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一、判定根機之事
我們再往下看。下面的法語都是講「機法相應」,得利益之事。基本上是講這些機和法的關係。
淨土門,首先我們對根機要知道,根機,不瞭解根機的話,學法沒有任何意義。佛法,說到底就是「機法相應」,機法相應就能得到利益。「機」就是指根機,「法」就是指教法。是根據我們這樣的根機來選擇教法的。不是說:「哎呀!這個法門好啊!那個法門高妙的不得了。」然後拿來。拿來不一定是你能修得了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當然好!讓你去,一個都做不到。所以,首先要判定根機。
淨土宗弘於大原談論時,
法門比較,則互角難分勝劣;
根機比較,則法然為勝。
這是一個典故。法然上人專弘淨土宗,當時震動非常大,各宗各派的學者,他們就請法然上人到大原禪寺,在那裏討論法義,辯論一番。法然上人專門提倡念南無阿彌陀佛。人家說:「哎呀!你這個人太執著了。我們學天臺宗也要求生淨土啊,你幹嘛要專門念佛,你幹嘛要立淨土宗呢?我們都求生淨土啊!」所以,對他很有意見。但是,有意見也沒辦法,上人是智慧第一了。「我們要比較比較!」大家就在一起討論。這就是有名的大原談議。
那個時候來了三四百人,黑壓壓一片,都是學匠,都是當時的智者、各宗各派的高人。法然上人一個人,單刀赴會。大家就問了很多問題。
畢竟法然上人是旁測諸宗,都很通達。他們問的問題,首先按照他們諸宗本宗的立場──你是學天臺的,我就以天臺的教理來回答你。哎,回答得他啞口無言。然後再把它回歸到淨土宗。大家都很信服。
一天一夜談論下來之後,大家都鴉雀無聲,都服了。法然上人就獲得了「智慧第一」的美稱。「啊!服了,服了,服了。」法義談完之後,天臺座主顯真就立了一個規矩,說:「從今天開始,天臺宗的行人,都要專修念佛。」在天臺的寺院裏,專門闢出一個專修念佛的別院。
「法門比較,互角難分勝劣」:講哪個法門殊勝?哎!都殊勝。禪宗也殊勝,天臺也殊勝,密宗也殊勝,淨土也殊勝,大家都殊勝。不過法然上人不從這個角度跟人家講很多。
「根機比較,則法然為勝」:講到根機的時候,法然上人怎麼說呢?他就說這麼一句話:
聖道門雖深,不契今之機;
淨土門似淺,易契今之機。
禪宗妙啊,密宗、天臺,都很深妙。是!但是,「不契今之機」,不能契合當今末代眾生的根機。
「淨土門似淺,易契今之機」:淨土門看上去並沒有深妙的道理,不講真如實相,就講專修念佛,指方立相,不講無相、無願等等,看上去淺,但是,能夠契合我們當今末代的根機,能夠靠這個出離生死輪迴。
這話一說出來,人皆信服。
對啊!我們說到底,講好講不好,目的是要契合我們的根機,達到解脫生死的目的。這個就是我們學佛法的,眼睛要盯在這個地方。
有的人好高騖遠。他不是想到說:「我今天晚上就要死掉,今天是我最後一夜,我今天學了這個,能了我的生死嗎?」他不這樣想。「哎呀!我要學一個好法門啊!我今天背了什麼咒了,我今天又學了什麼東西了……」這些是很妙,但是,如果不能解決我們生死,都是不契合我們根機的。
如果我們念佛呢?我們念佛,契合我們的根機。如果今晚就死掉,今晚就往生;明天死掉,明天就往生。
現在很多人,我們俗語講「急中生智」,就是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他必須做一個根本性的選擇。這個時候,他的智慧往往就出來了。因為在這麼短的時間,情況緊急,不容拖延,他一定要找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對不對?
比如說,現在,小偷到你家裏邊來了,拿了刀子逼著你,「是要錢還是要命?要命的話,錢給我拿走;要錢的話,連命給你宰掉。」他這個時候保證說:「哎!哎!我要命!不要錢!拿走吧。」他平常的時候,錢也要,命也要,但是,到這個時候,兩者必選其一的時候 ,他就選一個最重要的,寧願要命。如果要錢的話,命就要不到了。
往往一個人,他平時在那裏「之乎者也」搞一大堆,你跟他說:「今天晚上就要死,甚至今天下午就要斷氣,你準備幹什麼呢?」
「哎!那我要念佛!」他還是有點自知之明,他也知道還是念佛能解決問題。
你問他:「平時學那麼多幹什麼呢?」
「我平時學那麼嘛,是跟別人比較,顯示我自己有學問……」不是為往生。為往生要念佛啊!你自己也知道啊!
「今晚要死,你幹什麼?」
「今晚要死了,我不學這個了,我要念佛了。」
那你怎麼知道你什麼時候死呢?佛說「人命無常」啊!他沒有無常觀,做那些你臨終都用不上的事情,做它幹什麼呢?不如專修念佛,這個才重要。
專修念佛的教理沒有通達,還不能專修念佛,哪有時間去搞那些之乎者也、無關緊要的事情?應該來好好念佛。
如果好好念佛念不下去,心裏面有疙瘩、有結節、有障礙,那就要怎麼樣呢?就要學教文、法義,聽善知識講解,瞭解我們的根機,了解救度我們這樣根機的,唯有阿彌陀佛的誓願。
二、諸行與念佛比較之事
定善義之中,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之事
這裏引用了善導大師的原文。前面說了,如果講法門比較,難分勝劣,這裏講諸善也是修行的法門,念佛也是法門。善導大師說「全非比較」。這是站在什麼角度來說的呢?
法然上人在這裏解釋說:
諸行與念佛比較時,
若言「念佛勝,餘行劣」者,更加諍論不絕也;
但言「念佛是本願之行,諸善非本願之行」時,
則真言、法華等甚深微妙之行,亦全非比較也。
若知此旨,則可談論比較之義。
事實也是如此。如果你不談別的事情,就是談念佛,你說:「念佛好,很殊勝,諸行很劣,哎呀!坐禪不行,什麼一心三觀了,這個都是比較劣,禪宗、密宗都是不如念佛殊勝……」如果你單單這麼講,學禪的、學密的一定跟你臉紅脖子粗地引論很多經文,來跟你證明「我這個殊勝」,所以「諍論不絕」。這樣一來,佛法就沒有意義了。
法然上人是智慧第一,大勢至菩薩代表阿彌陀佛的智慧。他不這樣講。他怎麼講呢?
「但言『念佛是本願之行,諸善非本願之行』時,則真言、法華等甚深微妙之行,亦全非比較也」:為什麼「全非比較」?「全非比較」,說:「你根本沒法相比。」不是就它們本身來講根本沒法相比,如果那樣講的話,大家就諍論不絕了。是因為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擇之行。你念佛,順了阿彌陀佛的本願,就乘上了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上了願力之道,有阿彌陀佛的佛光攝取不捨,願力加持,決定往生。
諸善,你修行得再好,「真言」就是密宗,三密相應;「法華」就是天臺,一心三觀,這些非常殊勝,非常好。但是,阿彌陀佛的誓願沒有選擇,那是你自己的道路。你再殊勝,彌陀本願沒有選擇,不順彼佛本願,這個怎麼能比較呢?
所以,你再殊勝,是你自己按照自己的根機所修行的功德,那和阿彌陀佛本願所修行的功德相比,凡夫跟佛無法相比。所以說「全非比較」也。
再打個比喻:比如說招工的時候,老闆就往那裏一坐,來了很多應試的。這個老闆需要什麼人呢?他要選擇一個什麼人呢?選擇一個燒鍋爐的。假如你剛好會燒鍋爐,剛好是老闆所選的,剛好就選定你了,對不對?結果你不會燒鍋爐,你說:「老闆,我會打電腦啊!」他搖搖頭,「再殊勝,我不要,我不選打電腦的,我現在不是找會打電腦的。」你說:「哎呀!我還會做什麼、做什麼……」你會這麼多,但是,不是老闆所選擇的,你再殊勝,比不上那個燒鍋爐的大老粗。
同樣道理,你到阿彌陀佛那裏去,阿彌陀佛本願所選取的是念佛,你扛了塊牌子去,「我是修什麼什麼的」,不是念佛的,那不是阿彌陀佛錄取對象。阿彌陀佛說:「我錄取的是念佛眾生。」「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那剛好,我滿了條件,我念佛的。哎!錄取了。
「若知此旨,則可談論比較之義」:瞭解這個道理,才能談論、比較念佛和諸行,不然的話,會起諍論。
三、一法攝萬機之事(一)
先把題目解釋一下,這個題目很好。
「一法」是什麼法呢?就是「弘誓念佛」,就是念佛法門;「攝」,能夠攝受;「萬機」,是指一切根機,並不代表一萬個人,是一切機。能夠攝一切機的法,只有「弘誓念佛」這一法。
釋迦牟尼佛在一代教法當中,說了很多的法門。其他的法門,都不能夠廣攝眾機。有的法門,雖然上機能夠修,下機沒有份,普賢十大願王,我們都沒有份。所以,上機得益,下機無份;有的法門,下機雖然可以得益,上機呢?對他來說,就沒有意義,比如說修人天諸善,人天諸善,下機修了,多多少少可以一點利益,得人天果報,上機的人都成了阿羅漢了,他根本就看不上這個。所以,這些法門都有所不足。
而淨土法門是徹上徹下,沒有哪一個根機大到說淨土法門包括不了你,說:「我根機大,我上根利智,超出了淨土法門之外。」那你如果超過了普賢王菩薩,超過了觀音、勢至,那你就是超過了淨土法門之外。如果沒有超過,你還是在這個之內。
也沒有哪個說:「我根機差,差到阿彌陀佛的誓願不能攝受我,救不了我……」最差的是五逆謗法的眾生,「五逆謗法,迴心皆往」,這樣的眾生,也包括在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之內。
所以,這個法門是徹上徹下,普攝一切根機,唯有這個法叫「一法攝萬機」。
善導和尚在《觀經疏》的〈玄義分〉當中就說了:「雖可教義多門,凡惑無由遍攬。」「教義多門」,就是釋迦牟尼佛講了種種的法門;「凡惑」指一切眾生,但是,不能夠通通把他們攝受了。雖是多法,卻不能把所有的根機攝盡,只能攝一部分根機,而唯有淨土法門,是「一法普攝萬機」。這裏講:
第十八願云「十方眾生」者:
十方之眾生皆無遺漏,
包含於我願之內也。
這一法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之法;所攝的萬機就是第十八願當中所說的「十方眾生」。「十方之眾生皆無遺漏,包含於我願之內也」,所以叫做「攝受萬機」。
下面是法照禪師的一首偈子,法照禪師的這首偈子非常好!是解釋第十八願願文的。
光憑這首偈子,就有資格作祖師了,真的是這樣,說得很透徹。共八句,我們先來讀誦一遍: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攝萬機」,這中間的四句就代表「萬機」。貧窮、富貴、下智、高才、多聞、淨戒、破戒、罪深,很多,「不簡」,「不簡」,通通不分別。
「一法」就是「彼佛因中立弘誓」、「但使迴心多念佛」,就是弘誓念佛,這個就是「一法」。
「彼佛」就是彼阿彌陀佛,因中做法藏菩薩的時候,建立了弘大的誓願,弘廣、萬機不漏的誓願。是什麼樣的誓願呢?「我若成佛之時,聞名念我,聽到我成佛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稱念我南無阿彌陀佛──」
「總迎來」:「總」是通通、一個不漏、全部包括,都來迎接,前來迎取,叫「總迎來」,這個「總」是指哪些人呢?就是指下面這些:
「不簡貧窮將富貴」:我們凡夫的心裏邊就是有貧窮、富貴的區別,「哎呀!我富貴,我有錢做功德……」「我貧窮,沒有錢去布施……像我這樣窮歪歪的,可能阿彌陀佛也不要吧……」不是的!窮也好,富也好,通通平等來迎接,叫「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下智」就是智慧低劣、下等;「高才」就是高等才智。依凡夫之心,就覺得說:「高等才智的人,他才可以往生;我下等愚癡之人,怎麼能往生呢?」我們自己簡別,阿彌陀佛沒有簡別。「十方眾生」,他沒有說「智慧高才」,沒有分別;也沒有簡別貧窮、富貴,「你達到小康水準,我迎接你……」沒有這回事啊!不管你是什麼樣的收入水準,只要念佛,都可以往生。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不管你是廣學多聞,還是你少學寡聞,不管你能夠持戒,還是破戒造罪,這些阿彌陀佛都不管,他通通不管這些事情。阿彌陀佛就是在這一方面沒有原則性,他只有一個大原則:你只要念佛就好。其他事情你要問他,阿彌陀佛眼睛一閉:「我不知道。」他不管不問,那些都不論。只論一件事情,只論你念不念佛。
「但使迴心多念佛」:「但」是只,「只要你迴心念佛就可以了,剩下的事都由我來辦!」阿彌陀佛怎麼辦?
「能令瓦礫變成金」:「你只要迴心念佛,我能把破瓦塊變成黃金。」我們都是破瓦塊,只要我們念佛,阿彌陀佛能把我們變成黃金。黃金就是指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就是指佛的功德,就是成佛,「能令瓦礫變成金」,就是能令凡夫變成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料簡(二)
南無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法然上人全集》第310頁。
310頁一開始是「三心料簡」。因為課餘時間也有蓮友問到:「三心料簡這一段聽起來不大明白。」我想再把它簡單地梳理一下:
所謂「三心」,就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料簡」是對這「三心」當中,可能會引起大家疑惑、但又是法義上要點的地方,給予分析,把它明確化。其中,「料簡」有六件事情。「至誠心」有兩件,「深心」有兩件,「迴向發願心」有兩件。
「至誠心」料簡有哪兩件呢?一個是什麼是「虛假之行」?第二個什麼是「真實功德」?因為《觀經疏》開始就說明了:「虛假之行」、「雜毒之善」不可往生淨土,必然要瞭解到底什麼是「虛假之行」?如果對這一點不瞭解,或許我們所修的就是「虛假之行」,而耽誤了往生的大事。所以,第一點說明:究竟什麼是「虛假之行」。法然上人就明確地說明:「雜毒之善」,所謂「餘善雜行」,因為三業雖然精進,內心懷有貪瞋、邪偽、雜毒之故,所以稱為「虛假之行」,「不名真實之業」;迴此虛假之行,求生淨土,必然不可。這樣我們就瞭解了:原來是餘善雜行稱為虛假之行,不能往生,目的是讓我們捨掉餘善雜行。
既然如此,往生淨土是憑靠什麼呢?所以,第二點就要瞭解什麼是「真實功德」。在法義當中,就是311頁的第二行開始:「次,所選取之真實者,本願之功德,即正行念佛也。」那就說明:所謂的真實功德,就是正行念佛。相對於前面的餘善雜行,而講正行念佛即是真實功德。這是所選取的真實。有這兩件料簡。
第三,這樣的真實功德,如果是只有大菩薩才可以獲得、擁有,或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可以獲得、擁有,那我們仍然是望洋興嘆,心中就是恐懼不安。那麼,這種真實功德施於何人呢?何人能夠憑藉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呢?就在「深心釋」當中的第一個料簡,說「兩種深信」:罪惡生死凡夫,是憑藉阿彌陀佛真實功德之機。也就是311頁的倒數第四行:「造惡之凡夫,即是憑此真實之機也。」通過這樣料簡,我們就安心了:噢!原來我這樣的造罪凡夫,我也可以憑藉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去往生。這是第三番。
第四,在「深心釋」當中,又講到「五種正行」,其中說到觀察正行。這點為什麼要料簡呢?因為觀察正行,如果誤解是十三定觀的定善(因為一講到觀察,前面又講十三定觀,或許誤解為十三定觀的定善)的話,這樣也會起退墮之心。同時,在念佛和觀察之間難以選擇。「五種正行」所說的觀察正行,法然上人明確說明:不是十三觀的定善,而是散心念佛人,對極樂想像欣慕之心。這樣的話,我們每個人都做得來,所以是易行。同時,它也是我們每個念佛的人,內心自然的一個嚮往。也就是觀察正行,收攝在念佛當中,不違背「一向專修」的宗旨,仍然是一個正行專修念佛之人。所以,這個料簡就有這樣的效果。
關於「迴向發願心」,也有兩個料簡。一個是「迴向心」,一個是「發願心」。因為《觀經》既然講「迴向發願心」,善導和尚解釋「迴向」說:過去今生諸善都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在我們念佛的過程當中,如果法義不通徹的話,難免產生疑惑:「那是否我在念佛之外,再去修行餘善來迴向呢?」(如果這樣做,就成了雜行了)所以,法然上人依據善導和尚的解釋,說明:所謂迴向者,是「三心」以前,我們還沒有專修念佛(「三心」,說到底,就是專修念佛了。內心叫做「三心」,外表就是專修念佛。)沒有發得「三心」之前,沒有入一向專修之前,過去、今生所修的一切諸善迴向。比如原來是求開悟的,求人天福報的,求下一輩子做和尚的,「我也不求下一輩子做和尚了,做什麼主持當家師了,我求往生」,把這個通通迴向求生極樂。一旦發得「三心」,入一向專修之後,就不特別為了往生極樂,再去造積功德,說:「哎呀!往生可能念佛不夠,我再行這個去迴向求往生……」那個就錯了。
當然也不是說「我『三心』過後,一向專修,從此就不行善法」,行善還要繼續,但不是把行善作為特別積累,來迴向求生。所以,這裏對「迴向心」有一個正確的瞭解:我們雖然迴向,仍然是一向專修。
「願生心」也有兩種要簡別,要把它透徹瞭解:第一就是雜行之人的願生心。第二個就是正行念佛之人的願生心(312頁):「雜行中之願往生心者,雖是白道,被貪瞋水火所損。」這條白道,雖然是白道,但是被貪瞋的水火所損;專修念佛,專修正行的「願生心」,這條白道是阿彌陀佛願力的白道,不被貪瞋水火所損。我們知道應該選擇阿彌陀佛願力的白道,才不至於被貪瞋所損。內心雖然有貪瞋癡三毒毒性存在,這樣的惡機,跟前面的「至誠心」也好,「深心」也好,都是一致的,一脈相承到這個地方來的。我們就選擇專修念佛,所以來到313頁的第一行:「專修正行人,不可恐貪瞋煩惱也,乘本願力之白道,豈容被火焰水波所損哉!」這就是真實安心落實下來,來專修念佛。
所以,這個「三心料簡」,是通過對法義的解釋,讓我們心中消除疑惑,而入一向專修。
三、一法攝萬機之事(二)
大家翻開314頁。我們繼續學習第三段法語:「一法攝萬機之事」。
「之事」,就是這麼一件事情,需要解釋說明。標題都說「什麼什麼之事」。
在佛教當中,「法」和「機」是一對經常遇到的概念,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機」和「法」要相應,釋迦牟尼佛講法,你是什麼樣的根機,就給你講什麼樣的法門。為你這樣的根機講的法門,一定能讓你得到利益。他絕對不會說講的法門不契機,所以叫「契理契機」。「契理」就是釋迦牟尼佛本身講的法,都是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講的無不契合無上正覺之道;「契機」就是契合我們眾生的根機。
釋迦牟尼佛一生當中講了很多法門,為什麼講那麼多呢?就是因為眾生根機千差不等。千差不等的根機,就要講種種的法門來契合他。如果以聖道法門來講,說八萬四千法門,展開來是無量無邊法門,如果收攝起來,就是五乘教法,所謂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教法,對於人乘眾生,就說人乘法;天乘眾生,說天乘法。你能夠按照佛所說的人乘法去做,比如五戒,就是人乘法,你來世可以得人身的果報。「我希望下一輩子做人,能夠健康、長壽、富貴、多財,受人尊重,子女賢孝等等」,那就有人乘法告訴你,你就按人乘法去做,你得人的果報;按天乘法去做,得升天的果報,十善、禪定等等;按照聲聞乘法去做,你可以得四果阿羅漢的果報;按照緣覺乘法去做,如果你能夠落實的話,就可以得到緣覺的果報;菩薩法,就可以得菩薩的果報。所以叫「五乘教法」。這個五乘教法,可以講都是單法對單機了,不能夠普攝萬機。
深法,淺機不能學;淺法,深機不用學。
深法,五乘當中,菩薩法就深了,六度萬行,廣發大菩提心。最淺的,就是人道的根機了,他就不能學深法,發大菩提心,他哪能發得起來?「我只是想下輩子做個大老闆」,他就這個根機。你叫他發菩提心,「人家做好事,我還捨不得」,他發不起來。這樣,菩薩的勝法對他來講,他學不來。
淺法,比如人乘法,阿羅漢都不願意學,就不要講菩薩了。人乘法是什麼?「我布施、行善,下輩子我再做人,富貴、有財,有地位、能當官……」阿羅漢說:「我要求解脫,我不學這個。」這叫有相布施。有相布施,就是人乘法。如果是阿羅漢、菩薩,他們修無相布施。所以說:淺法,深機不用學。
除了淨土的念佛法門之外,還沒有一個法門能夠徹上徹下、貫穿一切根機,而淨土念佛法門,普攝一切根機。「萬機」,就是指一切根機。我們講「萬眾一心」,「萬眾」不光是一萬個人,中國人就是十三億了,如果「萬」就是指一萬的話,才一萬個人,那是少數派。所以「萬」是指所有的一切。
「一法攝萬機」,這「一法」是指哪一法呢?就是指念佛這一法;「萬機」是所有的根機,上至等覺菩薩,下到逆謗闡提,但能迴心念佛,莫不往生淨土。所以這叫「一法攝萬機」。
沒有哪一個根機,說「我的根機殊勝超越,超過了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攝受不了我」,那不存在!連普賢菩薩也在阿彌陀佛的願望之內。也不存在哪一個根機,漏於彌陀的本願,說「我是造罪太重了,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不能攝受我」,也不存在!
正因為「一法攝萬機」,我們這樣的眾生,就不必說:「我這樣的根機,到底選擇什麼樣的法門呢?」你不用選擇,你不管是什麼根機,都可以念佛!
所以,善導大師在《法事讚》裏解釋說:「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因為我們選擇一個法門,是要根據自己的根機來選擇的。可是,我們對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機、需要選擇什麼樣的法門,我們不一定有這個法眼。我們沒有這個智慧,釋迦牟尼佛就給我們選擇念佛的法門。因為這個法門是「一法普攝萬機」。
下面就是法然上人的解釋:
第十八願云:「十方眾生」者:
十方之眾生皆無遺漏,
包含於我願之內也。
「一法」就點明出來,就是第十八願念佛之法;「萬機」就是「十方眾生」;「攝」就是毫無遺漏、攝受無餘,「包含在我的願之內」。
法照禪師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法照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他寫了四行八句的偈子。
「彼佛因中立弘誓」:這就是「設我得佛」。就是解釋這一句。
「聞名念我總迎來」:就是解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通通迎接往生。
四個不簡就是解釋「十方眾生」。所以,這首偈子非常好。最後兩句:
「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也是一樣的,也是用一個比喻來解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所以,這個「一法」,就是弘誓念佛之法。
「聞名念我總迎來」:「聽聞我成佛時之名號,稱念我成佛時之名號」。「總迎來」,「總」是一個不漏、通通迎歸淨土。
下面四個「不簡」,「簡」是簡擇、分別,「不簡」,不簡擇、不分別。我挑挑揀揀:「貧窮的不要,有錢的才要(勢力眼一樣);下智的不要,高才的才要……」這個不是阿彌陀佛的意思。我們一般都這樣認為:「多聞、淨戒的才要;破戒、罪深的,佛也不要,選掉了,只要一部分。」不是這樣的。
這首偈子,我覺得寫得特別好!讓我們特別的安心。
「不簡貧窮將富貴」,阿彌陀佛不選擇、不分別,不挑選你是貧窮者,還是富貴者;你是下智人,還是高智人;你是多聞淨戒的,還是破戒罪根深,這些阿彌陀佛通通不論。這一切他通通只用四個字就一網打盡了:「十方眾生」,一網打盡,通通包括,全部都包括在內,不再分別。所以叫「不簡」。
只有一件事是阿彌陀佛關心的,只有一件事是要落實在我們十方眾生身上的,就是讓我們落實在行持方面,就是:
「但使迴心多念佛」:他只是讓我們迴心念他的名號,「但使」,這個是從佛那邊講的。從我們這邊也是一樣的,我們不管是貧窮、富貴,這個都不管,我們只要迴心多念阿彌陀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這一句就是阿彌陀佛的作用、功效了。能讓我們這樣的破瓦塊、破石頭,「瓦礫」就是建築垃圾,破瓦塊,破石頭,破磚頭,這些叫做瓦礫。瓦礫是廢料,但是能變成黃金。
阿彌陀佛為什麼「不簡」呢?因為阿彌陀佛的悲心很重。印光大師也有幾句話說:
四十八願度眾生,
逆惡歸心也來迎。
非是混濫無簡擇,
憐彼是佛尚未成。
五逆十惡的人,你只要迴心念佛,阿彌陀佛也來迎接你。就跟前面講的一樣,「聞名念我總迎來」,一個都不漏。不是說阿彌陀佛沒有原則性,好像糊裏糊塗的,「混濫」,不分善惡,而是憐憫我們眾生本來就是佛,但是沒有成佛。到了極樂世界是「瓦礫變成金」,就是讓造罪凡夫能夠成就莊嚴的佛果。
我們凡夫眾生就會分別了:「富貴有財的人,他能做功德,大概往生有份;高才有智的人,能夠多學法門、開智慧,他往生有份;多聞淨戒的人,他持戒清淨,他往生有份……像我們這樣的貧窮,不能造功德;下智,不知道法門;破戒,罪根很深……這樣的人,我怎麼能往生有份呢?」這是我們心裏面的疑惑、障礙。所以,法然上人在底下講了:
此文之義者:
雖我身貧窮不造功德,
下智不知法門,
破戒而犯罪障,
便思迴心多念佛也。
我們這樣的人,「無他方便,極重惡人,唯念彌陀,得生極樂」,那我們就迴心多念阿彌陀佛。不過,這個是法然上人就我們這樣的下機之人,特別慈悲來說明的。
如果就「迴心多念佛」本身來講,是有兩種「迴心」的,我是這麼理解的。怎麼叫「迴心」呢?
一個富貴、高才、上智、多聞、淨戒的人,這樣的人也要迴心,這樣的人為什麼要迴心呢?不能說「因為我富貴、高才,我多聞、淨戒,我靠這些解脫生死輪迴」,如果靠這些,那就不是淨土門了,那就是聖道門了,那就危險了。如果我們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不了生死輪迴,我們就迴心,即使是上智、多聞、淨戒,也把它迴轉過來,「還愚癡生極樂」,也迴心來多念南無阿彌陀佛,放棄自己原來一切的自力的執著,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迴心念佛。這是上機。
下機之人就更不用說了。下機之人,迴什麼心呢(上機的人,他往往有驕慢心,要迴轉這個來老實念佛)?下機的人,他往往有卑下心,「我這樣的人怎麼能往生呢?我大概沒有份……」他往後退,把這樣的心迴轉過來,多念佛。這裏的「多念佛」,就是專修念佛,專而不雜。你如果去雜行雜修,就不是「多念佛」了,就少了,你那些時間拿來念佛,才是「多」。
「瓦礫變成金」,這是個非常形象的比喻。
我也可以供養大家一個比喻:上次跟上人一道,從甘肅往敦煌那邊去。一路上,越過幾百里的戈壁灘,那裏有許多石頭,甩在曠野沒有用。我們可以想像:在這片曠野當中,突然幻化出一個神密的寶宮殿。這個寶宮殿,有一種特殊的功能,你只要把石頭一撿進去,石頭就變成金子了。如果你住在這座寶宮殿裏面,你出去撿石頭,你會不會選?「哎呀!這塊石頭嘛,比較漂亮一點,我把它撿起來;那塊石頭嘛,又黑又醜,齜牙咧嘴的,不怎麼好看,那我就不要」,會不會這樣?只要石頭撿來放到宮殿裏面去,它當下就能變成黃金了。這樣的話,只要我們的手能碰到的石頭,都把它撿起來放進去,撿得越多,金子越多,不可能在那裏選。不過這些石頭,它們彼此在那裏爭論:「哎!你怎麼也可以被撿進去變成黃金啊?只有像我這麼白白淨淨的才有資格,對不對?你看,我長得圓圓的,長得比較好看,我才有資格被主人撿進去變成黃金。」另一塊石頭就自慚形穢了:「對呀!你看我長得齜牙咧嘴的,黑黑的,醜醜的,我可能不能被撿進去變成黃金了。」
這個是不同的概念。石頭跟石頭比,可能有的圓一點、白一點,但是撿石頭的人,不看這一些,他是把石頭撿起來,都能變成黃金。
我們人跟人比,有的善一點,有的惡一點,有的美一點,有的醜一點,互相在那裏比個高低。可是,阿彌陀佛來撿,他不管這些,只要把我們放到極樂世界的寶宮殿,我們就通通變成佛了。所以,他撿一個就有一個成佛,撿十個就有十個成佛,他不會挑來挑去。
我們眾生反而在這邊比較來比較去。阿彌陀佛怎麼辦呢?你們打架,好像那個戈壁灘的石頭都鬥起來了,阿彌陀佛就來安慰說:「好!好!好!你們都有份。你漂亮一點,上品上生,放上邊,好不好?把你撿進去,變成黃金,放在最上邊一層;你醜一點,也有份,不過放下面一點,各安其分。」這樣大家都高興了,「哎,我們都有份了。」其實,進去之後呢,都是黃金,放在最上面的黃金跟放在最下面的黃金是一樣的。
所以,到極樂世界,上品上生的人和下品下生的人都要成佛,都是佛果。所以說「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隨順他方世界眾生,才講這些天啊,人啊,菩薩啊,羅漢啊,有九品的差別。其實就本身來講,都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無量壽經》是這樣講的。
就像我們家裏的儲物箱,分了九個格子,有的在最上面一格,有的在最下面一格,那是順你的心想上想下,其實就本質來講,沒有什麼上下。上面也是黃金,下面也是黃金。所以,到極樂世界,「能令瓦礫變成金」,通通是成佛的功德。
我自己也有一個經驗,可能城裏的孩子沒有這個經驗。我父親很會算帳,很會經營。我小的時候,家裏孩子多,讀書交學費,還是一筆負擔。買完書、交完學費,還要買鉛筆、買本子。孩子也多,我父親就想了個辦法,想了個什麼辦法呢?可以講一箭三雕。想了個什麼辦法呢?他早晨就是讓我們兄弟撿糞。撿糞回來過秤來稱,一斤糞一分錢,撿完之後,每天都記帳,記完之後放在那個地方。暑假的時候,我們就狠命去撿了,開學的時候就拿這個錢交學費。你撿了一百斤,那就一塊,兩百斤是兩塊。那時候賺兩塊錢不容易啊,要撿兩百斤。可不容易了!學費我記得一般是三塊五。賺得很累,但是賺得很有勁。這樣,糞也撿了,小孩也變得勤奮了,莊稼也有肥料了,我們買鉛筆、買本子也有錢了,他也不用額外負擔了。所以,我們特別在冬天,大清早就起來,那很冷啊,那個時候,冬天很冷。早晨一起來,向田野裏一看,一片白茫茫的霜。我們打個赤腳,那個時候也沒什麼襪子,哪有什麼襪子穿?穿雙破棉鞋,腳又不聽話,大指頭把鞋捅破了,後面也漏。後面也開嘴,前面也開嘴,到底是拖鞋還是棉鞋,不懂。每一個村上的田間的小路,都是我們兄弟兩個來開闢的。我們撿糞回來了,人家的孩子還在睡大覺,太陽出多高了。人家都說:「哎!你看看,某人家的孩子,多聽話,多勤快,這麼大早就撿糞回來了。」我們聽到,洋洋自得,「這個是我一早晨的辛苦勞動所換來的。」回來,我父親把它一稱,八斤,五斤,就記個帳。
這個例子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撿糞的時候,其實,我們老實說:只要是糞,撿回來就有錢。不管是雞糞,還是狗糞,是豬糞,還是牛糞,我們也不分別是大,是小,是胖,是瘦,是香,是臭,對不對?只要是糞都撿來。因為,「撿來我就有錢了,我就可以讀書了」;我父親更是這樣,只要是糞他都要,他就可以肥莊稼,對不對?
那對我們來講,在阿彌陀佛面前,做為凡夫,比哪一個香一點、美一點,哪一個臭一點、惡一點(其實都是臭糞了,都是染污的凡夫了,相對比較起來說,可能臭氣少一點的,說他香一點,你造惡少一點,你叫善人),其實我們都是三毒的凡夫、造罪的凡夫。所以,阿彌陀佛他來比較我們,他的目的是要把我們撿去成佛,這是他的目的。所以,他不選擇貧窮了、富貴了……等等。
連我這個撿糞的糞娃子,我都知道不選擇,阿彌陀佛是要我們到極樂世界成佛了。這是從佛的慈悲這一方面,佛心平等,沒有分別,通通讓我們去往生成佛。所以,不簡擇。
從眾生這一邊,如果佛要挑選我們,我們經不起挑,對不對?就像剛才講的,撿糞,糞都是有臭味的。我們眾生跟佛來講,佛是讓我們去成佛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貧窮者,都不是富貴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下智,不是高才;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是破戒人,不是持戒人(經中明確講:「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皆名破戒者。」)如果按佛的標準來挑選,那一個也選不到了,到後來怎麼辦呢?所以,從眾生根機來講,下劣,不可選擇;從佛的慈悲來講,平等,不加選擇。
四、「善人尚且往生,何況惡人」之事
這個題目聽起來,如果不加解釋,不加後面的法語,就容易被誤解。我們來看這後面的法句:
彌陀本願不為以自力可離生死、
有方便之善人而發;
乃哀愍極重惡人、
無他方便輩而發。
然菩薩賢聖亦付之而欲求往生,
凡夫善人亦歸此而願得往生,
何況罪惡凡夫,
尤應憑此他力也。
不可錯領解而住邪見。
彌陀本願者:
「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
應善加體會,詳明此理。
阿彌陀佛的本願,不是為了那些靠自力可以離開生死輪迴的人(就是聖賢的根機);第二是「有方便之善人」,就是指那些雖然還不能馬上離開生死輪迴,但是他可以修行定散二善,可以暫時得到人天的果報,有這個方便,不至於馬上沉沒在三惡道裏邊,這叫「有方便之善人」。
阿彌陀佛的本願是哀愍「極重惡人,無他方便」,不要說是自力離生死輪迴,連人天善法的方便都沒有。阿彌陀佛哀愍這樣的人,所以在第十八願裏講「十方眾生」,然後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會造五逆謗法的眾生。
雖然如此,菩薩、聖賢他們也要搭這個便車,他們也會沾一個便宜;凡夫善人,他們也知道在這裏邊討一個便宜。所以,「菩薩聖賢亦付之而欲求往生」,付這個彌陀本願;「凡夫善人亦歸此彌陀本願而願得往生」。
我們這些造罪凡夫,是阿彌陀佛本來發願的物件,那我們更要憑阿彌陀佛的誓願,凡夫惡人,更要憑他力去往生。不可能說本來為我們準備的誓願、他力的名號,結果被那些邊客得到利益了,結果我們這些正客沒有得到利益──就像請客一樣,我們是正客,結果我們沒吃到飯,邊客吃到了,我們自己往後面縮,不去吃飯,不去參加這個宴席,那就錯誤了。
「何況罪惡凡夫,尤應憑此他力也」:連聖賢,有辦法自己出離生死輪迴;連善人,有方便,不至沉沒三惡苦道,他們尚且還要靠他力去往生,何況我們造惡凡夫,無他方便,直落地獄──三惡火坑之底,那更要靠他力求生淨土。所以這個叫「善人尚且往生,何況惡人」,如果完整地表達:善人尚且還要憑彌陀本願去往生,何況惡人,更要憑彌陀本願去往生。
最近,報紙新聞都在報導發大水,全國大概影響到二十多個省、幾千萬人。我在想:發大水的時候,大水一片,汪汪的水澤,中間有一座小島,有些人在上面;大水中間還有一座小瓦房,房頂上也坐了幾個人,暫時還沒有倒,還沒有沉下去;還有一些人,掉到水裏邊,正在那裏掙扎,馬上就要有沒頂之災了,有這三類人。
這個時候,有一艘大船過來。不管什麼人,見了大船都開始呼救,島上的人在喊:「哎!過來!我在島上,過來!」屋頂上的人也在喊:「這裏有人哪,快來救我!」那水裏的人呢?水裏的人更要喊了:「先救我啊,我就要死了,他們還在屋頂上,還在島上,行動自由,來去方便,我就要死了,快來救我啊!」
島上的人,就代表聖賢,他們已經離開生死輪迴,在小島上,雖然還沒有達到涅槃之都(好比在城市當中,購物方便,可以搭計程車,燈火通明),但是他沒有大水淹沒的危險,已經不用擔心三界的苦惱了;在小房頂上漂著的人,就好像修人天善法的人,他還在水面上,不至於落在三惡道的大水當中;在水中掙扎的人呢,就是「極重惡人,無他方便」,不要說在小島上面,連一根樹枝、一根木棍也抓不住,連屋頂也登不上,這個叫「極重惡人,無他方便」,看著看著就要墮落三惡道。連那些坐在屋頂上的人,甚至岸上的人都在喊:「大船快來救我!」那我們這些在水裏淹得要死的人,你不是更要喊救命啊!「哎呀!不行!不行!他可能救他們去的,不是救我的……」如果這樣理解,就是錯誤理解了。錯誤理解,我們就失去往生了;如果自己這樣錯誤理解,還教人家說:「哎呀!阿彌陀佛本願大船是救那個島上人的,是救那個屋頂上還沒沉沒的人的,不救你這個快淹死的。」如果這樣講的話,就住於邪見,自害害他。所以說,「不可錯誤領解而住於邪見」。
「彌陀本願者,『本為凡夫,兼為聖人』」:就像剛才講的比喻一樣,有人開船來,本來就是救度淹得快死的人,附帶地把島上的也好、房子上的也好,通通救上來。因為船大,都可以坐。但是,你們是附帶的,他是第一個,先把他救起來。如果船小,對不起,你們等一等,我第二趟再來救你,先救他們。肯定是這樣子的。所以,這是一個比較。
「應善加體會,詳明此理」。
五、惡機往生之事
第四、第五都是貫徹下來的。這每一條講得都很準──打得很準,法然上人如果是射擊手的話,他一定是奧運會冠軍了。對不對?他講一句,就準一句,都打到我們心中疑惑點的地方。耙心打得很準,不會偏一點點。
有惡機一人,
為使此機之往生,是本願之意。
學而至於得知此理,
謂之善學淨土宗也。
淨土宗者:
以惡人為基準,而兼攝善人也;
聖道門者:
以善人為基準,而兼攝惡人也。
能夠讓惡人往生、惡機往生,這是阿彌陀佛發願的本來之意。
「學而至於得知此理,謂之善學淨土宗也」:我們學習一宗的教法,什麼叫「善學」,什麼叫「不善學」呢?他宗暫且不說,淨土宗,你學了很多的教文、法句,「哎!我讀了《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哎呀!讀了很多,得出來一個結論。什麼結論?只有精進、努力、勇猛修行、持戒清淨、戒定慧具足,才能往生,不然的話,就不能往生。」這個不叫做「善學」,這叫大錯特錯了。你讀了這麼多,這叫顛倒知見,錯誤理解,住於邪見,不善學淨土宗。
很多人家裏書櫃擺了很多書,講起來滔滔不絕。但是,他說的話,完全相反。他說:「我學了這麼多年,得出的結論:不能修行、造罪的凡夫,念佛往生無份哪。」這個叫不善學。何止是不善學,乃是錯學。
也有的老太婆,兩眼一抹黑,不識一個大字。但是,她知道說:「我老太婆念佛,決定往生!」此是「善學淨土宗」也。對不對?這個人是「善學淨土宗」。
所以,善學不善學,不是看你讀了多少文句,「哎呀!我會打開書,我會讀很多字……」那你是「謂做書蟲」,你不善學淨土宗。所以,有不識字而善知法義者;有能夠抱書本,講得一天到晚口沫亂飛,卻不識法義者。這個,要看本質。
我想起鄧公所講的一句著名的話:「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是不是?我們學習教理也是一樣的,不管你有智慧無智慧,你學到了,自己抓到了,「我能往生!」你就是有智慧,你就是好貓。法門也是一樣,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好。但是,只要能讓你解脫生死輪迴,這個就是好法門。不管老太婆,還是大學教授,只要能念佛,自己能往生,你是「人中芬陀利華」,比「好貓」那個名稱好多了,是「人中芬陀利華」。
要把法門的利益,在我們身上落實下來,不講那些虛無縹緲的。
「淨土宗者:以惡人為基準,而兼攝善人也;聖道門者:以善人為基準,而兼攝惡人也」:看!我講的不錯吧!法然上人很會打耙。所謂「基準」,這個「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準星。大家看電影都看過的:前面一個目標,把準星對過來,中間一個十字,對準了,「啪!」一槍放過去,目標應聲而倒。這個叫準星。
阿彌陀佛的本願也像一把槍一樣,威力很大,六字名號的子彈一發出來,威力很大,一下發射過來,他以誰為基準呢?他瞄準我們這些十惡、五逆造罪的凡夫,你一念佛,機關就觸動了,「啪!」打出去,你應聲而倒──倒在娑婆,就生在極樂。對不對?當然,這個子彈的威力很大,一打過去,炸出一大片,把旁邊也炸倒五個、八個、十個,但是旁邊那些是附帶的,耙心打的是你。
所以,我們惡人是阿彌陀佛的耙心,是基準,打得準準的,你不要往旁邊一躲,「哎!我不是!」你正是!你躲也躲不掉。
但如果你不念佛,你不念佛,這個機關扣不動。什麼叫「機」?「機」,就是「可發微義」──機關。機關,就按那個機關。什麼機關呢?比如放箭,設立一個機關,一扣動,機關一放,「啪」,打出去了。阿彌陀佛也是的,六字名號弦上之箭,引弓待發,我們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的舌頭好像是──我們的舌頭力量很大,各位!不要搞錯了,我們這麼一個小小的舌頭啊,心念,口稱,稍微動動嘴,都能把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強弓的機關扣動了,把它帶動了。
我們寧願被阿彌陀佛的槍炮打中,不願被閻羅王的鏈條套走了。
「以惡人為基準,而兼攝善人」:他的目標首先是造罪凡夫,造罪凡夫都能救度起來,同時,附帶地把善人通通救度。就像我們前面舉的比喻,首先是以淹得要死的人為基準,附帶把那些屋頂上的、島上的通通救起來。
聖道門不一樣。聖道門以聖人為基準,「善人為基準,兼攝惡人」。如果以惡人為基準,兼攝善人,就能夠攝無不盡,都能攝受──既然惡人都能得救,善人就更能得救了。但是,如果以善人為基準,兼攝惡人,就攝不能盡,機不能攝盡,因為這個要求惡人轉惡為善。
比如說,我們大乘佛法是以菩薩發菩提心為基準,兼攝阿羅漢,雖然兼攝阿羅漢,不是阿羅漢自己就能來,阿羅漢要迴心向大,如果不迴心向大,大乘佛法對他沒用,攝受不到,所以,阿羅漢要迴心向大;阿羅漢以了生脫死──解脫生死輪迴,作為他的正果,他可以兼攝凡夫,雖然兼攝凡夫,如果凡夫當中,你只求人天果報,你不想了生脫死,那攝受不了你,要你怎麼樣?發出離心。所以「兼攝」,都給你提要求,「你要達到這個檔次,我可以提拔你一把」,不然的話,沒有辦法。
所以,「以善人為基準,兼攝惡人」,惡人一定要改惡向善;改惡向善之後,還要發出離心;發出離心之後,要發菩提心,漸次增進。這樣,攝機就不能盡,就是難行道。
淨土宗就不一樣,阿彌陀佛的手真的很深,天底下最深的手,就是阿彌陀佛。他一手伸到底。伸到哪裡?直接伸到五逆謗法這個淤泥的最底下,最底下的污泥巴,都把你能撈得起來,就通通可以得救了。阿彌陀佛的手是有彈性的,可長,可短。如果你是五戒十善的眾生,他,「啪」,剛好放到五戒十善的位子,把你救起來,不會長一點,剛好到那個位子;如果你是造惡的,他又伸長一點,到下面去了。所以,可長可短。你在什麼位子,他就到你的邊上。
就像船托載石頭一樣,船的浮力跟石頭的重力是完全相等的,你這塊石頭多重,放在船上,船的浮力剛好顯示這麼大,他不是只有這麼大,他是無量大。但是你這麼多,就托你這麼多,他也不會多費一點點。你是一百斤放上去的,他就一百斤的浮力;你兩百斤,就兩百斤的浮力。你是五逆的眾生,他也能托得起來;你是十惡的眾生,他也一樣;你是五戒十善的眾生,他也一樣托你,都不費勁,剛好,按我們的本分。所以,佛說法怎麼這麼巧?佛度眾生,不會多一點點,也不會少一點點,是恰到好處,不增不減,剛剛好。每一個人,都給與恰到好處的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