可能依然错过,甚至误解;若珍重此难信之法,即应自废(之前的杂学)武功,重新修习;若有人说,如今对此法门是「一知半解」,或许还不敢当!但至少不能用一般广义的佛学常识来套用、理解这个「易行难信」「超世别愿」「诸佛共赞」「大悲普摄」,特立於「圣道门」之外或之上的新领域。
也须学习以昙鸾、道绰、善导,乃至法然,各位祖师「净土门」的眼界、心量,以重建个人的佛学知识与人生观。也许更虚心的闭门读书,脱胎换骨,才能免於误己误人。《往生论注》:「此清净不可破坏,不可污染;非如三界,是污染相,是破坏相。」
虽然,我们这样的罪业凡夫,多劫以来,身心作为不离三毒,可说是恶性难改、浑身是病;但只要信佛本愿、称念佛名,二河之间,自现一条白道;烦恼丛中,大放无量光明!在「自信教人信」的路上,从阿弥陀佛的慈悲摄受,获得更多的信心与潜力,恰如其分的发挥,或不愧於蒙佛救度的此生!而更重要的是,在「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之後,应自我惕励、互相提醒:即从此刻起,相续念佛不退,直至命终往生!
源信<横川(念佛)法语>[8]
离三恶道,生於人间,应大庆喜。
自身虽贱,不劣於畜生;
吾家虽贫,犹胜於饿鬼;
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
世间之难住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
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
故生人间,应该庆喜。
信心虽浅,本愿深故,任凭必往生;
念佛虽倦,功德大故,称念定来迎。
故遇本愿,更应庆喜。
庆喜中有厌离心、有欣向心,有机法二种深信:人间是六道升沉的枢纽[9],因为人类有分析、思考等能力,在六道之中,既非畜生之贱、亦非恶鬼之贫、地狱之苦,是适於学佛修行的道器,故可庆喜,应善用此优势而至诚念佛,往生极乐,了生死、速成佛。然而,人间也是释尊所教化的娑婆三界,如《往生论注》所云:「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是无穷相,……是生死凡夫流转之闇宅。虽复苦乐小殊、修短暂异,统而观之,莫非有漏。」《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因此,当起厌患心,以世间之难住而多忧为出世之缘;并生欣乐心,以弥陀之本愿深、功德大为往生之信,如善导大师云:「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後,入彼涅盘城。」如是则能於娑婆生厌而信「机」,於净土有欣而信「法」,机法二信相照而相成,於是死尽偷心而念佛,必得往生。
妄念原是,凡夫本体,妄念之外,别无心也。
直至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
知此念佛,即蒙来迎。
乘莲台时,能翻妄念,成为觉心。
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花,不染污泥。
决定往生,不可有疑。
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
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
厌秽欣净而起三心,三心归一心,以深信(信受弥陀救度)之心,至诚念佛(专称弥陀佛名),回向愿生弥陀净土。妄念既是娑婆凡夫的(烦恼)本性,一般人不在乎其存在,或称之为思考、想像、白日梦,而习以为常,甚至善用之以营生、交际,创作。在佛教,小乘人修戒定慧,则避妄念如不及,或降伏之、断除之,乃能得定、入涅盘;大乘人则与妄念共存,但以般若慧深观其自性空,「妄念尘劳,即清净法性」而不即不离,如云「不除妄想不求真」(证道歌),或云「知此现前介尔之心,体即真如,具无边德,便能观察一切妄念无相」(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净土宗更是「妄念起灭,不碍往生」,只因:念佛往生,全凭佛力,不关乎凡夫之妄念或定力!这是有别於前述「自力断惑的大小乘」之特胜处,一切仰凭弥陀大悲愿力之摄受,信受佛语而专称佛名,此外,「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法然上人《十念法要》「正念白道,不顾二河」,只管念佛,骑声盖色,「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不断烦恼,得涅盘分」,「非光碍也,碍属众生」[10]。妄念虚幻而自生自灭,名号真实而不生不灭,於妄念丛中相续念佛,如「清珠下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彻悟禅师语录.卷上)若有人认为「口虽念佛,心不止妄念者,虚假之念佛,须澄静其心」,这种想法是圣道门之意,不适用於净土门,隆宽上人〈後世物语闻书〉云:今之凡夫,自己断除烦恼甚难,即虽妄念,亦复难止。然而阿弥陀佛监此,预先为如斯之众生,建立他力之本愿,誓以名号之不思议,除众生之罪,唯此名他力。若知此理者,则我心不嗜止息妄念妄想;不嗜澄静难静散乱之恶心;不励凝止难凝之观念观法;唯念持佛之名愿。但有本愿故,虽充满贪、瞋、痴、烦恼之身,必得往生,信此故心安也,唯此名易行道。......所谓众罪皆灭者,唯在最後一念,舍身往生彼土之谓也,唯此名净土宗。
又於<自力他力事>云:罪业日日累积,妄念常起不止。虽然如此,彻底仰凭弥陀誓愿,念佛不怠者,阿弥陀佛忝放遍照光明,照护此身;并率观音势至等无量菩萨,行住坐卧,若昼若夜,不嫌一切时处,护念行者,目不暂舍。
又,显意上人《竹林钞》亦云:凡圣道门所教者,止妄念、静散乱之念佛也;然而烦恼内具,恶缘外催之凡夫习性,见物闻事常发妄执,无不散乱。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之我等,欲静乱心,事实甚难。……故发起念佛之信心,而不疑本愿不思议之人者,不被恶业烦恼所动,妄念之中,散乱心之上,口称名号,心念名号,身敬名号,三业共成南无阿弥陀佛,一声消十恶之罪,绝流转之障。
若能如此理解、如此信受,则「妄念之起,弥增念佛之信心」,可谓「善学者尽其理」《荀子.大略》,不仅知其真假、轻重,不被人惑乱;且能借力使力,转他说(圣道之疑)为我用(净土之信),但有个前提,必须对弥陀悲愿不可思议,凡夫称名,必生净土的事理,有一以贯之的信心,之後就仰凭佛力之加持,恶缘外催而不动,烦恼内乱亦不退,就这样安分单纯的口称佛名,凭信向前、正念直来,不再堕於「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荀子.解蔽》的困境,而能安住於「至诚,则无他事矣」《荀子.不苟》[11]。又如《拾遗古德传》卷四之五云:凡於此身,内怀三毒,外行十恶。所作虽有强弱,三业皆是造罪;所犯虽有浅深,一切悉是妄恶。……造与不造,皆是罪体;思与不思,悉是妄念。……乘愿力者,往生无疑。不依罪业之有无,唯在本愿之信不信。
是故,只问「信心」深浅,不论「妄念」多少,起初可能「信」浅「妄」多,若能常怀惭愧,仰谢佛恩,或蒙佛加持而厌此娑婆、欣彼极乐,则娑婆之妄念渐少而极乐之信心增多,此消彼长,妄弱信强,更因佛光之摄取而转妄念成净念,「乘莲台时,能翻妄念为觉心;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花,不染污泥,决定往生。」因此,不须在净、妄之念上打转,而徒耗心力,只须专注於称名念佛,依佛愿力,即得往生。所谓:路只有一条,信心向前走,就对了。
注释:
[1]<当代原住民歌谣中「想像共同体」的打造:〈我们都是一家人〉的诞生与传唱>:後原住民歌谣的诞生年代,正值原住民人口大量外流的时候。这群离散人口,在都市常处於弱势,常遭受歧视,需要像「我们都是一家人」歌谣来团结我群。
[2]我们能在主里成为一家人,这一切都是主为我们所做的希望家人都能成为神的儿女
[3]慧净法师<救恩篇>: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已音讯渺茫;狂飙逐梦的少年玩伴,已人各一方;高谈阔论的青年死党,已各分东西;海誓山盟的初恋情人,已男婚女嫁;而肝胆相照的生死之交,更常已先走一步。……最好的朋友是弥陀,弥陀愿作你永远最好的朋友。
[4]《大集经》:唯佛独是众生父,於烦恼火而救拔。《楞严经》: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又:如来为一切,常作慈父母,当知诸众生,皆是如来子。
[5]《大经》:「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6]有人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7]习惯上虽沿用「宗法」的情感与名称,如君父、臣子,弃家为国、移孝作忠……〈原君〉:「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8]成刚法师<源信上人净土法语述义>,觉藏法师<横川法语>
[9]印顺法师《成佛之道》「人中苦乐杂,升沈之枢纽」:在五趣中,人是「升沈之枢纽」。如生天,是由於人身的积集善业,修习禅定。……堕落恶趣,也大半由於人身的恶业。……身的行善作恶,是一总枢纽,一切都由此出发,上升或下坠。人身是这样的,应该警惕,不要失却人身,堕落恶道。也应该欢喜,因为了生死,成佛的机会到了!
[10]关其祯:六道凡夫众生皆是烦恼成就,妨碍众生信受弥陀悲救。诸佛菩萨种种善巧方便、言辞譬喻,欲令众生信受!慢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疑障—–正念修行,不得杂疑,必得生也/见障—–最初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
[11]虽不须培养「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的浩然之气,却可以有「万物皆备於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的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