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理證經證

       給出結論以後就來證明它。這個結論大大超越了一般人的想法。這裡說,不論是往生淨土,還是淨土菩薩人天所起諸行,都是靠阿彌陀佛本願力。一般人都講,到極樂世界再慢慢修行,要如何如何修行,那裡只是環境、條件比較好。曇鸞大師的解釋不是這樣的。

 

       「何以言之」,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給出理由;第二,給出經文的證據。

 

       第一,首先講道理。這個道理非常明朗,毫不含糊。先反證,「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如果不是佛力,四十八願就沒有效果、沒有意義了,就是假的了,那法藏比丘何必發四十八願呢?比如你發了一個願,要成就一件事情,給別人好處,那麼力量就在其中了;如果別人不認可、不接受,你這個願以及所有的行為不就等於徒勞、空設了嗎?

 

       第二,給出經文的證據。「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引用經文來證明,用了三條願。四十八願很廣泛,就不一條一條地引用了,這是曇鸞大師智慧的眼光。「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靶心,射箭的靶心叫作「的」。所謂「目的」,就是眼睛看出去看到的那個點,這個詞代表精準度。「的取三願」,就是百分之百的,扼要的,抓得很緊的,一點點都不會偏離的。這個證明拿出來是百分之百的,就像射箭中了十環,射中眼睛所鎖定的目標,非常準,一點也不偏離、偏斜,很準確,很穩定,這就是所謂「的取」。「的取」三條願來證明,靠佛力速得成佛。

 

       接下來分別列舉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證明: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一證);住正定聚,必至滅度,無諸回覆之難(二證);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三證)。因此橫超三界,速得成佛,廣度眾生。此成為有名的「三願的證」,顯明淨土門之此土往生(第十八願)、彼土成佛(第十一願)、還(huan)度眾生(第二十二願),若凡若聖,若因若果,若往若還,自利、利他,皆完全依靠阿彌陀如來本願力。

 

       首先取第十八願:

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曇鸞大師寫得都很簡略,願文引完之後,接下來就解釋說: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一證也。

 

       往生不就是靠佛的願力嗎?因為有第十八願,我們才十念念佛就能往生,所謂「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道理都是一樣的。「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因為極樂世界超出三界道,一旦到了極樂淨土,最基本來講,免除了三界輪迴;沒有輪迴才可以快速成佛。如果還在娑婆世界,還在三界裡面無窮盡地輪迴,哪談得上快速成佛呢?所以先講這一願。到了極樂世界就離開了三界,這樣成佛不就有可能,不就快了嗎?這是一證。

 

       接著引用第十一願:

願言:「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回覆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

 

       「正定聚」就是不退轉。即使出了三界,像阿羅漢也是出了三界的,但還不是不退轉的菩薩,還不一定快速成佛。即使有的菩薩不退轉,再往上走,還未必能「必至滅度」、快速成佛。為什麼呢?因為這中間還有「七地沉空難」,菩薩進一步修行,到了七地的時候,他就不想修了。為什麼?他墮入沉空難,這個時候退下來,和阿羅漢差不多,因為已經完全證悟空性了,向上看沒有佛道可求,向下看沒有眾生可度,一切都是如如真理界。這時如果沒有諸佛出來加勸他說「對你是這樣,但是對眾生來說不還有苦惱嗎?雖鏡花水月作佛事,夢中佛事,但眾生還在苦惱當中,不知道這是夢境、夢幻,所以白白受苦。你應該更發大心,要作如幻佛事,去度脫如夢眾生」,如果諸佛菩薩不來這樣加勸,他可能就進入空的境界。所以不退菩薩也有他的回覆之難,好像回轉過來了,這樣成佛就慢了。

 

       可是,一旦到了極樂淨土,有阿彌陀佛第十一願的保障,根本不用擔心這個。「住正定聚,必至滅度」,「滅度」就是成佛,肯定不會有「七地沉空難」,這是第十一願的保障作用,所以「無諸回覆之難,所以得速」。一般的通途修行可能就有這個障礙,就不快速了。這是二證。

 

       第三,取第二十二願。第二十二願也特別好,有機會要專門講解、學習。

願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證也。

 

       曇鸞大師解釋這三條願,每一條願前面都有這五個字:「緣佛願力故」。先引用願文,然後說「因為靠佛的願力」,很簡略。

 

       到了極樂世界憑什麼可以「超出常論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超出常論諸地之行」就是說,不是靠一般的、平常的次序,從初地到二地,到三地,不是這樣的,而是超越的。

 

       「超」有兩種:

       第一種是次第超。次第超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從一地到二地,最後到十地,而是可以從最基礎的一下子到十地。

 

       第二種是不次第超。什麼是不次第超呢?不需要一定從低往高走,而是證高位也可以顯現為低位,在低位也有高位的果德,這才叫「超」。比如,三賢內含十地的功德;十地可以降為三賢顯相,甚至可以降為人天,這才叫「超」,是根本的「超」。在我們這個世界,低就是低,高就是高,這樣還是常倫,還是一般的倫次、次序。極樂世界不是這樣的,低位也可以含攝高位的一切功德,高位也可以降為低位來顯現,這才叫「現前修習普賢之德」。「現前」就是當下。「普賢之德」是普遍的,所謂「普門遍入」,示現因地修相,普賢菩薩圓融願海有這樣的功德效果。

 

       我們這樣的人,只念幾句佛,到極樂世界就有這樣的果證,那是我們的功德嗎?不是,是「緣佛願力故」。因為有「超出常倫諸地行故」,不是一地一地按次第的,而是當下修行普賢願海,當下圓滿,所以快速成佛。這是第三個證據。

 

       「因此橫超三界,速得成佛,廣度眾生」,有這三願——有第十八願可以橫超三界,有第十一願可以速疾成佛,有第二十二願可以廣度眾生。「開化恆沙無量眾生」「現前修習普賢之德」,這樣廣度眾生是什麼樣的狀態呢?不是說佛果功德不圓滿,然後再靠修習普賢行、積累功德來成佛,不是這樣的。這是「果位普賢」示現因地修相,就是在果位上已經如第十一願所說「必至滅度」,速得成佛,功德圓滿;但是在極樂世界不可能顯示佛相,必須回過頭來示現因地修相。這就好像古佛再來那種意思,就是在果位上退下來,示現因地修相,來告訴其他人菩薩法式,引導眾生。菩薩修行就是這樣,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要如何引度眾生,是這樣一種原理。

 

       「此成為有名的『三願的證』」,這三條願的的確確、毫不含糊、毫不偏離地證明了這都是靠阿彌陀如來的本願力。「顯明淨土門之此土往生(第十八願)、彼土成佛(第十一願)、還度眾生(第二十二願)」,這就非常清晰了,第十八願「此土往生」;第十一願「彼土成佛」,所謂「必至滅度」,在《無量壽經》同本異譯當中說「證大涅槃」,「證大涅槃」就是指佛的果位;第二十二願「還度眾生」,「還」是從佛的果位,示現因相,對我們來講,是成佛之後還(huan)回娑婆來度眾生。

 

       「若凡若聖」,「若凡」,第十八願主要是為凡夫講的;「若聖」,第二十二願裡包含聖位菩薩。「若因若果」,從此土去往生,這是「因」;彼土成佛,這是「果」。「若往若還」,前往淨土是「往」,回頭到十方度眾生是「還」。「自利利他」,自己成佛是「自利」,利益眾生是「利他」。這些都是完全依靠阿彌陀如來本願力。

 

       這麼簡潔的解釋,含攝面特別廣泛。所以說「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這句結論是整部《往生論註》的核心要句。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表。

 

 

       《往生論》整個結構就是從五念門到五果門,五念門為因,五功德門為果,這張表畫得很清晰。

 

       「凡是」這兩個字貫穿兩句。

 

       「生彼淨土」那一句,生彼淨土,五念門為因,第十八願是往生因;到淨土後得的果是五果門裡的前四種功德——近門、大會眾門、宅門、屋門,這就是第十一願。如果細分,近門和大會眾門屬於「住正定聚」,宅門、屋門應當是「必至滅度」。這是往生果,是往相,也是往相迴向。

 

       第二句,到了極樂世界,「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這就是五果門裡的第五種功德。第五果是園林遊戲地門,菩薩度眾生如同園林遊戲一樣,這種利益主要是顯示第二十二願的功能力用。

 

       這樣就非常清楚地顯示出來,這一切都是靠阿彌陀佛本願力的作用。

 

       總結

       從淨土宗教理發展階段來說,《往生論註》綜合了龍樹菩薩「稱名易行」與天親菩薩「五念門往生」的思想,將二者融為一體,而探求其背後的根本原理,在阿彌陀佛本願力。也就是:依佛本願力,稱名易得生。

 

       前面說過,曇鸞大師秉承兩位菩薩的淨土思想,把兩位菩薩的思想融在一起,來探尋背後的原理。

 

       簡言之,《易行品》首先明「稱名」,回答「是什麼」,此為易行之相,屬方法論;《往生論》進一步明「往生速成佛」,回答「要如何」,此為易行之用,屬目標論;《往生論註》更明「佛本願力」,回答「為什麼」,此為易行之體,屬本體論。三者相融相攝,一體不分。

 

       「《易行品》首先明『稱名』,回答『是什麼』,此為易行之相,屬方法論」,《易行品》講易行,講行法,到底什麼是「易行」,它回答「是什麼」,怎樣易行,就是稱念名號,「執持稱名號」。稱名是從外面可以看得到的易行的相狀,看得清楚。它是一種方法論,這種方法就是易行。

 

       《往生論》進一步說明的是「往生速成佛」,是回答「要如何」。稱名要怎麼樣呢?要往生淨土,到了淨土能快速成佛。這是目的,屬於目標論,《往生論》又進了一步。

 

       《往生論註》更加顯明「佛本願力」,回答的是「為什麼」——為什麼要到淨土,為什麼要往生,為什麼要稱名,為什麼到淨土能夠快速成佛。「此為易行之體,屬本體論」,是它的本質。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表,很清晰。

相承祖釋 相承論釋 主要貢獻 教相判釋
印度龍樹菩薩 《易行品》 執持稱名號─方法 易行道之相
印度天親菩薩 《往生論》 願生速成佛─目標 易行道之用
中國曇鸞大師 《往生論註》 彌陀本願力─原理 易行道之體 

 

       所謂體、相、用,它們互相之間的關係是融攝在一起的。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確定了十方眾生的目標是「願生彌陀淨土」,利益是能夠快速成佛,方法是「執持稱名號」。「體」一定會顯現出「相」和「用」;而「相」也一定包含在「體」和「用」裡,有什麼樣的相,就有什麼樣的作用,也一定是從「體」當中所生發出來的:它們有這種一體的關係。

 

       由此《往生論註》,中印兩土之淨教思想豁然貫通,渾然一體;淨土一宗之教相判釋、正依經典、相承論釋涵蓋無餘,淨土宗呈現雛形。

 

       這樣聯繫起來看,淨土宗雖然還沒有完全顯露出來,但基本的形態有了。

 

       立宗要有幾個要素(立宗要素包含宗派名稱、教相判釋、正依經典、法脈相承),從《往生論註》來說,這幾個要素基本上完備了。比如說「相承祖釋」,相承要有相承的論釋,《往生論註》相承天親菩薩《往生論》和龍樹菩薩《易行品》,人相承、法相承非常清晰,相承祖釋很清楚。「教相判釋」,難易二道判、自他二力判也很清晰,這是非常明白的。「正依經典」也很清楚,因為《往生論》全稱是《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曇鸞大師進一步說明「無量壽經」是指淨土三經。所以,根據《往生論註》的教理架構來講,整個淨土宗基本的形貌已經比較完整,只是時節因緣還沒有到。

 

       這三位菩薩、祖師的貢獻,龍樹菩薩主要解決的是往生方法問題,就是「執持稱名號」;天親菩薩「願生速成佛」,是目標;曇鸞大師「彌陀本願力」,是原理。

 

       曇鸞大師秉承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的法脈,完整地傳承了龍樹、天親兩位菩薩的淨土思想,在淨土宗的教理發展階段有里程碑的貢獻:既繼承了前面印度的兩位菩薩,也為在中國開顯淨土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我們都能看得很清晰。

 

       曇鸞大師的貢獻可以講是不可思議的。中國的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翻譯的經論都是從印度來的。在淨土門這一方面,曇鸞大師起了鉤索的作用,把印度淨土教和中國淨土教完整地聯繫在一起,使淨土教在中國扎根、發揚開來。曇鸞大師在這方面的功績是第一位的,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從理論建設來講,曇鸞大師的作用非常大,地位非常高。

 

       二、《讚阿彌陀佛偈》一卷

       《讚阿彌陀佛偈》,曇鸞大師著,依《無量壽經》,以七言偈的形式歌歎阿彌陀佛依正二報之德,並述「稱名得生」之義。

 

       這也是曇鸞大師的著作,是依《無量壽經》寫的讚偈,讚阿彌陀佛依正二報,表達「稱名得生」。

 

       全偈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冠頭,由五十首、共三百九十句讚文及五十一禮拜組成,是仿照龍樹菩薩《十二禮》、天親菩薩《願生偈》特別所作的讚歌。

 

       「全偈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冠頭」,在全偈之前有一句話:「南無阿彌陀佛」。這不是像我們想的,好像「南無阿彌陀佛」寫習慣了,就寫一句。曇鸞大師肯定是習慣寫「南無阿彌陀佛」的,但大師是不會隨便下這一筆的,他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要說明「佛名為體」。因為曇鸞大師有這樣一個觀點:淨土三經,「以佛名號為經體」。曇鸞大師寫的《讚阿彌陀佛偈》,共五十一首,都是以佛名號來展現的;同時,他對整個《無量壽經》的理解,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這一句是略讚,因為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其實都已經讚歎完了。廣讚就是後面的五十一首偈子;如果更廣泛地讚,五百首也可以。這是以略攝廣,以廣歸略;也顯示廣略相入。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放在這裡,是有很多意思在其中的。

 

       「由五十首共三百九十句讚文及五十一禮拜組成,是仿照龍樹菩薩《十二禮》、天親菩薩《願生偈》特別所作的讚歌」,在淨土宗裡,讚偈特別多,比如龍樹菩薩的《十二禮》、天親菩薩的《願生偈》、曇鸞大師的《讚阿彌陀佛偈》;善導大師的讚偈就更多了,有《般舟讚》《法事讚》《往生禮讚》等。

 

       在淨土法門裡,佛弟子讚歎佛是自然的,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對佛的讚偈向來就特別多。我們是卑劣的眾生,被彌陀這樣大悲救度而能成佛,我們也會從內心來讚歎阿彌陀佛,這是很自然的。祖師的讚歎,文句很優美,意境很深。有的蓮友也經常寫歌詞,唱不盡。老太太也會寫,內心被感動了,她就要用歌讚的形式來讚歎,不管她的語言表達得怎麼樣,她的心是一樣的。

 

       《往生論註》為廣釋《論》義、勸他往生為主,文理精絕,睿智無方;此讚偈為總攝經義,表白一心歸命願生之自督,品高詞美,至情感人。

 

       這是和《往生論註》來比較。「此讚偈為總攝經義」,把《無量壽經》的義理都收攝進來了。兩部作品的體裁不一樣,《往生論註》是解釋《往生論》的,是勸人往生的,它必須展開,文理非常精絕,文辭、義理的闡述都非常好;《讚偈》就很簡單,就是說「一心歸命願往生」,是情感的表達。「自督」就是自我的信願,這種歌詞當然也有勸化眾生的意思,但主要是自我歸命。

 

 (待續)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