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講於2008年11月12日)

 

【目錄】

陸喜順居士朗誦《至愛真情》

恭請法師

淨宗法師開示

1、怎樣放生?

2、開海鮮餐廳是否影響修行?

3、賣衣紙是否障礙往生?

4、做神婆的人可不可以念佛往生?

5、為什麼不能經常見到阿彌陀佛?

6、臨終總是回憶往事能否往生?

7、臨終如果念不出佛怎麼辦?

8、成佛以後做什麼?

9、家庭同修會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10、細菌屬於有情眾生嗎?

11、吃三淨肉的人念佛可以往生淨土嗎?

12、如何超度亡靈?

13、怎樣增強念佛的信心?

14、淨土宗怎樣理解「歇即菩提」?

15、稱念六字與四字有什麼區別?

16、凡夫有錯也可以往生報土嗎?

17、往生報土是否別有方法?

18、有神識出竅的現象能否往生?

上人開示

淨土宗的宗旨與特色

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南無阿彌陀佛——往生的資糧

阿彌陀佛——諸佛之王

逆惡回心,皆得往生

任何人都能往生

煩惱過了,就會念佛

阿彌陀佛求我們往生

阿彌陀佛的救度主動、平等、無條件

恭送法師

上人補充

有阿彌陀佛在安排

如果我們不專心依靠,就得不到救度

往生正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簡單不複雜

念佛是唯一的往生正因

正定業、不定業、邪定業

簡單的同時,又有殊勝的利益

善導大師開顯純粹的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有一把尺——「易」

難行道好比步行,易行道如同坐船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把握淨土法門的核心

往生的功德資糧——南無阿彌陀佛

總結

親近同行善知識

平凡、平實、平常、平淡

大智慧、大福報、多善根、多福德

佛教的大慈大悲

佛的稱讚才可貴

作為一個盡孝的人來念佛往生

彌陀怎樣對我,我當怎樣對人

往昔所造諸惡業

三世因果,逆來順受

知因果

行布施

阿彌陀佛在我們心中做主人,自然向善

 

【內文】

【陸喜順居士朗誦《至愛真情》】

在名利的場上追,

在貪瞋癡的空中飛,

永劫兆載頭出頭沒、生死輪迴,

容顏已經憔悴,心靈早已疲憊,

遍體鱗傷的我們啊!

心兒向誰?心兒向誰?

苦苦地找,江河大地;

急急地尋,東西南北。

偌大的虛空世界啊!

哪裡能讓我們得到安樂、得到依偎?

忽聽鐘聲響起,南無阿彌陀佛!

驀然回首,彌陀正張開雙臂喚兒歸!

撲入彌陀的懷裏,止不住愧疚的淚。

十劫的呼喚,不孝的兒女,讓彌陀心碎!

彌陀只是輕輕地說:

「你是我至愛的寶貝!」

金地飄花常聚,寶池蓮華盛開,

碩大的蓮台任我嬉戲、任我陶醉。

拍著手兒歌唱,南無阿彌陀佛!

跳著舞兒歌唱,南無阿彌陀佛!

驀然回首的時候,才真正明白:

什麼是至真至愛,什麼是大慈大悲。

回首的剎那才真正體會:

什麼是望穿秋水,什麼是體貼入微。

親愛的兄弟姐妹,我們是手心手背,

快快回到淨土的道場吧!

別總讓彌陀再操心勞累!

在彌陀溫暖的懷裏,我們才能安然入睡;

在彌陀溫暖的懷裏,我們才會最真最美!

 

【恭請法師】

南無阿彌陀佛!

大家就坐。

恭請上人和師父上座。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下面恭請我們的恩師宗法師為大家答疑。

 

【淨宗法師開示】

       上人慈悲!諸位蓮友:

       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這裏有一些問題,我先簡略回答,然後由上人做補充,進一步完善。我先根據紙條來回答。

 

1、怎樣放生?

       問:我們放生用哪種方法最正確?用不用為放生的魚、鳥做皈依?

 

       答:方法各有不同,都正確。如果我們學淨土法門,一邊念佛一邊放生就可以了。

 

       我們念這句名號,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被放的生靈就會受到名號功德力的加持。

 

       也可以給這些被放的生靈授皈依。皈依也很簡單,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可以簡單地做個儀式。

 

2、開海鮮餐廳是否影響修行?

       問:開海鮮餐廳對修行人有影響嗎?

 

       答:海鮮餐廳當然是殺生的行業;對修行人有什麼影響?這個是有影響的。殺生造業,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未來幸福都會構成影響。如果以佛教的其它修持法門來講,開海鮮店是難以解脫生死輪迴的。如果以淨土宗專修念佛來講,雖然做這樣的行業不好,如果能夠專修念佛,慚愧自己的罪業深重,仍然可以往生淨土。

 

       印光大師也曾講到:如果這個行業你能改,就儘量改掉,那樣最好;如果不能改,應該心懷慚愧、常念佛名,將來還可以到淨土去。到了淨土之後,我們就要發菩提心回來度那些被我們宰殺、切割的眾生。不然的話,冤冤相報何時能了?

 

3、賣衣紙是否障礙往生?

       問:我的行業是賣衣紙的,這個行業對往生有沒有障礙?

 

       答:賣衣紙我還不知道是什麼行業。(蓮友答:「衣服的衣,燒的紙衣服。」)這個行業應該沒有障礙。賣衣、賣紙是給冥界的眾生用的,是吧?那個也沒有什麼障礙。如果說在這方面賺了很多的黑心錢,那就是本身的良心不太好,如果是正常買賣,沒什麼障礙。

 

4、做神婆的人可不可以念佛往生?

       問:做神婆的人可不可以念佛往生?

 

       答:做神婆,如果念佛就可以往生,如果不念佛就不能往生。曾經做過神婆,現在念佛求生極樂,仍然可以往生。神婆我接觸得不多,如果只是做神婆,沒有正確的信仰,這樣就不能往生了。如果能夠專念彌陀名號,願生彌陀淨土,仍然可以往生的。

 

      神婆,有的專門賺錢,賺死人錢,或者問吉凶禍福,講一些神神渺渺、別人拿不準的話,那就不應該了。

 

5、為什麼不能經常見到阿彌陀佛?

       問:我們為什麼不能經常見到阿彌陀佛?

 

       答:不要說經常見到阿彌陀佛,經常見到中央領導都不容易了。為什麼呢?非我等境界。如果你在中央工作,你可以經常見到中央領導,在一起開會,彙報工作——我們是小老百姓嘛!

 

       阿彌陀佛在極樂報土,我們在娑婆世界,凡夫的業障障礙了我們。

 

       不過,我們雖然不能見到阿彌陀佛,如果我們口稱彌陀名號,阿彌陀佛就在我們頭頂放光加持。大菩薩就能看到阿彌陀佛在我們頭頂,左右觀音、勢至,背後還有二十五菩薩,還有千佛、萬佛、百千萬億佛圍繞我們。雖然我們見不到,但這是事實,大家要相信!

 

       我們不能常常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可是常常見到我們。我們口稱彌陀名號,佛就聽到;我們拜佛,佛就見到;我們想佛,佛就知道。

 

       專念阿彌陀佛的人,阿彌陀佛就白天晚上眼睛都不眨地看著你。晚上你在房間睡覺,他也透過蚊帳看著你。這是在《觀經》裏說的,阿彌陀佛率觀世音、大勢至這兩大菩薩日夜常加護念,日夜都來看望我們。

 

       所以,我們見不到阿彌陀佛不是問題,如果阿彌陀佛見不到我們就成了問題,對不對?(蓮友答:「對!」)

 

       善導大師說過: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

 

       又說:

彼佛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就是看到我們,觀察我們。

       又說: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又說:

一一光明相續照,
唯覓念佛往生人。

 

       佛光代表什麼?代表看見,代表尋找。找到我們這些念佛的人。

 

       所以,我們看不見阿彌陀佛沒有問題。如果我們不念佛、阿彌陀佛看不到我們,就成了問題。是不是?(蓮友答:「是!」)是這樣!

 

6、臨終總是回憶往事能否往生?

       問:捨不得平時的生活,臨終時有回憶,可以往生嗎?

 

       答:大概他平時過得比較幸福,比較富貴,他就覺得「我捨不得」,到臨死的時候,老是回憶人生。像這樣能不能往生?這樣就有一點危險。就看我們的心,如果我們真的願生極樂世界,就能往生。因為我們是凡夫,比如說在這個世間又做局長,錢又賺了一大把,兒子又孝順,當然有點捨不得。可是到臨終的時候捨不得也要捨了,兒女也要離我們而去,當官也退休了,發財錢也帶不走,一雙空手見閻羅。這個時候,有智慧的人就會判斷說:「哎呀!還不如到西方極樂世界!」能發此心,也能往生。如果這個時候還愚癡,「哎呀!我的兒啊,我的錢啊,我的房啊,我的……」一大堆,那就會障礙。所以,主要是看我們的心是不是決定要往生。我們平時可能又想往生、又想世間福報,凡人都是這樣。但是當二者只取其一,所謂「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時候,二者只取其一,大家取哪一個啊?取往生還是取兒女啊?(蓮友答:「取往生!」)那樣就能往生。兩個不能同時取,只取一個,我們取往生,那樣就能往生。

 

       有沒有定下來?(蓮友答:「定下來了!」)

 

7、臨終如果念不出佛怎麼辦?

       問:臨終等待阿彌陀佛接引的時候,四大分離、念不出佛怎麼辦?

 

       答:專修念佛的人,還沒有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提前顯現出來,不是等到我們在那裏像一條魚一樣大口喘氣,阿彌陀佛才顯現。臨終的時候,能念佛就念佛,如果念不出來,舌頭發硬了,或者因為別的障礙念不出來,那我們就安靜地等待佛來接引我們到西方淨土,沒有障礙的。佛光會加持我們,自然而然地攝取我們到阿彌陀佛的七寶蓮花上面,一剎那之間就到了極樂世界,下了蓮華寶台,很自然,很快!

 

8、成佛以後做什麼?

       問:請問成佛以後要做些什麼?

 

       答:成佛以後,只做一件事,就是度眾生,廣度十方眾生,讓大家都到西方極樂世界。

 

       比如說問這個問題的蓮友,你成佛了,你有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那做什麼呢?你用天眼通一看,「哎呀!我過去的父母、兄弟、朋友,他們還在那裏做生意賺錢,好辛苦。我要用神足通來度化他們!」所以,成佛的目的是要度眾生。

 

9、家庭同修會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問:請問,一個彌陀家庭同修會要具備什麼條件?

 

       答:問的問題不大明白。可能是兩方面的含義。如果說是一個佛化家庭的話,至少我們這個家庭信仰相同,大家都念阿彌陀佛,都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成為佛化的家庭,淨土化的家庭。

 

       如果是同修會,也是一樣的,信仰要一致,不然就不能共修。還要有一定的規範,大家共同遵守,不然這個團體就會渙散。同時,我們加入這個團體,自身的三業行為一定要謹慎,不然的話,就會成為一粒老鼠屎敗壞一鍋粥。念佛同修會要有規矩,大家要共同遵守。

 

10、細菌屬於有情眾生嗎?

       問:細菌屬於有情眾生嗎?

 

       答:細菌屬於有情眾生。

 

       那我們可不可以吃呢?吃了算不算殺生呢?吃細小的微生物也算。如果喝一杯水,裏面就有很細小的微生物,只是我們肉眼看不到。阿羅漢都有天眼,佛說不可以用天眼來觀看。如果用天眼一觀看,裏面太多了,就不能喝了。肉眼看不到就算了,因為我們不是聖人,只能如此。這也只是就我們能做到的,做到哪裡算哪裡。不然的話,我們都不能呼吸了,一吸氣,細菌就吸進去了。

 

       包括我們的身體,都有很多細菌。有一次我拉肚子,醫生一檢查,說:「你肚子裏的菌群不平衡。」然後就開了補菌群的藥片,一片下去有多少億細菌。我就想到佛說我們的身體是一個蟲窩。可見這個身體不是我們自己的,是和裏面的很多細菌共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

 

11、吃三淨肉的人念佛可以往生淨土嗎?

       問:吃三淨肉的人念佛可以往生淨土嗎?

 

       答:大家說呢?可以!吃三淨肉的人念佛也能往生淨土,因為他也是「十方眾生」;沒有吃三淨肉的人,念佛也可以往生淨土。

 

       不過還是鼓勵大家吃素,有條件儘量吃素。

 

12、如何超度亡靈?

       問:如何能夠超度亡靈?

 

       答:超度亡靈的辦法很多。各宗各派都有辦法,都有相應的功效。其中最殊勝、最有效的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我們一念佛的時候,佛的光明就在我們周圍;亡靈正在陰陽交錯的關頭,或者在陰界,前途茫茫,神識漂泊不定,內心淒苦難安,就好像在渺無人煙的茫茫荒原中。這個時候我們一念佛,佛光就照耀過來,就有溫暖,就有光明,就有安慰,就能掃除恐懼。而且阿彌陀佛的形象就能顯示出來。我們想一想,在那個時候看見了佛,心裏是什麼樣的感覺啊?哎呀!馬上就跟著走了。所以這個時候念佛,效果非常明顯。以念佛超度亡靈最殊勝。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貴州有一位居士叫陸通燕,一歲的時候她媽媽就去世了。所以她根本就不知道她媽媽長的什麼樣子。等她長到三十多歲的時候,她的爸爸也去世了,這個時候她已經念佛了,所以她就請一些蓮友到家裏念佛超度她爸爸。

 

       蓮友們也很虔誠,一七、二七、三七,七個七都去,其中第五七的時候去的人最多。她夫妻二人就跪在前面,也設了一個牌位,寫上她爸爸的名字,「佛力超度我父親某某往生西方靈位」。同時想到她媽媽也去世了,附帶地給她媽媽也寫了一個,「佛力超度我母親某某超度往生西方靈位」。

 

       這樣夫妻兩個就跪在靈位前念佛(有一幅阿彌陀佛的像),後面很多蓮友也在念佛。她們都是專修念佛的,其它經咒通通都不念。

 

       念著念著,陸通燕眼前就顯現一幅景象:就看見一條溝,一條黑水的溝,一開始只有一尺寬,慢慢就擴大了,變成一條河,兩三丈寬,然後四五丈寬(她在那裏跪著念佛,看見這個景象),從河當中就噴出一朵水花,像噴泉一樣。接著,一個巨大的水柱就噴起來,「嘩」上來了,上面有一個女人,披頭散髮,渾身潮濕,從污水河裏升起來,然後就到了岸邊,這才看清她穿了一身白衣服。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就來到空中,然後下面的女人就被觀世音菩薩接到蓮花上面。陸居士又看見她的爸爸在西邊更遠的天空,也坐在蓮花上。然後兩個人一道隨著觀世音菩薩,坐著蓮花往西邊而去。

 

       「這個人是誰呢?」她一時想不起來。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她媽媽。她媽媽有一張照片,穿了一身白衣服,就是那個形象。

 

       陸居士的媽媽已經死了三十多年,是超度她父親的時候,順便超度她。

 

       我們看看,多麼殊勝!她母親可以講這三十多年在地獄裏的污水河當中,可是因為念阿彌陀佛,就從水裏噴上來,被觀世音菩薩接到西方極樂世界。

 

       殊勝不殊勝?(蓮友答:「殊勝!」)

 

       超越不超越?(蓮友答:「超越!」)

 

       所以,超度亡靈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方法很重要,心情也很重要,我們念佛要虔誠,如果不虔誠,功效就比較弱。

 

       總之,方法是念佛,心情要虔誠。

 

13、怎樣增強念佛的信心?

       問:在生活中怎樣感受佛的光明和慈悲,增強念佛的信心?

 

       答:一方面要熏習教理,看有關這方面的祖師大德的開示。另一方面要確實感受到人生是苦。知道人生是苦,就知道阿彌陀佛的光明和慈悲。

 

       像我們這樣的苦惱眾生,生、老、病、死苦,貪瞋癡、五欲具足,煩惱熾盛,阿彌陀佛不跟我們計較,無條件地救度我們,這慈悲不慈悲?(蓮友答:「慈悲!」)

 

       比如說我們念佛,心也不清淨,即使念佛心不清淨,佛也要救我們——慈悲不慈悲?如果讓我們念佛念到沒有妄想雜念才救我們,那就不慈悲了,對不對?如果我們念佛起了妄想雜念,一想:「哎呀!佛太慈悲了!像我這樣子的念佛,有妄想雜念也能得救。」

 

       如果我們持戒沒有清淨,我們就想到說:「佛太慈悲了!像我這樣子的吃素又不全面,持戒也不清淨,工作還忙,心裏面還起一些貪瞋癡的想法,佛也救,真慈悲!」

 

       所以,越是知道我們是造業凡夫,我們就越能體會到佛的慈悲!

 

       像一個病人,他怎麼知道醫生慈悲呢?他知道自己病重,就知道醫生慈悲;如果不知道自己病重,還以為自己是運動冠軍,那就不知道醫生的慈悲了。

 

       所以,要通過體會人生無常,知道我們是造罪、造業、必然墮落三惡道的眾生。阿彌陀佛主動、平等、沒有條件地把我們救到西方,跟大菩薩一樣平等成佛,你說佛慈悲不慈悲?

 

       大家到北京去,中央領導有沒有出來接見我們?沒有,對不對?你往生的時候,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親自來到你家那個小佛堂,來到你那個小茅屋,來到你那個病床的旁邊,不嫌你污穢,不嫌你長得又老又醜,帶領那麼多大菩薩親自來接引你,慈悲不慈悲啊?(蓮友答:「慈悲!」)慈悲啊!所以佛的慈悲說不盡、道不完。這個大家慢慢體會。太慈悲了!一想到這些就覺得太慈悲了!

 

14、淨土宗怎樣理解「歇即菩提」?

       問:有人說:「心掛在佛號上,念念不忘,就是禪宗的『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怎樣理解?」

 

       答:是有共通之處。當然,跟禪宗講的「心即菩提」還是不一樣的。禪宗講的「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菩提」就是覺。我們每天起心動念,妄想紛飛,遮蓋了我們本來的佛性。如果我們的妄想雜念能夠止息下來,當下我們的本覺佛性就能顯現出來,所以叫「歇即菩提」,歇下來就是菩提了。

 

       念佛法門不這樣講,不過也有共通的地方。歇什麼呢?歇下那種要靠自己修行達到某種程度才讓阿彌陀佛救——歇了這個心,把這個心歇止,我們就以目前這樣的狀況、這樣的身份、這樣的條件來念阿彌陀佛,就被阿彌陀佛救度,就被阿彌陀佛救到了。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菩提,我們這樣念佛就得救、就往生、就成佛。所以,歇去我們靠自力的心,完全仰憑阿彌陀佛,就能夠往生。       

 

15、稱念六字與四字有什麼區別?

       問:稱念六字與四字有什麼區別?

 

       答:念的都是一尊佛。「阿彌陀佛」也是這尊佛,「南無阿彌陀佛」還是這尊佛,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兩尊阿彌陀佛,只有一尊阿彌陀佛,對不對?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沒有區別。從完整度來講,念六個字比較完整。至於說「南無」兩個字,「南無」是歸命。如果我們用歸命的心來念,即使念四個字,也是六個字。我們念佛,要歸命阿彌陀佛。所以,雖然念的是四個字,也是六個字。雖然「南無」兩個字省略沒念,但是南無——歸命的心不可以沒有。我們念佛是仰靠彌陀的救度,所以,不論念幾個字,都是靠佛力,不是靠我們到底念幾個字去往生。

 

       不過,我們念六個字、有「南無」比較完整一些。

 

16、凡夫有錯也可以往生報土嗎?

       問:請問師父,我們平常在生活中,講錯話、做錯事也不少,這也可以念佛入報土嗎?

 

       答:當然可以!誰不講錯話,誰不做錯事呢?我們是凡夫,如果以佛法為標準,起心動念都是錯。因為我們都是我執、我見,都有貪瞋癡三毒沒有消除,這是根本錯。至於錯話、錯事,所謂「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我們講錯話是口業的錯,做錯事是身業的錯,之所以有錯話、錯事,是因為我們內心有貪瞋癡的煩惱。根本錯了,枝葉就錯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貪瞋癡煩惱啊!

 

       「凡夫入報」就是這樣的凡夫稱念彌陀名號,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而往生報土,不是靠我們的能力。

 

17、往生報土是否別有方法?

       問:另外以什麼好方法保證凡夫入報土呢?

 

       答:沒有別的好方法。只要我們稱念彌陀名號,仰仗彌陀本願力,這樣就能夠進入佛的報土,這是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所解釋的。

 

       上午跟大家講雜行有五種,或許有的蓮友聽到之後感到不太愉快,「哎呀!我修了這麼長時間,今天來參加一個法會,本來希望得到表揚、鼓勵,結果給我戴了五頂帽子,說我是讀誦雜行、觀察雜行、禮拜雜行、稱名雜行、供養雜行,戴了雜行的帽子,感到不光彩。」是不是?

 

       其實,說話分兩頭。大家只要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本身就非常難能可貴,只不過我們既然願往生,總是要順阿彌陀佛的誓願、順釋迦牟尼佛的本心為好。所以我們把其它的不順佛本願的修持方法,把各宗各派的方法暫時放下來,依阿彌陀佛本願專稱名號,這樣就決定往生。這個道理要多聽聞、多瞭解才知道。

 

       如果不瞭解這個道理,你叫他專,他也不能專,因為心裏放不下,「我讀了那麼多的經,還有那麼多的咒……」

 

       說實在的,如果你不專修念佛,你讀了八百部經,還丟了八萬部,因為經太多了;你念了一百尊佛,還丟了恒河沙數佛;你念了一百種咒,還丟了千千萬萬的咒。


       如果我們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千佛萬佛、恒河沙佛,千經萬論、一切經論,千咒萬咒、一切咒語陀羅尼,通通都有了,都在這句名號當中。

 

       淨土法門的訣竅就是一個「專」字,淨土法門的訣竅在於專稱彌陀名號。淨土法門講忌諱,只有一個「雜」字。

 

       但是如果不瞭解教理,叫他專,他也不能專;瞭解了道理,叫他雜,他也不願意雜。

 

       像我們的上人,出家都幾十年了,深入淨土法門也是幾十年了,所見的、所聞的、所學的就太多了。瞭解了善導大師思想,才義無反顧地引導我們來專修念佛。叫上人雜,那怎麼可能呢?

 

       善導大師始終提倡一向專念。懂得這個道理,叫你雜,你也不會雜;不懂得道理,叫你專,你也難以專。道理明白了,信仰就堅固了。

 

18、有神識出竅的現象能否往生?

       問:請教一個問題,弟子在半睡半醒的時候,突然間發現自己的神識出了體,其實當時自己在持著佛號,請問這樣下去,以後我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假如神識回不到自己的軀體,怎麼辦才好?

 

       答:這個問題請上人回答。

 

【慧淨法師開示】

淨土宗的宗旨與特色

       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請跟隨我念。

 

       淨土宗宗旨:

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請放掌!

 

       對於上來的「淨土宗宗旨」跟「淨土宗特色」,各位蓮友如果能夠把它背誦在腦海中的話,就會如同一顆優良的種子下種在肥沃的土地上,經雨水的滋潤就能夠順利發芽、生根,逐漸抽枝、開花,進而結果。同樣的道理,若能把這宗旨與特色深刻記在我們的腦海、心田之中,就能夠在法水的滋潤下生信心,長智慧,增法喜!

 

       我們淨土宗是有宗旨的,我們淨土宗是有特色的。一個團體、一個教理,如果沒有它的宗旨與特色,就不能成為一個團體,也無法建立起一個教理體系。如果大家對於宗旨與特色的道理能夠理解的話,淨宗法師剛剛所回答大家所問的這一些問題,自然就能夠獲得解答。

 

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我們這一個法門是講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所以,我們的淨土宗宗旨,第一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就是靠彌陀的慈悲救度,十方世界任何眾生只要願意,都能往生彌陀的極樂淨土,因為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是深願所有一切善惡凡夫都往生極樂淨土,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是不願有一個眾生獨留在娑婆世界,繼續六道輪迴、造罪造業、受苦受難。

 

南無阿彌陀佛——往生的資糧

       各位進一步更應知道,我們現在就已經獲得了彌陀的救度,就已完全地領受了彌陀的功德,因為阿彌陀佛不但曾為我們發四十八大願,也已經為我們建設成就了極樂世界,同時也為我們完成了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功德。這些功德資糧在哪裡?就在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之中。所以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被尊稱為萬德洪名,也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功德,都在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當中;十方三世一切菩薩的功德,也都在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之中;八萬四千諸陀羅尼的功德,也都在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當中。所以由古至今,只有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被尊稱為萬德洪名,其他的佛號,其他的菩薩名號,其他的咒語,都沒有被尊稱為萬德洪名,因為只有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才堪被尊稱為萬德洪名,尤其「南無阿彌陀佛」是十方諸佛之王。

 

阿彌陀佛——諸佛之王

       我們娑婆世界有佛——釋迦牟尼佛,他方世界有沒有佛?也有佛,十方世界都有佛,恒河沙世界都有恆河沙諸佛。可是唯有「南無阿彌陀佛」是諸佛之王,是光明中最極尊。在《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就備加尊崇讚歎阿彌陀佛是「威德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力量,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力量是十方諸佛所達不到的。我們五逆十惡,阿彌陀佛也能夠救我們,但如果我們不信彌陀的救度,也就是不專念彌陀的名號,不願生彌陀的淨土,那阿彌陀佛能救我們嗎?能不能?不能!我們縱然五逆十惡,阿彌陀佛也能救我們,可是如果我們不信靠他,他就沒辦法救我們,因為頻率不相應。

 

逆惡回心,皆得往生

       不過「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念佛人」,他不至於去犯五逆十惡,即使之前犯了五逆十惡,他也會回心轉意。所以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就開示我們說:「以佛願力,(以阿彌陀佛的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也就是說,我們如果過去犯了五逆十惡,那麼就真誠懺悔,然後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樣也能往生極樂世界;即使謗法或者一闡提回心轉意,也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顯示我們這一個法門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十方任何眾生,阿彌陀佛都有能力救度他;可是如果你不願生彌陀淨土,不專稱彌陀佛名,你根本無心嘛!阿彌陀佛怎麼救度啊?

 

任何人都能往生

       剛剛這個問題說:在我們靜坐的時候,或者是似睡非睡的時候,神識出竅了,那能不能往生?

 

       答案就如剛剛所講的,只要是「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百分之百能往生,任何人都能往生。或許有人會有這樣的困惑:我們固然專稱彌陀佛名,可是我們睡覺的時候並沒在念佛,怎麼辦?我們做事情動腦筋的時候不在念佛,怎麼辦?我們起煩惱了、妄想雜念了,沒念佛,怎麼辦?我告訴你,不必為此擔心,你仍將會百分之百往生。為什麼?很肯定的,因為我們是一個專稱彌陀佛名的人,我們是一個願生彌陀淨土的人,我們早就已經獲得彌陀的救度了。

 

煩惱過了,就會念佛

       我們之所以睡覺,是因為我們凡夫需要睡覺,可是睡醒了,我們會不會念佛?我們當然就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對不對?我們必須要為三餐、經濟動腦筋,外出上班、做生意,那個時候固然沒有念佛,可是腦筋動過了,就會又回到專稱彌陀佛名,對不對?我們是凡夫,凡夫的定義是什麼呢?愛妻愛子就是凡、貪名貪利就是夫;有貪瞋癡、有五欲就是凡夫,既然我們都是凡夫,難免都有妄想雜念。我們應知,阿彌陀佛要救度的是凡夫不是聖人,聖人不需要救度,所以我們凡夫就以凡夫的這一種根機來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

 

       我們煩惱過了,妄想雜念過了,我們會不會念佛?就會念佛。所以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不管我們有煩惱、沒煩惱,有雜念、沒雜念,心清淨、不清淨,不管這一些的。一句彌陀相續念,一切雜念不管它。常常念佛,自自然然妄想雜念就會比較少;常常念佛,養成念佛的習慣,就會喜歡念佛。在那個時候,以前喜歡看電視,看連續劇,以前喜歡跟人家閑言雜語,現在就感覺到看電視沒有味道,連續劇沒有法味,閑言雜語不喜歡了,轉而會喜歡念佛了,就會這樣。這個就是「熟處轉生,生處轉熟」。不過如果是「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人,不管他的念佛習慣養成到了什麼地步,都同樣百分之百往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求我們往生

       我們的往生是我們求阿彌陀佛呢?還是阿彌陀佛求我們的?是阿彌陀佛求我們的!這就如同我們的兒子從小離家出走了,是父母求他回來呢?還是兒子求父母讓他回來?當然是父母求他回來,對不對?所以我們要想,我們這一個法門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是彌陀要求我們往生他的極樂世界,如果能夠這樣想的話,我們就安穩了。

 

       所以,剛剛那一些問題本來就不成問題,一點都沒有問題,若有問題就是對我們淨土宗的宗旨、特色還不夠瞭解,自己為自己設下種種沒必要的門檻、堵上種種莫須有的條件障礙。

 

阿彌陀佛的救度主動、平等、無條件

       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主動而來的,是平等沒有差別的,是沒有任何條件的。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為我們發下四十八大願,也是他主動的,而不是我們要求他為我們發的;阿彌陀佛為我們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也是他主動的,不是我們拜託他為我們累積功德的;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是十方眾生平等,不是說你是出家人,往生比較可靠;你是在家居士,往生不可靠。不是這樣的,如果這樣,就不是佛。

 

       佛的定義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冤親平等、自他一體;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主動、平等,而沒有條件的。為什麼?各位想想看,我們信阿彌陀佛的救度,需不需要花錢?不需要。我們專稱彌陀名號,是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佛,也不必特別的費時間;我們願生彌陀淨土,也是從我們內心而生,也不必特別的費功夫,所以沒有任何條件。因為阿彌陀佛要救度的是十方一切所有善惡眾生。

 

       所以我們大家往生有份。對不對?(對)這個叫做「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既然往生有份了,就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恭送法師】

       各位蓮友,娑婆世界的相聚是短暫的,只有極樂世界的相聚才是永恆的。我們的慧淨上人、淨宗恩師很快就要離開中山了,很快就要離開這裏了。但是他們雖然身體離開了這裏,卻把阿彌陀佛的淨土教法留在這裏,留在每一個念佛人的心中!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依教奉行,讓我們以阿彌陀佛的六字聖號來恭送我們的上人、恩師吧!

 

       南無阿彌陀佛……

 

【慧淨法師補充】

有阿彌陀佛在安排

       有一句話說:「有志竟成」。又說:「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或是:「人有誠心,佛有感應。」今天能夠這麼成功、這麼圓滿,信眾這麼多,這麼熱烈。台、港、澳,還有中山、廣州、佛山,以及其它江門、順德的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這就是蔡居士他們誠心的感召。所以我們只要有誠心,宏法事業因緣就能夠達成。為什麼?因為背後有佛在安排、在主持。

 

       所以說,「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本來我們從弘願寺出發時,行程中並未有規劃要到這裏來的,是在不到一個星期之前,種種的因緣促使我們非有這個規劃不可。由此可見,我們的種種行止,背後都有阿彌陀佛默默的在安排、運作、協助。當然也因為蔡居士他們有這個心願,如果沒有這個願也就沒有這個緣了。

 

如果我們不專心依靠,就得不到救度

       所謂「自助人助,自助天助」,如果天要助我們,阿彌陀佛要救我們,可是我們不願意,那就不能圓滿達成了。所以我們常常強調這個法門是阿彌陀佛要來救度我們的法門,可是如果我們不依靠他,或是不專心地依靠他,所依靠的是不但依靠這個法門,也依靠那個法門;依靠這尊佛菩薩,也依靠那個咒語,很雜很雜。如是因如是果,因若不純,果就不純,是雜因怎麼能夠感到正果呢?

 

往生正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我們應明確肯定,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只有一個——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謂一向就是早課是念佛,晚課也是念佛。不是說早課誦《普門品》,晚課誦《彌陀經》,中午之前念觀音菩薩,中午之後才念阿彌陀佛,這樣就不是一向了。我們不管是為現生福報也好,為將來往生也好,都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要因為我們為了現生福報,所以就念藥師佛,或者文殊智慧咒,或者地藏滅定業真言,或者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等到臨終了,才來念佛就好,若這樣,就不是一向了,進說言之,即使超度我們的祖先,也是專稱彌陀佛名,不雜修雜行,這個叫一向,這個就是專,總之,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善導大師開示我們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簡單不複雜

       我們這一個法門是易行道。易行道就是行法簡單。為什麼?一向專念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不複雜,這樣就可以往生,不是要誦很多的經,拜很多的懺,念很多的佛菩薩,持很多的咒語,做很多的功德,才能夠往生,如果那樣就不簡單,也就不容易了。

 

念佛是唯一的往生正因

       所以凡事要求什麼果,必先種什麼因。有什麼因,必成什麼果,如是因如是果。念佛是唯一往生的正因,所謂正因就是百分之百,有什麼因,必定成什麼果,也叫做正定業。正定業跟不定業、跟邪定業相對的。

 

正定業、不定業、邪定業

       「正定業」就是百分之百能夠往生的,必定往生的,不會有差錯的。

 

       「不定業」是不一定能往生,或者能往生,或者不能往生。

 

       「邪定業」是完全不能往生的,因為他不是學這個法門,是學禪宗、密宗、其它宗派的,求人天福報,或者是求下輩子還要來當人,還要來學佛,生生世世在這個娑婆世界修行的,那就屬於邪定業。這個邪不是邪惡的邪,這個邪是表示它不屬於這一方面的因。

 

       總之,如果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都是專念彌陀名號,這樣就屬於正定業,百分之百必定往生;如果我們願生彌陀淨土,可是除了念佛以外,還認為必須要誦這部經,拜那部懺,念這尊佛、念那尊佛,持這個咒、持那個咒,才有功德來往生的話,那麼你所作所為就成為不定業。因為行法不專,雜了。因既不純正,怎麼能期望得到純正的果呢?

 

簡單的同時,又有殊勝的利益

       所以我們這一個法門的簡單容易就在於只要專稱彌陀佛名。不單如此,簡單的本身,又兼有殊勝的利益,如果簡單而功德不殊勝、利益卻不廣大,這個簡單就沒有價值了。對不對?持五戒只能再生而為人,十善圓滿只能生而為天——天人,可是人的果報、天的果報,這一種利益都不廣大,因為還在三界六道輪迴之內,所以它的利益不殊勝,同時它的因也不容易,五戒我們都持不清淨,何況十善呢?而阿彌陀佛這一個法門,只要稱念阿彌陀佛就好,方法簡單,即使五戒沒有圓滿,十善也修不來,仍皆不妨礙我們往生,而且它的利益是直接讓我們離開六道生死輪迴,直接進入彌陀的報土。這個利益大不大?所以在修行的方法來講,它簡單;就獲得的利益來講,它殊勝。

 

善導大師開顯純粹的淨土法門

       這一種純粹的淨土法門,這一種教理思想,是誰開顯出來的?是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善導大師所開展這個教理,是完完全全依據淨土三經,依據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的傳承,純粹的、不夾雜他宗他派的教理在裏面,所以能夠正確顯現出我們這個法門之所以稱為易行道的這個「易」的特色。換言之,如果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修的方法讓我們感覺到不容易,那就不是我們這個純粹的淨土法門了。

 

淨土法門有一把尺——「易」

       所以純正的淨土法門有一把尺,是不是純粹的淨土法門,就用這一把尺來量量看。合乎這一把尺的,就是純粹的淨土法門,不然就不是純粹的。這一把尺是什麼?就是易行道的「易」,易是淨土宗的旗幟。「易」就是簡單不複雜;「易」就是容易不困難。若是即使也說簡單,但也有人做不來,那就沒資格稱為「易」了,而我們這個純正的淨土法門則是既簡單又容易,每一個人都做得來。怎麼樣容易呢?「乃至十念」都能往生,也就是說即使一生造惡,臨命終時,才念乃至十聲的佛號,也能往生,乃至五聲、三聲、一聲、一念都能往生,所以它徹底的容易。所以它既簡單又容易,既容易又簡單,這個叫做「易行道」。

 

難行道好比步行,易行道如同坐船

       釋迦牟尼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但只有彌陀救度的法門是易行道;除了這個法門以外的任何法門,龍樹菩薩說它們都是難行道。「難行道」好像「步行」走遠路,非常的「苦」,而且能夠到達的,千萬修行人中難得有一個。「易行道」則如同「坐船」很「安樂」,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人修萬人去的。為什麼這個叫做易行道?因為背後有阿彌陀佛的佛力在運作,我們只要輕輕鬆鬆地、虔誠地念南無阿彌陀佛,自自然然地就已經靠上了阿彌陀佛的力量了。因為是阿彌陀佛的力量使我們往生,所以不是看我們念佛的功夫成就了沒有,也不是看我功德的累積夠了沒有,不看這一些。我們只要願生彌陀淨土,此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已經獲得了彌陀的救度,領受了彌陀的功德,坐在彌陀的本願船中了,這個才能安穩人心啊!否則的話,我們即使現在發願願生極樂,也專稱彌陀佛名,可是由於沒有累積種種的功德,往生還不能決定,還要等到臨終的時候,才能決定我們能不能往生,那豈不是一輩子的修行都在苦惱、不安之中?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阿彌陀佛不是這樣的,阿彌陀佛發願要安我們的心,消除我們的苦惱,所以阿彌陀佛說:「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阿彌陀佛是要來安我們的恐懼。

 

       我們的恐懼、不安,我們的苦惱很多很多:不僅身體病痛苦惱,老邁苦惱,夫妻感情不合、兒女不孝順也苦惱,家庭不美滿就苦惱,事業不順利、人事不和諧也都讓人苦惱。人生的苦惱很多,但是那一些苦惱都還是枝末的苦惱,不是根本的苦惱,有一個根本的苦惱,這個根本的苦惱如果解決的話,那一些枝末的苦惱就都能夠全部得到安慰,就不成為苦惱了。根本的苦惱是什麼?是生死輪迴,生死輪迴才是根本的苦惱。

 

       我們坐在飛機上,空中小姐服務很親切,飛機上也有很多美食佳餚可以品味,有很多東西可以享樂。這樣的話,大家在飛機上一定能得快樂、幸福,對不對?可是這一部飛機若沒有著陸點,用油是越來越少了,快要燒完了。你坐在飛機上,會因為空中小姐熱情服務,飛機上種種享受,而仍覺得安心滿足嗎?快樂嗎?不能快樂,不能滿足!那個時候只想,只要這部飛機能有個著陸點,我什麼都沒有,我也會覺得快樂、幸福。不然飛機沒有著陸點,汽油快完了,汽油一完就必定墜入大海之中。

 

       假若人生榮華富貴、功成名就,但是死了之後,沒有一個安穩的歸宿,這樣你還能快樂嗎?不快樂!誰能右手抱著黃金,左手握著白銀,歡喜地去見閻羅王呢?不可能的。阿彌陀佛說一切的恐懼,包括生死輪迴的根本的恐懼,要替我們拔除,讓我們獲得大安心、大滿足,這個就是彌陀慈悲救度的願力啊!

 

把握淨土法門的核心

       如果我們都已經願生彌陀淨土了,卻心中有所不安,那就表示我們沒有真正的掌握到純正的淨土的法門要領,也就是尚未掌握到真正淨土的核心。

 

       純正的淨土法門核心就是彌陀慈悲的救度。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是彌陀救度的法門,不是靠我們的功夫、功德來迴向往生的法門。

 

往生的功德資糧——南無阿彌陀佛

       那彌陀的功德在哪裡呢?在六字名號裏。六字名號是萬德洪名,是往生的功德資糧,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獲得了救度,就擁有了功德,也就是說我們只要專稱萬德洪名,那麼,到極樂世界成佛的功德資糧就已通通具足了。當然我們專稱彌陀佛名,不是為了現生的富貴,或者是下輩子再來做人,或者到陰間裏有錢用,或者是到天上享受天福,都不是,是為了願生彌陀淨土。

 

       總而言之,我們這個法門很簡單——是易行道,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已經接受獲得了彌陀的救度,就已領受彌陀的種種功德,就必定往生彌陀淨土。

 

總結特色

       淨土法門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往生的事業就已經成就了——往生有份。而且到了極樂世界就不退轉,皆是阿鞞跋致,而且都是等覺菩薩,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親近同行善知識

       既然這個法門這麼好,所以在此勸大家從今之後,要時常親近這個法門的善知識,要專聽這個法門善知識的光碟,要專看我們編的這一套書。如果不是我們編的這一套書,就暫時擱著不用看,如果不是我們這個法門善知識的光碟法音,我們就暫時不要聽。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凡夫,還沒有分辨的能力,往往會覺得這個也好,那個也不錯,這樣心就雜了,心雜的話,行就跟著雜,往生就不確定了。我們心中要明確堅定,這個目的是不可以妥協的,什麼目的呢?就是往生彌陀淨土,往生這件事情不能妥協,不能商量的,確定明白百分之百能夠讓我們往生的,就只有我們這一個法門。所以我們什麼都可以妥協,可是專修這個法門,也就是專看我們這個法門的書,專聽我們這個法門的光碟,以及一向專念,這是不能妥協的。

 

       人家如果說,某人他另有某一種殊勝奇妙的法,那我們不聽、不接受,為什麼?太危險了!現在是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都以各自的感受、體驗來解說這一個法門,都不是專一純粹的依據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這一個法脈傳承。

 

平凡、平實、平常、平淡

       如果是專依這個法脈傳承的話,他就會守平凡、平實、平常、平淡之道,就不會故弄玄虛,也不會炫異來惑眾,或是故意炫耀玄妙奇特,就會老老實實地只是念佛,不會奇特地去變怪。

 

       就佛法而言,真正最高深的法門,往往就是最平常的,我們這一個法門就是既高深又平常的。也可以這樣說,最有智慧的人,其實也是最平凡的人。如果不能安於平凡,不能守愚念佛,那一定是會偏離這一個法門,一旦偏離這個法門,往生就不確定,豈不就危險了?所以任何事都可妥協商量,唯有往生這一件事情不能妥協商量。專學我們這個教理這個法門也不能妥協商量,我們要有這個智慧。

 

       我從臺灣來,臺灣的佛教在弘傳上比大陸還要早好幾十年,我出家三十幾年了,而且出家之前就開始吃素看經,早晚打坐念佛,毫無其它的興趣,也不會去涉入其它的娛樂場所,這幾十年一路走來,也涉獵很廣,所看的也蠻多。凡是好奇好妙的,都不是很有智慧,凡是守平凡、平實、平淡的,其實才是真有智慧。

 

大智慧、大福報、多善根、多福德

       我覺得蔡居士她其實是很有智慧的,為什麼?她雖學佛不久,但一學佛之後就遇到我們這個法門,一遇到就能夠相信、就能夠肯定,從此之後,人家再怎麼影響她,她都毫無動搖。這個如果沒有大智慧、沒有大福報,能夠做得到嗎?做不到的。

 

       博士,一個博士兩個博士,好幾個博士的學位,有沒有智慧?大哲學家有沒有智慧?佛教講智慧,不是用學位來衡量的。你有好幾個博士學位,你得了什麼哲學諾貝爾獎,所以你很有智慧,不是這樣說的。什麼是智慧呢?釋迦牟尼佛說你相信善惡報應就是智慧,你相信三世因果就是智慧,你相信六道輪迴就是智慧,你相信人都有佛性就是智慧,你相信佛性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的就是智慧,你相信人人能夠成佛就是智慧。所以,有智慧與否,無關你認識字不認識字,有沒有文化,是小學畢業、國中畢業、高中大學畢業,是與這一些不相關的。

 

       我們都是相信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對不對?(對)。我們都相信我們都有佛性,所以我們將來也能成佛,對不對?(對)。所以大家都是有智慧的人。也都是有福報的人。而且在所有八萬四千法門當中,能夠遇到彌陀救度的法門,能夠肯定相信彌陀救度的法門,這一種智慧更不是小智慧,而是大智慧,對不對?(對)。而且是大福報啊!小福報的人是遇不到的!

 

       你看學佛的人多不多?也不少。遇到我們這個法門的人多不多?不多。在這麼多學佛者的當中,只有我們少數人遇到這一個法門,我們如果沒有大福報,能夠遇到、能夠肯定嗎?所以我們是有大福報的人,我這樣說都有經典依據的。

 

       念佛簡單不簡單?簡單,但不容易相信,對不對?(對)可是《阿彌陀經》裏面講,往生極樂世界,如果少善根少福德是不能往生的,需多善根多福德。但是《阿彌陀經》裏面並沒有講什麼是少善根?什麼是少福德?只講「執持名號」即是多善根、多福德。因此我們能夠信受這個法門,專稱彌陀佛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多善根、多福德。對不對?(對)所以,我們這個法門真是太簡單了、太容易了、又太殊勝了,功德太廣大了。我們只要相信這個法門,我們就是大智慧大福報;我們只要執持這個法門,受持這個法門,我們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大善根大福德。

 

佛教的大慈大悲

       佛教是講慈悲的,慈悲有三種,一種是小慈小悲,一種是中慈中悲,一種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只有佛才有。因為佛要廣度所有一切眾生,佛有這個愛心廣度所有一切眾生,也有這個能力救度所有一切眾生。如果說雖有愛心救人,但沒有那個救人能力,那也達不到救人目的。反過來,如果有這個能力,可是他沒有愛心也達不到救人目的。所以不但要有愛心,也要有能力,因此佛教就講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既有大慈悲救度,想救十方眾生,也有大願力能夠救度十方眾生,這個就是佛教。對不對?(對)。

 

       專稱彌陀佛名,人人都往生極樂世界解脫生死輪迴,豈不是達到了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就是達到了大慈悲大願力,對不對?那我們即使沒有慈悲、沒有願力、沒有能力,可是我們自信教人信,把這個法門推廣出去,豈不是我們自己無形中也有了大慈悲大願力,是不是?(是)。所以我們這一個法門,能相信就是大智慧大福報,能受持就是大善根大福德,能介紹就是大慈悲大願力。對不對?(對)

 

佛的稱讚才可貴

       提到智慧,如果是老師稱讚我們有智慧,那並不可貴,教授稱讚我們有智慧也並不可貴,若是佛來稱讚我們有智慧,這才可貴啊!對不對?(對)。我們只要念佛,釋迦牟尼佛就稱讚我們是芬陀利花,可貴不可貴?(可貴)。為什麼?世間的人不管他有什麼學位,有什麼官銜,再怎麼樣稱讚我們,他們畢竟也是要去見閻羅王的人,凡夫的稱讚那有什麼可貴?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他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他稱讚我們這個就非常尊貴了。所以我們不用期盼世間人來稱讚我們,我們只要念佛,自自然然十方諸佛就主動地、歡喜地、異口同聲地來讚歎我們說:「某某人啊!你真是人中芬陀利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跟你當法友啊!」你看,我們只要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突然間地位就大大提高了,提高到什麼程度啊?提高到跟觀音菩薩、勢至菩薩、等覺菩薩一樣那麼高。你說可貴不可貴啊?(可貴)。

 

       阿彌陀佛要來迎接我們之前,觀音勢至兩位大菩薩先到。這就如世間的皇帝、總統、主席到達之前,文武百官就會先來一般。所以我們念佛之人,都在彌陀的光明攝取當中,都在觀音勢至的護持當中,都在二十五位菩薩的擁護當中,天神也好,地祇也好,都會恭敬我們念佛人。

 

作為一個盡孝的人來念佛往生

       我們如果持五戒、行十善,我們如果對我們的父母不只是一百二十分的孝順,那天神都擁護你,你將來必定生天。一個用心盡孝的人,如果將來不生天,我替你墮落地獄。

 

       所以,不止對父母要一百分的孝順、一百二十分的孝順,儘量要兩百分的孝順。

 

       雖然盡孝的自然果報可以生天,但我們是要往生極樂世界的,所以要一向專稱彌陀名號。我們會不會因為專修念佛而放棄孝道?不會!我們是作為一個盡孝的人來念佛往生。這樣就有彌陀的加持、菩薩的護衛,還有善神對我們保護、恭敬。

 

彌陀怎樣對我,我當怎樣對人

       還有,我們念佛人,阿彌陀佛是怎麼樣愛護我們,我們就要怎樣愛護人家;阿彌陀佛怎樣原諒我們,我們也要儘量怎樣原諒人家。

 

往昔所造諸惡業

       我們這一輩子所受的苦樂禍福,百分之一百是從我們前輩子所帶來的。那我們前輩子生生世世以來帶來什麼?我們來清算看看。我們有沒有殺過人?生生世世有沒有殺過人?有殺過人嗎?這方面也許大家都不知道了,那就轉個方向來說,我們生生世世以來,有沒有吃過很多的活物,有沒有?吃過很多的雞、鴨、豬,有沒有?(有)。我們生生世世以來,有沒有欠債不還?(有)。有沒有偷人家的錢財、東西?有沒有?(有)。我們生生世世以來,做人家丈夫的時候有沒有在外面尋花問柳?(有)。我們生生世世以來,當人家太太的時候,有沒有紅杏出牆?(有)。我們生生世世以來,有沒有騙人?(有)。我們這輩子有沒有騙人過?(有)。有沒有背後說人家的是是非非?(有)。

 

三世因果,逆來順受

       既然這樣,那我們這一輩子如果說被太太抱怨、被丈夫謾罵,那是不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是不是?(是)。那你能夠計較嗎?他加之於我們的,都不止我們生生世世以來加之於他的,對不對?所以我們不應該計較,要抱著一種阿彌陀同情我們、原諒我們、不跟我們計較,我們也同情他、原諒他、不跟他計較,好不好?(好)。其實不是我們原諒他,是要求他原諒我們。他如果不原諒我們的話,我們要還他的債,給他千刀萬剮都還不完。所以說丈夫欺負我,對我不好,我很苦惱!你能苦惱嗎?不能苦惱,要逆來順受,隨緣消業。

 

       人的相聚就是因緣,沒有因緣的話,他怎麼會來當你的丈夫欺負你呢?她怎麼會來當你的太太折磨你呢?天下男人這麼多,當初父母反對妳嫁給某某,可是妳偏偏要嫁給某某,非他不嫁,這個就是業力。

 

       我們用盡腦筋投資股票,可是人的千算,不如天的一算。如果我們有那個福德,我們再怎麼樣的投資,都不會敗、都不會倒,就是我們生生世世以來偷人財物,或欠而不還,所以自自然然地就會這一輩子被虧、被倒、被盜,這個也就是前世帶來的。所以學佛的人要先相信善惡報應,三世因果。一個深信因果的人,他在這個世間上,不管是窮通禍福,他永遠不會怨天,不會尤人,永遠不會以牙還牙,冤冤相報,他會逆來順受。

 

知因果

       所以我們即使念佛,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心有法喜,可是如果不瞭解這一些道理,也會自生苦惱。我們不瞭解因果,不能包容,不能同情,不能原諒,凡事都挺情緒,凡事都跟人家不和,那等於右手在掃地,左手在灑灰塵,對不對?(對)。這就好像肚子餓了,你就應該吃飯嘛!那你故意不吃飯,結果胃搞壞了;天氣冷了就要加衣服,你不加衣服,結果感冒了;你跟左右鄰居本來就是要和睦相處的,有好的東西跟左右鄰居結一結善緣佛緣,結果你都不是。然後你就怪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我有念佛,你怎麼還讓我有胃病,還讓我感冒,左右鄰居也與我不和。」不能怪阿彌陀佛,是我們做人做得不好啊!所以我們即使念佛,可是生活起居,也要規律正常;為人處事,也要儘量地謙卑柔和,凡事要能夠對他人恩慈體貼。

 

行布施

       還有,我們要怎麼樣做才能事業順利呢?要多布施,把薪水撥出十分之一來供養三寶,或者是布施貧窮困苦,這樣的話,剩下的十分之九的薪水才是真正自己的,不會被倒。那如果自己不肯撥出十分之一來布施的話,這十分之十的薪水不完全是自己的,會被虧被倒。這樣大家瞭解嗎?這是保富致富的方法。甚至看到別人有所需要,你把你的本金拿出來給他,這樣的話,在該死的地方你不會死,在不能活的地方你會活,有災難的時候,你一定能消災免難。為什麼?通常我們布施都是拿利息布施,我們的本金都捨不得。居然連你的本金也捨得,也肯施捨出來,那這樣天地神祇一定保護你,何況我們這一種心,是合乎佛教的菩薩心腸,更有佛菩薩護法神的護佑。

 

阿彌陀佛在我們心中做主人,自然向善

       我們這一個法門雖然講往生的正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就完全具足了;但由於我們體會到彌陀對我們的悲心,對我們的愛心,對我們的犧牲奉獻,對我們的寬諒不計較,因此我們也自自然然地能夠行六度,也自自然然地自動布施,自動地行忍辱,自動地不為非作歹。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雖然未刻意地強調五戒十善,六度萬行,可是自自然然地就會從我們的內心產生要來持五戒行十善,隨份隨緣隨力地來六度萬行,就會這樣。這就是阿彌陀佛在我們的心中當家做主,做為我的主人,使我們起心動念都有阿彌陀佛在監視著。我們起這個念頭說這一句話,做這一件事,對得起彌陀嗎?合乎彌陀的精神嗎?所以信受彌陀救度的人,就有阿彌陀佛在我們心中做主人,我就講到這裏。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