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六、一切經律論是《觀經》所攝之法
我所安置之一切經律論,
是《觀經》所攝之法也。
地藏等之諸菩薩,不可蔑如,
往生之後,成為伴侶故也。
這一段大概是教誡念佛的弟子要明瞭《觀經》,以及我們淨土門的經典和其他經論的關係,還有我們的本尊阿彌陀佛、西方三聖、西方的莊嚴聖眾和其他的佛菩薩的這種關係,不可輕視。
「我所安置之一切經律論」:從上下文我們可以來推論,在法然上人的時代,大概也有把其他諸宗的經、論、律典,也放在那個地方,像我們現在的藏經樓一樣。為什麼放這裏呢?專修念佛的,放這些幹啥?
這些經典,「是《觀經》所攝之法」,為什麼叫「《觀經》所攝之法」呢?因為《觀經》裏面講定善、散善,這一切修行的方法,都包含在《觀經》的定善、散善當中,所以叫「《觀經》所攝之法」;既然是「《觀經》所攝之法」,也不可以輕視了。那就是定善、散善迴向求生極樂就可以了。這是要門的一個方便。
「地藏等諸菩薩亦不可輕視」:為什麼呢?因為往生之後,我們到了極樂淨土,跟這些大菩薩成為伴侶,「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七、出世本懷
《阿彌陀經》等者,
淨土門之出世本懷也;
《法華經》者,
聖道門之出世本懷也。
所望者異,不足疑也。
這也是因為當時有人在懷疑了。因為講到出世本懷的,一個就是《法華經》,釋迦牟尼佛說了:我為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以,《法華經》叫做釋迦佛的出世本懷。我們淨土宗以《阿彌陀經》為出世本懷。不過這裏有一個字,「《阿彌陀經》等者」,這個「等」是什麼意思呢?就包括《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既是出世本懷,那《無量壽經》也是出世本懷,《觀經》也是出世本懷。「等者」,就包括這淨土三部經。
釋迦佛的出世本懷,怎麼會淨土門這樣講、聖道門那樣講,講的經典都不一樣呢?到底哪一個為準呢?法然上人就解釋說:《阿彌陀經》做出世本懷,這是淨土門之義;《法華經》是聖道門之義。這個是站的角度不同所說的,所以,彼此並不矛盾,也不足懷疑。
所謂出世本懷,就是要以佛的知見開示悟入,像《法華經》這樣講,就是讓眾生都成佛。《法華經》之前,說了三乘的教法:聲聞、緣覺、菩薩乘。到《法華經》,三乘入一佛乘,讓眾生都成佛,不是讓你只是作阿羅漢。這個才叫出世本懷,讓大家都成佛。
那我們淨土宗,更是出世本懷,如同善導大師所說的:「五乘齊入」。《法華經》是三乘歸一佛乘,阿羅漢、辟支佛才有份,人天就沒有份了;淨土宗是五乘齊入,入淨土,到了淨土都成佛,所以是本懷中的本懷。
《法華經》雖然講以成佛為本懷,但是依靠《法華經》成佛的,在經典裏面就記載了一位原八歲的龍女。不過她是久有善根的大菩薩示現成佛,除此之外,還沒有第二個。中國依《法華經》建立天臺宗的開宗祖師智者大師,他要成佛,也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天臺宗他們都念南無阿彌陀佛,都求生西方極樂淨土。這就是他們開宗祖師的示範。所以,《法華經》成佛的理想,要來到我們《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和《觀經》裏邊才能實現。不然的話,雖然有成佛之言,沒有成佛之人。我們淨土宗經論就不一樣了,只要能往生,個個能成佛。
八、聖道、淨土之宗義各別
餘宗之人,於淨土宗有其志者,
必棄其本宗之意;
聖道、淨土之宗義各別故也。
修行其他宗派的人,如果對淨土宗有志向,你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上人就說:「必棄其本宗之意。」要把你原來所學的本宗的那一些修行的觀念,那一套,通通要放棄。為什麼呢?因為聖道、淨土,它們宗意各別,它們的宗旨是不一樣的。聖道門的宗旨就是戒定慧,自力修行,斷惑證真。你這個觀念放不下,你來到淨土門,你進不來。你還是搞那個斷惑證真,你幹嘛要進淨土門呢?你怎麼進來呢?所以要把它放棄。知道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一行也修不成,仰仗阿彌陀佛願力──以信願行為宗。
聖道門是戒定慧為宗,淨土門是信願行為宗。你要棄掉聖道的觀念來進入淨土門。
近代的印光大師在他的《文鈔》裏面經常講禪淨的分界。禪宗和淨土宗的界限在哪裡?他不提倡禪淨雙修。禪和淨根本就是兩條門路,合則雙傷,離則兩美。禪和淨(禪就代表聖道門,因為到了後來,其實就是禪宗了),如果禪和淨分開,兩個都好。修禪,你就修禪,不要打閑岔;修淨土,你專修念佛。攪和在一起,合則兩傷,你禪也沒有禪,淨也沒有淨。到後來怎麼辦?「無禪無淨土」了,「沒個人依怙」了,那就是「銅床加鐵柱」了。
宗義不一樣,根機不同。按照自己的根機修學。
九、捨聖道歸入淨土
今時末代眾生,
知自無三學份,
則須捨聖道歸入淨土也。
像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末代的凡夫,如果有自知之明,「知自無三學份」,「三學」就是戒定慧,這是聖道門的宗旨。我們自己可以拿戒定慧的尺子來比量一下自己,也可以拿戒定慧當一面鏡子來照一照自己:我們是不是戒定慧三學的根機?如果知道這個我沒有份的話,那就乾脆捨掉聖道,歸入淨土。如果你有份,你就努力努力。其實都是沒份的。
持戒、禪定、開悟、斷惑證真,這個就是戒定慧,這個是不容易做到的。往往我們能做到一點點,但頂多也是人天善法,跟佛法的修行解脫相差太遠了,不足以讓我們離生死。
如我們上次所打的比喻,我們在三界裏邊輪迴,就像我們人在地球上,地球有吸引力,你往天上扔塊石頭,它一定掉下來;只有你扔出去的力量超過了地球的引力了,它就離開地球了,進入太空;如果相等呢,它會在周圍軌道上旋轉。
我們這個三界,用佛法的名詞講就是「三界火宅」,我們生生世世執著這個地方,我執,我見,就構成了「地心的吸引力」。靠我們修行五戒,就像拉弓射箭一樣,我們眾生就是這支箭,五戒就是這把弓,這把弓的力量有多大呢?它只能把你射到天上一百米的地方。到那個地方,大概下次投胎,做了某個縣的縣長了,一百米的地方,「撲通」一聲,掉下來了,縣長做完之後又掉下來了。五戒就有這麼大的力量。那十善呢?讓我們生天道。你要出離三界六道輪迴是不可能的。
要出離三界輪迴,必須戒定慧能夠圓滿,而且要斷惑證真,用這個強弓的力量才能出離三界;雖然出離了三界,也可能是阿羅漢,在阿羅漢的軌道上旋轉,但是要成菩薩還不行;菩薩一定要用六度萬行的強弓,這個弓箭的力量,生生世世修六度萬行,證得無生法忍,才能到達菩薩;菩薩再遞級升進,才能圓滿佛果。
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你靠五戒這把弓,沒有力量,軟塌塌的;靠十善,也沒有力量;靠四諦、十二因緣法,乃至菩薩六度萬行,都沒有力量把我們彈出三界的火宅。只有最強大的力量,就是六字名號這把寶弓。
所以,我們佛法講「機」(根機),什麼叫「機」?「機」在佛學名詞裏面講叫做「可發微義」,能夠發出去,就是機關,像我們射箭一樣,把箭往弓上一搭,拉開之後,這個箭就成為機了。不然的話不叫機啊,「可發微義」嘛。機關一放鬆,就發出去了。
這個六字名號就是一把弓,阿彌陀佛就是強弓手,我們來念佛就成為念佛之機,搭上這支箭,就可以出離三界、超生淨土。不然的話,沒有這個力量。
十、見勸惡人之文,則見自己之分
無口傳而見淨土法門者,
見失往生之功德也。
其故者:
往生極樂之教,
上勸龍樹、天親,
下至末世之凡夫、十惡五逆之罪人。
然而,自身是最下之罪人故,
見勸善人之文,則自生卑下心,
思往生不定,而不得順次之往生。
是故,見勸善人之文,則見善人之分;
見勸惡人之文,則見自己之分。
如是見定者,決定往生之信心堅固,
而乘本願得順次之往生也。
這一段要解釋一下,我們一般人的病根就在這裏。為什麼搖擺?就在這個地方。
「無口傳而見淨土法門者」:什麼意思呢?「口傳」叫做口傳心授,就是傳承,師父當面指點你。你如果自己打開一本書看,結果搞得不能往生了。為什麼呢?沒有向善知識當面請教、當面指點,沒有口傳。
「自己見淨土法門者,見失往生之功德」:「見失」,不是「見得」,看了法語、法句,沒有得到往生功德,而是失去了。為什麼呢?
「其故者,往生極樂之教,上勸龍樹、天親,下至末世之凡夫、十惡五逆之罪人」:往生極樂淨土的教門非常廣大,「上勸龍樹、天親」,乃至普賢、文殊這樣的人,都要勸其往生,而這些是大菩薩。勸大菩薩的勸法,不可能說「哎,龍樹菩薩,你『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吧……」勸他這個沒意義,龍樹菩薩是大菩薩;勸普賢菩薩怎麼勸呢?肯定勸他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菩薩,你要行十大願王,求生淨土啊!」不會說「普賢菩薩,你唯除五逆,不要犯五逆罪」,這個就是沒有意義的話了。所以,勸上善的菩薩,就一定勸得很高。勸下面呢?
「下至末世之凡夫、十惡五逆之罪人」:好了,對你這個末世的凡夫、十惡五逆的罪人,這樣的根機勸的時候,勸十大願王,你做得到嗎?你做不到。對於我們來講,「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眾生根機不等,所以「上勸」,「下勸」,但是目的只有一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勸進的方法有所差別,對根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然而,勸了這麼多,可是我們自己是「最下之罪人」,我們本身是個很卑微、低下的造罪的凡夫,所以,見到「勸善人之文」,看勸大菩薩的,看勸精進勇猛修持的善人的文,上品往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心裏面馬上就生卑下心,「哎呀!我哪裡有份?你看,這個發菩提心,我發不起來啊!修諸功德,修不了啊!龍樹、天親他們往生有份,我哪裡有份哪!」生卑下心,感到自己矮一截,「卑」是卑賤,「下」是矮一等。
「思往生不定」:「肯定不能往生了……」
「而不得順次之往生」:那這樣的話,今生──所謂「順次往生」,就是今生兩眼一閉,雙腿一伸,就順利地、接下來就去往生了。他不是,因為他有疑惑心,可能只是結個善緣、種個善根,這次是不能往生了,那可能要等多生多劫之後。
那怎麼辦呢?上人就告訴我們一個決竅:
「見勸善人之文,則見善人之份」:「『捨家棄欲』……噢,對!出家人往生有份」。
「見勸惡人之文,則見自己之份」:「哎!我能往生!我在這裏找。」對號入座。你看看人家,龍樹、天親,對不上,坐不到位子了,哪有你有份?對我們來講,《無量壽經》有上輩、中輩、下輩,《觀經》有九品往生,看了「勸惡人之文」,要見自己之份,「我還有份,在這裏」。
「如是見定者」:這樣知見決定下來,見解不動搖。
「決定往生之信心堅固,而乘本願得順次之往生也」:乘上阿彌陀佛本願,今生決定往生淨土。
我們很多人求生淨土,他就在這裏犯毛病。看勸善人、勸上等根機的,自己就覺得「我沒有份了」。
反過來,不這麼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