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風學習(二)
宗風俗諦的處事之道——「和」
南無阿彌陀佛!請隨我一道將《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背誦一遍。
一、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
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
三、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毫無資格,計較他人。
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
不求人過,不舉人罪,不揭人私,不爭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四、六親眷屬,敬愛和睦;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和顏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
奉行謙敬,不起驕慢;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五、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愛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體、有分寸,凡事為對方設想,
凡事肯吃虧不計較。
六、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七、生活──簡單、樸素。
語言──誠懇、和藹。
威儀──安詳、穩重。
八、諉罪掠功小人事,掩罪誇功眾人事,
讓美歸功君子事,分怨共過盛德事。
九、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
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十、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今天,學習心得交流的題目是:和。將從以下六個方面,同大家來共同學習。
一、 和的重要
二、 和的好處
三、 為什麼不和
四、 怎樣才能和
五、 心中常保一團和氣
六、 破疑
一、和的重要
「和」是和氣的和,和平的和,在《觸光柔軟》這本書的第32頁,慧淨上人有一篇簡要的開示。
「和」這個字很平常,很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對於個人、家庭、團體,甚至對於社會、國家、世界,「和」都非常重要。在《宗風.俗諦》的十條當中,「和」出現了四次,就是「謙卑柔和」「和顏愛語」「敬愛和睦」「誠懇和藹」。可見頻率是相當高的,「和」在宗風當中也很受重視。
《宗風》的落實,體現在個人身上,最明顯的,讓別人一遇到你就能感覺到你這個人很慈悲,很謙虛,就是「慈」和「謙」兩個字。體現在團體當中,人家一來到這個團體,立即感受到這個團體很和,沒有人我是非。
和,對於個人、家庭,乃至萬事萬物,都非常重要。可以說,和是生命的基礎,和也是一切人、事、物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萬物和則生,不和則死。任何事物,人也好,企業團體也好,即使再小再弱,如果能夠和,也會欣欣向榮,也會茁壯成長。那麼,即使你看上去很強大、很強盛,如果沒有和的話,也會慢慢衰敗,到最後就會滅亡。所以,這個「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庸》當中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好:「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把「和」提到了很高的位置。意思是說,如果能達到「中」和「和」的話,那麼,天地——宇宙乾坤的位置就正了,宇宙乾坤就會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轉,不會顛覆變亂。人生的根本倫理就能得到維護,人類社會就會正常運轉。
「天地位焉」是指天地的位置不會顛倒,在合適的、正當的位置上。如果天地位置都顛倒了,那宇宙萬物怎麼生存?那就動亂了。
「萬物育焉」,「萬物」就是一切生靈,萬事萬物都能夠得到生長和發育。所以,「中」和「和」是這樣重要。
什麼叫做「中」,什麼叫做「和」?有兩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就是說一個人的心還沒有喜怒哀樂這些情緒,沒有對外界的反應、認識、應對,還沒有動的時候(就是我們的心本來的狀態,靈靈明明的),沒有受外界的干擾,就好像水井的水,很平靜,這個時候就稱之為「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從「中」的狀態出發,應對外界事物,都能中節。「中節」就是合乎節度,合乎本來狀況,既不多,也不少,認識和表達都恰如其分,沒有偏頗,不帶情緒,都很理性,這叫「發而皆中節」,這就稱之為「和」。
怎樣才能「發而皆中節」呢?關鍵就要從「中」出發,如果「中」都沒有,那就談不上「和」了。
打個比喻,就像照相機,快門打開,還在靜止的狀態,沒有按下,這個時候叫做「中」。快門一按,哢嚓!它就「發」了。一按快門,「發而皆中節」。它怎樣「中節」?就是按快門的時候照相機要保持不動,如果一抖動的話——「發而不中節」,那就模糊了。也就是說,我們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若想「發而皆中節」,就要心中保持「中」,從「中」出發就「和」。
其實,這個「和」,與我們心性的歷練、修養的提高,甚至與我們心性的反觀覺照都很相關。這一段話主要講心理上的作用。
「和」在各個方面都很重要。比如說身體不和,怎麼樣呢?身不和就要生病,所以我們講身不和叫「四大違和」。身體一旦不和,頭疼腦熱了,關節炎發作了,頸椎病、腰椎病,甚至偏癱了,大腦指揮不動;腸胃不好的人最能體會腸胃不和。身體不和,就難過,就生病。
心裏如果不和呢?心裏不和就會生煩惱。我想「和」字或許不容易體會,但是「不和」是很容易體會的。「見到他我就皺眉頭,關係處得不好」,這就是不和。心裏不和是很難過的,心裏和就感到一片春風。
家庭如果不和呢?家必敗。家業再大,家族再發達,如果不和了,為財產爭鬥,必定敗落。
國家如果不和,也會衰落,意見不一致,鬥爭很多,打內戰,那能夠強盛嗎?所以,和非常重要。
有兩句話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也是講和的重要,一件事情的成就,往往是這三方面的作用——天、地、人。這三方面都很重要,但是,比較起來哪個最重要?「人和」最重要,所以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時」是指時節氣候的因緣,「地利」是指地理環境的因素,「人和」就是人心的向背。這三者對於一件事物的生存發展都非常重要,但主要還決定在「人和」。得天時,得地利,不得人和,那就不能成就;如果得到人和,暫時沒有得天時,沒有得地利,它也會轉,天時也會轉來,地利也會轉來,這就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漸漸地,天時也有了,地利也有了。
所以,歷史上,像商湯、周文王,一開始都是小小的國家,七十里、一百里,因為很仁和,很得民心,就可以做天子;夏桀、商紂,一開始很強盛,但是不和,最後都衰敗了,這都能證明的。
還有句話說「家和萬事興」,這句話是大家都知道的。「家」不僅是家庭,也指團體、公司、企業,這都是家。家如果和的話,各種事業都能興旺起來;家如果不和,各種事業都會衰敗。
尤其,家庭如果不和的話,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甚至影響他一輩子的幸福。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好像房子的屋頂一樣。房子上面是兩片屋頂,我們一個小小的人,在房子裏面住著,突然,兩片屋頂在上面打起架來,你打我,我打你,你想,住在下面的人會不會心驚肉跳啊?父母就像孩子頭上的兩片天,父母在那裏吵嘴,在那裏摔東西,在那裏不和,孩子是非常驚恐的,一定會影響他的心靈,影響他未來的幸福,甚至會把這個風氣傳給他的下一代。所以,家和非常重要。
二、和的好處
團體當然更要講究和。和有很多的好處,可以講,和無不善,和無不利,和無不祥。和沒有不善的,沒有不得利益的,也沒有不吉祥的。
我們中國的詞語,你想一想,只要跟「和」字沾上邊的,都是好詞,——只有一個不好的詞,就是「不和」,前面加一個「不」字,它就不好了。
我搜了一下,讀給大家聽一聽。這樣讀一遍就感受到了,我讀慢一點,大家聽一聽:和氣(和氣好啊),和藹,和顏(很溫和的顏貌),和睦(和睦好啊!家庭和睦,鄰居和睦,不和睦怎麼過日子啊),和善,和緩,和好,和解(在一起有不同意見,有糾結的地方,和解了,這樣好),和諧,和美,和樂,和順(和就順,不和就不順),和風,和煦(講天氣,和煦的春風),和暢(惠風和暢),和平,溫和(這個人很溫和,一聽,都願意跟他接近),柔和,謙和,安和,平和,親和,緩和,調和,祥和……這都好不好?這都是好詞,沒有不好的。再有四個字的詞也搜了一些:和氣生財,和氣致祥(如果有和氣的話,就能夠招來吉祥),一團和氣,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和藹可親,風和日麗,和風細雨……這些詞聽起來都特別好。
在這些詞當中,我個人特別喜歡「一團和氣」和「心平氣和」。
做任何事,首先看看你的心平不平,你的氣和不和。如果氣還在那兒鼓著呢,千萬別開口,千萬別出手,這肯定會出差子;你的心還不平靜呢,那你也免開尊口。你要說什麼事,先問問心,先摸一摸自心平不平。你很有情緒,你很不滿,很忿恨——有的人這個時候尤其還願意講、想講——讓它靜下來,等到心平氣和你再來看,事情就不一樣了。心不平、氣不和的時候,你的判斷是失誤的。心就像一面鏡子,這面鏡子的表面不平,它照的東西怎麼樣?美人也照成醜人——哈哈鏡。聽人說話,不一定要聽他說的具體什麼事,我們聽他的心,「哎呀,很不平,氣很不和,哦,一定是失真的。」所以,心平氣和非常重要。
「一團和氣」,我們的體內,我們的心中,包含著一團和氣,這一聽就很吉祥,也很有福報。形容一個人,「滿面春風,一團和氣」,顯示他的面相到內心,都很有親和力。還有「兩袖清風,一團和氣」,都很好,自守清廉正直,乾乾淨淨,但一點也不孤傲清高,對人仍是一團和氣。
和的好處,略說有五點:
第一就是消業障。和怎麼能消業障呢?不是念佛消業障嗎?對了。其實,和就能消業障。念佛為什麼消業障?念佛就和了。你如果殺生害命,眾生得找你追討;你念佛了,他就和了,他就不找你追討了,你業障就消了。不和的時候就增長業障。心不和,頭上的大筋都蹦起來了,血壓升高,明顯業障來了嘛;家庭關係不好,或者得了什麼心理疾病,其實都是心中有隔擋,有不和;甚至心跳加速,腦血管崩裂。那一和呢?以前那些事情一一化解,百病都消除了。所以,有時候家庭不和,上代跟下代,或者夫妻、父子不和,就生出很多怪病;一旦人際關係調和了,病就沒有了。所以,很顯然,和能消業障。你跟別人不和,有忿恨,那對方總是想要報復你,你結了很多仇家,不就是業障在旁邊嗎?說不定走路要挨黑石頭。好,你一和了,沒有仇家了,業障立即消除。所以,和能消業障。
第二,不僅能消業障,還能增福報。業障一消,福報自然增長。
業障和福報的關係,其實就像冰和水。你看冰,冰就是業障,很冷,很堅,很硬;和,就是陽光,照著它,慢慢溫和了。溫和了,和了,怎麼樣?業障消了,冰就化了。冰一化成水,水就多了,水就是福報。所以,我們有和氣,就能消業障,就能增福報。
第三,和也能開智慧。為什麼能開智慧呢?因為和,心就是安的,心就是定的。長期如此,如實,理性,不偏頗,這樣,他就有智慧。而且,有這樣的長期熏修,他很安定,有定的話,就會發慧。所以,和也能夠開智慧。如果心總是不和,那這個人當然就沒有多大智慧。
同時,這個和,它的當下就是智慧。所以,不和的人沒有智慧,和的人就有智慧。為什麼?因為所謂智慧(當然,有空性的智慧,有其他層次的智慧),隨順因緣就是一種智慧。因緣就是空性的,你能隨順因緣,這就是智慧;你不隨順因緣,你就叫做我執、情見。隨順因緣就是和,和就是隨順因緣。不管什麼情況,心中一片春風,一片坦然,很和,無形當中就順了因緣。那為什麼不和呢?就是不順因緣,看不到因緣,所以就不和,就在那裏起很多情緒,負面的東西,不能完全接受它。如果能隨順因緣,坦然接受,你心中就會和。所以,和的當下就是智慧。
第四,和能結善緣。一個和氣的人,走到哪裡,他的周圍都有很多人圍著他,他走到什麼地方都跟別人結了善的緣分。人們圍繞在他的周圍,就好像春天百草向著太陽一樣,因為他有一團和氣。如果很高慢,內心很暴戾,就會讓人感到很危險,覺得這個人很不穩當,很不可靠,那樣,善緣就離開了。
第五,和能度眾生。內心有安和,威儀上就會自在安詳,就能感染周圍的人,讓人家樂意和你親近;你所說的話,人家自然覺得很中肯,很實在,也樂意聽。如果一個團體很和,人家一來到這個團體當中,自然就受到感染,受到感化。所以,「和」無形當中可以感化對方,它是一種人格的力量。
「和」,它是從「中」出發的,「致中和」。因為,人和人打交道,說話的時候,雖然在眼睛看著眼睛、身體對著身體,其實是心對著心,禪宗講「直指人心」,是這樣的道理。我們說話的時候,如果心很散,不聚焦,很動盪,那就言不由衷了。如果兩個人都這樣,那就是各自在講廢話。如果一個人很靜定,他跟別人說話,就能夠直接心對著心來說話,效果就好。
我們都盼望和,我們的目標也是和。其實,這一點在娑婆世界是很難達到的。
當然,有不同的標準。說這個家庭很和氣,團體很和合,真正說起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才能和。
佛陀對寺院道場提出了「六和敬」的準則,我們祝願道場,就說「祝願海眾安和」。
「和敬」,「和」就是跟大眾相處沒有矛盾紛爭,「敬」就是內心謙卑,能夠尊重對方。兩者是一體的,沒有「敬」就沒有「和」。
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這就是「六和敬」。
首先說「身和共住」。從消極的角度來說,就是大家住在一起,不要有身體上的摩擦衝撞;從積極的角度來講,彼此要互相關照。老年師父下樓不方便,我幫他托一下,這就顯得很和。遊客進來一看,「哎呀!你看,小師父在照顧老師父」,很祥和的氣氛。如果說「身和,我只要不碰他就好了;那是他的事」,那是消極的,積極來講要互相幫助。他生病了,我去送湯送藥,照顧他,這也是身和。
「口和無諍」,從消極的角度來講,就是互相不爭鬥,不吵罵;從積極的角度來講,可以互相規勸,安慰,鼓勵,那就是和。「哦,你很不錯」,「哦,這件事應該如何如何」,勸善悔惡,對方很願意接受,這樣就是和。如果對方不願意接受,吵起來,那就談不上和了。
「意和同事」,意和,從消極的角度講就是不互相拆臺,沒有說內心跟你過不去,沒有的;從積極的角度來說,互相成全,互相理解,彼此默契,對方沒有開口,心裏就知道,這就是意和。意和再去做事情——「同事」,那你做事情就很順了。意要是不和,做事就不順,你這麼想,他那麼想,就像馬車一樣,這匹馬往這邊走,那匹馬往那邊奔,不能同心同德,而是離心離德,那就不順了。所以,「六和敬」對我們團體和合非常重要。
三、為什麼不和
可是,在一個團體當中,多少總是有不和的。為什麼會不和呢?因為我們還是凡夫,是凡夫,還有煩惱,還有我執,於是就不和了。這是根本性的,因為有我執的存在——主要是我執。不和,就是說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不能接受對方的。我執越堅固的人,越是不容易達到和。
不和的因素很多,如果從道場來講,我想這幾方面比較突出:
第一,計較。住眾比較容易計較。如果計較的話,就不容易和了。如果不計較,那就什麼事都好說;你計較,就不和了。
第二,猜疑。猜疑是團體的大忌。疑心是凡夫的一個根本煩惱。你說他就是這樣嗎?其實不是這樣,是你煩惱重,認為是這樣。
有一個有名的故事,就是「鄰人盜斧」,充分說明疑的負面作用。
一個人,他的斧頭丟了,他一想,「我這個斧頭為什麼會丟呢?對,一定是鄰居某某人偷去了,因為那天我的斧頭在的時候,他也在旁邊。現在丟掉了,肯定是他偷的,不然是誰?怎麼會丟掉呢?」但是又沒有證據,所以他在懷疑。懷疑,他就要觀察,他怎麼看他都像偷斧頭的人,「你看,他見了我,以前對我是笑臉,這次見到我他不好意思,躲躲閃閃的,走路鬼鬼祟祟的,越看越像偷我斧頭的人……哎呀,他怎麼見了我突然把門關起來了?」但還是沒有抓到把柄。這樣懷疑了好幾天,心中實在不是味道。有一天,他把門一關,結果愕然發現,他的斧頭在門邊的角落裏。這時候,他再看他的鄰居,怎麼看都不像偷斧頭的賊了。人心很奇特,人心很奇妙,你把他看成賊,他就是一個賊。
所以,猜疑對團體的和合是個大忌。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喜歡活在別人猜疑的眼光當中,或者在別人猜疑的心理之下。比如說,一個人在團體當中受到別人的猜疑,如果這個人寬宏大量,有非常高的智慧,那當然無所謂。像廣欽老和尚,他閉關回來之後,師父為了考驗他,特意安排說功德箱裏的錢是他偷的,全寺上下的人都講「哎呀,這個去閉關修行的人原來是個騙子,是個賊,他欺騙我們」,人家都對他另眼相看。但是,他不計較,他根本就沒這回事,他該怎樣怎樣——他就能做到。一般人就不行,如果被懷疑了,心裏就有很大的隔擋。有些事情也說不明白,甚至也不便於去講,你的德行、你的品格、你的人格被人家懷疑,你有口難辯,無法申訴,覺得非常難過。這種氣氛如果在團體當中蔓延,就會有感染性,就會讓團體不和。
第三,說是非。那就不用說了,說是非往往會引起一串不和——從說的人,到聽的人,到傳的人,被說是非的人自然心中更不平衡,就要去理論,就要去找,「誰說的?」這一大串都不和了。
是非在團體當中傳播,有的時候就像龍捲風一樣,只要它掃到的地方都會遭殃。所以,說是非非常不好。當然,不說是非其實也是很不容易的,你要有一定的雅量和智慧,要有修養。
不和的因素,從個人來說,是因為我們心中有負面的情緒。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為什麼難念啊?因為不和;如果家裏很和,那不就好念了嗎?
就像我們吃飯一樣,熱乎乎、軟綿綿的大米飯嚼到嘴裏非常好;但是如果裏邊有許多沙子,這個飯好吃嗎?一吃,哢嚓!
家裏不和,心不和,這個經就特別難念!負面的情緒就像飯裏的沙子一樣,我執堅固,煩惱很重,而且非常有傳染性。
負面的情緒幾乎比比皆是。比如說剛才講的計較,嫉妒,懷疑,猜測,不平衡,不信任,還有很多,比如抱怨,委屈,說風涼話,驕慢……負面的東西特別多。只要有了負面的情緒,我們的心中一定是不和的;如果心中都在正面的陽光之下,一定是一團和氣。
不和的根源是我執,由於我執,自然產生負面情緒。若能「發而皆中節」,那就沒有負面情緒,都是理性的,合乎事實的本來面貌。負面情緒當然就「不中節」了,打不準。
團體的建設,講六和敬,講團體和合,怎麼才能和呢?根本原則就是要淡化我執。我執淡一些,柔軟一些,這樣才能和。不是說跟別人辯道理,「啊!這個理講清楚」。喜歡辯道理的人,往往是我執很堅固的人,不會很和。
淡化我執,不管聖道門還是淨土門的修行,最後都會有這方面的展現。如果展現不出來,那說明修行沒有上路,是初學,展現不出來。聖道門主要是體悟空性,體悟空性當然就能破我執,淡化我執。淨土門的修行是「機法兩種深信」,就是仰投阿彌陀佛的救度,感覺自己是愚惡的人。如果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愚惡的人,我執自然就淡化了,「我只有靠阿彌陀佛,我一切不如人,我很卑劣,我很愚惡」,我執不就淡化了嗎?我們之所以高聲現威,高聲呵斥人家,或者指責對方,其實就是忘記了機法深信,把自己都忘記了,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了,這樣就會不和。
另外,在團體當中,對「和」要有正確的認識。所謂「以和為貴,以忍為高」,這個和是最尊貴、最寶貴的。在團體當中相處,和就是寶。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事,是通過做事來做人。事情做得很好,做成功了,但是人做失敗了,這事做著有什麼意思呢?寧願不要做事。事情做了,但是坑了人,自己受傷害,人家也受傷害,那麼,這種事情寧可不做。
團體和,大家都能得利益。如果不和,那就不是少數人受損失,整個團體都受損失。不和,個個都受影響,家庭也一樣,公司也一樣。不和,每個人都會覺得無味,沒有意思,感到不舒服;如果和的話,大家都覺得很好。所以,和很尊貴。
四、怎樣才能和
知道和這麼尊貴,我們就要犧牲自己,成全對方。成全對方也是成全自己。所以要以和為貴,而不是以我們的知見為貴。
具體的落實,就是從《宗風》的學習開始。
第一條的三句話是和的來源。
第一句「對彌陀恭敬信順」,深刻體會這句話,我們就會有一定的「和」展現出來。
家裏邊兄弟不和,最苦惱的是誰呀?最苦惱的是父母。兄弟鬧不和,父母的心是很難過的。我們念佛人,我們同道場的人,我們同參道友,我們鬧不和,阿彌陀佛會高興嗎?阿彌陀佛非常不樂意。如果我們真正認為說「我是彌陀的兒子,對方也是彌陀的兒子,我們是兄弟,做一個孝順的人」,那就和了。
有時候看古代孝子的公案,確實感動人,人家真是純孝。 只要讓父母的心安順,自己再怎樣受委屈都無怨言;兄弟同氣連枝,絕對保持「和」。我們如果體會到「對彌陀恭敬信順」,做彌陀的孝子,我們就不會跟對方過不去(不然的話,就會讓阿彌陀佛心中糾結),更不可以拿刀去殺眾生,傷生害命,因為眾生也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如果這個地方體會得很深,對佛的孝順之情就會體現出來,就會心中一團和氣地對待他人,也會慈悲、慈愛,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
第二句「對他人恩慈體貼」,果然對他人恩慈體貼了,怎麼會不和呢?好處都要給他,利益功德都要給他,方方面面都要成全他,哪裡會跟他鬧不和?不會的。
第三句「對自己謙卑柔和」,如果你能放下身段,你能很謙卑,對方無論說什麼,「哎,都是我不對」,分怨共過,讓美歸功,「哎,你說得有理,我的不對」,你很謙卑了,那團體怎麼會不和呢?你遇到誰都會很和了。
所以我們看團體當中,人緣最好的,關係最和順的,都是那些話不多、很謙虛、很低調、不高傲的人,他無論走到哪裡都很和。一個人,即使有很多優點,很聰明,很能幹,但是只要有一個缺點,人們就不願意跟他在一起。什麼缺點?驕慢。他到哪裡去都看不起人,誰願意跟他在一起?跟他在一起,他得壓你一頭,對不對?所以,能夠謙卑柔和,在團體當中就非常好,對大家、對自己都非常好。
《宗風》講到「凡事為對方設想,凡事肯吃虧、不計較」,這些都是和的要件,你為對方設想了,那自然就和了。怎樣為對方設想?你要千方百計為他想出理由,所謂「觀功不觀過,觀德莫觀失」。
其實,我們的心容易觀別人的過。觀別人的過,別人未必有這樣的過,但是你一觀,就成了你的過了,你的心就壞了。對方是不是這樣,我們暫且不管,或許是這樣,但是你一觀,就把這個不好的東西吸到你的心裏邊來,你這是沒有智慧,你幹嘛去吸收這些呢?要吸收別人的好處,要觀別人的德。你觀對方的德,即使對方沒有這個德,你的德也會增長——你觀來的。
「為對方設想」,比如說這件事情怎麼判斷,「不應該這樣,他做的不好」,我們很可能簡單地一棍子打死,「不行!」好了,這下這個人在你心中就死掉了。其實他沒有死,你自己心裏有一個他死掉了。要想到「他這樣做,一定出於無奈。他這樣做,或許事情本來不是這樣的,或許有誤解,或許還有更深的原因」,總要想辦法為對方開脫。
其實這不是為對方開脫,而是為自己的心解套。任何事情,你一定要給它解套。如果你沒有開脫對方的理由,你的心就已經被一個枷鎖套住了。這樣,你的心就不會住於正念,就不會自在,就不會有和氣。所以,「和」是首先和在自己的心中,自己首先得好處,得利益。
「凡事肯吃虧、不計較」,這也是我們與人相處的一個法寶。你願意吃虧,其實是占了便宜。上人講「人虧天補」,我一看這句話,豁然開朗。人虧了,天會補給你,確實是這樣。天補給你的,那就是奪不走的了,你虧一分,老天會補你十分。所以,在人前感覺到受人欺負,心甘情願地承受,天會補你。所以,「肯吃虧不計較」,心甘情願這樣去做,吃虧其實是佔便宜。只要你肯吃虧,決定會得到利益。「虧」就是虧空。你吃的虧越大,就是你的心量越大,你的空間越大,就像大海一樣,最後眾水都歸到海裏邊來。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在很低的地方,它就吃虧,在虧的地方。像山谷,像大海,虛心才可以有容。所以,人能吃虧,這個人有雅量。一點不願意吃虧的人,針尖那麼大的虧都不願意吃,這樣的人能走到哪裡去呢?他能有多大的福報?所以,吃虧其實是吃福報啊!
「肯吃虧、不計較」,團體就容易和。往往我們都因為自己的知見,因為自己的心性過不去,所以就不願意吃這個虧。其實,如果想到「這個對我有好處」,你就會關起門來,怕這個虧給別人吃去了——就好像在饑餓的年代,自己有一個麵包,怕給別人吃了,自己偷偷關上房門把它吃掉。吃虧就要這樣子的,不能讓別人知道,偷偷把它吃掉,你就有福報。還沒有吃點虧,就出去告訴人家「哎呀!你看看,我多倒楣,他對我這樣子」,吃進去又吐出來了,「太倒楣了!」這個才倒楣,吃虧是好事。
說這些,是要我們在與人處事的時候,在團體當中,心中能夠常保一團和氣。心中一團和氣,首先對我們的身體就非常有益。平和是養生的第一步。
就像一棵樹,栽在一個地方,氣候不適宜,土壤水分也不適宜,太陽光又不照它,氣溫又非常低,所有的因素都不和;不和,它就要生病,它就萎縮,它慢慢就死掉了。如果土壤水分也適宜,空氣溫度也適宜,陽光也適宜,什麼都適宜,它就很和;一和,它就慢慢茁壯起來了。
五、心中常保一團和氣
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其實就像這棵樹。如果心中有和的話,它就很溫暖,慢慢就會生長起來。所以,「中」「和」很重要。常保一團和氣,你所行之處都是滿目春風。
怎樣保持一團和氣?第一點就是杜絕負面的情緒。
佛經說「眾生顛倒」,確實是這樣。負面情緒明明不好,但是幾乎都把它當做寶。「他對我不好,所以我就要對他不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把仇恨放在心中,這樣好嗎?「不然我是軟蛋,哪像人呢?」他以為這樣就是做人。這都是世間錯誤、顛倒的想法。負面情緒,嫉妒,仇恨,貪欲,憤懣,兇暴,不平,抱怨,指責……這些心理,他找出很多理由。你去安慰他,開導他,「某某人哪,對方對你其實並不壞,他對你是很好的」,「不對!他對我就是不好!」他很堅持,要把不好的形象放在心裏。你想想,負面的東西放在心裏有什麼好處!人往往就是這麼顛倒,說別人不好反而願意聽,比如張三認為李四不好,你當張三的面說李四不好,張三就非常高興,「你真是我好朋友,你真瞭解我啊!李四非常不好啊!」如果跟他說「李四其實也有優點的,其實他並不是這樣不好」,他馬上認為「非我同道」,轉身離開。這就是沒有智慧,壞的當作好的,害的當作益的,惡的當作善的,凶的當作吉的。
我們要想和的話,首先要知道好歹,不知好歹的人能夠和嗎?把壞東西抱著緊緊不放,只能產生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有很多,比如說急躁,人一急躁,內心能不能和?那就不和了。不急躁,很平靜,心裏就和。遇事不要急,事情有它本來的發展趨勢。急躁說明你沒有智慧,說明你不會觀因緣,說明你不會隨順因緣,說明你很自我,很自負,覺得自己很高。不要這樣,要隨順因緣,很溫和、很平靜地去對待、處理。
不計較,不猜疑,不戒防,不求人過,這些都是杜絕負面情緒的方法,要保持正面的思維。
正面的思維很多,比如說耐煩、信任、質直等。
耐煩,別人說一件事情,平心靜氣地傾聽。耐煩,其實並沒有要人耐,耐是耐不住的。平心靜氣地聽他說,這就能夠有和。耐煩,寬容,對方有缺點,有不足,也是事實。如果不寬容他,去指責他,就不和;體諒他的處境,也觀察到自己有比不上他的地方,這樣來寬容,內心就有和。
信任就有和。往往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但是評價別人的時候,似乎沒有幾個值得信任。這不好,這會產生不和。要想到:別人跟我一樣,我並不比別人好多少。
尤其在我們這個念佛團體,能夠進到我們這個團體的人,是阿彌陀佛招感來的,阿彌陀佛都篩選過好幾遍了,還不值得你信任啊?值得信任!值得信任並不是說沒有缺點、不會犯過失,也不是。如果你信任對方,他即使有過失,你和他談,他也能夠接受。你信任他,就會寬容他。不信任,當然就談不上寬容。
質直,就是說心很樸實,沒有猜忌,沒有預先定性,預先想到會怎麼樣,事情來了才去反應,該怎樣就怎樣,不做過多的延伸,不做過多的想像,這叫「質直」。
質直無偽,這叫做「誠」。一般人所理解的誠是很淺的。誠,就是質直無偽的心,不挑別人的毛病,不看別人的過失,也不做過多的想像和猜測;甚至,當聽到對方哪裡不足的時候,千方百計要去為他迴旋。這樣的心就是質直的心,無偽的心。
六、破疑
還有兩點可能會誤解的,需要說明一下。
第一,什麼都和,那是不是沒有原則(就是「和事佬」「和稀泥」)?
其實不是這樣的。和,還是知道原則,不是沒有原則,而是寬容。
比如「一向專稱」,這是我們堅持的原則。對方沒有「一向專稱」,我們能不能跟他和?還是可以和的。知道他目前的狀態,接受他,甚至讚歎他,培養他的善根,慢慢引導,這樣不就和了嗎?所以,和不是說沒有原則、稀裏糊塗。而是對方有過失、有不足的時候,你內心能夠寬容,自己也明瞭哪裡是準則,哪裡正確,不是說胡亂「和稀泥」。
第二,「要和,就要大家都和呀,靠我一個人能和嗎?他不和,所以我也不和。」錯了!人家不和,我們要和。他不和,他憤恨你,認為你不好,那是他的損失,你和是你的利益。和這件事情不需要兩個人,你一個人就可以和,自己對人家和就好。
最後,奉獻大家一副對聯:
口中常稱六字名號,
心中常保一團和氣。
能夠如此,阿彌陀佛。
(2012年4月21日講於弘願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