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是非常非常特别的一尊佛,在十方诸佛当中祂是唯一一尊,把祂的成佛跟众生能否往生到祂的国土绑在一起的一尊佛,因为祂的这个特别的愿力,所以祂想尽办法把祂因地兆载永劫修行,所积植的所有的功德,以及祂成为南无阿弥陀佛之後,果地上所有的功德,包括三身、四智、四无畏、十力等「内证功德」,及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全都变成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同时把祂累劫以来所证悟到的一切万法,也变成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让众生透过名号跟祂产生连结,直接得到救度。
昙鸾大师用「方便庄严清净真实无量功德」这麽长的字来形容「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其实一点都不为过,因为这六个字当中一切具足,人间的语言实在难以说明,更特别的是,凡夫只要称念六字洪名,就可以得到其中所有功德,这在十方诸佛当中是没有的,因此阿弥陀佛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超越诸佛,是为佛王。
今天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大慈悲父,让大家更了解自己的父亲:
一、名体一如的佛,称名即与佛相通。(名即体)
二、人法并彰的佛,称名即具足万法。(名即法、名即光)
三、实相身、为物身的佛,称名即时获救度。
四、法界藏身的佛,称名即万事包办。
五、结论
一、名体一如的佛,称名即与佛相通。(名即体)
名,指的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叫做名。体,指的是阿弥陀佛的真如实相本体,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把祂的真如实相本体变成了这六个字,为什麽要变成这六个字?因为祂的本体是实相的、无相的,我们业力凡夫跟实相之间没有办法有交集,祂为了救度我们,必须想办法,把实相变成有相,让凡夫可以接触得到,祂做了全宇宙最伟大的程式设计,把祂的本体变成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六个字看得到、听得到、念得出,与凡夫之间就可以有交集,更厉害的是,程式当中设定,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同时,六字名号当中所有的「方便庄严清净真实无量功德」,就透过祂的光明,直接传输给念佛人,让念佛人当下得到名号中的无量功德,这是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发下的特别弘愿,所形成的特殊方便,这在其他十方诸佛是没有的!
如果以现代的高科技智慧型手机,或许可以略微说明,使用手机的人,只要按键,就可以影音传万里,可以有各种功能,不是使用手机的人厉害,是研发程式制造手机的人厉害,阿弥陀佛就是研发制造的人,我们就是使用手机的人,功劳在佛!
所以,归命十方诸佛之後,必须靠自己的修行,直到开悟证果,才可以见到实相,又一直修到成佛,才能与十方诸佛产生真正的交集相通!可是归命阿弥陀佛之後,我们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直接与阿弥陀佛交集相通,是多麽不可思议!
我们用人间的比喻来说明,十方诸佛与阿弥陀佛都是世界的顶级富豪,祂们的财力相当,但是十方诸佛的财富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只能羡慕,可是拿不到,他有钱是他家的事,就算祂们想给我们钱,我们也拿不到,因为条件不符,我们业力凡夫没有资格拿到十方诸佛的钱!但是阿弥陀佛的钱,我们却很容易拿到,因为祂设定的条件很简单,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拿到钱!阿弥陀佛给每个念佛人各别开了户头,储存我们的功德法财,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钱就汇入户头,每当你念一声佛,庞大的金额马上入账!
所以,阿弥陀佛这尊法界的首富跟我们有绝对的关系,因为我们只要符合他的条件,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功德法财就源源不绝的进来,我们功德法财银行簿上的数字,後面的零就越来越多,越存越开心,这样让我们念起佛来特别的有滋味!其他十方诸佛的钱,当初设定发放的时候有各种条件,这些条件我们都不符合,所以我们领不到钱,可是祂们还是一样非常慈悲,教导我们各种存钱、理财的方法,希望我们有朝一日也能变成世界富豪,但是我们实在太穷了又欠巨额债务,根本不可能靠投资理财存到钱,诸佛明白我们的处境,所以最後都会劝我们死心,不要靠自己投资理财,不可能成功,最终都劝我们这种穷到响叮当的凡夫直接找阿弥陀佛拿钱,这就是阿弥陀佛与十方诸佛的不同之处。
或许有人不信,因为「没有感觉」跟阿弥陀佛相通啊!正常,这是受限於凡夫的业报身,第六意识没感觉,但是第八意识阿赖耶识,在念佛时,念念与阿弥陀佛相通!真实不虚!
二、人法并彰的佛,称名即具足万法。(名即法)
(一)阿弥陀佛是一尊「人法并彰」的佛,也可以说名即法的佛,什麽叫「人法并彰」的佛呢?
人,指的就是觉悟真如实相的阿弥陀佛。
法,指的就是阿弥陀佛所证悟到的一切万法,也可以说是「无量寿涅盘法」。
「人法并彰」的意思是法跟人是合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法成为人,人即是法。善导大师云『南无阿弥陀佛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今言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并彰故名阿弥陀佛。』
(二)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成为「人法并彰」的佛。
这也是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所施设的方便,因为祂所证得的法,凡夫根本无法企及,为了利益众生,祂把所证得的法变成六字名号,让众生称念时,得到全部法的功德,所以说六字名号中具足三藏十二部经等一切法,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名号的法会对念佛的人起到「说法的作用」,等同於我们每念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都在对我们说法,让我们不断增长出世善根,最後往生极乐世界,证得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涅盘法」的结果,所以南无阿弥陀佛里面包含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阿弥陀佛祂自己证悟到的法;「觉他」,阿弥陀佛把所证悟到的法,透过南无阿弥陀佛光明名号,不断的对念佛人说法,让念佛人一直增长出世善根,最後证得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的「无量寿涅盘法」,这就是「觉行圆满」。
(三)阿弥陀佛如何为念佛人说法?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我念佛念了很久了,从来没有听过阿弥陀佛对我说法呀!也没有感受到阿弥陀佛对我说法呀!没错这很正常啊,因为我们都是凡夫,凡夫就是凡眼、凡耳、凡心,凡耳当然听不到这样的声音啊!凡心是第六意识心,第六意识心只有这一生你所接触到的东西的资料,根本没有办法感受到阿弥陀佛说法,虽然感受不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如同经典里面说「烦恼障眼虽不能见, 大悲无倦常照我身」。
那阿弥陀佛说法是作用在哪里呢?作用在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当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不断的在唤醒我们沉睡了百千万亿年的佛性,我们每个人都本具佛性,可是因为累劫轮回以来,这个佛性几乎都在睡觉,已经沉睡不醒,所以当我们念佛时,阿弥陀佛不断对我们说法,以唤醒我们本具的佛性。同时有止息恶因,生长善因,止息恶果,增长善果的作用,念佛的当下,即在消业增福,持续念佛,即一直增长出世的善根,止息造作恶业的恶因、贪嗔痴慢疑等等,此外,也同时止息我们的恶果,增长我们的善果,所以,念佛人能持续消业增福,有那麽多念佛感应,都是因为阿弥陀佛是一尊人法并彰的佛,在我们第八意识上不断对我们说法,所形成这个作用。
「灭除药鼓」的比喻
有一个比喻可以说明念佛自然会消业,《首楞严经》中说两军交战的时候,有的战士会被敌方有毒的箭给射中,而且射得很深,甚至射入到筋骨中,这个时候把一种叫做灭除的药,涂在鼓的上面,然後敲打鼓,这些战士身上有毒的箭就很自然的拔出来了,身上的毒也就消除了!我们累劫以来,已被三毒的箭刺满全身,此时,只要擂起六字名号的法鼓,三毒的箭自然拔出,毒也消除,自然消业,持续念佛,持续拔除三毒烦恼箭!
我们凡夫因为被业障之身所障碍,被无明所覆盖,所以感受不到阿弥陀佛对我们说法,但是名号当中的法持续起到止恶增善的作用,这些作用会从我们的身口意显现出来,由此可以证明。
相信许多莲友都有此共同经验,在我们持续念佛一段时日後,会发现自己渐渐改变,变得比较看得开,比较放得下,比较不执着,设限减少了,现在人讲的「你不要踩到我的底线」,这个底线慢慢都没有了,或者原本让你一听很生气的讲话口气用字遣词,也不再让你发脾气,脾气变好,变得比较柔软,比较能体谅别人,度量也比较大,这都是因为我们念佛时,阿弥陀佛透过祂的光明,为我们说法,增长我们出世善根的结果。
阿弥陀佛的第三十三愿是「触光柔软愿」,「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众生,蒙祂的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念佛的人因被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照触,所以身心越来越柔软!《无量寿经》说「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说明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触下能让我们的贪嗔痴等一切三垢的罪业消灭,身意柔软,而且从佛性中生出欢喜踊跃及善心,这个善心跟世间的善心是截然不同的,这个善心是蒙佛光照触後,由佛性所显现出来的清静善心!所以念佛之後,才会在我们的性情上产生前述的改变。
这些改变并不是我们自己的修行,而是透过「南无阿弥陀佛」传输给我们的真实法益,而且是在「不知不觉、自自然然」中,就达到这样的效果。不像圣道法门的自力修行,光是要改脾气就很难,遇到境界来的时候,必须要忍住,而且要练习再练习,忍过一次再一次,可能相当一段时间之後,才会有一点小成绩,成效不彰,非常困难,所以是难行道。相对的,念佛人如此轻松容易,仰仗佛力,就达到改变脾气的结果,真是天壤之别!
(四)对凡夫而言,只有阿弥陀佛对我们有人法并彰的作用,其他都是人法分离。
(1)十方诸佛(人法分离)
十方诸佛所证得的法,没有为众生施设方便,「实相自实相,众生自众生」,我们根本接触不到,无法有交集。所以归命十方诸佛後,要靠自己去修八万四千法门,等到开悟证果,才能看见实相,继续修到成佛,才能证入与十方诸佛一样的境界。但是凡夫不断在六道中轮回,何时才可能成佛?因此,阿弥陀佛特别为我们发愿,巧设方便,将祂所证悟的万法变成「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成为一尊人法并彰的佛,让我们只要念佛,就可以得到祂所觉悟的法!对凡夫而言,十方诸佛中,只有阿弥陀佛是人法并彰的佛,要非常珍惜感恩!要时时念佛!
(2)大地万物(人法分离)
「一切万法,本来寂灭,一花一叶,无非法性!」
是指大地万物皆具足法性,但是缺乏利他的功能,对凡夫而言没有起到法的作用,没有办法觉悟我们,没有办法让我们得到真实利益。「法」必须要靠人去觉悟,靠人来说才能够把这个法的道理给彰显出来,让众生得到利益。佛门中有许多这类的词句,例如「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听起来非常的优美,非常的高妙、高超,我们来念这两句也显得我们特别的文雅高尚,可是问题是这两句的境界跟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唐朝慧忠国师说,这两句话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这些凡夫或是小乘的圣者,所能够信受的,这两句话连小圣圣者都不能信受,更何况我们业力凡夫怎麽可能信受得了?我们业力凡夫是怎麽样呢?我们看到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直接连接到我们第六意识的资料库,资料库储藏的都是我们今生所学习、吸收到的各种知见、常识,所以每个人的资料库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假设是一个花艺师,当他看到了翠竹、黄花,他所想的一定是这种花材要怎麽搭配,插起来可以更美;假设是一个厨师,他看到翠竹、黄花,想到的一定是这些花、叶,能不能拿来入菜,或是能不能拿来当做我的摆盘,让我的菜显得更美一点;如果是一个中药师,他看到这翠竹、黄花,所想的一定是能不能入药、药性如何。对於凡夫来讲,就是六根对六尘,六识起分别,纵使翠竹、黄花本具佛性,但是对我们没有任何作用,这就叫做「人法分离」。
凡夫对大地万物,顶多是偶尔有些类似的感慨,但不是真正的悟到,例如苏东坡,在49岁那一年,从九江登上庐山,那一天,他在登山当中突然有所感悟,他感觉到溪水的声音,山色美景都像在跟他说法一样,所以那天晚上住在东林寺,就写下了非常有名的诗句,「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也是非常的优美,可是我相信苏东坡仅仅只是一种感慨、一种感受,没有真正的从溪水声或是山光水色中,听到它们在对他说法,因为他没有这个境界,溪声、山色,对他还是「人法分离」。
但是,像我们的开宗的宗主善导大师,就是真实的听到,他在经过溪流的时候,听到溪流的声音全部是念佛的声音,这是因为善导大师是证入念佛三昧、观佛三昧,非常了不起的一位高僧,才能有这样的境界,假设今天换成我们到当时善导大师所站的位置,听同一条溪流的水声,我们听到的还是溪流的流水声,不可能听到念佛声,溪水声对我们还是「人法分离」。
另外像永明延寿大师,他听到木头掉落在地上的声音,当下就开悟了,他说了这几句话,「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因为他开悟了,所以才有这样的一个境界,「木头掉落的声音」在关键时刻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但这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我们就算听几百次几千次木头掉落的声音,听起来还是木头掉落的声音,此声音对我们没有任何启发作用,对我们就是「人法分离」。
虽然佛陀告诉我们山河大地本具法性,可是我们根机不契,无法体悟,如同当时世尊拈花,只有迦叶一人破颜微笑,其他人毫无所觉,所谓「圣人能知圣,凡夫不知圣」,我们应惭愧自己的根机陋劣,也要更珍惜阿弥陀佛为了救度我们,成为一尊「人法并彰」的佛,来救度我们。
透过「人法分离」的说明更能凸显出「人法并彰」的稀有难得,不论是十方诸佛还是大地万物,对凡夫的根机来说,都是「人法分离」,十方诸佛没有为我们发愿,没有给予我们方便,所以我们跟他中间没有办法连结,仍然是「实相自实相,众生自众生」,所以皈依十方诸佛之後,还要自己去修八万四千法门,要靠自力去开悟证果累积功德,一直到成佛为止,才能真正跟十方诸佛连结上,所以我们要异常珍惜「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只要称念就跟阿弥陀佛连结上,要念念不舍!
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非常稀有珍贵,是娑婆世界唯一真实的六个字,对业力凡夫来说,也是唯一人法并彰的法,由於这六字洪名是人法并彰,所以不论看到、听到、念出声音,都可以得到利益,像很多发生车祸的地方,有人发心用石头刻了「南无阿弥陀佛」,或是贴上「南无阿弥陀佛」会不会有作用?会有作用!因为这六个字本身就是人法并彰,就有对众生说法救度众生的功能,所以,当树立了「南无阿弥陀佛」石碑之後,会救度那个地区所有的众生,那个地方就平安了。
在娑婆世界,山河大地对凡夫都是「人法分离」,但是只要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极乐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阿弥陀佛愿力功德所显现出来的,所以在极乐世界一花一草一树、水声、鸟鸣声、风吹树梢的声音、或是风吹宝铃网的声音等等,所有的声音、所有触目所及的一切,都在说法,对极乐世界的人而言,都是「人法并彰」(在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一体、密不可分,永远都在听阿弥陀佛说法),所以在极乐世界除了可以亲自听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亲自为我们说法之外,极乐世界所有的一切万物也都在说法,时时得闻妙法,所以可以极快速的成佛,因此,我们一定要像天亲菩萨一样,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发愿往生安乐国。
(五)阿弥陀佛是人法并彰的佛,佛号中已具足万法,所以不需要在名号之外寻求诸法。
因为佛号中已具足八万四千法,所以不需要在名号之外寻求诸法。即使八万四千法门都不知道,也没有遗憾,因为佛号本身已具足,只要持续称念,自然暗中契合佛智,所谓「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只是现在受限於凡夫的外相、心态,所以无法感觉,但是往生极乐世界之後,当下证入三明六通,万法通达!
三、实相身、为物身的佛,称名即时获救度。
阿弥陀佛是一尊实相身、为物身的佛,称名即时获得救度, 为什麽要特别来说明这一段呢?因为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提出这一个问答。
问:众生只要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够除去无明黑暗而能往生。然而有的众生虽然称佛名号,无明却仍在,往生的愿望也没有达成,这是什麽道理?
答:「因为他们没有如实修行,所以和佛名号不相应之故。原因何在?因为他们不知道如来是「实相身」、「为物身」,还有三种情形,所以不相应。
一、信心不淳,若存若亡。
二、信心不一,无决定。
三、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所以,特别说明(1)如实修行,(2)「实相身」、「为物身」,(3)三种不信。
(1)如实修行:
深信念佛蒙光摄取而一向专念者,皆是如实修行。
(2)「实相身」、「为物身」:
「实相身」是什麽意思?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祂的本体是证悟了真如实相的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佛。
「为物身」是什麽意思?为物的「物」,指的是众生,就是指阿弥陀佛是为了救度众生而发愿成就的一尊佛,所以祂成佛之後,就同时具足了「实相身」及「为物身」,也就是同时具足自利利他的功能,祂把这些功能全部都变成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让众生跟祂之间产生了最直接的连结,可以看得到、听得到、可以称念,只要众生称念这句佛名,必然得到阿弥陀佛佛光摄取,必然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圆满佛果,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阿弥陀佛是为了救度众生而成就的佛,我念佛必获救,然後才能够毫不怀疑的老老实实的念佛下去。
实相身、为物身原是一身,有一个比喻可以说明,就如同硬币两面,一面人头、一面是字,那麽阿弥陀佛的实相身、为物身,就跟硬币的两面一样,是同时存在的,同时具足的,你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必能往生成佛,了解之後,就会老实一向专念下去!
(3)三种不信,所以无法往生。
第一种 「信心不淳,若存若亡」
第二种 「信心不一,无决定」
第三种 「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第一种,什麽叫信心不淳呢? (若存若亡)
这个淳的意思就是说一块原木,没有经过雕刻,没有经过彩绘,原原本本的样子叫做「淳」,如果我们对於阿弥陀佛为了救度我们而成佛的悲愿,原原本本的相信就叫「淳」,不「淳」就是没有照这样相信,还加了自己的一点想象,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见解筹量等等进去,那麽这个信心就不淳。当你原本信心很淳的时候,你自然而然的就会一直相信下去。
第二种,什麽叫信心不一呢? (无决定)
信心不一,一指的是专一,你信心不专一,心就会动摇,一下相信一下又不相信,一下想说阿弥陀佛是要救度我的,我这样念应该没有问题,一下子烦恼来了业障来了,信心又动摇了,又不相信了,或者一下子想「有这麽简单吗?念佛就可以往生吗?」,然後就加上自己的筹量,想说是不是应该再多修一点什麽其他的功德,这个就叫「信心不一」。你信心不一的话,就没有办法决定的相信下去。
第三种,什麽叫信心不相续呢? (余念间故)
「信心不相续」,跟信心不一是同样的,因为你信心不专一,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信心当然就不相续了,没有办法从头信到尾,很多人都是这样,业障来的时候感觉念佛好像没有效,或者是听到有的人跟他讲其他法门很殊胜的时候,他的心也动摇了,或者有的人跟他问难说「阿弥陀佛这个教法真的是这麽殊胜吗?你们所说的是正确吗?你们理解正确吗?」只要别人稍微一讲,你的心就动摇了,那麽你的信心就是不相续,非常的危险!如果「信心不淳」,「信心不一」,「信心不相续」的话,就没有办法一向专念下去,没有一向专念的话,没有办法得到百分之百往生的保证,也就没有得到真实利益,所以大家要非常的要紧,信心决定不能动摇!
要知道阿弥陀佛把实相变成利益众生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真的是难以想像的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修行中祂所付出的苦行,所有的苦心孤诣,不知道有多少?阿弥陀佛这样为我们付出,如果我们还怀疑,岂不是在阿弥陀佛心口上插一把刀吗?我们应无上的感恩,绝对的信受,如同愚夫愚妇一般,老老实实的念佛,一向专念,念念不舍的念佛。
四、法界藏身的佛,称名即万事包办。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的佛」,就是指阿弥陀佛的本体是真如实相,法界之本体,万法之本心,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阿弥陀佛本体,当然包括了整个法界,《维摩颉经》说「芥子纳须弥」,我们可以说「六字名号纳法界」!表示没有任何事情是超过南无阿弥陀佛以外,所谓「其大无外」,不可能有任何事物在六字名号之外,所以再大的事情也在六字名号里面,所以我们了解到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所有一切事情都可以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来解决,不管是我们个人的业力问题,众生所有的共业问题,乃至於整个法界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来解决,都没有在六字名号之外的地方。
五、结论
从以上简单的介绍:
阿弥陀佛是一尊名体一如的佛,称名就可以与佛沟通;
阿弥陀佛是一尊人法并彰的佛,称名就具足了万法;
阿弥陀佛是一尊实相身、为物身的佛,称名即时获救;
阿弥陀佛是一尊法界藏身的佛,称名即万事包办。
我们从这四个项目里面可以做一个总结,十方诸佛当中,阿弥陀佛是唯一一尊这样的佛,祂为了救度我们,把所有的一切融入六字名号当中,变成我们众生与佛之间直接沟通的管道,我们常常说你与阿弥陀佛连上线,真的是如此,当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是直接与阿弥陀佛相通,这是何等的不容易?我们跟其他十方诸佛是没有办法如此相通的,因为十方诸佛没有给我们施设这个方便,没有给我们这个桥梁,我们业力凡夫跟证得实相功德的佛之间,没有办法直接沟通,唯有南无阿弥陀佛给了我们这个管道,这个管道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就是我们跟祂之间直接沟通的密码。所以当我们知道这句名号是如此殊胜的时候,就必须要珍惜,必须要念念不舍的念佛,因为念佛是凡夫所能做到唯一的如实修行,因为凡夫贪嗔痴具足,所有的念头都与贪嗔痴相应,没有办法修到真实功德,可是因为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真实的功德,所以念佛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得到真实功德,而且念佛的时候自然「潜通佛智暗合道妙」,自然与阿弥陀佛的佛智相融合在一起,自然会趋向於觉悟,所以善导大师说「我们业力凡夫在贪嗔烦恼中,能够生起清净愿往生心,是因为名号清净,我们才能够在这麽污染的念头里面,生起清净愿往生心。」,生起这个心,自然可以往生。也如天亲菩萨在《往生论》所说「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个就是说,只要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人,绝对不会空过,只要持续念佛,决定能够往生成佛,得到功德大宝海,功德大宝海就是成佛,没有超过成佛以外的功德大宝海了!所以我们要知道,六字名号里面往生的资粮、往生的功德,全部都具足了,念念不舍!我们好不容易今生与阿弥陀佛大慈悲父相认了,父子相认後永远都是父子,怎麽可以再变动呢?归命了,就永恒的归命,怎麽可以再变心呢?透过这些说明,是要跟大家强调一定要一向专念的念下去,这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如实修行,唯一能解脱生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