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六、一切經律論是《觀經》所攝之法

我所安置之一切經律論,
是《觀經》所攝之法也。
地藏等之諸菩薩,不可蔑如,
往生之後,成為伴侶故也。

 

       這一段大概是教誡念佛的弟子要明瞭《觀經》,以及我們淨土門的經典和其他經論的關係,還有我們的本尊阿彌陀佛、西方三聖、西方的莊嚴聖眾和其他的佛菩薩的這種關係,不可輕視。

 

       「我所安置之一切經律論」:從上下文我們可以來推論,在法然上人的時代,大概也有把其他諸宗的經、論、律典,也放在那個地方,像我們現在的藏經樓一樣。為什麼放這裏呢?專修念佛的,放這些幹啥?

 

       這些經典,「是《觀經》所攝之法」,為什麼叫「《觀經》所攝之法」呢?因為《觀經》裏面講定善、散善,這一切修行的方法,都包含在《觀經》的定善、散善當中,所以叫「《觀經》所攝之法」;既然是「《觀經》所攝之法」,也不可以輕視了。那就是定善、散善迴向求生極樂就可以了。這是要門的一個方便。

 

       「地藏等諸菩薩亦不可輕視」:為什麼呢?因為往生之後,我們到了極樂淨土,跟這些大菩薩成為伴侶,「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七、出世本懷

《阿彌陀經》等者,
淨土門之出世本懷也;
《法華經》者,
聖道門之出世本懷也。
所望者異,不足疑也。

 

       這也是因為當時有人在懷疑了。因為講到出世本懷的,一個就是《法華經》,釋迦牟尼佛說了:我為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以,《法華經》叫做釋迦佛的出世本懷。我們淨土宗以《阿彌陀經》為出世本懷。不過這裏有一個字,「《阿彌陀經》等者」,這個「等」是什麼意思呢?就包括《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既是出世本懷,那《無量壽經》也是出世本懷,《觀經》也是出世本懷。「等者」,就包括這淨土三部經。

 

       釋迦佛的出世本懷,怎麼會淨土門這樣講、聖道門那樣講,講的經典都不一樣呢?到底哪一個為準呢?法然上人就解釋說:《阿彌陀經》做出世本懷,這是淨土門之義;《法華經》是聖道門之義。這個是站的角度不同所說的,所以,彼此並不矛盾,也不足懷疑。

 

       所謂出世本懷,就是要以佛的知見開示悟入,像《法華經》這樣講,就是讓眾生都成佛。《法華經》之前,說了三乘的教法:聲聞、緣覺、菩薩乘。到《法華經》,三乘入一佛乘,讓眾生都成佛,不是讓你只是作阿羅漢。這個才叫出世本懷,讓大家都成佛。

 

       那我們淨土宗,更是出世本懷,如同善導大師所說的:「五乘齊入」。《法華經》是三乘歸一佛乘,阿羅漢、辟支佛才有份,人天就沒有份了;淨土宗是五乘齊入,入淨土,到了淨土都成佛,所以是本懷中的本懷。

 

       《法華經》雖然講以成佛為本懷,但是依靠《法華經》成佛的,在經典裏面就記載了一位原八歲的龍女。不過她是久有善根的大菩薩示現成佛,除此之外,還沒有第二個。中國依《法華經》建立天臺宗的開宗祖師智者大師,他要成佛,也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天臺宗他們都念南無阿彌陀佛,都求生西方極樂淨土。這就是他們開宗祖師的示範。所以,《法華經》成佛的理想,要來到我們《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和《觀經》裏邊才能實現。不然的話,雖然有成佛之言,沒有成佛之人。我們淨土宗經論就不一樣了,只要能往生,個個能成佛。

 

八、聖道、淨土之宗義各別

餘宗之人,於淨土宗有其志者,
必棄其本宗之意;
聖道、淨土之宗義各別故也。

 

       修行其他宗派的人,如果對淨土宗有志向,你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上人就說:「必棄其本宗之意。」要把你原來所學的本宗的那一些修行的觀念,那一套,通通要放棄。為什麼呢?因為聖道、淨土,它們宗意各別,它們的宗旨是不一樣的。聖道門的宗旨就是戒定慧,自力修行,斷惑證真。你這個觀念放不下,你來到淨土門,你進不來。你還是搞那個斷惑證真,你幹嘛要進淨土門呢?你怎麼進來呢?所以要把它放棄。知道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一行也修不成,仰仗阿彌陀佛願力──以信願行為宗。

 

       聖道門是戒定慧為宗,淨土門是信願行為宗。你要棄掉聖道的觀念來進入淨土門。

 

       近代的印光大師在他的《文鈔》裏面經常講禪淨的分界。禪宗和淨土宗的界限在哪裡?他不提倡禪淨雙修。禪和淨根本就是兩條門路,合則雙傷,離則兩美。禪和淨(禪就代表聖道門,因為到了後來,其實就是禪宗了),如果禪和淨分開,兩個都好。修禪,你就修禪,不要打閑岔;修淨土,你專修念佛。攪和在一起,合則兩傷,你禪也沒有禪,淨也沒有淨。到後來怎麼辦?「無禪無淨土」了,「沒個人依怙」了,那就是「銅床加鐵柱」了。

 

       宗義不一樣,根機不同。按照自己的根機修學。

 

九、捨聖道歸入淨土

今時末代眾生,
知自無三學份,
則須捨聖道歸入淨土也。

 

       像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末代的凡夫,如果有自知之明,「知自無三學份」,「三學」就是戒定慧,這是聖道門的宗旨。我們自己可以拿戒定慧的尺子來比量一下自己,也可以拿戒定慧當一面鏡子來照一照自己:我們是不是戒定慧三學的根機?如果知道這個我沒有份的話,那就乾脆捨掉聖道,歸入淨土。如果你有份,你就努力努力。其實都是沒份的。

 

       持戒、禪定、開悟、斷惑證真,這個就是戒定慧,這個是不容易做到的。往往我們能做到一點點,但頂多也是人天善法,跟佛法的修行解脫相差太遠了,不足以讓我們離生死。

 

       如我們上次所打的比喻,我們在三界裏邊輪迴,就像我們人在地球上,地球有吸引力,你往天上扔塊石頭,它一定掉下來;只有你扔出去的力量超過了地球的引力了,它就離開地球了,進入太空;如果相等呢,它會在周圍軌道上旋轉。

 

       我們這個三界,用佛法的名詞講就是「三界火宅」,我們生生世世執著這個地方,我執,我見,就構成了「地心的吸引力」。靠我們修行五戒,就像拉弓射箭一樣,我們眾生就是這支箭,五戒就是這把弓,這把弓的力量有多大呢?它只能把你射到天上一百米的地方。到那個地方,大概下次投胎,做了某個縣的縣長了,一百米的地方,「撲通」一聲,掉下來了,縣長做完之後又掉下來了。五戒就有這麼大的力量。那十善呢?讓我們生天道。你要出離三界六道輪迴是不可能的。

 

       要出離三界輪迴,必須戒定慧能夠圓滿,而且要斷惑證真,用這個強弓的力量才能出離三界;雖然出離了三界,也可能是阿羅漢,在阿羅漢的軌道上旋轉,但是要成菩薩還不行;菩薩一定要用六度萬行的強弓,這個弓箭的力量,生生世世修六度萬行,證得無生法忍,才能到達菩薩;菩薩再遞級升進,才能圓滿佛果。

 

       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你靠五戒這把弓,沒有力量,軟塌塌的;靠十善,也沒有力量;靠四諦、十二因緣法,乃至菩薩六度萬行,都沒有力量把我們彈出三界的火宅。只有最強大的力量,就是六字名號這把寶弓。

 

       所以,我們佛法講「機」(根機),什麼叫「機」?「機」在佛學名詞裏面講叫做「可發微義」,能夠發出去,就是機關,像我們射箭一樣,把箭往弓上一搭,拉開之後,這個箭就成為機了。不然的話不叫機啊,「可發微義」嘛。機關一放鬆,就發出去了。

 

       這個六字名號就是一把弓,阿彌陀佛就是強弓手,我們來念佛就成為念佛之機,搭上這支箭,就可以出離三界、超生淨土。不然的話,沒有這個力量。

 

十、見勸惡人之文,則見自己之分

無口傳而見淨土法門者,
見失往生之功德也。
其故者:
往生極樂之教,
上勸龍樹、天親,
下至末世之凡夫、十惡五逆之罪人。
然而,自身是最下之罪人故,
見勸善人之文,則自生卑下心,
思往生不定,而不得順次之往生。
是故,見勸善人之文,則見善人之分;
見勸惡人之文,則見自己之分。
如是見定者,決定往生之信心堅固,
而乘本願得順次之往生也。

 

       這一段要解釋一下,我們一般人的病根就在這裏。為什麼搖擺?就在這個地方。

 

       「無口傳而見淨土法門者」:什麼意思呢?「口傳」叫做口傳心授,就是傳承,師父當面指點你。你如果自己打開一本書看,結果搞得不能往生了。為什麼呢?沒有向善知識當面請教、當面指點,沒有口傳。

 

       「自己見淨土法門者,見失往生之功德」:「見失」,不是「見得」,看了法語、法句,沒有得到往生功德,而是失去了。為什麼呢?

 

       「其故者,往生極樂之教,上勸龍樹、天親,下至末世之凡夫、十惡五逆之罪人」:往生極樂淨土的教門非常廣大,「上勸龍樹、天親」,乃至普賢、文殊這樣的人,都要勸其往生,而這些是大菩薩。勸大菩薩的勸法,不可能說「哎,龍樹菩薩,你『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吧……」勸他這個沒意義,龍樹菩薩是大菩薩;勸普賢菩薩怎麼勸呢?肯定勸他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菩薩,你要行十大願王,求生淨土啊!」不會說「普賢菩薩,你唯除五逆,不要犯五逆罪」,這個就是沒有意義的話了。所以,勸上善的菩薩,就一定勸得很高。勸下面呢?

 

       「下至末世之凡夫、十惡五逆之罪人」:好了,對你這個末世的凡夫、十惡五逆的罪人,這樣的根機勸的時候,勸十大願王,你做得到嗎?你做不到。對於我們來講,「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眾生根機不等,所以「上勸」,「下勸」,但是目的只有一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勸進的方法有所差別,對根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然而,勸了這麼多,可是我們自己是「最下之罪人」,我們本身是個很卑微、低下的造罪的凡夫,所以,見到「勸善人之文」,看勸大菩薩的,看勸精進勇猛修持的善人的文,上品往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心裏面馬上就生卑下心,「哎呀!我哪裡有份?你看,這個發菩提心,我發不起來啊!修諸功德,修不了啊!龍樹、天親他們往生有份,我哪裡有份哪!」生卑下心,感到自己矮一截,「卑」是卑賤,「下」是矮一等。

 

       「思往生不定」:「肯定不能往生了……」

 

       「而不得順次之往生」:那這樣的話,今生──所謂「順次往生」,就是今生兩眼一閉,雙腿一伸,就順利地、接下來就去往生了。他不是,因為他有疑惑心,可能只是結個善緣、種個善根,這次是不能往生了,那可能要等多生多劫之後。

 

       那怎麼辦呢?上人就告訴我們一個決竅:

 

      「見勸善人之文,則見善人之份」:「『捨家棄欲』……噢,對!出家人往生有份」。

 

      「見勸惡人之文,則見自己之份」:「哎!我能往生!我在這裏找。」對號入座。你看看人家,龍樹、天親,對不上,坐不到位子了,哪有你有份?對我們來講,《無量壽經》有上輩、中輩、下輩,《觀經》有九品往生,看了「勸惡人之文」,要見自己之份,「我還有份,在這裏」。

 

       「如是見定者」:這樣知見決定下來,見解不動搖。

 

       「決定往生之信心堅固,而乘本願得順次之往生也」:乘上阿彌陀佛本願,今生決定往生淨土。

 

       我們很多人求生淨土,他就在這裏犯毛病。看勸善人、勸上等根機的,自己就覺得「我沒有份了」。

 

       反過來,不這麼思維。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