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临终往生极乐世界的瑞相或称善相、好相,於古今各种往生传记,大都会看到记录者记载着当时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的各种瑞相。例如:临终者自说自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来迎,或他人亦见佛圣来迎;或是临终者预知时至、或是见花、见光、闻到妙香、天乐鸣空、合掌念佛而逝;或是断气後全身冷透唯顶门犹温、肢体柔软、面色红润安详等等善相。
若说念佛人临终有什麽瑞相,能证明一定往生极乐世界?老实说,念佛往生阿弥陀佛的清净报土,是超越世俗凡夫的认知经验,这就只有佛与佛才能真实知道,他人不知了。因此要判断生平念佛於临终阶段,或是生平未念佛而於临终阶段或中阴身阶段才遇善友劝导助念者,有无往生极乐世界,是一定要依据阿弥陀佛净土教法的教理来判别。否则若要只从临终或死亡後之事相上来判断,而不导入弥陀净土教理的话,大概只有佛才能真实了知。
依阿弥陀佛净土教法的经论而言,念佛人只要能够真实信愿念佛,乘佛愿力,不论临终有无显现瑞相,都是决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即使临终因故昏迷而无法称念佛名,甚或因意外而惨死,只要平生有真实信愿念佛,亦可随重大的净业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譬如树常西向曲,若有斫者,必当西倒;更何况阿弥陀佛根本愿说:信愿念佛者「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因此念佛人不必特别去期盼临终有无出现往生的瑞相,而是应当省察检点自己是否具足真实信愿,是否真愿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当然这就只有他本人与佛才知道。
阿弥陀佛净土教法为什麽要谈论瑞相,以种种灵瑞,作为往生证验?因为阿弥陀佛净土教法说:十方众生只要真实信愿念佛,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决定往生极乐净土成佛。此一教法虽是殊胜易行的成佛法门,却也是很难信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明了,二乘非所测,更何况是生死凡夫。所以对於真实深信切愿持佛名号的念佛人而言,因潜通佛智,若是临终出现如经文所说的瑞相,除了可以作为往生净土的证验;也能借此瑞相,导引启发初机学佛念佛人,或是其他宗派的修行者,对阿弥陀佛净土教法的信心。
至於在经文里有提到过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的瑞相之经证,根据正依经典的净土三经内容,略说如下:
一、《佛说无量寿经》提到阿弥陀佛第十九愿说自力修诸功德的念佛人:「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所以有言及三辈往生者,临寿终时,念佛人必定自见阿弥陀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接引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佛说无量寿经》中,释尊所说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的瑞相。
二、《佛说观无量寿经》於〈九品往生段〉,每一品都有说到往生极乐世界瑞相:临终者会见到阿弥陀佛与圣众,现其人前来接引。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会放光,手持莲花,会安慰赞叹他等等瑞相,此人见已欢喜,即便命终随佛往生极乐世界。
於九品往生之中,最具戏剧性与震撼性的「临终业成」之瑞相,是记载下中品「破戒次罪凡夫」与下下品「五逆十恶重罪凡夫」於命欲终时,因恶业苦报现前,地狱众火俱至,本应堕地狱受苦无穷;但由於临终得遇善友为说阿弥陀佛净土妙法,或因闻信佛名、或称佛名而罪除,地狱火化为清凉风,见佛圣手持莲花来迎,往生极乐世界。
除此「临终业成」的往生瑞相外,《观经》也记载韦提希夫人与其五百侍女,因闻法与佛力故,平生之时即已圆满成就往生极乐世界的净业事相,即所谓「平生业成」的经过:韦提希夫人於第七华座观时,拜见西方三圣後,心生欢喜而得悟信忍;其五百侍女,闻佛所说,於释尊放眉间光,〈光台现国〉时,也因见极乐世界与西方三圣,心生欢喜,各发无上菩提心,愿生极乐世界。而且都得到释尊授记,皆当往生极乐世界。
三、《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三经结论之经,佛再次总结说明平生信愿念佛的人,「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佛圣会慈悲加佑,令临终者心不倒乱,「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是《佛说阿弥陀经》释尊亲见是利,与十方诸佛所证诚的往生瑞相。
另外,唐朝.智周法师(西元668-723年)《成唯识论演秘.卷三》有言及《众生未然三界经》所谓的「临终徵验偈」,说:「《众生未然三界经》云:人临终时,将生地狱,神识从足出;生畜生者从膝出;坠饿鬼者从腹出;生人者从心出;生天者从眼出;作圣人者从顶出。」笔者曾经於助念时,有人问此「临终徵验偈」之「顶圣」瑞相,能否做为往生极乐世界的证验?
印光大师於《文钞》有几篇开示,提到「临终徵验偈」之「顶圣」瑞相,可做为往生的证验,例如《文钞》(三编下册卷四.张慧炳往生西方决疑论)说:「若通身都冷,顶上犹热者,则超凡入圣。生西方,为超凡入圣之最胜者,故曰顶圣。」於(三编下册卷四.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也说:「若通身冰冷,唯顶上热者,必生西方入圣道。」但是印光大师也说其前提是要念佛人,平素有真信切愿,愿意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同时印光大师也提醒大家助念时,要至诚恳切,不须专事探试徵验,有无「顶圣」瑞相,以致误事。如《文钞》(临终三大要)所说:「然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致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过,实为无量无边,愿诸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探彼热气,後冷於何处也。」弘一大师於《人生之最後》也说:「顶门温暖之说,虽有所据,然亦不可固执。但能平日信愿真切,临终正念分明者,即可证其往生。」
最後要注意监别的瑞相,是有的人即使没有念佛愿生极乐世界,例如修圣道门的行者,或是外道修行者,或是慈心行善者,他在临终的时候,也可能因忆念善法而「善心死」;见到善的境界,出现瑞相,会在一种安乐喜悦的心境当中,显现出脸色安详而逝、肢体柔软等瑞相。
於《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十》有提到:「若人命终当堕地狱,有十五相。当生饿鬼,有八种相。当生畜生,有五种相。当生人天,各有十相。」意即临命终时若出现各种善恶之相,即可预知其来生决定投生於五趣的何趣;例如:於临命终时有十种善相,决定生天,如经文所言:「一者、起怜愍心;二者、发起善心;三者、起欢喜心;四者、正念现前;五者、无诸臭秽;六者、鼻无欹侧;七者、心无恚怒;八者、於家、财宝、妻子、眷属心无爱恋;九者、眼色清净;十者、仰面含笑,想念天宫当来迎我。若临命终具此十相,决定生天。」
简言之,从阿弥陀佛净土教法来说,念佛能否往生极乐世界,全仗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之摄受;意即念佛人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愿生极乐世界者,无论根机如何,皆可於现生临终时,蒙阿弥陀佛亲垂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决定在於佛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真实不虚,和有无显现瑞相无关。然而有时候如果为人助念,有出现往生的瑞相,也能借此瑞相,启发激励大家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