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淨宗法師2006年9月2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特色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請放掌。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特色,慧淨法師總結為四句話、十六個字。我們這些天來的講學,也是在說明這一點。所謂四句話:

一、本願稱名。
二、凡夫入報。
三、平生業成。
四、現生不退。

 

一、本願稱名

       「本願稱名」,是以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解釋〈流通分〉的:

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就是善導大師思想的宗旨,也是修行的方法,「稱名」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之所以稱名,因為這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擇的修持的方法。

 

       念佛有多種,依善導大師的思想,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這裏用「稱」字,是顯示口稱阿彌陀佛名號。口稱阿彌陀佛名號是來自於《觀經》,如同我們學的《觀經》下下品,以下下品意業失念、苦逼失念,沒有辦法,失去憶念佛名的能力,以這樣的眾生能夠做得到的,所謂「易行之致極」,善友轉教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所以,口稱是顯示本願至極之易行,最容易的,即使心中再怎樣慌亂、恐怖,苦逼失念也能做得到。阿彌陀佛本願以此易行,而攝受一切眾生的根機。

 

       既然如此,我們就知道:我們聲聲相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順佛本願,決定往生!所以,不在我們心中覺得說「有妄念哪、無妄念哪,清淨啊、不清淨啊,業障深、業障淺哪……」,不在我們自心裏邊去找解脫之緣、找出離之緣。我們自身不管怎麼樣,淨染不論──是淨是染一切不論,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二、凡夫入報

       「凡夫入報」是指:但以口稱南無阿彌陀佛、順佛本願所得到的利益。

 

       若論其根機,是九品凡夫,雖然有大乘善的凡夫、小乘善的凡夫、世間善的凡夫,但是也有惡業凡夫、純惡無善的凡夫,總之,這九品人都是凡夫的體性。

 

       凡夫之人如何能到彌陀報土呢?也正是因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是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緣故!

 

       所以,善導大師這兩句話,都是淨土法門的根本!這也是善導大師楷定古今的地方,對《觀經》的行法(修持方法)楷定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才是《觀經》一部歸根結底的結論,這是因為順符彌陀本願的緣故。

 

       第二點,楷定《觀經》的九品根機,並不是聖人,也不是上根利智。總之,九品都是凡夫。

但以遇緣不同,
致令九品差別。

 

       因為所遇的因緣不一樣,才有九品的差別。

 

       這樣的凡夫,以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做強緣,齊入彌陀報土,往生的地方是究竟、無生無滅、涅槃的境界,這就是「凡夫入報」。

 

       報土的境界是善導大師所判。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是報土,往生的地方就是報土,沒有化土。只是在報土當中,有的是在蓮花胎之內要呆多長時間,這是《觀經》也講到的,這也是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一個特色。

 

       其他所主張的,認為凡夫不可以直入報土,要能往生的話,是比較低的地方,凡聖同居土啦,比較低劣。

 

       善導大師楷定古今:以凡夫乘佛願力,得以往生彌陀報土。

 

三、平生業成

       第三,「平生業成」。「平生業成」就是指不等待臨終的時候。當然,如果臨終之機,那就是「臨終業成」。

 

       「業」是指往生淨土這件事,「業事」,往生淨土之業成就了,決定往生。

稱念彌陀名號,
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

 

       我們平時念佛,一念信心發起,念念稱名相續,誓畢此生,永不改轉,在我們平生活著的時候,往生大事已經定下來了。

 

       既然如此的話,臨終不論什麼緣,無論在什麼因緣情況下命終,都決定往生西方淨土,這樣才叫做「正定之業」,不然的話,就還有不確定的因素。

 

       一般所講的淨土理念,就是說:我們平時修行,或者念佛,或者積功累德,平時都不能確定,直到臨終的時候才確定,懷著一顆恐懼不安的心,這和善導大師的思想有所不同。

 

四、現生不退

       第四點,「現生不退」。

 

       「現生不退」是相對於「往生淨土之後得不退轉」來說的。往生淨土得不退轉,是大家共同認可的;善導大師的思想:你今生專修念佛,就能夠得不退轉。他解釋「光明遍照」、「攝取不捨」說:

蒙光觸者心不退。

 

       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我們一心念佛,就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定往生西方淨土,這叫做「現生不退」。

 

       「平生業成」是指平生,相對於臨終而言;「現生不退」是指我們今生,相對於命終之後往生淨土而言。

 

       「平生業成」是指往生之業已經完成;「現生不退」是指我們現在就能夠得不退轉,那麼,往生淨土就快速證果,有這種種利益。

 

       龍樹菩薩解釋「不退」有兩種:一種就是自力難行道,「修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第二就是以阿彌陀佛本願力故: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
即入必定。

 

       「必定」就是不退轉。

 

       這個不退轉的位子非常高:

人能念是佛,
無量力功德,
即時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現生進入不退轉地。

 

       當然,我們的身份還是凡夫眾生。印光大師也讚歎:如果專修念佛的人,雖然在此界沒有往生西方,但是:

譬如太子墮地,
貴壓群臣,
種性已超二乘之上。

 

       就好像太子生下地來了,太子墮地之後,雖然對國家還沒有貢獻,種種治國安邦的方略還沒有學會,但是他將來必定要做國王。所以,一切群臣都向太子敬拜。

 

       專修念佛之人,就好像太子墮地,就是說:他本身沒有什麼德能,沒有什麼行持,可是位子很高,所謂「不退轉地」,就是「凡夫菩薩格」,雖然是凡夫,卻具有菩薩的功德,乃至具有阿彌陀佛果地上一切的正覺功德,這個就是佛力所惠賜。這是來形容阿彌陀佛的他力救度。

 

《無量壽經》要點之一:站在第十八願的立場解釋四十八願

       善導大師是依據淨土三部經來建立淨土法門,特別是依據這部《觀經》來展開淨土法門的。不過,善導大師對《觀經》的解釋,是站在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立場上,也就是以《大經》──《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做為根本來解釋《觀經》、來看待《阿彌陀經》。所以,在善導大師的思想當中,這三部經都是一味的,在《觀經疏》裏邊也有幾處提到。

 

       就《無量壽經》來說,也有人講:「這四十八願是一個整體,突出第十八願,這樣會不會覺得不完整,覺得有所偏頗?是不是四十八願就割裂了?」

 

       這些理解,是不會這樣子的。因為四十八願有個核心、有個宗旨,善導大師的思想就是以第十八願為宗旨。四十八願,在佛教名詞當中有「本願」這個名詞。「本願」的「本」有兩種解釋方法:一個就是「因本」,一個就是「根本」。

 

       所謂「因本」,就是因果相對,果上成就的果地功德,探究他原來因中發的誓願,這叫做「因本」──以因為本,才有果(果就是末了)。這樣,四十八願都叫「本願」。比如,說到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為什麼沒有三惡道呢?是因為當初法藏比丘發了第一「國無三惡道」這條本願,因此才沒有三惡道,現在的果報沒有三惡道。

 

       第二個解釋,四十八願並不是平鋪羅列(像一個盤子裏裝了四十八顆珠子一樣),它是有一個貫穿不變的宗旨。那麼,這個宗旨、這個核心、這個根本、這個目的,就是第十八願──這是根本中的根本。

 

       所謂「根本」,就像樹,它有根,長出來,上面才有枝、才有葉、才有花果。

 

       第十八願是整個四十八願的核心,所以稱為「本願中的本願」。

 

       《無量壽經》裏邊有: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致不退轉。

 

       也是以這條願作為本願,雖說是四十八願的通名,而特別給予第十八願。

 

       善導大師多處所提到的,就是以第十八願做為本願,因為四十八願大致來講分成幾個類型:攝法身、攝國土、攝眾生。

 

       攝法身就是說:「我要成為怎樣的一尊佛?」阿彌陀佛有關於佛身──他本身的誓願,就有第十二願、第十三願和第十七願。第十二願說:「我要成為一個光明無量的佛。」第十三願說:「我要成為壽命無量的佛。」第十七願說:「我要成為十方諸佛稱揚讚歎名號的佛。」這是就佛本身所發的誓願。

 

       攝國土:「我要成佛之後,成就的極樂世界是怎樣的極樂世界」,這裏也有很多願,比如說:「我所成就的國土沒有三惡道」、「往生我國土的人不再墮落三惡道」、「到我國土的眾生身皆金色、無有好醜,都得種種神通、得種種利益、開種種智慧……」這方面,四十八願裏也有很多願。

 

       極樂國土是如此的微妙,佛身是如此的高貴,而成就國土和成就佛身是為了什麼目的呢?是為了讓我們眾生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沒有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為這樣的佛毫無意義,成就這樣的國土也毫無意義,所以,他的目標是在這個地方。

 

       以此來講,由於第十八願而生髮出其他的每一條願,所以稱為「本願」。

 

       第十八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就是要成為的佛裏面有第十二願、第十三願乃至第十七願的內涵,「我是要成為這樣一尊佛」;「十方眾生」,在其他願裏邊或許講到、或許沒講到,那麼,第十八願所說的眾生就是「十方眾生」,「你若不往生的話,則我不取正覺」,第十八願當願的意義,就是令我們十方眾生去往生;「欲生我國」的國土,是往生到什麼樣的境界呢?就是包括第一願、第二願、第三願等等,就是沒有三惡道、不墮三惡道……是往生到這樣的國土,所以,就第十八願來講,它包含了整個四十八願的內涵。

 

       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就有幾處說到:

 

       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四十八願只是說明這一件事情。像第一願,都是為第十八願服務的,為了讓我們眾生能夠往生到這樣好的國土,能讓我們往生到淨土,永遠不受三惡道的苦惱,而發第一「國無三惡道」的願;為了讓我們能往生到如此高妙的報土而發「不更三惡道」等等其他各條願;也是為了達成讓我們十方眾生能夠往生,而發他自己「無量光明」的願,「我這無量的光明,就是攝取念佛的眾生」。不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嗎?阿彌陀佛無量光明起的作用,就來自於第十八願,「因為要讓十方的眾生稱念我的名號必然回歸我的淨土,所以,我發願成為無量光明的佛」;因為發誓要盡未來際地度脫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所以發願「成為無量壽命的佛」;因為要發願以他的名號最簡單易行、最殊勝地來救度眾生,所以發願「讓十方諸佛來稱揚讚歎我的名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第十八願而服務的,以第十八願作為根本的目的。

 

       說起來也很簡單,我們辦任何事情都有分目標,也有一個根本的目標。打一個比喻說,像三峽的移民工程,三峽移民工程主要的目的是要移民,為了移民,需要建設新的村莊、新的城鎮,要規劃道路,要有公園,要有商店,要有住房,要有自來水,要有幼稚園等等這一切。那麼,把這一切做好了,目的是幹什麼呢?是要把人移到這裏來住。如果這一切都做好了,卻不能把移民移到這裏來住,這就是一個空城,沒有意義。所以,如果你問他在做什麼,他不用說「我是為了建房、建道路、建自來水管、建花園……」,雖然具體就某一件事情可以這樣講,但是,只要說「為了移民」就可以了,為什麼建這個村?是為了移民,移民才是一個根本的目標,所以,建這種種的分下來這些事情,都是圍繞這一個根本目標。

 

       阿彌陀佛建極樂世界,說「我極樂世界怎樣的莊嚴,怎樣的殊勝利樂」,那目的就是要把我們十方眾生移到極樂淨土去,「速生我剎受安樂」,這才是四十八願的核心,所謂「十方眾生,欲生我國」,這是阿彌陀佛成佛的根本,所謂上求佛道,是為了下化眾生,為此目標而展開其他四十七願。

 

       就像樹一樣,這一棵樹,你握住根本了,整個的枝葉花果通通都有了。

 

       所以,四十八願當中,如果其他的願不瞭解,你瞭解第十八願的精神、專修念佛的話,其他四十七願即使一個字不知道,到達極樂世界也是一點點都不少你,完全兌現出來。

 

       那麼,「一個整體」是什麼意思呢?「一個整體」就是說:第十八願就好像一串念珠中間的那條線一樣,念珠,比如說有一百多粒,如果沒有線把它串起來,它就是分散的。有這條線串起來,它才成為一個整體。

 

       又像一張網一樣,它有千孔萬孔,但是,如果把網的大綱抓住,所有的千孔萬孔都能收起來。

 

       四十八願雖然內容非常廣泛,如果展開來講的話,還不止四十八願,非常廣泛,很多,但是,一提第十八願「六字名號,念佛往生」,這是個綱要,把它一抓,通通都有了。

 

       如果說四十八願必須任何時候都要每一條願來講解才叫完整的話,那四十八願本身就不完整了,就不是一個整體了。因為是一個整體,你抓住它的核心、主要地方,就全部都有了。

 

       像我們提衣服一樣,這件衣服有領子、有袖子、有衣襟、有其他的部分,我們只要抓住衣領,領子一提,全部衣服就都提起來了,是不是?那如果這件衣服一定要抓領子、又要抓袖子、又要抓後襟……全部抓才能提起來,說明這件衣服裁縫沒做好,分成幾大片了。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天然的一個整體,你只要稱念六字名號,全部都有了,這才叫一個整體──這是貫穿不變的宗旨。
所以,這點不矛盾。只是我們學習的時候,最迫切要解決的,是我們如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何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把這個突出出來。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邊還有這麼一句話,他說「四十八願,一一願言」(在《觀經疏》的五十一頁):

《無量壽經》云:
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
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
一一願言:

 

       每一條願都是這個宗旨。

 

       這樣的解答,也只有善導大師解釋得出來,其他人解釋不出來: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如果依我們從文字的解釋來講,第一條願就不是這樣,第一條願是說「不墮三惡道」。而善導大師在這裏是講它的本質,因為第一條願是結合第十八願才有意義的,如果說沒有第十八願的話,第一願就沒有意義了,對不對?「國無三惡道」,那有什麼意義呢?沒有眾生往生,國無三惡道沒有意義;沒有第十八願眾生往生的話,第二願也沒有意義,乃至其他所有的願都沒有意義,乃至第十二願「無量光明願」也沒有意義,沒有眾生往生,無量光明幹什麼呢?「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令我們十方眾生往生才是根本意義所在。

 

《無量壽經》的版本

       也有蓮友說到關於《無量壽經》的版本,本來這件事情有些紛爭,既然有人問到──上次也提過,蓮友說:「《無量壽經》的彙集本,要說不是佛經,心中有點過不去。」說不能信服。

 

       我知道大家有不少人讀誦彙集本,也讀誦了相當長的時間,對彙集本有感情。不過,我覺得學佛還要理智,要理智思維。作為我們修學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從曇鸞、道綽到善導,我們所依據、傳承的經本,祖師解釋所依據的經本,就是康僧鎧所譯的《無量壽經》。若依後人的彙集本,就失去了祖師解釋的傳承,這是第一點損失。

 

       第二點,彙集本是彙集漢譯的五種本子。佛經都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這五種本子都有原本梵文的依據。後來的彙集,是拿這五種原譯本──當然也不是空穴來風、自己造的,不是這樣,發心也不是如此,事實也不是如此。不過,他是取這五種原譯本,把它們彙集成一個新的本子,叫做彙集本。

 

       按說,這件事情是很嚴肅的事情,因為佛經是佛金口所宣。

 

       所謂彙集本,歷史上總共出現過三次:第一次是宋朝的王龍舒有個彙集本,王龍舒是一位修行淨土宗的大德,他用《龍舒淨土文》的形式勸化眾生很懇切,《龍舒淨土文》在世上也流行了相當長的時間,到了蓮池大師的時候,就指出:這樣不適合,後來就很少流行了;清朝還有一位彭際清居士也有彙集,這是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民國時代的夏蓮居居士的彙集。

 

       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對這件事情也有些說法,說這樣可能會引發人家認為「經典不是佛金口所說的,也不是從印度的原文──梵文所翻譯的,就是人家自己這麼編出來的」,這樣會有損失,因此都對這件事情不提倡。雖然彙集的人用意很良好,我是覺得佛經很嚴肅,保留它本來的面貌就好。

 

       比如說,善導大師的《觀經疏》:

一字一句,不可加減,
欲寫者,一如經法。

 

       那麼,我們對它的尊重,也像對經文一樣,但是不直接把它說成是經文,就說「它是善導大師對《觀經》的解釋」,這個就很好了。

 

       很多祖師大德的著作,它的教理、它的文辭其實都非常的好,但是,位子是祖師講,就是祖師講,這樣比較穩當。

 

       何況現在,如果講到五種原譯本,隨便哪一部經典拿出來,說:「這是佛經。」沒有人有任何異議,這個,歷史也很清白,翻譯也很明瞭,這個,沒有任何異議。如果拿了後來的彙集本,直接說成是佛說的,就有法師有不同的意見──怎麼可能說佛說的經典後人有不同的意見呢?那既然有不同的意見,就會引起紛爭。我們還是依一個穩妥的才好。

 

       一個是從傳承上來講,一個是不讓人家對經典產生紛爭來講,我們還是依據原譯本。

 

       同時,就彙集本來講,大家如果回去看──因為一般的居士,我覺得也不太瞭解經文的宗旨和核心。你不瞭解這些,你讀誦它,仍然有功德和利益,並不因為這樣,你讀了就沒有利益。

 

       像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那寫得非常好,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戒殺放生文》都寫得非常好,都可以來背誦。我們知道是蓮池大師寫的,也不減少我們對它的尊敬心。

 

       夏蓮居居士的彙集本,他有他的一番苦心,但我是覺得,直接說它是佛所說的,可能有所不妥。

 

       比如說封建的帝王,假如他對同一件事情做過五次的指示,那麼,作為後來的臣子,你可以直接說「這是皇上在某某因緣情況下對某某事情下的聖旨、怎麼說的」,你把五次一起說出來都沒關係。如果你把這五次說的話,自己加加減減放到一塊兒,又不經過皇上的審閱,你說「這就是皇上說的」,你們覺得妥當不妥當?

 

       (「不妥當。」)

 

       這樣可能會招致欺君之罪。如果你把這五次皇上說的話不經過皇上的審核,根據做大臣的理解──因為講話都有不同的對機,也有不同的場合,他有他表達的重點,有很多細微的差別。

 

       何況佛的智慧是圓滿無礙的,作為我們一個平常的人,說要把它彙集到一起不產生任何的差誤,應該說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難免對同樣的經文有不同的理解。

 

       歷史上王龍舒有彙集,彭際清就覺得彙集不夠圓滿,他再彙集;彭際清彙集了,夏蓮居覺得不圓滿,他再彙集;夏蓮居彙集的本子經過幾十年,又有許多人覺得不圓滿,將來別人再彙集……到底依哪一個呢?這樣就沒有依據了。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理性來看。

 

       從教理上來講,比如說四十八願,在康僧鎧的譯本當中,四十八願每條願願文,和阿彌陀佛成佛之後果上的願成就文,都有對應的關係。而彙集本裏邊就沒有這樣的關係。這條願成就之後,釋迦牟尼佛怎麼解釋,是很對稱的。我們回去看彙集本,失去這樣的味道了。

 

       尤其是關於我們往生最重要的三條願,就是第十八、十九和二十願,在康僧鎧的譯本當中,可以說文字簡潔、義理透徹。在彙集本裏邊,把它揉在一塊兒,模糊混淆。你不研究教理,就隨便讀過去;如果研究的話,你找不到你的方向。比如說,在康僧鎧的本子裏邊,第十八願就是「念佛往生願」,很明瞭,「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十九願是引導諸行之人歸入念佛之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那釋迦牟尼佛在下卷就用「三輩往生文」來解釋第十九願的成就,「其上輩者,發菩提心,行做沙門……」,我這裏有我們弘願寺印的《淨土三經》的原本,有《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還有康僧鎧原譯本的《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下卷有「三輩往生文」,「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然後中輩之人,「雖不能行做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下輩之人,「假使不能做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這三輩雖然都講到發菩提心、也講到其他的行法,但是,不可少的,就是要一向專念,所以,善導大師把這「三輩文」解釋為:       

下卷初云:
佛說:
一切眾生,根性不同,
有上中下。

 

       上輩、中輩和下輩,三等根機。

隨其根性,
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都勸我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十九願就非常明顯地看出來,是引導諸行根機的人(就是修行種種聖道法門,「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引導他們進入一向專念,不管是上根、中根還是下根。

 

       而《觀經》這部經典,正是沿著這條路子,來引導定善、散善(三福、九品),最後導入一向專念,這個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若說臨終之時,「我來現前接引」。

 

       第二十願是指什麼呢?願文是這樣講的: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
至心迴向,欲生我國,
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這條願叫做「果遂願」,所謂「不果隨者,不取正覺」,是說你最終要達成目標和願望,結果滿遂你的心願。所以,這條願叫做「來生果遂願」。因為第十八願是當生就決定往生的,「這一生如果你專修念佛不往生,則我不成佛」;第十九願也是誓願他今生所得到的利益:「你修諸功德、種種諸行迴向導入念佛,臨終之時必來接引」,也是今生必定往生的;那麼,還有的眾生,像一般佛法講的「結緣下種」之輩,他在佛教裏邊簡單結一個緣,又沒有發出至誠心,也沒有那樣一向專念、「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也還沒有通過諸行迴向,只是聽到這個淨土法門,念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又退墮下來。即使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還要為他發第二十願,說「你曾經聞我名號,繫念我國,哪怕你曾經植諸德本(「德本」就是功德之本),曾經像種樹一樣下過種子,即使今生不得解脫,未來的話,若不果遂者,不取正覺,令你畢竟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如此來講,這三條願就非常完整。不管是正當機(因為佛度眾生,有「正所被機」,也有「結緣下種」──結緣機,佛講法就是這樣的),正對機就是你當生就得利益,當下得利益;結緣機是你今生不得利益,未來還要得利益。那阿彌陀佛這三條願就有這樣的次第:十八、十九是今生正對機,二十願就是結緣機。第十八願是真實──唯以念佛展示阿彌陀佛的真實本懷;十九願就是方便導入真實,這樣三願的次第關係非常鮮明。

 

       如果依照彙集本,這個就看不出來了。所以,這些從教理的研究來講,是很有說法的。正依經典是這一宗教理建立的根本,那不是小事情。

 

       當然,做為一般的信眾,也不瞭解這麼多,讀誦彙集本仍然有功德,並不會說你讀了就沒有功德了──不減損。

 

       只是我們從法門建立、大根大本來講,如果說出個一二三,那就要依佛所說的,金口所說沒有異議的,而且是歷代奉行,諸位祖師有傳承的,這樣的才穩妥。

 

       關於這三條願,這次可能就沒有機會詳細說明它,將來有機會,這三條願可以單獨來解釋說明。

 

第十八願願文與成就文的對應關係

       在康僧鎧翻譯的本子當中,第十八願的「成就文」和第十八願很有對應關係的: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這就解釋「至心信樂」;「乃至一念」是解釋「乃至十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這就解釋「欲生我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這就解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下面說: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個是非常吻合。

 

《無量壽經》要點之二:三輩皆勸歸念佛

       剛才說過了,「三輩文」裏邊都講到有其他的修行,我們不如把這「三輩往生文」再來看一下:

上輩之人,
捨家棄欲,而做沙門。

 

       這個當然值得鼓勵了,這是上等根器的。所以,善導大師解釋的「三輩往生文」,不談往生淨土之後的輩品差別,而是說這三輩是指這個世界眾生的根機: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
有上中下,
隨其根機不等,
佛皆勸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上根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就是「捨家棄欲,行做沙門」的人,「捨家棄欲,而做沙門」,這樣的人也應當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中輩的人,「我做不到出家、捨家棄欲」,中輩就講:

雖不能行做沙門,
大修功德。

 

       這一點也可以通融,你做不到出家,那麼可以退而求其次,你應當怎麼樣?

當發無上菩提之心,
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

 

       就是說:你可以不出家,但是專修念佛不能改變,那麼,依你的根機,可以是哪種根機?是能夠在家修行福業的,「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這樣的人,也應當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下輩是什麼樣的人呢?

下輩者,
雖不能做諸功德,

 

       出家、捨家棄欲做不了;在家做種種功德,也做不了。這些做不了,你還是應當如何呢?這樣的根機,應當:

一向專意,
乃至十念,
念無量壽佛,
願生其國。

 

       這個是不能改變的。

 

淨土門的菩提心:願生心

       至於這三輩裏邊都談到:

當發無上菩提之心。

 

       「無上菩提之心」也有兩種,一個就是淨土門所談的菩提心,那就是:

願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就是我們淨土門的菩提心。

 

       曇鸞大師說:

願生心即是菩提心。

 

       因為我們也解釋過了,我們願生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要到極樂淨土去成佛的,我們只要願生極樂世界,決定可以往生;往生,決定能成佛;成佛,決定度眾生。

 

       所謂「菩提心」,就是求佛果之心、願成佛之心。一個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發四弘誓願,修行菩薩行、成佛──這樣的自力菩提心很難發得起來,一遇境逢緣,我們就退失掉了,所謂舍利弗尊者尚且有退心的因緣、退心這件事情,何況我們凡夫呢?很容易退失。所以,為了護念我們,讓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裏講的「發菩提心」,是做為聖道法門的一種修行方法,把這種功德回轉、趨向──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就像《觀經》三福業裏邊講的發菩提心,是作為一般性的修持方法。

 

       一般聖道門發菩提心呢,感覺到自己在這個世間難以成佛,迴向求生極樂世界,回轉、趨向,是這個意思。

 

       第十九願講到念佛之外餘行的含義,是引導諸行根機的人都應當歸入念佛,如同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所解釋的:引導定善觀、散善觀種種根機的人歸入念佛所說。

 

《無量壽經》要點之三:「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之意

       在《無量壽經》裏還有一段文,也往往有蓮友來問:

於此修善十日十夜,
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

 

       大家有沒有學過這一點?經文中有這一段。有人就懷疑了:「在這個世界行善一天,就抵得上、超過在無量壽佛國行善千歲,那幹嘛還求往生呢?在這個地方加功運道修行不好嗎?」

 

       其實這一點,真正來講,極樂世界都是阿鞞跋致的菩薩,我們在這裏都是貪瞋不淨的凡夫──怎麼可能貪瞋不淨的凡夫一日行善超過阿鞞跋致千歲的功德呢?

 

       這個是要說明什麼?反顯極樂世界成佛非常容易,娑婆世界行善太難,所以你應當求往生。

 

       就好像行船,逆水行舟上一尺(因為太難了),那要超過順水行舟數百里。順水行舟都非常的快捷方便,不是說你這一尺比人家幾百里還長,是說明這個非常難。

 

       我們在娑婆世界想要修行的話,等於逆水行舟,你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代價,然後得到的果報很小。

 

       再一個說明:我們娑婆世界都是惡人、惡世界,極樂世界、其他國土都是自然行善,無毛髮之惡,連頭髮絲那麼一點小惡都沒有,所以人家自然成佛。在這麼惡的世界裏,你居然還能念出一句佛,你居然還能發出一點善心,「難中之難」,非常難,這是從反面來鼓勵我們這份善心,同時勸導我們應當求生極樂世界。

 

       就好像窮人做功德──富人很有錢,百萬、千萬,他捐助一萬塊不為難;窮人整個家當就這一件衣服,他把這件衣服捐出來,「哎呀!你這件衣服捐的功德,比那個捐一萬塊的還大!」這也是就他的發心而論,「你這樣很不容易」,並不是說這件衣服本身的價值超過一萬塊。

 

       這裏是通過比喻來說明:在這個惡濁的世界,我們要發心行善,善心非常微弱,退緣很多,難以相續,所以是個惡緣充滿的地方,來安慰我們、鼓勵我們說:「你稀有難得。」

 

       那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夠發心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才是永遠離開這個退緣、墮緣的地方──佛講的意思在這裏。

 

《無量壽經》要點之四:「三毒五惡」之意

       還有,《無量壽經》下卷有一大段說到「三毒五惡」,相當長的經文,說:在這個世界要戒貪、戒瞋、戒癡,然後有五種惡,第一大惡「一痛一燒」──「三毒五惡段」。這「三毒五惡段」有兩種意趣:

 

       一個就經文的次第來講,是在講述完極樂淨土的莊嚴之後,也講述完眾生往生淨土的方法之後──因為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容易,而來戒止我們說:「你應當謹慎,莫犯這樣的過失。」這就像第十八願所講的「抑制門」,不要犯這樣的過失,應當摒棄三毒而修持佛法,少貪、少瞋、少癡;應當摒棄五惡。這五惡是世間所謂的不仁、不義、不禮、不智、不信,反過來就是仁、義、禮、智、信。這是要戒止我們。

 

       第二方面也說明:在這個世界的眾生,他的根機就是如此。用這段經文來照明我們凡夫的根性就是如此,應該心懷慚愧,認識到自己根機低劣,而來老實念佛。

 

       這段文的一開始是這樣銜接的:在釋迦牟尼佛講完極樂世界的莊嚴和眾生往生的方法,以及往生極樂世界的殊勝果報之後,就勸誡我們說:

佛告彌勒、諸天人等:
無量壽國,聲聞、菩薩,
功德智慧不可稱說,
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

 

       啊!極樂世界聲聞、菩薩功德如此殊勝,國土如此莊嚴,然後底下說:

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
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

 

       這麼好的地方,你為什麼不努力行善?應當:

 

       「念道之自然」:往生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自然所牽隨,你只要願意去往生,阿彌陀佛本願力令我們決定往生。

 

       「著於無上下」:極樂淨土沒有任何的執著,沒有上下的區別。

 

       「洞達無邊際」:完全是神智洞達,咸同一類,都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無有邊限,這說明功德利益之廣大。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應當精進求法,應當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願意去往生呢: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

 

       只要一心求願往生,必然、必定往生!

橫截五惡趣,惡道自然閉。

 

       人、天、地獄、餓鬼、畜生,「五惡道」自然關閉了,所以,以往生極樂世界來講,這個世界人天善道,仍然還是惡道,不是善道。

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

 

       「升道無窮極」:往生極樂淨土開悟無邊,悟得無量無邊無生法忍,無有邊限,無有窮極,最高了。

結果呢?

 

       「易往而無人」:非常容易往生,因為大家不能信順,不願意求往生,都在忙世間這些無意義的事情、墮落的事情,所以佛的悲心很憐憫我們,「這麼容易往生,結果世人迷沒在三毒五惡之中,結果很少有人去往生!」

 

       有人就悲歎了:「你說那麼容易往生,這個世界就沒有人了。」

 

       是啊,確實很容易往生,為什麼這個世界還有這麼多人呢?「易往而無人」,他們不求往生,他們不信順,他們造作三毒五惡,他們不能洞察世間這些過患。

 

       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什麼障緣,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被佛的光明願力自然牽隨,往生極樂世界很容易。

 

       你看,這一段講了好幾個「自然」:「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橫劫五惡趣,惡道自然閉。」

 

       什麼叫「自然」呢?「自然」就叫「法爾自然」,它本來如此。

 

       比如說長江水就往大海流,這是自然而然的,不假人為造作;比如蘋果熟了自然往地上掉,這也是自然而然;我們念佛就回歸極樂寶國,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無論長江水、黃河水──長江水比較清,黃河水很混濁,但是,大海沒有選擇,一到大海裏邊,就跟大海的水一樣,同樣的深、同樣的廣、同樣的味道。

 

       我們不管是清淨心還是染污心,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自然回歸極樂淨土,這個叫「自然」。

 

       自然,就不是我們的造作,「這樣可以吧,那樣不可以吧?」沒有不可以,都自自然然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人為的造作,免除人為的造作,只要專修念佛,就順佛本願往生淨土,所以才說「易往而無人」。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
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世尊很悲歎,說:為什麼世間的人看不破世間的五欲六塵、虛幻的幻象呢?為什麼心中不能放棄這些執著呢?應該:

 

       「勤行求道德」,極樂淨土就是無上佛道、圓滿功德,一旦到達極樂世界:

 

       「可得極長生」:得到無量壽。

 

       「壽樂無有極」:受涅槃之樂,沒有限極。

 

       接下來話鋒一轉,世尊就很悲歎了,說:

然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

 

       但是世間的人,這麼好的地方、這麼容易往生的地方,他就不能聽信勸導,他幹什麼呢?很淺薄,「俗」,俗氣。怎麼叫「薄俗」呢?

 

       「共諍不急之事」:往生大事才應當積極辦理,結果大家都在爭那些不著急的事情。

 

       底下就講哪些不著急的事情:

於此劇惡極苦之中,

 

       在這個娑婆世界,極大苦惱的世界裏邊,他們幹什麼呢?

勤身營務,以自給濟。

 

       自己在那裏忙忙碌碌,掙錢哪、為名啊、為利啊……

無尊無卑,無貧無富,
少長男女,共憂錢財。
有無同然,憂思適等。

 

       不管是地位尊貴的人,還是地位低下的人,「無尊無卑」,也不論是貧窮人還是富貴人,也不論是年少者、年老者,男人、女人,大家都在忙什麼呢?

 

       「共憂錢財」:不求往生西方,為了賺錢發財。

 

       「有無同然」:有了錢,他在憂,要更多的錢;沒有錢,他也是憂愁這件事情。並不因為有了錢就不憂愁了,照樣憂愁,叫「有無同然」。

 

       「憂思適等」:憂慮、思考,種種的思緒紊亂,不管貧富,都是一樣的,都是苦惱,埋沒當中。

屏營愁苦,累念積慮。
為心走使,無有安時。

 

       這就是世人的心態、世人的狀況,他們在那裏費盡心思、巧取豪奪,內心充滿了憂愁和苦惱,白天晚上所想的,就是這件事情,念念所思,「累念積慮」,想的都是這些,為了發財,幹什麼事?出去旅遊也想著發財,見了張三也想著發財,娘老子的錢也要賺……反正認錢不認人,總是想發財──「累念積慮」。

 

       「為心走使」:他在世界上這麼忙,忙什麼?被這個心所驅使,跑東、跑西,搭飛機到哪裡去……其實都是他的心,他的心驅使他往東、往西到處走。

 

       而我們今天來到法堂裏邊,也是「為心驅使」,我們的一個要聞法的心、要求生西方極樂的心,把我們引到這個地方來;那些大街上在跑的,他們要到這個地方談判、那個地方做生意、那個地方做買賣,他們為了錢到他們的地點。我們為了法到這個地方,所以,都是心驅使我們。

 

       「無有安時」:我們來聞法,可以往生淨土;而世間那些事情,沒有結局、沒有了結、沒有安穩。

 

       底下就講了很多了,所謂「三毒五惡」,是來戒勸我們,應當看破世事,放下世間這些錢財、名利等等,應當一心求生西方淨土,專念彌陀名號。這是這段文的含義。

 

《無量壽經》要點之五: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在《無量壽經》裏邊,有一次,整個極樂的景象顯現在阿難的面前,在《觀經》裏邊也有一次,阿彌陀佛,還有觀音、勢至顯現在韋提希夫人面前,就是在釋迦牟尼佛引導十方諸佛來到他的寶蓋頭頂當中,光台現出十方諸佛國,然後在第七觀裏就說:

阿彌陀佛,住立空中,
觀音勢至,侍立左右,
光明熾盛,不可具見。

 

       這兩部經,當場就有極樂世界的景象顯在當時的對機眾的面前(很遺憾我們當時不在場,如果在,也看到了)。

 

       《阿彌陀經》沒有極樂景象的顯現,《阿彌陀經》是為五濁惡世的眾生所講的,不過《阿彌陀經》有一個殊勝的地方,就是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這是《阿彌陀經》特別殊勝的地方。       

 

       《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講到最後結尾的時候,付囑阿難、付囑彌勒菩薩等等,然後再告訴阿難說:

汝起,更整衣服,
合掌恭敬,禮無量壽佛。

 

       「阿難,你起來,把衣服整理好,合掌恭敬,來禮拜無量壽佛」,前面都講了這麼多了,叫他現在禮拜無量壽佛。

十方國土諸佛如來,
常共稱揚讚歎彼佛,
無著無礙。

 

       十方國土所有的佛都在讚歎這尊佛。現在,釋迦牟尼佛要神力加持,讓阿難和在場大眾親自睹見無量壽國的莊嚴景象──不光是說,當下讓他看。

於是阿難,起整衣服,
正身西面,恭敬合掌,
五體投地,禮無量壽佛,
白言:

 

       阿難蒙佛的教敕,就起來把衣服整理好,向著西方五體投地頂禮無量壽佛,稟白世尊:

世尊,願見彼佛,安樂國土,
及諸菩薩、聲聞大眾。

 

       「我啊,還有在座大眾,我們想親自拜見彼阿彌陀佛安樂國土,還有彼阿彌陀佛的無量菩薩大眾。」

說是語已,
即時無量壽佛放大光明。

 

話音剛落,當下、即刻,無量壽佛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諸佛世界,
金剛圍山、須彌山王、大小諸山,
一切所有,皆同一色。

 

       無量壽佛馬上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然後,所有世界、虛空天地的一切萬物都是一個顏色,就是阿彌陀佛的金光之色,都照過來了。下面又比喻說:

譬如劫水,彌滿世界,
其中萬物,沉沒不現,
滉瀁浩汗,唯見大水。

 

       好像劫災的時候,劫水無量無邊,彌滿世界,其中所有東西都被大水淹沒了,看不到了,只能看見浩浩蕩蕩、渺渺茫茫一片大水。

彼佛光明,亦復如是。

 

       無量壽佛放大光明之後,整個世界就隱沒掉了,淹住了、蓋住了、消失了。

聲聞、菩薩,一切光明,皆悉隱蔽,

 

       文殊師利菩薩、普賢王菩薩,其他所有菩薩、阿羅漢,他們本來都有光,無量壽佛一放光,所有的光都沒有了,就好像太陽光一出來,蠟燭、熒火蟲、燈光通通都蓋掉了、沒有了。

 

       只能看到什麼呢?

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放下執著,一向專念

       這段經文也是有它特別的意義,這說明我們專修念佛的人,一心歸投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壽佛的光明在我們心中照耀,我們就不會覺得還有不足,「我是不是還要再去念念別的菩薩?」一切菩薩的光明都看不到了嘛!你再去念哪個菩薩呢?所有的菩薩都在阿彌陀佛光明裏邊了,「唯見佛光,明耀顯赫」了!

 

       你這樣就會一向專念,所以,心中只有佛光,心中只有這一尊佛,所有的菩薩都收攝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當中──不是說排除他們。

 

       同時說明:修行念佛的人內心放下自我自力修行的執著。菩薩有功德智慧的光明,但是菩薩來念佛的時候,也不會宣揚說「我有功德智慧,我念佛,我往生靠我的力量」,他也沒有這樣的認識,因為他的光也被蓋住、沒有了;阿羅漢有功德智慧,也不會說「我靠我阿羅漢的功德」──也不是,也靠佛的光明,也是給蓋住、沒有了。

 

       雖然說都蓋住、沒有了,不是說損失掉了,反而是提升到佛的檔次,說:「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那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即使我們每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認為自己「哎喲,我有多大的功德、有多了不起……」,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

 

       即使我們出家,即使我們多少修善、多少持戒,也不把這一點從念佛裏邊單獨拿出來,說:「某某人哪,你只念佛,你看!我超過你,我還有持戒,我還有修善,我還有誦經……」你這樣拿出來看,說明你不是「唯見佛光,明耀顯赫」,你內心裏邊有自己的東西──不是這樣的,我們即使能做一點點,都是很卑劣的。

 

       這一段經文是有這樣的意義。

 

親見極樂勝境

爾時阿難,即見無量壽佛,
威德巍巍,如須彌山王,
高出一切,諸世界上,
相好光明,靡不照耀。
此會四眾,一時悉見。

 

       這個時候,阿難就看見無量壽佛高大顯赫,所有當時四眾弟子通通都看見了(很遺憾,我們還是不在場。不過也沒關係,我們在這裏過把癮)。

彼見此土,亦復如是。

 

       極樂世界的聖眾看見這個世界也一樣,彼此一點隔閡都沒有,都看到了──這個不是假的。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

 

       佛跟阿難和彌勒菩薩講:

汝見彼國,從地已上,至淨居天,
其中所有微妙嚴淨自然之物,
為悉見不?

 

       說:「極樂世界這樣的清淨莊嚴,你們都看見了嗎?」

難對曰:
唯然已見。

 

       「世尊哪,我確實看到了,確實如此!」

汝甯復聞,無量壽佛,
大音宣佈,一切世界,化眾生不?

 

       「無量壽佛在那裏用廣大的音聲勸化一切世界眾生,你聽到了嗎?」

阿難對曰:
唯然已聞。

 

       「我聽到了,無量壽佛梵音震響四方。」

 

       然後世尊又問了:

彼國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寶宮殿,
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
汝復見不?
對曰:
已見。

 

       極樂淨土的人民,他們的七寶宮殿有百由旬、千由旬,廣大無邊,沒有障礙。我們說乘飛機,他們是乘七寶宮殿,無所障礙,可以遍至十方,來供養諸佛,「你看到沒有?」

 

       「哎呀!看到了。」這一切都歷歷在目。

 

《無量壽經》要點之六:胎生與化生

       然後世尊又問了:

彼國人民,有胎生者,
汝復見不?

 

       說到極樂世界有胎生,「胎」,用我們這世界的詞來形容,像到娘胎裏一樣。

對曰:
已見。

 

       「也看到了。」極樂世界這麼好,稍有不足,還有胎生。怎麼樣胎生?底下就來描述胎生的狀況:

其胎生者,
所處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
各於其中,受諸快樂,
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

 

       雖然說是胎生,它也很廣大。「胎」又叫「宮胎」,又叫「宮花」,又叫「胎宮」,怎麼講呢?從外表看,它就是一朵蓮花;從裏邊看,它就是一座宮殿,所以善導大師叫做「宮花」,就是蓮花胎包著、沒有開,包裹在裏邊。外面看是一朵蓮花,裏面看是一座宮殿。裏邊有多大呢?有百由旬、五百由旬,這些眾生在裏邊「受諸快樂」,像我們這個世界忉利天上一樣快樂,都很自然,不假造作。

爾時慈氏菩薩白佛言:

 

       彌勒菩薩代我們問了:

世尊,何因何緣,
彼國人民胎生、化生?

 

       「世尊,什麼緣故極樂淨土的人有胎生、還有化生呢?」

 

       「化生」就是極樂世界蓮花當下打開,不在蓮胎裏邊;「胎生」就是在裏邊要呆一段時間。

佛告慈氏:

 

       下面來解釋了:

若有眾生,
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有疑惑心,但是他也修種種功德,定善、散善、三福迴向等等,但是他有疑惑心,這樣「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
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於此諸智,疑惑不信。

 

       「佛智」是總稱,下面說了五點,所謂:「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等等,對這些,「於此諸智,疑惑不信」,「啊?我這麼罪業重,果然念佛就能往生嗎?他那麼下等根機,念佛一定往生嗎?」內心有疑惑,不敢相信。

然猶信罪福,
修習善本,願生其國。

 

       雖然不能明信佛智,但他還信罪福,也就是相信因果報應:造了惡因受惡果,修善得善果;造罪就受苦,修福就享樂,「猶信罪福」。

 

       「修習善本」:修種種的善事功德,好像用這做為本錢迴向一樣,「願生其國」。

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

 

       像此類的眾生,就生在七寶宮殿之內,五百歲之間:

常不見佛,不聞經法,
不見菩薩、聲聞聖眾,
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

 

       他在宮殿裏邊五百歲的時間,第一點,不能見佛,第二,不聞經法,第三,不能見菩薩、聲聞聖眾,與佛法僧三寶有所隔障,這樣於彼國土叫做「胎生」,好像世間的嬰兒在母親的胎裏邊,隔開了,包在裏邊,沒有出來。

 

       那什麼叫「化生」呢?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

 

       「乃至勝智」就是說「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作諸功德,信心迴向。

 

       「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是指什麼呢?「明信佛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就是指第十八願專修念佛,「至心信樂」,「信心」就是信阿彌陀佛名號,所謂「明信佛智」,就是信這句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智慧的結晶、阿彌陀佛光明智慧的本體,我們相信念佛必定往生,這就是阿彌陀佛的佛智;「作諸功德」就是相續念佛,這句名號包含萬德,一切功德都包含在內。

 

       當然,念佛之人也可以隨他的根機,上輩、中輩、下輩都可以廣行諸善,這也含在念佛之內。

此諸眾生,
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

 

       他們不要經過五百歲在蓮花胎裏邊,而是在蓮花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

須臾之頃,
身相光明、智慧功德,
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剎那之間,他身體的大小、身上的光明和其他的諸菩薩都是平等,具足成就!

 

       這個叫做「化生」。

 

       好,謝謝!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