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惜福與環保

--淨宗法師2013年3月23日講於弘願寺

 

 

一、惜福
二、環保

 

       「惜福與環保」,為什麼講這個題目呢?因為從悟真寺到弘願寺,我看到、聽到一些相關的事情,感覺這個題目有必要和大家談一談;今晚蓮友比較多,這個題目也有共通性。

 

       當然,這個題目和念佛往生沒有關係。念佛往生是真諦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根本的大命題。與念佛往生相比,這就是小題目了,很小很小。但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就俗諦來講,這個題目也很重要。

 

       「惜福與環保」,「惜福」就是珍惜我們的福報;「環保」,環境保護,是現代的一個命題。
 
 

一、惜福

       我小的時候,物質生活比較匱乏,父輩很節儉。由於有這種生活經歷和教育,對物質的追求是比較低的,節約的觀念——佛門裏叫作惜福——是自然形成的。

 

       現在是消費時代,物質非常充裕,不容易形成惜福的觀念。比如桌子上灑了水,本來拿抹布擦一下就好,但現在的人往往喜歡用餐巾紙,一次抽好幾張,一擦一扔,一擦一扔,非常不可思議。

 

       年輕人沒有辛苦勞作的經歷,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樣的心態比較少見。尤其作為出家人,可以講是不勞而獲的,如果沒有惜福的觀念,是有缺失的。同時,如果沒有愛惜物力的觀念,反而很講究享受,這個團體是沒有力量的,所謂「生於憂患,死于安樂」。所以,今天晚上主要就這個話題和大家說一說。這個話題,對道風的建立,對僧團的發展,對眾生的攝受,都至關重要。

 

       為什麼要惜福?人在世間生存,做任何事情,主要是靠福報。我們的福報是前世帶來的,今生是在消費。如果不愛惜福報,白白浪費,實在是太可惜了。想培福、積福,有很多方法。其實算起賬來,包括我自己,恐怕每天都是負分,正分不多,因為一般都在消耗,並沒有培福,很多培福的機會送到面前都錯過了。福報消耗之後,做什麼都不順。我們在這個世間,點點滴滴,哪怕是在野外走路時能喝到一口水,也要有喝這口水的福報,不然這口水喝不到。做鬼,就喝不到水。還有,別人送東西給你,你也要有福報才能消受。他送東西給你,花的是他的錢,消的是你的福報。比如有人送我一套衣服,五百元,如果我接受了,從賬上扣他的錢,但是消了我的福。我是不會那麼傻的,「對不起,我現在用不著,有這一套就夠了。這一套五十元,可以,挺好。」如果不懂得,收下了,好了,福報消了,那就虧了。有時候做事情很順利,是因為有那個福報;有那個福報,就有很多人幫忙,不管財力上還是人員上。沒有那個福報,做起來就很難。

 

       所以,一方面是我們過去積累的福報不多,要愛惜;另一方面,更積極的,就是要培植福報,那是另一個話題。

 

       怎樣惜福?有三方面:一是物質方面,二是身體方面,三是精神方面。


 
(一)物質方面惜福

       物質上,就是要節儉、適宜、簡樸、適當。所謂適當,就是個分寸問題,不要浪費,這就叫惜福。惜福是佛門裏的優良傳統。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比如說水,用水要惜福。水龍頭在那裏滴著,漏著,我們就要把它關緊。用水要儘量節省。佛陀制定的戒律當中,出家人每天用多少水都是有規定的,我們多數人都是超標的。其實,一天也用不了那麼多水。比如洗臉水、洗腳水,可以拿來沖廁所;刷牙一杯水用不完,可以留半杯下次刷牙繼續用,不要把它倒掉,倒掉就浪費了。弘願寺打了一口井,我們用的是地下水,要儘量節約,因為地下水資源很寶貴。中國的淡水資源是非常貧瘠的,所以要愛惜,不隨便用一口水。浪費了一口水,比丟掉一百塊錢還要心疼。因為這一百塊錢是個貨幣概念,並沒有浪費實物,不必看得很重,丟了就丟了;但是水和糧食如果浪費了,就真的浪費了。饑餓的時候,錢不能讓你活下去,但是有一塊麵包就能讓你活下去。

 

       節電也要形成習慣。住眾不應該自己在房間裏燒吃的——我們這裏曾發生過一次火災。如果你生病了,有特殊情況,可以和常住師父說一下,那就另當別論了。一般情況下,不應該這樣,而且耗費的也是常住的電。用電暖器也要適度。有的甚至人走了,兩根電熱管還在那裏亮著。常住關心我們,怕我們凍著,我們要自覺,出門就關掉,不是太冷就不要用;晚上睡覺,人在被子裏,電暖器還在那裏點著,就沒有意義了,點一晚上,費多少電!如果是生病等特殊情況,需要保暖,那可以,有助於恢復。睡覺要把被子蓋緊,不要透風,腳下放一個電暖寶就很好了。電燈,出門都要注意關上。電腦,不用的時候,立即關閉。網路,通訊費即使交過了,比如包月、包年,如果不用網路的話,一定要下線。我們下線,別人就可以快一點。不能因為繳過費了,就一直掛著,這樣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就像路一樣,這條路你又不用,你把車停在那裏,別人開車就不順暢,這都是在消耗福報。

 

       住賓館的時候,如果連續住幾天,也不必換床單。明天還是你住,後天還是你住,用同一張床單不是挺好嗎?你家裏的床單也不是天天換。雖然你付了錢,但是別人要為你服務,還要用洗滌劑,很污染環境。出門在外,儘量帶自己的毛巾、牙刷,少少地用水。有的人洗澡,打肥皂的時候水還在那裏淌著。淌著幹什麼呢?「反正花了錢,讓它淌著唄。」這樣的心態都是不正確的。衛生紙也要節約著用,一張一張地用才好,不要浪費。要力行節約,處處留心。

       還有穿衣服,我覺得我也很浪費。穿衣服的浪費體現在哪裡呢?一個原因是,給我送衣服的人特別多。我在這裏拜託大家,南無阿彌陀佛,不要再給我送衣服了。因為衣服送給我之後,我幾乎不能再送人了,都是量體裁衣的,像我這麼瘦的人找不到第二個了。衣服多了,我就不得不去為它們找主人,想辦法處理,很麻煩。現在都不缺衣服穿。所以,如果打算買東西送人,先要問一問,看人家需要不需要。衣服一大堆,我就要簡化,可是減了以後又收回來了,為什麼?這就是我穿衣服浪費的第二個原因:我這個人熱一點也不行,冷一點也不行,所以要準備好幾套。比如毛褲,要準備一條薄的、一條厚的,棉褲也要準備一條薄的、一條厚的,這樣的話,就四五套了。佛說三衣一缽,這已經好幾套了。如果身體好,薄一點厚一點都行。

 

       衣服穿完之後要收好。換個地方,或者換季了,有人會把衣服一扔,這樣很不好。要把它收拾得乾乾淨淨,放好,來年再穿。一套棉毛衫可以穿很多年。我喜歡穿舊衣服,新衣服都送人。舊衣服才是好衣服,穿著得體,也很軟,穿著還有感情,也習慣了,所以舊衣服我一般是不捨得送人的。

 

       對食品,也要惜福。大寮的執事就要特別費心,不要做多了,做多了浪費。當然,人數來往不定,不好掌握,要儘量用心估量。夏天食物不好保存,餿了壞了就只好餵鳥、餵魚了。菜葉,不要輕易丟掉,丟掉就很可惜,非常非常可惜。它長出來是不容易的,要經過多少陽光雨露,吸收多少日月精華長成一片菜葉,明明是可以吃的,幹嗎把它扔掉?「它黃了」,不就那麼一點點黃嘛,還是可以吃的;「上面有蟲」,就那麼一點點蟲斑,摳掉就好了嘛。還有白菜根兒,切薄一點,煮著很好吃的。菠菜根兒也很甜,很好吃的,為什麼要把這些扔掉?這些,要儘量吃掉。我們要有珍惜食物的心,福報也是從心產生的。

 

       有機會,我希望大家過一過艱苦的日子。體驗一下簡單而艱苦的日子,有助於我們精神力的提升,也有助於我們心靈的成長。富裕的生活,往往會腐蝕我們的心靈。錢不是好東西——當然,如果你已經到了那個高度,它也可以成為好東西——它的腐蝕性特別大。安逸的生活腐蝕性特別大,會污染我們的心靈,讓它生銹。就像鼻孔被堵住了,呼吸都很困難。所以,有成就的人,往往從小生活在艱苦的環境中。現在的物質生活比較優越,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要自覺和警惕。
 
 

(二)身體方面惜福

       身體方面也要惜福,因為身體是我們福報的基礎。像我就比較瘦,這一點就不要再提醒了,「師父,你怎麼這麼瘦啊?」我也不知道,就這麼瘦,有什麼辦法?這就是業力吧。不過,從今以後,身體會好起來,大家放心,定會一年好似一年。

 

       愛惜身體,並不是懶惰懈怠,適度的勞作有利於身體健康。起居要有規律,飲食要有節度。不要熬夜。熬夜的話,不遵循天地日月的運行規律,就會消福。過於熬夜,或者過於操心、憂慮,都會消耗體能的。


 
(三)精神方面惜福

       精神方面也要惜福。精神方面的耗費,要比身體方面的耗費大得多。精神上,要平靜、知足,這就是珍惜福報。如果心很鬧騰,不知足,不平靜,妄念特別多,這樣就消損福報。要穩當一點,不計較,不抱怨,不生氣,這樣消福報就少。生氣,消多少福報啊!一生氣,血壓就上升,甚至有的人就得腦溢血了——福報消掉了嘛。抱怨,是很消福報的。抱怨師父,抱怨團體,抱怨道友,這是最消福報的。抱怨沒什麼意思,抱怨多少還要返回多少,不是抱怨完了就完了。要會算賬。所以,凡事隨緣,心情就會平順一些。不計較,這樣你過得就比較自在,在精神這方面,不多消耗福報,這樣就好一些。

 

       惜福,簡單講這幾方面。最明顯的,是物質的層面。尤其在我們出家團體、念佛蓮友的道場裏,要「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常住的物品,哪怕一滴水、一片菜葉,都要像愛護我們的眼珠一樣,不能揉進沙子,要悉心保護。「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這些話都是很經典的,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平時要注意到。
 
 

二、環保

       「環保」是個現代名詞,它和惜福是相通的。只要惜福了,一定環保。環保是現代人提出來的,佛門也是最講究的。按佛門的方法去做,一定是最環保的。

 

       「環」是環境,就是依報。淨土法門,極樂世界是最環保的,依報環境最好。現代的很多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

 

       在佛門當中,以我個人來講,說到極簡,就是一件事:念佛,勸人念佛,這是我的心願。如果稍微寬鬆點,能做第二件事,我願意做環保。我有個願望:敬亭山那邊的荒山頭,希望有機會把它綠化起來。

 

       希望大家都過上環保的生活。我們生活在這個環境當中,應該保護它,愛護它。現代很多生活方式是不環保的。比如說,我們出門要開車、坐車,尾氣的排放導致空氣污染——空氣不環保。現在的土壤也不環保。吃菜也吃不到以前的味道,因為現代農業打農藥,用化肥,土壤變了。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用洗滌劑、洗衣粉——希望大家儘量少用或者不用,拒絕洗滌劑。有人說「不行啊」,什麼叫不行?發明洗滌劑之前大家照樣洗盤子,怎麼就不行呢?哪有不行的?只是你用習慣了。炒菜不要放太多油,那都是浪費,沒有必要。寺院裏最可能浪費的,就是齋堂。因為吃素,怕沒有油,菜幾乎都是油泡出來的,既不衛生,又不環保,也不節約,雙重浪費,多重浪費。這是沒有正確的觀念。現在的水也不環保。大量的污染物流到水裏,鋪天蓋地,令人觸目驚心。海裏的發泡塑膠、塑膠袋,形成一個大島,衛星拍照,有多少平方公里。水裏有很多毒素,魚都不能生長。以前鄉下的田溝裏有很多魚,就覺得很親切,很有生命力。現在到農村水田裏,還能捕到魚嗎?根本就沒有了。螢火蟲,我小的時候經常看見,飛來飛去。去年夏天我在鄉下住著,很遺憾,一隻螢火蟲都沒有看到。看見有一個亮亮的東西在那裏飛,心裏很歡喜,以為是螢火蟲,結果抓來一看,長得很醜,很恐怖的樣子,不是螢火蟲,是另外一種蟲。螢火蟲對環境要求比較高。不環保,生活中缺少了多少美!

 

       所以,對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要有自覺性。有錢人買棟新房,裝修得很複雜,花錢買罪受,不知道是圖什麼。裝修完之後,房間裏甲醛特別多,很多人有不良反應,甚至生病住院,何苦呢!簡單刷白了就很好。

 

       悟真寺附近有閒置的農村土房,我很想買一間,重回少年時代。腳下可以踏著泥土,天花板是黑的也沒有關係,窗戶小一點也可以,我覺得這樣很踏實。當然,電還是要有的,不然沒法用電腦。我現在習慣拿一個本子,有時也在上面寫,不能光用電腦。電腦用久了,都不會提筆寫字了,很多字都忘記了。有些東西是不能代替的,科技再發達,吃飯還是要用勺子和筷子,不能安個機械手,坐在那裏讓它餵飯吃。提筆寫字是基本的。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念佛人,我最尊重的職業就是收破爛。對收破爛的人,我一般都要多看他們一眼。只要收到我的門前,一般都會白送給他,因為他是在做一項非常偉大的事業。有一天,悟真寺有人來收破爛,一位居士陪在旁邊一起稱,一起數,得到十塊四毛錢,入了財務帳戶。我說,這個十塊四毛錢可以不要,廢品送給他就好了,他也會很願意經常來為我們服務。而且他把這些廢品拿去重新加工利用,這是很好的事情,我們自己也沒辦法處理。甚至他們都在垃圾堆裏把廢品翻揀出來,我覺得都非常好。

 

       淨安法師十分勤儉節約,在這方面很有心得,經常會提醒我們,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大家把這個觀念建立起來,尤其是掌廚的,很多事情掌握在你們手上。出去買菜的時候,可以提一個環保袋,不要圖方便用塑膠袋。如果什麼都用塑膠袋裝,廚房裏的塑膠袋會特別多——塑膠袋還是少一點好。我在大連住過,附近有一片松樹林,就去散散步,結果去了一趟就搖著頭回來了。因為那裏風比較大,松樹林裏幾乎每個樹杈上都掛著塑膠袋。紅色、黑色、白色的,大煞風景。希望大家買菜的時候,自帶一個籃子或者環保袋。

 

       我們買東西的時候,不要買那些過度包裝的物品。過度包裝,一盒月餅大概五元錢、八元錢,一包裝就變成五十元、八十元。木板的、彩封的、燙金的,裝飾得很好看,這些都不適當,我們應該拒絕購買這種過度包裝品。

 

       洗碗的時候,儘量不要用洗潔精。洗潔精對水的污染特別大。只要大家有這個概念,慢慢做——當然我們不能拯救地球,我們還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但是我們的心會得到安慰。進一步,再昇華一層,心靈變得澄淨,平靜,知足,安貧樂道,這樣不僅是珍惜福報,也會增長福報。

 

       今天晚上談的題目有點瑣碎,有的內容也是以前談過的。希望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樹立這個觀念,佛教團體本身就有這個優良傳統。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