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二十一、身似露珠,心如花瓣

身似露珠四處散,
心如花瓣萼上蓮。

 

       這個要給大家解釋,這也是個比喻。大家早起的時候,可以散步到荷花池邊。我們看見在早晨,似乎在荷池上面,浮起一層淡淡的薄霧。我們就看見蓮花在似隱似現的薄霧當中,在荷葉上面、蓮花的花瓣上面,都有璀燦的、晶瑩透亮的水珠,特別的清亮。風一吹過來,水珠就在蓮葉上蕩來蕩去。好!等一會兒,太陽升起了,水珠就分散了,沒有了;但是蓮花的花瓣呢,還是緊緊地連在蓮花台上面。

 

       這代表什麼呢?就是說我們的身體,就像水珠一樣;我們的心,就像一片蓮花瓣,蓮花瓣連在哪裡?連在花萼上,萼就是蓮台了。

 

       在這個世間,我們的身體,四大假合的身體,是虛假的,就像露珠;我們的心,已經連上了六字名號,通過六名號,也就連上了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到我們此生命終的時候,不過是四大分離,就像露珠一樣四處飄散。但是,我們的心,緊緊地連著阿彌陀佛,就像水珠飄散之後,只有花葉連著花萼。我們當然就和佛成一體了。現在就如此。

 

       大家不要把它看重了,「哎!我的身體怎麼怎麼樣,我死了怎麼樣怎麼樣,現在怎麼怎麼樣……」現在是一個水珠子,這個不是蓮花本身。

 

       我們念佛,三心具足,稱念彌陀名號,就跟阿彌陀佛成為一體。所以,「心如花瓣萼上蓮」,很優美啊!大家讀了這樣的詩句以後,回去看蓮花,就別有眼光:「哎呀!原來如此!就是我啊,我就是花瓣。」

 

二十二、白雲日夜擁紫扉,何時成為紫色光

白雲日夜擁柴扉,
何時成為紫色光。

 

       多麼的優美!是說一個人,是個什麼人呢?是一個孤獨的人,是一個閒靜的人,他不願意在城市當中湊熱鬧,他在高高的山頂搭了一個念佛的草庵,用幾根柴棍子做了一扇門,在那裏過著獨自念佛的生活,沒有閒人與他來往,連打柴的樵夫也不來攀談,因為覺得這個人好像不是人間的人一樣。來來往往看他的,只有隨風而來、隨風而去的朵朵白雲,偶爾有雲彩來光顧他,到門口來看一看:「哎,某某人,你還在念佛嗎?……還在念,好!」它又走了。所以,無有閑客,唯有白雲相伴,「白雲日夜擁柴扉」,「白天晚上只有它來光顧我,只有它跟我倆個相依為伴」。在這高山深處,人跡罕至,這麼閒靜寂寥的地方,一個專修念佛的人,他心中完全歸向彌陀的淨土,他天天所思盼的是:「哎呀,什麼時候,到我門前的白雲,轉化為阿彌陀佛的紫色光雲來迎接我啊?」他天天期盼這一點。所以,他到那裏去是閉門念佛,要去往生的。

 

       我們可能在塵世當中,沒有這麼恬靜,「師父啊!我也想到山上蓋一個小草庵,我也想招幾朵白雲來做做伴。」我們塵世間的事情很多。我們可以這樣想:「車馬日夜過宅前,何時變為大蓮花?」「車馬每天都在鬧市當中川流不息,什麼時候變為阿彌陀佛來接我的大蓮花就好啦!」你也可以這樣想,也可以啊;「俗人日夜門前過,何時顯現聖賢眾?不知道哪一天,不要俗人來了,聖賢之眾來迎接我,那才好!」

 

二十三、稱念彌陀佛,日日無間斷

我心望彌陀,如葵花向陽,
稱念彌陀佛,日日無間斷。

 

       這四句,我曾經也想託人家把它譜成歌曲,我覺得這四句很美,唱起來也非常好,意義很好。

 

       「我心望彌陀」:我的心啊,懸望著阿彌陀佛,時刻望著阿彌陀佛。

 

       「如葵花向陽」:就好像那向日葵,它總是向著太陽一樣。向日葵,它之所以叫向日葵,這個葵花,早晨太陽出來的時候在東邊,它就臉朝著東;中午太陽轉在中間,它就臉朝著南;太陽下山,它就跟著向西,它時刻跟著太陽轉。

 

       我們的心念佛就這樣的。我們二十歲時候開始知道這個法門,念阿彌陀佛;到五十歲,還是看著阿彌陀佛,到六十歲、八十歲還看阿彌陀佛。一直到我們八十歲,日落西山,回歸到彌陀的故鄉,所以是「稱念彌陀佛,日日無間斷」。今天如此,明天也如此,今天望彌陀佛,明天還望著;今年如此,明年如此。這個就是一向專修念佛者。

 

       世間的人不是這樣,世間的人,「我心望財寶,日日無間斷」,想發財啦,想出名啦,整天都搞這些,累不累?他也不累,他很勇猛。

 

總 結

       第二部分法語,跟大家共同分享到這裏。

 

       簡單地把它們回顧一下,其中也是有一點次第的關係的。

 

       把書翻到302頁,從第一條到第五條。這五條法語是直接說《觀經》、《彌陀經》和《無量壽經》,就我們淨土三部經的經文當中,阿彌陀佛的誓願,可能會有疑惑之處,拿出來我們所正依的經典,來破除我們的疑惑。

 

       第六、第七條,是講我們淨土宗所依經典和其他各宗經典的關係。

 

       第八、第九這兩條,就像前面說的,淨土宗的教理也有了,聖淨法門的關係也說明了。八、九就勸我們捨聖道、歸淨土,捨聖歸淨,是這個次第。

 

       從第十條下來以後,是歸入淨土之後,如何安心起行。所以,第十、十一是我們對淨土的根機,善惡的根機,如何攝機?「見勸善人之文,則見善人之分;見勸惡人之文,則見自己之分」。「見勸上機之文,不卑下」;「見勸下機之文,不放逸」。這要有正確的見解。

 

       第十二,是我們入淨土門之後,觀佛與念佛當中,應該捨觀佛、入念佛。

 

       第十三,入念佛之後,不可忌憚不淨,「常途念佛之人,不可忌憚不淨」,應當以相續為要,專修念佛。

 

       第十四,雖然相續念佛,心中應該乘他力本願,不可以因為造罪或者發道心時候,有不正確的領解,結果漏於阿彌陀佛本願,不乘佛的本願。

 

       第十五、十六是講「三心」,是講我們念佛之人容易具足「三心」,不必擔心,專修念佛包含了「三心」。

 

       十七、十八條,是指念佛和餘行的關係,讓我們專修念佛。

 

       十九條開始到二十三條,這五條文,可以說是法然上人自己的感恩心情,表達他的心懷,對我們都有啟發意義。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