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淨宗法師:
因為我出家時間也不算太長,到叢林裏面也熏習得少,所以對道場管理、僧眾安住等方面也沒有什麼經驗;佛林寺,福聖寺,我跟大家平常接觸得也不多。今年在宣城住得比較久,對寺院裏大眾的具體情況瞭解得要詳實一些。福聖寺也好,佛林寺也好,弘願寺也好,我們是同一個法門,具有同質性,互相之間相像的地方很多,住眾大致都差不多。
上人很有攝化的力量,在臺灣那邊,大眾都相對很安和。我想,作為弘法接眾的道場,住眾內心要能安穩,要能安和。當然,我們這個專修念佛的道場總的來講很不錯,比較有精氣神,念佛的旗幟能樹得起來。
我先談談我的一些想法,然後請上人來跟大家做開示。
第一,在道場當中,《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這個宗風的學習很重要。一個道場的管理,跟企業、跟社會組織的管理是不同的。一個道場就像一個大家族,大家在一起,是以愛心為主;每個人都是修行人,要自我調節。在我們這個團體當中,清眾也好,執事也好,住眾也好,住持師父也好,其他信眾也好,如果像企業管理那樣板起臉孔,按照條規條款去做,似乎不太合適,本來就是一家人,心不順也不行。可是一個團體的運作,必須要整齊劃一,如果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對大眾會有影響,對弘法利生也會有影響,還是要處理。首先,宗風學習還是要加強,十條《每日誦念思惟》要入心,讀到每一句,都要想一想。每天都要讀,每天都要思惟。這十條很好,我們每個人都要作為鏡子對照自己,不能簡單地一讀就完了。比如說「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讀到就要想到「我今天有沒有謙卑柔和啊?有沒有很剛強啊?有沒有使性子啊?我今天有沒有對別人很傲慢、很暴躁,不夠恩慈體貼啊?」上人講得好,這些話都是可深可淺,深則無底;做起來也是沒有止境的,一輩子都做不完。但是不管做多做少,上人說,你不做那就不可以了。雖然我們都是初學,但是只要有這面鏡子,就會慢慢扶正,就會向好的方向走,心會更加調適,道場氛圍也會更好。
《每日誦念思惟》每一條都很實在,都很現實,包括一些世間的人際關係處理,我感覺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還有其他一些資料,上人發給我的,我應該都發給本悟法師,對出家人的要求啊,怎樣做一個出家人啊,出家人一些修身養性的資料,上人發給我,我不知道發給你沒有?
本悟法師:
給了。我們也學,隔一段時間大家就一起學習「宗風」,在電腦上學。
淨宗法師:
我們打算流通《觸光柔軟》這本書,印出來之後就以這個作為藍本來學習,來調整大家。
一個道場是一個整體,就像一個人一樣,頭腦和手腳是一個整體。頭腦負責指揮,指揮手,手要動,指揮腳,腳要動。在寺院裏,大家有緣來到同一個師門,學習同一個法門,住在一起,這是非常有緣的。寺院是一個整體,師父是領頭的,師父指揮到哪裡,我們就行動到哪裡,心要調柔、調順一些,這樣道場運行起來就比較有秩序。
上殿的聲音,人即使再多,也是一個和諧的聲音,步調統一,快慢統一,高低統一。每個人的聲音不一定很好聽,但是大家合在一起,整個聲音就好聽了。就好比一個團體,每個人並不是很優秀、很有能力,可是大家和合的話,就非常有力量。大家在一起念佛,如果有人念得快,有人念得慢,拖腔遝板的,有的這個調,有的那個調,那想想看,聽起來就很難聽,就沒有攝化力。所以,整個道場要講究和合一致。
法上,大家更要一致,專修念佛,以「宗風」作為我們的基調;實際運行當中,聽師父的教導。這樣,大家心裏就很安和,攝化眾生也很有力量。
每個人都有個性,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我寫過一篇〈出家人的個性〉。我們出家人在一個團體當中住,最容易起麻煩的就是使性子。一使性子,這個團體就顯得不和諧。我們每個人應該在這方面慢慢磨練自己。
年輕一點的,應該說比較好一些,因為年輕,就像小樹枝一樣,比較柔軟,你怎麼綁,它就怎麼長。年紀大一些的,老年出家,大家都抓頭,不知道怎麼辦。老年出家,能為佛法做事的時間很短,另一方面,就像樹一樣,長得比較定型了,稍微的改變對它來講都比較困難。困難就困難在世俗生活時間太長,形成了習慣的思維、習慣的做法,自己的東西特別多,你跟他說還不好說,說也聽不進去。這種情況,我想其他人應該多多理解;作為他本人來講,要體察自己的弱勢,自己不足的地方,要謹慎。每個人只要有進步,大家都看得到,這樣就比較好。
上人這次有機緣來,對我們也很關心。前兩天忙完了一些事情,這段時間剛好有空閒。請上人開示開示,大家共沾法益。
我講的僅供參考,我的經驗不足,個性也不好。
慧淨法師:
我從臺灣來到福聖寺,享受了豐盛的早餐,有玉米粥,有饅頭、花卷、燒餅,還有起碼四道菜。我就在想:哎呀,準備這麼豐富,那要是人很多,豈不是一大早就要起來準備。
我在臺灣,早餐頂多是五穀粉,用開水一沖,就這樣而已。我想大家平常一定不會這麼豐富的,是為了我們幾個。所以,很感謝大家。
我們是同一個法脈,也可以說是同一個血脈,那我們這個法門的寺院就是一個大家族。不管是弘願寺、佛林寺、福聖寺,或者是彌陀寺、極樂寺,還有香港、澳門、廈門念佛會,都是一個大家族,都是一體的,其中的每一位成員,不管是住持也好,還是清眾也好,還是我們的蓮友也好,都是這個大家族裏面的一員。也就是說,我們是一個體、一個身體。不管是住持、當家、清眾、蓮友,都是身體的一部分。就是說,由於有這一切,才能夠組成一個身體。大家都是頭,都是手,都是腳,所以儘量不要有彼此的分別,學佛人就是體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冤親平等」「自他一體」。當然,我們都是煩惱強盛、業障深重的凡夫,道理上依稀能夠理解,但是言語舉止上還是受著萬劫以來的習氣驅使。不過,我們凡事就是往好的方面去體會。
剛剛談到有關「宗風」,在臺北念佛會這個道場,也可以說是沒有規矩的,也沒有什麼紀律,不過大家相對還能夠和諧,我想這是得力於大家對「宗風」的熏習。如果能夠體會到宗風,落實在自己的言行上,基本上這個團體不需要立什麼規矩、條款來彼此約束。如果能夠依習「宗風」,落實在言行上,彼此就能夠和;能和的話,就能夠樂。
一個健康的家庭,六親眷屬都會敬愛和睦。因為是骨肉血親,再大的家族,根本不必立什麼規矩條款來彼此約束,因為彼此都從內心感受到「這是我的至親」,所以凡事都不會過份計較甚至瞋恨,事情過了也就沒了。所以,對「宗風」的熏習很重要。
臺北念佛會的成員,出家男眾有七位,出家女眾有十五位,陸續也有人想住進來。臺北念佛會是公寓式的道場,房間住不下,旁邊也沒有地可以擴建;因為都是公寓,社區密密麻麻的,而且房價非常貴。一套三室一廳的樓房,三十年的房齡,開價一千四五百萬。所以在那裏要擴建,實在很困難。在那麼狹窄的地方還能夠和樂,是因為大家都在熏習「宗風」。過一段時間大家就會聚集在一起,互相學習。學習之前,就會每個人背誦一遍。
講到這裏,我們也來背誦「宗風」,首先由我先來背:
宗風(二)俗諦──處世之道:
一、 對彌陀恭敬信受,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
二、 敦倫盡份,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
三、 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毫無資格,計較他人。
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
不求人過,不舉人罪,不揭人私,不爭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四、 六親眷屬,敬愛和睦;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五、 和言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
奉行謙敬,不起驕慢;長懷慚愧,仰謝佛恩。
六、 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愛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體、有分寸,凡事為對方設想,凡事肯吃虧,不計較。
七、 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八、 生活──簡單、樸素,語言──誠懇、和藹,威儀──安詳、穩重。
九、 諉罪掠功小人事,掩罪誇功眾人事,
讓美歸功君子事,分怨共過盛德事。
十、 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
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十一、 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有掬。
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八點半了,時間不夠,大家就不用背了。其中談到「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這兩句話可以說是俗諦的總綱。我們如果能夠時刻回想這兩句話,氣質就會變化,相貌也會變化,就會轉變命運,就會給自己帶來福報和智慧。時時刻刻反省「我剛剛跟他講話,跟他互動,有沒有給予恩慈,有沒有體貼到他的心?還是讓他苦惱?」凡事思維有沒有謙卑柔和,「我剛剛這樣是不是謙卑,是不是柔和,還是過於驕慢?如果這樣的話,我必須要改進」,這是修行最基本的。因為出家眾是專業的修行人,所以時時刻刻以「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來作為修身養性、立身處世的根本原則。
佛教無非就是要給人恩慈體貼。所謂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不過,這些是佛的境界,必須得到無生法忍以後才能夠圓滿。但是我們是學佛的人,所以就要向佛學習,時時刻刻反省自己:「我剛剛有沒有給他帶來恩惠,帶來利益,帶來歡喜,帶來智慧,帶來福報?」時刻這樣反省。
「『宗風』說『和言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我剛剛有沒有和言愛語、下心含笑?我對他有沒有慈念、慈愛,有沒有讓他得到好處,加厚於人?」
「和言愛語,下心含笑」這兩句話,也是我本人要多加熏習的,因為往往做得不夠好。
至於「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這個我們幾乎是做不到的,因為法藏菩薩以八地菩薩之身,發下四十八大願,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而成就阿彌陀佛,我們業障凡夫哪能追得上?不過總是學嘛——學佛大悲心。學佛大悲心,體會阿彌陀佛是怎樣為我,我便要怎樣為人。對阿彌陀佛的慈悲,對阿彌陀佛給我們的恩惠,我們體會一分,就會為別人付出一分。
所以,對彌陀的慈悲體會多少,可以看他對別人恩慈體貼多少、自己謙卑柔和多少。對彌陀的慈悲有多少體會,對自己的罪惡、愚劣有多少體會,那麼就有多少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
對自己謙卑柔和就是機的深信,對他人恩慈體貼就是法的深信,這都是建立在對彌陀的恭敬信順上面。
「宗風」又說,諉罪掠功是小人,掩罪誇功是一般的人,讓美歸功那是君子,如果能夠分怨共過的話,那是盛德,會給他帶來很大的德行和福報。一般人大部分都是掩罪誇功的,如果諉罪掠功,那就是小人了。我們學佛修行人不但要讓美歸功,而且要分怨共過,儘量默默地把好處、成就讓給別人,儘量默默地把苦惱、失意、挫折、失敗、過失由自己承擔,讓眾人以為這個過失是我造成的,不是別人,讓眾人以為那件好事是別人完成的,不是我,這就是「讓美歸功,分怨共過」。佛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我們這樣學的話,會給自己增加福德,增加智慧。
「宗風」講「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我們就體會到,天之道就是損有餘而補不足,所以我們儘量謙卑,不要高慢。顯現不足,不要自以為懂得很多。修行,不管是聖道門還是淨土門,其實都是觀心,觀照自己的內心。有一首偈語說:「願我恒常觀自心,正當煩惱初萌生,危害自己他人時,立即強行令斷除。」聖道門觀心跟淨土門觀心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聖道門是靠自力來解脫,淨土門是靠彌陀來解脫。我們時刻觀心,當煩惱一起,就把它轉到佛號上來。如果是聖道門的話,煩惱一起,立刻觀照而安住在空性上。煩惱來了,只要一觀的話,煩惱就沒了。如果不能立刻觀照,那就被煩惱牽著鼻子走。我們生生世世以來的習氣都很強,儘管我們道理懂得很多,甚至「宗風」背得很熟,也有深刻的體會,如果不觀心的話,往往言語舉止甚至思維都是依循著過去的習氣在運作。因為我們學習,是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具有分辨、記憶、判斷的功能,所以我們看文章、誦經典,就能分辨其中的道理,把道理記住,將來遇到情況才能夠分辨。可是我們的言語行為卻不是第六意識,卻是由第七意識從阿賴耶識搬出來,所以,我們的言語舉止其實都是第七意識的煩惱習氣在當主人。我們是如何用第六意識的分別、記憶、判斷來轉化第七意識這個曠劫以來的習氣呢?就是靠觀心,藉境練心,這樣的話,學佛才能得力,才能消除業障,轉變命運。不然的話,雖然學佛幾十年了,還是業障來了,還是果報來了,都轉化不了。
所以,我們要時刻假借觀心來藉境練心,用我們第六意識所瞭解的聖言量,來轉化第七意識的習氣。
我覺得各位都非常純良,非常謙卑柔和。我們住持,以及幾位清眾,都非常好,大家都很柔善,所以,福聖寺是很有福報的聖賢之地。
如果是年輕就進入佛門的話,在性情方面就比較單純;如果是年老、退休之後來出家的,那就要刻苦,觀照的力量就要加強。因為在社會上可能帶來種種習氣,而自己沒有發覺。修行是針對自己比較強的習氣,加以克服,反省自己哪一方面比較差,要去觀照,要去扭轉。學佛修行一定會轉化業障,甚至會轉變定業,所謂「業由心造,業由心轉」。如果業沒有轉,那表示我們學佛沒有得力;學佛之所以沒有得力,就是在於起心動念、言語行為沒有對人家恩慈體貼,沒有對自己謙卑柔和。如果能夠恩慈體貼、謙卑柔和的話,時刻以此存心,那命運一定會轉。
將來《觸光柔軟》流通出來,大家可以多看,常看,把它放在自己的身邊,常思維。「宗風」最好是每天都默默地把它念一遍,然後思維、發心:「我今天不管什麼時候,不管遇到什麼人,都要對他恩慈體貼、謙卑柔和,都要慈念眾生、加厚於人,讓他得到好處,給他安心,給他歡喜;有好事,默默地給人家,給自己的師兄弟,給別人,有什麼過失,自己默默地承擔。」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德行會有進步。
本悟法師:
我們都是在學,我也在學。很慚愧,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一都沒有做到。
淨宗法師:
上人走在前面,像一面鏡子一樣。我在上人身邊,鏡子一照,大家立即可見,還差得很。
我們都是在學習當中。我感覺剛才上人講的都很有啟發。「宗風」要讓我背的話,我可能還結結巴巴的,沒有你們背得熟。但是我覺得,有時候可以抓住一條根本的。上人講的這些(很慚愧,我也沒做到),還是有一點點共同的認識。尤其是我們做住持、做執事的,這個「恩慈體貼」可能是更加主要的,因為我們往往對境都是下面的徒弟啊,信眾啊,這些事情,這一方面體現得更加著重一些。當然,「謙卑柔和」肯定是同時要存在的。作為一個部屬或者弟子,在師父面前,在大眾面前,「謙卑柔和」要求得更多一些。
當然,上人講的「慈」和「謙」,都是內心深處,體現在外表上也都有各自的側重。
再就是一般人互相之間所謂「諉罪」,或是推諉,或是掩罪。我們念佛人在一起,不好的事情自己就要多承擔一點。事情承擔下來,就過去了,就沒什麼了。
佛海有一次講,他母親年紀大了,記憶力比較差,東西會拿來拿去丟掉了,或者是人多也不知道放哪兒了,就問:「這是誰弄的?」佛海說:「我弄的。」「哦,你弄的。」佛海倒是比較孝順,東西一不好就是他弄的——這不就完了嘛!問「誰弄的」誰都不承認,誰都要說「不是我弄的」,這樣,大家就來事了,事情就來了。有一個人承擔下來,大家都安定了。「這是我弄的。」「好,你弄的還有什麼呢?沒有什麼了。」
道場裏也一樣,什麼事情都找不到主,這樣不好;有人馬上說「這事是我做的,是我沒有考慮周到」,大家都安心了。至於說是不是你做的,並不重要,可能是別人做的,那人會想:「他幫我承擔了許多。」反而有一番感激。你賺了功德,他也生起感恩之情,然後道場其他人還不驚動。如果這件事情大家互相推來推去,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就會增加不少煩惱。
學習「宗風」用多少力量就得多少利益,首先得到的是自己。比如說「對他人恩慈體貼」,當我們想到這句話、起這個念頭的時候,我們自己的心就感到溫暖,比較舒服,生起一念慈意。如果是我們心中在責怪對方,「這件事就是他不好」,這個心念一起,自己就不舒服。所以,願意得到好處的人,從自己這裏就可得到,自利利他。
我們大家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家庭,十個,二十個,五十個,只要大家每一個人有一點點問題,都會反映到本悟法師那裏。哪一個人有情緒,哪一個人身體不好,哪一個人家裏有事,哪一個人最近怎麼樣……只要道場稍微有一點波動,就好像身體任何地方磕磕碰碰,中樞神經都會反映上去。事情雖然大家在做,擔子是由住持來扛,甚至大家都睡覺了,她還不能睡。大家誰想包一背,出去轉一轉也可以,本悟法師不能說「我把事情往這兒一放,找個山洞去坐一坐」,她不行,還有宗教局,還有外面的形勢,還有各地的關係,裏裏外外她都要承擔。這些事情,一個人頂下來之後,大家共同來分擔,這樣就好。
慧淨法師:
我們出家眾,話越少越好,跟信眾的接觸,除了談佛法、談彌陀的救度以外,儘量不要有其他的語言,因為其他語言都是閒聊,都是閑言雜語——還是儘量話越少越好。話多了,不知不覺就會找話題來講,甚至講到人我是非,那樣的話,會給自己帶來業障,也給他人帶來業障,不但沒給他人帶來恩慈體貼,反而彼此都帶來業障。所以,學那笨笨的、不會講話的。人家要講,自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盡可能不要答話。對方在講,我們默默地,那對方就講不下去了。如果對方講一句我們就答一句,那就是在閒聊了。所以,儘量越緘默越好。
《念佛感應錄》第一集有150則故事。本來《念佛感應錄》都是談念佛感應的故事,但是第一則卻不是跟念佛有關係的。但是,說沒有關係也有關係——第一則故事大家記得嗎?〈不談世事〉,就是兩個出家人在閒談,被鬼吐痰。這則故事給我們的啟發很大,這是出自《緇門崇行錄》。我出家之前,先到佛光山去住幾天,星雲大師就拿這本《緇門崇行錄》要我看,然後寫下心得交給他,那是1977年的事情。我看了這一段,就心有警惕。我就想:哎呀,我們每一天每一天不曉得被鬼吐了多少痰!
慧淨法師:
大家有什麼話要講,或者是要跟我講的,要提醒我的。
到這裏我以為會很冷,會冷得不得了,但感覺很溫暖。
淨宗法師:
好,那就以後。
上人剛才跟我們開示,我們共同學習,共同好好做。大家身體好,心情好,給人歡喜,給人安樂。
南無阿彌陀佛。
(2011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