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观经》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结尾处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的那句话,「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是这麽解释这句话的,「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是结论,这个结论是怎麽得出来的呢?前面四个字很关键,就是「望佛本愿」。可以讲,「望佛本愿」就是方法,用这种方法看《观经》,才能看懂《观经》的真正含义。
「望佛本愿」,是善导大师解释《观经》、开立净土宗的着眼处;「望佛本愿」,也是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这净土宗正脉传承的流贯处;「望佛本愿」,还是释尊来到娑婆世界心中暗藏的本怀处;「望佛本愿」,更是十方恒河沙诸佛舒舌证诚念佛法门的根由处;可见,「望佛本愿」非常重要。
有的人想学净土法门,说「我应该怎麽学?」有的人初接触净土法门,说「我怎麽就信不来呢?」其实都是有方法的:学净土法门,下手处就是「望佛本愿」,了解了弥陀的本愿无条件救度,就能学好净土法门;信净土法门,下手处也是「望佛本愿」,了解了弥陀的本愿无条件救度,就能相信净土法门。
有的人学了净土法门之後,说「我罪业深重,恐怕不能往生」;错了,错在哪里?没有「望佛本愿」,他是在「望己罪业」。还有的人学了净土法门之後,说「那我可以随便造业了,反正有弥陀无条件的救度」;错了,错在哪里?错在没有「望佛本愿」,他是在「望贪瞋痴」。
有的人说「为什麽他遇到逆境,就能把逆境转化为学佛、念佛的养料呢?」因为他「望佛本愿」,他是从弥陀大悲本愿无条件救度的立场看待一切,所以任何逆境都能转为营养。还有的人说「为什麽他就能凡事正面思维,而不会负面思维呢?」因为他「望佛本愿」,弥陀本愿无条件救度如此光明正直,当然会让人正面思维。
其实,如果把「望佛本愿」翻译一下,「望佛」就是「一向」,因为是一直望着阿弥陀佛,不是望着别的佛菩萨,也不是望着旁边的老张、老李,更不是望着自己;「本愿」就是「专念」,口称佛名就是弥陀的大悲本愿嘛;所以,「望佛本愿」就是「一向专念」。
如果把「望佛本愿」再翻译一下,「望佛」就是「南无」,都「望佛」了,都靠佛了,还不是「南无」吗?「本愿」就是「阿弥陀佛」;所以,「望佛本愿」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不论是学佛还是日常生活,我们都要时时刻刻记得「望佛本愿」;「望佛本愿」就是望着光明、望着真理、望着希望,越望越法喜,越望越安详。如果起负面情绪,就知道自己没有「望佛本愿」,而是在望贪瞋、望罪恶、望烦恼。而此时此刻,弥陀仍然用慈悲温暖的目光望着你,直望得你都不好意思再看贪瞋、罪业和烦恼了;不得不把自己的目光转向弥陀,去「望佛本愿」,去「一向专念」,去「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写到这里,我才忽然明白净宗师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师父说「其实我们是怎麽成佛的呢?是阿弥陀佛一直看着我们,直到把我们看成佛」。
佛涵
2020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