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淨宗法師 2005年6月講於「佛林寺」
十一、但知「念佛必往生」而已
念佛無甚深義,
念佛之人,
但知「念佛必往生」而已。
這句話也非常的妙!這句話也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叫做「舉重若輕」。很輕飄飄的一句話,講得很輕鬆,其實呢,很能打動人心。
往往有人把念佛講得很繁瑣,很艱深複雜,很困難。法然上人一句話就把我們心中這些負擔都掃除了。
「念佛無甚深義」,「念佛也沒有什麼深妙的道理」,怎麼敢講這句話呢?因為他已完全透達了念佛的要義,他是大勢至菩薩嘛!他是念佛第一的菩薩嘛!他當然知道了。他的心得是什麼呢?他的心得就是這麼一句話:「念佛之人,但知念佛必往生而已。」你只要知道念佛必然往生,這就夠了,這個就達到了,講深也是這一句,講淺也是這一句。
有很多人剛好反過來了,他學到了很多的法語、學到很多的經文,學得很深妙,但是他就是不知道念佛必往生。他得到最後的結論:「念佛沒有那麼容易、沒有那麼簡單就往生。」學得反過來了,這是不善學習。
十二、唯思本願不虛、稱念必生
唯思本願不虛、稱念必生之外,
心無所繫也。
這個也很簡單。我們念佛的心很簡單、很單一。心裏面知道阿彌陀佛本願不虛假:阿彌陀佛既然發了願,他怎麼會發虛願呢?他成了佛,怎麼會欺騙我們呢?他說我念佛必然往生,我怎麼會不往生呢?所以「稱念必生」。除此之外,「心無所繫」,心不再繫掛什麼,這樣的心就很放鬆。
所以,我們人在世間,我覺得真的是無事找事。我們本來都夠累了,很多事都是自己找出來的麻煩。往生淨土,阿彌陀佛讓我們最簡單、最容易,「你只要念佛,必往生!」我們往往找出很多東西,「哎呀!我這樣能不能往生?我這樣可以嗎?那樣可以嗎?」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自找的煩惱。
什麼叫「心無所繫」呢?就是一向念佛,其他的不掛礙。人們對一向念佛又誤解了:「我一向念佛,其他的什麼東西都不能想。中午吃飯了,肚子餓了,也不能想飯,想飯就分心了、打閑岔了;別人敲門不能開;電話打來不能接……」這個是隨緣來應酬的事情,念佛是我們內心的生命,那些並不影響我們,所以這叫「心無所繫」。
什麼叫「心有所繫」呢?「哎呀!我念佛呀,我妄念這麼多,這樣能往生嗎?我怎麼樣想想辦法把妄想搞少一點?我雖然念佛啊!戒定慧還沒有修好,這樣能往生嗎?」像這樣的想法,就是我們的心在繫念妄念,在繫念戒定慧。這個你不要管他,有妄念、無妄念,有戒定慧、無戒定慧,我們心不掛礙那個地方,這樣念佛;我們只繫掛一件事情:「阿彌陀佛不會騙我,我念佛必然往生。管他有戒定慧沒有戒定慧,管他有智慧沒智慧,管他有妄念無妄念。妄念也讓阿彌陀佛打掃,這個通通讓他去辦。他指示我念佛必往生,我就信阿彌陀佛這句話。」
十三、念佛無別樣
念佛無別樣,
稱名號之外,無一切樣也。
唯知稱念必生,而盡心念佛者,
即得往生也。
念佛沒什麼特別的樣子。樣子,是一種模式,這樣啊,那樣啊,這樣念佛,那樣念佛,心要達到怎樣的清淨。法然上人說沒有這些特別的樣子,只有一個樣子:你就是稱念彌陀名號之外,沒有別的樣子。你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定心就定心念佛,散心就散心念佛;走路就走路念佛,打坐就打坐念佛;出家就出家念佛,在家就在家念佛。只要口稱名號,「盡心念佛」。什麼叫「盡心念佛」呢?每個人自己考慮了,你是不是盡到心念佛了?如果你確實盡心念佛了,你決定往生。什麼叫「盡心念佛」?一天能念一萬遍,就不念五千遍。能盡到自己力量了,「我的根機就是如此,我的時間安排就這麼多,我每天工作很繁忙,就念這麼多,我盡到心了,我確實想往生。」這叫「盡心念佛」。一天本來很閑,你非要把這個時間拿去不念佛,這個就沒有盡心了。盡心盡力嘛!心盡到了,力量也就盡到了,根機各有不同嘛!
十四、念佛以無樣為樣
念佛者,以無樣為樣,
唯常念佛者,
臨終佛必來迎,而往生極樂也。
十五、念佛第一也,不用學問
欲往生者,
念佛第一也,不用學問。
但,若為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學之也。
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是第一的,不用學問。學問再高、學問再低、沒有學問都沒有關係。不過後面加了一個說明:因為學問的目的(「學」是自學,「問」是請教他人。自學也好,請教他人也好,目的在哪裡?)是要我們內心能夠信順念佛必生──念佛必然往生。如果我們內心裏面對這一點還有懷疑,那就要學,就要問,這叫學問。如果不懷疑了,就能達成了。所以,「若為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學之也」,所謂「理明信則深」,道理明白了,我們的信心就堅固起來了。
學又怎麼樣學呢?法然上人就很慈悲!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