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四、要弘二門之分判
分科表:
細判:
引文
1.要弘分判
以上三師難易二道、聖淨二門、二藏二教之教判,皆是立於淨土宗之立場對整個一代佛教之大判。除此之外,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又有針對淨土門內之細判: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細判就是更加詳細的判釋。大判是粗略、籠統的判釋,把整個佛教一分為二,像聖淨、難易。在淨土門之內,曇鸞大師、道綽大師都沒有判,而善導大師判為要門和弘願。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大家如果瞭解《觀經》,就明白「娑婆化主」是指釋迦牟尼佛,因為韋提希夫人的請求。韋提希夫人請求了什麼呢?「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佛告訴我怎麼修行、怎麼觀」。因為她所請,釋迦佛就「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指安樂世界能教化的教主阿彌陀佛,「顯彰別意之弘願」。
這是要門、弘願的來歷。要門的法門主是釋迦牟尼佛,弘願的法門主是阿彌陀佛。
二佛有二教。下面解釋:「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定」是息慮凝心,很好明白;散善不必息慮凝心,而是廢惡修善:這就是定善和散善。那為什麼稱其為要門呢?「要」就是重要、關鍵。在《觀經》最後,阿難又問釋迦牟尼佛:
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釋迦牟尼佛說:
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然後又對阿難講: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此法之要」就是指「專稱彌陀佛名」。要門就是說:你想專稱彌陀佛名,就要有一個門進來,那就通過定散二善迴向,進入一向專稱佛名。所以這個「要」是有特別所指的,所謂「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這是指要門,就是入要之門,要門是進入要點的一個門戶。要點是指什麼呢?就是指弘願,「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要」是指無量壽佛名,定善、散善是通入專持無量壽佛名的門戶,所以稱為要門。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這是弘願,弘願就屬於阿彌陀佛。所以,解釋《觀經》的時候,善導大師很明確地是以《大經》彌陀的弘願來看待《觀經》的,同時也是以《觀經》的下輩三品來解釋《大經》的,是《大經》《觀經》《阿彌陀經》互相對照來解釋的。《大經》經文「乃至十念」應該怎麼解釋,各人說法不一樣;善導大師是參考《觀經》下輩三品來解釋的。
這段文就稱為「要弘分判」,把整個淨土門分判為要門和弘願。要門就是修行定散二善迴向求生:定善就是息慮凝心,禪宗參禪、天台止觀等,不管修哪種都可以,只要是修定,都屬於定善;散善就是廢惡修善,持戒、佈施、誦經、拜懺,這些不需要入定修行,屬於散善,這樣散善迴向求生。定善、散善合在一起,屬於要門。這一對照,就知道了,某人在修行,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門的。他雖然屬於淨土門,在淨土門裡屬於什麼呢?他在修要門。弘願呢?一切善惡凡夫得生,都靠阿彌陀佛大願業力,一向專稱彌陀名號,靠佛願力,這是弘願。這就是「要弘分判」,在淨土門裡分出兩個類型。
2.要弘廢立
又,《觀經疏·散善義》最後結論: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此為「要弘廢立」。「廢立」意同取捨。
這需要更多的解釋。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就是《觀經》解釋到最後了,前面這麼長,十六定觀都說完了,裡面有十三定觀,是定善,九品當中的上六品是散善,定善、散善迴向求生極樂:這是「兩門之益」。
但是到最後,佛說「持無量壽佛名」。為什麼說「持無量壽佛名」呢?因為「望佛本願」,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釋迦牟尼佛講「定散兩門之益」,他內心有個目標。他是看著哪個目標?他是看著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以此為目標來講,慢慢引過來,佛意是引導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把「要弘廢立」這段文和前面「要弘分判」文對比的話,「定散兩門之益」的「定散兩門」不就是要門嗎?「望佛本願」不就是前面說的弘願嗎?弘願是要弘分判時講一個理則,「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這裡講具體行法,怎麼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呢?「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裡說「意在眾生」,是什麼樣的眾生呢?就是上面那段說的「一切善惡凡夫」。這一對比就非常清晰了。
在要弘分判的時候,沒有明確取捨,有那個意思,但沒有明確地表達出來,因為還沒到時候。慢慢地,就像圖窮匕見一樣,整張圖慢慢地展開來,到最後圖打開匕首就現出來了。「持無量壽佛名」「利劍即是彌陀號」,弘願顯現出來了。所以,「雖說定散兩門之益」,不過是要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進入弘願。這一點需要大家細細地思維。
我佈置一道作業題,大家回去想一想「廢立」這個詞。不少人對這個「廢」字很不認同,覺得「廢」這個字不好,「佛法說了又廢,那幹嗎還要說?不說不就完了嗎?說了還要廢啊?」
「廢立」是專用的佛教術語,「廢立」的名相,最早出現在天台宗,智者大師詮釋得很好,所以淨土宗把它引用過來。「廢立」,大家好好想一想,怎麼來說明它,思維它。十三定觀是佛明確講的,怎麼能說是「廢」呢?
釋義
要弘二門之分判,主要引用了善導大師兩段文,接下來解釋。
這兩段文特別重要。一段是要弘分判,一段是要弘廢立。要門、弘願是善導大師特別義立的名目。什麼叫「義立」呢?就是在經典裡沒有這樣的字句,而是根據經典的意思所立。這樣特別所立的名相,叫義立的名目。我們學習善導大師的法脈傳承思想,對「要門」「弘願」比較熟悉,而且知道它們的重要性和其中的智慧、善巧方便。一般修學淨土的行人對「要門」「弘願」兩個名相很陌生。在中國,一千多年來,很多大德法師在解釋淨土的時候很少引用這種名相,因為善導大師著作沒有流傳下來,其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組淨土概念。
要弘分判文是在《觀經疏·玄義分》開頭,就在「開宗明義」的地方;要弘廢立文是在《觀經疏》結尾,在解釋流通分的地方。一個是開頭,開宗明義;一個是結尾,作為總結、定論:兩段文前後呼應,首尾一貫,就成了一條線索。善導大師解釋《觀經》,就是以「要門」「弘願」開頭,最後收結到一個點,好像人的脊樑骨一樣,整部《觀經》脈絡、主線就非常清晰。善導大師的解釋,如果會讀,就會覺得非常暢快。慧淨上人把這兩段文稱為《觀經疏》的「兩處眼目」,非常重要。「眼目」就是眼睛,這兩段文能夠理解,看《觀經》就有眼睛了,就能夠明瞭、通達,所以叫「眼目」。如果這兩段文根本不瞭解,那就沒有眼睛了,就不能理解《觀經》玄義、宗旨。
1.要弘分判
接下來先解釋「要弘分判」。
善導大師將淨土一門又別分為要門與弘願兩種,以《觀經》所說「定散二善迴向求生」為要門,以《大經》所說「一向專念彌陀佛名」為弘願。
善導大師將淨土別分為要門與弘願兩種,這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來。這是解釋「要弘分判」。
2.要弘廢立
下面解釋「要弘廢立」。
先雖開定散之要門,後還捨之,而獨取弘願之念佛一行。故知要門為方便,弘願為真實。以要門引導諸機歸入一向專念,是釋迦開說定散二善之意。
文句都很簡略,但是意義很充實。「先雖開定散之要門」,指《觀經》先講十三定觀;然後講散善的三福九品,前六品講大乘善、小乘善和世間善:這是定散二善。「後還捨之」是指到了《觀經》流通分,阿難問佛「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釋迦牟尼佛說:「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這時,十三定觀也不提了,三福、諸善也不提了,這就是捨;只說下輩三品之念佛,《觀經》流通分付囑阿難說「持無量壽佛名」,這是「弘願念佛之一行」。前面雖然開了要門,後面又捨了,這叫「廢立」。
這就知道:「要門為方便」,「方便」的意思是不究竟,是權巧,是一時的施設;「弘願為真實」,弘願才是釋迦牟尼佛要講的真實本意,究竟義理在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講《觀經》,前面講的要門是一時性的。為什麼還要講呢?因為眾生根機沒有成熟,必須從要門慢慢引導,慢慢牽過來。
「以要門引導諸機」,「諸機」就是定善機、散善機,也就是六度萬行、自力修行的種種根機的眾生,引導他們進入弘願一向專稱。這是釋迦牟尼佛開說定散二善的本意,不然為什麼要講呢?意義就在此。前面說到「圖窮匕見」,這個比喻很巧妙,就是很有名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荊軻說:「趙國要獻城池給秦王。」秦王很高興:「在哪個地方?」就打開地圖看,展開圖卷,到後來匕首現出來了——荊軻的本意在這裡。
這些文如果詳細展開要解釋很多,希望大家可以參照《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這本書或者光碟來學習、瞭解這兩段;也包括聖淨二門判、難易二道判,都有專門章節講解。
3.要門的作用
接下來說要門的作用。
定散二善攝盡六度萬行,本來是聖道門自力難行之法,以之迴向求生極樂,即轉入淨土之要門;再轉即入弘願,專修念佛。
作為聖道門根機的人,本來就在修行六度萬行,沒有求生極樂。靠自力修行,如果沒有六度萬行,憑什麼往生極樂?現在修行六度萬行來迴向,就很善巧,就可以轉入淨土要門。這是一轉。
第二轉:「再轉即入弘願,專修念佛」。
所以,要門的施設有很方便的地方。
下面詳細解釋。
此要弘二門之分判,有雙重作用及目的:一為方便聖道行人轉入淨土,二為方便要門行人歸入弘願一向專念。
「此定散二門之分判,有雙重作用及目的」,有哪些雙重作用和目的呢?這就好像一個開關一樣,對內對外,開合轉動自如,在淨土門之內一開,可以轉入弘願;對外一開,可以攝受、接引聖道門眾生根機,非常方便。不然聖道門和淨土門之間好像有一條鴻溝:一個自力修行,一個他力救度;一個六度萬行,一個專念這句佛號,差距特別大,坎兒特別高,可能一步跨不過去。中間有要門一墊,上去了。
就好像高速公路,本來是兩條道,聖道門就是聖道修行,「我就要在這個世界成佛」,這是一條道;淨土門,專門念佛到西方淨土:這是兩條道。這兩條道之間怎樣才能有一個連接呢?開車能從這條道飛到那條道上嗎?可能有開飛車的,但很少。善導大師的要門就非常方便,他根據《觀經》的教理,在聖道門和淨土門之間加一個連接道、小岔道,從聖道門開出來,經要門一轉彎,就進入淨土門,進了弘願專修,這是非常方便的一條連接道,最終還是去成佛這個目的地。
所以,善導大師的教理建設,發前人所未發,對行人修持的方便,對整個法門教理框架結構的完善,是非常有意義的。之所以稱為「祖師」「楷定古今」,不是自封的,一看就非常清晰。
這兩重作用和目的,一為方便聖道行人轉入淨土,二為方便要門行人歸入弘願一向專念。這是先標出定散這兩種方便。
下面是解釋。
聖道門行人本期此土成佛,但此是難行道,若能迴向往生淨土,即自然成佛,即是易行道。成佛目標與行法雖相同,卻有難易之別,故能捨難取易,一轉而入淨土之門(要門)。既願生淨土,彼土是無為涅槃界,凡夫有漏福善不能往生,必須稱佛名號、乘佛願力方能往生,故再轉而入弘願專修,以佛果地一句萬德洪名,總攝一切因中六度萬行,即是捨劣取勝。
聖道門的行人本來是期望在此土成佛,修行六度萬行,證入佛性,得無生法忍,成佛,但這是難行道。以成佛為目標,發大菩提心,這是諸佛菩薩都嘉許、護念、肯定的,可是這很難。我們當初發心的時候很勇猛,往往人都是這樣,一開始覺得行,但走到一半就覺得不行了。
我有個親身經歷,中學的時候放寒假回家,那時候不通車,要走四十里路,還下著大雪,沒辦法,只能走。開始走覺得很有勁,不知道有多困難,下雪下得很厚,路都封了。那時我也才十幾歲,個子很矮,感覺雪都快沒到一半了,根本就走不動,再走一段就非常累了。那時候就左顧右盼,最希望有車來,能搭個便車多好啊!自己沒有力量了,就盼望他力了。
聖道門的修行,修啊修,修了一段時間就覺得:這時候有他力多好啊!心態自然就是這樣的。如果能夠迴向往生淨土,到了淨土就方便了,自然成佛。成佛目標跟聖道門一樣,同時還比較容易,是易行道。他本來也在修行六度萬行,目標也是為了成佛;可是,一個求生淨土,一個在此土成佛,就有難易之別。一比較,當然捨難取易,為了達成目標,越容易達到的,越要選擇它,這是自然的。比如做生意賺錢,同樣兩筆買賣,一筆很容易賺一百萬,一筆也是賺一百萬,但非常難賺,你願意選哪一個?毫無疑問,肯定選容易的。學習也一樣,要拿一個學位,一個兩年很容易拿到,一個還要二十年,那你修哪一個?
從聖道門轉入淨土門了,那怎麼還叫淨土要門呢?因為還是以萬行迴向,這就是要門。既然願生淨土,就進入淨土門了,進入要門之後有一個陶煉的過程,一開始肯定還抱定自己的定散萬善修行,這是凡夫的習性,或者是慣性的作用。「彼土是無為涅槃界」,西方淨土是無為涅槃界,是不生不滅的境界,「凡夫有漏福善」和它因果不相應,所以就不能往生。但他未必一開始就意識到這不能往生,或者說很難往生,或者說即使能夠往生也往生得不殊勝,在邊地、疑城、蓮花胎當中,有種種不足。進入要門之後,經過《觀經》的陶冶、陶煉,懂得了必須要稱佛名號、乘佛願力才能夠往生極樂無為涅槃界。
這樣,他根機就成熟了:既然求生淨土成佛,那何不再一轉?於是就順彼佛願,既殊勝又容易。所以這樣再轉就轉入了弘願專修,以佛果地一句萬德洪名,總攝一切因中六度萬行。怎麼能捨得放下六度萬行,來念這句名號呢?原來,這句名號已經含攝所有六度萬行,並沒有減少;不僅沒有減少,還提高了。為什麼?因為自己的六度萬行是因地的,還是不清淨的、沒有成就的;而這句名號是果地的,是成就的、圓滿的、清淨的。這樣,他也不會覺得有所不足。
「捨劣取勝」,就是以六度萬行為劣,以稱佛名號為勝。
也是「捨自歸他」。所謂的修行,到這裡才算大功告成,天下太平。如果沒有捨自歸他,都還算不上,都是在外面繞圈子。「捨自」就是捨了自力修行的種種觀念,自力的心態捨掉了,歸入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中,整個生活在阿彌陀佛的生命中。
這就是要門的兩重作用。
總結
下面我們來看三張圖表。先看下面這張圖表。
這張表很清晰。佛法分為聖道門和淨土門。淨土門之內又分為要門和弘願。
要門有定善,息慮凝心;散善,廢惡修善。這只是行法,怎麼會成為「門」呢?「回斯二行,求願往生」,就成為要門。這是自力迴向,靠自力修行功德,來迴向求生,夾雜自力。
弘願以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大願業力指什麼?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裡把「大願業力」分開了:
「大願」是因中五劫思惟之本願,阿彌陀佛為法藏比丘的時候為誰發的大願?為我們發的,為我發的。為什麼用「我」字?經文雖然說為「十方眾生」所發,但如果這樣讀過去,就和我們沒有交涉;要知道這條願就是為我發的,才感到親切。學佛就是這樣,我們念阿彌陀佛是一對一的,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別把自己漏掉了,阿彌陀佛救我就行,十方眾生救不救是阿彌陀佛的責任,能把我救出來才實在、親切。
「大業」是指兆載永劫之萬行,有願有行。修行為誰修的?每個人都要理解是為我修的。
「大力」又分為兩種:無礙光明攝取力,無為無漏名號力。「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指光明攝取。名號本身是無為無漏法,它有力量來救度眾生,這大力已成就。為誰成就的?為我成就的。所有因中誓願、本願萬行都在果上的名號之中,都攝在這六字當中,一向專念就可蒙受彌陀大願業力增上緣的作用;所以一向專念,依佛力得以往生。
這是他力迴向,就是阿彌陀佛把他因中誓願、萬行的功德,果上名號攝取所有功德力量,迴向給我們,讓我們往生。自力迴向是迴向自己所修功德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看夠不夠?可以了吧?我應該可以往生了」。
這是兩個概念、兩種心態:
「自力迴向」的心態是祈求、擔心性質的,「我什麼時候夠格呢?」不知道;而且是修行的人主動,佛好像是被動的,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他力迴向」不一樣,是佛主動成就好給我們的,只要我們接受就是我們的,沒有任何遺漏。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表。
六度萬行是此土成佛,是聖道門。
六度萬行、願生淨土是淨土門,是淨土門的要門,還是六度萬行,行法一樣,目標改了,這是一個台階。
再接下來,願生淨土的目標確定下來了,到一向專念就進入了弘願。
這也比較清晰。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