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言:「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众生往生极乐净土的信愿,不是众生自己所发心的,而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悲愿,彻入众生的内心,而成为众生归命的信愿」。有了对於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深度的信解之後,很自然的就一改原本四字称念佛名,成为称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而一心专称弥陀佛名。
信、愿、行是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具足信、愿、行。「南无」是归命,归命就是信与愿,众生在称呼南无的当下心情就是相信,信受弥陀救度,也是愿意,愿生弥陀净土,所以归命就是信愿;「阿弥陀佛」是行,这个行是阿弥陀佛兆载永劫所修所累积的无量菩萨功德万行。因此,众生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当下,声声都已经具足了「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信愿行三资粮。
2014年初,接触净土宗宗风俗谛时,对於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特别印象深刻,觉得很特别,因为在圣道门里,通常像普贤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对於佛我们习惯以「礼敬」这个词语,但净土宗宗风俗谛是「对弥陀恭敬信顺」,对阿弥陀佛是以「恭敬」这词语。「信顺」也很特别,因为通常圣道门都是用「正信」这个词语,但是宗风是用「信顺」,总是感到这个信好像酝涵着不同的意义。
在修学过程中,许多本愿思想法义都是从道友净理法师处听闻到的,因为末学总以为出家众有机会相处时,应该多多在法义上彼此分享,因此很感恩净理法师。有一天法师说: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众生自己念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求来的,而是阿弥陀佛时刻主动、积极、平等、无条件等待我们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悲愿,彻入众生的内心而成为众生归命的信愿」。记得当时听到这样的说法,感到很不一样。後来有机会在净土宗丛书当中阅读到「众生往生极乐净土的信愿,不是众生自己所发心的,而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悲愿,彻入众生的内心而成为众生归命的信愿」,尽管阅读当下无法真正的理解,但是内心深处对弥陀佛已经有了不同以往的认知。
2012年,有机缘再听净理法师阐释善导大师「两种深信」的时候,当时心中感到:身为佛弟子,因为想要出离六道而信佛、学佛舍俗出家,但是对於要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这就不免令人思考,当下感到为何净土宗法义会有这样深的罪恶观。尽管潜意识种下了异於往常的价值思维,但是末学还是愿意接受这样的价值观,尤其後面两句「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这样的法语实在令人感到落寞、无力出离轮回,旷劫是不知道多少劫以来,时常在六道当中浮浮沉沉,永远没有跳脱离开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道。
随着2014年较有机缘与净土宗接触,法兄弟们散发出的谦卑柔和,令人感到温馨。虽然不是那麽深刻理解「两种深信」的罪恶观,但至少感到若是人人具足这两种深信,那麽生活中,僧团里面就更能够包融彼此的习气。随着2014年10月开始每天背诵《念佛人每日诵念思维》:「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自觉愚恶,过於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对弥陀恭敬信顺」,「信」就是相信阿弥陀佛有救度众生的功德能力。原来这个「信」就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所提到的两种深信: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渐渐能够体悟理解:原来南无阿弥陀佛是能够救度十方众生出离六道轮回的佛,原来「对弥陀恭敬信顺」的「信」不只是相信,还要深信;不只深信,还要决定深信。决定深信自己本身,此时此刻是罪恶满身,轮回六道生死的凡夫,不只此时此刻,而是旷劫以来,也就是无始劫以来,都在六道当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永远都无法离开六道,从六道当中跳脱出来。
「对弥陀恭敬信顺」的「顺」就是接受顺从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悲愿。如《观经四帖疏》言: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佛愿就是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当中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
「佛眼遍观,有否见我之人,佛耳遍闻,有否念我之人,佛心遍览有否忆我之人」。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文句,就觉得很特别,佛眼遍观,佛耳遍闻,佛心遍览。随着多次与居士分享净土法义,经常解说「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有一天突然心开意解,自然连结起经文,原来佛眼遍观;佛耳遍闻;佛心遍览就是依据《无量寿经》的经文「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有了这样的体解之後,感到很法喜,对南无阿弥陀佛也从不了解到此刻转为信解。
「被南无阿弥陀佛的悲心所触动,就会很喜欢念佛。」秉持厌离心切,无力出离的动机,五年前,尚未学习善导大师本愿思想以前,末学就开始念佛,念佛之後的平静与祥和即是很喜欢念佛的原动力。後来在净土宗丛书当中阅读到「被阿弥陀佛的悲心所触动的人,就会很喜欢念佛。」当下就体会到阿弥陀佛的呼唤,无力出离的凡夫如末学,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呼唤了。「众生往生极乐净土的信愿,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悲愿,彻入众生的内心,成为众生归命的信愿。」。「有规划的人生就是蓝图,没有规划的人生就是拼图;有方向的人生就是启航,没有方向的人生就是流浪」。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悲愿,就是我们生命的蓝图,专称弥陀佛名就是我们生命的启航。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之後,我们将依循南无阿弥陀佛所为众生规划的蓝图起航,朝向西方极乐世界不再於六道当中轮回流浪。
南无阿弥陀佛!
释印彬
2016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