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講於2008年10月27日)

 

【目錄】

一、淨土宗大意

善導大師的教法

我們有福了

淨土宗的大框架

(一)難行與易行

易行道的法門——淨土法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二)自力與他力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滿足功德大寶海的法門:念佛往生

沙粒沉水喻:自力法門難了生死

巨石乘船喻:他力法門易得解脫

貪瞋癡難斷

祖祖相承:皆緣彌陀本願力

理順思路:不靠自力靠佛力,要全靠佛力

(三)聖道與淨土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

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的核心

信願行出自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主動發願救度劣根眾生

聖道菩提心難發

父產子繼喻——彌陀修行為眾生

十方眾生——我要救度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真心相信我,你就有快樂

欲生我國——你要願生我的淨土

佛心入我心

信順兩土世尊的教導

不要自甘卑劣,我們是阿彌陀佛正式邀請的貴賓

乃至十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路念下去

一向專念即是一心不亂

善導大師對《阿彌陀經》的解釋

以善導大師的解釋為標準

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

釋「念」為「聲」的依據——《觀經》下下品

《觀經》下下品為顯阿彌陀佛萬不漏一的救度

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死苦來逼,慌亂中稱名十聲而往生

極惡之人生極樂,全靠名號功德力

下下品能往生,我們更能往生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下的保證

不用我們祈求拜託

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

信願念佛的人,圓滿具足六字名號的一切功德

言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往生的要件——信願行

往生的根本保證

第十九願——方便接引願,方便接引定散根機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抑止的方便

雖抑止重罪,小罪亦不希望我們犯

眾生根劣,只能抑止重罪

抑止重罪,說明第十八願攝受造罪凡夫

治癒頑症喻:舉下攝上,舉惡攝善

第十九願和第十八願的不同之處

念佛眾生平時已被攝取不捨

奶奶接孫子喻

親近三緣

雜行與阿彌陀佛有隔閡

專修之得,雜行之失

黃金難比摩尼寶珠喻:餘行難比念佛

道綽大師聖淨二門判

(四)要門與弘願

要門——自積定散二善迴向求生

弘願——乘第十八願念佛往生

心懷慚愧,不自誇耀

三福九品導入念佛

上輩往生

中輩往生

下輩往生

十三定觀導入念佛

光明唯攝念佛眾生

順頻道喻:順佛願心

殷重的付囑:持無量壽佛名

念佛方為芬陀利花

通身放下,徹底靠倒

坐船過海喻

總結

二、問答

(一)家人信基督教可否念佛?

(二)是否念得多就是自力?

(三)見佛來接能否確知往生?

(四)平時信願念佛,臨終昏迷無人助念能否往生?

(五)念佛前是否有必要先念咒消業?

(六)九品是否入報土?

(七)諸善是否需要迴向?

(八)是否需要重新皈依?

(九)做農活兒噴殺農藥難免殺生怎麼辦?

(十)容易昏沉如何克服?

(十一)專修之後身體不適、無名煩惱……

(十二)如何讓附體的眾生得度?

(十三)超度亡靈必須到寺院嗎?

(十四)早晚課可否不念經咒?

(十五)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落實信願?

(十六)怎樣知道自己是否真正上了願船?

(十七)斷食念佛求往生算不算自殺?

(十八)臨終助念能往生嗎?

(十九)對初學能否以人天福報相勸念佛?

(二十)可否經常出外參加助念?

(二十一)關於三時繫念

(二十二)怎樣上早晚課為好?

(二十三)不搭衣做早晚課行不行?

(二十四)保家仙怎樣處理?

(二十五)需不需要瞭解要門的行持?

(二十六)專修念佛的人可否開烤鴨店?

(二十七)開烤鴨店的人可否專修念佛?

(二十八)受了菩薩戒能否切肉?

(二十九)生活中避免不了殺生怎麼辦?

(三十)念佛與鍛煉身體是否矛盾?

(三十一)什麼是魔子魔孫?

(三十二)什麼是僧讚僧?

(三十三)什麼是末法年代?

(三十四)發大菩提心包括哪些內容?

(三十五)平時具足信願,臨終為什麼還要助念?

(三十六)學氣功出偏差怎麼辦?

(三十七)掛念娑婆能否往生?

(三十八)開餐館的人能否皈依?

(三十九)得病不能自控如何開導?

(四十)居士可不可以為過世的人做佛事?

三、晚會

上人《金山活佛念佛調》

上人《感懷十首》

仁慈法師的父親往生經過

楊居士《彌陀的呼喚》

楊居士《彌陀悲願讚》

楊居士《父子團圓是我的心願》

陸居士《至愛真情》

熊居士《阿彌陀佛是為了誰》

熊居士《我心中只有你》

打喪鼓助念的故事

喪鼓新詞

上人領唱《與佛同在》

 

【內文】

一、淨土宗大意

善導大師的教法

       上人慈悲!住持能定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蓮友: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大殿外面的蓮友,雖然我看不見你們,但是你們能聽到我的聲音,那我還是請大家靜靜地聽。

 

       首先,我為大家感到歡喜,也因為大家感到充滿希望。比如春天有一棵草芽發綠了,接下來就會有漫山遍野的青草地。

 

       這裏先有能定法師一人得到彌陀的救度,相信會有千千萬萬的眾生獲得彌陀的救度。

 

       所以,首先為大家感到歡喜。

 

       從昨天到今天,可以說我內心充滿了感動。昨天晚上來的時候,已經是夜色朦朦,這麼多虔誠的蓮友站在泥濘的道路兩邊,歡迎我們的到來。讓大家久等了。

 

       能定法師是一個道心很強的人,可以說求道不止。他也很有慈悲心,很有擇法眼,也很果敢,一聽到善導大師的教法,多年積鬱、沉悶的心胸頓時開朗起來,多年苦惱、無助的心靈頓時鮮活起來,原本迷茫、無望的前途頓時變得充滿光明。所以他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我們來到彌陀寺,發現從山門、到客堂、到法堂,到處都張貼著淨土三經和善導大師的法語以及善導大師的法像,這讓我感到如同在弘願寺一樣。因為一座寺院,不僅僅是外觀的建築,更在於其內在的法義。外觀上雖然有地點的差別、建築物的差別,但是彌陀寺和弘願寺,確確實實在法義上是一體的。所以,我覺得就如同坐在弘願寺一樣。

 

       那麼,所流通的經書法寶,也都和弘願寺相同,是一個系列的,是清淨的、純粹的善導大師的教法。

 

我們有福了

       我們在這裏的時間比較短暫,希望大家有機緣將來多多聆聽能定法師的教導。他很有悲心,也很有智慧。他昨天晚上講的一件事情,也很讓我感動:他遇到善導大師的教法,看弘願寺編的這套書,幾乎廢寢忘食,整天在這裏看書、思維、念佛。結果,自己洗的衣服一個星期也沒拿出去晾曬,等到用的時侯才發現原來衣服還在那裏,沒有去曬,沒有去晾,完全都忘記了。

 

       他一向很謙虛地說自己沒有文化,可以說是個文盲。但是,善導大師的教法這樣尊貴,他很想把這個教法告訴有緣的眾生,又怕誤導眾生。那麼,必須對教理要有明晰的瞭解。可是他文化不高,怎麼辦呢?他就下了決心,一定要多看、多讀、多思維,所以就把善導大師的著作拿到寮房,在佛像前一邊拜佛、一邊思維要義。這樣往往會有啟悟,往往和後來所聽到的上人的開示心心相印,或與所看到的上人的著作靈犀相通。由此可見他的用心是多麼深沉,又是多麼至誠懇切。

 

       所以我剛才說到為大家感到歡喜,有這樣一位經過出家二十多年的摸索,終於見到了彌陀光明——這樣的出家法師在前面引導我們,我們這些蓮友,可以講有福了。(眾蓮友:「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的大框架

       今天我想把淨土宗的大框大架跟大家做一個說明。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是很容易的,任何人都能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前提是我們對這個法門要有正確的瞭解。如果瞭解不正確,對於法門的宗旨不明瞭,對於法門的行法不明瞭,那內心就沒有安慰,易行道就變成難行道,「萬修萬人去」就變成「千中難得三五往生」。這樣,我們即使來到佛門當中,即使遇到淨土法門,也只是結了一個緣、打了一個滾而已,那就太可惜了。原因在哪裡呢?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瞭解淨土法門的本義。

 

       如果要正確瞭解,就要對我們原來自己心中所認為的,或者是道聽途說的,對這些干擾我們的不純粹的思想來一次整理。

 

       那麼,整理,也不是我個人來評說對錯是非,而是依據淨土法門的經典和祖師的教導。

 

       今天上午,我想有一些概念性的名詞要告訴大家。這個可能聽起來會有一點教理性,但是很有必要:

第一,「難行」與「易行」。

第二,「自力」與「他力」。

第三,「聖道」與「淨土」。

第四,「要門」與「弘願」。

 

       大家能聽多少算多少,其實這幾對名詞的意旨大致差不多。

 

(一)難行與易行

       大家都知道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是不是?對!我們是易行道。但是我們嘴上喊「易行道」,心裏往往覺得也不是太容易。比如說要我們念佛達到一心不亂,我們今天有七八百位蓮友,能夠達到禪定一心的,可能一個也找不出來,那這樣也就不是易行道了。

 

       難行道、易行道,它的出處在哪裡呢?就出自龍樹菩薩的《易行品》。龍樹菩薩是印度人,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薩。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稱為「第二佛陀」。

 

       我們中國有八大宗派,共同的祖師就是龍樹菩薩。龍樹菩薩關於淨土的著作,最重要的就是《易行品》。《易行品》就把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大分為兩類:一個叫做難行道,一個叫做易行道。

 

       難行道,龍樹菩薩比喻為「陸道步行則苦」,像在陸地上步行,千萬里之遠,靠我們自己走路,這就很困難,要跋山涉水,又怕迷失方向;又怕風雪交加,阻礙行程;又怕身體不好等等,以此比喻難行道。

 

       易行道,龍樹菩薩比喻為「水道乘船則樂」。像乘坐在一條船上,順流而下,一帆風順,不必辛苦,不用費力,很快就可以到達目的地,既快速,又平穩,又安樂,以此比喻易行道。

 

易行道的法門——淨土法門

       什麼是易行道的法門呢?就是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稱念彌陀名號,往生彌陀淨土,這就是易行道的法門。龍樹菩薩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這樣子。是哪樣子呢?是易行道這麼一個特點。

 

       「若人念我」:「若人」就是如果有人。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若人」兩個字就包括在內了。「念我」就是念阿彌陀佛。「念」包括憶念,心中想念。

 

       後面的「稱名」,專指口中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憶念、想念需要我們心中要有某種程度的安靜,需要我們有某種程度的思維。比如說兩三歲的小孩子,你叫他憶念、想念,他可能很難理解你的意思。但如果你教他口中稱念,「你跟我念阿彌陀佛」,你念一句,他就會學著念一句。

 

       所以,「稱名」,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是任何人都做得來的。既使是一個兩三歲的小孩子,他都可以依葫蘆畫瓢,照著大人教導的,你怎麼念,他就怎麼念。

 

       所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這樣:「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就可以。」——「若人念我,稱名自歸」。那麼,稱名的目的在哪裡呢?

 

       「即入必定」:自歸就是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歸入彌陀的救度。這是從我們自身所發起的,我們內心的願望,歸入彌陀的救度,歸命阿彌陀佛,願生極樂世界。

 

       「即入必定」:「即」就是當下。立即就獲得了決定往生的身份。必定可以往生的,不再退轉的,不再墮落的。

 

       龍樹菩薩稱此為易行道。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我們只要歸命阿彌陀佛、稱念彌陀名號,就可以「即入必定」了。那麼,這個必定往生是為什麼呢?不是我們有能力,是「阿彌陀佛本願如是」,阿彌陀佛發的願就是這樣。龍樹菩薩所說的這條願,就是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說: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相續念佛,你若不往生,我則不成佛。」所以,我們只要口稱彌陀名號,就能往生彌陀淨土,這是靠了阿彌陀佛的願力。

 

       關於難行道、易行道,我們就簡單地做這樣的概括,展開的話,會講很長。做一個大概的介紹,讓我們有一個概念,就是:佛法的修行,有難行道,有易行道。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之所以容易,是因為「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那麼,容易體現在哪裡?體現在只要我們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不要求我們達到怎樣的清淨心,也不要求我們一定要如何讀誦大乘、如何開悟自性、如何難行苦行,不是的,這些都不是彌陀本願的要求。「阿彌陀佛本願」,就是稱念彌陀名號,「稱名自歸,即入必定」。以上先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二)自力與他力

       第二對概念,是從「難行道、易行道」闡發出來的,就是我們中國的一位祖師——曇鸞大師,他有一部著作叫《往生論註》。《往生論註》一開篇就引用龍樹菩薩的難行道、易行道,並分析難行道為什麼很難、易行道為什麼很容易。

 

       那麼,曇鸞大師就說明了:難行道之所以難,是因為靠我們自力的修行;易行道之所以容易,是因為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他力為增上緣」。

 

       曇鸞大師是怎樣的一位人物呢?曇鸞大師可以講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我說到曇鸞大師,也許很多人感到陌生,是不是?可能大家有的聽過,有的沒有聽過。為什麼會陌生呢?是因為一千多年來,曇鸞大師的著作在我們中國失傳,他的高德、他的威名、他的思想、他的智慧和慈悲我們不瞭解。同時也說明,我們所接觸到的淨土理念,有別於龍樹菩薩和曇鸞大師的思想,夾雜了通途教理,離開了這條傳承法脈。所以大家聽起來很陌生。

       

       我今天在這裏所講的,都是引用於龍樹、曇鸞、道綽、善導的法語,有這樣法脈傳承的關係。

 

       曇鸞大師是什麼時候的人呢?他是南北朝時期北魏人,魏主重之,賜號「神鸞」。梁武帝(梁武帝大家都知道,是一位菩薩皇帝,受了菩薩戒,曾三次捨身出家)也經常向著曇鸞大師所在的方向頂禮,稱他為「鸞菩薩」。可見得曇鸞大師的高德,令帝王親近。

 

       在一千五百年以前曇鸞大師那個時代,經常有高僧從印度來到中國,翻譯經典,傳佈佛法。曇鸞大師就親蒙印度三藏菩提流支傳授淨土法門。

 

       曇鸞大師起初也沒學淨土法門,而是研學「四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是四論學者,在當時很有名。後來在注解《大集經》的時候四大不調,就感到人生無常,應該先把身體調理好,有健康的身體、較長的壽命才可以弘揚佛法。所以他就到了江南,拜訪著名隱士陶弘景。陶弘景的德望、修養都很高,世稱「山中宰相」。陶隱士對曇鸞大師很讚歎,給了曇鸞大師《仙經》十卷。《仙經》是講究修身養性的,告訴人們長壽的方法。

 

       曇鸞大師帶著《仙經》返回北魏,路過洛陽的時候,遇到菩提流支三藏,就問:「佛法當中有沒有長生法,勝過中土的《仙經》?」

 

       菩提流支聽他這麼說,就很鄙夷,說:「這是什麼長生法?即使升仙長壽,也很短暫,終究還要輪迴。」就授給曇鸞大師淨土經典,說:「這才是真正的大仙方,依之修行,能得無量壽。」

 

       授給曇鸞大師的經典到底是什麼呢?說法不一,推測應當是《往生論》。《往生論》是印度的天親菩薩所作。

 

       淨土宗所謂「三經一論」,「三經」就是《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一論」就是《往生論》。我們修學一個法門,一定要有經典和論疏的依據。

 

       菩提流支在印度是三藏法師,他來到中國,把《往生論》傳授給曇鸞大師。我們可以想像,曇鸞大師一定當面向菩提流支三藏請教過《往生論》的要義。不可能說遇到了印度來的三藏法師,卻不當面請益,不可能的。曇鸞大師受教,就撰寫了《往生論註》。

 

       這就是說,淨土教法在印度從佛祖一直傳下來,到龍樹菩薩,到天親菩薩,到菩提流支三藏,再傳到中國的曇鸞大師。法脈的傳承很純粹,沒有夾雜其它思想。

 

       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可以講是淨土法門的豐碑。那麼,《往生論註》所闡釋的主要思想,就是剛才所說的「他力為增上緣」。

 

       曇鸞大師有一段話說:

凡是生彼淨土,
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
皆緣阿彌陀佛如來本願力故。

 

       「凡是生彼淨土」:只要是求生極樂世界的人,以及已經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再回到娑婆世界度眾生,或者遍十方世界供養諸佛,他們所起的上供諸佛、下化眾生的菩薩行,那都不是自己的力量。到了極樂世界的菩薩,還不是自己的力量,何況我們在這個世界的凡夫,哪能是自己的力量?

 

       那靠什麼呢?都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皆緣阿彌陀佛如來本願力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接著他怎樣證明這一點呢?就引用了《無量壽經》的三條誓願。那麼,能夠在四十八願當中把這三條願提出來,是要有甚深的智慧,不然的話提不出來的。

 

       在《往生論》這部著作裏,天親菩薩就有四句偈語,這四句偈語非常乾脆有力: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這四句話我簡單解釋一下:

 

       「觀佛本願力」:「觀」就是了解、觀知。「觀」這個字,一個意思是觀看、觀察,同時也有觀知、觀想的意思,不一定是用眼睛看,內心裏面明瞭也是觀。「觀佛本願力」,「佛」就是指阿彌陀佛,了知阿彌陀佛本願救度的威神力。本願就是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願,總體來講是四十八願,特別來講就是第十八願。

 

       「遇無空過者」: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只要你遇到了,就沒有一個空過的。我們就怕空過,對不對?我們進了佛門,念佛,修行,結果走的時候還不能往生,空過一場,那我們就難過了。如果修行別的法門,我們可能會空過,比如說《金剛經》,我們誦了也不能開悟;《華法經》匯三歸一,二乘能夠成佛,我們又根機不夠;《華嚴經》誦了一遍,我們也不能像善財童子一樣契入華藏玄門。其它經典我們雖然遇到了,如果不能如法修持,不能以戒定慧的力量,息滅貪瞋癡的煩惱,那只是結了一個緣,空過了。可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遇到了,一個都不會空過。大家願不願意遇到啊?遇到就沒有一個空過的,這個好不好?好得不得了。

 

       那麼,不空過會怎樣呢?

 

       「能令速滿足」:能夠使得遇到的人快速地滿足,圓滿了,具足了。

       

       滿足什麼?

       

       「功德大寶海」:像大寶海一般的功德,也就是成佛的功德。成佛了,功德才圓滿,才稱為大寶海。

那麼,是誰能令我們速滿足呢?就是前面講的阿彌陀佛本願力,能讓遇到的人快速獲得大寶海一般的圓滿功德。

 

       這是天親菩薩的四句話。

 

滿足功德大寶海的法門:念佛往生

       那麼,大寶海一般的圓滿功德在哪裡?怎樣才能快速獲得這樣的功德?曇鸞大師就說:這大寶海一般的功德,就在六字名號裏;讓我們快速獲得這個功德的方法,就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所以他就引用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來說明我們普通凡夫如果遇到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就沒有一個空過的,就可以快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沙粒沉水喻:自力法門難了生死

       曇鸞大師在解釋龍樹菩薩的難行道、易行道的時候指出:除了這個依靠佛力救度的法門之外,其它都稱為自力修行的法門。所謂「自力修行」,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這就是自力修行法門的總原則,以勤修戒定慧為宗旨,以息滅貪瞋癡為目標。貪瞋癡的煩惱息滅了,生死就解脫了。只要貪瞋癡還有一點點,哪怕只有針尖那麼大一點點,也不能了生脫死,這個很難。

 

       印光大師打了一個比喻,說:一粒沙子雖輕,如果放在水裏,它也不會自己浮起來。它會怎麼樣?直沉水底。是不是這個道理呀?我們在座的很多都是女眾,早晨都要淘米,你看一粒米,它會直沉水底,不會因一粒米輕,它就會飄出來。那麼,一塊大石頭更不用說,「撲通」就沉入水底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說我們的煩惱哪怕只有沙子那麼大,如果放到生死海裏、不靠佛力的話,就會直沉海底。

 

巨石乘船喻:他力法門易得解脫

       印光大師接著打比喻說:即使是千斤重的巨石,如果放在船上,不僅不會沉到水底,而且可以安運彼岸,隨意使用。


       眾生即使有千萬斤重石一般的業障,我們只要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乘上阿彌陀佛的願船,我們還會不會掉到生死海裏呀?會不會?(蓮友答:「不會!」)我們如果坐上彌陀願船,就不會掉到生死海裏。

 

       所謂「靠」,是靠什麼呢?是靠我們自己修行的力量嗎?不是的,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貪瞋癡難斷

       這個比喻很淺顯,很好懂:一粒沙子,如果不靠船的力量,不因為它輕,它就浮上來,它會沉到水裏。就是說:我們靠自力修行,即使煩惱斷得只剩下一粒沙子那麼小了,也不能了脫生死。所以,自力法門叫做難行道,太難了!要達到業淨情空——所有的煩惱惑業全部斷乾淨了,就好像天空中一絲烏雲也沒有了——達到這種程度,才能了生脫死。

 

       談何容易!我們在座各位:勤修戒定慧可不容易,能定法師就是一個例子。他是出家人(我們大多數還是在家人),他出家已經二十多年,也很精進地勤修戒定慧。只有這樣精進地修行,一路走過來,才知道這條路不容易走,他才焦急不安,「如果這輩子不能解脫,那我就要繼續輪迴,這是何等的恐怖!」

 

       所以,我們各位要能明瞭,靠自力修行,難不難?難啊!要息滅貪瞋癡——我們誰息滅了貪心啊?我們沒有。瞋恨心也沒息除,愚癡心就更不用說,從早到晚都是「我我我」。假設世上所有的文字都要消滅,最後的一個字,就是「我」這個字消滅不了。我們開口就是「我」,「我我我我我」,什麼字都可以不要,就這個字不能不要。沒有這個字,開口講不了話。吃飯,誰吃飯?我吃飯啊;走路,誰走路?我走路啊!什麼都是我——這就是愚癡,我執,我見。

 

       「息滅貪瞋癡」,如果必須走這條修行道路的話,那我們就絕望了,就天天掉眼淚了——絕望、痛苦的眼淚。

 

       如果我們學淨土法門,就不是靠自力,這一點希望大家能夠明瞭。淨土法門是靠彌陀願力救度,所以叫「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不是說「觀眾生修行力」。如果把這段話反過來講,「眾生修行力,個個都空過;千生與萬劫,不能出生死」,對不對?我們根機陋劣,修行乏力,貪瞋癡難斷,所以就個個都空過了,而不是「速滿足」了;千生萬劫的時間,不僅得不到功德大寶海,反而罪業一生比一生更重,越來越重,沒有辦法出離生死。

 

祖祖相承:皆緣彌陀本願力

       所以才要「觀佛本願力」,要向那裏看。「觀」就是看,就是了知,要去聽聞,要知道阿彌陀佛的本願力能夠讓我們遇無空過。

 

       其它的法門,我們遇到也會空過。所以大家要回到阿彌陀佛本願力這個地方。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就是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的力量。

 

       易行道之所以容易,龍樹菩薩說得很清楚:「阿彌陀佛本願如是。」天親菩薩說:「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你看看,兩位菩薩的思想一致不一致啊?(蓮友答:「一致。」)龍樹菩薩說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即」就是立即、當下,這就是天親菩薩的「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必定」就是「遇無空過者」,你必然、必定、決定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會成佛,所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叫做「遇無空過」。空過的話,就不叫「必定」了;若非必定,就空過了。所以,這兩位菩薩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龍樹菩薩的「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水上乘船是不是靠船的力量?是不是?(蓮友答:「是。」)所以龍樹菩薩說「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是本願船的力量。天親菩薩就說得更直接:「觀佛本願力」。那麼,曇鸞大師就繼承了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的思想,指出:「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也是用「本願力」三個字。

 

理順思路:不靠自力靠佛力,要全靠佛力

       講到這個地方,我想把大家的思路再稍微理順一下。我們很多人在念佛,心中說:「哎呀,我念佛沒有達到清淨心,怎麼能往生?」請問各位: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靠我們的清淨心,這是不是在靠自力呢?這就是靠自己的力量了。如果我們自己有這個力量,那就不用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了。所以,這個方向要調整: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那麼,靠佛的願力,不是半靠半不靠,而是全靠,這才叫做「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像印光大師打的比喻,一塊大石頭放在船上,它是不是全靠船的力量啊?是的,全靠船的運載的力量。那我們滿身的業障,是業障凡夫,「通身業力之凡夫」,我們念阿彌陀名號、乘彌陀願船,就全靠彌陀願力。

 

       我們念佛,心能清淨固然很好;心不清淨,若是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能不能往生啊?大家說能不能?(蓮友答:「能。」)

 

       我們念佛,即使心沒有清淨,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平等往生。就像剛才這個比喻,一千斤重的石頭和那一粒沙子(一粒沙子就是心絕大部分清淨了,還有一點點沙子大的煩惱;我們是完完整整的一塊大石頭),兩者乘船,都可以到達彼岸。

 

       我們是煩惱深重的凡夫,雖然心不清淨,但是只要念佛,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龍樹菩薩就說「若人」,他沒有專指哪一個人,是任何人,包括能清淨、不能清淨,出家、在家,有智、無智,你只要念佛——「念我稱名」,阿彌陀佛本願力就救拔你,沒有一個空過的。

 

       天親菩薩說得更清楚:「遇無空過者」。如果說要我們心清淨才可以達到,豈不是還有空過的?我心不清淨就空過了——不是這樣的。只要我們稱念彌陀名號,沒有一個空空而過的。

 

       曇鸞大師說:凡是生彼淨土——「凡是」就是一切包括在內,只要是往生淨土的,都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不是靠我們心地清淨的力量。

 

       所以,這點希望大家多思考思考。要知道,我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完全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三)聖道與淨土

       根據祖師的教判,念佛往生是易行道、他力門、特別法門,靠佛力救度,稱為淨土法門。

 

       其它法門是難行道、自力門、通途法門,靠自力修行,稱為聖道法門。

 

       聖道法門修行解脫,有三個字:「戒定慧」。

 

       淨土法門念佛往生,也有三個字:「信願行」。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

       講到這裏,就有必要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救度我們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的內涵做一個簡略的講解。

 

       第十八願,三十六個字,大家會不會背誦啊?外面的蓮友,大家知道《無量壽經》嗎?知道啊;讀誦過四十八願的請舉手。啊,也有不少。也有人沒有讀誦過,不過沒有關係。

 

       淨土法門的根本來源,是來源於阿彌陀佛因地做法藏菩薩時所發的四十八大願。如果沒有四十八願,就沒有阿彌陀佛,也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所以,我們今天談論極樂世界,談論怎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根本的標準,不是在這個世間你說我說、你對我對,不是的。根本的標準,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不是?對了,離開四十八願,一切免談。因為有四十八願,才建立了極樂淨土,才有我們的往生。所以,能不能往生,不是我們自己在這裏給自己打分,「哎呀,我修行得還不夠,像我這樣子,自己打打分,不及格,不能往生」,或者說「我差不多了,因為我持菩薩戒,因為我念佛每天兩萬聲、三萬聲,因為我誦過《金剛經》,因為我參加過很多法會——大概我差不多了吧……」,給自己打一個勾——都不是這樣子的!這樣都是自己在瞎猜,沒有找到標準。

 

       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誰說了算呢?阿彌陀佛說了算。眾生欲生極樂國,阿彌陀佛說了算。不是我們自己在這裏打分。

 

       阿彌陀佛在哪裡說的呢?就在第十八願裏說的。

 

       下面我把這條願的願文讀一遍,然後再領大家一道誦一遍。我先讀一遍,大家好好聽——大家好好聽哦,不要認為這只是我嘴裏讀出來的。我不過是一個廣播喇叭而已,背後發這個願的是阿彌陀佛,是法藏比丘。你要聽到是法藏比丘當面、親口對你發願,要這樣聽。好,眼睛可以閉起來,法藏比丘要為你發願了,三十六個字,九句話,好好聽: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好,大家跟我一道念一遍:「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的核心

       這條願特別重要——四十八願每一條願都重要,但是這條願呢,是四十八願的根本核心。所有的願,都是從這條願裏生髮出來的,都是指歸這條願的。比如說第一條願,「國無三惡道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那麼,為什麼要發這條願呢?因為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十方眾生啊,你要來生我的國土!我的國土是一個沒有三惡道、清淨無比、無衰無變、涅槃常樂的國土」。他為了讓我們去往生,才要建立這個沒有三惡道的國土。如果不是為了讓我們去往生,他幹嘛要發這條願?那就沒有意思了。所以,其它的各條願都是為了讓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信願行出自第十八願

       大家都知道,淨土法門有三個字:「信願行」,對不對?那麼,「信願行」出自哪裡呢?就出自第十八願:

「至心信樂」——信。

「欲生我國」——願。

「乃至十念」——行。

 

設我得佛——主動發願救度劣根眾生

       我們先看第一句話,四個字:

 

       「設我得佛」:這是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經中說「不可思議兆載永劫」之前,有一位菩薩比丘,叫做法藏比丘。那個時候,他是一尊高位的菩薩,在世自在王佛的面前,發了大菩提心。他用智慧的法眼觀看茫茫法界的眾生,沉輪在六道輪迴當中,不能出離生死。即使用種種微妙的佛法教導他們,他們都無力修行,只有少數上根利智的眾生,可以修行戒定慧解脫生死,成為阿羅漢、成為菩薩、成佛。但這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眾生仍然不能靠戒定慧修行解脫。這位菩薩就起了大慈悲心,說:「不能修行諸佛教法的,被諸佛所遺漏的,業障深重、智慧淺薄、戒定慧修不來的眾生,我要為他們發願!」

 

       如果眾生都能圓滿戒定慧,就不用法藏比丘發願了,十方諸佛的教法都可以修行了。

 

聖道菩提心難發

       業障深重、智慧淺薄、戒定慧修不來的眾生,是指哪些人呢?

 

       就是我們啊!叫你發菩提心,你發得起來嗎?我們發菩提心,能不能發得起來?發不起來的。我們在座這麼多蓮友,上人這次來舉了幾個例子,讓我們一聽就很受震動,很能說明我們發不了菩提心。比如說發菩提心的人,要修六度萬行。第一度就是佈施度,佈施什麼呢?捨外財、捨內財、捨頭目腦髓。人家要什麼,就給什麼;人家不要,自己在想辦法打聽,哪裡人需要什麼,「你需要什麼我好給你啊」,要找機會,一旦機會來了,趕緊去拜託,「請你一定接受我的佈施,好讓我圓滿菩提道,快速成佛」。不會拖拖拉拉,更不會找理由不行佈施——不會的。好了,那現在有一個女子,她愛上你丈夫了(你和丈夫本來夫妻恩愛),你能不能把他奉獻出去呀?「好!我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你要他,我就給你吧,送給你!倒貼五萬塊給你。」會嗎?不會。我們雖然學佛念佛,但還有很多人在我面前抱怨這等事情,「哎呀,我現在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這就是我們凡夫啊!感情上捨不出去。

 

       再比如說現在醫院裏需要腎,需要骨髓,需要眼角膜,有的病人需要器官移植。這不是說沒有機會啊,醫院裏很急需啊!那你知道了,趕緊到醫院去,「醫生!把我的眼給誰,腎給誰……」,這個叫捨出去。但是,我們並不是不知道,報紙上也有這樣的消息,醫院裏更是在那裏排隊等著,我們能不能主動去獻一隻腎,獻上骨髓?我們也做不到。

 

       所以,如果修行這樣的法門的話,我們做不到啊!而且解脫生死不是一次佈施,是遇到這樣的機會就佈施,生生世世不會停止,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不僅修佈施,還修持戒、忍辱等等,萬行具足,才能圓滿成佛。這一點談何容易?我們都做不到。

 

父產子繼喻——彌陀修行為眾生

       那麼,法藏比丘觀察我們這樣眾生的根機,貪名、貪利、我執、我見,貪瞋癡煩惱具足,他才說:「我要為這樣的眾生發願,我要建立一個清淨的國土——不靠他的修行,因為他的修行靠不住。要靠我,我為他修行!」

 

       就像父母看到兒女沒有工作能力,不能賺錢,父母就說:「靠你只有餓死一條路,靠我們為你掙下的錢,讓你能夠過安樂的日子。」

 

       所以法藏比丘說:「靠我!我要救度你!」——「設我得佛」。他不是把目光投在靠眾生的修行上,他說「我」——「我一個人」(「我」就是一個人,沒有兩個我,只有一個我),「我來成佛!我成佛幹什麼呢?要救度十方眾生!」

 

十方眾生——我要救度十方眾生

       我們在座每一位,是不是十方眾生?(蓮友答:「是。」)就是我們每一位!也包括一隻螞蟻,也包括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也包括中國人、外國人,也包括此世界、他世界,通通包括在內,這樣的發心才叫發菩提心。

 

       而且他發了菩提心,是要行菩薩道的,經過了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的時間,剛才所講的六度萬行,都修行圓滿。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我要救度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真心相信我,你就有快樂

       那麼,對我們十方眾生提出什麼要求呢?可以講毫無要求,如果講起來,就是三句話、三個字——信、願、行。第一句說:

 

       「至心信樂」:這就是信。「至心」就是真心,就是「你要相信我,我是真的要救度你。最起碼,你要真心相信我。如果你不相信我,我怎麼救你啊?」

 

       好比我是個醫生,我來救治病人。但是病人不相信我,不服用我的藥,那我沒法救他。

 

       又好比我是個船長,去救海島上的難民。但是他們不相信我,不上我的船,那我也無法救他們。

 

       又好比我是個佈施者,來救一個饑餓的人,我給他食品。他如果不相信我,認為食品裏有毒,那我也不能救他。

 

       所以,法藏比丘懇切地呼喚我們、拜託我們、哀求我們說:「十方的眾生啊!你要真的相信我,我是真心要救度你。」所謂「至心信樂」,「你相信我的救度,你就有快樂。」

 

       我們各位念佛,如果心中愁苦,那是因為我們沒有信佛。沒有信佛就沒有樂、只有苦。「哎呀,我念佛到底能不能往生啊?阿彌陀佛要不要我?法藏比丘發願漏沒漏掉我?」

 

       不會!所以他第一句就講:「你要信!」

 

       信,是因為法藏比丘主動地、無條件地要救度我們,所以他才這樣講。

 

欲生我國——你要願生我的淨土

       第二句說:

 

       「欲生我國」:法藏比丘成佛了,建立了極樂世界。他知道我們無法在娑婆世界自己修行成佛,就呼喚我們說:「我就把你救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所以叫「欲生我國」。「欲生我國」,「欲」就是要,「你要來往生我的淨土」。

 

       請問各位蓮友:是法藏比丘要我們往生他的淨土在先,還是我們要往生法藏比丘的淨土在先?哪個時間比較早?(蓮友答:「法藏比丘先發願。」)對呀!阿彌陀佛發願在先,在不可思議兆載永劫之前,他就發願了。那個時候,我們大家有給法藏比丘寫過信嗎?有沒有寫信請他發願?有沒有到法藏比丘面前拜拜,磕幾個頭,說:「法藏比丘,請你給我發發願,你給我修個極樂世界,我好去往生。」大家有沒有?(蓮友答:「沒有。」)那個時候,我們還在那裏打麻將,還在那裏造罪造業,還在那裏三界六道的輪轉。

 

       是法藏比丘一個人主動為我們發願,對不對?他沒有經過我們的祈求拜託,就主動地發願。

 

       同時,他平等地發願。什麼叫平等?「十方眾生」!他沒有說男女老少、出家在家。無論任何人,阿彌陀佛都主動地、平等地,也是沒有條件地為他發願。他沒有說「你要如何如何,給我多少好處,你要修行達到什麼程度……」,都沒有。他只是說:「你要相信我,你要願生我的淨土。」這叫主動、平等、沒有條件,一心要救度我們。

 

       阿彌陀佛在成佛之前,就希望建立一個淨土,建立淨土的目的就是四個字——「欲生我國」,「欲生我國,欲生我國!」讓十方眾生往生他的淨土。那麼,法藏比丘現在成佛了,建立了極樂世界——完成了沒有?(蓮友答:「完成了。」)完成好了之後,大家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會不會設一個門檻兒說:「雖然在成佛之前,我講的你們往生我的極樂世界沒有條件,但是成佛之後呢,我反悔了。你要來往生的話,必須要這樣、這樣、這樣……,不然的話,我不讓你來往生!」阿彌陀佛會這樣嗎?不會!

 

佛心入我心

       所以,「欲生我國」是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不是我們自己能發動的;是阿彌陀佛,是他的心,是他呼喚我們,是他的心來到我們的心中。

 

       各位蓮友,大家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嗎?願不願意?(蓮友答:「願意。」)哎呀,好啊!阿彌陀佛聽得清清楚楚。阿彌陀佛說:「對了對了對了,這就對了,對了對了!」

 

       我們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不是我們凡夫的心,這個心就是佛的心來到了我們的心中。因為就我們凡夫來講,我們原本是不願意往生的,我們願意養兒養女,願意升官發財,願意在娑婆世界活一百二十歲,然後頂多再升天。我們都是這樣。

 

       那我們為什麼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呢?是因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來到了我們的心中。

 

信順兩土世尊的教導

       阿彌陀佛很慈悲啊,讓十方諸佛讚歎他的名號。在這個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講淨土三部經。

 

       比如說《阿彌陀經》就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對不對?對!「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對不對?對!所以,我們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好弟子,對不對?我們就是阿彌陀佛的好子孫,對不對?我們就信順了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兩土世尊的教導,對不對?對了。我們願生彼國,這是聽阿彌陀佛的話,聽釋迦牟尼佛的話。

 

       好了,我們願生彼國,聽阿彌陀佛的話,是阿彌陀佛的乖兒子,阿彌陀佛歡喜不歡喜呀?(蓮友答:「歡喜。」)

 

       但是,阿彌陀佛如果又設了個條件說:「你雖然聽了我的話,想到我的極樂世界來。但是,如果你沒有清淨心,我是不要你的。我雖然當初發願要救度輪迴苦海的、流浪的眾生,我把你看得像我的獨生兒子一樣。我憐憫你,為你發願建立極樂世界,我無條件救度你。但是現在我成佛之後,你想到我的極樂世界來,我要求你達到清淨心,我要求你修諸功德。不然的話,你念我的名號,一天念三萬聲也不管用!」他會這樣嗎?不會啊!

 

不要自甘卑劣,我們是阿彌陀佛正式邀請的貴賓

       所以,我們再看願文,願文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叫信、願。那麼,我們願生彼國,我們願意到極樂世界去,如果沒辦法去,我們還是不敢發這個願。

 

       比如說我們想到北京,如果沒有交通工具,我們就不敢發這個願。

 

       再如人類想到月亮上去,如果沒有發明宇宙飛船,我們就不敢有這樣的想像。

 

       現在,我們想到西方——十萬億國土之外的極樂世界,我們心裏難免打嘀咕:「阿彌陀佛,我雖然想去,可是我沒有功德啊,我沒有功德怎麼去?」

 

       阿彌陀佛就說:「你沒有功德,是我請你來的,我有功德!」

 

       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是不是阿彌陀佛邀請的?(蓮友答:「是。」)

 

       各位蓮友,各位阿彌陀佛的孝子賢孫!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要自甘卑劣,我們是阿彌陀佛發了邀請函的啊。我們舉著阿彌陀佛的邀請函,雄糾糾,氣昂昂,跨過六道去往生啊!

 

       很多人覺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大概都是大和尚、祖師大德,他們才夠資格。我是無名小卒,我哪能往生?我靠旁邊。

 

       其實不是這樣,我們是阿彌陀佛正式邀請的貴賓。他說:「十方眾生,你欲生我國!」怎麼來?「乃至十念。」這都有經文明明白白所寫啊!「乃至十念」就是念阿彌陀佛名號。

 

       那麼,豈不是我們口稱彌陀名號的時候,我們就是獲得了彌陀的邀請,我們就是興高采烈、就是揚眉吐氣、就是昂首闊步地邁向西方極樂世界!對不對?(蓮友答:「對。」)

 

乃至十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路念下去

       「我光是口念南無阿彌陀佛,夠不夠?還沒提上禮品,沒有帶點土特產去,獻給阿彌陀佛,這樣行不行?」很多人不瞭解阿彌陀佛主動、平等的救度,以為說「我光念佛不能往生,如果再加上我修行三福、念其它的經、持其它的咒、修其它法門的功德,加到一塊兒,阿彌陀佛你看差不多了吧?這些禮品夠不夠?不成敬意……」

 

       阿彌陀佛本來對我們沒有提條件,他只是說「乃至十念」。這個「乃至十念」也不是對我們提的條件,是他把名號給我們,他說:「我修行好了六字名號給你。給你,你怎麼使用他呢?你只要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很容易:乃至清淨心、乃至妄想心,乃至出家人、乃至在家人,乃至開智慧、乃至很愚癡,乃至受五戒、乃至沒受戒,乃至八十歲、乃至七八歲,乃至念二十年、念七十年,乃至到臨終的時候才念十聲、五聲、三聲……,通通叫做「乃至十念」。

 

       「十念」的意思,「十」代表圓滿,也就是說:「你只要念佛,你只要信順我,願生我的淨土,只要信,只要願,只要念佛,決定往生,沒有條件!」這叫「乃至十念」。他沒有說「清淨心十念」,也沒有說「開智慧十念」,就說「你只要念佛就可以」。

 

       善導大師解釋「乃至十念」(這個「乃至十念」,不是依我們個人的理解,是依祖師的解釋),怎麼解釋呢?解釋為「下至十聲」。「下至」就是和「上至」相對應,就是說,我們遇到這個法門,我們聽聞到彌陀的本願救度,知道念佛往生,我們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就一路念下去,我們不會改變法門。如果要改變法門,就不叫「至心信樂」。

 

       如果雜行雜修,也不叫「至心信樂」。為什麼要雜行雜修啊?信不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真的行嗎?念佛真的能往生嗎?不加點別的修行,真的可以嗎?」有疑惑心才去雜修。

 

       雜修就沒有快樂,就在那裏苦心極力。如果問「你能不能往生?」「能不能往生?差不多吧,努力吧,爭取吧,相信總有可能吧!」

 

一向專念即是一心不亂

       有位蓮友領導了好幾百位居士,他跟居士們講:「念阿彌陀佛,達到一心不亂,一定可以往生!」

 

       也對,達到一心不亂,一定可以往生。那麼,一心不亂能不能達得到?他不能講啊,他如果講達不到,等於自己打自己嘴巴,對不對?他怎麼講?「即使達不到完全一心不亂,百分之五十總是可以努力的,即使達不到七天一心不亂,三個小時、半個小時總是差不多的。即使現在沒達到,我們努力努力,總是差不多的。」但是他自己也努力了十多年了,他知道不行,但嘴上不得不說。他說:「我嘴上在講,我心裏害怕得不得了,但是又不能說出來,如果說出來,這幾百人就沒了信心了。」所以嘴上講的話很硬,心裏很膽小,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害怕。

 

       「一心不亂」這幾個字,是《阿彌陀經》裏的經文。對於它的解釋,也不是我們自己隨便解釋的,也要依據善導大師的解釋。

 

       善導大師就解釋為「專復專」——專修念佛就是一心不亂。「一心」就是專心,專一不雜之心。「不亂」就是不雜亂,不雜行雜修就叫「不亂」。如果東修西修,東扯西扯,三心二意,那就是雜亂了。

 

       所以,善導大師解釋一心不亂,不是按照禪宗教理解釋為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禪定一心不亂。那樣就是自力修行的解釋了。

 

       阿彌陀佛說:「只要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就可以往生!」釋迦牟尼佛怎麼可能在中間攔腰切一刀,說:「這不行!阿彌陀佛講的話,在我娑婆世界,天高皇帝遠。阿彌陀佛雖然講『乃至十念』很簡單,但是我釋迦牟尼佛給你加幾個字,要禪定一心不亂!」——會這樣嗎?不會!

 

       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講的話,決定是一致。所以,我們剛才講過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以阿彌陀佛的誓願為標準。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的講法,決定不會違背阿彌陀佛的誓願,對不對?

 

       那麼,「一心不亂」四個字,一定要納入第十八願才有意義。如果對「一心不亂」四個字的解釋,違背了阿彌陀佛發的第十八願,那麼,這個解釋肯定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是不是啊?這是很顯然的道理。

 

       而善導大師的解釋,就跟阿彌陀佛的誓願一致,他說「一心不亂」就是「專心不雜」。「專心」就是信願;「不雜」就是「乃至十念」,就是「一向專稱」。

 

       一向專念就叫做一心不亂,大家有沒聽懂?大家跟我念一遍,我說一句大家說一句:

 

       一向專念即是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即是一向專念。

 

       好好好,大家記住這個解釋。這不是我個人的解釋,是善導大師的。

 

善導大師對《阿彌陀經》的解釋

       我們彌陀寺客堂的牆上有這麼一段法語: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這段偈語就是在解釋《阿彌陀經》的經文:

舍利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導大師就解釋為「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極樂國土是怎樣的國土呢?是涅槃的境界,是往生之後自然成佛的境界。那麼,這樣的境界,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隨緣雜善恐難生」。

 

       什麼叫「隨緣」?碰到這個師父教你持咒,「嗡嘛呢唄咪吽」,碰到那個師父教你唱讚,碰到這個居士教你誦經,碰到那個居士教你坐禪,這叫隨緣。隨緣所修的種種善法,叫做「隨緣雜善」。

 

       「雜」有兩種含義:一種叫雜多,這樣修,那樣修。第二種叫雜毒,就是我們雖然修善,但不是清淨的、純粹的善,有貪瞋癡的雜念,未斷貪瞋癡,所以叫「雜毒之善」——善導大師說「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以「雜毒之善,虛假之行」,想到「無為涅槃界」,純粹的、清淨的、不染污的、不顛倒的極樂涅槃界,那怎麼可能呢?因果不相符合嘛,所以說這個不能往生。

 

       那麼,怎樣去往生?「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是「故使如來選要法」。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選擇了一個最重要的法門,什麼法門?「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稱念彌陀名號,「教念彌陀」,要怎麼念?「專復專」,就是「執持名號」,怎麼念?「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就是「專復專」。

 

       善導大師解釋「一心不亂」,就是專,專,還要再專。

 

以善導大師的解釋為標準

       大家要知道:善導大師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阿彌陀佛再來。他念一聲佛,口中就出一道光,他「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他念一聲佛,就有一道光出來,他是彌陀化身再來。

 

       所以,他所解釋的,就是阿彌陀佛親自解釋的。他一看娑婆世界,「你們都誤解了我的本願,不行!我不能在極樂世界呆著不動,我要親自出馬」,於是就來到娑婆世界,就化身成為善導大師,寫下了《觀經四帖疏》楷定古今。「從古到今,對淨土法門的解釋,要以我彌陀化身所解釋的《觀經疏》為標準」。那才叫楷定古今。

 

       從古到今,對淨土法門都有誤解,不只是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在善導大師那個時代就有了。為什麼呢?因為淨土法門太深妙了。

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
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瞭。

 

       連聲聞、緣覺、菩薩都不能測度佛的智慧,那麼只有佛自己才能明瞭。所以釋迦牟尼佛才講三部經,善導大師以彌陀化身的資格,來到娑婆世界,寫下了《觀經四帖疏》楷定古今。

 

       我們依止善導大師,就不會有錯,就有標準。依善導大師,也就是依阿彌陀佛。

 

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再回到這三十六個字。三十六個字裏的「乃至十念」,善導大師解釋了,叫做「下至十聲」,就是多到一輩子的念佛。如果我們遇到這個法門的時間比較久,可以念七天、七十天、七年、七十年,這叫一輩子念佛,專心念佛不改變了。

 

       為什麼要專啊?因為只有這尊佛為我們發這個願,別的佛沒有發這個願,所以我們專念這尊佛,對不對?

 

       念佛的法門,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裏只是說「乃至十念」,「你念我的名號,我就光明攝取你,我保證你」。他沒說「你修其它的法門,我保證你」。

 

       所以我們要專,我們要聽阿彌陀佛的話。我們要專,對不對?(蓮友答:「對。」)對呀。

 

       「乃至十念」解釋為「下至十聲」,特別重要的是——大家聽好,特別重要的是:把「念」解釋為「聲」。就是我們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發出聲音。

 

       聲,有大聲、有小聲、有默聲。大聲就是現在我這樣講話,大家都聽得到;小聲就是旁邊的人聽得到;還有金剛持,金剛持就是自己聽得到、別人聽不到,聲音在嘴巴和耳朵之間,動動嘴巴,這個也叫做念佛發聲;還有默念,默念在心中,耳朵也聽不到,但是心裏知道,自己念自己知道,一句一句地,這樣就可以。只要我們動動嘴:「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速度的快慢,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只要我們動口發聲來念佛。阿彌陀佛說:「嗯,這就可以了。」心清淨不清淨他不管。

 

       善導大師的解釋,說「下至十聲」,不管你的念頭,不必擔心「我這個念頭不清淨啊,我還有妄想雜念啊」,只要能念南無阿彌陀佛,發出聲音,這樣就可以。

 

釋「念」為「聲」的依據——《觀經》下下品

       善導大師這樣解釋,他的理論依據在哪裡呢?

 

       他的理論依據就在《觀經》下下品。有的蓮友可能對此比較陌生,如果大家聽過我講的《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裏面就講到這一段,在這裏我也簡略地說一下。

 

       《觀經》下下品的眾生是什麼樣的眾生呢?釋迦牟尼佛舉出這個世間造惡最重、念佛最短、心中最亂,千鈞一髮、一髮千鈞,眼看就要墮入地獄——選擇這樣一個人,臨終回心念佛,阿彌陀佛立即就能把他救起來,以此來顯示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可以隨時隨地救度任何眾生。

 

《觀經》下下品為顯阿彌陀佛萬不漏一的救度

       《觀經》的下下品,是一個已經造作了五逆重罪的人,他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樣的人。也可以講誹謗正法,他破壞佛教,五逆謗法的事都做,是這麼一個眾生,一輩子沒有做過一件善事。用兩句話來形容他:「無惡不做,無做不惡」。沒有什麼惡事他沒有做的,殺父、殺母都能幹得出來,還有什麼惡事做不出來?那麼,「無做不惡」,他只要做的事,都是惡事,沒有善事。

 

       這樣的一個人,一直到臨終了,快要死了,這時候啊,地獄的火都熊熊燃燒起來,閻羅大王帶著小鬼都來抓他。他就要死了,地獄的恐怖景象一時俱現,他的內心非常恐懼;那麼身體呢,也好像受到地獄猛火的燃燒一般,四大分離,此生的種種惡業一時顯現——苦惱不苦惱?痛苦得要命啊!慌亂不慌亂?慌亂啊!

 

       這樣的人如果都能得救的話,我們在座的是不是都有份啊?他有什麼修行?沒有!一輩子沒到寺院磕過一個頭,沒有燒過一支香,沒有念過一句佛。這麼一個人,就看阿彌陀佛有沒有本事把他救起來。如果阿彌陀佛能把他救起來,我們就都有希望了。

 

       好了,現在釋迦牟尼佛列舉這麼一個人,就是要顯示阿彌陀佛立即的、快速的、安穩的、萬不漏一的救度。

 

       《觀經》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他現在臨命終了,驗其罪狀,應墮地獄: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
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果按他自己的因果報應來講,他這一死,不會經過中陰身,一斷氣馬上直入地獄,受無量劫的大苦惱。

 

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但是,這時候遇善知識——這個善知識,不是說他有多大的修行,是因為他能說妙法。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善知識,當然直接墮下去了;遇到了善知識,他就得救了,這叫「遇無空過者」。那麼,善知識怎麼說呢?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
遇善知識,種種安慰,
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善知識來安慰他:「某某人啊,你雖然造了重罪,其它法門不能修,但是還有一個妙法——微妙的法門。」(「這個微妙的法門,就是叫你打坐」,那能行嗎?「叫你開悟」,那能行嗎?「現在打不了坐了,也開不了悟了,叫你去朝拜九華山」,那能行嗎?都不行了。所有的法門,這個時候對他來講都沒辦法修行。)

 

       所謂「妙法」,只是一個——念佛!「你只要念阿彌陀佛,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叫做「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只要念佛,地獄眾苦一時消除,閻羅大王馬上隱退,阿彌陀佛立即現前。」這樣講他高興不高興?

 

死苦來逼,慌亂中稱名十聲而往生

       但是這個人啊,他太慌亂了,他罪業太深重了。所以經中用這兩句話來形容他,說這個人怎麼樣呢?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雖然善知識教他念佛,但是他內心慌亂,「不遑」就是不能夠,他不能夠在心裏念佛,他很恐怖,一片茫茫然然,糊裏糊塗的。教他念佛,他也不知道怎麼念。他能夠集中思想嗎?他這時候思想集中不起來,無法寧定心神,一片慌亂。

 

       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說四大分離、地獄現前,即使身體好好的,結果聽說兒子出了車禍,腿撞斷了;正想到醫院去,又得到消息,孫子找不到了;然後呢,這件事情還沒反應過來,那邊媳婦又出什麼狀況了。這個時候要你不開口、在心裏念佛——做不到!這個時候你會呼天喊地:「阿彌陀佛啊,我怎麼這麼苦啊!」你會喊出來。喊出來可以,讓你閉上嘴巴在心裏念,那不行,那會悶得要爆炸,對不對?

 

       那麼,這個馬上要墮落地獄的人,教他念佛,他心中無法憶念,一片慌亂。所以善知識觀察出來了:

善友告言: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
應稱無量壽佛。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善知識說,「哎呀,你的意識這麼慌亂,你心中不能念……」

 

       「應稱無量壽佛」:「你可以用嘴巴喊哪!」「稱」就是口稱。「你只要嘴巴喊出『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

 

       哎,這個人馬上:

如是至心,念聲不絕。

 

       善知識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他跟在後面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他這個時候念佛,處於慌亂當中,好像病急亂投醫,饑不擇食,慌不擇路。善知識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就跟在後面念南無阿彌陀佛。他有什麼清淨心啊?沒有;他有什麼禪定心啊?沒有。他只是一心求救,「南無阿彌陀佛!」善導大師解釋說:這個人被死苦、四大分離之苦、地獄火燒之苦所逼迫,所謂「死苦來逼」,「苦逼失念」,被苦惱所逼迫,失去了憶念的能力,思想意業茫然,只是嘴巴跟著別人喊,別人念「南無阿彌陀佛」,他也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這樣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經中說: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
善知識念,他跟著念。
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花,
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極惡之人生極樂,全靠名號功德力

       你看看!依他這樣的狀況,一口氣不來就直入地獄的人,只是隨著善知識的教導,在那裏有口有心也好,有口無心也好,張嘴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往生了。這是靠誰的力量?(蓮友答:「南無阿彌陀佛。」)對了!這是靠名號本身的力量。

 

       如果靠他自己的修行力,他有嗎?沒有。他只有造業的力量,他只有墮落的力量,他只有下地獄的力量,這些都具足了。但是,這樣一個人,在這麼緊迫的情況下,在這樣嚴重的罪障的前提下,他只念了這麼幾聲佛號,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下下品能往生,我們更能往生

       所以,我們罪業再重,總還不至於造五逆重罪;我們念佛再少,總還不至於僅僅十聲;我們修行再差,總還超過他;我們的心再亂,比他不知道要強多少倍!俗說話「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那我們這個貨跟他那個貨一比,我們還是好貨呢。

 

       那麼,這個人都能往生——當然,不是靠他的修行力,也不是靠他的善根力——如果論修行,我們超過他;如果論善根,在座各位也超過他,因為我們還沒有造五逆罪,我們也不是臨終才遇到佛法,平生就遇到佛法了,三皈五戒,專修念佛。也有的雖然還沒有專修念佛,也在勤懇地修諸功德求生西方,跟他比不知強多少倍!那麼他能往生,是靠了這句名號本身的力量;他連「念佛時心要寧定」的意識都沒有,憶念茫然,失去了憶念的能力,他只是用嘴巴喊出佛號,就能往生,何況我們呢!

 

       所以,善導大師將「乃至十念」解釋為「下至十聲」,對我們可以講恩德廣大。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如果一般的法師解釋,就把「乃至十念」解釋得很複雜,「要清淨心的十念,要不起妄想雜念的十念,要如何如何的十念……」,我們一聽,就心有不安了,因為我們做不到,是不是?

 

       而阿彌陀佛發願的時候,有這麼幾句話: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這是在《無量壽經》裏講的,這四句話也是很有力量的。

 

       「吾誓得佛」:「我發誓要成佛」,就是「設我得佛」的意思。

 

       我成佛要幹什麼?

 

       「普行此願」:「我要讓我所發的第十八願啊,普遍地流行在十方法界,讓十方諸佛都讚歎我的名號,讓四十八願的功德流布十方眾生的心田!」讓第十八願救度眾生的六字名號響徹宇宙,叫「普行此願」。

 

       那麼功效怎麼樣呢?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眾生所有的恐怖、恐懼,我都讓他得到徹底的安慰,大大的安樂」,這叫「為作大安」。

 

       我們恐懼什麼?我們恐懼說:「哎呀,我最怕我念佛沒有清淨心,怎麼辦?」

 

       阿彌陀佛說:「我來辦!」

 

       「我念佛現在持戒還不清淨,怎麼辦?」

 

       阿彌陀佛說:「我來辦!」

 

       「我雖然念佛,但是我不會讀誦大乘經典,我也沒有開智慧。怎麼辦?」

 

       阿彌陀佛說:「我來辦!」

 

       這樣才能叫做「為作大安」,給我們大安心。

 

       一般人講的話,他就明顯違背了阿彌陀佛的這四句話。「某某人啊,你雖然一輩子念佛,那都是演習,到了臨終的那一時刻,如果你不能把握正念的話,你就白念了!」聽到這個話,我們害怕不害怕啊?害怕。有沒有給我們安慰啊?沒有,反而增加我們的恐懼。

 

       「某某人,你雖然念佛,你口念彌陀心散亂,你喊破喉嚨也枉然!」我們害怕不害怕?害怕。會給我們安慰嗎?不會。

 

       阿彌陀佛說的話,不是這樣。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下的保證

       好,我們還是回到第十八願,法藏比丘對我們眾生只說了三句話。這三句話屬於我們,要求我們來做——可以講沒有要求:「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十方眾生,只要你信順我的救度,願生我的淨土,專稱我的名號,長嘴巴會念佛就可以——你只要這樣做。」剩下的兩句話,是法藏比丘——阿彌陀佛為我們的保證。他怎麼保證呢?「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法藏比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你怎麼樣呢?你至心信樂——真的相信我的救度,你欲生我國——真的願意往生我的淨土,你乃至十念——真的稱念我的名號。什麼叫真的?就是專修念佛,口稱我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我來辦。怎麼辦?」

 

       「若不生者」:「如果你這樣做了,你還不能往生我的西方極樂世界,那就不用你負責,我來負責!我怎麼樣?不取正覺。」

 

       所以,第十八願後面的這兩句話,是法藏比丘為我們下的保證。說:「十方眾生,只要你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你百分之百往生!如果不能往生的話,」——我們講「那萬一不能往生怎麼辦呢?你可不能把我騙了,這可是大事啊!」對了,萬一不能往生——阿彌陀佛說:「如果說我修行的功德還不夠,沒達到這個能力,那我繼續修行,一直修到我的名號具足這樣的功德、我的願力能夠實現這樣的救度,我才成佛!」

 

       所以,如果不能救度十方眾生、不能讓信願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話,法藏比丘是不會宣佈成佛的,他還要一直修下去。

 

       而現在,法藏比丘有沒有成佛啊?成了啊!如果我們稱念他的名號不往生,他就不能成佛,他要一直修行,一直修行,修到他的誓願完成了、圓滿了,他才成佛。

 

不用我們祈求拜託

       那麼,大家就曉得,這尊佛既然已經成佛、叫阿彌陀佛了,那就說明:我們只要稱念他的名號,就必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不對?這是靠我們的力量嗎?四十八願是我們在座誰發的?不是我們發的,對不對?對呀!所以我們念佛往生。

 

       我們可以講從一開始到現在,一直到西方極樂世界,到成佛,從頭到尾、徹徹底底都沒有一點點我們自己的力量在裏面。我們沒有請阿彌陀佛發願,也沒拜託他,也沒給他磕幾個頭。到現在阿彌陀佛成佛十劫了,你在那裏蹣跚而來,在大殿裏,「阿彌陀佛,給你磕幾個頭」,一個、兩個、三個——來得太晚了!

 

       從頭到尾我們沒有拜託阿彌陀佛發願,他主動為我們發願;我們沒有修行,他主動為我們經過兆載永劫修行;我們沒有請他為我們成就名號,他主動把他不可思議兆載永劫修行的功德納在六字名號裏送給我們,還要讓十方諸佛讚歎他的名號(在娑婆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來讚歎,來送給我們,送到我們心裏;只是我們自己不瞭解),還要化身為善導大師,來到娑婆世界,告訴我們念佛是這樣子的,是口稱名號,「上盡一形,下至十聲」就可以了。

 

       所以,我們從頭到尾都不瞭解,都是佛菩薩在教導我們。我們本來不瞭解念佛法門的特色,離開了彌陀誓願的保證。那我們現在知道了:我們靠的是阿彌陀佛的力量,對不對?

 

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這叫做「觀佛本願力」。瞭解了第十八願之後,再來讀這首偈子,我們就會覺得很有力量。我再來念一遍: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所謂「佛本願力」,就是第十八願的力量。

 

       所謂「遇」,什麼是「遇」呢?就是信願行。你遇到了,你不相信,等於沒遇到。你相信,才叫遇;你不相信,「阿彌陀佛真的這麼慈悲嗎?真的有這麼大的願力嗎?」那等於沒有遇。遇而相信,叫做遇,叫「至心信樂」。

 

       進一步講,信而願生,才叫真信;你雖然相信,卻不願意往生,那個信是假的,只是幫別人信了一場,「對對對,有極樂世界,你去往生。你去,我不去」,幫別人信一場有什麼意思?那麼,信而願往生,這才叫「信願」,才叫「遇」。

 

       信、願,行——稱念彌陀名號。你雖然願意往生,卻不念佛,說明願往生也是假的。

 

       所謂「遇」呢,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是我們淨土宗的宗旨,這叫做「遇無空過者」。

 

       若能這樣做,阿彌陀佛保證我們說:「十方眾生,沒有一個遺漏的!如果有一個不往生,我就不成佛!十方眾生信願念佛,通通都能往生,我才成佛!」這才叫做「遇無空過者」,對不對?

 

       那麼,什麼叫「能令速滿足」呢?我們開口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念出來,當下我們身上的功德就圓滿了,「功德大寶海」在我們身上就具足了,這叫「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大家相信不相信啊?(蓮友答:「相信。」)大家相信了,還害怕往生資糧不夠嗎?

 

信願念佛的人,圓滿具足六字名號的一切功德

       各位蓮友!各位阿彌陀佛的孝子賢孫:我們如果念了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還害怕功德資糧不夠——即使這樣的話,你也找不到能夠補充的了。「我再修修自己的功德,給六字名號補充一點……」,如果你講這句話,就叫做大逆不道。好像阿彌陀佛沒有圓滿,靠你修的那一點點來補充——那是不可能的。

 

       阿彌陀佛的六字洪名功德圓滿在法界當中。所以《無量壽經》有這麼一段經文: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聽說阿彌陀佛的名號有這麼大的功德,這樣不可思議,主動、平等、無條件地救度眾生,心裏歡喜了。

 

       「乃至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個「乃至一念」,就是信心發起之後相續念佛。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講的:聽聞彌陀名號,信心歡喜,相續念佛——這樣的人,就得到了往生成佛的大利益,他身上就圓滿具足了六字名號的一切功德。

 

       「無上功德」就是成佛的功德。普賢菩薩的功德還有上,因為還有佛在上面。

 

言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所以善導大師才說了: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信願行就通通都有了。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歸命」就是信順的意思。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目的,是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那麼,對這樣的眾生,你念南無阿彌陀佛,說:「我沒有修行,我歸命阿彌陀佛行不行?」行!善導大師說了: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這個歸命的眾生,雖然沒有一點點修行,但是阿彌陀佛兆載永劫的修行就是他的修行。那麼,這樣的功德夠不夠啊?夠!資糧夠不夠啊?夠!往生定不定啊?定!

 

       定了!這叫做「即入必定」,「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往生的要件——信願行

       法藏比丘四十八願當中第十八願,說明了念佛往生的要件和念佛往生的功效。

 

       念佛往生,對於眾生來講,法藏比丘只說了三句話:「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三句話也就是所謂的「信願行」。

 

       信和願,是不用花錢的,也不用費力的,除非我們不願意相信。你要信阿彌陀佛就信了,願意往生就願了。所以,這是很容易的。

 

       那麼行呢,行也是很容易的,所謂「易行道」,所謂「乃至十念」,沒有特別要求一定要如何如何,是十方眾生都做得來的。這個「乃至十念」,也是配合前面講的「十方眾生」。

 

       所以這個行,善導大師解釋為「稱我名號,下至十聲」,這個都是我們做得到的。

 

往生的根本保證

       這樣來念佛,功效如何呢?以這樣的信願行去做,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法藏比丘保證我們說:「如果你能夠這樣的話,若不生者,則我不取正覺。」那就是說,百分之百、千分之千、萬不漏一都往生的。

 

       所謂「萬人修萬人去」從哪裡來?「遇無空過者」又從哪裡來?「正定之業」又從哪裡來?「即入必定」又從哪裡來?「易行道」又從哪裡來?都是從第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裏來!所以,這是我們往生的根本保證。

 

第十九願——方便接引願,方便接引定散根機

       下面準備把話題稍微展開一點。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由於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淨土法門才稱為「易行道」,才稱為「他力門」。可是,四十八願中的「攝眾生願」,不僅僅只有第十八願啊,還有第十九願。第十九願的願文是這樣的: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發菩提心,修諸功德,
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
不取正覺。

 

       這個第十九願,依善導大師的解釋,叫做「方便接引願」。

 

       所謂「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也就是《觀經疏》裏所講的「定散二善」。「諸功德」,就很多了,善導大師把它分成兩類:

 

       一類叫定善,禪定的善,淨心的善,叫做定善。

       一類叫散善,就是沒有禪定,但是也是在修行善法,稱為散善。

 

       一切的修行,不過是定散二善。這定散二善,概括了大乘佛法的聖道修行,以發菩提心為宗旨,所謂「發菩提心,修諸功德」。

 

       那麼,以這樣的修行方法,至心發願,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也保證他說:「臨命終的時候,我來迎接你。」

 

       可是這條願呢,有的眾生做得到,有的眾生做不到。「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前面我們說到了,發大菩提心是不容易的,我們難以做到。所以,這條願所攝受的十方眾生是哪種眾生呢?是能夠做到「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眾生。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抑止的方便

       第十八願不一樣,第十八願沒有任何限制。如果講有所限制的話,就是後面的兩句話:「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只要你不造五逆罪、不造謗法罪就可以了」。

 

       其實,「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也不是永遠的排除,是暫時的,暫除非永除。暫時的除外,不是永遠的除外。善導大師在解釋《觀經》下下品的時候就說明:《觀經》下下品是一個造作五逆重罪的人,他念佛往生了。可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說「唯除五逆」,五逆之人排除在外。善導大師就解釋說,這是抑止的方便。

 

       什麼叫抑止的方便呢?「抑」是壓抑的抑。「止」是制止的止。因為五逆罪是所有罪裏面最重的罪,殺父、殺母是世間最重的罪,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是佛法當中最重的罪。這兩種極重之罪如果不能制止、眾生一旦造下的話,那很可能直接墮入地獄,沒有得救的機會,那可就苦惱了。所以阿彌陀佛事先抑止說:「哎!你沒有造這兩種罪之前,不要造哦!雖然我要普救一切眾生,最起碼你不能造這兩種最重的罪。」也怕眾生住於邪見,「反正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無機不救,所以不必再畏懼造罪了……」,撥無因果,放逸無慚。這也顯示了彌陀的悲心。

 

雖抑止重罪,小罪亦不希望我們犯

       阿彌陀佛抑止這兩種極重之罪,其實,小罪也不希望我們犯,不要說五逆,沒造之前不希望我們造,即使是十惡,沒有造之前也不希望我們造;五戒沒破之前,也不希望我們破;沒有罵人之前,也不希望我們罵人。

 

眾生根劣,只能抑止重罪

       但是,阿彌陀佛的救度底限,為什麼不拿五戒來抑止?為什麼不拿十善來抑止?因為觀察到大多數眾生,如果抑止說:「哎,你不可以犯五戒,你不可以犯十惡!」其實大多數人都難以不犯。比如說不殺生,如果以不殺生來抑止的話,很多在家居士幾乎都不敢做飯了,因為家裏有人不學佛,做飯就免不了做葷腥。所以只能拿罪業當中最重的罪來抑止說:「你不可以造!」以此顯示阿彌陀佛徹底的慈悲。但在阿彌陀佛的內心,小罪也希望我們不要造。

 

       再如若用小罪抑止說:「哎!你不可以貪便宜,你不可以發火兒。」那就不成為抑止的方便了,因為幾乎沒人能做得到。

 

抑止重罪,說明第十八願攝受造罪凡夫

       之所以選擇最重的五逆、最重的謗法這兩種罪來抑止,也顯示「十方眾生」包括一切造罪凡夫。如果是菩薩,如果是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他怎麼會造五逆謗法罪呢?有什麼必要抑止呢?他發了菩提心,要做菩薩,是大乘種子,他怎麼可能造五逆謗法重罪呢?不可能。

 

       所以,第十八願所攝受的十方眾生,是包括一切造罪凡夫。

 

治癒頑症喻:舉下攝上,舉惡攝善

       既然一切造罪凡夫都可以仰靠第十八願念佛往生,等而上之,修行五戒善法的,修行十善善法的,修行四諦、十二因緣法的,修行六波羅蜜、發菩提心的,通通可以仰仗這條願,靠佛的願力去往生,這叫「舉下攝上,舉惡攝善」,舉一個最下等根機的人,來顯示一切眾生都可以念佛往生。

 

       就好像醫生治病一樣,最頑固的病症都能治癒,那麼小病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釋迦牟尼佛開出六字名號這味藥,連五逆謗法重罪都可以治癒而往生極樂,何況還沒有患這等重罪的人!

 

       連臨命終時心中慌亂、不遑念佛的人,口稱名號都可以往生。何況我們現在一向念佛的人,怎麼不往生呢?

 

       連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何況每天千念、萬念的人,怎麼可能不往生?

 

       連最後一天遇到六字名號都能往生,何況我們天天念佛,怎麼不往生?

 

       所以,這是舉一個下等根機的、一生造惡的、直到臨終才聞法信受的眾生,來顯示行善的、平時聞法信受而專修念佛的人,那更能往生!所以,沒有一個遺漏。

 

第十九願和第十八願的不同之處

       可是第十九願所攝受的眾生根機就不一樣了,如果不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根機,靠第十九願是不能往生的。

 

       如果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根機,能夠如實發菩提心,如實修諸功德,仰仗第十九願也可以往生。所以阿彌陀佛就說了:這樣的眾生,臨壽終時,假如我不與大眾圍繞,到他的面前來救度他,那我不成佛。

 

       這條願跟第十八願相比,就有幾點不同:

 

       第一,行法比較難,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我們做不到。

 

       第二,攝受眾生的根機有所限制,必須是善人,是定善、散善、發菩提心的人。那麼造罪造惡的人就在這條願的攝受範圍之外。

 

       第三,所得到的利益不如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斬釘截鐵地、萬不漏一地、絕對性地保證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沒有含糊、沒有商量地講往生。第十八願先說「欲生我國」,然後底下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可是第十九願就沒有這樣直接,而是說「假如臨命終時,我不來現前接引,我不成佛」。當然,現前接引也是讓我們往生的。可是,如果講到「若不生者」的、直示往生正因的願,就是第十八「念佛往生願」。

 

       所以,第十九願叫「臨終接引願」,臨終現前來迎。修諸功德,至心發願,阿彌陀佛臨終來迎。

 

念佛眾生平時已被攝取不捨

       那麼,第十八願為什麼沒有說到臨終來迎?那是因為阿彌陀佛已經百分之百地保證了我們。根據《觀經》來講: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我們平時念佛,是一個念佛眾生,阿彌陀佛的光明平時就攝取我們,不捨離我們,白天晚上,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沒有離開過我們。阿彌陀佛的光明時刻都在保護我們,都在迎接我們,那麼到臨終的時候,我們自然隨著佛的光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雖然沒講臨終來迎,自然也有臨終來迎,因為平時阿彌陀佛就已經攝取不捨了,不捨離、不捨棄、不放棄、不離開我們。從現在直到臨終,都給我們這個利益。

 

       第十九願就說「臨終的時候我來接引」,那平時呢,沒有攝取不捨的利益,因為他不是念佛的眾生,他是修諸行的眾生,那平時就沒有攝取不捨的利益,到臨終才來現前接引。

 

       而第十八願的念佛眾生,平時蒙受阿彌陀佛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攝取不捨的光明保護,臨終就隨著這個光明自自然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當然,到我們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就顯現出來,阿彌陀佛的報身之相、清淨大海眾的菩薩之相就顯現出來,天樂鳴空,光明滿室,迎接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是現在就來迎接,一直到臨終,沒有離開的。這和第十九願臨終才來是不一樣的。

 

       同時,對於第十八願的念佛眾生,阿彌陀佛沒必要說「你臨終的時候,假如我不來迎接的話,我就不成佛」,因為「假如不來」是一種假設性的話,連這個假設都不存在,就不需要講這個話了。

 

奶奶接孫子喻

       我打個比喻,就好像到幼兒園,老奶奶接送她的孫子。同時,隔壁家的小孫子也拜託她接送一下。老奶奶早晨就特別安慰鄰居家的小孫子說:「哎呀,你放心,下午我肯定會來接你的。假如我不來,我就不是你的好奶奶了。」

 

       當然,她對自己的孫子不用這樣講,因為這是她的日常功課,她天天都要接送孫子,這是她的職責。她不會說「假如我不來」。如果她這樣講,小孫子就會害怕了,「奶奶今天晚上是不是不來了?奶奶天天接我,怎麼今天說假如不來?很可能就不來了……」是不是這個道理啊?

 

親近三緣

       第十八願,我們跟阿彌陀佛的關係是父子關係。所以,善導大師解釋我們念佛跟阿彌陀佛有三種深厚的緣:親緣、近緣、增上緣。

親緣:
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捨離,
故名親緣也。
近緣:
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
故名近緣也。
增上緣: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系無能礙者,
故名增上緣也。

 

       我們念佛,跟阿彌陀佛有這親近三緣,所以佛光攝取不捨。從現在攝取不捨,直到臨終,顯現在前,迎歸極樂。我們跟阿彌陀佛的關係很親近。

 

雜行與阿彌陀佛有隔閡

       那麼雜行雜修的,修諸功德迴向往生的——如果在座各位有這樣修行的,捫心自問一下,好好思量思量:「我跟阿彌陀佛的關係親近嗎?」不親近的!心中有隔閡。「我這樣念佛真的能往生嗎?我再加上別的功德、加上別的佛號、加上別的咒語、加上別的法門……」我們加了這麼多,跟阿彌陀佛的關係不要別人說,自己也知道有隔閡,擔心說「我到底能不能往生?萬一臨終佛不來接我,我怎麼辦?」一定有這個疑惑心的。阿彌陀佛說:「沒有萬一,我臨終一定來接引你!」

 

       而專修念佛的人,平時就在阿彌陀佛的攝取光明當中,沒有「萬一」,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專修之得,雜行之失

       所以,這兩願比較起來,雖然說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也能往生,但是很難,只有少數人能做到;同時,利益也不如第十八願殊勝超越。為什麼呢?因為他是靠自己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迴向求生。

 

       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我們在座的各位也好,即使是阿羅漢,即使是發大菩提心的菩薩,甚至到了普賢菩薩這樣的大菩薩,他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比一比法藏比丘的發菩提心、發超越十方諸佛誓願的四十八大願,然後圓滿佛果、成為阿彌陀佛,哪一個功德大啊?

 

       我們再怎樣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跟六字名號的功德相比,只能是大海當中的一滴、虛空當中的一塵。怎麼能相比呢?無法相比。

 

       迴向自己所修功德求往生,即使能往生的話,也很困難。所以善導大師就講:雜行之人,一百個裏面難得一兩個往生。一是因為行法很困難,再者沒有阿彌陀佛的保證,沒有彌陀光明的攝取,沒有本願力作為強緣,所以往生很難,百中難得一二,千中難得三五。

 

       有人講:「哎呀,修行的人多如牛毛,得生西方的人如牛角;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才那麼三五個。」講得對不對呢?也對。但這是講雜行,不是講專修念佛的。

 

       善導大師說:

但使專意作者,
十即十生;

 

       專修念佛求生極樂,十個人修十個人往生,百個人修百個人往生,所以叫「正定之業」,沒有一個漏掉的。

修雜不至心者,
千中無一。

 

       雜行之人,一千個難得一兩個往生。為什麼呢?不順阿彌陀佛本願故,沒有阿彌陀佛保證故,不受阿彌陀佛光明攝取故。有這種種的原因,往生就很困難。

 

黃金難比摩尼寶珠喻:餘行難比念佛

       不是說雜行不好,好是好,但比不上念佛好中最好。來一個最好的不好嗎?

 

       所以,大家不要捨不得,不要放不下雜行。

 

       雜行的好,就像是黃金。而念佛的好,就像是摩尼寶珠。我們所念的這句名號,經中比喻為摩尼寶珠。

 

       黃金雖貴,如果和摩尼寶珠比啊,那簡直不能相比。什麼叫摩尼寶珠呢?就是一顆寶珠,這顆寶珠你對它喊:「我需要一百噸黃金。」它馬上就像下雨一樣「嘩」就噴出來,你需要多少就噴出多少,黃金、白銀、珍珠、瑪瑙,什麼都有,而且攜帶還方便,就是一顆小珠子。黃金即使有很多,也就是那麼多,用完就沒有了。

 

       我們所修行的功德,即使再怎樣珍貴,如果和六字名號相比的話,都很少很少。所以,經中雖然讚歎定善、散善,但是世尊的本意,不是讓我們停留在定善、散善,而是讓我們一向專念彌陀名號。因為阿彌陀佛要給我們最大的功德,最大的利益,最安全、最可靠、最完整、最殊勝、最快速、最超越的保證。那麼,如果我們修行定散二善迴向求生的話,就得不到保證了。

 

       大家要明瞭佛心,明瞭佛意。

 

道綽大師聖淨二門判

       道綽大師把解脫生死的行法分為兩大法門:

 

       一是靠自力修行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了生脫死,成就佛道,這叫聖道門,也就是龍樹菩薩所說的難行道、曇鸞大師所說的自力門,這個很困難。

 

       二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叫淨土門,也就是龍樹菩薩所說的易行道、曇鸞大師所說的他力門,這個很容易。

 

(四)要門與弘願

       在淨土門之內,善導大師又細判為「要門」與「弘願」: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
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要門——自積定散二善迴向求生

       一種是修行定散二善,迴向求生,稱為「要門」:

其要門者,
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
散,即廢惡以修善。
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要門」、「弘願」,「定善」、「散善」,這些名詞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因為淨土行人在唐朝到清朝的一千多年間,沒有拜讀過善導大師的著作,所以對這些名詞感到陌生。

 

       那我們現在讀到了,就是我們的福報。

 

       什麼是「要門」呢?就是修行定善和散善。

 

       什麼叫「定善」呢?剛才講過了,禪定的善。比如說止觀,比如說打坐參禪修禪定,比如說修法界觀、唯識觀等種種的觀想,以及觀佛、觀像等,這叫定善。

 

       什麼叫「散善」呢?比如說修佈施,別人沒有錢,我給他錢,別人沒有米,我給他米,這些不需要禪定的。佈施、持戒、孝養父母等等,這叫散善。

 

       修行定善和散善這兩種善,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叫做要門。

 

       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讓我們很清楚。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在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相信今天來的人,都是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對不對?(蓮友答:「對!」)我們都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來看,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善導大師分為兩類:

 

       一是要門。靠我們自己修行定善和散善,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觀像、觀想、一心三觀、修行禪定、明心見性……,這是定善;佈施、持戒、孝養父母、尊敬師長、讀誦經典……,這是散善。靠這些自己修行所累積的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稱為要門。

 

弘願——乘第十八願念佛往生

       第二類叫做弘願。弘願就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弘廣無邊(第十九願雖然重要,但不是弘廣無邊,它只能救度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不能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難得利益)。善導大師說: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一切善惡凡夫」:不管是能夠修行定善、散善、能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善凡夫,還是不能修行的惡凡夫,不管是凡夫還是聖人,往生都是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

 

       這決不是說要我們不行善,而是要我們放下靠自己所修定散二善求往生這樣的觀念。

 

       你是能夠修行禪定的,就以這樣的面貌專稱名號乘願往生,不是叫你放棄禪定。

 

       你是能夠孝養父母的,就以這樣的面貌專稱名號乘願往生,不是叫你放棄孝道。

 

       各種根機的人,都來稱念佛號、乘佛願力、往生淨土。而不是說把名號功德擱到一邊,憑靠自己所積善功,以為往生的依據。

 

       我們雖然孝養父母,我們雖然五戒十善,我們雖然放生吃素,但是我們不是靠這些去求往生,我們知道六字名號的功德已經圓滿了。

 

心懷慚愧,不自誇耀

       有人擔心說「哎呀,如果我做不到這些,那我念佛也沒用,不能往生」——不是的。

 

       我們知道:即使我做這些,也不圓滿,也不清淨(煩惱惑業未斷盡故)。雖不圓滿,並不影響往生。但是,我還是在做——是這樣子的。

 

       往生雖然不靠這些,但還是儘量去做,這是佛弟子的本分。

 

       所以,作為一個佛弟子,你行善,就以行善的身份念佛往生;你出家,就以出家的身份念佛往生;你持戒,就以持戒的身份念佛往生。心知往生全靠阿彌陀佛的功德,不炫耀、不矜誇、不標榜自己在行善,「我高你一等,我這樣的才能往生」——不是的!善導大師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惡凡夫回心念佛,同樣往生。無論是怎樣的根機,以這樣的根機,信願念佛決定往生西方。所以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

 

       其實,作為博地凡夫,我們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以善導大師的祖師根機,都「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我們更應體會這一點,心懷慚愧,心地柔軟,「我功德很少,罪業很重,我還是念佛,以六字名號為資糧,靠阿彌陀佛去往生。我這點滴小善,微不足道,不足誇耀」——這樣的心理。那麼,這就叫做弘願。

 

三福九品導入念佛

       好了,各位!我們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觀察我們的心態,是在要門,還是在弘願呢?大家想想,如果是要門的,就轉入弘願。

 

       由要門入弘願,這是善導大師根據《觀經》所判。

 

       《觀經》是一部很特殊的經典,用很大的篇幅講了十三定觀,即要門的定善。在講十三定觀之前,講了三福,即要門的散善。三福包括世福(世間的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戒福(小乘戒法: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行福(大乘行法: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觀經》先講三福(要門散善),接著講十三定觀(要門定善),以十三定觀的定善和三福散善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可是到了《觀經》的結尾,在講下輩三品的時候,就專門講念佛。這是三福九品導歸念佛的地方。

 

       下輩三品,既沒有大乘的善,也沒有小乘的善,甚至也沒有世間的善,純依名號功德往生極樂。

 

上輩往生

       《觀經》可能大家比較陌生。《觀經》的上輩三品是大乘善根的凡夫,修行大乘善法。那麼,他可以靠大乘行福迴向求生。

 

中輩往生

       《觀經》的中輩上品和中輩中品修行小乘善法,可以靠小乘戒福迴向求生。

       《觀經》的中輩下品修行世間善法,他孝養父母,可以靠世間善福迴向求生。

 

下輩往生

       可是來到下輩三品呢,是十惡罪人、破戒罪人、五逆罪人,他們沒有世間善,更談不上出世善。那麼他們靠什麼往生呢?對於這樣的眾生,用什麼救度他們呢?大乘善救不了他了,因為他修不來,他快要死了;小乘善也救不了他了;世間善也救不了他了。靠什麼?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在下輩三品當中,就直接講念佛。

 

       下品上生說: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這個十惡罪人回心念佛,順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不殊勝?殊勝!

 

       下品中生說: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

 

       這個破戒罪人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發起願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心,想念佛、嘴巴還沒有張開,當下斷氣了,剎那之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不殊勝?殊勝啊!

 

       下品下生說: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這個五逆罪人比前兩品更差,快要死了,意業茫然,跟隨善知識嘴巴喊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滅罪往生了。殊勝不殊勝?殊勝啊!

 

       所以是以這樣三品的眾生,顯示大乘善、小乘善、世間善不能救度的眾生,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善能夠救度。

 

       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善,是不是善中之善?是不是大善根?(蓮友答:「是。」)是啊!

 

       下輩三品就是三福九品導入念佛的地方。

 

十三定觀導入念佛

       十三定觀也是導入念佛的。

 

       釋迦牟尼佛講十三定觀,能夠修行十三定觀的,固然可以修。但是絕大多數眾生修不來,那怎麼辦?就以十三定觀導入念佛。在哪裡?在第九觀。第九觀叫「真身觀」,是十三定觀的最高峰。

 

       十三定觀分為假觀和真觀,這個大家可能比較陌生。

 

       假觀,就是前面的日想觀和水想觀。

 

       第一觀日想觀,觀想西天的落日。落日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景物,並不是極樂世界的,極樂世界沒有太陽(所以稱為假觀)。這是通過觀想落日,顯現光明——極樂世界是光明世界。怎樣作想呢?面向落日的方位,正坐諦觀,見日欲沒,狀如懸鼓。閉目開目,皆令明瞭。

 

       第二觀水想觀,水代表極樂世界非常平坦,沒有高山,非常清淨,地如琉璃。由水想來從假入真。

 

       這是假觀,假觀不如真觀。

 

       真觀,比如第三觀——觀極樂世界寶地,第四觀——觀極樂世界寶樹等等。

 

       如果不是從假入真,叫我們直接觀想極樂景象,我們觀不來。先觀娑婆世界的清淨景象,慢慢假想,心神凝定了,佛力加持,就顯現出極樂寶地的景象。然後一觀一觀地次第成就。

 

       那麼,地想觀屬於依報觀,就是極樂世界的環境。依報觀不如正報觀,對不對?

 

       正報觀從第八觀「像觀」觀起,就是先觀一丈六的阿彌陀佛像,眼中觀看,心中想像,這也是假觀。通過娑婆世界的阿彌陀佛像,逐漸到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真身,進入第九觀——「真身觀」。

 

       觀阿彌陀佛的報身,是「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我們觀得來嗎?觀不來啊!這個數字太大了!「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怎樣想像?

 

       那麼,對我們這樣觀不成就的眾生,真身觀的意義在哪裡呢?釋迦牟尼佛說:這一觀觀成就了,最後看到什麼景象呢?看到阿彌陀佛的真身!所謂: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大家跟我合掌念: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光明唯攝念佛眾生

       阿彌陀佛的真身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這麼莊嚴,放出八萬四千大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每一光,每一光,青黃藍紫,各種各樣的光,遍照十方世界。結果攝取哪種人呢?

 

       攝取稱念彌陀名號的人,這就從觀佛進入念佛。所以《觀經》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但是目的是從觀佛進入念佛。講十三定觀的目的,不是停留在十三定觀,是讓我們通過十三定觀,這樣的描述,讓我們懂得:佛的本願是在攝取念佛的人。

 

       所以,善導大師用兩句話來解釋: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只有專修念佛的人才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

 

       雜行雜修的人,佛光不攝取。

 

       為什麼呢?因為念佛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約定的往生方法,是增上強緣。雜行雜修不順阿彌陀佛的本懷,所以佛光不攝取。

 

       念佛順佛本願,所以佛光攝取。佛放光明,當然攝取他因中發願所約定的眾生。這樣,因地的本願跟果上的光明就成為一體了。

 

       果上成為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的阿彌陀佛,所攝取的眾生,就是因地法藏比丘所誓「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眾生,亦即「稱我名號」的眾生。所以,阿彌陀佛的光,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是為了尋找念佛的眾生,找到之後就攝取不捨,不離開你,不捨棄你,讓你百分之百、萬無一失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大家如果懂得這一點,就不會羡慕觀想念佛,即使我們不會觀佛,只要會念佛,佛光就會攝取我們。對不對?

 

       我們把這兩句話,再來背誦一遍,大家合掌:「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唯有」是只有,只有念佛的人。「唯」,就有排除的意思。只有念佛的人,說明念佛之外的人佛光不攝。

 

       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裏面就已經講了: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名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阿彌陀佛的心光就照耀攝取他,不捨離他。總不說照耀攝取其餘修行雜業的人。

 

       為什麼不攝取呢?因為雜行雜修不順佛本願;既不順佛本願,又要佛光來攝取,「阿彌陀佛啊,你的光明為什麼不攝取我?即使我雜行雜修,你也攝取我不好嗎?」這不合理啊,這是無理要求。

 

順頻道喻:順佛願心

       那麼,佛光攝取,是根據阿彌陀佛的本願來的。就好比中央電視臺,它設定了頻道。你順著它的頻道,就能收到它的信號。你不順頻道,就收不到信號。

 

       假如你又不順著它的頻道,又想收到它的信號,「中央電視臺怎麼搞的?我不順你的頻道,怎麼就沒有信號?」這是無理要求。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順了阿彌陀佛的本願,順了他的願心的頻道。「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的心啊,就跟阿彌陀佛的心同一頻道、同一脈搏、同一跳動,我們就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

 

       如果你雜行雜修呢,那各有功德。比如五戒,五戒本來是得人身的;十善是升天的;四諦法是為了得聲聞果的;六度萬行是走向菩提果的。這些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本來是沒有交集的,因此必須迴向——回轉趣向,蒙受彌陀的願力加被,才可以往生。

 

       修行這些雜行雜修,不順阿彌陀佛「念佛往生」的本願,光明就不攝取你。

 

       所以大家要知道啊,如果以定散二善迴向求生的話,不在彌陀光明的攝取之中,沒有彌陀願力的保證,沒有乘上阿彌陀佛的大願船。

 

       這樣往生可靠嗎?不可靠啊!所以善導大師就說: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
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殷重的付囑: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大師解釋《觀經》到最後結尾的地方,做了一個總結性的解釋,這也是順著《觀經》來的。

 

       我們把這部經再回顧一遍:十三定觀,以第九真身觀證達最高峰。證真身觀的目的,是在說看到佛的八萬四千光明攝取稱念彌陀名號的人。所以,就從定善觀走向專念彌陀名號。

 

       那麼散善(要門包括定善、散善),散善三福說大乘善、小乘善、世間善,一直到後面的九品之行,最後下輩三品,既無大乘善,也無小乘善,也無世間善。對於這樣萬善救不了的眾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把六字名號的法藥拿出來,顯示講三福也是為了講稱名。

 

       好了,十三定觀講完了,三福講完了,到最後釋迦牟尼佛就把他的本心托出來,講了一句話,告訴阿難,這叫做《觀經》付囑文。

 

       「付囑」就是最後做總結性的交代,「你把這個記好」。

佛告阿難:
汝好持是語。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阿難啊,你要好好地受持這句話。」「好」就是認真、不要有差池。「持」就是受持。「是」就是我釋迦牟尼佛講的這部《觀經》——可是《觀經》講了很多啊,講了十三定觀,又講了三福九品,到底是持什麼呢?

 

       釋迦牟尼佛就說:我講這部《觀經》,雖然講了這麼多,要點、核心、提醒你好好受持的,就是「持無量壽佛名」,就是專稱彌陀名號。

 

       不是叫我們「持十三定觀」,也不是叫我們「持三福」,而是「持無量壽佛名」。為什麼?無量壽佛名號裏面,十三定觀也有了,三福、九品通通都有了。我們持這句無量壽佛名,定散二善含攝無餘,三學六度一樣不缺,而且是功德圓滿。

 

       所以,善導大師在解釋這段經文的時候,就做了結論性的總結。他說: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這部經一開始,叫「上來」。從一開始,到經文的結尾,釋迦牟尼佛雖然說了——這個「雖」字很重要,「雖說」,雖然說了定散二門,說十三定觀迴向求生極樂,說三福九品迴向求生極樂,但是(「雖然」後面就有「但是」,「但是」後面才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

 

       「望佛本願」:是誰的本願呢?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是誰望佛本願呢?是釋迦牟尼佛,他雖然站在這個地方,但是眼睛卻看向那個地方,這叫做「望」。大家會望嗎?就像一位母親,天黑的時候盼望兒子回來,站在門口,踮起腳尖,看向遠處。腳站在這裏,眼睛看著遠處,叫做「望」。

 

       釋迦牟尼佛站在娑婆世界,站在我們凡夫執著定散二善的起點上,先給我們講定善、散善。因為韋提希夫人請求「教我思維,教我正受」嘛,「您教我修行定善」,她認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定善怎麼可以?也有人認為:沒有定善至少要有散善,沒有散善怎麼可以?

 

       所以,釋迦牟尼佛只好站在這個起點先講修行定善、修行散善。但是,他的眼睛、他的心,是望向哪裡呢?「望佛本願」,他望向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極樂國,望向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裏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

 

       「望佛本願」,「佛」是指阿彌陀佛,他的本願是什麼呢?就是「念佛往生願」。

 

       釋迦牟尼佛腳站在這個地方、口中在講定散二善,這是順凡情。我們往往以為定善高級、散善超越,以為念佛不殊勝,不瞭解名號的功德,可謂愚癡顛倒。因此釋迦牟尼佛只好暫時隨順,引導我們說:「好!你修行定善很尊貴,迴向求往生;散善也很殊勝,迴向求往生。」但是,釋迦牟尼佛講了這麼多,慢慢慢慢講,在定善裏就講「唯攝念佛眾生」;在散善九品裏,大乘善不能救、小乘善不能救、世間善不能救的劣根眾生,唯有念佛能救。

 

       這個時候,世尊就把他的本心托出來了,說:「你要持無量壽佛名啊!」這叫「望佛本願」。

 

       他為什麼講「持無量壽佛名」呢?這不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的私心,是因為他心中已經看清了阿彌陀佛的本願,是在這個地方,所以「意在眾生」。

 

       釋迦牟尼佛講定善十三觀,講散善三福,他的意思——「意」就是佛意,佛的本意。佛的本意,最終不是讓我們停留在十三定觀,也不是讓我們停留在三福,他的意思在哪裡呢?「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大家聽到這個地方就懂得:修行定散二善,十三定觀也好,三福九品也好,釋迦牟尼佛的意思在哪裡呢?不在十三定觀,也不在三福,是「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那麼,這一段就是從定散二善的要門導入一向專稱的弘願。一向專稱就是弘願,就是第十八願,就是念佛往生願。

 

念佛方為芬陀利花

       各位!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我們沒有專修念佛,就沒有資格被佛讚歎為芬陀利花,就沒有資格被佛讚歎為善男子、善女人。

 

       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裏說:

若念佛者,
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釋迦牟尼佛又在《觀經》裏讚歎能夠回心念佛的下品上生的十惡罪人說:

善男子!
以汝稱佛名故,
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他本來是個造作十惡罪的人,他回心念佛,阿彌陀佛的化身當下現前,讚歎他是善男子。為什麼?念佛之善是善中之善、無上之善,沒有比這更超越的。

 

通身放下,徹底靠倒

       所以,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以我們自己所修的定散二善作為資本、作為資糧,自我誇耀。因為這些是不夠的,想往生到「極樂無為涅槃界」,這些是不夠格的,太少了,所謂「少善根福德因緣」,不可以往生。

 

       在此奉勸、提醒、警示各位同願同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同修們,我們要懂得:靠我們自己所修的這些有漏之善,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做夢都夢不到。要死了這個心,絕了這個想。要怎麼辦?要:

通身放下,
徹底靠倒。

 

       靠倒南無阿彌陀佛,一向專念就決定往生。大家明白不明白?捨不捨得放下?

 

       叫你放下,不是讓你一無所有,是因為阿彌陀佛有六字名號給你啊!如果你自己這個地方腦筋轉不過彎兒,那麼你的往生,善導大師說啊,就困難了。你停留在要門,就是雜行迴向,這樣的話,百中難得一二、千中難得三五啊。

 

       如果我們一向專念呢,就順佛本願,就百分之百往生。

 

坐船過海喻

       打個比喻,不然大家不捨得,比如說我們坐船過海,坐船過海的話,即使是八十歲的老太婆,不會游水,又有關節炎,可不可以過海啊?可以。只要船不漏、不破、不沉、不迷航、不觸礁,自然可以過海。對不對?

 

       那麼,如果我們自己跳到海裏去游水的話,即使是奧運冠軍,能不能過海啊?也不行。

 

       念佛就是乘坐彌陀願船,就能度過生死大海。即使我們七八十歲、老態龍鍾,即使我們持戒持不圓滿,即使我們沒有智慧眼,即使我們不能伏住煩惱,大風大浪我們不能抵抗,但是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不漏、不破、不沉、不迷航、不觸礁,我們決定可以度過生死海,到達涅槃岸。對不對?(蓮友答:「對。」)對了!

 

       如果靠我們自己跳到海裏去游水,想度過生死海、到達極樂國,那就是靠我們定散二善的兩個小臂膀,一個定善的臂膀,一個散善的臂膀,在那裏劃水。那能行嗎?太難了!

 

       所以各位啊,我覺得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要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也不要不知道海有多寬、水有多深,妄想靠自己所修行的點滴雜行雜善、定散二善求往生,還把這點掛在嘴上,還拿這點自我標榜,呵斥人家說:「你只會念佛,你怎麼能往生?」這話就叫做顛倒。

 

       他只會念佛,就能往生;你雜行雜修,怎麼能往生呢?就好像揮動定散二善的臂膀,在生死海中游泳。生死苦海茫茫無邊,煩惱業障深重無底。想靠自己的本事破除煩惱業障、橫渡生死苦海,這是不容易的。

 

總結

       好了,我們來總結一下。

 

       從上午說到下午,我們回溯了幾千年的歷史,從釋迦牟尼佛講到龍樹菩薩,講到天親菩薩,然後講到曇鸞大師,講到善導大師,一直到現在,上人把這些書編譯出來。

 

       我們也遍覽了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一分為二:難行道、易行道;聖道門、淨土門。

 

       好了,聖道門、難行道撇開不談(談那麼多我們也做不到),來到淨土門。那麼,淨土門又細分為兩門:要門、弘願。要門也比較困難,暫且也放到旁邊,進入弘願。

 

       這樣,我們的次第就很清楚:捨聖道門,歸淨土門;淨土門之內呢?放捨雜行,歸入專修。專修是仗佛願力。佛的願力能夠保證,佛的光明攝取不捨,所以「萬修萬人去」,「遇無空過者」。

 

       那我們大家都皆大歡喜,往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有關教理方面,因為今天講得畢竟簡略,不能夠完全展開。好在能定法師很用心,在流通善導大師的教典。

 

       雖然很多人都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都學淨土法門,但是法義呢,有的純粹,有的不純粹。這不是我們在這裏自己標榜說「我是純粹的」,大家如果去瞭解淨土三經,瞭解善導大師的教義就知道了。從龍樹菩薩、天親菩薩到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這一脈的思想是純粹的、不夾雜的,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純純粹粹站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立場上,來解釋淨土法門,而不是站在聖道門的立場,所謂「念自性佛」,這是聖道門的立場。

 

       淨土門的立場,就是站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立場,以凡夫根機為出發點,以信願行為宗旨(而不是以戒定慧為宗旨,凡夫難以圓滿故),依阿彌陀佛的誓願、六字名號的功能解釋念佛往生的原理。

 

       我們一般所聽到的淨土理念,大多是天臺宗色彩的淨土法門,是不純粹的。或者是禪宗的,或者是華嚴宗的。比如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這是禪宗所解釋的淨土法門。又如說念佛的人,隨著你功夫的深淺、身份的高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分為四土:凡夫到凡聖同居土,阿羅漢到方便有餘土,菩薩到實報莊嚴土,成佛到常寂光土——這是天臺宗的淨土理念。

 

       善導大師不這樣分判。淨土宗善導大師的思想: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凡夫直接往生到報土去。這才是淨土宗,這才是純粹的淨土法門,這才是能夠保證我們百分之百往生的淨土法門。

 

       其它理念,善導大師把它們歸於要門,歸於雜行,「百中難得一二,千中難得三五」往生。

 

       所以大家要明白:即使淨土法門之內,也有兩大類別。

       

       如果沒有接觸到善導大師這樣的思想,沒有接觸到上人編的這些書,一般都走要門。當然,要門這也是有依據的,也是有來源的,也是佛說的,並不是說是他自創的。但這畢竟是方便,沒有進入真實。大家如果有時間研究教理,就知道我說的沒錯,善導大師思想就是如此。

 

       以後大家可以多看有關的碟片,像我二○○六年在般若寺講解的四十多片的《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大家可詳詳細細地聽,聽一遍可能還不夠,兩遍三遍也不嫌多,五遍八遍可能還差不多,多聽幾遍是有好處的。

 

       如果只聽一遍啊,可能有很多東西漏過了。你說沒有講。我說我講過了。你硬說沒有講,其實講過了。但是因為你聽的時候根機還沒有到,聽到了等於沒聽到,就過掉了。你再聽一遍就發現,啊!原來講過了。

       另外還有我講的《印光大師精要法語》的略講,印光大師法語四十八條,那也是比較乾脆的,大家都聽得懂,因為我講的都很簡單,都是淺顯的道理。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