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風學習(一)
——宗風俗諦的重要與學習方法
南無阿彌陀佛!從今天開始,我們將每半個月有一次《宗風.俗諦》的學習心得交流。請大家合掌,將《宗風.俗諦》十條共同誦一遍。
首先,很感恩大眾,由於大眾的互相成全,我們才可以有這樣一個共同學習的機會。其實,人是要在大眾當中磨練的,要在團體的共同淘淬當中,在種種順逆境界的磨礪當中,才有可能進步。所以,要感恩大眾。如果是一個人住的話,那就不會有進步,甚至會退步。因為我們的知見、我執,都會堅固、加深。可是,在團體當中,為了團體的和合、共同的運作,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訴求會讓我們調整自己的心性,甚至改善自己的氣質,這樣才會有進步。
慧淨上人制訂《宗風.俗諦》,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在團體當中共住,和其他人打交道,更好地處理事情。
今天,先由我來跟各位說說我對於《宗風.俗諦》重要性的認識。我所認識的,是就我個人的理解,深度和廣度肯定是不夠的,不過說出來給大家一個參考。
先說明《宗風.俗諦》的重要性,分三個方面:
一、淨土宗宗風俗諦;
二、淨土宗宗門規矩;
三、念佛人行為準則。
一、淨土宗宗風俗諦
我們所修學的,是淨土宗。淨土宗是唐朝善導大師創立的;雖然說在唐朝就創立了,其實我們今天來修學,還如同新的一樣。為什麼呢?因為宋、元、明、清這一千多年來,善導大師的這一法脈在中國幾乎是失傳的,因為著作沒有遺留下來。所以,我們今天能讀到善導大師的《觀經疏》、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從教理的理論基礎,到對於我們眾生的認定,到對於往生淨土的行法和利益的闡釋等等,所展現出來的深廣內容,幾乎是全新的。可說千年來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我們今天來學習淨土宗,其實是舊的,也是新的。
那麼,這樣一個宗派,它能展現出怎樣的風氣,這就是所謂「宗風」。宗風,就是一個宗派的風氣。
家有家風,民有民風,寫文章有文風,辦道場有道風。「風」也好,「氣」也好,其實是看不見的。雖然看不見、抓不著,但是,能明顯地感受到。一個人很有風度,很有氣質,其他人會不知不覺被吸引。到民風淳樸的地方,我們也會心地柔和、淳樸起來;到民風刁蠻的地方,那我們也會感到非常不自在。可說在人人相從、相習成風之下,個人很難抵禦、不受感染,所謂「入鄉隨俗」。
宗風,就是一個宗派形成的一種特定風氣。這種風氣一旦確定,一旦形成,那麼,只要接觸到這個宗派,人們就有一種明顯的感覺、感受,甚至潛移默化當中就被陶冶、感化。
這就是宗風的重要。
所以,淨土宗宗風的確立,可以講是一件大事情。
宗風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真諦,二是俗諦。
一個宗派,一定是有真諦和俗諦的。我們現在每天所誦念思惟的,就是《宗風.俗諦》的內容。
「真諦」和「俗諦」是什麼意思呢?
真諦,就是指出世間的真理;俗諦,就是指世間真理。
以我們淨土宗來講,真諦就是「往生之道」,俗諦就是「處世之道」。
我們所印的書,封底都會有四句宗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這就是真諦。淨土三經、祖師所遺留下來的著作,也主要是開示這一方面的內容。我們平常講經說法、開示的內容,也多數是以真諦為主的。
有關俗諦這一方面,《大經》三毒五惡段、《觀經》三福都有涉及,但總體上,以淨土三經、五位祖師的著作來說,內容比較少一些。上人把相關的內容,契合我們法門特點的,把它們組織起來,就成為淨土宗的《宗風.俗諦》。
一個念佛人,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人,有家庭,有單位,有朋友,有同事,會遇到種種的人和事。應該怎樣來處理這些人和事?有時候就覺得很為難,也不知道該如何做,這是一門大學問。
「處世之道」,它裡面有「道」。講「諦」,講「道」,都是真理。順著「諦」,順著「道」,也就是順著真理去做的話,就會順利,就會有幸福,就會感到很安樂;如果不順「道」,不順著真理去做,那就一定不順利,也一定不幸,也一定苦惱。
有人說「我念南無阿彌陀佛了,佛祖怎麼還不保佑我呀?我怎麼人際關係還這麼糟,還是過得這麼苦苦惱惱呢?」不是佛祖不保佑你,是你不知道「處世之道」。
那這樣能不能往生呢?這樣也是能往生的。只要你專修念佛,願意往生,也是能往生的。不過,一輩子過得很苦惱。
如果能隨順《宗風.俗諦》的內容,稍稍規範自己、約束自己來奉行它,哪怕你行到一寸,你前面就會開闊不止一丈、十丈,可能是一百丈,甚至多少里都能開闊出來——心地寬一點,世界寬一片。
《俗諦》內容非常實際,對我們個人,對我們的家庭,對我們的團體,對我們的法門,都非常重要,非常有幫助。
可能有人認為「只要我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這話是不錯,但如果對於俗諦方面一點點都沒有感受,一點點也不奉行的話,那在團體當中也不能和合,個人居住也會很苦惱。
二、淨土宗宗門規矩
淨土宗的《宗風.俗諦》,也是淨土宗的宗門規矩。
一個宗派,一個法門,要有規矩;一個團體,要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規矩,就能成方圓。
「規」是圓,弧線。「矩」是方,直線。木匠有了規,有了矩,他就能做出方的桌子、圓的桶,方方圓圓、大大小小的器具都可以做出來了。如果沒有規矩,扛一根大樹給他,也只能當柴燒。
一個宗派,也是要有規矩的,這樣才能塑造、培育適用的人才。
比如說我們初出家,來到弘願寺道場,幾乎像從山裡扛出的一根原木,如果不經過規矩的改造,那怎麼用你呢?只能鋸一鋸當柴燒。要想用起來,就要通過規矩的歷練、造就。
上人制訂的《宗風.俗諦》,就是我們淨土宗的宗門規矩。
任何人進到這個門裡來,就受這種規矩的塑造,以我們本身的器質、材料,成為法門當中有用的人才:這就是宗門規矩的重要性。
其實,佛門是很講究規矩的。佛陀制定僧團的戒律,就是僧團的規矩。佛教傳入中國,戒律也傳來了。由於風俗的不同,甚至地理、氣候等等不一樣,完全照搬印度佛陀時代所制定的戒律,就未必能夠適應。所以,祖師大德根據戒律的精神和本土的習俗、眾生的根性、法門的特點,又制定了「清規」。合在一起,就成為「清規戒律」。
大家都知道,「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但清規其實也沒有完全傳下來。現在,我們甚至連《百丈清規》具體的條文到底是什麼都不知道。清規也慢慢地演變,變成了現在一般講的「叢林規矩」。
甚至,大家口耳相傳,沒有文字依據的,也有許多規矩。這些規矩,有時候連我們出家多少年都搞不清,往往都是信眾之間傳得多。一旦犯了這些規矩,就心中忐忑不安。所以,大家都覺得佛門規矩很多。
當然,這些規矩,很多是好的,非常有用的。但是,也有些就是剛才所說的,不能適用;甚至,陳規陋習,非常繁瑣,徒具形式,讓人敬而遠之,不敢踏入佛門,這些就需要改善。
上人所立的規矩,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依於法門。就是從法門出發,適合彌陀救度的法門。任何規矩,不適合法門的特點,那這個規矩就拗了勁,不僅對法門不能成全,反而有負作用。所以,這是一個根本。
第二,契合眾生。就是順應我們的根機。
第三,契合時代。
第四,簡明易懂。
第五,切實可行。
《觀經》裡面的「三福」,我們佛教通常所說的「五戒十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些內容都很好;慧淨上人也曾解釋過這些內容,但上人並沒有把這些放在《宗風.俗諦》裡面。那麼,是這些內容不重要、不好嗎?那倒不是,只是說,這些內容比較寬泛一些。
比如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很好,上根利智的人聽到,「一切惡不可作,一切善當奉行,我要努力去做」;一般人,這句話聽到,等於沒有聽。因為一般人心比較散,沒有那麼微細、敏銳,「諸惡」「眾善」指什麼呢?因為太籠統,讀起來幾乎就滑過去了,起不到警戒作用。
而《宗風.俗諦》的內容,因為針對性強,比較切實可行。
上面五個特點,也可以說成「一、二、三」:
「一」是一個根本;
「二」是兩個順應;
「三」是三項內容。
先說一個根本。
這十條內容,大家知道哪一條是根本嗎?第一條是根本。
第一條有三句話,哪一句話是根本呢?第一句「對彌陀恭敬信順」是根本,底下所有的內容,都是從這一句流現出來的。
「對彌陀恭敬信順」,就體現在「機法兩種深信」。「法深信」——信彌陀一定救度我這樣的人,信彌陀的慈悲。
法深信落實在我們身上,就會展現出「對他人恩慈體貼」。
「機深信」,信我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信我是最差的,這樣展現出來,就會「對自己謙卑柔和」。
所以,這第一條是大綱大本,就好像菩提心是佛法的根本,任何善事結合菩提心才有功德。淨土門的大綱大本,就是「對彌陀恭敬信順」。
「對彌陀恭敬信順」,單獨這一句來看,屬於真諦,那為什麼放在俗諦?因為真俗二諦分不開,真諦統攝俗諦,流出俗諦;俗諦依於真諦,莊嚴真諦。如同樹的根幹與枝葉。如果沒有這句「對彌陀恭敬信順」作為根本的話,下面所有的話都只不過是世間的修身養性,談不上是淨土宗的《宗風.俗諦》。
既然是從彌陀救度這個根本所出生的,那麼就有兩個順應。
第一,順應法門的特點。
定立的規矩,如果和法門的宗旨、特點不相吻合,那自然是不可行的。我們把禪宗或其他宗派的規矩拿來,基礎共通的部分,可以用;有些修行方向性不同的部分,那就不可用。所以,需要確立我們淨土宗本門的宗門規矩——《宗風.俗諦》,這是它的必要性。
第二,順應念佛人的心理趨向。
念佛人,專修念佛,兩種深信,感受到彌陀的慈悲和自身的卑劣,心中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向著善,向著上,向著淨;被彌陀慈悲所感動,也願意包容、慈悲他人;自覺自身愚劣,就會生出慚愧、謙卑。
所以,這裡所展現的內容,不是勉強的,而是從法義所流現出來的,和我們念佛的心理趨向相呼應,能夠引導、加強我們向善、向上、向淨昇華的力量。
「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完全靠阿彌陀佛,我是個卑劣的人」,這是念佛人的心理;如果定的規矩,讓他要如何「作頂天立地的漢子」,要如何「不向如來行處行」,那跟法門特質完全相反,和念佛人的心理也完全不相應。
《宗風.俗諦》,我們讀起來很舒服,很相應。
這十條可以概括為三方面的內容,也就是第一條的三句,簡略地說為三個字:一是「信」,二是「慈」,三是「謙」。
「信」者,信佛——對彌陀恭敬信順。
「慈」者,慈他——對他人恩慈體貼。
「謙」者,謙己——對自己謙卑柔和。
一個淨土宗的念佛人,應該展現這樣的氣質風貌;我們的道場,我們的團體,也都要展現這樣的氣質風貌。
《宗風.俗諦》也可以分成這三方面:世間善法、佛陀戒律和大乘菩薩道。
比如說「敦倫盡分,閒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就是世間善法。而「恩慈體貼,謙卑柔和,不說是非,不求人過,不背因果」等等,雖然沒有引用戒律的具體條款,但是有戒律的精神。因為戒律就是來調伏我們的煩惱,如果按照這樣去做,你一定會煩惱調伏,這就是戒律的精神。
「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菩薩四攝法,菩薩自利利他,都含在這裡邊。
十條內容的組織,前六條適合所有念佛人,後四條是為出家眾特別補充的。
第一條是總綱;二、三、四、五這四條,是細則;第六條,是總結。
第一條總綱,剛才說過了——「信、慈、謙」。
第二條「敦倫盡分,閒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是基本的做人要求。
第三條相當於戒律的「止持」——止惡這一方面。
還沒有行善,先要止惡;還沒有做一個好人,先不要做惡人;還拿不出錢出來佈施人家,至少不要偷人家東西;不能和顏愛語地安慰人家、幫助人家,至少不要講人家的是非,不要說人家的過錯,不要揭人家的隱私。
止惡,比較容易一些,所以放在前面。
第四、第五條就是「作持」。「止持」是從消極面來說,不可以做的;「作持」是從積極面來說,應當要做的。比如四個「給人」,七個「凡事」,對人對事就這樣去做。
後四條中,第七條——生活、語言、威儀,這方面是指我們日常的身、口、意三業。第八條「諉罪掠功小人事」等等,是提供給我們在大眾共處當中作為對照的。我們到底是「諉罪掠功」,還是「掩罪誇功」;是「讓美歸功」,還是「分怨共過」。第九、第十,都是講謙德的好處。
十條當中,講「謙」是最多的。全部《宗風.俗諦》,其實是從信心裡流露出「慈」和「謙」。講「慈」,可能說「我還做不到」;講「謙」,那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願意做。
總綱:一、對彌陀恭敬信順……
細則:基礎──二、敦倫盡份……
止持──三、自覺愚惡……
作持──四、六親眷屬……
五、給人安心……
總結:六、學佛大悲心……
補充:個人三業──七、生活—簡單樸素……
大眾相處──八、諉罪掠功小人事……
謙的好處──九、天道虧盈益謙……
十、每見寒士將達……
淨土宗的宗門規矩,一旦確定下來,希望能夠傳續到未來永久。那麼,能不能傳續到未來永久,需要我們這一代的努力,也需要我們接下來代代的努力,也要看未來眾生的福報,很難預斷。但是,目標是這樣,希望這樣。
三、念佛人行為準則。
「準」,是標準;「則」,是原則。
按這十條去做,至少有四方面的好處:
第一,能夠昇華我們的人格,改善我們的心性。這是必然的,大家試著去做,就能慢慢體會到。
《宗風》的學習,經常醞釀,經常思惟,經常對照,經常反省,慢慢的在心中發酵。就好像做甜酒,慢慢慢慢,很純很純的酒就滲出來了。
其實,我們這些材料、這些內容,背誦下來,你要思惟它,你要善思惟,這樣它才會發酵、起作用。如果背完就算了,就好像米放進去,放進去還是米。那就要把它慢慢發酵,它就浸出來。即使人家不感到快樂,你自己也覺得很快樂——自得其樂,才是真樂。你自己內心裡面有光明,有春風,這才是自己的本錢;不然,都不是。
所以,這一點,從人格、心性上,對我們個人有幫助。
第二,對念佛真諦也有幫助,就是說能夠讓我們加深對「機法兩種深信」的體悟。
機法深信,不光是文字上的,也不僅僅是一時的感動。
凡夫的習性比較重,並不是說「我一旦感受機法深信,我完全仰靠阿彌陀佛救度,我在世間就馬上做得多好了,多謙卑柔和了」,不是的,還是很剛強的。
用《宗風.俗諦》來對照自己,我們的心會慢慢柔軟下來。如果多少年還是那樣子,很剛強,很蠻橫,自己也一點體現不出謙卑,老是指責別人,一點也不體諒人家,那能說「機法深信」深入了內心了嗎?
想到「彌陀都對我這樣慈悲了,我怎麼能夠這樣去責怪人家、求全責備呢?其實講缺點,我可能比他更多,那我怎麼可以這樣高慢他、呵斥他呢?」這樣,我們的心就柔和了。
第三點,按照《宗風.俗諦》這樣去做,家庭一定和樂,道場一定和合。如果沒有這樣去做,就會不和;不和就要生病,就要起煩惱,就要破裂,就要失敗。所以,這個「和」字,非常重要。
第四,如果按《宗風》這樣去做,「和」的話,我們在弘揚法門、化度眾生這方面,就非常有力量。團體、道場和,就有很強大的攝受力。
比如,我們住在道場裡,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登台說法,都會寫文章,但我們團結協作,整個道場就有很大的攝受力。即使每個人都很能幹,如果道場不和,這個團體就沒有攝化能力。
相反,即使每一個人都似乎不是那麼很能幹,但是團體很和,都按《宗風.俗諦》去做,都能夠老實念佛,每個人來到這個團體裡面,馬上就像雪花掉到開水爐裡,就化了,來一個化一個,來兩個化一雙,都化掉了。這就是「和」的力量。
說法,有用口來說法,也有用身來說法。我們口或許不那麼流利,大腦或許不那麼靈光,思惟或許不那麼敏捷,登台說法或許有所不足,那我就從謙卑、慈悲開始做起。這樣從和合團體來做,那你就是團體裡面的一個寶貝。
這個團體和的話,人家一走進來,自然就被感化。所以,不要說「我不能弘法,我這個人沒用,我這個人不行」,不是這樣的。只要處眾能和,眾生就能得利益。
下面說一下我們要怎樣學習《宗風.俗諦》。
可以分為五個步驟:
第一,每日誦念思惟。
現在大家晚課以後,都在誦念《宗風.俗諦》。誦念是有作用的,熏在我們心中。誦念是為了思惟。因為,你要思惟的話,沒有材料,你不記得,你怎麼思惟啊?誦念,記在心中,然後去思惟它。
這個思惟非常重要。思維要細。心比較粗是思惟不出什麼東西來的,一讀而過,「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哎,對!我是不說是非的!」
其實「不說是非」四個字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們天天都在搬弄是非,搬弄得非常多。嘴上沒有說,心裡在說。是非就是人我對錯。其實,佛法講因緣,修行人不可以跟世間人一般見識,來作法官、作裁判,判人我對錯、是非曲直,而是要站在佛法的立場,以更高的姿態來包容所有的人。
就像開車一樣,同在地面上開,難免會有衝撞。那如果人家在地面開車,而你在空中駕直升機,絕對不可能跟他有衝撞。修行人的心態如果提升到佛法的高度,就不可能跟世間人發生衝撞。
這裡有一則故事。
有一個老和尚,帶了幾個徒弟。有一天,兩個徒弟為了某件事情爭論不休(爭論就是是非啦)。
大徒弟說:「事情是這樣這樣這樣……我的觀點如此如此如此……。」
二徒弟不同意:「哎,你這個不對、不正確,應該是這樣這樣……」。
兩人相持不下,說:「那好吧,我們找師父評理去。」
大徒弟對師父說:「師父,剛才我跟師弟爭論,我的理由是這樣……我的觀點是這樣……我的看法是這樣……你看我有一、二、三、四……師父,你看我對不對?」
老和尚眼睛也不睜,頭也不抬,就立即點頭說:「嗯,你對。」
大徒弟很高興,出門了:「啊,師父說我對!」
二徒弟不服,「明明我對呀!怎麼你對呢?」「哎呀,師父!不可聽一面之詞啊!大師兄這樣講不全面,我的觀點是這樣這樣……您看我對不對?」
老和尚依然眼睛不睜,頭也不抬,點頭:「嗯,你對。」
師弟也高興了,「看,師父說我對!」
後面還有一個小和尚,正在給老和尚打扇,聽完老和尚跟大師兄、二師兄的對話,感到疑惑不解。他頭一抓,說:「師父,我有問題。」
「嗯,請問。」
他說:「大師兄跟二師兄的觀點截然相反,如果大師兄正確,二師兄就不對;如果二師兄正確,大師兄就不對。師父,您怎麼說兩人都對呢?」
這個時候,老和尚稍微睜開了眼睛,回頭看了一下小和尚:「嗯,你也對。」
這就是有名的「你對,你對,你也對」的故事。
那這個老和尚是老糊塗了嗎?(如果我們在座的這樣懷疑,他會對你說:「嗯,你也對。」)
其實弟子們都不對,只有老和尚對。因為弟子們都落在是非觀念當中,只有老和尚沒有是非觀念。心中有是非,就會說是非、聽是非、傳是非、較是非。心中沒有是非,自然不會說是非,也聽不到是非,當然更不會傳播是非、計較是非。所以要切實去思惟它,單單一句「不說是非」,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當然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做起。
第二,常讀相關文章。
如果缺乏人生閱歷,缺乏智慧,缺乏前輩引導,即使思惟也會很貧乏,沒有法味。
那怎麼辦呢?就要常讀相關的文章,前輩所說的,過來人的經驗,能啟發我們。
像這本書——《觸光柔軟》,應該每一個人行走都要帶一本,隨身常帶,常翻常讀。我每一次讀都覺得非常受用,哪怕簡單一句話都非常非常好。
上人在《宗風學習開示》第四篇裡面就提到一些文章,有《愛的故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慈悲是化解的唯一方法》《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自己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出家人的自尊》《坦然還兒債》《平心靜氣的妙方》《找好處認不是》《講病》等等,還有星雲大師寫的《如何做一個出家人》。其實,這樣的資料是蠻多的,以後搜集出來,也給大家看。
《觸光柔軟》這本書,大家經常去讀,經常看,經常思惟。
第三,遇事對照運用。
我們誦念,我們思惟,我們也讀相關的文章、大德的開示,那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有個對照,馬上來運用它,這就落實了;不然,還是嘴皮上的。
遇事,有三個時間段:
第一,預先;
第二,當下;
第三,事後。
什麼叫預先呢?
就是《宗風.俗諦》的內容已經在他身上「融為骨髓,化為個性」,成為他生命裡的自然反應。他在任何時候,事情沒發生之前,永遠保持最佳心態。
比如說,永遠保持著「凡事為對方設想」,那麼,對方只要一開口,他馬上就會順著對方的心,因為他凡事都為對方設想,他已經是這樣子的人了。甚至,對方沒有開口,他一看對方的眼神,就知道個八九分,然後為他設想。「凡事真心,凡事愛心」「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等等,已經成為他自然的一種個性。
像上人,就是這樣。任何時候都一片春風,慈悲柔和。
這個是預先性的,預先就能做到。這個當然是高境界,很自然的,爐火純青的,我們都差得很遠。
那麼,如果這一步做不到呢?那就當下!
什麼時候遇到事情了,境界一起,心不平靜了,皺眉頭了,煩惱了,當下覺悟到「我怎麼心不平呢?我這樣有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利益嗎?」那麼,當下能夠覺悟,當下就能化解煩惱。
這也是不錯的。
第三,事後。
其實,如果初學的話,「當下」幾乎也都做不到,我們往往是隨著自己的個性、習氣,在那裡大發一通議論,過後想一想,「哎呀!剛才我那個話說的不對呀!我實在是有點……怎麼那麼剛強呢?怎麼那麼強勢,怎麼那麼驕慢呢?」
事後,能夠這樣想,也是很不錯的。
甚至,有的人已經錯誤加錯誤、一大批錯誤之後,或者班首、執事、同寮來給他開導說「某某人,這件事其實你不應當那樣做,如果這樣更好」,「啊?說我不對!明明他……」從頭到尾又說一番,指責別人,這就一點沒有思惟覺照能力。
所以,不管什麼事情,修行人遇到事,如果起了煩惱,錯誤都在自己,不要說人家對錯,人家對錯跟你沒有關係,你起了煩惱就是你的錯,打板子!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達不到的,就要向自己內心來反求。
比如說,一個人對我不好,我們一般會指責說「我對你那麼好,你為什麼對我這麼不好?你沒有良心!你這個人,忘恩負義!」其實不是這樣的。要想到「肯定是我哪裡做的不對」,這樣想,才有進步,這樣才叫做「遇事對照來運用」。
三個時間段:不能做到預先,先求做到當下;不能做到當下,至少能事後反省。
第四,互相切磋琢磨。
在道場,大眾都以《宗風》來規範自己,約束自己,就有很好的氣氛。同參道友,互相切磋。
切磋有兩個方式:
一個是鼓勵。「你《宗風》學得不錯!嗨,你真好!」這麼一講,豈不是對方也很歡喜呢?他即使沒有做到,也會更加努力,因為善意的肯定、鼓勵,就給他定了一個好的目標,他自己也很樂意。
一個是提示。「哎,這件事情如果這樣做,可能會效果不一樣噢」。
第五,半月心得交流。
今天是一個起動儀式,以後每半月一次學習交流。
大家要思惟,要對境歷練,這樣就會有心得,有心得就可以交流。能做到一分就交流一分,沒做到的也可以交流。雖沒做到,能夠反省,就會有心得,講出來也能有進步。
最後回答三個可能的疑問。
一、是不是用《宗風.俗諦》替代戒律?
不是這樣的。戒律只針對特定的人群,受過戒才有約束作用;《宗風.俗諦》對一切念佛人,不論受戒沒受戒,都有規範、要求,同時內容也更廣泛,符合一般人的實際狀況,對普通人也更有針對性。
二、按《宗風.俗諦》來做,是不是自力?
這些不是自力,沒有要求說「你一定要做到這樣才可以往生」。所謂自力、他力,是就真諦——往生極樂世界來講的。我們是他力門,仰靠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但為了更好地與人相處,特別是為了團體的和合共住,必須有俗諦來規範我們的三業行為,約束我們的身心,陶煉我們的性格。
三、有人說「這些內容太難,我做不到,所以不想學」。
不是那樣的。只要存心,天天對照,做一點是一點,就有起步,跨出第一步,就會進第二步、第三步。如果畏難,不走出第一步,就永遠在原地。《宗風.俗諦》是照妖鏡,也是美容鏡。初照,太醜了!多照幾次,就漂亮一點;天天照,就越來越漂亮;一直照,最後就照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了。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拿它天天對照。
(2012年4月5日於弘願寺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