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012年6月4日講於湖南長沙開元寺)
目 錄
一、道場硬體建設
(一)道場地點的選擇
(二)道場的規劃和設計
(三)殿堂本尊
二、道場軟體建設
(一)關於匾額楹聯和標語
(二)關於念誦儀軌
(三)關於法本流通
(四)關於法義學習和人才培養
(五)關於弘法的拓展
(六)關於道場的「和」
智隨法師開示
今天和大家溝通交流的,主要是關於道場建設方面的一些問題。因為這麼多道場都在建設,弘願寺也在建設,包括西安這一帶,也準備再擴建一個道場,所以有關道場建設方面,有些想法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沒有事先準備,也沒有和智隨法師詳細溝通,講得不足的地方,請智隨法師補充,大家也可以發表意見。
道場建設主要是兩方面:
一、硬體建設;
二、軟體建設。
一、道場硬體建設
道場硬體建設,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一)道場地點的選擇
我們建的道場,要選擇什麼地點?當然我們幾個道場都已經定型了,我所講的,一是就現實情況,二是將來可能還要建道場,可以作為參考。
在古代,寺院幾乎都是依山林而建的,越到大山深處就越寂靜,便於修行。現在跟古代完全不一樣了,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是城鎮化、城市化,所以道場的基本走向應該也是城鎮化、社區化,這是個大方向,要有這個前瞻性。當然,歷史的原因,還有政策的原因,會對某個具體道場地點的選擇產生影響。
我們目前的道場,還是比較偏遠一點。偏遠一點,對喜歡自我修學、願意寂靜的人來說很方便,但在接引信眾方面就顯得有所不足。比如說開元寺,離長沙比較遠,其他幾個寺院離城市都比較遠。
具體到一個道場,也有所謂的地理風水。地理風水是一門學問,在古代叫「堪輿學」,現在可以稱為「環境心理學」,就是說環境對住眾的身心會有一定的影響。這個影響是很客觀的,倒不是什麼迷信。比如住在一個潮濕、陰暗的地方,肯定多病。
佛教說「依正」,依報、正報相互影響。對於地理風水,建道場都比較注意。我的看法是兩方面:一方面不可不信,因為它有它的規律,地理嘛,就是地形的原理;另一方面也不可全信,不能太死板,哪裡一定不能動,其實不是那麼簡單,因為它是活的。
這方面,在座各位當家法師可能比我強多了。我個人也有一點心得,談出來與大家分享。
首先,自我感覺很重要。你建這個道場,你是道場的主人,是這個道場的靈魂,那麼你往那兒一站,你的感覺怎麼樣,這裏適合不適合,心裏是有數的,不是光聽人家講。你如果覺得很陽光,很舒適,很安穩,那就是好的。不是光看理論上講的。
有一次上人在臺北選一個道場,寫了幾句話,我覺得非常好:周圍的環境要四平八穩,不要有過於奇險的地形,那樣會使我們的心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再就是陽光要充足,要能夠藏風聚氣;背後要給人安穩的感覺。
有一次,我去一個地方,大家都說那裏好,但是我一看就不好。為什麼呢?因為背後雖然有山環繞著,但是有一個缺口,往那兒一站,覺得背後來風,感到缺口後面會有一隊人馬衝過來,覺得不安全。
所以,背後一定要有靠,有靠就讓人覺得護得很緊,很安全。
前面一定要開闊,開闊就是有視野,隱喻著這個法門的未來。你是要向前推展的,如果往那兒一站,前面鎖得很緊,甚至有一個東西頂在你鼻樑上,很近,很堵,那就感覺很不舒服。
左右兩側也應該比較平正,不要有奇斜地形。如果這邊高那邊低的,你坐著就感覺非常彆扭。
我聽一位風水家說:「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這是很有道理的。必須是福人,他才有好的感覺,能認識好風水地,而且喜歡住在那裏,住在那裏適合他的成長。如果不是福人,給他好風水地,他也住不住,他也要走,因為跟他的心不相應。他心喜陰暗,狹小,封閉,選的地方也一定是那樣,你給他陽光、開闊、高朗的地方,他不會喜歡。什麼是福人?就是心地正直光明,心懷大眾,大公無私的人。
另外就是地形、名稱的暗示,我是比較注意這一點的。它的地塊形狀和它周圍的環境,什麼山、什麼河、什麼村莊。這些名稱的形成有它的背景,一叫數百年,上千年,口傳耳聞,習以為常,納入政府行政,標在國家地圖,有很深的歷史、民俗、心理積澱,給人有一種暗示作用,也代表一種緣起。有的名稱很吉祥,讓人一聽歡喜,有的就很普通。
比如我們這次去看悟真寺的下院,我就覺得那個地方是一個非常好的道場,那是非常難得的,輕易找不到。這個道場是當年善導大師居住並擴建的,祖師道場確實不一樣。悟真寺有上寺和下寺,整個面積在古代有將近五千畝的山林,四公里長。
悟真寺地屬西安市藍田縣普化鎮。首先,從大的地理因緣來說,只要是在西安一帶就是好地方,特別是佛教淨土宗的道場。西安,古稱長安,是十三朝古都,大唐王朝的中心,也是當時的佛教之都。又是現在的國際大都會,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淨土宗開宗繁榮就在唐朝善導大師,也就是在長安一帶。西安,西方安樂國,只有西方才能讓我們安心,日落西處心自安。西安在善導大師的時代,叫長安,長治久安,必定要往生西方才有真正的長治久安,六道非是安身處,必向西方得長安。不管是「西安」也好,「長安」也好,都很吉祥,尤其念佛人一聽,可說是別有心悟。藍田,給人想到的是藍田玉、藍田猿人、藍關古道,很蒼茫、悠遠,溫蘊生輝的感覺。「普化」兩個字,一聽就是佛教的,念佛普化諸眾生。
悟真寺倚靠終南山,終南山非常雄渾、深厚,群山重重,無窮無盡,稱「萬里終南山」,自古就是有名的修行地,道教稱為天下七十二福地之第一福地,也是佛教名山,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大寺都依傍在終南山麓,中小寺院更是無數,現在仍然有許多修行人,住在山中茅蓬,過著隱居修行的生活。終南山是秦嶺的一部分。秦嶺是中國最大的山脈,東西橫貫,綿綿向西即是青藏高原。它是中國南北地理的自然分界線,秦嶺以南,水入長江水系,以北入黃河水系。扼住秦嶺,等於是握住了中國的中腰。道場倚靠這麼一座山,等於是倚靠整個秦嶺山脈,同時牽制長江、黃河兩大水系,進而網路覆蓋全國。從這麼一個大的背景來看它的地理風水,它和一般的背後山有靠,就不是同一個概念了。
再從近處看。有一條河從終南山的藍嶺流下來,叫藍水,大概藍田縣的得名與這條河相關。這條河出山便一分為二,流了大約一公里多長後又合二為一,寺院正處於二河之間形成的沖積地帶,這一塊地造型剛好像一條船,又像一個蓮花瓣,兩邊一翹,大小非常合適,好像一葉蓮舟浮在河上。這條河叫清河,清淨的清,清流激湍,環繞四周,非常有靈性。一般的河都向東流,清河卻是往西流,這就不一樣。淨土法門的淨水、法水,長流向西。河水向西,寺門向西,山的走向也向西,船頭的方向也向西,望這裏一站,自然人心向西,人心向佛。你說建淨土道場,哪裡比這更好?清河的上流叫「藍水」,剛好是「清出於藍」,青出於藍勝於藍,預示法門發展,一代勝過一代。
旁邊一座蓮花山,一座王順山。蓮花山不必說,蓮花是佛教的標誌,出污泥而不染,淨土宗就是蓮宗,蓮花之山也就是淨土之山。「王順山」,我覺得這個名稱也特別好。山有鎮護的作用,給人依靠、安全。「王」代表世俗社會,即世法,「山」代表佛教修行,即佛法。「順」是和順、恒順。世法、佛法相順不背,國家就穩定,人民有依靠。世間需要佛法指導,佛法必須服務社會。世俗社會的運行,有佛法的指導就能夠和順,社會關係就能和諧。這是我的理解。
《觀經》是釋迦牟尼佛當年依靈鷲山與王舍城所講,靈鷲山下是王舍城,也就是當年的都城。悟真寺倚靠終南山,向西下望,正好是當時的帝都長安,也就是王城。善導大師在這裏疏注《觀經》,同樣依佛山、王城展開教化因緣,簡直是印度版的《觀經》在中國重新演繹,這種緣起,會讓人感覺到歷史的沉澱,有心理上的暗示作用。
這些都不是人為的安排,可說是天意自然,因緣如是。
另外,地理也是活的。這個「活」表現在四個方面:因人不同,因時不同,因法不同,因用不同。
因人不同。某一塊地方,如果張三來,也許不是好風水,但是李四來就是好風水,這是因人不同,因為人的發展方向不一樣。比如這塊地方比較陰濕,那就不適於耐旱植物的生長,但是像柳樹這類喜陰濕的植物就願意生長,所以因人不同。不是說「哎,這裏風水不好」,你就不來,不是這樣的,也許你來就是最好的。古典小說(像《三國演義》)裏面有「某某斷魂之處」的故事描述,那個地方對某某就是斷命之處,但對對方卻意味著重大轉折,就有生發的功能,那就不一樣,所以是因人不同。
因時不同。時代不一樣,風水發生了變化。也許這個地方古代是好風水,現代就不是好風水;古代不是好風水,也許現代就是好風水,它隨時間流轉。
因法不同。法門不一樣,這個地方對禪宗是好風水,對淨土宗可能就不是好風水。禪宗講究用功修行,淨土宗講究接待信眾,一個收,一個放,所以不一樣。
因用不同。用途不一樣,是靜修還是弘法,是山林道場還是都市道場,這些會有所不同。
我們在選擇道場的時候,就要綜合來看。
總的來講,我覺得一個地點,它要適於人居,居住在這裏感到舒適;要便於修行,也便於弘法,能進能退,這是最好的。
開元寺也好,靈瑞寺也好,包括寶蓋寺,雖然我沒去過,但我知道那是祖師道場,都在山上。我覺得應該在長沙市有一個弘法機構,有一塊地方,這樣我們退可以息養山林,進可以到都市弘化,就會感到風水活了——地理就是能進能退的。否則,如果單單是山林道場,就會感到有所不足,羊腸小徑,很不方便。
(二)道場的規劃和設計
規劃設計非常重要。建設道場,事先一定要有規劃,一旦道場建成了,就是千年基業,就不好再改了。當然,要想一開始就規劃得多麼圓滿,也不大可能,但是要有這樣的概念。甚至可以花一兩年時間搞規劃,這一步要細緻,不要著急。
搞規劃,我覺得站在出家師父的角度,有幾方面的內容我們要提供。
首先是核心理念。因為規劃師、設計師一般不是佛教徒,不知道我們要做什麼,所以我們要給他提供一個核心理念,這是道場的靈魂。我們的道場,毫無疑問要「專依善導」,這是我們的核心理念,要在所有的規劃當中展現這個核心理念,總體規劃都要圍繞著它。
其次是道場的定位和規模。比如弘願寺,定位為淨土宗覆蓋全國性的道場。因為有這樣的定位,它的規模就要適當。之所以做這樣的定位,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呢?不是說「我自己可以隨意定大定小」,而是要綜合參考信眾的基礎、弘法的力度、法門的因緣、成長的歷史。像開元寺這樣的道場應該怎樣定位,宗信法師就要多思考,寶蓋寺、靈瑞寺同樣也要想到:我這個道場的輻射面有多大,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裡,人才如何培養,信眾如何引導……考慮諸多因素之後,再來定位。
有了定位,再設定道場規模,「我是一個地區級的道場,還是省一級的道場,輻射多大範圍……」規模小了不夠用,規模大了很累人,而且會浪費資源。家裏只有三口人,卻住五百平米,住到裏面氣都耗掉了。房間太大,耗你的氣。道場規模必須跟你的能量、氣場相匹配,要大小適宜,這樣的環境才適合你。
第三就是共通的要求。這方面慧淨上人提過,我覺得很有道理。道場的建設,上人提出現代化、方便化和人性化。弘願寺,上人進來一看,不夠現代化,有的地方不夠人性化,也不夠方便化。比如說有的寮房沒有衛生間,當然,有地形的限制,但就設計來說,還是沒有想得那麼周到。已經建成這樣了,只有下次改進。
因為我們是仿唐建築,臺階比較多,特別是來迎殿前面,一個臺階就差那麼一截,又沒有明確的界限分隔;有分隔吧,又顯得不美觀,很多人在那裏容易閃腳;後來要用一塊板墊上,又怕冬天結冰打滑——那個地方就是個缺陷,就不夠人性化。也有人提出要有殘障人通道,推著輪椅可以上來,我們現在這些都還沒有細膩地去做。
方便化,就是道場設施讓所有的住眾都很方便地使用。
現代化,寺院道場也要現代化。我的觀念比較守舊,感到佛教是比較傳統的,其實道場也應該與時俱進。比如說衛生間,古人茅坑都蓋在外面,現在顯然是不適宜的;以前點蠟燭,現在都是電燈。現代化的東西很多,再比如手機、網路等等,道場的設計就要便於弘法,要適合大家安住,便於大家學習和休息。現代科技可以合理運用,目的是把寶貴的人力資源節省下來。
比如說開元寺,慧淨上人來過一次,那時候還在燒大灶,每天還去砍柴,太不現代化了!趕緊去買兩個液化氣罐。因為人是很寶貴的,每天去砍柴燒大灶,做兩頓飯都累得要死,弘法做不了,法義學習沒時間——趕緊改進。現在已經改進得可以了,不過上人如果再來,可能還會提出合理化建議。
這是大方向。
第四就是功能佈局。我們這個道場要具備什麼功能,怎麼佈局,怎麼使用,這是出家師父要提供的。
有了這些因素之後,就要找一個專業的設計師,一定要尊重專業。不要說「我腦子一拍,出家人建廟」,古代也許可以,現代就不一樣了,比如衛星導航圖,等高線都畫得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設計得好,首先會省錢。不要以為「找人設計多花錢」,不是這樣。雖然承擔一定的設計費,其實會省很多錢。比如說地形的高低,如果設計不好,路就很難走,汽車爬坡耗油,而且人可能還會摔跤,高低懸殊,非常不方便。如果設計得好,很方便,也很美觀,還能節省施工費用。
孫居士是專業設計師,設計得非常好。弘願寺門前那片廣場,哪裡墊多少,道路怎麼鋪,經他一設計,車跑過來非常順,不然有些節點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地形本來是不規則的,取多少後面的土墊前面的凹地,必須精心策劃,使得二期工程有合理的平臺,門前廣場也很開闊,工程造價也降下來。
搞設計,首先要提供一張地形標高圖。設計人員一看圖就知道地形地貌,建築造形就出來了,各種管道路線也會合理布排。你把殿堂規模和功能要求告訴他,他提出設計意見,大家反復討論,最後形成的方案就比較適宜。
弘願寺二期工程的彌陀大殿,設計稿就改了十二次。專家就是專家,考慮問題周到。只是看圖紙,一般都感覺不到,但是一建起來就感覺很好。弘願寺目前建成這個樣子,大家還是比較讚賞的。
設計師要很用心,而且要能領會我們的意圖。比如說弘願寺的山門,一開始是找一家蠻有名的設計院的古建築設計專家,我說我們是仿唐建築,結果設計院設計的山門,我一看像個小土地廟一樣,小小的三間,那麼飄飄的樣子,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山門。後來沒有辦法就找到孫居士,把我的想法告訴他,我說:「山門代表法門,要很莊重,令人心生敬仰,能夠攝受信眾。」我就講了這些抽象的概念(你說這個怎麼具體表達?表達不出來),我說,「請你設計一個。」他就畫出草圖,我一看,「哎,對!這個就挺像,就挺好,能夠表達意思。」慢慢地就形成目前這個狀況。
前一段時間,成剛老方丈去了弘願寺,他就很讚賞,說:「弘願寺的山門非常大氣,再配上門前的欄杆和高度落差,還有開闊的廣場、旁邊的水庫,正像是七寶欄楯、七寶池,猶如人間淨土啊!我來之前聽信眾說不錯,但是進來一看,超過我的想像,確實設計得非常好。」
這就是專業人士的設計,很多方面我們想像不到。比如說欄杆,形狀、長短、粗細都是有講究的。過細顯得很弱,過粗顯得很笨。粗細配上長短,配上整個建築,非常協調,看上去扎實有力,而且很穩定。其他方面,包括色彩的選擇,都非常有講究。還有,從山門到來迎殿,從來迎殿到彌陀大殿,距離有多遠,人站在這個地方,心理上有什麼感覺,擠不擠,頂不頂鼻樑,壓抑不壓抑。如果很近,一抬頭就會感覺擁擠、壓抑。所以,不是說殿堂越高越好,不是那樣的,它的高度和前面的縱深是有講究的。在縱深面上安排一棵樹,或者一個造型,也會產生層次感,讓你的心很安定。燈的高矮,互相之間的距離,怎樣起到引導作用。兩邊的開張度多大,如果受地形的限制,該怎樣變通。屋簷的出簷寬窄,屋簷和屋簷之間交錯所產生的空間感覺,你站在一樓,站在二樓,站在這個方向,站在那個方向,從任何角度,無論怎樣觀察,都感覺到心裏非常舒暢,幾乎是沒有挑剔的。
這就是專業設計,詳細推敲總體效果,確實非常專業。跟在專家後面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西安有位古建專家,叫李百進,他有很多古建方面的專著。他跑到弘願寺一看,就很讚歎,說:「這是經典級的。」能得到這樣的讚歎,那是不容易的,他是很有眼光的人。
這是要說明什麼呢?就是我們一定要尊重專業設計,要有這樣的概念。
開元寺的佈局,我覺得這兩大區塊就安排得非常好,因為地形就是如此。這一塊安排為生活修學區,那一塊安排為殿堂禮拜區,這樣分隔很清楚,大家都很方便,這就很好。
一個好的設計,有四個優點:
一是很便利。用起來非常方便。像孫居士設計的,設計量太大了!你把一個任務交給他,他設計到每一個房間都會反復跟你溝通,會議室、念佛堂、庫房、寮房……大小、佈局,包括向陽面、開窗透風,包括走廊方向、到哪裡,包括臺階怎麼安置等等,所有的建設內容都設計出來,非常周全,非常便利。
二是很經濟。好的設計,讓你建設起來很省錢,因為它合理,一定是對地形破壞最小的,最佳方案,只會有小小取捨,不會傷筋動骨。如果傷筋動骨了,就是破了風水,壞了地脈,現代說法,破壞了環保。
三是很美觀。道場,要讓大家感到很美。
四是很舒適。住在裏面的人覺得很舒適,這方面空間感很重要。我看過一張寺院的規劃圖,大致還可以,但是其中一個小院排了三幢房子,我一看,應該把中間的一幢拿掉。為什麼?因為這個僧眾內院不夠寬,設計者大概為了節省空間,多加一棟樓,結果這三棟樓給人的感覺幾乎是鼻子頂著鼻子。
(三)殿堂本尊
殿堂本尊是最具代表性的硬體。法門特色、設計理念都是概念性的,現在就要通過殿堂本尊這個形體把它展現出來。這個非常重要,要能體現我們的核心理念。每一座殿堂都不是隨便安排的,其中的佛像也不是隨意安奉的。
信眾往往會供養很多東西,「師父,我用這個供佛,請把它放上去吧」,我們不隨便接受的;你拿來一個大燈,我就給你放上去——不是的。供品放上去一定要尊重端嚴,一定要匹配,不然的話就不美觀,得不到恭敬、清淨、光明的效果。所以,我們要有所選擇,不是拿來什麼我們就擺放什麼。
整個道場,殿堂也好,本尊的安奉也好,它是無言說法,能夠感染信眾,有攝受力,有引導、暗示的作用,而且它要傳之於久遠,所以這個不可以馬虎。
弘願寺也好,開元寺也好,靈瑞寺也好,寶蓋寺也好,甘露寺也好,其他寺院也好,應該形成總別院這麼一種格局——有總部,有別院。如果以現代企業運作來講,就是連鎖經營,有一個總的旗艦店,各地有若干連鎖店。「旗艦店」就是標準範本,任何地方的連鎖店都這樣去做。像國美電器、李寧服裝店,到哪裡都一樣。這樣就會形成一種合力,消費者一看,資訊馬上就很熟悉地呈現腦中,無形中就有廣告作用。我們的道場如果能夠形成這種模式,弘法的效果就出來了。統一的面孔,統一的步調,統一的法義,信眾一看,「哎,這是一個類型的」,這裏有專修道場,那裏也有專修道場,他心裏專修念佛的信仰就加固了。如果只有這一個道場專修念佛,別的道場都還沒有專修念佛,他的心就動搖了。目前專修念佛的道場不多,所以更應該有個統一性——當然,是大致一樣,不是說完全一樣,因為地形不一樣,因緣不一樣;雖然不能完全一樣,但有相同的核心理念、相似的基本面貌,「哦,這個寺院我怎麼似曾相識呢!」不是雙胞胎,也是兄弟倆。
比如我們到開元寺,一看殿堂楹聯,就知道這裏肯定是專修淨土的道場。去過弘願寺的蓮友,馬上會聯想到弘願寺;如果先來開元寺,他再到弘願寺,馬上就會聯想到開元寺。這就很有弘法力度。
我想就開元寺作一點案例說明。首先我很讚歎宗信法師,做成這樣,非常好!宗信法師也好,佛光法師也好,各位師父很辛苦地建起這個道場,非常讚歎,也非常隨喜,甚至很慚愧,因為我也沒有幫上忙。宗信法師從來沒有跟我叫過一次苦、叫過一次累。有時候通過電話我也問兩句,他還安慰我:「師父你很忙,我這一點,不累,你就好好照顧自己吧。」我心裏就暖融融的。
開元寺的殿堂給我的感覺,第一,剛才說過了,兩大區塊的分割非常清晰,非常好。第二,佛像非常莊嚴,比弘願寺的要莊嚴——莊嚴就是莊嚴,好就是好,這尊佛像就是做得好!下次弘願寺做佛像,還要請你指導。
再說說殿堂佈局給我的感覺。比如說開元寺建成三重殿,依次是大雄寶殿、觀音殿、三聖殿。這個次序比較不適當。而且空間感不夠。當然,我瞭解宗信法師的因緣,是主建三聖殿,前面的大雄寶殿和觀音殿,是老百姓原來就建好的,都要保留,翻修的話位置也都不能動:是這樣的因緣。
其實如果從頭設計,我個人感覺原來的大雄寶殿和觀音殿可以不急著動他的。
彌陀大殿(也就是三聖殿)蓋好之後,前面的區塊,老的殿堂放著,這樣一看,整體佈局就有統一、簡化的內在需求,後面的大殿就天天跟前面的殿堂在講話,「老兄,你快一點,你要改變,你太落後了,你太小了,你太破舊了!」然後,來的人也會講話,村上也會講話,就會請你,「宗信法師,請您幫我蓋一下吧」,你再開始蓋。
如果是你一手推動,一是你很費力氣,一是他原來的不讓你動,你還要按照他的路線,就沒有主動權。
你可以先把這一區塊完善好,然後等他來找你,或者是宗教局的領導幹部,大家都來看,一看就看得出來啦。
像佛林寺原來的天王殿,他們是不讓動的。我想,佛林寺建起來,整體風格還是要統一。但是我先不動,後面蓋起來了,自然就來請我動。請我動,我就動了——不配套嘛,對不對!穿著國際名牌服裝,卻戴一頂小破帽,大家一看就不配套。
殿堂佈局,依我看觀音殿、彌陀大殿,兩進堂就可以了。這樣,觀音殿的後面和彌陀殿之間就比較開闊,站在院子裏會感到心胸開闊。現在建三重殿,就有點堵,而且高度落差有點大,應該把前面的大雄寶殿的地方稍微墊高一些,位置可以挪後一點。大雄寶殿可以蓋成觀音殿,因為當地信眾信仰觀音菩薩,那也可以將就他。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和淨土法門很相應。弘願寺第一重殿是來迎殿,這裏是觀音殿作為接引,也很好。一般的寺院殿堂是彌勒殿放前面,就是山門殿跟彌勒菩薩來接引,我們有觀音菩薩來接引也是很好的。這樣,你在寺院裏可以講得頭頭是道,而且本身有一種暗示作用,對信眾自然講法。這是我的想法。
靈瑞寺也有一座觀音殿,也是老百姓原來建好的——這種情況要彙報給慧淨上人——前面可不可以用觀音殿代替山門殿,或者是配合一個相當的造型,既美觀,又莊重、典雅,有一個漸進的法門引導次第。這都是大事情。
依開元寺目前的大雄寶殿來看,前面沒有山門殿,一上來就是大雄寶殿,太突然了。這好比干任何事情宗信法師都要頂到前面,那就累死了。大雄寶殿是最主要的殿堂,代表寺院負責的就是你,你一下就頂到前沿,什麼事都要親為,那就很辛苦了。大雄寶殿前面一定要有個護衛殿堂,前面要有人幫你遮擋。你現在把它頂到前面,你看你多累啊。後面誰接了班,估計還要累。這個事情是要考慮的。
第二,鐘鼓樓的位置,在大雄寶殿的後面,它們應該在大雄寶殿左右前方,它們是莊嚴大雄寶殿的,那樣就比較匹配。
另外,觀音殿在大雄寶殿背後,它背後又是彌陀殿,給人的感覺就不那麼清晰,不知道這樣的殿堂格局是要表達什麼內涵。是釋迦佛給觀音菩薩打前站嗎?為什麼前後兩尊佛中間,夾一尊菩薩?當初建這些殿堂,規劃的時候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主線,可能說「殿堂建起來莊嚴就好,我就要建,有老百姓這種因緣,那只好就這個地方來建」。
所以,要規劃好,要設計好,不要著急。
如果像剛才講的,把觀音殿往前一推,大雄寶殿也未必要有,即使有大雄寶殿,所謂「大雄大力、大願大力」,也就是阿彌陀佛,那就可以了,這個殿堂就顯得非常莊嚴。
如果觀音殿往後退一點,再拔高一點,後面的大雄寶殿再稍微降一些,這個院子就非常舒服。大家走進來也有個高山仰止的感覺,有個合適的高度差。
前面有空間的話,可以再建山門或者其他設施,有一個入口的感覺,有一個護衛,就顯得非常好。
從大雄寶殿本尊聖像的安排來講,釋迦牟尼佛當然很重要。如果依善導大師五種正行的話,其實也未必要把釋迦牟尼佛體現到這樣的位子,因為一般人是不清楚的。我覺得也可以有,或許涅槃像比較適合,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了,他弘法的任務最終是要交給淨土法門。像「二河白道喻」所講的「東岸聞人聲勸言」,為什麼說「人聲勸」?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已入滅,教法流傳世間。所以,如果有一尊涅槃像,會讓我們引起無限的遐思,「哎呀,佛陀入滅了」,心中有悲涼的感覺;但是,阿彌陀佛還站著啊,所以一臥一站,這個時候就知道聖道法門已經臥下,淨土法門立起來了,這種感覺會讓我們心中生起對釋迦牟尼佛的景仰、緬懷以及對念佛法門的珍重之心。
現在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的旁邊,一個是迦葉,一個是阿難,我想問問大家,為什麼是迦葉和阿難呢?釋迦牟尼佛的上首兩大弟子是舍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怎麼沒有塑舍利弗和目犍連?大家想一想為什麼?
我想這應該是禪宗的跡象,因為禪宗大迦葉是初祖,阿難是二祖,所謂「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禪宗本來是不立佛堂的,只有禪堂,後來因為像法,也要有形象表示,那就把迦葉和阿難放在兩邊。
按照常例,不應該放迦葉和阿難。迦葉行苦行,他不是常隨眾,經常自己獨自行動;隨侍在釋迦牟尼佛身邊的是舍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佛經常會讚歎這兩大尊者,他們是數一數二的,智慧第一,神通第一。
淨土宗道場如果這樣設置的話,就講不清楚。
這方面我也沒有研究,但我想古人這樣做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古代多是禪宗道場,都是某某禪師,禪宗道場遍佈天下。這是為了體現宗風,不是隨便佈置的。所以,這方面我們也要思考。
另外就是三聖殿三聖的高低。目前三聖都差不多一樣高。一般人會選擇三聖差不多一樣高,因為這樣看上去比較美觀。其實這個還是有說法的。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不要說觀音、勢至不可以跟他並肩而立,就是十方諸佛也不可以,淨土法門是彌陀獨稱尊,所以觀音、勢至應該降低。如果西方三聖同時呈現的話,觀音、勢至頂多也就是阿彌陀佛一半高,要顯示出這是師父帶著弟子。不能打眼一看他們差不多,那樣信眾的心不容易聚焦,以為「我念一句阿彌陀佛可能還不夠,還要念觀音、勢至」。所以,就像攝像一樣,目標一定要聚焦,不然就散了。
東林寺大佛原來的設計也有觀音、勢至,比阿彌陀佛矮很多,這是比較符合的。
弘願寺的彌陀大殿將來也會有三尊,中間是阿彌陀佛,兩邊的觀音、勢至會比較小,顯示弟子胡跪供養師尊,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你看觀音、勢至都在禮拜供養阿彌陀佛,何況我們哪」,趕緊要拜佛了。觀音菩薩在說話了,「我都要拜佛,跪下來供養阿彌陀佛,你趕緊也要跪下來。」這樣對世間有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同時,人們就發現「哦,阿彌陀佛是最大的,最高的」,可以給他這種感覺。
另外,我看這邊有一尊伽藍菩薩,還有一尊韋陀菩薩。我建議,可以把伽藍菩薩像送給別人,不要不捨得送。我問了一下宗信法師,原來有一尊小伽藍菩薩,因為塑造的工人發心,「我給你們換個大的」,就塑了一尊更大更莊嚴的。
其實未必要一應俱全,伽藍菩薩與淨土法門並沒有甚深淵源。即使人家給你一百萬,說「我就喜歡伽藍菩薩,我給你一百萬,安奉一尊伽藍菩薩」,你就說「謝謝,伽藍菩薩你可以找更好的地方安奉」。
弘願寺也遇到這種情況,有人喜歡地藏王菩薩,給我一百萬,希望在弘願寺供養地藏王菩薩。我說:「供奉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很多,九華山也有,如果你願意做功德,我可以介紹你去。弘願寺是淨土宗道場,有淨土宗的宗風,隨你發心就好了。」
這些事很多,各個地方都有,每一個道場走進去,幾乎分不清它的宗旨是什麼,跟別的道場也沒有什麼差別,看了一個,其他的就不用看了。
一般的道場,彌勒殿、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伽藍殿等等都有,弘願寺這些統統沒有,只有阿彌陀佛。為什麼?萬法歸一。一般的寺院體現的是佛門中的「萬法」,即是以種種方便接引眾生,但淨土宗,善導大師的思想,它體現「歸一」。萬法歸淨土一法,萬佛歸彌陀一佛。萬法歸一,信仰才有落處。我們是站在歸一的地方引導信眾,所以宗旨必須明確,旗幟必須鮮明,毫不含糊,這是對眾生負責,對佛教負責。可以說天下寺院的觀音殿、地藏殿,都是弘願寺的觀音殿、地藏殿,因為這些都是在幫阿彌陀佛打前站,接引眾生。天下佛教一盤棋,有這樣的心量與格局,就不會認為弘願寺沒有觀音殿、地藏殿,甚至是在排斥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不是這樣的。弘願寺做為專修念佛道場,與天下寺院的關係,正是萬法與歸一的關係。互助互成,各得其所。
信眾要做功德,做功德當然很好,但需要我們引導信仰。所做的佛像也好,所做的其他功德也好,要跟淨土相應,這樣對他也負責任,讓他結阿彌陀佛殊勝的緣分,讓他種淨土的善根,讓他更容易親近本宗。
再就是群眾的要求,要耐心周旋。就像剛才講的佛林寺的兩座大殿,我們就不著急,讓群眾自己看、自己講,等到後來他們來找我們,我們就主動了,這樣比較好。
殿堂本尊一致統一,也有利於法門的長久傳持。如果我們這一代人往生了,後來的人可能就不像我們這樣了解法義和法門緣起,如果沒有這些形象彰示的話,可能慢慢就變調了。
我們這個道場一旦修建以後,會長久地流傳下去。
現在你去香積寺,或者去玄中寺,就看不到專修淨土的跡象了,變成禪宗、律宗道場,慢慢就變了。所以,像法在那裏能夠說明問題。
這是關於殿堂本尊。
上面是從道場的地點選擇、規劃設計、殿堂本尊三個方面就道場硬體建設談了一些想法,下面說說道場軟體建設。
二、道場軟體建設
道場的軟體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到道風、宗風,小到日常管理,涵蓋面很廣,今天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
(一)關於匾額楹聯和標語
這方面靈瑞寺和開元寺都做得不錯,都挺好。因為這也是無言說法,能夠警醒信眾,同時也能莊嚴道場,增添文化氣氛。
如果要挑毛病呢,也可以挑一點。有些標語可能是信眾熱心做的,因為信眾一般也沒有什麼概念,想表達的主題很多。比如說這個小小的牌子,既要突出這幾句話,底下又要突出漂亮的蓮花,蓮花畫得很鮮豔,光彩奪目,到底眼睛是要看字還是看蓮花呢?這個時候你就會分心。
蓮花其實不要用實景,可以用寫意的手法,色調不要那麼鮮豔,淡一些,用虛的,陪襯性質的,稍微點綴一下,讓畫面有所變動,不那麼呆板,又能突出主題。
現在我看那一片壁報,上面的字還得眯著眼去找,這樣它的效果就打折扣了——若對版面設計不太在行,乾脆就是一個空板,然後兩句話,還簡單。
所有的標語都不要太花俏,網底或者陪襯的圖案要簡單,淡一點,暗一點,這樣就可以了。
字體方面,寫字的人希望字體有一點變化,美觀一點,但是這些字是給別人看的,如果讓人看著不好認,很費勁,那就達不到弘法的目的。
篆體字就不好認。弘願寺也有篆體字的對聯,還專門請名家寫的,讀起來很費勁。慧淨上人來一看,說:「這個誰都不認識,放上面等於沒有放。」那副對聯本來是放在正中大門兩邊的,只好把它挪到旁邊去,正中的最起碼讓人家認識。那副對聯內容是上人提的,非常好,但是用篆體寫出來,一般人看不懂。後來沒辦法就列印了一張紙條貼在對聯下角給人看,那就不直觀了。這是字體,要有講究。
另外,內容方面要和淨土宗一致。靈瑞寺有一副對聯,對得還是很工整的,內容上有一點禪的意思,這樣就不符合法門特色,純粹淨土就好了。
其中有一副「空佛相即成佛,無非萬古宗風;種善因得善果,即是千年鐵案」,對得很好。但是「空佛相即成佛,無非萬古宗風」,這是禪宗的內容,不是淨土宗的。空了你就成佛了,「萬古宗風」,我們是念佛成佛的萬古宗風,不是空相的,「空佛相即成佛」,這樣就顯得宗旨不一樣。
我們也可以在這副對聯的基礎上改幾個字,「種善因得善果」這六個字改成「種瓜得瓜」,「空佛相即成佛」改成「念佛成佛」,這樣對得也剛好。
當然,平仄上面「瓜」和「佛」——或「種豆得豆」吧,「種豆得豆」和「念佛成佛」平仄剛好能配得上。萬古宗風,我們萬古宗風就是「念佛成佛」,這個放上去還很有勁。這樣就成了「念佛成佛,無非萬古宗風;種豆得豆,即是千年鐵案」。
(二)關於念誦儀軌
這個都一樣,開元寺、靈瑞寺和弘願寺都一樣,我想寶蓋寺也一樣,早晚殿一樣,齋時供養一樣,另外,鐘偈也是一樣的。
最近我寫了一篇助念開示,智隨法師也看過了,將來印出來給大家,這個也可以一樣。
另外,這次佛慧居士來,讓我寫一篇放生開示。放生方面的,也會有一篇。將來還需要別的,我們把它們列出來,就會形成一系列簡潔實用的儀軌,這樣大家都一致。
(三)關於法本流通
這當然也是一樣的,都流通淨土宗方面的書籍,這樣對外弘法就一致。
(四)關於法義學習和人才培養
這方面我想多講幾點。法義學習和人才培養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建道場都比較忙,道場建設要募化,要接引信眾,要設計,還要監工,還要買材料,不要說「哎,大家就不學習了吧,太忙了」。其實不管有多忙,學習還是要抓,儘量抽出時間。道場事情很多,往往大家都疲於應付。
弘願寺也有這種狀況,初期發展都會這樣。這方面,一個是時間因緣,再一個我們也要有這樣的觀念和規劃。
學習方法方面,一個是自學,一個是共修。
目前是道場建設階段,如果在工程事務很繁忙的時候組織共修,可能精力上不一定顧得過來,「我一個人忙建設都忙不過來,我帶你們學?你們自己看吧,有碟片,有書」,這個時候有心的人也只能以自學為主,有因緣再共修。
學習內容方面,第一是《念佛往生之道——真諦》,這個要入心,第二就是《俗諦》的學習。《宗風》的學習,弘願寺是從去年慢慢開始的,我們也落後了,《宗風·俗諦》慧淨上人列出來都已經很長時間了。
目前弘願寺是每天晚殿念完之後念一下《宗風·俗諦》的十條,還是很有效果的,對道場的和合安住,對大眾應有的基本觀念都有教誡作用。也可能剛開始念有人會覺得厭倦,「天天這幾句」,也希望當家法師們好好引導。
我今年針對《宗風·俗諦》的學習講過三次課,網站上有,《弘願簡報》也會發出來,大家也可以學。《弘願簡報》發了之後應該有人組織讀一讀,樹立正確的觀念。這樣,道場能夠安和,大家住起來也便於管理,也很有修行氣氛。
在學習方面,希望當家法師在百忙當中有這一份心,慢慢創造條件,為常住眾多提供學習機會,特別對年輕上進、有可能成為弘法人才的人,要注意觀察和培養。
當然,年紀稍微大一些的,能夠老實念佛,精勤、穩定地在道場當中安住,那都是非常難得的,非常好。大家在寺院建設當中付出了很多辛勤勞動,同時也會聚集很多人氣,本身的威望也會樹立起來,將來都是這個道場的開山老和尚。這個時候就要鼓勵年輕人,培養年輕人。很多弟子在師父面前可能不敢講話,因為他們畢竟年輕,閱歷不廣,有的建議或想法說出來又怕不被採納。所以要鼓勵他們,要廣開言路。願意講就是對這個道場有這份愛心,不是說來挑毛病,雖然可能被採納,也可能不被採納,但是這份心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並進一步加以點撥。
同時,要鼓勵弟子應該勝過師父。作為師父,要有這樣的心量,讓弟子將來超過我們,這樣我們這個法門才能興旺發達。
作為弟子,當然要隨順師教,同時也要想到,「師父在前面規劃、建設,付出辛勞,打下基礎,我現在享受現成,書也寫出來了,碟片也講出來了,那我更有條件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學習」,所以也很有優勢,後人超過前人也是很有可能的,也應該鼓勵。
在法義學習上,現在的條件,包括因緣、資料,以前是不能相比的。現在是方便太多了,可以學,可以聽,也可以看。
再說,講經說法也不是那麼困難,你只要有膽量,有熱心,就可以去講,只要抓住根本,可以多鍛煉。當然,很多方面還要跟智隨法師再仔細商量。但有一點我得到啟發,像福聖寺的明光法師,陝西省舉行演講比賽,她就去參加,還獲了獎,讓她巡迴演講。其實她是膽子最小的,口才也不好,往那兒一站腿都發抖,站在上面都不敢看下面的人,幾乎是背下來的。她為什麼能獲獎呢?因為她講的是慧淨上人對《阿彌陀經》核心的解釋,把它組織起來,背誦下來,——內容很好。
所以,出去講法,未必要把三部經全部通達,像智隨法師那樣搜集整理完備之後再出去,或許等不到那個時候,你可以一個專題、一個專題地帶領大家學習。
比如說「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複專」,你就把這首偈語作為一個專題來學習。對這首偈語,上人有開示,我也有講解,智隨法師也有講解,你把這些綜合在一起,自己表達出來。你能講一個小時,我們一聽過關了,你就可以出去專門講這個,講十次八次你不就成專家了嗎?
把大部頭分解成小題目。比如說專門講「專雜得失」,專門講「善導大師六字釋」,專門講「四十八字釋」,從小題目開始,一個題目、一個題目地講。假如把淨土宗基本內容分成三十個題目,一個題目、一個題目地過關,我們打鉤,出去以後,用牌子一掛,「好,這是講過十八個題目的」,都要有級別的。好,三十個題目都過關了,就圓滿了,那你將來再講就不難了。這樣,人人都可以嘗試,上手也比較快。
法是道場的生命,沒有法的話,道場很難興旺發達。
昨天在靈瑞寺,淨慈法師就講了:「師父,你派一個法師來嘛,我一個人在這裏不行啊。沒有法師在這裏說法,那就發展不起來。」她這個認識是很對的。但是派誰呀?她說:「派智隨法師嘛。」我想全體弘願寺的信眾可能不答應,大概派不來,我本人就不能同意,因為智隨法師有更開闊的視野,他要統領全局的。
當然,不是說他不能來靈瑞寺,一年有一個月在這裏也是有可能的,他也可以到湖南住一住,但是他的任務是要總攬全局,弘法方面、培養人才方面都要能顧得到,他可能還要到處走一走,如果把他放在一個地方,可能形勢是不允許的。
那怎麼辦呢?我們本道場要培養人才,要給每個人提供鍛煉機會。
這一次我覺得很好,宗弘法師到河南洛陽昭覺寺,那裏離洛陽市二十五公里,據說是當年善導大師開鑿龍門石窟時住過的地方。他們請弘願寺的法師去,我說:「宗弘法師你先去看一看。」他又帶了宗圓法師。白天宗弘法師講,晚上宗圓法師講,講的題目是「純粹的淨土宗」。
講到第二個晚上,宗弘法師對他的評價很高:「他講得確實很優秀。」
第一次宗圓法師在佛林寺上講臺,半天一個字都沒有講。智隨法師看他實在太難過,說:「好好好,你下來吧。」才救了他。
後來我問他怎麼回事。他說:「我都準備好了,但是往上一站,腦子一片空白,什麼都不知道了,我就站在上面。」
第二次上去之後,他就可以發言了,話匣子就打開了,現在居然出去也可以講。我曾跟宗弘法師說:「你們出去以後,找一個機會讓他講,哪怕半個小時。」想不到他講了兩個晚上,最起碼膽子是大起來了。我看現場照片,威儀還很端正。他受戒了嘛,穿著袈裟,坐在那裏很穩重。
所以,不要以為大家不會講,要把他們頂上去。像這裏的行通法師、行道法師,這麼年輕,可以試著鍛煉。
來了信眾,你上去一坐,智隨法師可以在旁邊坐著聽,或者也可以在隔壁聽。沒關係,講對講錯,自家人在一起,膽子慢慢就大起來了。
他一講,就會發現哪裡有空白,哪裡不足,就要學習、彌補,這樣,弘法人才就慢慢培養出來了。
道場初期建設需要很多人做事,但是從長期來看,做事的人好找,弘法的人難得,弘法人才是很難得的。
每個人都有缺點,我們都是凡夫,都有不足,這個時候需要當家法師多多包容,多多提攜,海涵他們,該寬容的寬容,該表揚的表揚,該安慰的安慰,該提醒的提醒,該批評的也批評,但是大體方向還是要愛護、提拔。
如果沒有人弘法,你想想看,道場建得再莊嚴又有什麼用?法門不能在這裏紮根,那就不行。
湖南,如果不是智隨法師經常在那裏帶大家熏習,我想也不會這麼興旺。所以,人才還要從本道場發掘,大家共同努力。弘願寺那邊如果辦學習班,這邊也可以派人去學習,有什麼學習資料,可以互相流通,這樣共同來做,人才就會慢慢湧現出來。
要注意創造學習條件。我想有幾方面:一是作為領頭人,當家法師要提倡、鼓勵;二是時間安排上,對喜愛學習的人儘量給予照顧,讓他好好學習。智隨法師也提過好幾回,「人家出家一場,不是只來做事的,一天到晚叫人家做事」,我也能體會大家的心。
是啊,特別是年輕人,他來了,總要學習,但是道場又有很多事情。弘願寺接待任務重,弘法任務重,壓力非常大,現在這麼擁擠,信眾都沒法住。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忙不過來,所以一直也沒有給大家充裕的學習時間。
還有人說:「你蓋往生樓,蓋安養院。」一蓋好你不就得閒了!我們不準備蓋,最起碼暫時不準備蓋,因為沒有辦法去應酬。
所以要固本,首先把我們出家人的隊伍建立得穩固、堅定,才有力量吸納信眾。
比如說寺院才住一二十個出家人,打板,過堂,維那師,僧執……執事一安排,根本就不夠用,每個人都很忙。
弘願寺一開始上兩堂殿,後來變成上四堂殿。四堂殿念下來,還有那麼多事,大家都疲勞。因為這四堂殿加上三堂吃飯的固定時間,早晚打板,幾乎就把人限制住了,很難靜下心來,若想學習、研究法義,確實有一定的困難。
後來我就說,四堂殿是不是調整一下?智隨法師也同意,但是大家都不調整。為什麼不調整呢?我分析主要是有點面子問題,覺得弘願寺這麼一個專修念佛道場,一天不念幾堂佛,說得過去嗎?
當然,這是好心。但我覺得還是從我們道場本身出發,我們不怕別人議論,本身都累得這樣,特別是主要執事,要帶頭上殿,還要帶頭做事,晚上根本都睡不好覺。
後來我想不行,講了三遍都沒人動,只好我自己來動,就把四堂殿改為兩堂殿,再加一堂學習。
因為年輕人想學習也沒有時間,改為一堂學習,然後整個寺院的節奏做了調整,寬鬆一些,這樣,來的人也多一些,現在住眾大概有將近四十位。住眾多了以後,反而好安排,這樣又變成四堂殿,因為有一些老年人,你叫他讀書學習,他頭都大了。那就每天早上七點半到八點半有一堂經典學習,每天晚上七點半以後,寺院裏年輕的沙彌、淨人還自發組織了一個學習小組,在齋堂裏自己學,大概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這是非常好的氣氛。
現在念佛還是五堂,因為人多了一些,老師父多了幾位,除了兩堂殿之外,上午七點半到八點半一堂,下午三點到四點一堂,晚上六點半到七點半一堂。這樣,道場就顯得很有節奏。
讀書,不光在課堂上讀,課外還要預習、復習,所以,年輕人不要求一定要上四堂殿,願意上也可以,兩堂、三堂、四堂都可以,兩堂殿是基本要求。
這樣調整之後,也有矛盾,外面的居士到寺院來,他們是專門來念佛的,結果只上兩堂殿,「大家讀書的讀書,學習的學習,工作的工作,不理我們」,就感到心裏不踏實。這就是外和內的矛盾。
現在人多一點就比較好。人一多,可以再加兩堂殿念佛,大家就安穩了。
如果條件不允許,還是要固本,以僧團建設為重,那就要發動居士。你帶隊來了,怎樣自己帶領這個團體在念佛堂念佛,或者請一兩位師父帶大家念一念。如果讓整個寺院這麼多人圍著你來運轉,那就很累,就有困難,外面來的居士的安排,住宿、接待、捐款、做佛事……很多活動,上殿還一定要師父帶領,師父們確實太忙。
在這一邊,每一個道場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安排。
靈瑞寺有幾位法師上次去弘願寺,她們就講,她們一天上五堂殿。我說:「淨慈法師真是金剛菩薩!」(她還要做佛事,助念往生還做出了名聲,一超度就是三天,像這樣的佛事她都要親自參加,齋主就要看她,當家法師要參加呀!還要接待信眾,還要應酬、建設,還要聯繫宗教局、佛協這方面的事)「你真行,你比我行!」
昨天,維那師簡單介紹了現在的情況,她說從弘願寺回來之後,調整為四堂課,她也沒有那麼累了。因為唱啊,念啊,維那師比較辛苦。她說以前氣力很足,五堂殿念下來,就沒有氣了;現在四堂殿,稍微又長了一點氣。
確實很累。念佛的腔調比較長,長期唱還是很累的。我感覺古人一天定兩堂殿唱念比較合理,晚上打坐。依我現在的感覺,經常講話,就覺得氣很寶貴,一堂殿唱下來就不得了了,剩下的怎麼辦?——我不是說要求大家馬上改,根據情況。
大家很累也不是辦法,可是我們又要念佛,將來可能就不是四個小時,甚至八個小時,一天念到晚,怎麼辦?
弘願寺我就想出一個辦法:二期工程就把念佛堂化小,不建大念佛堂,分成三個小念佛堂,一個念佛堂大概一百多平方米,是圍坐的,就像禪堂的格局,中間是佛龕,供阿彌陀佛四面像,周圍是禪坐的;蓮友可以坐著念,也可以繞佛念,可以隨著念佛機念。我們嘗試跟著念佛機一句一句地念,我去跟了兩次,感覺還不錯,不累。維那師音響設備一按,聲音就出來了。不過,繞那麼多圈,還是有點累,最好是輕鬆一些——當然現在還是在摸索當中。
總之,念佛是要常年累月念的,如果要長期不懈堅持下去的話,過於疲勞肯定不行。我早年在福建,覺得怎麼念都不累,現在就不行了。我們蓮友年老的多,難免氣力不足。
(五)關於弘法的拓展
我感覺最好在長沙市區有一個我們的團體,有一個城市道場。
長沙是個大城市,蓮友們也很有活力,最好能有一個團體。我跟智隨法師商量過多次,長沙是不是建立一個辦事處,聚集一些人來,為周圍的寺院服務,有什麼事情大家一起做;我和智隨法師也可以在這裏跟大家見面,這比往山上跑要方便很多。如果有合適的地方,我覺得花些錢都值得,買不起我們可以租,用來流通經書法寶,也可以做接待工作。在市區設辦事處,接引大眾更方便,比在山上建道場的回報率要大得多。
智隨法師每次來,都要重新租房子,走的時候又要收拾東西。當然了,他很慈悲,很自在,到處遊走,但畢竟要有一個安定一點的地方。
如果有一個固定地點,法師也可以來安住,接待信眾也方便,我們在這裏也有了一個工作室。甚至如果空間夠大,可以劃分功能區域。細節問題可以再討論,從大方向來講,需要有這樣一個地方。
現在開元寺買了一輛中巴車,準備每個星期五從山下接大家來念佛,星期天再把大家送下山,這樣有兩天在山上念佛。我覺得這個做法很好,最起碼寺院跟山下的信眾方便溝通了。
目前需要在山下選擇適當的位置,方便接引大眾——現在人不少啊。昨天謝居士說,他開了一間茶樓,兩百平方米;胡老師那裏也有個人的地方,把這些資源彙聚一下,看選在哪裡比較好。具體的落實,智隨法師可以提個意見,大家都可以參謀。
各個道場和弘願寺的聯繫也必須說明一下。這麼多年來,我也沒做到位,雖然存這份心,實際上幾乎沒怎麼落實。當然,湖南得天獨厚的是智隨法師經常來,其他地方根本就聯繫不上。你說交代給誰呢?交代給寺院裏的師父吧,好像也交代不下去,現在各地跟弘願寺建立聯繫的寺院越來越多;交代給哪一個部門吧,比如客堂,他們也沒有這樣的概念,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後來我想,這份工作還是把它放到我的周邊,就是方丈室。目前有佛鏡居士,還有幾位工作人員,但還是不夠。這次出來我就交代佛鏡說:「所有這些寺院,師父們的電話、道場的位址、QQ聯繫方式、人員都要熟悉,將來聯繫起來比較方便。」因為有些道場的資訊反映到弘願寺的客堂或其他部門,他們基本上是判斷不了的,也解決不了,最後都要反映到我這裏。所以,應當有個對口部門,直接反映到這個部門。
這是我們目前的初步想法,將來希望能運轉得更加順暢。
各個道場之間要習慣用網路聯繫。有了網路聯繫,雖然我們不一定經常交流,但是我感覺我們通了。不然的話,總感覺跟宗信法師通不上,因為他不用網路,我又不用電話。我如果用電話,那就太忙了,照應不過來。用網路比較自在,有事我就上來。比如我和智隨法師平時沒事不聯繫,一有事我就給他留個資訊,他有事也給我留個資訊,這樣就感覺聯絡比較暢通。方丈室佛鏡那邊就可以把資料整合起來,包括將來寄發《弘願簡報》或統一步調的學習安排,可以直接給各個道場當家法師,這樣,整體的運作會比較順暢一些。
(六)關於道場的「和」
大家安住道場,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和」,即佛陀所說的「六和敬」。我們的道場相對來講是比較和的,大家都比較自覺。但是,只要是人,都有煩惱習氣,團體當中難免有不和的因素。
如果不和,住眾的身體、心情都受影響,弘法效果也打折扣。如果一個道場很和,外面的人進來,即使不用講法,人家都覺得這裏磁場好、資訊好,感覺有攝化的力量。
這就要大家共同努力。
當家法師這方面,心量要大一些,要慈悲一些,要包容一些。當家法師能夠教化一方,從方方面面來講是最突出的,平時可能對弟子、對信眾要求會嚴格一些。但在現在這個時代,慧淨上人春風化雨一般的風格比較適宜。古代棍棒之下出祖師,如果照搬到現在,我估計被棍子打死的會不少。還是寬緩一些、包容一些比較好,因為大家都是凡夫,都有缺點。
在共住的過程當中,我感覺要教學相長。信眾對我們是有恩德的,也能促使我們成長。當家法師統領這個團體,無形中心量也會擴大。比如說住眾,他可以發發牢騷,也可以向你傾訴,甚至背包走人。當家法師向誰發牢騷呢?沒有地方發牢騷,你也不能背包走人。在這種情況下,你怎麼辦?你只有鍛煉內功。外功不能解決問題,內功必須增強。
內功是什麼?就是寬容再寬容,包容再包容,慈悲再慈悲。沒有別的辦法,我們必須慈悲,這會讓我們越來越寬厚,越來越柔和。這樣,道場才會人多、興旺。當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也不是說決定在當家法師一個人身上,但當家法師有他特殊的作用。所以,當家法師要更多地學習《宗風》,其中《俗諦》的學習先要開展,努力達到《宗風》的要求,比如「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這三點是最基本的,後面每一條都很好。
我在弘願寺也和大家共同學習。這是學無止境的,不是說念出來我們就做到了,還要落實到實際生活當中;這跟法義也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我們走在前面,慢慢引導大家跟進,道場就會越來越和諧。
作為大眾,要體諒常住目前的狀況,體諒當家法師的辛勞,也要體諒住眾的辛苦,少使個性。
我們是出家人,我們是修行人(這一點我也很慚愧,上人在前面不斷引導,我跟在後面慢慢學),修行人就不意氣用事,不感情用事。如果遇到事情會發火,那就顯得不夠理性。甩脾氣誰不會?不是脾氣大就本事大,大家都有脾氣,但在道場裏邊,要柔和,要調柔,和睦相處;「六和敬」,要尊敬他人,敬重他人。敬是很重要的,「和」,「敬」,你敬才能和。你把自己抬得很高,那人家怎麼能跟你和呢?
各位師父都很辛苦,打鼓的打鼓,撞鐘的撞鐘,拿引擎,端香盤,人手還是不夠。寺院裏也就是行通法師和行道法師年輕一點,可能擔任的事務也多,因為老年人都在擔事,年輕人肯定也不能不擔事。那我們只能祈願更多的人加入這個團體,更多的人剃度出家。
我看行道法師臉都凍壞了,到現在還沒好。你很聽話,師父也表揚你,說你很勤勞,有一段時間晚上不吃飯,餓得比我還瘦。無益苦行當遠離。在身體方面要注意,休息要充足,要有些鍛煉,走一走,冬天也要保暖、護足。
好!我就跟大家說這些,請智隨法師說幾句。
智隨法師開示
南無阿彌陀佛!
我想大家聽了師父的開示,應該都很激動,也都充滿希望,不管是對法門,還是對道場。
師父講得很系統,對道場的建設、管理,人才的培養,從硬體到軟體,從小的道場到整個法門的弘傳,方方面面都給大家一些指導。
我個人有個感觸,我們這個時代,大家也都知道是末法時代,走到哪裡都會感嘆佛法衰微。雖然道場很多,寺院也很多,但是真正能夠振奮人心、能夠給眾生帶來希望的道場不多。走的寺院越多,心裏就會越感慨。那麼,在這個末法時代,能有越來越多的好道場,我想這是所有學佛的人都在期盼的,也都在指望的。
要建一個好道場,從硬體方面並不難。現在物資充足,科技也很先進,建一個莊嚴的道場很容易。所以,現在新建的道場很多,而且規模也很大,花的錢也不少,設計得也很漂亮,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在大城市、經濟發達地區,新建的道場都很莊嚴。但是,有的一走進去之後就發現空空蕩蕩,它只是一個空洞的軀殼,沒有內涵,沒有真正起到弘揚佛法的作用。
由此我們就知道,道場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個空架子,而是靈魂、生命。
末法時代要把靈魂注進道場裏面去,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大家都知道,末法時期眾生根機不堪,佛法衰微,唯獨淨土法門能夠展現它的優勢,展現它旺盛的生命力——在任何地方它都有生命力。所以,在末法時代,真正能把正法樹立起來的,真正能讓眾生看到希望的,只有淨土法門。
怎樣給道場注入生命活力,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問題。要讓佛法興隆,只有淨土宗才有這個希望。所以,有在座師父們在前面帶隊,大眾就有指望。
一般人多多少少都會跟宗教掛鉤,出門旅遊就來到寺院。那麼,現在很多人到了寺院,看到的是什麼呢?抽籤,問卦——要錢哪,整個佛法的形象就被破壞了。
所以,我們即使硬體差一點,像湖南這幾個道場,基礎建設雖然有了一定規模,但是跟大的寺院比,還是比較差,交通啊,環境啊,有些建設沒有統一規劃,還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如果大眾走進來,能夠感受到佛法的精神,那就會不一樣,他會覺得這裏有吸引力,看到了佛法真正的東西。
有些人來到開元寺,除了覺得風景好,還會發現這裏有不一樣的東西在吸引他,因為這個道場有生命力。當然,各方面還需要常住法師和護法蓮友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
道場的生命力在哪裡?在佛法裏。師父剛才希望大家注重學習,如果不學習、不瞭解佛法,做起事來就不知道該怎麼做。雖然很想做好,也想盡辦法運作,但是往往做出來的結果跟佛法不協調。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修學氛圍,管理方面也要系統、規範、統一。這是一件長遠的事情,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弘願寺因為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大的團體,上人、師父在前面帶隊,各方面都比較成熟了,所以管理、修學走在前面。相比之下,其他道場人員不齊,資源不足,組織起來就相對困難一點。
我個人有個建議,我們可以合理利用人才,把每個人的優勢發揮出來。當家法師的作用,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大家的優勢,如何調動整個團體的力量。我們都知道禪宗六祖,他之所以成為祖師,不完全因為他自己,背後還有一個人,就是光孝寺的住持,是光孝寺的住持把他推出來的。包括近代的印光大師,他不當家,但是當家法師把他推出來。所以,當家法師一方面是發揮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發揮大眾的作用。自己能力有所不足,可以讓有能力的人來做,這樣道場就會壯大起來。
長沙這邊人才是很多的。幾個寺院離市區都比較遠,力量都比較薄弱,怎麼把外部資源運用起來,這是我們當家法師應該多加考慮的。把大眾的力量發揮出來,這就是你的成績,即使你坐在後面一句話也不講。
道場的興旺,不是因為修得大,而是因為有生命力。
我們看古代的祖師道場,不是先有道場後有祖師,而是有了祖師就有了道場,所以稱為祖師道場。
祖師到了哪裡,哪裡就是祖師道場。你看古代的所有祖師道場,都是因人而聞名的。
瀏陽有四大祖庭,但是已經沒有祖風了。人一走,道場就衰敗了。所以,道場的興隆是以人為主,人在,道就在,道是靠人來弘揚的。所以,能夠把人才的作用發揮出來,道風就建立起來了。
當然,每個地方的因緣不同,每個人的能力、法義熏修也不一樣。其實,只要是有信仰的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都希望佛教能夠興隆,也都想為佛教做事。怎樣把他們用起來,這是很重要的。
每個人來到寺院,都是真心想為佛門做點事。當然,他也可能有不足的地方,他在這方面能力強,在另一方面就有所不足。那麼,我們把每個人的優勢發揮出來,即使是一個很小的道場,也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剛開始學佛的人,對生死不是很關心。但是,到了一定的時候(通常是兩年三年以後),幾乎都會關心生死大事。這個問題怎麼來解決呢?很多人都在尋找道場。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道場要城市化、城區化,因為人都集中在城市。我們建道場、弘法,是看中人,不是看中地盤。哪裡有人,哪裡就須要佛法走進去。
但是反過來一想(我個人有個考慮),一方面要走進城市,另一方面要走出城市,城市畢竟是世俗的地方。現在是兩個極端,山區的人想走進城市,城市的人想走進山區。因為城市裏已經很染汙了,人們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包袱,有時候也想脫離這種環境,到一個清靜的地方安住,當然不一定長期在這裏,但是他們嚮往有這麼一片淨土。所以,山區道場也可以發揮優勢。
如果在長沙有一個活動中心,城市、山區就可以兼顧了。城裏的人嚮往山上,山上的人把佛法傳到城裏,這樣就可以良性互動。
這項工作講起來容易,做起來比較艱巨,需要漫長的過程。大家達成共識,都朝這個方向努力,應該是行得通的。單純從長沙這邊的情況來看,我所瞭解的,長沙的人才還是很多的,老居士不少,年輕居士也不少。老居士跑寺院的多,年輕人相對少一些,一般是在家裏自修,也有隨個人的因緣東奔西跑的。但是,跟我們這個法門有緣的人,肯定對道場都有一份奉獻的心,願意為道場做事。
所以,主要是有人牽頭,尤其是寺院。有個團體來承擔這份責任,然後周圍很多人發心出來做事,弘法,接待,包括各地寺院的護持,他們一出面,一召集,很多事情就好解決了。
在南方這一區域,長沙是中心地帶,可以輻射江西、湖北,還有廣東。很多廣東人過來一看,「這裏山水好啊,很幽靜」,就很喜歡過來。如果長沙市裡有一個專修念佛團體,就把山裏的幾個寺院盤活了。大家回去之後可以商量一下,把人力資源整合起來。幾個獨立的道場,合攏了又是一個整體,這樣每個寺院既有自己的安排,又有統一的步調。
可以靠集體的力量,靠大眾的力量。
好,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