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淨宗法師 2005年6月講於「佛林寺」
六、願受大愚癡之身,以成勤行念佛之人
法然以智德化人猶不足也,
法性寺之空阿彌陀佛雖愚癡,
是念佛之大先達,化導普廣。
我若再受人身,
願受大愚癡之身,
以成勤行念佛之人。
「我法然如果以智慧、道德來化度他人,還是有所不夠。」後面舉了一個例子,「空阿彌陀佛(人名)雖然愚癡,沒有文化,但是他念佛精進勇猛,很多人受他的教化。我法然如果再來此界,願受一個愚癡之身。」法然上人在當時稱為智慧第一啊!「我願意成為一個大愚癡之身,以成勤行念佛之人。」
在這個世間,有的時候往往因禍得福。你說他這個人不識字、大愚癡,他就老老實實念佛,一天到晚三萬、四萬、五萬、六萬,往生非常自在;另一個人呢,聰明伶俐,什麼經教都能看,看了也都能說,結果弄了一個好的名頭,人家都喊他說:「哎呀!某某人哪!你學問真大呀!你廣通諸宗啊!你是大法師啊!」
「對啊,我是大法師,哪能像一般老太婆一樣,一天到晚只會念佛?」
結果就害在「大法師」三個字下面。這個太危險了。
七、法爾之道理:一向念佛者,即蒙佛之來迎
有「法爾」之道理:
如炎升空、水下流,
果中亦有酸有甘;
此皆「法爾」之道理也。
阿彌陀佛之本願者,
是以名號引導罪惡眾生之誓願故,
唯一向念佛者,
即蒙佛之來迎,
是法爾之道理,無可疑也。
前面用事實作比喻,底下就來說明。講「念佛往生」,這個不容懷疑,為什麼呢?先打了比喻,有「法爾」的道理。「法」,就是萬事萬物都稱為法,「爾」就是那個樣子,萬事萬物本來的狀況就是如此的。像火焰,就往上升,從來沒看到火苗往下竄的,是往上竄;水呢,就往下淌,這個是自然界大家經常看到的;水果裏邊,也有酸的,也有甜的。從來沒哪個去問:「哎,為什麼火焰往上跑啊?為什麼水往下流啊?」這個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自然而然的。火這一法,就是往上走,火焰、熱氣往上走;水這一法,就往下流。
阿彌陀佛六字名號這一法,它是什麼樣的規則呢?它是什麼樣的道理呢?它是什麼樣的狀況、什麼樣的功能呢?
「以名號引導罪惡眾生之誓願故」:阿彌陀佛的誓願是這樣的,是以名號來引導罪惡的凡夫,你只要念佛的話,自然蒙佛的來迎,自然往生淨土,這個不用懷疑。
比如有人喜歡釣魚,魚在水裏如果吞鉤,誘餌吞下去,自然就被繩子拉過來,沒辦法!南無阿彌陀佛的誓願,就好比六字名號的鉤,我們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寧願被阿彌陀佛鉤住,那自然被誓願牽引。魚被魚鉤鉤住了,你想不出水面是不可能的;念佛的人被阿彌陀佛所鉤,你自然會出離生死苦海,往生極樂淨土的涅槃彼岸,自然被牽引,往生淨土。所以,這個不用懷疑。
也像長江水一樣,長江之水自然是歸到大海,不管你看見不看見,你睡覺睡著了也好,還是睜著眼在江邊看著也好,你扔一塊木頭到長江裏邊去,它自然漂到東洋大海。
江水,就代表阿彌陀佛的誓願;木頭,就代表我們自己;把它扔在水裏邊,就代表我們念佛,我們歸投於阿彌陀的誓願,把自己的身心歸命於這尊佛——南無阿彌陀佛,歸命,就是把我們這塊小木頭扔到阿彌陀佛的誓願的長江裏邊。那麼,自然而然的,隨著我們的壽命往前走,我們一向念佛。除非你半路上不想念佛了,等於是那塊木頭掛在旁邊的樹上了,「我不念佛了,我修別的法門了」,那就在那裏停住了,你就不能淌下去。如果你一直念佛,就自然順著長江水到了東洋大海。大海,就代表阿彌陀佛的極樂國。
是自自然然的。
八、邊疑邊念佛,即得往生
雖然懷疑,
若念佛者,
即得往生。
邊疑邊念佛,即得往生。
這句話非常的妙,徹底的安心。有的人在那裏講啊,講得我們聽起來……講信心,講得就不得了的玄妙,講得你是口水丟多長,但是就是得不到。「哎呀!大信心啊,如何的微妙啊,大信心,怎麼樣怎麼樣啊……獲得這一念如何如何……」但是,什麼是這一念?那很難哪!千萬個裏邊沒有一個得到的。
所以,我又想到法然上人講的:
淨土宗,
易為標準。
容易就是標準。聽得懂,做得到,這就是淨土宗;聽不懂,做不到,很玄妙,那個就不是淨土宗。
法然上人在這裏講:
「雖然懷疑」:因為我們本來就容易起懷疑心──懷疑跟懷疑也不一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你雖然懷疑,但是你只要念佛,肯定往生。我們聽到這句話,又要起懷疑心了:善導大師解釋《觀經》裏邊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說「具三心者,必得往生,若少一心,即不能往生」,「少一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沒有一念的疑心,這叫深信之心。而這裏講「雖然懷疑,念佛也往生」,那裏說「沒有深信,不能往生」。這不是矛盾嗎?何況法然上人自己在後面的念佛往生文裏還有一句話,反過來講:「雖然念佛,若懷疑者,不能往生。」這讓我們聽起來就感到矛盾了:到底能不能往生?兩句話,哪一句正確?
兩句話都正確,講的是一樣的道理。我們還是先看這一句:
「雖然懷疑」,心裏面有疑心:「哎呀!我罪障這麼重,我念佛,我這樣到底能不能往生?」可是後來想一想,「我也沒有別的辦法呀!還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吧!不管它啦,放下來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你雖然懷疑,如果你念佛的話,還是往生。邊疑邊念佛,只要你不放棄念佛,決定往生!
另外一句話怎麼講呢?「雖然念佛,若懷疑者,不得往生」,他雖然在念佛,「南無阿彌陀佛……真的能往生嗎?這一句佛號真的能救我嗎?」這麼一懷疑,就把前面的念佛又掃掉了。念了一句,「哎!念佛真的能往生嗎?」這個就不能往生了。
有一個故事,可能能說明這個問題,好像這兩句話前後次序顛倒一下就不一樣了。
清朝的曾國藩,大家知道嗎?名氣挺大。他帶著湘軍去跟太平軍作戰(湖南人叫湘軍,他訓練出來的),曾國藩是一個文人啦,他也會打仗,但是太平軍也不是那麼好惹的,結果他打仗前期是屢戰屢敗,總是打敗仗;打敗了要向朝廷交待呀!「戰報如何……」要寫文書啊!那文書官就寫啦:「臣屢戰屢敗……」(最近狀況怎麼樣,報告給朝廷)曾國藩拿來一看,改了一下:「臣屢敗屢戰。」他把它倒了一下次序,這麼一倒,那就不一樣了。「屢戰屢敗」,太后老佛爺一看:「你屢戰屢敗,你搞什麼?」屢戰屢敗,給人的感覺你就是殘兵敗將,你是沒有希望了,這個是很沮喪的事情。你看,曾國藩一改就不一樣了,「臣屢敗屢戰」,「我雖然每次打敗了,但是我重整旗鼓再打」,那就感到有希望了,有勇氣、有力量了。次序一顛倒,就不一樣了。他這一改,確實就顯得不一樣了,也顯得他的心很堅強,「我雖然屢敗,但是屢戰,打不倒。」
這裏也一樣。你雖然懷疑,「若念佛者」,懷疑是敗,但是,「我還是來念佛」,過來又勝了,還能往生;你雖然念佛,「若懷疑者」,完了!你念佛,念完一句佛,懷疑一下,你看,就敗下去了,這個就不能往生。
所以,關鍵問題,這裏講「雖然懷疑,若念佛者」,結歸在念佛,以念佛而決定往生。
講「雖然念佛,若懷疑者,不能往生」,不是講念佛不能往生,是因為你懷疑,所以不能往生。那還是要我們信順。這句話是順著牽引,那一句話是反著激勸。順的牽引說:「你雖然懷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你心裏面自然就不懷疑了,「這有什麼好懷疑的?我邊疑邊念佛就能往生!」哎,放下心來,你自然就信順了,沒有懷疑了,連懷疑也不影響往生,你懷疑幹啥呢?沒有必要了。
那句是反面講,「你念佛,你懷疑不行啊!」激勸你不要有懷疑心。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講的。
我曾經也講過了:這個懷疑,有它不同的程度,它也有差別。懷疑如果不至於障礙你念佛,這個懷疑還是有信心的,不算懷疑。
就像我們走路一樣,我們要到寺院去,以前我們只去過一兩次,路記得不太清楚,感覺到那個寺院是在前邊,想去掛單,但是不是那裏,又不太記得。所以,邊走邊懷疑。但是,只要你腳還在往前走,說明你還相信這條路是到那座寺院的。說明你還是信的;「怎麼越走越不像!」你開始停那裏了,然後就回頭了。說明你不相信這條路是到那座寺院的。
我們雖然懷疑,但是還在念佛,說明你還是相信念佛能往生,不然你就不念佛了,不學了,開始雜行雜修去了。
這裏,是要歸在念佛當中。
九、稱六字之中,一切皆含
念佛雖有種種之義,
稱六字之中,一切皆含。
這句話也非常的好。我看到這句話就想到:做一個書簽,正面印上六字名號,反面就是這句話,夾在書當中就可以了。翻過來看這一句,「哎呀,你不要懂得很多東西,雖然有種種的道理、種種的教義,但是只要稱念六字裏邊,通通都包括了。」一句話含蓋一切法。祖師的手筆、祖師講的話就是不一樣,有力量,猶如風掃殘雲,把你心裏那些扯不斷理還亂的蠶絲亂麻,一句話就給你掃乾淨。「雖有種種之義,稱六字之中,一切皆含」,通通包括。還有什麼好說的?
十、唯依稱名,必得往生
不知其義、不知其文也無妨,
唯依稱名,必得往生。
這個也好啊!「無妨」,不妨礙。往往很多人講話,就是給我們增加很多的妨礙──妨害和障礙:「某某人哪,你這個都不懂你也能往生啊?你這個經不會背,你也能往生啊?你那個咒都不知道,你也能往生啊?」好像不會背經誦咒都是妨礙──這有什麼妨礙呢?這跟往生有什麼關係呢?沒有妨礙。你雖然知道義、知道文,如果不念佛,你不能往生,這才是妨害。只有不念佛,才妨礙往生,其他的,通通不妨礙往生。所以,「唯依稱名,必得往生」。你不懂得教義,不懂得文句,沒有關係,你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必然往生淨土──多麼有力量的話!多麼乾脆的話!讓我們心中多麼清爽、不增加負擔的話!尤其是一些老太婆,不識字的,聽到這句話就高興了。
但是也有的人很自私,他識得幾個字,看了這句話,他不想看:「啊!我讀了這麼多書就跟她們一樣啊?她們不瞭解經文也能往生啊?」以為自己是賢善之人,「像我這樣才能往生,你那樣不可以」。
這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