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一、判定根機之事

       我們再往下看。下面的法語都是講「機法相應」,得利益之事。基本上是講這些機和法的關係。

 

       淨土門,首先我們對根機要知道,根機,不瞭解根機的話,學法沒有任何意義。佛法,說到底就是「機法相應」,機法相應就能得到利益。「機」就是指根機,「法」就是指教法。是根據我們這樣的根機來選擇教法的。不是說:「哎呀!這個法門好啊!那個法門高妙的不得了。」然後拿來。拿來不一定是你能修得了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當然好!讓你去,一個都做不到。所以,首先要判定根機。

淨土宗弘於大原談論時,
法門比較,則互角難分勝劣;
根機比較,則法然為勝。

 

       這是一個典故。法然上人專弘淨土宗,當時震動非常大,各宗各派的學者,他們就請法然上人到大原禪寺,在那裏討論法義,辯論一番。法然上人專門提倡念南無阿彌陀佛。人家說:「哎呀!你這個人太執著了。我們學天臺宗也要求生淨土啊,你幹嘛要專門念佛,你幹嘛要立淨土宗呢?我們都求生淨土啊!」所以,對他很有意見。但是,有意見也沒辦法,上人是智慧第一了。「我們要比較比較!」大家就在一起討論。這就是有名的大原談議。

 

       那個時候來了三四百人,黑壓壓一片,都是學匠,都是當時的智者、各宗各派的高人。法然上人一個人,單刀赴會。大家就問了很多問題。

 

       畢竟法然上人是旁測諸宗,都很通達。他們問的問題,首先按照他們諸宗本宗的立場──你是學天臺的,我就以天臺的教理來回答你。哎,回答得他啞口無言。然後再把它回歸到淨土宗。大家都很信服。

 

       一天一夜談論下來之後,大家都鴉雀無聲,都服了。法然上人就獲得了「智慧第一」的美稱。「啊!服了,服了,服了。」法義談完之後,天臺座主顯真就立了一個規矩,說:「從今天開始,天臺宗的行人,都要專修念佛。」在天臺的寺院裏,專門闢出一個專修念佛的別院。

 

       「法門比較,互角難分勝劣」:講哪個法門殊勝?哎!都殊勝。禪宗也殊勝,天臺也殊勝,密宗也殊勝,淨土也殊勝,大家都殊勝。不過法然上人不從這個角度跟人家講很多。

 

       「根機比較,則法然為勝」:講到根機的時候,法然上人怎麼說呢?他就說這麼一句話:

聖道門雖深,不契今之機;
淨土門似淺,易契今之機。

 

       禪宗妙啊,密宗、天臺,都很深妙。是!但是,「不契今之機」,不能契合當今末代眾生的根機。

 

       「淨土門似淺,易契今之機」:淨土門看上去並沒有深妙的道理,不講真如實相,就講專修念佛,指方立相,不講無相、無願等等,看上去淺,但是,能夠契合我們當今末代的根機,能夠靠這個出離生死輪迴。

 

       這話一說出來,人皆信服。

 

       對啊!我們說到底,講好講不好,目的是要契合我們的根機,達到解脫生死的目的。這個就是我們學佛法的,眼睛要盯在這個地方。

 

       有的人好高騖遠。他不是想到說:「我今天晚上就要死掉,今天是我最後一夜,我今天學了這個,能了我的生死嗎?」他不這樣想。「哎呀!我要學一個好法門啊!我今天背了什麼咒了,我今天又學了什麼東西了……」這些是很妙,但是,如果不能解決我們生死,都是不契合我們根機的。

 

       如果我們念佛呢?我們念佛,契合我們的根機。如果今晚就死掉,今晚就往生;明天死掉,明天就往生。

 

       現在很多人,我們俗語講「急中生智」,就是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他必須做一個根本性的選擇。這個時候,他的智慧往往就出來了。因為在這麼短的時間,情況緊急,不容拖延,他一定要找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對不對?

 

       比如說,現在,小偷到你家裏邊來了,拿了刀子逼著你,「是要錢還是要命?要命的話,錢給我拿走;要錢的話,連命給你宰掉。」他這個時候保證說:「哎!哎!我要命!不要錢!拿走吧。」他平常的時候,錢也要,命也要,但是,到這個時候,兩者必選其一的時候 ,他就選一個最重要的,寧願要命。如果要錢的話,命就要不到了。

 

       往往一個人,他平時在那裏「之乎者也」搞一大堆,你跟他說:「今天晚上就要死,甚至今天下午就要斷氣,你準備幹什麼呢?」

 

       「哎!那我要念佛!」他還是有點自知之明,他也知道還是念佛能解決問題。

 

       你問他:「平時學那麼多幹什麼呢?」

 

       「我平時學那麼嘛,是跟別人比較,顯示我自己有學問……」不是為往生。為往生要念佛啊!你自己也知道啊!

 

       「今晚要死,你幹什麼?」

 

       「今晚要死了,我不學這個了,我要念佛了。」

 

       那你怎麼知道你什麼時候死呢?佛說「人命無常」啊!他沒有無常觀,做那些你臨終都用不上的事情,做它幹什麼呢?不如專修念佛,這個才重要。

 

       專修念佛的教理沒有通達,還不能專修念佛,哪有時間去搞那些之乎者也、無關緊要的事情?應該來好好念佛。

 

       如果好好念佛念不下去,心裏面有疙瘩、有結節、有障礙,那就要怎麼樣呢?就要學教文、法義,聽善知識講解,瞭解我們的根機,了解救度我們這樣根機的,唯有阿彌陀佛的誓願。

 

二、諸行與念佛比較之事

定善義之中,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之事

 

       這裏引用了善導大師的原文。前面說了,如果講法門比較,難分勝劣,這裏講諸善也是修行的法門,念佛也是法門。善導大師說「全非比較」。這是站在什麼角度來說的呢?

 

       法然上人在這裏解釋說:

諸行與念佛比較時,
若言「念佛勝,餘行劣」者,更加諍論不絕也;
但言「念佛是本願之行,諸善非本願之行」時,
則真言、法華等甚深微妙之行,亦全非比較也。
若知此旨,則可談論比較之義。

 

       事實也是如此。如果你不談別的事情,就是談念佛,你說:「念佛好,很殊勝,諸行很劣,哎呀!坐禪不行,什麼一心三觀了,這個都是比較劣,禪宗、密宗都是不如念佛殊勝……」如果你單單這麼講,學禪的、學密的一定跟你臉紅脖子粗地引論很多經文,來跟你證明「我這個殊勝」,所以「諍論不絕」。這樣一來,佛法就沒有意義了。

 

       法然上人是智慧第一,大勢至菩薩代表阿彌陀佛的智慧。他不這樣講。他怎麼講呢?

 

       「但言『念佛是本願之行,諸善非本願之行』時,則真言、法華等甚深微妙之行,亦全非比較也」:為什麼「全非比較」?「全非比較」,說:「你根本沒法相比。」不是就它們本身來講根本沒法相比,如果那樣講的話,大家就諍論不絕了。是因為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擇之行。你念佛,順了阿彌陀佛的本願,就乘上了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上了願力之道,有阿彌陀佛的佛光攝取不捨,願力加持,決定往生。

 

       諸善,你修行得再好,「真言」就是密宗,三密相應;「法華」就是天臺,一心三觀,這些非常殊勝,非常好。但是,阿彌陀佛的誓願沒有選擇,那是你自己的道路。你再殊勝,彌陀本願沒有選擇,不順彼佛本願,這個怎麼能比較呢?

 

       所以,你再殊勝,是你自己按照自己的根機所修行的功德,那和阿彌陀佛本願所修行的功德相比,凡夫跟佛無法相比。所以說「全非比較」也。

 

       再打個比喻:比如說招工的時候,老闆就往那裏一坐,來了很多應試的。這個老闆需要什麼人呢?他要選擇一個什麼人呢?選擇一個燒鍋爐的。假如你剛好會燒鍋爐,剛好是老闆所選的,剛好就選定你了,對不對?結果你不會燒鍋爐,你說:「老闆,我會打電腦啊!」他搖搖頭,「再殊勝,我不要,我不選打電腦的,我現在不是找會打電腦的。」你說:「哎呀!我還會做什麼、做什麼……」你會這麼多,但是,不是老闆所選擇的,你再殊勝,比不上那個燒鍋爐的大老粗。

 

       同樣道理,你到阿彌陀佛那裏去,阿彌陀佛本願所選取的是念佛,你扛了塊牌子去,「我是修什麼什麼的」,不是念佛的,那不是阿彌陀佛錄取對象。阿彌陀佛說:「我錄取的是念佛眾生。」「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那剛好,我滿了條件,我念佛的。哎!錄取了。

 

       「若知此旨,則可談論比較之義」:瞭解這個道理,才能談論、比較念佛和諸行,不然的話,會起諍論。

 

三、一法攝萬機之事(一)

       先把題目解釋一下,這個題目很好。

 

       「一法」是什麼法呢?就是「弘誓念佛」,就是念佛法門;「攝」,能夠攝受;「萬機」,是指一切根機,並不代表一萬個人,是一切機。能夠攝一切機的法,只有「弘誓念佛」這一法。

 

       釋迦牟尼佛在一代教法當中,說了很多的法門。其他的法門,都不能夠廣攝眾機。有的法門,雖然上機能夠修,下機沒有份,普賢十大願王,我們都沒有份。所以,上機得益,下機無份;有的法門,下機雖然可以得益,上機呢?對他來說,就沒有意義,比如說修人天諸善,人天諸善,下機修了,多多少少可以一點利益,得人天果報,上機的人都成了阿羅漢了,他根本就看不上這個。所以,這些法門都有所不足。

 

       而淨土法門是徹上徹下,沒有哪一個根機大到說淨土法門包括不了你,說:「我根機大,我上根利智,超出了淨土法門之外。」那你如果超過了普賢王菩薩,超過了觀音、勢至,那你就是超過了淨土法門之外。如果沒有超過,你還是在這個之內。

 

       也沒有哪個說:「我根機差,差到阿彌陀佛的誓願不能攝受我,救不了我……」最差的是五逆謗法的眾生,「五逆謗法,迴心皆往」,這樣的眾生,也包括在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之內。

 

       所以,這個法門是徹上徹下,普攝一切根機,唯有這個法叫「一法攝萬機」。

 

       善導和尚在《觀經疏》的〈玄義分〉當中就說了:「雖可教義多門,凡惑無由遍攬。」「教義多門」,就是釋迦牟尼佛講了種種的法門;「凡惑」指一切眾生,但是,不能夠通通把他們攝受了。雖是多法,卻不能把所有的根機攝盡,只能攝一部分根機,而唯有淨土法門,是「一法普攝萬機」。這裏講:

第十八願云「十方眾生」者:
十方之眾生皆無遺漏,
包含於我願之內也。

 

       這一法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之法;所攝的萬機就是第十八願當中所說的「十方眾生」。「十方之眾生皆無遺漏,包含於我願之內也」,所以叫做「攝受萬機」。

 

       下面是法照禪師的一首偈子,法照禪師的這首偈子非常好!是解釋第十八願願文的。

 

       光憑這首偈子,就有資格作祖師了,真的是這樣,說得很透徹。共八句,我們先來讀誦一遍: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攝萬機」,這中間的四句就代表「萬機」。貧窮、富貴、下智、高才、多聞、淨戒、破戒、罪深,很多,「不簡」,「不簡」,通通不分別。

 

       「一法」就是「彼佛因中立弘誓」、「但使迴心多念佛」,就是弘誓念佛,這個就是「一法」。

 

       「彼佛」就是彼阿彌陀佛,因中做法藏菩薩的時候,建立了弘大的誓願,弘廣、萬機不漏的誓願。是什麼樣的誓願呢?「我若成佛之時,聞名念我,聽到我成佛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稱念我南無阿彌陀佛──」

 

       「總迎來」:「總」是通通、一個不漏、全部包括,都來迎接,前來迎取,叫「總迎來」,這個「總」是指哪些人呢?就是指下面這些:

 

       「不簡貧窮將富貴」:我們凡夫的心裏邊就是有貧窮、富貴的區別,「哎呀!我富貴,我有錢做功德……」「我貧窮,沒有錢去布施……像我這樣窮歪歪的,可能阿彌陀佛也不要吧……」不是的!窮也好,富也好,通通平等來迎接,叫「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下智」就是智慧低劣、下等;「高才」就是高等才智。依凡夫之心,就覺得說:「高等才智的人,他才可以往生;我下等愚癡之人,怎麼能往生呢?」我們自己簡別,阿彌陀佛沒有簡別。「十方眾生」,他沒有說「智慧高才」,沒有分別;也沒有簡別貧窮、富貴,「你達到小康水準,我迎接你……」沒有這回事啊!不管你是什麼樣的收入水準,只要念佛,都可以往生。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不管你是廣學多聞,還是你少學寡聞,不管你能夠持戒,還是破戒造罪,這些阿彌陀佛都不管,他通通不管這些事情。阿彌陀佛就是在這一方面沒有原則性,他只有一個大原則:你只要念佛就好。其他事情你要問他,阿彌陀佛眼睛一閉:「我不知道。」他不管不問,那些都不論。只論一件事情,只論你念不念佛。

 

       「但使迴心多念佛」:「但」是只,「只要你迴心念佛就可以了,剩下的事都由我來辦!」阿彌陀佛怎麼辦?

 

       「能令瓦礫變成金」:「你只要迴心念佛,我能把破瓦塊變成黃金。」我們都是破瓦塊,只要我們念佛,阿彌陀佛能把我們變成黃金。黃金就是指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就是指佛的功德,就是成佛,「能令瓦礫變成金」,就是能令凡夫變成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料簡(二)

 

       南無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法然上人全集》第310頁。

 

       310頁一開始是「三心料簡」。因為課餘時間也有蓮友問到:「三心料簡這一段聽起來不大明白。」我想再把它簡單地梳理一下:

 

       所謂「三心」,就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料簡」是對這「三心」當中,可能會引起大家疑惑、但又是法義上要點的地方,給予分析,把它明確化。其中,「料簡」有六件事情。「至誠心」有兩件,「深心」有兩件,「迴向發願心」有兩件。

 

       「至誠心」料簡有哪兩件呢?一個是什麼是「虛假之行」?第二個什麼是「真實功德」?因為《觀經疏》開始就說明了:「虛假之行」、「雜毒之善」不可往生淨土,必然要瞭解到底什麼是「虛假之行」?如果對這一點不瞭解,或許我們所修的就是「虛假之行」,而耽誤了往生的大事。所以,第一點說明:究竟什麼是「虛假之行」。法然上人就明確地說明:「雜毒之善」,所謂「餘善雜行」,因為三業雖然精進,內心懷有貪瞋、邪偽、雜毒之故,所以稱為「虛假之行」,「不名真實之業」;迴此虛假之行,求生淨土,必然不可。這樣我們就瞭解了:原來是餘善雜行稱為虛假之行,不能往生,目的是讓我們捨掉餘善雜行。

 

       既然如此,往生淨土是憑靠什麼呢?所以,第二點就要瞭解什麼是「真實功德」。在法義當中,就是311頁的第二行開始:「次,所選取之真實者,本願之功德,即正行念佛也。」那就說明:所謂的真實功德,就是正行念佛。相對於前面的餘善雜行,而講正行念佛即是真實功德。這是所選取的真實。有這兩件料簡。

 

       第三,這樣的真實功德,如果是只有大菩薩才可以獲得、擁有,或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可以獲得、擁有,那我們仍然是望洋興嘆,心中就是恐懼不安。那麼,這種真實功德施於何人呢?何人能夠憑藉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呢?就在「深心釋」當中的第一個料簡,說「兩種深信」:罪惡生死凡夫,是憑藉阿彌陀佛真實功德之機。也就是311頁的倒數第四行:「造惡之凡夫,即是憑此真實之機也。」通過這樣料簡,我們就安心了:噢!原來我這樣的造罪凡夫,我也可以憑藉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去往生。這是第三番。

 

       第四,在「深心釋」當中,又講到「五種正行」,其中說到觀察正行。這點為什麼要料簡呢?因為觀察正行,如果誤解是十三定觀的定善(因為一講到觀察,前面又講十三定觀,或許誤解為十三定觀的定善)的話,這樣也會起退墮之心。同時,在念佛和觀察之間難以選擇。「五種正行」所說的觀察正行,法然上人明確說明:不是十三觀的定善,而是散心念佛人,對極樂想像欣慕之心。這樣的話,我們每個人都做得來,所以是易行。同時,它也是我們每個念佛的人,內心自然的一個嚮往。也就是觀察正行,收攝在念佛當中,不違背「一向專修」的宗旨,仍然是一個正行專修念佛之人。所以,這個料簡就有這樣的效果。

 

       關於「迴向發願心」,也有兩個料簡。一個是「迴向心」,一個是「發願心」。因為《觀經》既然講「迴向發願心」,善導和尚解釋「迴向」說:過去今生諸善都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在我們念佛的過程當中,如果法義不通徹的話,難免產生疑惑:「那是否我在念佛之外,再去修行餘善來迴向呢?」(如果這樣做,就成了雜行了)所以,法然上人依據善導和尚的解釋,說明:所謂迴向者,是「三心」以前,我們還沒有專修念佛(「三心」,說到底,就是專修念佛了。內心叫做「三心」,外表就是專修念佛。)沒有發得「三心」之前,沒有入一向專修之前,過去、今生所修的一切諸善迴向。比如原來是求開悟的,求人天福報的,求下一輩子做和尚的,「我也不求下一輩子做和尚了,做什麼主持當家師了,我求往生」,把這個通通迴向求生極樂。一旦發得「三心」,入一向專修之後,就不特別為了往生極樂,再去造積功德,說:「哎呀!往生可能念佛不夠,我再行這個去迴向求往生……」那個就錯了。

 

       當然也不是說「我『三心』過後,一向專修,從此就不行善法」,行善還要繼續,但不是把行善作為特別積累,來迴向求生。所以,這裏對「迴向心」有一個正確的瞭解:我們雖然迴向,仍然是一向專修。

 

       「願生心」也有兩種要簡別,要把它透徹瞭解:第一就是雜行之人的願生心。第二個就是正行念佛之人的願生心(312頁):「雜行中之願往生心者,雖是白道,被貪瞋水火所損。」這條白道,雖然是白道,但是被貪瞋的水火所損;專修念佛,專修正行的「願生心」,這條白道是阿彌陀佛願力的白道,不被貪瞋水火所損。我們知道應該選擇阿彌陀佛願力的白道,才不至於被貪瞋所損。內心雖然有貪瞋癡三毒毒性存在,這樣的惡機,跟前面的「至誠心」也好,「深心」也好,都是一致的,一脈相承到這個地方來的。我們就選擇專修念佛,所以來到313頁的第一行:「專修正行人,不可恐貪瞋煩惱也,乘本願力之白道,豈容被火焰水波所損哉!」這就是真實安心落實下來,來專修念佛。

 

       所以,這個「三心料簡」,是通過對法義的解釋,讓我們心中消除疑惑,而入一向專修。

 

三、一法攝萬機之事(二)

       大家翻開314頁。我們繼續學習第三段法語:「一法攝萬機之事」。

 

       「之事」,就是這麼一件事情,需要解釋說明。標題都說「什麼什麼之事」。

 

       在佛教當中,「法」和「機」是一對經常遇到的概念,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機」和「法」要相應,釋迦牟尼佛講法,你是什麼樣的根機,就給你講什麼樣的法門。為你這樣的根機講的法門,一定能讓你得到利益。他絕對不會說講的法門不契機,所以叫「契理契機」。「契理」就是釋迦牟尼佛本身講的法,都是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講的無不契合無上正覺之道;「契機」就是契合我們眾生的根機。

 

       釋迦牟尼佛一生當中講了很多法門,為什麼講那麼多呢?就是因為眾生根機千差不等。千差不等的根機,就要講種種的法門來契合他。如果以聖道法門來講,說八萬四千法門,展開來是無量無邊法門,如果收攝起來,就是五乘教法,所謂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教法,對於人乘眾生,就說人乘法;天乘眾生,說天乘法。你能夠按照佛所說的人乘法去做,比如五戒,就是人乘法,你來世可以得人身的果報。「我希望下一輩子做人,能夠健康、長壽、富貴、多財,受人尊重,子女賢孝等等」,那就有人乘法告訴你,你就按人乘法去做,你得人的果報;按天乘法去做,得升天的果報,十善、禪定等等;按照聲聞乘法去做,你可以得四果阿羅漢的果報;按照緣覺乘法去做,如果你能夠落實的話,就可以得到緣覺的果報;菩薩法,就可以得菩薩的果報。所以叫「五乘教法」。這個五乘教法,可以講都是單法對單機了,不能夠普攝萬機。

 

       深法,淺機不能學;淺法,深機不用學。

 

       深法,五乘當中,菩薩法就深了,六度萬行,廣發大菩提心。最淺的,就是人道的根機了,他就不能學深法,發大菩提心,他哪能發得起來?「我只是想下輩子做個大老闆」,他就這個根機。你叫他發菩提心,「人家做好事,我還捨不得」,他發不起來。這樣,菩薩的勝法對他來講,他學不來。

 

       淺法,比如人乘法,阿羅漢都不願意學,就不要講菩薩了。人乘法是什麼?「我布施、行善,下輩子我再做人,富貴、有財,有地位、能當官……」阿羅漢說:「我要求解脫,我不學這個。」這叫有相布施。有相布施,就是人乘法。如果是阿羅漢、菩薩,他們修無相布施。所以說:淺法,深機不用學。

 

       除了淨土的念佛法門之外,還沒有一個法門能夠徹上徹下、貫穿一切根機,而淨土念佛法門,普攝一切根機。「萬機」,就是指一切根機。我們講「萬眾一心」,「萬眾」不光是一萬個人,中國人就是十三億了,如果「萬」就是指一萬的話,才一萬個人,那是少數派。所以「萬」是指所有的一切。

 

       「一法攝萬機」,這「一法」是指哪一法呢?就是指念佛這一法;「萬機」是所有的根機,上至等覺菩薩,下到逆謗闡提,但能迴心念佛,莫不往生淨土。所以這叫「一法攝萬機」。

 

       沒有哪一個根機,說「我的根機殊勝超越,超過了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攝受不了我」,那不存在!連普賢菩薩也在阿彌陀佛的願望之內。也不存在哪一個根機,漏於彌陀的本願,說「我是造罪太重了,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不能攝受我」,也不存在!

 

       正因為「一法攝萬機」,我們這樣的眾生,就不必說:「我這樣的根機,到底選擇什麼樣的法門呢?」你不用選擇,你不管是什麼根機,都可以念佛!

 

       所以,善導大師在《法事讚》裏解釋說:「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因為我們選擇一個法門,是要根據自己的根機來選擇的。可是,我們對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機、需要選擇什麼樣的法門,我們不一定有這個法眼。我們沒有這個智慧,釋迦牟尼佛就給我們選擇念佛的法門。因為這個法門是「一法普攝萬機」。

 

       下面就是法然上人的解釋:

第十八願云:「十方眾生」者:
十方之眾生皆無遺漏,
包含於我願之內也。

 

       「一法」就點明出來,就是第十八願念佛之法;「萬機」就是「十方眾生」;「攝」就是毫無遺漏、攝受無餘,「包含在我的願之內」。

法照禪師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法照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他寫了四行八句的偈子。

 

       「彼佛因中立弘誓」:這就是「設我得佛」。就是解釋這一句。

 

       「聞名念我總迎來」:就是解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通通迎接往生。

 

       四個不簡就是解釋「十方眾生」。所以,這首偈子非常好。最後兩句:

 

       「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也是一樣的,也是用一個比喻來解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所以,這個「一法」,就是弘誓念佛之法。

 

       「聞名念我總迎來」:「聽聞我成佛時之名號,稱念我成佛時之名號」。「總迎來」,「總」是一個不漏、通通迎歸淨土。

 

       下面四個「不簡」,「簡」是簡擇、分別,「不簡」,不簡擇、不分別。我挑挑揀揀:「貧窮的不要,有錢的才要(勢力眼一樣);下智的不要,高才的才要……」這個不是阿彌陀佛的意思。我們一般都這樣認為:「多聞、淨戒的才要;破戒、罪深的,佛也不要,選掉了,只要一部分。」不是這樣的。

 

       這首偈子,我覺得寫得特別好!讓我們特別的安心。

 

       「不簡貧窮將富貴」,阿彌陀佛不選擇、不分別,不挑選你是貧窮者,還是富貴者;你是下智人,還是高智人;你是多聞淨戒的,還是破戒罪根深,這些阿彌陀佛通通不論。這一切他通通只用四個字就一網打盡了:「十方眾生」,一網打盡,通通包括,全部都包括在內,不再分別。所以叫「不簡」。

 

       只有一件事是阿彌陀佛關心的,只有一件事是要落實在我們十方眾生身上的,就是讓我們落實在行持方面,就是:

 

       「但使迴心多念佛」:他只是讓我們迴心念他的名號,「但使」,這個是從佛那邊講的。從我們這邊也是一樣的,我們不管是貧窮、富貴,這個都不管,我們只要迴心多念阿彌陀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這一句就是阿彌陀佛的作用、功效了。能讓我們這樣的破瓦塊、破石頭,「瓦礫」就是建築垃圾,破瓦塊,破石頭,破磚頭,這些叫做瓦礫。瓦礫是廢料,但是能變成黃金。

 

       阿彌陀佛為什麼「不簡」呢?因為阿彌陀佛的悲心很重。印光大師也有幾句話說:

四十八願度眾生,
逆惡歸心也來迎。
非是混濫無簡擇,
憐彼是佛尚未成。

 

       五逆十惡的人,你只要迴心念佛,阿彌陀佛也來迎接你。就跟前面講的一樣,「聞名念我總迎來」,一個都不漏。不是說阿彌陀佛沒有原則性,好像糊裏糊塗的,「混濫」,不分善惡,而是憐憫我們眾生本來就是佛,但是沒有成佛。到了極樂世界是「瓦礫變成金」,就是讓造罪凡夫能夠成就莊嚴的佛果。

 

       我們凡夫眾生就會分別了:「富貴有財的人,他能做功德,大概往生有份;高才有智的人,能夠多學法門、開智慧,他往生有份;多聞淨戒的人,他持戒清淨,他往生有份……像我們這樣的貧窮,不能造功德;下智,不知道法門;破戒,罪根很深……這樣的人,我怎麼能往生有份呢?」這是我們心裏面的疑惑、障礙。所以,法然上人在底下講了:

此文之義者:
雖我身貧窮不造功德,
下智不知法門,
破戒而犯罪障,
便思迴心多念佛也。

 

       我們這樣的人,「無他方便,極重惡人,唯念彌陀,得生極樂」,那我們就迴心多念阿彌陀佛。不過,這個是法然上人就我們這樣的下機之人,特別慈悲來說明的。

 

       如果就「迴心多念佛」本身來講,是有兩種「迴心」的,我是這麼理解的。怎麼叫「迴心」呢?

 

       一個富貴、高才、上智、多聞、淨戒的人,這樣的人也要迴心,這樣的人為什麼要迴心呢?不能說「因為我富貴、高才,我多聞、淨戒,我靠這些解脫生死輪迴」,如果靠這些,那就不是淨土門了,那就是聖道門了,那就危險了。如果我們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不了生死輪迴,我們就迴心,即使是上智、多聞、淨戒,也把它迴轉過來,「還愚癡生極樂」,也迴心來多念南無阿彌陀佛,放棄自己原來一切的自力的執著,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迴心念佛。這是上機。

 

       下機之人就更不用說了。下機之人,迴什麼心呢(上機的人,他往往有驕慢心,要迴轉這個來老實念佛)?下機的人,他往往有卑下心,「我這樣的人怎麼能往生呢?我大概沒有份……」他往後退,把這樣的心迴轉過來,多念佛。這裏的「多念佛」,就是專修念佛,專而不雜。你如果去雜行雜修,就不是「多念佛」了,就少了,你那些時間拿來念佛,才是「多」。

 

       「瓦礫變成金」,這是個非常形象的比喻。

 

       我也可以供養大家一個比喻:上次跟上人一道,從甘肅往敦煌那邊去。一路上,越過幾百里的戈壁灘,那裏有許多石頭,甩在曠野沒有用。我們可以想像:在這片曠野當中,突然幻化出一個神密的寶宮殿。這個寶宮殿,有一種特殊的功能,你只要把石頭一撿進去,石頭就變成金子了。如果你住在這座寶宮殿裏面,你出去撿石頭,你會不會選?「哎呀!這塊石頭嘛,比較漂亮一點,我把它撿起來;那塊石頭嘛,又黑又醜,齜牙咧嘴的,不怎麼好看,那我就不要」,會不會這樣?只要石頭撿來放到宮殿裏面去,它當下就能變成黃金了。這樣的話,只要我們的手能碰到的石頭,都把它撿起來放進去,撿得越多,金子越多,不可能在那裏選。不過這些石頭,它們彼此在那裏爭論:「哎!你怎麼也可以被撿進去變成黃金啊?只有像我這麼白白淨淨的才有資格,對不對?你看,我長得圓圓的,長得比較好看,我才有資格被主人撿進去變成黃金。」另一塊石頭就自慚形穢了:「對呀!你看我長得齜牙咧嘴的,黑黑的,醜醜的,我可能不能被撿進去變成黃金了。」

 

       這個是不同的概念。石頭跟石頭比,可能有的圓一點、白一點,但是撿石頭的人,不看這一些,他是把石頭撿起來,都能變成黃金。

 

       我們人跟人比,有的善一點,有的惡一點,有的美一點,有的醜一點,互相在那裏比個高低。可是,阿彌陀佛來撿,他不管這些,只要把我們放到極樂世界的寶宮殿,我們就通通變成佛了。所以,他撿一個就有一個成佛,撿十個就有十個成佛,他不會挑來挑去。

 

       我們眾生反而在這邊比較來比較去。阿彌陀佛怎麼辦呢?你們打架,好像那個戈壁灘的石頭都鬥起來了,阿彌陀佛就來安慰說:「好!好!好!你們都有份。你漂亮一點,上品上生,放上邊,好不好?把你撿進去,變成黃金,放在最上邊一層;你醜一點,也有份,不過放下面一點,各安其分。」這樣大家都高興了,「哎,我們都有份了。」其實,進去之後呢,都是黃金,放在最上面的黃金跟放在最下面的黃金是一樣的。

 

       所以,到極樂世界,上品上生的人和下品下生的人都要成佛,都是佛果。所以說「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隨順他方世界眾生,才講這些天啊,人啊,菩薩啊,羅漢啊,有九品的差別。其實就本身來講,都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無量壽經》是這樣講的。

 

       就像我們家裏的儲物箱,分了九個格子,有的在最上面一格,有的在最下面一格,那是順你的心想上想下,其實就本質來講,沒有什麼上下。上面也是黃金,下面也是黃金。所以,到極樂世界,「能令瓦礫變成金」,通通是成佛的功德。

 

       我自己也有一個經驗,可能城裏的孩子沒有這個經驗。我父親很會算帳,很會經營。我小的時候,家裏孩子多,讀書交學費,還是一筆負擔。買完書、交完學費,還要買鉛筆、買本子。孩子也多,我父親就想了個辦法,想了個什麼辦法呢?可以講一箭三雕。想了個什麼辦法呢?他早晨就是讓我們兄弟撿糞。撿糞回來過秤來稱,一斤糞一分錢,撿完之後,每天都記帳,記完之後放在那個地方。暑假的時候,我們就狠命去撿了,開學的時候就拿這個錢交學費。你撿了一百斤,那就一塊,兩百斤是兩塊。那時候賺兩塊錢不容易啊,要撿兩百斤。可不容易了!學費我記得一般是三塊五。賺得很累,但是賺得很有勁。這樣,糞也撿了,小孩也變得勤奮了,莊稼也有肥料了,我們買鉛筆、買本子也有錢了,他也不用額外負擔了。所以,我們特別在冬天,大清早就起來,那很冷啊,那個時候,冬天很冷。早晨一起來,向田野裏一看,一片白茫茫的霜。我們打個赤腳,那個時候也沒什麼襪子,哪有什麼襪子穿?穿雙破棉鞋,腳又不聽話,大指頭把鞋捅破了,後面也漏。後面也開嘴,前面也開嘴,到底是拖鞋還是棉鞋,不懂。每一個村上的田間的小路,都是我們兄弟兩個來開闢的。我們撿糞回來了,人家的孩子還在睡大覺,太陽出多高了。人家都說:「哎!你看看,某人家的孩子,多聽話,多勤快,這麼大早就撿糞回來了。」我們聽到,洋洋自得,「這個是我一早晨的辛苦勞動所換來的。」回來,我父親把它一稱,八斤,五斤,就記個帳。

 

       這個例子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撿糞的時候,其實,我們老實說:只要是糞,撿回來就有錢。不管是雞糞,還是狗糞,是豬糞,還是牛糞,我們也不分別是大,是小,是胖,是瘦,是香,是臭,對不對?只要是糞都撿來。因為,「撿來我就有錢了,我就可以讀書了」;我父親更是這樣,只要是糞他都要,他就可以肥莊稼,對不對?

 

       那對我們來講,在阿彌陀佛面前,做為凡夫,比哪一個香一點、美一點,哪一個臭一點、惡一點(其實都是臭糞了,都是染污的凡夫了,相對比較起來說,可能臭氣少一點的,說他香一點,你造惡少一點,你叫善人),其實我們都是三毒的凡夫、造罪的凡夫。所以,阿彌陀佛他來比較我們,他的目的是要把我們撿去成佛,這是他的目的。所以,他不選擇貧窮了、富貴了……等等。

 

       連我這個撿糞的糞娃子,我都知道不選擇,阿彌陀佛是要我們到極樂世界成佛了。這是從佛的慈悲這一方面,佛心平等,沒有分別,通通讓我們去往生成佛。所以,不簡擇。

 

       從眾生這一邊,如果佛要挑選我們,我們經不起挑,對不對?就像剛才講的,撿糞,糞都是有臭味的。我們眾生跟佛來講,佛是讓我們去成佛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貧窮者,都不是富貴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下智,不是高才;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是破戒人,不是持戒人(經中明確講:「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皆名破戒者。」)如果按佛的標準來挑選,那一個也選不到了,到後來怎麼辦呢?所以,從眾生根機來講,下劣,不可選擇;從佛的慈悲來講,平等,不加選擇。

 

四、「善人尚且往生,何況惡人」之事

       這個題目聽起來,如果不加解釋,不加後面的法語,就容易被誤解。我們來看這後面的法句:

彌陀本願不為以自力可離生死、
有方便之善人而發;
乃哀愍極重惡人、
無他方便輩而發。
然菩薩賢聖亦付之而欲求往生,
凡夫善人亦歸此而願得往生,
何況罪惡凡夫,
尤應憑此他力也。
不可錯領解而住邪見。
彌陀本願者:
「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
應善加體會,詳明此理。

 

       阿彌陀佛的本願,不是為了那些靠自力可以離開生死輪迴的人(就是聖賢的根機);第二是「有方便之善人」,就是指那些雖然還不能馬上離開生死輪迴,但是他可以修行定散二善,可以暫時得到人天的果報,有這個方便,不至於馬上沉沒在三惡道裏邊,這叫「有方便之善人」。

 

       阿彌陀佛的本願是哀愍「極重惡人,無他方便」,不要說是自力離生死輪迴,連人天善法的方便都沒有。阿彌陀佛哀愍這樣的人,所以在第十八願裏講「十方眾生」,然後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會造五逆謗法的眾生。

 

       雖然如此,菩薩、聖賢他們也要搭這個便車,他們也會沾一個便宜;凡夫善人,他們也知道在這裏邊討一個便宜。所以,「菩薩聖賢亦付之而欲求往生」,付這個彌陀本願;「凡夫善人亦歸此彌陀本願而願得往生」。

 

       我們這些造罪凡夫,是阿彌陀佛本來發願的物件,那我們更要憑阿彌陀佛的誓願,凡夫惡人,更要憑他力去往生。不可能說本來為我們準備的誓願、他力的名號,結果被那些邊客得到利益了,結果我們這些正客沒有得到利益──就像請客一樣,我們是正客,結果我們沒吃到飯,邊客吃到了,我們自己往後面縮,不去吃飯,不去參加這個宴席,那就錯誤了。

 

       「何況罪惡凡夫,尤應憑此他力也」:連聖賢,有辦法自己出離生死輪迴;連善人,有方便,不至沉沒三惡苦道,他們尚且還要靠他力去往生,何況我們造惡凡夫,無他方便,直落地獄──三惡火坑之底,那更要靠他力求生淨土。所以這個叫「善人尚且往生,何況惡人」,如果完整地表達:善人尚且還要憑彌陀本願去往生,何況惡人,更要憑彌陀本願去往生。

 

       最近,報紙新聞都在報導發大水,全國大概影響到二十多個省、幾千萬人。我在想:發大水的時候,大水一片,汪汪的水澤,中間有一座小島,有些人在上面;大水中間還有一座小瓦房,房頂上也坐了幾個人,暫時還沒有倒,還沒有沉下去;還有一些人,掉到水裏邊,正在那裏掙扎,馬上就要有沒頂之災了,有這三類人。

 

       這個時候,有一艘大船過來。不管什麼人,見了大船都開始呼救,島上的人在喊:「哎!過來!我在島上,過來!」屋頂上的人也在喊:「這裏有人哪,快來救我!」那水裏的人呢?水裏的人更要喊了:「先救我啊,我就要死了,他們還在屋頂上,還在島上,行動自由,來去方便,我就要死了,快來救我啊!」

 

       島上的人,就代表聖賢,他們已經離開生死輪迴,在小島上,雖然還沒有達到涅槃之都(好比在城市當中,購物方便,可以搭計程車,燈火通明),但是他沒有大水淹沒的危險,已經不用擔心三界的苦惱了;在小房頂上漂著的人,就好像修人天善法的人,他還在水面上,不至於落在三惡道的大水當中;在水中掙扎的人呢,就是「極重惡人,無他方便」,不要說在小島上面,連一根樹枝、一根木棍也抓不住,連屋頂也登不上,這個叫「極重惡人,無他方便」,看著看著就要墮落三惡道。連那些坐在屋頂上的人,甚至岸上的人都在喊:「大船快來救我!」那我們這些在水裏淹得要死的人,你不是更要喊救命啊!「哎呀!不行!不行!他可能救他們去的,不是救我的……」如果這樣理解,就是錯誤理解了。錯誤理解,我們就失去往生了;如果自己這樣錯誤理解,還教人家說:「哎呀!阿彌陀佛本願大船是救那個島上人的,是救那個屋頂上還沒沉沒的人的,不救你這個快淹死的。」如果這樣講的話,就住於邪見,自害害他。所以說,「不可錯誤領解而住於邪見」。

 

       「彌陀本願者,『本為凡夫,兼為聖人』」:就像剛才講的比喻一樣,有人開船來,本來就是救度淹得快死的人,附帶地把島上的也好、房子上的也好,通通救上來。因為船大,都可以坐。但是,你們是附帶的,他是第一個,先把他救起來。如果船小,對不起,你們等一等,我第二趟再來救你,先救他們。肯定是這樣子的。所以,這是一個比較。

 

       「應善加體會,詳明此理」。

 

五、惡機往生之事

       第四、第五都是貫徹下來的。這每一條講得都很準──打得很準,法然上人如果是射擊手的話,他一定是奧運會冠軍了。對不對?他講一句,就準一句,都打到我們心中疑惑點的地方。耙心打得很準,不會偏一點點。

有惡機一人,
為使此機之往生,是本願之意。
學而至於得知此理,
謂之善學淨土宗也。
淨土宗者:
以惡人為基準,而兼攝善人也;
聖道門者:
以善人為基準,而兼攝惡人也。

 

       能夠讓惡人往生、惡機往生,這是阿彌陀佛發願的本來之意。

 

       「學而至於得知此理,謂之善學淨土宗也」:我們學習一宗的教法,什麼叫「善學」,什麼叫「不善學」呢?他宗暫且不說,淨土宗,你學了很多的教文、法句,「哎!我讀了《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哎呀!讀了很多,得出來一個結論。什麼結論?只有精進、努力、勇猛修行、持戒清淨、戒定慧具足,才能往生,不然的話,就不能往生。」這個不叫做「善學」,這叫大錯特錯了。你讀了這麼多,這叫顛倒知見,錯誤理解,住於邪見,不善學淨土宗。

 

       很多人家裏書櫃擺了很多書,講起來滔滔不絕。但是,他說的話,完全相反。他說:「我學了這麼多年,得出的結論:不能修行、造罪的凡夫,念佛往生無份哪。」這個叫不善學。何止是不善學,乃是錯學。

 

       也有的老太婆,兩眼一抹黑,不識一個大字。但是,她知道說:「我老太婆念佛,決定往生!」此是「善學淨土宗」也。對不對?這個人是「善學淨土宗」。

 

       所以,善學不善學,不是看你讀了多少文句,「哎呀!我會打開書,我會讀很多字……」那你是「謂做書蟲」,你不善學淨土宗。所以,有不識字而善知法義者;有能夠抱書本,講得一天到晚口沫亂飛,卻不識法義者。這個,要看本質。

 

       我想起鄧公所講的一句著名的話:「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是不是?我們學習教理也是一樣的,不管你有智慧無智慧,你學到了,自己抓到了,「我能往生!」你就是有智慧,你就是好貓。法門也是一樣,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好。但是,只要能讓你解脫生死輪迴,這個就是好法門。不管老太婆,還是大學教授,只要能念佛,自己能往生,你是「人中芬陀利華」,比「好貓」那個名稱好多了,是「人中芬陀利華」。

 

       要把法門的利益,在我們身上落實下來,不講那些虛無縹緲的。

 

       「淨土宗者:以惡人為基準,而兼攝善人也;聖道門者:以善人為基準,而兼攝惡人也」:看!我講的不錯吧!法然上人很會打耙。所謂「基準」,這個「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準星。大家看電影都看過的:前面一個目標,把準星對過來,中間一個十字,對準了,「啪!」一槍放過去,目標應聲而倒。這個叫準星。

 

       阿彌陀佛的本願也像一把槍一樣,威力很大,六字名號的子彈一發出來,威力很大,一下發射過來,他以誰為基準呢?他瞄準我們這些十惡、五逆造罪的凡夫,你一念佛,機關就觸動了,「啪!」打出去,你應聲而倒──倒在娑婆,就生在極樂。對不對?當然,這個子彈的威力很大,一打過去,炸出一大片,把旁邊也炸倒五個、八個、十個,但是旁邊那些是附帶的,耙心打的是你。

 

       所以,我們惡人是阿彌陀佛的耙心,是基準,打得準準的,你不要往旁邊一躲,「哎!我不是!」你正是!你躲也躲不掉。

 

       但如果你不念佛,你不念佛,這個機關扣不動。什麼叫「機」?「機」,就是「可發微義」──機關。機關,就按那個機關。什麼機關呢?比如放箭,設立一個機關,一扣動,機關一放,「啪」,打出去了。阿彌陀佛也是的,六字名號弦上之箭,引弓待發,我們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的舌頭好像是──我們的舌頭力量很大,各位!不要搞錯了,我們這麼一個小小的舌頭啊,心念,口稱,稍微動動嘴,都能把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強弓的機關扣動了,把它帶動了。

 

       我們寧願被阿彌陀佛的槍炮打中,不願被閻羅王的鏈條套走了。

 

       「以惡人為基準,而兼攝善人」:他的目標首先是造罪凡夫,造罪凡夫都能救度起來,同時,附帶地把善人通通救度。就像我們前面舉的比喻,首先是以淹得要死的人為基準,附帶把那些屋頂上的、島上的通通救起來。

 

       聖道門不一樣。聖道門以聖人為基準,「善人為基準,兼攝惡人」。如果以惡人為基準,兼攝善人,就能夠攝無不盡,都能攝受──既然惡人都能得救,善人就更能得救了。但是,如果以善人為基準,兼攝惡人,就攝不能盡,機不能攝盡,因為這個要求惡人轉惡為善。

 

       比如說,我們大乘佛法是以菩薩發菩提心為基準,兼攝阿羅漢,雖然兼攝阿羅漢,不是阿羅漢自己就能來,阿羅漢要迴心向大,如果不迴心向大,大乘佛法對他沒用,攝受不到,所以,阿羅漢要迴心向大;阿羅漢以了生脫死──解脫生死輪迴,作為他的正果,他可以兼攝凡夫,雖然兼攝凡夫,如果凡夫當中,你只求人天果報,你不想了生脫死,那攝受不了你,要你怎麼樣?發出離心。所以「兼攝」,都給你提要求,「你要達到這個檔次,我可以提拔你一把」,不然的話,沒有辦法。

 

       所以,「以善人為基準,兼攝惡人」,惡人一定要改惡向善;改惡向善之後,還要發出離心;發出離心之後,要發菩提心,漸次增進。這樣,攝機就不能盡,就是難行道。

 

       淨土宗就不一樣,阿彌陀佛的手真的很深,天底下最深的手,就是阿彌陀佛。他一手伸到底。伸到哪裡?直接伸到五逆謗法這個淤泥的最底下,最底下的污泥巴,都把你能撈得起來,就通通可以得救了。阿彌陀佛的手是有彈性的,可長,可短。如果你是五戒十善的眾生,他,「啪」,剛好放到五戒十善的位子,把你救起來,不會長一點,剛好到那個位子;如果你是造惡的,他又伸長一點,到下面去了。所以,可長可短。你在什麼位子,他就到你的邊上。

 

       就像船托載石頭一樣,船的浮力跟石頭的重力是完全相等的,你這塊石頭多重,放在船上,船的浮力剛好顯示這麼大,他不是只有這麼大,他是無量大。但是你這麼多,就托你這麼多,他也不會多費一點點。你是一百斤放上去的,他就一百斤的浮力;你兩百斤,就兩百斤的浮力。你是五逆的眾生,他也能托得起來;你是十惡的眾生,他也一樣;你是五戒十善的眾生,他也一樣托你,都不費勁,剛好,按我們的本分。所以,佛說法怎麼這麼巧?佛度眾生,不會多一點點,也不會少一點點,是恰到好處,不增不減,剛剛好。每一個人,都給與恰到好處的救度。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