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二)
今天晚上我们还是继续上一次的内容,也就是「第十八愿善导释」的补充讲义。上次是就法然上人对善导大师「乃至十念」的解释,也就是法然上人在《选择集》第三章「本愿章」的最後,特别设立两个问答来会通善导大师以「下至十声」解释「乃至十念」。
「十念跟十声」、「下至跟乃至」之间涵意的会通,上次是就第一个问答来研讨,现在是就第二个问答,也就是「乃至」跟「下至」之间的关系。
从法然上人这两个问答,甚至问答之後提出第十八愿的愿名,就可以体会出法然上人对善导大师在人格上的崇敬,几乎无以复加,达到了最高点。法然上人崇敬善导大师是弥陀所示现,善导大师的着作、解释、法语等同弥陀亲口所说,这种对善导大师人格的崇敬,对善导大师思想亦步亦趋的遵循,可以说古来就唯有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对善导大师的崇敬度,所谓「山川异域,风月同光」,善导大师在大陆,法然上人在日本,隔着好几座大山,一片大海,可说是「山川异域」;善导大师是初唐的人,法然上人是宋朝的人,时间相隔四百五十年,可是「风月同光」,同样的天空、同样的月亮、同样的光明,显示法然上人跟善导大师几乎是同一法体,是同流一脉血液,同一鼻孔出气,此由法然上人在这两个问答以及最後的结论就可体会得出来,令人非常感动!请看讲义:
(补充讲义文)
乃至下至──法然《选择集》「第三本愿章」以问答言。
问曰 :《经》云「乃至」,《释》云「下至」,其意如何?
这第二个问答主要在会通「乃至」与「下至」的意涵。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这个「乃至」,善导大师解释为「下至十声」的「下至」;「至」是一样,但是「乃」跟「下」就有不一样,到底它的意思一不一样呢?其实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的话那就不用解释,而且解释错误的话罪过也很大。因此,这样的解释不但显示两者是一样的意思,而且让看的人更容易体会、了解,更能正确的把握第十八愿的意涵。
不过由於「乃至」与「下至」文字上不一样,恐怕有人会质疑,认为经典既然说「乃至」,怎麽可以任意说「下至」呢?法然上人可以说对善导大师无比的崇敬、百分之百的依循,而且也极其维护善导大师。现在来看下面的回答:
(补充讲义文)
答曰:乃至与下至,其意是一。
《经》云:「乃至」者「从多向少」之言也;多者上尽一形也,少者下至十声一声等也。
《释》云:「下至」者:「下者对上」之言也;「下者」下至十声一声等也,「上者」上尽一形也。
上下相对之文,其例惟多。宿命通愿云:「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识宿命,『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如是五神通,及以光明寿命等愿中,一一置「下至」之言,是则「从多至少」「以下对上」之义也。
例上八种之愿,今此愿「乃至」者即是「下至」也,是故今善导所引释「下至」之言,其意不相违。
这段问答之中有三:一是「总答」。二是「别答」,别答也有二:先是直释──直接解释,再来就是引例──引用例子做为证明。三是「结释」,结论性的解释。
首先总答:
答曰:乃至与下至,其意是一。
这两句是总答,所答的风格与第一个问答的语气是相同的。第一个问答是会通「念」跟「声」的关系,一开始的回答就说「念、声是一」;这里也一样说「乃至与下至,其意是一」,总的来说「乃至」跟「下至」的意义一样,没有差别,不相违。
接下来别答,别答有二,第一个是直释,直接解释──
《经》云:「乃至」者「从多向少」之言也;多者上尽一形也,少者下至十声一声等也。
《释》云:「下至」者:「下者对上」之言也;「下者」下至十声一声等也,「上者」上尽一形也。
这里所说的「从多向少」、「下者对上」,就是答中的第二直接解释。
在这里有两重,就是「从多向少」与「从少向多」或「从上向下」与「从下向上」。所谓「乃至」,本来就有乃至多、乃至少、乃至下至、乃至上至这种涵意,所以法然上人在这个直接解释当中,就把乃至、下至、正面、反面都阐释出来。
接下来就引用例子──
上下相对之文,其例惟多。
也就是说「从上向下」、「从下向上」引用这一种相对性的经文例子也很多。法然上人首先引用四十八愿当中的第五个愿就是「宿命通愿」。
宿命通愿云: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识宿命,
「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
不取正觉。
在这个愿中就有「下至」这个词句。「那由他」也有人读作「挪修佗」,但是我们还是读「那由他」比较普遍化,不会混淆。
「如是五神通」,五神通就是第五愿的宿命通、第六愿的天眼通、第七愿的天耳通、第八愿的他心通、第九愿的神足通等五种神通。
「及以光明寿命等愿中」,也就是光明无量愿跟寿命无量愿,这些愿当中「一一置『下至』之言」,每一愿都有「下至」这句话。「是则『从多至少』『以下对上』之义也」,这就是「从多至少」以及「以下对上」的涵意。因为「乃至」有「从多向少」、「以下对上」之意,而第十八愿中的「乃至」正是「从多向少」、「以下对上」的涵意。
「例上八种之愿,今此愿『乃至』者即是『下至』也」,例如上面八种的愿,哪八种呢?就是五神通愿,以及第十二愿──光明无量愿、第十三愿──寿命无量愿、第十四愿──声闻无数愿,总共有八个愿,都有「下至」(第十四愿是用「乃至」),法然上人用这一些愿来互相会通「乃至」跟「下至」的关系。
「今此愿『乃至』者即是『下至』也」,以这几个愿来证明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也可说是「下至十念」的意思。
第三结释:
是故今善导所引释「下至」之言,其意不相违。
前面引用的一些根据,到了这里就做个结论,所以这里是「结释」──结论的解释。所以善导大师现在所引用的前面几个愿所说的「下至」,解释第十八愿的「乃至」,意思不但没有差别,而且让我们晓得这里所谓的「乃至」就是「从多向少」的「下至」的涵意。
经过善导大师将「乃至十念」解释为「下至十声」,这样就非常的明确,好像一锤定音,不可能再有其他种种的解释,甚至彼此矛盾或令人有模棱两可解释的空间,就不会有这种情形。
(补充讲义文)
此释显示一多不定,一多包含,上包一形,下包一念。
善导大师的解释以及法然上人这两个问答,就显示出一跟多是不定的,它既不是只限於一念或者限於多念,因为「乃至」是包含着一跟多,也就是说上包含一形,一辈子念佛,下包含一念的念佛。说清楚一点就是,「平生之机」就是上尽一形的念佛,若是「临终之机」的话,就是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的念佛。
所以「乃至」这两个字显示一多不定,同理,「下至」的反面也涵盖了「上至」,「下至」是从上向下,那反面就有从下向上的涵意。
(补充讲义文
故《往生礼赞》言:「上尽一形,下至一念。」
《往生礼赞》有「上尽一形」这个句子,也有「下至一念」这个句子,但这两句并不是在一起的,不过引用在一起意义也通。譬如《往生礼赞》「光号摄化」之文就说: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这里就有「上尽一形」。另外,「念佛必生」之文就说: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一日及七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这里就有这个「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必得往生」。也就是说,乃至於下至一声一念,乃至临终之机、下至一念也必定能够往生。
因此「乃至」就有涵盖「平生之机,上尽一形的念佛;临终之机,下至一念的念佛」。比较明显的也有一段法语就是《观经疏》〈散善义〉中的「念佛延促」之文。「念佛延促」之文说: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後,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这段法语第一句就直接用「上尽一形」,以及「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乃至」跟「下至」都是省略多数的词句,把中间的省略掉没有谈;但不是不去谈它,而是涵盖,用「上」跟「下」来涵盖中间的。不过,「乃至」跟「下至」有宽跟狭的不同。
「乃至」这个词句的涵意比较宽广,有「兼上下略中」,也就是「兼两略中」,与从多向少、从少向多、从下向上、从上向下的意思,含「兼」跟「通」所以比较宽广。「兼」就是兼上面的内容与下面的内容,省略中间的,但是它却是整个都相通。
「下至」就比较局限於从上向下,涵意就比较狭窄。
同时「乃至」必定有「下至」的意涵,可是「下至」未必有「乃至」的意涵,就有这些差别。
就《无量寿经》上下两卷来看,「乃至」这个词共出现二十二处(上卷有十四处,下卷有八处)。
或「举初後略中,故说乃至」,也就是举出前面以及後面,虽然省略中间,但意涵却是包含中间。譬如《无量寿经》下卷「胎化段」说「明信佛智,乃至胜智」,这就是举初後略中,举出第一个佛智跟最後一个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中间用「乃至」来省略、包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明信弥陀的五种智慧:第一佛智,第二不思议智,第三不可称智,第四大乘广智,第五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五个智当中,只提出最初跟最後一个,所以说「明信佛智,乃至胜智」。
或「从少向多」,譬如「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这是从少向多。
或「从多向少」,譬如「乃至少功德者」,就是说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乃至於只是少功德也能够,这就是乃至少功德者。
或「从下向上」,譬如「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
或「从上向下」,刚刚所谈的法然上人所引用的几个愿也都是从上向下。
善导大师就第十八愿之意,而取「从多向少」的解释。
还有《阿弥陀经》的「若一日……若七日」,跟乃至一日、乃至七日,意思是一样的,这是从少向多的内涵。
总结「乃至」这两个字的内涵,就有四意:「一多包容、总摄多少、从多向少、兼两略中。」其中一多包容、总摄多少是就横的方面来解释,也就是从数量上来解释;从多向少、兼两略中是就竖的方面来解释,也就是从时间上来解释。接下来:
(补充讲义文)
愿名──「念佛往生愿」。
这一节法然上人特别就第十八愿愿名的确定,来显明宗义,显明我们净土宗的宗旨,这个非常重要。第十八愿愿名的确立,关系我们这一宗的宗旨,我们这一宗的方法与目标,所以非常重要。
「题名」是总括一篇大意,显示内容的核心,而每一愿每一愿的「愿名」,也是如此。一般讲「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名正言顺的话,那麽顾名思义,只要看它的名称,当下就一目了然,可以体会它核心的内容,可见愿名的确立非常重要。
接下来这一节,我先念一遍:
(补充讲义文)
法然《选择集》「第三本愿章」(法全三三页)言:
但善导与诸师,其意不同,
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佛往生愿」。
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
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
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
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这一节也是有三段:一总标。二别出。三评决周否,也就是评判、决定周不周全。
一总标,「但善导与诸师,其意不同」,这两句话是总标。一开始就直接说明善导大师与其他法师对第十八愿愿名的命名是不一样的。
这里用「诸师」两个字,显明法然上人与善导大师的同一风格。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有很多的地方都用「诸师」,因为善导大师撰着《观经四帖疏》就是为了纠正当时「诸师」的错误之处,善导大师泛泛的说「诸师」而不明确指出是谁。法然上人这里也用「诸师」,也没有明确指出是谁。不过,法然上人所讲的「诸师」跟善导大师〈玄义分〉所讲的「诸师」,所指的对象是不同的。善导大师所说的「诸师」是指隋唐时代净影寺的慧远大师,以及嘉祥寺的吉藏大师、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而法然上人所讲的「诸师」是指唐朝时代的怀感、法位、玄一,与日本的智光、真圆、慈惠等。所以虽同以「诸师」二字行文,但彼此所指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第二别出,「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其他的法师都说第十八愿是「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佛往生愿』」,只有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总云「念佛往生愿」。「十念往生愿」和「念佛往生愿」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意义上的差别却很大,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第三评决周否,「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十念往生愿就愿名来看,只取十念,局限於十念,没有上包一形、下包一念,十一以上,九以下都被漏掉了,所以在意义上不周全,会被人误解只要念了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了;如果十一念以上就多余,只念九念,少了一念,也不行,就会有这一种误解。「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善导大师总的来讲,对第十八愿解释为念佛往生愿,不局限於一念或者十念的数目,不局限於念佛的多少,显示一多不定的乃至之义,概括了上尽一形,到下至十声、一声、一念,所以善导大师这一种念佛往生愿的解释意义最为周全。接下来:
(补充讲义文)
大师五部九卷之中,无「念佛往生愿」五字,而其意显然,如前所引《往生礼赞》言:「上尽一形,下至一念」。
法然上人在这里说「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但,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当中,从头到尾都没有「念佛往生愿」这五个字,可是这样的含意是很明显的。如《往生礼赞》所讲的「上尽一形,下至一念」,以及刚刚所念的「念佛延促」之文:「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就有这类词句。这些都在显明念佛往生,而不是说只要十念,因此也可以说是「念佛往生愿」。法然上人对善导大师法义的遵循与维护,从这几段法语就可以看出来。
在《法然上人全集》里面有一篇〈十二问答〉,其中第九个问答也提到:
值遇本愿,迟速不同,故发「上尽一形,下至一念」之愿也,是以善导和尚释言「念佛往生愿」也。
遇到阿弥陀佛救度本愿的行者有迟速不同,也就是说,有的年轻的时候就遇到,有的是年老的时候才遇到,甚至有人是临终的时候才遇到。如果是年轻的时候就遇到,他就上尽一形的念佛,年老的时候才遇到的,就下至几年的念佛,乃至临命终才遇到的,就下至十声、三声、乃至一念的念佛,就有这种含意在。所以阿弥陀佛於第十八愿就发「乃至十念」──上尽一形、下至一念的愿,善导大师因此将此愿之愿名解释为「念佛往生愿」。
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文字简短,意义却非常明确,完全不会让人疑惑而有种种不同的诠释,当然,更不会令人产生模棱两可的困惑。譬如,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也解释说: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这里就有「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在《观念法门》又说: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在这里就有「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又,刚刚提到《往生礼赞》所讲的: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
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这个都是就「乃至」两个字来解释的。同时也会通第十八愿「乃至十念」,以及《观经》所讲的: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以及最後〈流通文〉所讲的: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同时也涵盖《阿弥陀经》执持名号的经文: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是融合净土三部经一起解释的,法然上人对善导大师的着作看的很细,思惟的很深,因此能够作出这样的解释是不容易。
(补充讲义文)
念佛往生愿──因果合称。
念佛是因,往生是果。果者极乐报土,酬因之果报土故。
大师《法事赞》「称名入报」之偈(善全四三七页)言: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念佛往生愿」这五个字是因跟果合在一起称呼的,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念佛是方法,往生是目的。往生可以再加「成佛」两个字,也就是往生成佛,所以这个愿完整的来讲就是「念佛往生成佛愿」七个字。同时也显示在所有法门当中,取念佛的法门,念佛当中取称名的方法,也就是「诸行当中取念佛,念佛当中取称名」。
八万四千法门,只要发心回向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亦即善导大师所讲的「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虽然这样,不过却有与阿弥陀佛「亲、疏、近、远」以及光明摄不摄取的差别,甚至有跟阿弥陀佛根本愿相不相应的差异。
如果是念佛的话,就顺阿弥陀佛的根本愿,与阿弥陀佛亲、近、具增上强缘,同时蒙受阿弥陀佛平常摄护,临终自然往生的摄取不舍功能。同时,念佛是就因来讲的,如果就果来讲的话,就是往生成佛。这样的教理,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的最後一个问答就显明的非常清楚。
昙鸾大师於《往生论注》最後提出三个愿来解说往生的因跟果,三个愿就是第十八愿、第十一愿与第二十二愿。第十八愿就是这里的念佛往生愿,第十八愿是因,只要依循第十八愿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必定获得第十一愿所讲的「必至灭度」的果。灭度就是涅盘,也就是成佛,所以第十八愿的因就必定获得第十一愿的果。佛必定度众生,所以也获得第二十二愿的果,就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因此昙鸾大师就举出这三个愿,同时也以二十二愿显示到了极乐世界所得的灭度是即时的,因为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超出三贤十圣的果位。於时间性是不经劫──不必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不经地──不需经过十信、十住、十回向,乃至初地到十地,而直接进入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就是成佛的意思,只是极乐世界那里已经有阿弥陀佛,而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所以凡是极乐世界的众生要成佛,就要到十方净土去。可是他本身已经具有成佛的资格,所以叫作一生补处。
「果者极乐报土,酬因之果报土故」,「报土」就是酬报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愿以及所修的行,愿跟行圆满了,自然就有祂的报土呈现。阿弥陀佛的愿跟行都是为了我们十方众生,因此阿弥陀佛所成就的报土就是十方众生的。所以善导大师在《般舟赞》就说:
四十八愿因兹发,一一誓愿为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萨的时候思惟观看,十方众生由於业障深重、烦恼强盛、罪恶繁多,一直在六道轮回,无法脱出,因此就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所以善导大师就说「四十八愿因兹发」,因为观看众生轮回之苦,而使得法藏菩萨发下四十八大愿,「一一誓愿为众生」,每一愿、每一愿都是为了众生而发的。因此法藏菩萨於因地时,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每一行、每一行的功德,点点滴滴都回向送给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只要发愿生之心,起称名之行,当下就拥有阿弥陀佛为我们所修的全部愿行,所完成的净土果报。像父母为儿女累积财宝,点点滴滴都送给他的儿女,只要是他的真子(真的儿女),就拥有他父母的全部财产。
不过,虽然我们都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可是还是有很多烦恼业障,并不是立即超凡入圣,就好像虽然儿女将来能拥有父母所有的功德、财宝,但是因为儿女还不会使用,现在还是父母在保管,必须等到儿女长大成人再全部给他们;就好像国王现在还在位,太子年纪尚小,还没有能力管理国家,时间一到才让他登基。我们还在娑婆世界,因缘果报还没有尽,当因缘果报尽了,就立刻到极乐世界,承继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财宝。《无量寿经》就说: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又说: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又说:
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因为是令我们十方众生离开三界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功德,所以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如果以《华严经》〈十回向品〉来看的话又有另一层贴切的内容:
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意思是说,菩萨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为救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必需被救度的,可见这样的众生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因为,如果是阿罗汉,就已经脱离六道轮回了,未必需要救度;尤其是六道当中的三恶道众生,更需要救度,所以在这里就说「以身为质」。这个众生造下了必堕三恶道的罪业,应该堕落三恶道而受果报,这个发心的菩萨就以身为质,代替这个人下地狱,使这个人不受三恶道之苦,让他解脱三恶道的果报,所以说「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阿弥陀佛也是一样,为我们发愿,为我们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在累积这些德行当中,无数次的以身为质,预先去赎还我们三恶道的罪业乃至六道轮回的罪业,然後把这一些功德容纳在六字名号当中,好让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念念之中就可以赎回我们未来要堕三恶道的罪业,甚至永无穷尽、无有出离的六道轮回之罪。所以《观无量寿经》就说:
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念念之中都在偿还、消灭我们生生世世应堕三恶道、永在六道轮回的罪业债务。
念佛而得的果报土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专为我们十方众生准备的,我们一旦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快速成佛。阿弥陀佛因地为我们发愿、修行,功德都在六字名号当中,因此,以念佛为因,就能够脱离六道,就能够往生成佛,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善导大师就说: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这首偈一开始就说极乐世界是涅盘的境界,然後讲出二种方法,一种:「随缘杂善」这个方法不能往生,一种:「念佛专复专」这个方法必定能够往生。如是因、如是果就是这个涵意。
同时《庄严经》就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这八句非常的好,一目了然,让人晓得往生的方法与往生的果报。
极乐世界不但是无量寿,同时也跟阿弥陀佛一样,身是金色之身,相是无量相好,心有大悲心,行是一样利益诸群品,就是广度诸众生的意思。从这一段也可以看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第三愿──皆悉金色愿,第四愿──形无美丑愿,就是等同阿弥陀佛一样,没有差别。接下来:
(补充讲义文)
愿体──四十八愿,各愿皆有愿事与愿体。
「愿事」就是指这一愿里面有哪一些内容;而这一些内容、事项内容当中,主体、核心是在哪里,这就是「愿体」。
(补充讲义文)
此第十八愿,愿事即是三心与十念。
「三心」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是三心;「十念」就是「乃至十念」,这些都是愿的内容。那「愿体」呢?
(补充讲义文)
愿体者异说区区。
愿体呢,一些注解经论的大德,所说的各不一样。
(补充讲义文)
以大师三段取意文,一眼便知,本愿愿体即是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所谓「本愿称名」。
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约有二十条法语的解释,我们这一张讲义取出三段,从这三段取意文就可以一目了然本愿的愿体就是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我们的净土宗特色第一句就是「本愿称名」。善导大师这三段取意文大家记得吗?第一段是〈玄义分〉所解释的: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一段,二十八个字。再来就是《观念法门》: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二段,三十二个字。
再来是《往生礼赞》的四十八个字: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由善导大师这三段第十八愿取意文,可以很清楚看出乃至十念就是第十八愿的愿体。
(补充讲义文)
三心在於信称名必生,故大师不举三心,唯举称名,以显信相,并示愿体。
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信是信什麽?是信──乃至十念的称名就必生弥陀的净土。既然是这样,只要大家乃至十念,专称弥陀佛名,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三心在於信称名必生,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不举三心,直接举出「称我名号」──称名念佛,一方面显示信的相貌──信称名必生,同时也显示十八愿的愿体。
(补充讲义文)
亦唯以「称名念佛」为生因本愿。
亦即往生正因、正业、正定业。
摄生三愿当中「生因本愿」在哪一愿?在第十八愿,在称名念佛;第十九、第二十愿是属於摄机愿,是接引各种根机的愿,不是生因本愿。
也就是称名念佛的本身是往生的正因,其他不是「正因」;就业来讲,念佛就是往生的「正业」,就定与不定来讲,念佛就必定百分之百的往生,所以叫做「正定业」。
(补充讲义文)
故法然《选择集》之结论(法全一一二页)言: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这里就直接讲出称名是「依佛本愿」,可见第十八愿愿体就是称名。刚刚有提到,法然上人是遵从善导大师,对善导大师的思想亦步亦趋,这一段法语中的「正定之业」一词,就是依据善导大师《观经疏》的「正定业之文」而来的。
法然上人这段法语可以说是整部《选择集》的总结论。
有关称名念佛是第十八愿的愿体,从《观无量寿经》的几段法语也可以看的出来。譬如「下品上生」言:
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观经四帖疏》的「散善义」就对「下品上生」做了这样铿锵有力的解释。
「望佛愿意者」,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意涵来看,是「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是唯劝十方众生专念弥陀佛名,往生就必定不会有落差,就必定百分之百往生,跟定、散、诸善万行完全不同,所以说「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要弘废立」之文更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法事赞》亦言: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这个都在显示四十八愿当中第十八愿是根本愿,根本愿的愿体就是称名念佛。
最明显的就是龙树菩萨的《易行品》,《易行品》就直接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本愿是什麽呢?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称南无阿弥陀佛;心中念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口中念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从这里可以知道念佛就是本愿,本愿就是第十八愿,所以第十八愿愿体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名。接下来:
(补充讲义文)
十念之念──
愿文「乃至十念」,大师据《观经》以声释念而言「称我名号,下至十声」,明所念唯是佛名,能念即是口称。
善导大师以「称我名号,下至十声」来解释第十八愿,是他独创的吗?还是有所根据?是有所根据的,而且是以经文作为根据的,就是「以经解经」,以净土之经解释净土之经文。
「据《观经》以声释念」,根据《观经》的「下品下生」念佛的声音来解释「乃至十念」,「下品下生」言: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善导大师是以这一段的意涵来解释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而说「称我名号,下至十声」。显明所念的是佛的名号,不是佛的法身,也不是佛的相好;能念的是我们的口称,口来称名,不是我们的意业、观想、观像,或者是证悟佛心、明心见性,都不是。同时《观经》的〈流通文〉也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是持念佛名,不是观想佛像。
《阿弥陀经》讲「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持无量寿佛名」跟「执持名号」是一样的,所以《观经》最後流通的经文,以及《阿弥陀经》核心的经文,都在契应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生因本愿──第十八愿。
同时善导大师也继承着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对第十八愿的取意文就直接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
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段本愿取意文很明显是以《观经》「下品下生」来解释第十八愿。那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到底是怎麽样的十念呢?道绰大师就说:「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是临命终的念佛,也就是临终之机下至十声的念佛。这一种解释,给净土行者莫大的安慰与希望,也就是说,临终之机仅以十念都能够往生,何况我们是平生之机;纵令一生造恶都能够往生,何况我们造恶不至於像下品下生,岂有不往生之理!背後就有这一种意涵。接下来:
(补充讲义文)
古来诸师或以所念通佛名号、相好、法身等,又多以能念为意业而言心念、思念、忆念、系念、观念、悟念等,非无其理,如六念、十念之念佛皆心念之念。
自古以来,其他的大德解释乃至十念,所念的对象,或者认为是名号;或者认为是佛的相好庄严,例如《观经》第八观、第九观;或者是念佛的法身。如果是念佛的名号,那大部份都是以口称为主;念佛的相好,就必须是意业观想的思惟、系念;如果是念佛法身的话,佛的法身是「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不可能用凡夫心去观想形象、用口去称念声音,必须是证悟,也就是一个人大彻大悟之後,他的起心动念,所谓「从性起修,全修在性」,念念入萨婆若海,念念都是佛智的显现,念念都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杂念,念念都不取五欲尘劳、没有六根对六尘,那个境界可说是「转识成智」,那个才是真正的念佛法身。因为法身佛不生不灭、无形无相,非青黄赤白,也非长短方圆,所谓起心便错,动念即乖。所以法身是属於意念的范围。但这一些都不容易的,可以说我们是不可能做到的。
「非无其理」,这样解释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如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十念」就是六念之外又加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这些都是属於意业心念的范围,靠这个心去思惟、去忆念、系念。接下来:
(补充讲义文)
康僧铠所译《无量寿经》之梵本如何?无本可据。
三国时代康僧铠所翻译的《无量寿经》,他所根据的梵文本是什麽样的内容,因为没有流传下来,而古代很多翻译的梵文都已经不在了,或许是毁於战火,还是藏在哪一个地方还没有被发现,譬如说,敦煌洞窟是上世纪被人家所发现,不然洞窟里面有很多的宝贵的佛教文物,甚至经文壁画就会暂时被淹没,所以说「无本可据」。
(补充讲义文)
依现存之梵本亦似心念。
「现存之梵本」就是指英国一位穆勒博士在上世纪所发现到的《无量寿经》的梵本,但是这个梵本与康僧铠所根据翻译的还是不一样。从穆勒博士所发现的这个梵本来看,这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也似乎是心念为主的念。
(补充讲义文)
故本愿十念,未必非得译为称念不可。
所以本愿的乃至十念,如果就解释的话,未必要像善导大师解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不可,但也因为这样──
(补充讲义文)
亦因此故,本愿念佛,广度群萌之根本义,隐而不彰。
但也因为解释上不一定要解释为称名念佛,因此广度群萌的根本义就隐而不彰。怎麽讲呢?如果就称名念佛的念,比较能够普遍所有根机;如果不是称名念佛,是以其他的念作为解释的话,那摄机就不普遍,只有上根利器的能够做得到,可是末法时代也没有像那样的上根利器根基,大部份的人都是中下根基,甚至如经言:「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唯依念佛」是称名念佛。所以广度群萌的根本义就隐而不彰。
(补充讲义文)
若非弥陀示现之善导,三昧证得之祖师,证言称名念佛,
则佛悲露而非彻,法门易而似难,行者苦而不乐。
善导大师世传是弥陀所示现,在年轻的时候就证得念佛三昧,所以能够体解佛意,透彻阿弥陀佛的本怀。善导大师「证言称名念佛」,因为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说称我名号、称名念佛,岂不是有善导大师的保证、证明?如果不是善导大师,那「佛悲露而非彻」,阿弥陀佛的慈悲虽然显露出来,但是不透彻,像蒙蒙当中,月亮出来了,但不明显;「法门易而似难」,净土法门所谓易行道,可是易当中却又感觉不那麽容易,有困难的地方;「行者苦而不乐」,龙树菩萨说我们这个法门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则乐,可是如果没有善导大师的解释,我们就乐不起来,所以很多没有看到善导大师净土教理思想的念佛人,他们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心中都是忐忑不安的,当他忐忑不安的心中看到善导大师的法语,就像苦旱逢甘霖般,突然眼睛一亮,眼前有了光明,前途有了希望。
(补充讲义文)
=故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深具慈悲与智慧,既契机又契理。
善导大师约二十条的本愿取意文,字句当中含着慈悲的爱心,以及对佛本怀、对十八愿愿意通彻了解的智慧,所以既契机又契理。
我们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2012年4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