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之指」与「国王新衣」这两个主题连在一起,乍看之下,可能会有突兀的感觉,其实他们都有共同的相似之处。
现今是网路时代,讯息传递既快又广,影响层面非常普及广泛,而一般初学佛之人,没有选择法门的能力,也分不清世间法与解脱法,大都是盲从心态,哪里人多就往那里聚,哪位法师曝光率高,就认定是佛法的代言人。如果因缘善根成熟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绕了一大圈,才能遇到善知识指引,找到真正安心的解脱法门,如果因缘善根不具足,则将会「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这是目前佛教界的普遍现象。
走过圣道门,才真正知道修行之难,然而当今的弘法者天天高举「清净心、一念不生、看破、放下、无住生心」的大旗,高攀这种做不到的圣境,到最後都沦为口号,因为讲的人自己做不到,听的人也做不到,午夜梦回,可曾想过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佛法东传中土至今约2000年,算一算有几位开悟见性证果?又有几人有六祖慧能之根机呢?
禅宗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以「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麽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来修「无念、无相、无住」,这些对末法浊恶众生来说,正如龙树菩萨所言「重如举三千大千世界」。对末法浊恶众生而言,妄念是我们的本体,有一句台湾俚语「乞丐赶庙公」,乞丐比喻妄念,庙公指清净自性,我们的清净自性从来没有当过一天的庙公,我们的清净自性从来没有住持过一天的佛性之庙,无始劫以来,认贼作父,习以为真。
释迦本师成佛宣言:「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於是世尊为了让众生去除妄想执着(妄念),讲了三藏十二部佛经,说了种种修行的方法,但是直到今天,众多修行者中,真正悟道证果者,其比率之渺少,可谓百千万分不及一,就拿现在往前推,被公认有证量的,也只有民初的「百年虚云」,虚云大师开悟之偈语:「杯子扑落地,响声明历历,虚空粉粹也,狂心当下息」,狂心就是妄念。所以说「万行离念一遍证」,一切修行就是为了要去除妄念,而去除念头必须要有定的功夫,定还不够,外道也有定,纵然修到了的非非想处天,八万劫一到,定力一失,仍然继续轮回,所以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禅定若无般若空性引导,最後还是落入有为法。
《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对治妄念之法,比如要铲除一座妄念之山,需要使用工具,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选择,当然大型的挖土机是最好的选择,当如山的妄念被挖土机铲光之後,剩下了挖土机和开挖土机的我,要如何处置?这才是禅定的瓶颈,所以天台的止观双运,就是以观般若空性来突破这个关卡,证入我法两空,出离生死。讲到这里就可以略知圣道修行之难了。
为什麽我要讲这一段?因为在我十八岁与三十岁各有两次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的定境,十八岁那年的暑假,午睡後,我在床上打坐,顿时感到一阵清凉,从头顶直灌而下,通身舒畅,妄念全无,这是我这辈子刻骨铭心的体验,可惜时间很短,感觉妄念回来的力道之强与速度之快,是无法阻挡的,无能为力,只能任其摆布。
因为自己曾经有过定境,对照目前这些说法者的情况,所以才有感而发,写了这篇「穿着国王新衣的说法者」。
当时为了写这篇文章,再度阅读《国王的新衣》,感触颇深。对於作者在人物的安排,以及描述人性虚荣之细腻,直可媲美清朝讽刺小说经典之作——《儒林外史》。
小时候,读《安徒生童话》只是单纯以赤子之心,当作课外读物阅读,存留在记忆中的印象,只知道《国王的新衣》是骗子虚构的把戏,是根本不存在的,对於探讨人性本质的弱点,相对於童稚的年龄是无法理解的。
作者安徒生在《国王的新衣》里,安插两位代表性人物,一位是最诚实的大臣格林,另一位是最聪明的大臣布朗,两人终究还是在人性虚荣的作祟下,共同掉进骗子安排的骗局,进而全国上下集体配合演出一出自欺欺人的讽刺剧。
《国王的新衣》的童话故事,所描述的情节,比之现今的佛教界情况,似有颇多雷同之处;每见说法者高谈「般若自性,真如实相,无相空性」,或明示或暗示,或以证道者自居,俨然是真理的化身,若有疑其证量者,即被归类为下根愚劣之机,故其徒众皆不敢有疑,赞叹恭维之声此起彼落,充斥整个寺庙,进而蔓延至整个佛教界。
然,欲以「般若自性,真如实相,无相空性」的材料编织成的「国王新衣」,如果不是已经彻证了真如实相者,自己是看不到的,当然他的信徒也看不到,然而师徒们却一昧浸淫於实相无相,看不见的「国王新衣」里,久而久之,习以为真。殊不知凡夫未能破空证空,与真如实相是不相应的。
曾经我也是呐喊赞美《国王新衣》的人群之一,曾经我也是穿过《国王新衣》的说法者,幸运的是,我听到了那个小男孩,天真无邪的声音,如同听到一千三百年前善导大师的「机深信」:
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点出了罪恶生死凡夫内心的真相,虽是一记难以承受的棒喝,同时也给了罪恶凡夫的我,开启了安心起行的大门;人贵自知,当卸下了自以为能自力修行的假面具之後,才能进入「法深信」:
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的真实利益。
印光大师言:
凡夫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劫以来的业力!
《地藏经》云:
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
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随业流转,业力做主,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又《安乐集》云:
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未曾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见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论道俗,未有其份,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而今,阿弥陀佛经五劫思惟,永劫修行,将祂的涅盘实相功德,及法报化三身,与体相用一起,全部成为「南无阿弥陀佛」有相状的六字名号,所谓「寄实相於有相,纳万得於六字」,使念佛凡夫能与涅盘实相相应,进而「全摄佛德成自德」。这是弥陀为让中下之辈能攀缘执持有相名号,於着相而求的同时,即得解脱。
所以用有相的六字名号为材料,所做的「国王新衣」,不但可以看的到,也可以穿上身。无须也不能再加上九界自力任何作为。
分享一则耀修法师的母亲预知时至、念佛往生的真实事例。
耀修法师的母亲念佛已经几十年了,是由耀修法师教其念佛的。老菩萨念佛念得非常快乐,非常法喜,一天只睡一小时,从凌晨一点念到晚上十二点,几乎不停,躺下睡一个小时,困得连海清都来不及脱,躺下就睡,凌晨一点醒来接着念。平时家里来人,也顾不得招呼,比如让客人坐,老菩萨就往凳子上一指,「南无阿弥陀佛」;给客人拿东西吃,也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反正不管什麽时候,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老菩萨念佛的法喜程度,可想而知。
在老菩萨五十多岁的一天,耀修法师那时在南京出家(老菩萨在湖南老家)听到耳边有人告诉他,让他回家。接着几天,又接到母亲要他速回家的消息,於是耀修法师回到家中。母亲对他说:「西方三圣来告诉我了,一个月後要接我走,你帮我料理些後事吧!」耀修法师一听,哪里肯信!心想,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母亲自己最清楚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婆,说自己预知时至,一个月後要往生,用耀修法师自己的话说,说甚麽都不相信的。但是母命难违,於是耀修法师和弟弟(其弟亦是出家人)在村里买了一片空地,盖了个小茅棚,让母亲就在此往生。
耀修法师又给附近莲友打电话,想找几个人来助念,但是没想到,大家听到老太太是预知时至,竟来了八百多人。可能大家都不相信,想一试真假,才来助念的,其中有一半是来看热闹的。
往生前的一个月,老菩萨告诉耀修法师,西方三圣是在凌晨两、三点来,待了有二十分钟之久,期间和他说了好多话,大致说,临终时什麽经咒忏都不用念,连《阿弥陀经》都不需要,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了。老菩萨还对耀修法师说,西方三圣真是太庄严了!庄严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世间的佛像、雕塑,都不能刻画出其庄严。老菩萨往生那天,八百多助念的人都到齐了,身体无恙、行动自如的老菩萨,在大家的阵阵念佛声中安详往生了。那一天是雨天,但不可思议的,其他的地方均被雨水淋湿,可是小茅棚那一块地却一滴雨也没下。周围都在下雨,就那一块是乾的。
在老菩萨阖目生西的那一刻,从正上空佛光直射而下,佛菩萨立现空中,八百多人中,大部分人都看到了西方三圣前来接引,连小孩都对着天空磕头不已,同时,天乐齐鸣。耀修法师形容这种音乐,在这世间,找不到那麽好听的音乐,天乐持续了五分钟之久。
这里再重述一段西方三圣的叮咛:
往生前的一个月,老菩萨告诉耀修法师,西方三圣是在凌晨两、三点来,待了有二十分钟之久,期间和他说了好多话,大致说,临终时什麽经咒忏都不用念,连《阿弥陀经》都不需要,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了。
这个叮咛有一个重要启示:
为什麽连《阿弥陀经》都不需要,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了。
《楞严经》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就像有人用手指头指着月亮,告诉我们月亮在那里,我们应该是通过他的手指头去看到月亮。但如果我们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那个手指上,而且还把手指当成月亮,此人不但看不到月亮,最後甚至连手指也看不到了。
指向月亮的手指,只是告诉我们方向的工具,月亮才是目标。如果一昧执着於工具,最後反而会忘失目标了。
指月之指如同佛经,是用来说明教导修行的方法,还不是修行的结果;月亮则是涅盘实相,才是修行的成果。
佛所讲的经典,都是用娑婆世界的语言讲的,只要没有证悟无生法忍,所看的全部都是指头,不是月亮。虽然净土三经是最接近月亮的手指,几乎快碰触到月亮了,但是还不是月亮本体。凡是用娑婆世界的语言、思维讲出来的佛经,如同处方签,如同药方子,不能当药吃,然「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为我们煎好的药,名为阿伽陀药,是万病总治的无上灵丹妙药。
所以这句六字名号才是明月、满月、皓月。
故知,当念佛时,明月遽奔於前,不须透过指月之指的引导。
所以当念佛时,庙公回来当住持,
当念佛时清净自性常住佛性之庙。
以指指月指非月
行者错将指当月
历劫勤苦不见月
但念弥陀便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