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迷思之(三):临终一念
<什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在汉地,因发生了「三武一宗」的灭佛,导致千余年来,纯粹净土宗的善导念佛思想,自中土佚失。
曾几何时,各宗各派多将念佛一行,列入该宗日课而传习。在夹杂他宗别派,各种的「自力」通途修证法门的高深法教後,这段经文所特别要阐述「他力本愿」,在念佛人临命终时所展现的特色,那个事相发生的时间顺序,却产生了彻底而重大的变化,也就是现在总被错解的「临终一念」。
本段经文,在夹杂「自力」的观点下,千余年来迄今,总被解释为:
一、念佛人持名念佛工夫,要先达到禅定的一心不乱,也就是「工夫成片」。因为念佛工夫已然成片,最好更能「梦寐一如」,也就是每次梦中也要能「工夫成片」。
二、因为念佛工夫精深,念念都在佛号,临终断气时的那一念,就能保证心不因临终而散落颠倒,念头还是在佛号上。
三、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分别」和「诸佛法性身,入於众生心想中」,故此时临终念佛人因以清净心念佛,故「心水清明,佛月现前」,便能感应道交,感得阿弥陀佛率诸圣众来迎。但只心能清净念佛,便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啊!
四、在弥陀率众来迎後,念佛人便能往生决定,决定生西了。
汇整一下这样很普遍充斥於现代净宗「临终一念」的说法,故整理出其对<什译>该段,相关时间顺序之理路思维的逻辑为:
(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二)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三)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四)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请读者们特别留心和注意,<什译>这段有关念佛人临终的见佛接引。按原经文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则为:
(1)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2)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3)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4)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念佛人啊!可瞧出来两者哪边不同了吗?
喔喔……<什译>原文(2)(3)的顺序被调包了啦嘿,变成(二)(三)了啊。这就是以「自力」心态,来解读<什译>该段经文的结果。
将<什译>原文(2)(3)的时序,迳自以「自力」见解,调换成(二)(三)。
<什译>原文,请参考本短文前篇「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的真实义趣,就只是「一向专念,无量寿佛」。释尊更在《般舟三昧经》证明「专念故得往生」之说:但只尽一生形寿,一向专念彼佛名号,弥陀将依誓愿於念佛人临终前,率众现身来迎。
怎麽竟被解释为:念佛人的持名工夫,要先能达到禅定一心,最好还要梦寐一如,睡梦中念佛也要能禅定一心?如此,才能保证在临终断气时,最後一念还能在佛号上。因此,便能甚麽「心水清明,佛月现前」,感召弥陀率众来迎後,方能真正往生到西方。
这种论调,不但完全错解<什译>原意,无异也是自误误人,莫此为甚的知见,因为淫妄两光的三毒凡夫,到死都不可能证得啥「禅定一心」。於是,导致念佛人对「临终一念」始终没有踏实感,永远没有把握。所以一生念佛,也都只能处在忐忑不安的状态下,一生都在疑惑弥陀佛智下而念佛。
仍坚持自力观点,来解释<什译>临终一念的念佛人们,无论真相如何,余劝请各位,务必将<奘译>同段经文,仔仔细细地端详十遍、百遍,乃至千遍也好,更能深刻了解「临终一念」之真实义。
<奘译>: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後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奘译>临终一念的时间顺序为:
(A)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系念不乱。
(B)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後围绕,来住其前。
(C)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D)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请读者们比对一下<什译>、<奘译>与已被误解的经义:
(1)==(A)==(一)
(2)==(B)==(三)≠(二)
(3)==(C)==(二)≠(三)
(4)==(D)==(四)
天呐!原来<什译>所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在<奘译>中所指,竟是「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啊!是阿弥陀佛率众现前在先,慈悲加佑临终念佛人,使其心不散乱之意啊!原来临终一念的心不颠倒,是因为阿弥陀佛现身加持,才使得该念佛人,真能於临终做到心不颠倒,根本与自力念佛工夫好坏,完全无关!
甚麽念佛要先能念到工夫成片、梦寐一如,甚麽这样才能於临终时心水清明,那个弥陀佛月才会现前,这种「自力临终一念」的说法,完全与<奘译>背道而驰。
又比对於<奘译>与<什译>,发现两译所载之时序,亦完全一致。显然,因汉地历史背景下,所发展出来的「自力临终一念」,与<什译>、<奘译>所载之真实旨趣,是迥然不同的两码子事。
故无论<什译>所说,还是<奘译>所指,阿弥陀佛对於信愿念佛人之临终救援,完全是主动积极而来的!绝对不是被动消极的!
所谓念佛人的「临终一念」和「心不颠倒」,经典原意是在「他力」的现身加持下,故必然产生心不颠倒的「他力临终一念」。所以还请轻松地放下过去总被错解的「自力临终一念」吧!
《阿弥陀经》迷思之(四):往生决定平生业成
承上文,因为长久以来,夹杂「自力」通途修证法门的高深法教故,错解於《阿弥陀经》相关名相,诸如「少善根福德因缘」、「一心不乱」、「临终一念」等等。
近世更因「藏传佛法」盛行,於原本就已属错解的「自力临终一念」知见当中,又夹杂「莲华生大士」所传授的《中阴救度密法》,演进成「调酒式」的自力临终一念。故念佛人大多错觉以为,非得一定要等到临终那一刻,或死亡後进入中阴身之时,我们才能在那个场面下决定,到底能不能真以「自力」而感召佛月来现,或识得本尊而投入,这样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或投生到本尊报土。
还有这样知见的念佛人们,各位真的要当心了,因为各位的念佛往生一行,是建立在不可预知、无法安心的临命终时,和死後中阴。所以,各位念佛工夫如果还是零零落落,余非常肯定诸位一生念佛,都将忐忑不安。就算各位在世时,真能制淫习及五欲,念佛真得禅定一心,各位照样会忐忑不安。因为难保临终场景,可能是在大病大痛下而死,或意外灾害身亡,甚至担心身故後,家属啼哭,冤亲来扰,致自力念佛工夫因而大受影响……等等。此皆未能深解信受「他力念佛」之缘故。
不信的话,读者大可扪心自问,亦可相问於周遭念佛人莲友:「不管何时,此生一死,有几成的把握,真能往生到极乐净土?」
余可以非常笃定地告诉诸位,除了已经全然信受「他力念佛」之莲友外,所得到的回答,大多是支吾其辞,不敢肯定此生自己真有几成把握能往生到西方。这就是以「自力」或「自他二力」的观点,来理解於「阿弥陀佛本愿功德」的结果。这样的莲友,就是还没「往生决定」的那一类念佛人。
不要怀疑,即使拥有数十年以上资历的老参教友,哪怕通达多种经教,兼或实修苦参多年,但仍尚未「往生决定」者,照样比比皆是。这就是「自力」的无奈,因为三毒淫妄缠身,此等两光凡夫「自力」的程度,除了两光以外,就还真只有两光二字可以形容。哪怕已接受了部分「他力」的思维,只要「自力心」还存在0.01%,还没有完全死尽,那个自以为已经99.99%接受的「他力信心」,就会存在「压垮他力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100%自力」→「自他二力:自力1~99%+他力99~1%」→「100%他力」
虽然,由「自力」往「他力」靠拢,是信受全然他力的必经过程,但只要一丝「自力」尚存,就会有一丝因两光自力的不安隐约存在。
念佛成就往生,根本就是「乘佛愿力」而去「报土化生」。不独缘觉辟支佛、声闻阿罗汉,无法靠「自力」投生到「报土」,未证「法身」的地前菩萨,一样无法靠「自力」投生到「报土」。凡夫其谁,真能靠啥淫妄三毒,两光无比的「自力」,而投生到「报土」?
《净土三经》早一再强调,只要「信愿称名」,咱们往生西方这档子事,就100%都是「阿弥陀佛」该负的责任,因为这是他的根本愿力。
的确,「凡夫」是很会说谎,「手淫意淫」之徒都还常於覆藏己过,不敢承认,有些还会伪装成明心见性,开悟证圣的高人。可是,「佛」会说谎吗?「阿弥陀佛」会说谎吗?会不承认他发过的誓愿吗?如果「阿弥陀佛」不会说谎,如果「释迦牟尼佛」也不会说谎,那为何您还要去夹杂一丁点,根本不管用的「两光自力」,因而终身忐忑难安地念佛?这不是最典型的庸人自扰吗?
《观无量寿经》中,极乐净土十六观说竟後记有:
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
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
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
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
《观经》场景一隅:韦提夫人和五百侍女,在释尊说竟十六观後,蒙佛力方便而亲见弥陀,叹未曾有,於是发愿生彼佛国。释尊当场全部授记,皆当往生到西方。
请问,当时正在听经的韦提夫人和五百侍女,是活着?还是死了?如果是活着,那麽,释尊为何当下授记她们,统统都可以往生到西方?
念佛人啊!《观经》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韦提夫人和五百侍女,蒙佛力亲见西方三圣後,也仅仅就做了「愿生西方」的动作而已,释尊居然当场就「授记」她们,皆能如愿生西。这段经文说明了甚麽?
一、发愿生彼国之念一生,就皆当往生。在活着时就已「往生决定」。因为只要众生发愿往生而持名念佛,那麽往生的责任,就100%是阿弥陀佛该负责的事,所以往生只是必然,系因佛愿的他力之故。
二、故释尊以佛口,再施以最隆重的「授记弟子」方式,证明活着就能「往生决定」之事。
或也有人钻牛角尖,会认为:我又没有释尊专程来为我授记,对於活着就能往生决定此事,实难完全相信啊!所有的念佛人莲友啊,释尊很贴心呐!释尊很慈悲呐!
释尊早就有如授记韦提夫人和五百侍女一般,很郑重地授记我们「悉当往生」了呀!
<什译>: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在<什译>中,释尊再次金口宣说「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者,尽皆得於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最後再次劝众生:信愿往生。这就是释尊「授记」後世众生,一如韦提夫人及五百侍女,悉当往生的经证。
<奘译>:又舍利子,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功德庄严,若已发愿,若当发愿,若今发愿,必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诸佛世尊之所摄受;如说行者,一切定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是故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一切皆应於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深心信解,发愿往生,勿行放逸。
在<奘译>中,说明释尊「授记」内容,则更加精简明确:凡「若已发愿,若当发愿,若今发愿」者,无论何时发愿生彼,都一定生於极乐佛土。并随後强调:众生应该要深心体会,信解「他力」的弥陀本愿力,而发愿生彼,切莫放逸。
原来,<奘什两译>皆有释尊「授记」。念佛人往生之佛口金言,一如《观经》。
念佛人啊,还信不过只要信愿念佛,活着的当下就已「往生决定」了吗?释尊早已如授记韦提夫人及五百侍女一般,授记我等念佛人悉当往生,还信不过吗?
三、信愿念佛人,虽仍存活於五浊恶世,但往生已属必定,根本不待临终或中阴,这就是「往生决定」。
而投生到报身佛国土,该具足的福慧二资粮,往生所需净业,阿弥陀佛早就都帮我们准备好了,这就是「平生业成」。此皆为「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力」所成就。
这就是「靠佛力来念佛」,这就是「他力念佛」,这就是「万修万人去」的念佛!
念佛人啊,信得过吗?(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