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淨宗法師2006年9月2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

 

正行、雜行;正定業、助業

       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請放掌。

       善導大師對於往生之行,大分二類:

       一類是依據我們淨土三部經所展開的五種正行:

       專讀誦淨土三部經──讀誦正行;

       專觀察極樂莊嚴、心慕極樂淨土──觀察正行;

       專禮拜阿彌陀佛──禮拜正行;

       專口稱彌陀名號──稱名正行;

       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讚供正行。

       除此之外,稱為雜行。

       正行又分為二類:以第四的稱名正行作為正定之業;其他四種稱為助業。

 

五番相對

       關於「正雜二行」,法然上人又給它解釋為「五番相對」。今天我們先學習「五番相對」,就是有五種對應關係:

 

       一、親疏對。

 

       「親」是親密;「疏」是疏遠。那是說修正行的人和阿彌陀佛關係很親密、很親昵;修雜行的人,和阿彌陀佛疏遠、不親,比較疏。因為修五種正行,都圍繞著阿彌陀佛,比如說讀誦淨土三部經,總是嚮往極樂莊嚴、彌陀誓願;那麼,讀誦其他經典就疏遠了,就跟阿彌陀佛沒有親密的關係了,從道理來講是如此。

 

       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解釋說:

眾生起行,

 

       就是我們修持,「起行」。

口常稱佛,
佛即聞之;
身常禮敬佛,
佛即見之;

 

       我們口中常稱佛,佛就聽到了,我們哪怕聲音念得再小,佛也聽到;我們心裏念佛,佛也知道;身常禮拜佛,佛也看到。

心常念佛,
佛即知之。

 

       身、口、意三業。

眾生憶念佛者,
佛亦憶念眾生。

 

       我們憶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下佛光攝取我們,彼此相憶念。

彼此三業,
不相捨離。

 

       眾生三業和彌陀三業不相捨離,這個就叫做「親緣」。就是我們和阿彌陀之間很親。

 

       如果修雜行,當然就不這樣了,修雜行,「口不稱佛,佛則不聞之」,你不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聽不到你念了;身不禮拜佛,佛則不見之;心不念佛,佛則不知之。這樣,「彼此三業常相捨離」,這樣就稱為「疏」,不親。

 

       二、近遠對。

 

       「近」和「遠」。

 

       因為前面講:修正行之人,和阿彌陀佛:

心常親近,憶念不斷,
名為無間。

 

       如果雜行呢,就:

心常間斷,
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

 

       引用這兩段話對比說明,一個是「親」和「疏」,第二是「近」和「遠」。

 

       專修五種正行之人,阿彌陀佛常在我們身邊,離我們不遠。這個「遠」和「近」相對來講。其實,我們心中憶念阿彌陀佛、口中稱念彌陀名號,在《觀經》裏講: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凡夫與彌陀成為一體。

 

       修正行的人和阿彌陀佛很臨近,如同《觀經疏》所說的:

眾生願見佛者,
佛即應念現在目前。

 

       我們常修五正行,願見阿彌陀佛、口稱彌陀名號,阿彌陀佛「應念」,應你的心念、應你口稱阿彌陀佛──在《觀經》的下品上生當中,這個造罪眾生口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阿彌陀佛顯現在他的面前。所以,善導大師就解釋說:「應聲來現」,應著我們念佛的聲音,阿彌陀佛就來了,就顯現在我們面前。

 

       那我們大家說:「哎,我現在念,佛也沒看到啊!」是因為我們時節還沒有到,因為我們也沒有三昧定力。佛就是來到我們的面前,我們也看不到。所以,源信大師就講:

煩惱障眼雖不能見,
大悲無倦常照我身。

 

       我們的心被煩惱所遮蓋,我們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當下佛就來了,但是,我們現在肉眼凡胎,還看不見。

 

       到臨終的時候就不一樣了,臨終我們的身體要報謝娑婆,所看見的境界,如果不求往生的人呢,他就一個眼看陽間,另外一個眼就看到陰間了。我們活得好好的,陰間也看不見。但臨死的時候,陰間的景象,冤家債主圍繞在身邊,都看到了。

 

       其實,冤親債主也不一定是到臨終才來,平時往往得了一些疑難雜症,一些怪病、虛病……莫名其妙的病,多數都是冤業而來的,冤親債主就在我們身邊尋機報復,但是我們看不見。

 

       可是臨終就不一樣了,陽氣耗散、陰氣轉盛,這樣就看到陰間的景象。

 

       那我們念佛的人,我們嚮往極樂世界,業感成熟,臨終的時候就是見佛的時候了。所以,極樂景象、阿彌陀佛的身相光明,臨命終時就看到了。

 

       三、無間、有間對。

       「無間」,修正行的人,與阿彌陀佛憶念不間斷。一有憶念,就憶念阿彌陀佛,不間斷、夾雜其他的行法,這個「名為無間」。

 

       「有間」,修雜行的人,與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雜行的人,他肯定也念佛,多多少少也念阿彌陀佛,不過呢,他念佛少,或者不純粹,他雜有其他的行法,念佛的時候就念佛了,不念佛、修別的法門的時候就間斷了,所以叫「心常間斷」。

 

       四、不迴向、迴向對。

       修雜行的人,善導和尚說:「雖可迴向得生」。修雜行的人,如果不特別迴向,肯定不能往生。所以,我們昨天也講過了,修定散二善要「回斯二行,求願往生」。

 

       修正行的人,即使不特別迴向,也可以往生。弘願是「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自然往生。因為我們五種正行,心都是嚮往著極樂的。

 

       所謂「迴向」,是回轉、趨向。你的心的方向不是向著極樂世界的;這個行法所引導的力量、所感應的果,不是通往淨土的,這就要回轉、趨向,這叫「迴向」。

 

       比如我誦《普門品》、我誦《金剛經》,如果不迴向就沒有往生份,那我就迴向求生極樂。

 

       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呢,眾生在這邊,那一頭就是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好像是一座橋樑,兩個橋墩子,一個橋墩在娑婆,一個橋墩在極樂。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上了這座橋,橋那一頭就是極樂世界,沒有拐彎的──「不迴向」。

 

       所以,善導和尚說:稱念六字名號,本身就是迴向:「南無,即是歸命」,這「歸命」當中有「發願迴向」。

 

       當然,可能有人懷疑了:「那師父,我念佛還要不要迴向?」

 

       「迴向」有種種含義:

       比如說,有人只求世間福報,不求往生極樂,那這個就要迴向,因為你的方向不正確。這句名號本來就是往生西方用的,結果你把它用來修世間福報,那麼就要回轉過來,回到它本來正確的方向──求生極樂,這個應該這樣。

 

       我們已經願生極樂了,這個心願就已經有了。

 

       第二個,作為功課,每天早課完畢,或者晚課完畢,也可以以功課的這種儀軌,念一個《迴向偈》,也可以。

 

       其實,我們每念的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都是嚮往極樂淨土的,這樣就是念念都在迴向當中,不必要另外再迴向。

 

       還有的蓮友,他念個三五分鐘的佛就來迴向一次,每天迴向幾十次,太多了!這個沒有必要,耽誤時間,不如把這個時間拿來專念一句佛。

 

       這是第四。

 

       五、純雜對。

       修正行的人,是純極樂之行,我們都講過了,這五種正行都純粹地圍繞極樂,不夾雜。

 

       修雜行的人呢,他的行業不是純粹通住極樂的,是雜於人天、三乘,亦通於十方淨土,所以叫做「雜」。比如我們所修的一般的世善,它本身是通往人天道;我們修行其他的,四諦法門、六度萬行,通於聲聞、緣覺、菩薩乘;或者我們念其他佛菩薩名號、修其他佛菩薩法門,通於他方淨土,這個就顯得雜。不像五種正行,完全是通往極樂世界。

 

       這個是五種相對。

 

       總結一遍:

       修正行的人與阿彌陀佛親;修雜行與阿彌陀佛疏。我們應當和阿彌陀佛親,所以修正行。

       修正行與阿彌陀佛近;修雜行與阿彌陀佛遠。我們既然求生西方,應該和阿彌陀佛近,對不對?

 

       (「對。」)

 

       修正行與阿彌陀佛無間;修雜行與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我們應當無間。

 

       修正行即使不特別迴向,自然成為往生之因;修雜行呢,如果不特別迴向,不成往生之因,這個有迂曲。所以,我們應當走直道,修正行。

 

       修正行是純極樂之行;修雜行不純。

 

       有這五種得和失。正行有五得,雜行就有五失。這五種失到最後就是往生不定;那五種得呢,就是往生一定。

 

雜行之人疑惑佛智

       修雜行的人,與彌陀疏、與彌陀遠。那我就想到《無量壽經》裏說:

疑惑佛智,
生彼邊地。
五百歲不見諸佛。

 

       「疑惑佛智」就是指雜行的人。所謂「佛智」,展開來講,《無量壽經》說了「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聖智」等等,五種智慧,總結起來講,也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這是佛光明、智慧的名號。只要稱念彌陀名號,必然往生彌陀淨土,這個是阿彌陀佛的智慧,這個是超越十方諸佛的誓願、超越十方諸佛的光明,唯有阿彌陀佛有此誓願光明,所以,這個就是阿彌陀佛不共的智慧,他度眾生的智慧、善巧。佛智就是指專修念佛必定往生!你能相信這一點,這個叫做「明信佛智」。對這一點信不深、信不過,認為說「單念佛,太容易了吧,太簡單了吧?」不知道這是佛智,認為說「太簡單了!一定要加上我這樣地修、那樣地修才可以往生」,這個叫「疑惑佛智」。疑惑佛智,既然跟佛之間有疑惑了,就不親了,就疏了,對不對?


       像大家過家庭生活,本來夫妻之間應該彼此信任、肝膽相照、同舟共濟,結果彼此猜疑,你懷疑我、我懷疑你,「你是不是背著我存小錢?你是不是背著我在外面有不好的行為?」如果有了疑惑心,彼此就不親近了,是不是?這個就疏遠了,就隔開了,吃也吃不到一塊兒,說也說不到一塊兒,住也住不到一塊兒了,最後就分開了。

 

       如果我們心中對阿彌陀佛的慈悲智慧有懷疑,很顯然就疏遠了。在這個世界疏遠,到極樂世界還在蓮花裏邊,五百歲不見諸佛。因為現在你就不敢跟阿彌陀佛直接照面,隔了一層、擋了一層──是我們的疑惑心產生這種障礙,讓我們五百歲不見諸佛。那麼,怎麼才能見到諸佛呢?要懺悔,「哎呀,我錯了!」如果能夠真心懺悔,也可以花開見佛。

 

       所以,雜行人就屬於「疑惑佛智」,就跟阿彌陀佛不親而疏、不近而遠。在這裏如此,到了極樂淨土還隔著,這樣不好。

 

       我們到極樂世界,願不願意快點見佛啊?

 

       (「願意!」)

 

       對啊,願意當下見佛,「花開見佛悟無生」,那現在就要跟阿彌陀佛親近,現在這個因啊,就要時時、念念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沒有間斷,這樣就不會有隔礙。如果雜行,你說「我想快一點見佛」,結果到極樂世界五百歲見不著。

 

善導大師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專」和「雜」

       下面這一段是《往生禮讚》,在《善導大師全集》的四百七十九頁,這一段文很懇切,對我們非常有啟發意義,和剛才所說的正行、雜行意趣是一樣的。

 

       善導大師的思想,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專」和「雜」,專雜的分判是善導大師思想的一個鮮明的特色,就好像分水嶺一樣,你要專,就符合善導大師思想;你要雜,就不符合。分水嶺就是一座山的嶺子,雨下來之後,水有的往東邊淌、有的往西邊淌,通過這條嶺就分開了。你能夠專修念佛的,就往西邊淌,就往極樂世界淌;你要雜的,就不定,可能就淌到東邊去了,這就是一個界限。所以,怎樣符合彌陀本願、怎樣隨順善導大師的教導?就看你是不是專修念佛。

 

       當然,專修念佛,我們也說過,善導大師有「解門」和「行門」:行門,在行持方面就是專;在對佛法的理解方面,不偏頗。這叫:行門要專,解門要圓。

 

專修百即百生

       《往生禮讚》說到專和雜的得失。也講到專有四得,專修念佛有四種得;雜行就列了十三種損失。「四得十三失」總結起來還是一得一失:專修念佛必得往生;雜修之人往生不定,很難往生,千中難得一兩個住生,這就失去了往生的大利。雜行之人即使能往生,也在蓮胎之內,又稱為「邊地」,所以,還是失去了很多利益。我來把這段文邊讀邊和大家共同學習: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
畢命為期者,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如果能像前面所講的,念念相續,只要起念,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叫「念念相續」,是我們做得來的,不是說「我吃飯、睡覺、做事……其他事耽誤了,念不了」,那個是凡夫的生活狀況。如果能像上面「念念相續」:

 

       「畢命為期」:我們念佛,不是說「我念一句、念十句,剩下就不念了」,是一輩子。這個「畢命為期」是我們內心的信仰自然發動的,也不是說要怎樣的努力,這個沒有什麼努力不努力,我們既然歸命阿彌陀佛了,一歸就永歸;信順阿彌陀佛,一信就永信。這個是從現在開始,直到命終,自然的一個信仰,發動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代表我們信仰堅定。不可能說「我信仰阿彌陀佛,五體投地,如何的深信,結果,三年之後,我就改了」,這個就不是那回事了。

 

       如果這樣專修念佛,十個,就十個往生,一百個,就一百個往生,一千個,就一千個往生。

 

專修四得之一:無外雜緣得正念

何以故?

 

       為什麼這麼容易呢?底下說了四點。第一:

無外雜緣,
得正念故。

 

       「外」就是外面;「雜」是雜亂的雜。你專修念佛,就沒有外雜之緣,這樣,內心得正念。

 

       什麼叫「外雜之緣」呢?這是指修持法門來講的。有的人講:「我專修念佛,我的外雜緣特別多啊!你看,我在這裏念佛了,他又打電話來了,這個不是雜我了嗎?我在這兒念佛了,又有什麼事兒了……」這個「外雜之緣」不是這麼理解的,是指我們專修念佛,不修持跟念佛法門不相應的其他法門。「你不要念佛了,你何必求生極樂世界呢?跟我去求開悟吧!」這樣叫做「外緣」,也叫做「雜緣」。至於說人家敲敲你的門,你在娑婆世界做凡夫,這個就是凡夫的生活狀況,這個談不上。所以,「外雜之緣」是相對於修持法門而言的。

 

       既然專修念佛了,我外雜之緣一概摒棄。這樣,我內心正念堅固,起念(我只要念)就念三部經、念阿彌陀佛,這樣就得正念。

 

       凡夫之人,心是隨緣易動,我們的心很容易飄動,不要覺得說「我是一個大菩薩,所以沒關係,哪一個道場、哪一個法門我都可以去」,其實走多了之後,你的心自然就搖擺了,最好這些緣能夠少一點。

 

       「無外雜緣」,容易心中得正念。所以,第一句就要讓我們摒棄外雜之緣,這樣我們的心才會穩定下來。

 

專修四得之二:相應本願

       第二:

與佛本願得相應故。

 

       我們專修念佛,順遂了阿彌陀佛的本願,和阿彌陀佛本願相應了。阿彌陀佛的本願說:「十方的眾生,專念我的名號,來到我的淨土。」「哎!那我就念佛」,這樣跟佛本願相應,這就能乘上彌陀本願力,所以必得往生。

 

       第一點說「無外雜緣得正念」,所以必得往生;第二說「與佛本願得相應」,所以必得往生。那麼,為什麼不把「與佛本願得相應」放在第一句呢?彌陀本願是最根本的啊!這是說明我們凡夫這個心,剛才講過,凡夫的心容易隨緣而動。你不要講大話,「我聽懂道理了,我知道阿彌陀佛本願了」,懂得這一點,認為說「我懂得就是相應了」,然後出去樂近雜緣,這樣反而是漏落了。

 

       應該是在行持方面牢牢地專修念佛、摒去外緣。只要你專修念佛,自然就「與佛本願得相應」。

 

       這是第二句。

 

專修四得之三:不違教

       第三:

不違教故。

 

       既然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就不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了。這個「不違教」,是指不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文」裏教導我們說:上等根機的人,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中等根機的人,也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下等根機的人,也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上中下三根都要一向專念。我們一向專念,隨順了釋迦牟尼佛的教導。

 

       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裏邊教導我們說:「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我釋迦佛的本意呢,是讓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那我們念佛,就隨順了釋迦佛在《觀經》裏的教導。

 

       釋迦佛在《阿彌陀經》裏教導我們說:「五濁惡世的凡夫,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彼極樂涅槃界。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專念彌陀,決定往生。」那我們專修念佛,就隨順了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裏的勸導,這樣的話,就必定往生。聽佛的話嘛!

 

專修四得之四:隨順佛語

       第四:

隨順佛語故。

 

       「佛語」是指《阿彌陀經》當中的十方諸佛證誠之語。「十方」,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在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當中,是說六方諸佛來證明;玄奘大師翻譯的是十方諸佛。「隨順佛語」,因為諸佛都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他們都來證明說:「專修念佛,決定往生,我等諸佛,齊來證明。」那我們來念佛,不僅是順了阿彌陀佛的本願,也是順了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也是順了十方諸佛的證誠。這樣,不僅是彌陀,世尊、恒沙諸佛……我們跟一切諸佛的心都很相應,所以必定往生。

 

雜行難得往生

       那反過來,善導大師在下面就講: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

 

       有的人啊,「若」是假設,假設有人;「欲」是想,想什麼呢?捨掉專修。為什麼要捨掉專修啊?有幾種心態:

 

       一個是因為不瞭解教理,不知道專修順佛本願、不違教、隨順佛語,不瞭解這些,或者是聽人家講,或者自己內心裏邊覺得「要往生極樂嘛,總是要什麼都使勁地修才能住生,哪裡靠一句名號就能往生?」不瞭解教理,自己心中生的一種見解,這是凡夫的知見。這種知見是站在我們一般世間的立場,是世間的一種經驗、邏輯,「你要到極樂世界,就應該如何如何……」這也因為我們有自力驕慢心的存在。這是一種狀況。

 

       再有一種狀況,雖然這樣聽說了,他卻不願意這樣做,心裏不能信順,這還是驕慢心起作用。比如說:也都聽人家講念佛好、專修念佛必得往生,他也跟人家這麼講:「哎,你念佛!……我不念。」

 

       「為什麼?」

 

       「我是法師啊!法師能念佛嗎?」(你們說法師能不能念佛?)「法師講經說法,什麼都要學,法師能夠專門念佛、像老太婆一樣嗎?」

 

       這個,是沒有透達、沒有瞭解,雖然教別人念佛,自己卻不念佛,他就認為:念佛法門是給老太婆、給那個沒有文化的人,「你來學的;我呢,是根機……」就對自己看得高了,對念佛法門看得低了。這是一種狀況,還是有驕慢心的存在。

 

       善導大師在這裏很懇切地跟我們講:「若欲捨專修雜業者」,得到的結局怎麼樣呢?

 

       百時稀得一二,

 

       修雜業也想求往生的話,一百個裏邊稀有難得一兩個住生。

 

       千時稀得三五。

 

       一千個裏邊稀有難得三五個往生。

 

       所以,往往大家都講:「怎麼願往生的人多、實際往生的人少呢?」道理就在這裏。如果都是專修念佛、信願念佛不懷疑、信願專持名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為什麼想願的多、反而落得少?是因為「捨專修雜業」。

 

雜行十三失之一:雜緣亂動失正念

       善導大師在底下講了十三點。

何以故?

 

       為什麼如此呢?

 

       這樣講,怕大家不信服。底下說:

乃由雜緣亂動,
失正念故。

 

       這是第一點,跟前面相反的。因為總是在雜行雜修、雜緣亂動,念念佛了,又被別的外雜之緣動搖了心,「哎呀,你這樣、那樣……」這樣就是心志不能專一,失去了堅固的正念。既然失去了正念,這一失,底下就通通都失掉了。你失正念,怎麼可以得決定住生呢?「正念」就是指正念堅固,稱念阿彌陀佛很穩定。結果他動搖了,種種外雜之緣讓他心中「雜緣亂動」,動亂、動搖、不確定。

 

雜行十三失之二:與佛本願不相應

       第二:

與佛本願不相應故。

 

       雜行雜修,不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與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

 

       阿彌陀佛的本願給我們搭了一座橋,說:「你到我極樂世界來!」好,給你六字名號一座橋,「嘩」從極樂世界像放吊橋一樣放過來。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就念彌陀名號,順著這一條本願橋,就到極樂世界了。

 

       結果你想去,沒有乘上阿彌陀佛本願、六字名號這座橋,這怎麼能過去呢?既然與佛本願不相應,你就往生不定了。

 

       就好像過海一樣,阿彌陀佛用六字名號大願船來救度我們,說:「你上我的願船,我渡你過生死大海。」結果我們自己不上阿彌陀佛大願船,那怎麼能過大海呢?所以,這個就是第二重損失,「與佛本願不相應」。你縱有天大的本領,你縱是上根利智,跟彌陀本願不相應,你怎麼能往生呢?

 

雜行十三失之三:與教相違

       第三:

與教相違故。

 

       不僅和阿彌陀佛本願不相應,也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相違背。釋迦牟尼佛明瞭我們眾生的根機,說法契理契機,告訴我們說:「這樣的眾生啊,想要求生淨土,就要一向專念!」一而再、再而三告訴我們,「不論上根、中根、下根,都要一向專念!」所以,善導大師解釋《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文」說: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
有上中下。

 

       上輩往生者、中輩往生者、下輩往生者,是指我們眾生的根機各有不等:上根、中根和下根。

隨其根性,
佛皆勸以一向專稱阿彌陀名號。
臨命終時,
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不管你是什麼根機,都勸我們一向專念。

 

       我們雜行雜修,就跟釋迦牟尼佛慈悲殷切的教導相違背了,這樣往生不定。百中稀有一兩個,千中稀有三五個。

 

雜行十三失之四:不順佛語

       第四點:

不順佛語故。

 

       在《阿彌陀經》裏邊,十方諸佛來證誠專修念佛的人,說:「我等諸佛齊來證明!」「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雖然淨土三部經的宗旨都一致,但是,我們發現三部經在開講的時候,經相還是有所差別,在相上有差別。比如說《阿彌陀經》,就有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來證明,而《觀經》和《無量壽經》沒有,那為什麼呢?古德從兩個方面來解釋:

 

       《觀經》為什麼不證誠呢?因為《觀經》講的還不純粹,它還講了定善、散善、三福、九品,所以,如果十方諸佛來證誠的話,到底是證誠哪一個呢?這樣就容易混淆。所以,《觀經》沒有證誠。

 

       那《無量壽經》呢,《無量壽經》有四十八願,應該證誠啊,為什麼也沒有證誠呢?因為「三輩往生文」裏邊也附帶地講了「上輩者」發菩提心、行作沙門……;「中輩者」也還講到散花燒香、燃燈供佛……,也夾雜了其他的行法,所以說諸佛也不來證誠。

 

       而唯有這一部《阿彌陀經》說:其他的種種修持算「少善根福德因緣」,單舉這一句六字名號,這叫「正直捨方便」。那這樣,十方諸佛:「好!暢我等諸佛本懷,能夠獨顯彌陀的誓願!」所以,十方諸佛都來證誠,最高地、最究竟地、不帶方便地來證誠,這是一種解釋。

 

       第二種解釋:三部經都有證誠,因為三部經是一味的,是一個味道、一個宗旨。既然證誠《阿彌陀經》的專修念佛,也就是證誠《觀經》「定散二善導入念佛」,也就是證誠《無量壽經》的「一向專念」。不過,從經文的文相來講,還是說在《阿彌陀經》的經文當中。

 

       所以,第四點,如果我們雜行雜修,就不蒙受十方諸佛的護念和證誠,違背了十方諸佛的殷切證誠之語,這樣往生不定。

 

雜行十三失之五:繫念不相續

       第五點理由:

繫念不相續故。

 

       說雜行雜修的人,雖然也念阿彌陀佛,但是他「繫念不相續」。

 

       第五點以下,善導大師在前面講「專修四得」時沒有列,那我把它反過來、比較來做解釋,讓大家容易理解。

 

       那反過來講,可以說:專修念佛的人「繫念相續」。你專修念佛,叫「繫念相續」,因為前面講了嘛,「無間斷」。

 

       很多人說:「這個相續不容易做到啊!」

 

       「相續」是各就根機而言,只要你專修念佛,通通叫做「相續」。

 

       法然上人理解善導大師的法語,說了三點,有三點叫「相續」。有人問法然上人說:「善導大師所講的念佛是什麼樣子的?是一念、十念就往生了嗎?我就不用念了嗎?」

 

       法然上人說:

 

       「非也!一念、十念乃臨終之機」:一念、十念往生是指臨終的人,沒有機會、沒有時間再念第十一句了、再念第二句了。

 

       「我等非臨終之機,我等是平生『乃至』之機」:因為《無量壽經》說「乃至十念」,「十念」在臨終,「乃至」就是指平時,那就是畢命為期、念念相續。所以,這個法門是救度造惡眾生、下劣眾生。

 

       「善導和尚意,以念念不捨為正意,念念相續為正意」:所以,多處解釋都講「上盡一形,念念相續」,這是善導大師的本意,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管人家怎麼樣,我們自己都要念念相續。

 

       又問了:「念念相續不容易啊,怎麼能達到?」

 

       他說:

       「念念相續,各隨根機之語」:隨著我們的根機勸導我們:應當殷勤,應當不要懈怠放逸。這個是各人不一樣的,像吃飯一樣,隨量而飽。

 

       然後,法然上人就又講了三個方面:

 

       第一,他說:根據善導大師的解釋,每天念佛一萬遍以上,就叫做「念念相續」。這是在哪裡解釋的呢?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當中,他講「念念相續」,講到最小的數字就講到一萬聲,估計是從這個地方。法然上人說:一天念佛一萬遍,叫做「念念相續」。他說:不過這一萬遍哪,不是你在那裏一口氣念完,然後去打撲克、去逛大街、去玩……那個不叫。這一萬遍要平均分佈,從早到晚念,這個叫「相續」。這是一種,大家來衡量。

 

       第二種,如果一頓飯的時間,你能念三次佛(一頓飯大概二十分鐘或者三十分鐘),大概七八分鐘、十來分鐘念一次佛,那麼,一天這樣下來,也叫「念念相續」。

 

       第三點,眾生根機不等,只要你有願生心,願生心如果懇切,自然心中念念相續,「我就是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俗事放下來了,我佛號就起來了,遇境逢緣都想到極樂世界。人家欺負我,我也想到極樂世界:哎呀,極樂世界才好啊!我們罪業深重啊,在這裏種種的逆緣……」;順境呢,也想到極樂世界,「這個地方再好,總沒有極樂世界好嘛」,對不對?所謂「逆境順境不忘西方,隨忙隨閑常稱名號」,這個是「念念相續」。

 

       我想打個比方來說明這個「相續」。現在可能手工活兒比較少了,穿針引線的比較少了,但是這個還是好懂。比如說我們用一根針穿一條線過來,我這條線走了五針,或者走了十針,哎,外面有事,我就把這個針放下來,去辦事兒;回頭過來,我還是拿這個針,還是原來這條線,我繼續往前穿,那麼,這個叫不叫「相續」?這叫「相續」嘛!同樣一根針、同樣一條線,一直往下走。

 

       反過來講,我拿這根針穿了五針了,出去了,回頭過來換一根針;原來一根金線,我換了一根銀線,再來做,這個叫不叫「相續」?

 

       (「不叫。」)

 

       專修念佛的人就是這樣:比如我們早晨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半個小時,等於這個六字名號的金線,我們念了半個小時;那現在我上班了,在單位我做出納,數錢,我不能邊數邊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領導說:「多少錢哪?」

 

       「南無阿彌陀佛……多少錢?」重數一遍。

 

       特別用功、要注意力集中的,那我們就擱下來了;中午下班了,騎上自行車,我就「南無阿彌陀佛……」,還是那一根線,對不對?還是那個法門,這個就叫「相續」。不用擔心,一條線穿到底。

 

       如果說我早殿的時候念南無阿彌陀佛,好,晚上回來有時間,我又去誦別的咒、誦別的經了,那等於又換了一根針、又換了一根線,那就不相續了。

 

       底下有很多人點頭,因為他們都穿過針、都走過線,「對,這樣就好。」

 

       這個就叫做「相續念佛」。

 

       這是我的解釋,還是以法然上人那個解釋為標準,因為是祖師大德,我這個是供大家來理解。不要心中說:「哎?我怎麼相續?我睡覺睡著了,這還叫相續嗎?」睡覺嘛,誰不睡覺呢?凡夫都要睡覺,睡醒了再念,就是相續。

 

雜行十三失之六:憶想間斷

       第六點:

憶想間斷故。

 

       雜行雜修的人為什麼往生不定呢?他憶念阿彌陀佛有間斷,有間斷就不定了;專修念佛之人,憶想不間斷。

 

       這個也要打比喻,就跟剛才講的穿針走線的比喻類似──織布的比喻。過去用織布機織布,梭子走來走去,比如說這塊布是純白的布,我織了一半,現在有事出去了;回頭過來還是按照白線再往下織,那麼,這條白布中間就沒有間斷,對不對?如果說這一條白布,回來織的時候用一條黑線換上去,織完一看,斷了,白布中間一塊黑的,是不是?這就間斷了。這是個比喻。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穿梭織布狀)好,我們去做事兒了,或者睡覺睡著了;起來了,還是接著來,還是純白的這一塊布;如果起來又修別的法門了,用別的線,黃的、黑的來織,這個白布中間就間斷了。


       所以,專修念佛,只要你專,你就是不間斷。這是第六點。

 

雜行十三失之七:回願不殷重真實

       第七點:

回願不殷重真實故。

 

       雜行雜修的人為何往生不定、一千個裏邊難得一兩個往生呢?又有第七點的損失了:「回願」就是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雜行雜修,他當然也願意往生了,他雖然願意往生,但是不殷重、不真實。「殷」是殷切;「重」是深重。


       專修念佛的人,迴向往生淨土就殷切、真實。

 

       何以見得雜修的人就迴向不殷重真實呢?從兩個方面來說:一個從我們能回之心,一個從我們所回之行。

 

       能回之心不殷重,就是說「我想迴向求生極樂」這個心,因為在雜行的時候,它有間斷、它不相續。我們既然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這個心殷重的話,我們是不允許它有間斷和不相續的,對不對?你既然會有間斷、有不相續,說明你把它不當那麼很重要,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就好像我們一個人對某種事特別注重,我們心裏邊念念就會想到這件事情,都不願意聽到對方說的話不滿我的心意。比如我們對自己的兒子很掛礙,聽到人家讚歎他,心裏就高興,其實也知道自己的兒子沒那麼好;如果人家有半句講他不好,心裏就很難過,就是我們對他心裏面看得很重。

 

       我們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真心願意往生的人,總是希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相續不間斷,也不會用其他的法門來夾雜、干擾。既然還有其他的行持來夾雜、干擾,還能把這個時間分開,分一撥給這個法門,再分一點給那個修持,阿彌陀佛只剩一點點,說明你這個心不殷重。你的心果然殷重,就會把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把所有的時間,「只要有時間,我就念阿彌陀佛,只要有修持,我就圍繞極樂世界」,這樣才代表這顆心很殷重,對不對?就沒有分心。這是從我們這個心上來講的。

 

       再從行上來講,雜行的人,以種種修持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但是,所回之行不真實,因為這個是雜行,從我們凡夫份上來講,是有漏的,不管你修什麼行,都是有漏的功德,有漏的功德不真實。

 

       所以,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裏邊就說了,功德有兩種:一個叫「不實功德」,一個叫「真實功德」。

 

       什麼是「不實功德」呢?以凡夫有漏心、有漏作為的人天諸善──我們還沒有證得諸法實相,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虛偽性、顛倒性、輪轉性,這個是不實功德,不真實的。

 

       第二,叫「真實功德」,什麼叫「真實功德」呢?菩薩證悟諸法實相,從清淨心而起的清淨之業,菩薩清淨之業所成就的功德,叫「真實功德」。

 

       那麼,法藏菩薩大願業力所成就的六字名號,這個是不是真實功德?毫無疑問嘛!法藏菩薩心中沒有任何的塵染,無起無作,順法而修,所謂「順法性」,能夠牽引眾生,令一切苦惱眾生往生淨土,進入畢竟清淨的境界。這個叫做「真實功德」。

 

       所以,雜行的人為什麼往生不定?我們所迴向的這個行啊,善導和尚又稱為「雜毒之善」,夾雜了我們的貪瞋癡三毒的毒素,雖然是善法,但是不是純善。我們還是凡夫,有貪瞋癡性,所以這樣叫「雜毒之善」、「雜毒之行」,這樣迴向求生極樂世界,善導和尚說:「此必不可也。」

欲回此雜毒之行,
求生彼阿彌陀報土,
此必不可也。

 

       以這個雜行,想到阿彌陀佛清淨、無漏、無染的報土、不生不滅的境界,那不可能的,因果不相吻合。

 

       所以說,雜行的人叫做「迴向發願不殷重、不真實」。

 

       專修念佛的人呢,又殷重、又真實。為什麼?「我只要有一點點時間,我就來念佛,我只有這麼大能力了,盡到力了,盡到心了。」並不是說有時間去貪玩、修別的法門,分散精力。身口意三業一心嚮往阿彌陀佛,專修專念,心就是殷重的,那麼,所修行的功德是真實功德,因為我們念的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阿彌陀佛果地所成就的功德回施給我們,這是真實裏邊的最極真實,所謂「無上清淨摩尼寶珠名號」,具有無量功德。所以,專修念佛的人「回願殷重真實」。

 

       同時,也是因為我們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如果從佛的角度來講,是阿彌陀佛回願給我們的,說:「十方的眾生,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我法藏要成佛,要做為大施主(大施主就是要佈施給眾生),佈施他們什麼呢?佈施他們六字名號的功德法財。」所以,是阿彌陀佛回施給我們的,阿彌陀佛的心特別的殷切、特別的深重,阿彌陀佛的功德真實不虛。

 

       我們仰仗這樣的心、仰仗這樣的行,阿彌陀佛的願,成為我們的願(他願我往生,我願意跟他去);阿彌陀佛的行(六字名號的無上大行),成為我們的行。所以,凡夫──不會修行的人,而擁有佛的修行,就是這個法門。

 

       我們沒有修行,六度萬行一樣做不來,但是,我們可以擁有阿彌陀佛的修行。只要我們信願心中,動動我們的口舌,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哎,阿彌陀佛的修行成為我們的修行。

 

       各位有沒有修行?你們有沒有?

       (「有。」)

 

       有啦!有大修行啊!我們自身沒有修行,但是現在呢,我們有阿彌陀佛的修行──在哪裡?

 

       佛的修行在哪裡?「在這裏、在那裏……」你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好啦!對,我們有佛的修行,在哪裡?在「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天天念佛、常常念佛、時時念佛,佛光環繞我們,佛行滿在我們的心中。

 

       所以,善導大師才說:歸命彌陀者,「南無」就是歸命,「阿彌陀佛」就是你的行:

阿彌陀佛即是其行。

 

       這個妙啊!

 

       就好像我們坐船一樣,一個跛腳老太,走路一崴一崴的,但是,她一坐上船之後啊,船的行就是她的行,是不是?「這個船有多大的力量,我就有多大力量;船能乘風破浪,我就能乘風破浪;船能一小時八十海裏,我就能一小時八十海裏;船有多大的浮力,我就有多大的力量。」

 

       我們乘上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大願船,阿彌陀佛有破除煩惱的力量,我們就有那個力量──我們靠著他嘛!

 

       「哎?我沒有啊……」你想到你沒有的時候,等於你從船上跳到水裏去了,你當然沒有嘛──船有!你靠到船就有了。所以說,我們有無量無邊的煩惱,你根本不用害怕,都通通交給阿彌陀佛就好了嘛!煩惱又有何妨呢?如果我們自己修行,不要說無量無邊的煩惱,一個小煩惱就把你打翻了;那如果我們念阿彌陀佛呢,不在乎它,這樣我們心中就落實下來了。

 

       所以,有位法師告訴我說:「師父啊!我母親聽到你這樣講啊,她回去念佛,念得特別輕鬆。她比以前念得多多了,自自然然,想起來就念。不光是一個人,好幾個人都這樣。」

 

       這個確實如此。我們內心安然無懼,活在彌陀的光明當中,自由自在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本來就是想念佛、想往生,就怕不能往生,現在說「能往生!念佛必定住生!」她心中的擔子就放下來了。

 

       所以,第七點很重要,我們念念稱名,也念念回願,「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當然,這一點我還要說明一下,不是我們每念一句佛,心中想到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我要往生極樂世界……」你不要頭上安頭,不必再加這一個念頭,你只要念這一句佛就好了。

 

       就好像我們坐船一樣,你坐在船上,也沒有必要老是說:「我要過海、我要過海……」我們就是為了要過海才上船的。坐在船上,念念之間就是過海。

 

       我們就是為了要到極樂世界去才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所以,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都是要奔往極樂的,不要念一句再補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要到極樂!南無阿彌陀佛,我迴向發願……」所有時間都拿來念佛就好,這叫念念稱名、念念回願,這句名號當中自然包含了信願行,都圓滿具備了。那麼,這樣的回願,是仰賴佛力的緣故,倚仗佛力,所以真實不虛。佛心也殷切,佛的六字名號真實之行不虛假。這是第七點。

 

       好,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謝謝大家!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