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淨宗法師2006年9月2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
雜行十三失之八:煩惱能間斷
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請放掌。
善導大師說:「雜修之人百中希得一二,千中稀得三五往生者。」底下列了十三點說明,我們已經說了七點。下面第八,為什麼雜修之人難以往生呢?第八說:
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
雜行雜修的人,「貪」是貪愛;「瞋」是瞋恨;「諸見」就是我們種種的邪見,不是正知正見,人我是非啦、我見哪……等等。因為諸見,就起種種煩惱,這個就來間斷了。
那麼,這一點是不是只有雜修的人才有的損失呢?還是心中也懷疑說:「我們專修念佛的人,也有貪瞋煩惱啊……」對不對?大家有沒有?
(「有。」)
雜行雜修的人有煩惱,貪瞋煩惱能夠來間斷;專修念佛的人同樣也有貪瞋煩惱,專修念佛的人,貪瞋煩惱能不能間斷呢?
這個可能要考慮清楚。
這裏是說明什麼呢?是說雜行雜修的人內心有貪瞋煩惱,因為他要迴向自己的修行求生極樂世界,如果有貪瞋煩惱的話,功德不能成就,用「雜毒之善」迴向求生,就往生不定。
專修念佛的人雖然也有貪瞋煩惱,但是,專修念佛的人,貪瞋煩惱對我們不構成妨礙,不能間斷我們。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有一則著名的「二河白道喻」:有一條河,往南是火河,火勢很猛烈;往北是水河,波浪洶湧。在這水火二河中間,從東岸到對面的西岸有一條白道,只有四五寸寬,火舌經常吐出來燒這條白道;水呢,波浪也經常淹沒這條白道。那麼,這條白道代表什麼呢?就代表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救度。水就代表我們內心的貪愛,火代表我們的瞋恨。雖然我們有貪心、有瞋恨心,但是,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白道在我們水火二河當中不被燒壞,不能被間斷。所以,我們專修念佛的人,雖然還是貪瞋煩惱具足的凡夫,但是沒有妨礙。
所以,大家不必擔心,「我有煩惱怎麼辦?」還是那句話:你有煩惱佛來辦。只要念佛,必定往生!
如果是自己修行,靠自己雜毒之善迴向往生,那個雖然也是白道,但是會被火燒掉、會被水淹掉,所謂「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大家聽說過,對不對?這個「火燒功德林」,燒的是不真實的功德,不是能燒真實功德。瞋恨心,我們本來是有瞋心的,我們修的功德都是有漏有為的善法,瞋心一起,就沒有了。
比如說,往往大家做人也很無奈,交朋友啊,「我對對方十次──他求我辦事兒,我九次都很客氣,都辦得很好,只有這第十次呢,我太忙了,我忘記辦了,或者我有一點情緒,沒有辦得那麼圓滿徹底,你看,他就翻臉了!」大家遇到過這樣的嗎?你看,你前面九次的好處,最後一次,徹底沒有了,因為我們都是無常的,所以,你給他九次好處、九次功德、九次善,最後一次你要發脾氣,通通都不算,是不是?
夫妻之間也是一樣,「哎呀,你好、我好,好得不得了啊……現在咱們分手了」,最後一天,吵嘴吵崩了,前面再好都不算。最後一次,一把火,瞋恨心,全部燒掉。
世間的事情都是無常,都是不真實。
阿彌陀佛的功德能不能被燒掉?阿彌陀佛的功德如果能被燒掉的話,那極樂世界就不存在了,所以是清淨無漏功德。
我們念佛的人,是倚仗這句名號去往生。所以,雖然都是貪瞋癡煩惱具足的凡夫,但念名號不能被間斷。
如果雜行雜修,就能被間斷。除非你心中滅除了貪瞋煩惱,哎,那就不間斷了,但是我們達不到。所以,以貪瞋煩惱的凡夫來講,稱念彌陀名號,才能決定往生,不間斷故;雜行雜修往生不定,有間斷故。
雜行十三失之九:無有慚愧懺悔心
第九點:
無有慚愧懺悔心故。
善導大師說:雜行雜修的人為什麼往生不定呢?為什麼很難往生呢?因為他沒有慚愧懺悔心。
這句話也要解釋。我們凡夫都很驕慢,說:「哎呀,不能冤枉我啊!我很有慚愧心啊!我在那裏懺悔啊,『往昔所造諸惡業……』」在那裏懺悔。
也有的人,如果從他的表相來看,你還不好說他沒有慚愧懺悔心。那麼,善導大師為什麼這麼講呢?這是講在根本上,雜行雜修的人所修的是不真實的功德,自己所修的雜毒之善,他認識不到,把不真實的功德看作是真實的功德,「我要靠我的功德去往生」,這個就叫做沒有慚愧心了,是不是?
同時,他有貪心和瞋恨心,他體會不到貪瞋心障礙自己,體會不到雜行雜修是沒有力量度越貪瞋煩惱的,這個就叫做沒有懺悔心了。
你果然體會到自己是一個貪瞋具足的凡夫,雜行雜修肯定不能成就,那你肯定會放棄雜行而轉入念佛。那既然連雜行雜修都不能放棄,說明你錯把自己的有漏有為的修行當做是真實功德,這是缺乏慚愧心,也缺乏真實懺悔心。
自力懺悔和佛力懺悔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裏說:懺悔,如果講自力懺悔,有三品。一般講懺悔,什麼意思呢?說:「我過去的過惡,我錯了!」在佛前發露,或者向大眾,或者向佛,或者自己個人內心發露,說:「我認識到自己錯了,那我將來發誓永不再犯。」至於說我們發誓之後會不會再犯,那個是第二個問題。最起碼你要有這個願望,「我發誓永不再犯」。如果被煩惱業力所牽引、再犯呢,那是第二個問題,你不能事先懺悔的時候就留條尾巴,那就不叫真實懺悔了。
懺悔有兩種:一個叫「事懺」,一個叫「理懺」。
「事懺」是要有一定的做法、儀軌,要見好相,在事上來懺悔。比如說對大眾表白等等,這是事懺。
「理懺」就是開發無漏智慧,能夠悟得真如理體,所謂「罪業如霜露(罪業像霜、像露水一樣),慧日能消除」,生起真實的般若智慧,就像太陽升起來一樣,霜露自然就沒有了,再多的罪過,果然能夠理懺──理懺那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做到的,破無明、證法身、悟得真如理體,這個叫理懺。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裏說到:自力懺悔有三品,如果能夠達到這三種,罪業都可以懺乾淨,不然的話,就像沒有懺悔一樣。
上等懺悔達到什麼程度呢(這個都是講事懺,還不是講理懺)?就是說:悲從內心而出,真實地體會到過惡無邊,而願意徹底斷除。這樣的心情引發在我們身體方面,渾身毛孔流血,眼睛都流血,這樣的懺悔叫上品。
我們大家在佛堂懺悔有沒有這樣?
(「沒有。」)
我們是「『往昔所造諸惡業』……等會兒,我在懺悔啊,不要影響我,『皆由無始貪瞋癡』……」,就是把四句話念了一遍,心都不在真實懺悔,這樣沒有效果。
第二等懺悔,雖然說不能夠眼睛流血、毛孔出血,那也是眼睛血紅,渾身赤熱,毛孔流汗,這是第二等懺悔。
第三等懺悔,眼睛雖然不能流血,也能流淚,渾身赤熱,像火燒沸燙一樣,因為我們真的有某種事情,內心很悲切地懺悔,一定會「誠於中而發於外」。
我們平時在那裏懺悔,都是飄飄渺渺的,這個不是真實懺悔。
懺悔有這三品。善導大師就講:如果念佛的人能「真心徹到」,就是體悟到「我是一個沒有出離之緣的罪業凡夫,我徹底歸命阿彌陀佛」,這樣念佛叫「真心徹到」,真實地仰靠阿彌陀佛,徹底投靠,雖然不能流血、流淚、流汗,那麼效果也一樣,也是達到了真實懺悔。
所以,懺悔也有他力和自力。你要自力發悲切心,事相上要這樣;他力就是:「我沒有辦法,我就完全靠倒南無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就講:
念念稱名常懺悔。
每念每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以這句名號不可思議的力量滅除我們的罪業。
為什麼要懺悔呢?懺悔具有滅罪的功能。你懺悔懺到等於沒有懺,罪沒有滅掉,還是一樣的。
而《觀經》說:
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這個叫佛力,以佛力自然懺悔清淨,滅罪,消除罪業。
所以,雜行雜修的人稱之為「無有慚愧懺悔心」,以有漏有為的功德,自恃驕慢,缺乏真實懺悔和慚愧。
專修念佛的人,「知道我是一個劣機、惡機,我仰投阿彌陀佛,全身心仰靠阿彌陀佛」,這個就有真實慚愧懺悔心──靠阿彌陀佛名號才是真實懺悔。內心全部歸投阿彌陀佛,折服我慢,這個才是真實慚愧。
這是第九點。
雜行十三失之十:不知佛恩
第十點,為什麼雜修的人往生很困難呢?
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
雜修的人,他不念報彼佛的恩德,不憶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恩德,所謂「念恩」、「報恩」。因為雜行雜修的人自恃自己的修持功德,這樣,缺乏慚愧,他也就不知道佛的恩德。就好像醫生來給你治病,這個病人本來就病入膏肓,就要死了。他如果知道自己病入膏肓的話,醫生把他救活了,他就有報恩心,「哎呀,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他如果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感冒,打一個噴嚏,你把他治好了,他也不會感恩,對不對?「你不過救個小病嘛。」
阿彌陀佛來救度我們,如果知道自己是造業凡夫、無有出離之緣,我們只有完全靠倒阿彌陀佛,專修念佛,內心就會憶佛、念佛,我們心中就會感恩阿彌陀佛的徹底救度。
如果認為自己還有力量再幫一把忙,「阿彌陀佛你不過是搭了一把手,主要還是靠我自己」,這種心怎麼會報恩呢?怎麼會感受到阿彌陀佛的恩德呢?所以,「不相續念報彼佛恩」。
在河裏淹得要死了,人家把你救上來,「哎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自己還說「我會游泳,你來救我,嫌你礙事兒呢!」搭了一把,「你不搭我也能上來!」就不把對方當救命恩人了。
所以,雜行之人,他不專念彌陀名號,他沒有感悟到自己是一個墮落、沒有修持力量、沒有出離之緣的罪惡凡夫,這樣,他內心對佛的徹底慈悲救度就沒有體悟,就有隔閡,所以說「不相續念報彼佛恩德」。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最後也講到:
專修念佛,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之間都知道「我是一個罪業凡夫,我只有靠阿彌陀佛您老人家救命了,我只有靠阿彌陀佛了」,人心一旦放下,他就會柔軟;人心一旦提起來、高慢,他就剛強、不柔軟。
雜行十三失之十一:心生輕慢,與名利相應
第十一點,說雜修之人千中難得一二往生,為什麼?
心生輕慢,
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
雜行的人,他的心啊,「輕」就是輕視;「慢」就是傲慢。他也在修行,雖然作業、修行,但是他的心常與名聞利養相應。
這怎麼解釋呢?所謂「輕」,就是輕於念佛;所謂「慢」,就是傲慢,認為「我能修行」,他對專修念佛的法門很輕視,「專修念佛太簡單了」,所以,他不願意來做,這不是輕嗎?對於至極無上的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他覺得很簡單,輕視、小瞧,這叫「輕」;「慢」呢,認為說「我能修行,我能修持,我能幫阿彌陀佛一把忙」,或者說「我有某種功德作為輔助」,這是把自己看大了,這叫「慢」。雜行的人就有這種輕慢。
那麼,專修念佛的人沒有,專修念佛的人知道說「我就是一個造罪凡夫,只配念這一句佛,有什麼好傲慢的?」
出去一講,也沒什麼好名、好利。
「某某人哪,你會誦什麼經啊?」
「我不會,我只會念佛。」
「哎呀,你看……」
這樣就比較低調,對這句名號不僅不會輕視──像我們印光大師所講:
寶此一行,以為本命元辰。
「這句名號當做我的寶貝,當做我的生命的根本,非常的珍愛。」我們看人家,都是大菩薩,「你大概可以修行戒定慧;你大概可以修六度萬行;你大概可以開悟;你大概會如何……;我呢,沒有辦法,什麼都修不了,所以,我只有抓住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心思看人家的東西」,內心對這句名號很珍重,想傲慢也傲慢不起來,怎麼傲慢呢?什麼都不會,傲慢什麼?
有位老太太講:「人家誦《大悲咒》,人家《彌陀咒》,我就眉頭皺。」皺起來了。又不會修行,有什麼傲慢呢?持戒,不能清淨;禪定,妄想紛飛;智慧,一片黑暗,心中無明,所以,講起來都不如人,只有這句名號,這個就不會心生輕慢。
「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雜行雜修的人,善導大師就說:雖然也在那裏起行修業,但是,總是和名利相關、和名利相應。
一個修道的人,如果心和名利相應,這可以叫心就腐敗了、腐爛了。為什麼叫「和名利相應」呢?「顯示我能修行,我超過你。」「某某人哪,你學佛多長時間了?你到現在只會念一句佛啊?《大悲咒》不會念啊?《楞嚴咒》呢?《普門品》?《法華經》?都不會啊?」他的心容易輕慢人家。
同時,到了道場裏邊啊(這是居士告訴我的),「這個居士會誦《楞嚴咒》啊,跟師父都誦得一樣快啊,比師父還快一點!厲害!」他自己也覺得……(得意狀),這個不叫名利嗎?覺得「我超過你了,我名聲好啊」,有這樣的心態。這是他們自己跟我講的。
如果專修念佛,可以講,沒有什麼名利,不管到哪裡去,像印光大師講的:「我是常慚愧僧,我是一個粥飯僧,只會吃一碗稀飯,然後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我也不是大法師,我也不會講經。」
如果不甘寂寞、不甘於老實念佛、想搞名利的人,可能老實念佛他覺得心有不甘,「老實念佛?出去講給別人聽,什麼都不會,殊勝高妙的道理也不會談,其他的都不會」,這樣他會覺得低人一等。
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裏講:如果雜行雜修──當然這是指他的傾向,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定暴露得很嚴重,只是他有這個傾向。有的人之所以願意修雜業,他有的時候不是跟了生死、求往生相應,他老是在跟別人比,「我要超過你,我不能不如你。一旦超過你,你讚歎我,我就挺高興的」,這就是名利了;有了名利了,就可以有供養了──這個就不好。
那麼,專修念佛呢,自甘凡愚,老實念佛,恒與往生相應,「我就知道我是一個凡夫,我是一個下愚的人,我只配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像印光大師所講的:我啊,在大富長者的門前,揀來一點殘羹餿飯(大富長者代表佛,殘羹餿飯就說:我修的這個念佛法門有的人看不起,「你看,你只會念佛,這個很低啊!」),任人家吃龍肝鳳髓,我都不羡慕(龍肝鳳髓代表說「我修的種種法門很殊勝,山珍海味,很好」)。不過,殘羹餿飯能讓我吃飽,能讓我不至於餓死(就是說「我念佛能往生成佛」),也感到心滿意足了,隨人家吃龍肝鳳髓。我跟別人介紹念佛法門,是我不知趣,把我這點殘羹餿飯供給你;如果你不願意吃,那當然我是聊表我的誠意,我只有拿回來,敬你吃什麼,我不敢說你一定要吃我這個殘羹餿飯。
印光大師講話就很懇切,因為跟別人講念佛法門,有的人不屑一顧,「我有更高妙殊勝的法門!念佛?你不必跟我講」。那麼,我們就知趣了,任你吃龍肝鳳髓,我專門念這句名號。
我們專修念佛的人,要有這個覺悟。你不要吃著自己碗裏的,看著人家碗裏的,「哎喲,好吃的!……」這樣就雜行雜修了。任他吃龍肝鳳髓,你也吃不到。我們有這句名號就夠了。
印光大師又講:我某某人,我也不豎大法幢,我只念這句佛,也不覺得少什麼,單念這句佛,能了生死、能往生成佛,我就千足萬足了,又有什麼遺憾呢?沒有遺憾的。
雜行十三失之十二:不親近善知識
第十二點,善導大師講說雜修之人:
人我自覆,
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
所以,一千個裏邊難得一兩個往生。
「人我自覆」:就是「你錯了,我對了」,人我是非。「自覆」就是覆蓋了自己本來的道心、本來的良知,在那裏爭人我是非、名利高下。他常與名利相應,肯定有人我是非。大家都淡泊於名利,就沒有人我是非了。
「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那麼,他喜歡親近什麼呢?只要是名利場所,就喜歡鑽著腦袋進去(淡泊名利的人,這些場合都退到旁邊)。勸他老實念佛的、勸他往生的同行善知識,他不親近,「你老讓我老實念佛!老讓我就念這句名號!」沒有什麼名利好得,這樣,他就離開了真正的善知識。因為不親近善知識,所以常懷慢心、常覆人我,自求名利就遠離知識。一個是自己遠離善知識,再一個,善知識看你不是根機,也跟你不投緣。這樣,往生就有危險。
專修念佛的人當然也有人我之見,不是說沒有,因為還是凡夫嘛,不過,如果像善導和尚所講的,有機深信,我們就會做退一步想,「我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跟無量無邊眾生結下了無量無邊的惡緣,都是我不對!我還是好好念佛吧!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專修念佛的人,大家在一起談往生,就很來勁,「哎呀,念佛啊……」講到念佛了、講到往生了,都是興高采烈的,這個就是同門相親,法情勝於俗情。
雜行十三失之十三:樂近雜緣,自障障他
第十三點,說雜修之人為什麼難以往生呢?
樂近雜緣,
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雜修的人就喜歡「樂近雜緣」,種種雜緣啊,他很高興、很快樂地跑去,「哎?聽說哪裡來了個大活佛,頭一摸就可以怎麼怎麼樣……哎--」,摸一下,去了;「聽說那裏有什麼什麼……」雜修嘛,他各種各樣的雜緣就很願意去,然後拉你一道,「來來來來來,跟我一道去!」
「自障障他」:自己沒有穩固正念,與佛本願不相應、不順教、違背佛語,自己障礙自己往生,又喊人家,又障礙人家。這樣,往生就很危險。
專修念佛的人,這些雜緣我們就遠一些。
雜緣,對我們專修念佛是雜緣。那麼,他修他的密法的、他修他的禪法的,我們恭敬,對他不是雜緣,因為他本來是學禪的,當然要找他修禪的善知識;他本來是學密的,當然就找他學密的善知識。我們就隨喜讚歎,但是,我們不去湊熱鬧,我們就不「樂近雜緣」了。因為我們凡夫的心容易動搖,這些場合去多了,各位知識都有他們本身的修持的法門,都有他們本身的教誡。如果不是很通達的,或許對我們問到有關的問題,會動搖我們的信念,會破壞我們的信心。所以,還是少去的為好,不要「樂近雜緣」。
前面講「無外雜緣」才能「得正念」;你「樂近雜緣」,就「自障障他」。
專修十即十生,雜修千中無一
善導大師在講完這十三點以後,底下又用他所見到的事實來證明,說:
何以故?
為什麼雜修之人難得往生、專修之人易得往生?底下解釋說:
余比日自見聞:
「余」就是我;「比日」就是近來,「我近來親自所見到的,還有親自所聽到的」,叫「自見」或者「自聞」。
諸方道俗,
解行不同,
專雜有異。
「諸方」就是遠遠近近、東西南北;「道」是出家人;「俗」是在家人,「遠遠近近哪,出家、在家,我就見得多了、聽得多了」。
「解行不同」:他們對淨土的理解、對於怎樣去往生的教法的理解不同。
理解不同,行持就不同,是不是?我們依善導大師的理解,專修念佛一定往生,我們一定專修;他認為雜修更能往生,他就去雜修,所以「解行不同」。我們依淨土三部經;他不一定依淨土三部經。由解而起行嘛,解不同,行就不同,那麼,得到的結果呢:
「專雜有異」:或許有的人專修,有的人就雜修了。因為解不同,行則不同,而分出了「專」和「雜」,這叫「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那麼,得到的最後的結局呢,善導大師說他親自見到、親自聽到,不管出家、在家,遠遠近近,只要是:
但使專意作者,
十即十生。
只要是專修念佛的、一心一意念佛的,十個就十個往生,沒有一個遺漏在外──這是大師親自所見。
修雜不至心者,
千中無一。
雜行雜修,「修雜」的人,「修雜」就是修雜業;「不至心」就是不真心。這有兩種解釋:一個說,你修雜行雜修的人,你就是不真心的,你真心想往生,你就應該專修念佛,所以叫「修雜不至心者」,一千個裏邊沒有一個往生的。第二種解釋是說修雜行的人,裏邊也分真心和不真心,修雜行的人,有的人心比較真,有的人心不真。
雜,我想,不管怎麼樣,這個是風險道,這個千中無一往生。究竟來講,修雜行的人,我們凡夫哪有什麼真心呢?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真實行,同樣是凡夫的心啊,都沒有開悟、沒有悟得真心,但是,即使是以我們凡夫的妄心來念名號,也決定可以往生淨土,因為淨土法門是救度凡夫的法門。
這裏講得多麼的懇切!「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所以,底下大師就來總結:
此二行得失,
如前已辯。
專修還是雜修,它的得和失,前面已經詳細地辯明清楚了。
仰願一切往生人等,
善自思量。
善導大師很懇切,「仰」是把自己站得低低的,抬頭看,叫「仰」。善導大師把他放得很低,對我們講話,說:「仰願一切往生人等」,你看,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多麼的慈悲!看我們像看泰山一樣,仰著看,說:「你啊,一切願往生的人,善自思量,你好好地善加考慮!」道綽大師講:「何不思量?」這裏說「善自思量」,好好地捫心自問、考慮考慮。
已能今身,
願生彼國者,
既然今生遇到難遇的佛法,遇到淨土法門,你還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你何不專修呢?何必要雜行呢?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已能今身,願生彼國者」。
應當怎麼樣呢?
行住坐臥,
必須勵心克己,
晝夜莫廢,
畢命為期。
應當啊,「勵」是鼓勵的勵,就是鞭策自己;「克己」就是對自己要有克制,不是隨著自己的五欲習性,「我就是散漫慣了,我就這樣任性胡為」,不是!
「勵心克已」:嚴格自律,要求自己,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關佛法的為人,人道也好、世間法也好,儘量嚴格要求自己。
「晝夜莫廢」:白天晚上不要虛度,浪費光陰。看電視啊,打麻將啊,講閒話一講兩個小時,嗑瓜子兒一嗑也是嗑兩個小時……這個就浪費光陰了。白天晚上只要有時間,應當用在法義方面、用在念佛方面,這樣才好。
「畢命為期」:一輩子不改變,這一生啊,這是大事。在此世間,「唯有生死真大事,其餘皆是好商量」。說發財?「哎哎哎……」;虧本?「可以可以」;公司倒閉呀,還是發財呀,都可以,可有可無。世間的事情都可以商量,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只有生死這件大事不能商量,「這件事情我要完成,一定要了生脫死,一定要往生淨土,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商量」。
但是,世間的人恰恰相反,在世間的事情方面,拼一個你高我低、你死我活、魚死網破,其實是兩敗俱傷。
我們學佛的人不要這樣,這有什麼好說的?你對你就對嘛。所以,慧淨法師寫過四句話,我們把它寫了一個匾,掛在我們寺院裏邊,哪四句呢?
你大我小,
你對我錯,
你尊我卑,
你高我低。
如果依循這四句話,任何道場、任何家庭、任何單位……世界和諧了,社會詳和了。吵嘴,為什麼吵嘴?「我大你小,我對你錯」,所以才吵,還打官司,還請律師,還要花錢,弄得大家多累啊!
「都你對,你對我錯!」好吧,對方自然就不吵了。
「你尊我卑」:你尊貴,我卑微。
「你高我低」。
往往我們不是這樣:世間的事情,搞得頭破血流;念佛往生這件大事,他忘到旁邊了,這個不是念佛人,不是修道人。
所以,我們要有智慧,不要自己惹了很多麻煩,說:「我沒有時間念佛,沒有時間修行……」你要保持這四點,你就有時間修行了:別人找你麻煩,「你對我錯」,他就回去了;「你大我小」,也沒有矛盾,心裏就平衡了,把他打發走之後,你就好好念佛了。你還跟他比個高低,兩個小時解決不了問題,還去打官司,哪有時間念佛?所以,要把握我們的根本。
因為世間人不修行,他就以五欲的利益作為他的命根子,你要奪掉他的命根子,他是不能饒你的。我們不能跟他一般見識,「我要往生,其他都給你」,這樣不就好了嗎?他要得的給他,我們要得的給我們。
所以,善導大師懇切地勸導我們,應當如此,說:
上在一形,
似如少苦,
前念命終,
後念即生彼國。
最多就是一輩子吧,我們在座各位,如果六十歲,可能還有二十年的時間;如果七十歲,可能只有十年的時間;如果七十五歲呢(我是以八十歲來算,個別可能有能活一百歲的,當然也不錯)……
有的人講:「師父啊,我要早一點往生,你呢,就留你在這個世界長壽,慢慢在這個世界度眾生。」
我說:「我不幹,我也要早點走。」
我們壽命有限,遇到這個法門,很寶貴它。雖然一輩子念佛,按世間人的想法,「似如少苦」,世間人講:「你看,又吃素、又不打麻將、又不旅遊、又不玩樂、又不……」世間的事情啊,好像五欲六塵都不沾染,世間的人認為我們苦。我們順著世間的凡情,也可以講「似如少苦」,好像說我們稍微有點清苦了。但是不是這樣!我們有大快樂,內心安穩,內心有定見,內心有目標,所謂「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我寧願這一生稍微清苦一點,到時候前念命終,後念就往生極樂世界。
縱然在這個世界上榮華富貴,看上去很快樂,但是,前念命終,後念就進閻羅殿。哪一個好呢?是不是?我寧願做一個在大橋下面睡覺的乞丐、臨終的時候往生極樂世界,也不願意住在豪華的別墅裏造罪造業、死的時候墮落閻羅殿。
大家要有智慧選擇,不要攀比世間的五欲,那個比不來,怎麼比?說你家裏七十平方,嫌小了,一百還有一百四,一百四還有別墅,別墅還有大樓,沒法比;說「我一個月工資一千,嫌少了」,還有一萬,一萬還有十萬,十萬還有一百萬,也沒法比。比這些沒有意思,我們只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長時永劫,
一旦到達極樂世界,就無量壽。
常受無為法樂。
我們所享受的法樂,不是世間那種染汙之樂,而是「無為」,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無為、不生不滅的法喜法樂。
乃至成佛,
不經生死。
一生決定成佛,我們不再生死輪迴,直到成佛。
豈非快哉!
這難道不是真正的快樂嗎?
應知!
所以,善導和尚說:應當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苦、什麼是真正的樂。
應當發願願往生,
客路溪山任彼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
故鄉風月有誰爭?
這是印光大師講的四句話,非常的妙,是一幅對聯。勸導我們:
「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什麼意思呢?「你呀,應當發願,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娑婆世界是一個客路,就是一個旅客在路上,不是我們安家的地方。極樂世界才是我們的本家、本國。娑婆世界是旅客的道路。」──「客路」;「溪山」,作為一個遊客,在路邊走,看見山水,「溪」就是溪流,「山」就是山水。你看,遊玩的人,「哎呀,這兒好玩啊」,他停下來,「那裏不錯啊」,就在那裏留戀。就是很多人在六道輪迴的時候,發發財了,股票漲了,開公司了,做買賣了……他留戀一會兒,這個就是「客路溪山」。在人生六道輪迴的旅客道路上,山山水水,他還在那裏留戀呢,被五欲六塵所埋沒。那就任他去留戀,我們不要留戀了,這叫「客路溪山任彼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只是因為你不願意發心,「歸」就是回歸、回家、不在客路上。你不願意到極樂世界,才不能去;你只要願意去往生,「自是不歸」,只是因為你沒有願意去往生,所以沒有回去;你只要發願,「歸」,歸心極樂、歸心彌陀、歸投彌陀誓願,「歸便得」,只要歸心,就可以得到極樂世界。「故鄉風月有誰爭?」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故鄉,故鄉的清風明月,非常的清新、非常的安穩,既然是我們的本鄉,我們本來就應該回去,沒有哪個跟你爭,說:「哎!你不應該回來!」極樂世界人人有份,不用爭,個個都可以去往生。
我把這一段文再來重讀一遍。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來分辨專修和雜修的得失。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
畢命為期者,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與佛本願得相應故,
不違教故,
隨順佛語故。
這是專修。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
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
何以故?
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
與佛本願不相應故,
與教相違故,
不順佛語故,
繫念不相續故,
憶想間斷故,
回願不殷重真實故,
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
無有慚愧懺悔心故。
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
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
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
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
余比日自見聞:
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辯。
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
已能今身,願生彼國者。
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克己。
晝夜莫廢,畢命為期。
上在一形,似如少苦。
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
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
乃至成佛,不經生死,豈非快哉!
應知。
善導大師的話非常有感染力,講得很懇切。
善導大師這樣詳細地為我們講述專雜的得失,是憐憫我們驕慢心重、愚癡心重,是要給我們決擇出決定往生的方法。所以,專雜的得失比較,是讓我們捨雜業、選專修。
如果聽到這裏還不願意捨雜修專,還是捨專修雜,那只能說確實智慧眼未開,這就有負彌陀化身善導大師的一番慈悲,有負阿彌陀佛本願救度的慈悲,那麼,根機還是沒有成熟的。
這一講是說明正行與雜行──捨雜行,選入正行。
好,我們到這裏。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