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下面459頁:
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這段也不長,意思也好懂,我大略地把它邊讀邊簡單地解釋一下:
上人曰:
《阿彌陀經》不可領解為只說念佛往生,
雖文有隱顯,
以廣略之義領解者,
悉說四十八願之經也。
這是第一段。《阿彌陀經》你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只是講念佛往生。這裏可能大家就有疑問了:「善導和尚不是說,淨土三部經是唯說專念名號得生嗎?怎麼說不是只說念佛往生呢?」這裏有廣略之義。如果簡略講,《阿彌陀經》所講的就是一件事:念佛往生。為了告訴我們念佛往生,首先講了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那是我們往生的處所;然後講六方諸佛的證誠,那是給我們往生增長信心;中間最重要的就是往生的方法,「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日……七日,一心不亂。」它的根本宗旨是說念佛往生,不過:
「文有隱顯」:「文有隱顯」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經文方面,有的是比較──「隱」就是不怎麼明顯,隱藏;「顯」是明顯。以廣略之義來理解的話,都是說四十八願。如果以《無量壽經》來講,四十八願講得非常鮮明。在《阿彌陀經》裏邊,就不那麼鮮明。底下就解釋為什麼這樣說呢?法然上人就解釋說:
此經言:
「舍利弗!如我今者,
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
阿彌陀佛之功德,即是四十八願也;
說念佛往生者,指其中第十八願也。
就把《阿彌陀經》分成兩大塊。總體來講,「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那是指整個四十八願;其中說到念佛往生的,就是剛才我們說的那一段,就是指第十八願。
這個道理很顯明。比如說:《阿彌陀經》裏面講:「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這就是第一願,彼佛國土無三惡道,以及第二願「不更惡道」,等等,願成就了。所以,《阿彌陀經》是講四十八願。
這一段文這樣說起來,顯示法然上人也好、善導大師也好,他們都是站在《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立場來解釋淨土三部經。這樣,淨土的經文就會貫通一致,就有根。不是離開四十八願單獨講,「《阿彌陀經》是《阿彌陀經》,《觀經》是《觀經》」,不是這樣的。《觀經》也好,《阿彌陀經》也好,甚至一代藏經當中,所講到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的,種種功德的,都是四十八願的願成就文,都是說四十八願成就;只要講到念佛往生的地方,「勸進念佛之處」,都是第十八願成就文。這是善導大師的一貫思想。所以,善導大師在解釋《觀經》的時候,在〈序題門〉當中一開始就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以《大經》的宗旨來解釋《觀經》。
其他的法師來解釋《阿彌陀經》、解釋《觀經》,未必有這樣的眼睛。所以,往往就不能貫穿三部經,尤其又沒有站在阿彌陀佛本願的立場上,往往會偏於某一方面。如果是學聖道門,原來是哪一宗的,就偏到哪一宗去了。
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的開宗祖師、阿彌陀佛的化身,他的腳跟時刻站在阿彌陀佛本願的立場來解釋淨土三經、解釋淨土門。所以,在《觀經疏》的結尾,他說:「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望佛本願」就是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從頭到尾他心中所懸望的目標,也是善導大師解釋這部《觀經》,從頭到尾心中所依據的標準。所以,這個就是我們淨土宗的一個依據。
這兩段就透露出這麼一個資訊。這樣,在法義上面也給我們增加了一雙明亮的眼睛,我們就不會單獨地、個體地看一段文或者一部經,而會整體地從阿彌陀佛的本願──四十八願的立場來看。下面一段:
又此經言「一日七日」,
不可領解為只限一日七日。
善導和尚之《觀經疏》第四釋云:
「從『具此功德』以下,
正明修行時節延促: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
誓畢此生,無有退轉,
唯以淨土為期。」
因為《阿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有人就誤解說「那就念一天、七天了」。法然上人說:這個不是只限一天七天。在我們上次法會的講義當中,把《阿彌陀經》這段經文與善導大師的解釋對照,關於「一日七日」,善導大師都有詳細的解釋,都解釋為「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這裏,法然上人所引用的文是《觀經疏》第四〈散善義〉當中,在解釋「上品上生」的地方,說「具此功德」,文中所講的,並不是指念佛,是講修行精進勇猛,是講的一日七日持戒了,一日七日修行六念了,迴向往生的。善導和尚解釋,就解釋為一輩子的行業,叫修業時間的延促。法然上人把它引過來之後,專門針對念佛來解釋。這裏也顯示一個意思,就是以善導大師解釋上品上生,他的修行時間延促,都是指念佛的。即使上品上生,他的本來意旨也是念佛,不會有隱顯。因為整個《觀經》的宗旨,他所歸結的趨向,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也從這裏看到。下面第四段:
此即《阿彌陀經》一日七日之義也。
此釋有三意:
一者從多向少。
所謂「上盡一形」,然後「下至一日、一時、一念」,這是從多到少。
二者從少向多。
從一念、一時到一輩子。
三者大意,
亦即一發心以後,無有退轉。
這是大意,這個就是總結性的。
初之二者,非要。
「初」、「二」是「從多向少」,「從少向多」,這個不是很重要。
後之一者,其要也。
「後之一者」是什麼「要」呢?就是「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這個發心是發什麼心呢?
總之,發往生心之後,
畢生不退,為其大意。
一旦發起往生心,願生淨土,真實願生淨土。所謂的「三心」,真實深信彌陀的誓願,一向念佛,求願往生,這個叫做「往生心」。一旦發起此心以後,一輩子不再改變。所以,「畢生不退」。這是宗旨、原則。
下面這段是講《阿彌陀經》跟我們眾生有緣,不管中國,不管外國,這部《阿彌陀經》是寺院也好,叢林、居士,早晚殿都必定要念的。其他經未必。所以,這部經是特別有緣。這一段就不用念了,大家回去看看就很明白。我們繼續往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