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把書翻到310頁「三心料簡及法語」這段如果學起來,大家對善導大師的「三心釋」如果沒有仔細讀的話,可能會陌生一點。沒有關係,我在這裏講,大家將來再聽的時候,可以對照《善導大師全集》248頁,「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三心釋」的地方,我來講解。

 

三心料簡(一)

       先把標題說明一下:「三心料簡」。「料簡」是什麼意思?「料簡」就是把它裏面的一些要義的地方、大家會誤解的地方抽出來,並不是依文解義,每條講得很仔細,而是把要點地方給你分析分析,理順理順,把要義說清楚。

《觀經疏》第四〈散善義〉云:
惡之雜善,不可生彼淨土。

 

       原文是這樣說的:「若欲迴此雜毒之善,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你要以雜毒之善求生極樂世界,是不可以的,「惡之雜善,不可生彼淨土」。

是以〈玄義分〉云: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迴斯二行,求願往生。

 

       這個前後都呼應到了。〈玄義分〉講「要門」、「弘願門」。「要門」是定散二善,迴向求生。「定」是息慮凝心(這個人如果真的是息慮凝心,禪定心中,他當然是善了,他不可能有惡);「散」是廢惡修善(惡要斷止、杜絕、廢棄,要去惡行善,廢惡修善。如果有惡的雜善在當中,是不能往生的)。

 

       「迴斯二行」:是迴哪兩種行呢?是息慮凝心的定善、廢惡修善的散善,以這兩種善求願往生,不是以「惡之雜善」,雜有毒惡這樣的善是不可以的,迴向也是不能往生的。

 

       所以,〈玄義分〉和〈散善義〉的意思是一致的。下面又說:

《散善義》云:
上輩上行上根人,求生淨土斷貪瞋。

 

       這是在「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解釋完之後,善導大師有一首偈子來總結「上品往生」。這是頭兩句話,「上品上行上根人,求生淨土斷貪瞋」,那就是你要斷除貪瞋煩惱,這樣叫定散二善。這個就不是雜毒之善,這個就不是「惡之雜善」,沒有貪瞋,有貪瞋就是有惡,沒有貪瞋癡煩惱,這叫「純善」。這樣斷貪瞋求生淨土,那就是要門的行者。

然則,今此至誠心中所嫌虛假之行者,
餘善雜行也。

 

       根據前面引用這三句文,作為教理的依據,就得出這麼一個結論:「至誠心」當中所嫌棄的虛假之行,是什麼行呢?就是指念佛之外的餘善雜行。「至誠心」當中主要分為兩大段:

 

       所謂「至誠心」,就是「至者真,誠者實」,是「真實」的意思。「真實」,首先,善導大師就說:凡夫沒有真實,凡夫是「惡性難侵」、「具足貪瞋煩惱」、「心如蛇蠍」,以這樣的心來修行的話,所做的一切,都是「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不名真實之業」。

 

       凡夫沒有真實之心。往生要求我們要有真實心,我們又沒有真實之業,那怎麼去往生呢?

 

       那必然要仰投第二種,就是:「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無不真實」。他所作所行,完全真實;所施為趣求,給我們眾生,布施給我們,這些也是真實的。所以是反過來仰憑彌陀的真實,去求往生。所以,他說了兩點:

 

       第一個,貪瞋煩惱的凡夫,沒有真實──這個不能往生。你要靠你貪瞋煩惱具足的「雜毒之善」去往生,這是不可能的。彌陀淨土是「大乘善根界」,是報佛淨土,你貪瞋具足的「雜毒之善」怎麼可以往生呢?

 

       那究竟如何去往生呢?就要靠彌陀的真實,這是第二點,所以有這兩大段。

 

       首先是嫌我們凡夫的虛假之行。關於虛假之行,有人理解不一樣(所以要料簡)。我剛才所解釋的,是依法然上人的解釋、善導大師的本意。有人誤解在哪裡?以為虛假之行就是作表面樣子給人家看,表面上講修行,其實不想修行。法然上人說:不是的。這個虛假之行,就是指「雜毒之善」,就是指餘善雜行。念佛之外,為往生這一目的所修的餘行,都屬於虛假之行,都屬於雜善、雜毒,「惡之雜毒」。底下解釋說:

三業精進雖勤,
內心貪瞋邪偽等之毒性雜故,
名雜毒之善,名雜毒之行,
云不可往生也。
是以《往生禮讚》「專雜二行得失」之中,
「雜修之失」云「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
故迴此等雜行,
直欲生報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
然以身口二業為外,以意業之一為內者,
謬誤也。

 

       「三業」就是身口意三業,雖然很精進、努力、勤懇在那裏修行,但是內心不調:口也在那裏讀誦,身體也在那裏禮拜,急走急作,心中也想著說:「我應該好好修行,如何如何……」但內心裏面,深層當中,具足「貪瞋邪偽」,貪瞋癡,邪見、虛偽,這樣的毒性,雜在當中。所以,所修的善,叫做「雜毒之善」;所修的行,叫做「雜毒之行」。以這樣的「雜毒之行」,不可往生。

 

       它本身就是毒性的,你想要它沒有毒性,這是不可能的。比如說一個人體內有很多毒素,這個人已經中毒到很嚴重程度,那他身上出的汗都是有毒的,他是毒裏面出來的。

 

       比如說這棵樹有毒,它的枝、它的葉、它的根都是有毒素的,你把它放到水裏洗也洗不乾淨,你再洗,它還是有毒素。比如說苦瓜是苦的,你怎麼洗,還是苦的,它以苦為性。

 

       我們凡夫是貪瞋邪偽,這是我們的毒性,三毒為性,你很難把毒性改變。你所修的一切善,都是雜毒之善,不能稱為真實之業。所以,修行難,就難在這個地方。

 

       「是以《往生禮讚》專、雜二行得失之中」:《往生禮讚》說專修念佛有四得,雜行之人有十三失。雜修之失有十三條,其中有一條說:「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修雜行的人,他有貪瞋諸見煩惱間斷,因為有這樣三毒的間雜,修念佛之外的餘善,才叫做雜毒之善、雜行、雜修。

 

       「故迴此等雜行」:要迴這樣的雜行的話──哪種雜行呢?「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的這種雜行,不是沒有貪瞋毒性的純善。以這樣的雜行:

 

       「直欲生報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要靠這個想達到報佛的淨土,這是不可能的。

 

       「然,以身口二業為外,以意業之一為內者,謬誤矣」:這個怎麼講呢?善導和尚在《觀經疏》裏說:「外現精進賢善之相,內懷虛假。」「外」和「內」就容易誤解了。一般的理解是:身、口二業,這叫「外」;意在內心裏面,叫「內」,就說思想裏邊是假的,外表修行給別人看。法然上人說:這個解釋不正確。為什麼呢?因為在《觀經疏》裏邊,善導大師自己說「雖起三業」,既然起三業,就包括意業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今天有不少新來的。那還是從頭開始。

 

       所謂「三心料簡」,是指對於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解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的文意,對其要點、會引起大家誤解的地方,把它提綱挈領地點明出來,法語共有二十多條。

先,《觀經疏》第四〈散善義〉云:
「惡之雜善,不可生彼淨土。」
是以〈玄義分〉云: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迴此二行,求願往生也。」

 

       〈散善義〉就是剛才所說到的解釋「三心」的地方。說:「惡之雜善,不可生彼淨土。」這個是在《善導大師全集》的242頁,在解釋「至誠心」的地方,大家可以翻開242頁倒數第三行:「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這裏就是說的「惡之雜善,不能夠往生彼佛淨土」。

 

       接下來法然上人就引證〈玄義分〉,因為善導大師的思想是前後貫通一致的。〈玄義分〉是這一部《觀經疏》教理的綱要,後面是依據《觀經》的文義來解釋的。〈玄義分〉當中就說到有「要門」和「弘願門」。「要門」就是定散二善。「定善」,「定即息慮以凝心」,在息慮凝心的禪定狀態;「散善」是廢惡修善。這樣不管是定善還是散善,都不是「惡之雜善」,而是廢惡修善,「迴此二行,求願往生」。這裏講的,和「惡之雜善」是有差別的,因為「惡之雜善」是指雜什麼呢?就是雜貪瞋煩惱。下面又引用一段說:

〈散善義〉云:
上輩上行上根人,求生淨土斷貪瞋。

 

       這是在「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第十四觀就是上品三人往生之後,善導大師寫了一首偈子,這是這首偈子的最前面兩句,說這個「上品上行上根」的人,他們求生淨土,是以斷除貪瞋煩惱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是上根之人所能做得到的,他不是「惡之雜善」,因為斷掉貪瞋煩惱,以這樣的善去求往生。上人引用這三段文,說明他的意思是一致的。

然則,今此至誠心中所嫌虛假之行者,
餘善雜行也。
三業精進雖勤,
內心貪瞋邪偽等之毒性雜故,
名雜毒之善,名雜毒之行,
云「不可往生也」。

 

       這個就是法然上人作出的結論,根據上面三段引文,就在解釋「至誠心」當中所說的「虛假之行」是指什麼呢?是指「餘善雜行」,就是指念佛之外的一切修行,「餘善」,因為不斷貪瞋煩惱的緣故,所以叫做「雜行」,這個叫「惡之雜善」,這個叫「虛假之行」,這個「不可往生」。

 

       「至誠心」就是真實心。首先,不真實的就要嫌捨,「嫌」就是嫌棄,要捨棄了;然後真實的,要選取,要靠這個真實才能往生。法然上人接下來解釋說:

 

       「三業精進雖勤,內心貪瞋邪偽等之毒性雜故,名雜毒之善,名雜毒之行,云不可往生也」:這樣的一個修餘善雜行的人,雖然他三業(身業、口業、意業)都在那裏很精進,勇猛勤修,但是由於他內心當中有貪瞋煩惱,邪見不實,毒性參雜之故,名為「雜毒之善」,名為「雜毒之行」,所以說不可以往生。

 

       那我們能修的,頂多就是一點「雜毒之善」,我們每個人,誰身上沒有三毒呢?這個「毒」就是貪瞋癡的三毒,由這個三毒的心所發動出來的。比如說我們行善,行善如果說是「三輪體空」了,這個就不是「雜毒之善」了。「三輪體空」,就行布施來講,就是無有布施者,無有受施者,無有布施之物,這個就是沒有貪瞋煩惱了。可是我們行善業布施,都是有貪瞋煩惱在當中的。這個是本性所決定的。比喻說像苦瓜,它的本性就是苦的,它的性就是苦。既然以苦為性的話,你切成的每一片每一片,你拿出其中最漂亮的一片來看,它還是苦的。我們每個人,我們的性是毒性的,所謂「三毒為性」,這樣的眾生(聖道的修行一定要戒除貪瞋癡的煩惱,轉換、滅除這個毒性),既然內心有貪瞋癡的煩惱,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就好像苦瓜,切成一段一段、一片一片的,每一件事拿出來嘗,都有毒性,都是不清淨的,依靠這個,要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報土,完全是因果不相吻合、氣氛不相交接。

是以,《往生禮讚》「正雜二行得失」之中,
「雜修之失」云:
「貪瞋煩惱來間斷」,
故迴此等雜行,
直欲生報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
然以身口二業為外,
以意業之一為內者,謬誤也。
既云「雖起三業」。
豈除意業乎!
又虛假者、誑惑者,亦謬誤也,
既云「苦勵身心」,
又云「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
云何假名之人如此哉!
正是雜行者也。

 

       雜行的損失,就是因為有貪瞋諸見煩惱在中間間隔、間斷。

 

       「故迴此等雜行,直欲生報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報佛淨土是純粹、真實、清淨的世界,不可能容許貪瞋煩惱來到這個地方。好像大光明當中,不可能容有黑暗,黑暗不可能拿到光明裏面去。所以,在阿彌陀佛淨土當中,不容貪瞋煩惱的雜修,這個不可以到阿彌陀佛報土當中去往生。

 

       我們作為凡夫,能夠到報土去,當然靠「雜毒之善」不能往生。

 

       其實,我們連「雜毒之善」修起來也都是很勉強的。那怎麼去往生呢?只有靠阿彌陀佛的誓願,靠六字名號。而六字名號是純真、至善的,是阿彌陀佛因中所修行的,不含一切雜毒,點點滴滴都是真實的。

 

       這是法然上人解釋善導大師那段話,即「虛假之行」、「雜毒之善」、「雜毒之行」就是指雜行雜修──念佛以外的餘善餘行。不管你怎麼精進修行,性質定下來是「雜毒之善」。

 

       下面是破斥人家的誤解。有的人誤解說:「身、口二業為外,意業為內。虛假之行是他的外表:身,身體表現出來的;口,就是語言說出來的,這兩種叫表業,在外表。一般講意業,是在內心,看不到的。所以,外表講他修行,內心裏邊他並不想修行。這個叫做虛假之行。」這種解釋,法然上人說:這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善導大師說「偈云:雖起三業」,善導大師解釋「雜毒之善」,雜修雜行的人,說他是「雖起三業」,「三業」就包括意業,並不是意業不想修行、意業不想行善,不是的。他意業也是想修行,所以叫「雖起三業」。

 

       「豈除意業乎」:哪能把意業排除在三業之外、叫做意業是虛假呢?意業,在他本身來講,也是認為「我是真的想修行的」,真的要行善。

 

       「又虛假者,誑惑者,亦謬誤也」:又有人把虛假解釋為誑惑,就是騙人。這個解釋也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善導大師在這裏這樣講:

 

       「既云『苦勵身心』,又云『晝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這個雜行雜修的人,他的狀況,他不是作表面文章騙人家,他是苦勵身心,自己很精進,很勇猛,很艱苦。人家看到看不到,都這麼修行。日夜十二時,從白天到晚上,十二個時辰,就是二十四小時不休息,「急走急作」。哪有騙人的人,半夜人家都睡著覺了,都看不到他,他來騙人,騙誰呀?所以,他是內心裏面真正認為自己在修行。努力到什麼程度呢?

 

       「如炙頭燃」:好像頭上著了火一樣,這樣的努力。

 

       「云何假名之人如此哉」:哪有一個作表面文章給別人看的人像這樣修行呢?不是這樣的。

 

       「正是雜行者也」:上人排除了這個錯誤的見解,更加說明前面這種解釋正確──就是因為他是雜行雜修的人,儘管他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因為內心的貪瞋、邪偽沒有排除,雜有貪瞋、邪偽這樣的雜毒,所以稱為「雜毒之善」。這樣的雜行是不可往生報土的,所以要排除。那我們怎麼去往生呢?

次,所選取之真實者,
本願之功德,即正行念佛也。
是以〈玄義分〉云: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是以今文云:
「正由彼阿彌陀佛,
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
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
由阿彌陀佛因中真實心中作行,
不雜毒惡之善,故云「真實」也。
其義以何得知?
次之釋云:
「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此之真實施者,施與何人?
「深心釋」之中,
第一之釋云「罪惡生死凡夫」,
施此眾生也。
造惡之凡夫,即是憑此真實之機也。
云何得知?
第二之釋云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等文,
如此可知也。

 

       所以,大家要明白:要到極樂「清淨無為涅槃界」的報土,靠「雜毒之善」是不可往生的。阿彌陀佛為我們選取的真實者(前面講的不真實,這裏講真實),是哪裡呢?是本願的功德,就是正行念佛。

 

       「是以《玄義分》云:『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為什麼引用這一段呢?這一段就說明是選取的真實。因為「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善惡凡夫靠雜行、靠雜毒之善,不可到報土。他能往生,「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這就選取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真實──本願功德為真實,選取真實本願功德往生淨土。

 

       「是以今文云」:在這一段文當中,善導大師就說了:

 

       「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選取的真實,就是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的時候,念念之間所修的都是真實心中所作的。不像凡夫所作的,是貪瞋、邪偽心中所作。法藏菩薩真實心中點點滴滴所作,「三業所修,毫無虛假」。依阿彌陀佛因中所修的功德,成就了六字名號,選取作為我們往生的真實功德。

 

       「由阿彌陀佛因中真實心中作、行,不雜毒惡之善,故云『真實』也」:所以,這個叫真實。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裏邊說到功德有兩種,哪兩種呢?「一者不實功德,二者真實功德」。

 

       什麼叫「不實功德」呢?就是凡夫、人、天諸善,若因、若果,都是顛倒,都是虛偽,都是輪轉相、無窮相,這個不是真實功德。你所修的,頂多是人天諸善,你怎樣都是顛倒、虛偽,就是因為都是「雜毒之善」。

 

       「二者真實功德」:「菩薩所修,順法性故」。菩薩能夠乘性修行,沒有任何的邪偽雜毒,這個叫做「真實功德」。不顛倒,不虛偽,「能夠安置眾生至於畢竟清淨安樂之處」。所謂的菩薩,就是法藏菩薩(當然一切諸大菩薩都是如此),不過,以淨土門所說「選取真實功德」,就指法藏菩薩,他的修行順法性,「能夠安置一切眾生至清淨安樂之處」,就是讓我們眾生往生淨土。

 

       「其義以何得知?次之釋云:『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那就是在下面,善導大師也說了:怎麼知道是選取阿彌陀佛因中的真實呢?底下善導大師就講了:凡所施為趣求,都是真實。是阿彌陀佛他所施,或者我們趣求去往生,都要真實。

 

       「此之真實施者,施與何人?『深心釋』之中,第一之釋云『罪惡生死凡夫』」:這個真實功德,布施給什麼人呢?就是兩種深信當中的第一種深信,就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布施給我們罪惡生死凡夫,「施此眾生也」。

 

       「造惡之凡夫,即是憑此真實之機也」:那我們這樣造罪眾生,剛好是憑阿彌陀佛所施與的真實,這樣的根機。

 

       「云何得知?」就是第二釋「法深信」當中所說的: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等文,如此可知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就是攝受前面這個罪惡生死凡夫。從佛的角度來講,是佛願攝受這樣的眾生──罪惡生死凡夫,也就是把他的真實功德,施給這樣的眾生。而我們眾生,罪惡生死凡夫,就是憑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個攝受功德,去往生淨土。

 

       我們再看善導大師的原文,可能更清楚一點。《善導大師全集》242頁。我們從第三行開始:

《經》云:
「一者、至誠心」。
「至」者真,「誠」者實。
欲明一切眾生,
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解釋「至誠心」。「欲明」的「欲」,這裏經文說「至誠心」,是要說明什麼呢?就是想要說明這一件事情:一切眾生,身口意三業,所修的解和行──「解」、「行」是兩個字,解、行的關係,是依解而起行,行是由解而生發的,必須在真實心中所作,這才可以。

 

       這一段話說明什麼呢?《觀經》這一段說「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然後說「具三心者,必得往生」,不是單獨就「三心」而講,是指出「三心」有一個物件、目標,所要達到的事情才講真實、不真實。真實指什麼真實?「深心」是指什麼「深心」?「迴向發願心」又是幹什麼呢?雖然沒說出來,但是包含在這裏面,所以說「欲明」。「欲明」就是這裏還沒有講得完全透徹。善導大師在解釋的時候,在「深心釋」當中就說出了五種正行。所以,這裏說「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因為本來「三心文」當中,也沒有說到行,就說「三心」。這裏法然上人就解釋說:這裏雖然說「三心」,並不只是就心的狀態來講的,而是指心引發的行,這個行必須是真實心中所作;「深心」也是一樣的,這個行也要深心中所作;「迴向發願心」,就是我們解行的目的到哪裡去?在這裏解釋,就可見得善導大師是心行不分開,信行是一體。

 

       也有人誤解說:「具三心者,必得往生,那我有三心了,我不用修行就可以往生了。」其實不是這樣。「三心」有它含攝的物件、內容。內容就是身口意三業所修解行。善導大師在「三心釋」當中的「深心釋」裏面講「五種正行」,這裏只是還沒有把它詳細地展開。

 

       既然說必須是「真實心中所作」,下面就自然排除哪一種呢?虛假,這個必須要嫌棄、捨棄掉: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
貪瞋邪偽,奸詐百端,
惡性難侵,事同蛇蠍。
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
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你不能是外表看起來很賢善、精進,在那裏努力修行,但是內懷虛假。這個「外」和「內」,有人就誤解了,就以為「內」是意業,「外」是身、口二業。所以,前面法然上人才破除這種解釋說「三業起行」,不是說「內」是指意業,因為前面也講了,「身口意業所修解行」,不是以身、口和意來比內外,而是以我們內心本來存有三毒,這個叫「內」;身、口、意三業通通叫「外」。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內懷虛假」是指哪些呢?就是指下面這些:「貪瞋邪偽」,這是內懷虛假之相。

 

       「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這就是內懷虛假之相。貪瞋、煩惱、邪見、偽信、奸詐百端,這都是惡性,難以改變。我們凡夫的貪瞋癡三毒惡性,確實難以改變。「事同蛇蠍」,如同蛇和蠍子。蛇和蠍子是有毒性的:蛇有毒,它咬什麼,什麼就有毒性,所以說「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它噴出來的液體是有毒的;蠍子也是毒的,咬到哪裡,哪裡都有毒。我們凡夫就跟蛇蠍一樣,內心懷有貪瞋癡的毒素。下面說:

 

       「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內心懷有貪瞋邪偽、三毒的眾生,猶如蛇蠍的毒素一般。像這樣的眾生,雖然起三業,不管身業、口業、意業,通通叫做「雜毒之善」。

 

       以我們自己來講,還覺得說:「我很努力啊!我沒有虛假心啊,我確定認真地在行善法啊。」但是,本性是蛇蠍的毒性之故,名為「雜毒之善」。以此來講,不能成為真實之業,叫做「虛假之行」。

 

       不是說你故意騙人,這樣講,冤枉你了。只能說這種修行,不構成真實的解脫生死輪迴的力量,要拿它來解脫生死輪迴,就是假的,談不上。所以叫「虛假之行」。

 

       「不名真實業也」:這個不能叫做真實業,不能讓我們真實解脫生死輪迴。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
縱使苦勵身心,
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
如炙頭燃者,
眾名雜毒之善。
欲迴此雜毒之行,
求生彼佛淨土者,
此必不可也。
何以故?
正由彼阿彌陀佛,
因中行菩薩行時,
乃至一念、一剎那,
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
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若」是如果,如果像這樣子的安心起行(前面的解行),什麼叫「安心起行」呢?就以為,「你看!我在努力地修行啊!我在三業起行想往生啊!這樣應該可以了吧!這叫安心。我這樣大概可以往生了……」這樣的修行,這樣的安心,這樣的起行,就是你達到什麼程度呢(何況我們達不到)?就是你「苦勵身心」,打佛七,一天一夜不睡覺,然後,七天七夜不睡覺,打般舟,四十天、九十天,都是「雜毒之善」,不名「真實之業」,無意義,沒有意義。

 

       當然,意義是從雙方面來講,這是提高標準了。從真實解脫、真實功德、真實業來講,我們達不到。我們自己修持,還是瞭解彌陀本願,仰投佛願,還是要精進勤修了。

 

       「如此安心起行」:往往就靠自己這樣的雜毒之行,即使你這樣的話,達到這個程度,「日夜十二時」,古代講時辰,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叫「日夜十二時」,日六時、夜六時;「急走急作」,在那裏急得要命,「怎麼辦?怎麼辦?」急得團團轉,去修行;「如炙頭燃」,像頭上著了火一樣(頭上著了火,你們還會等一下嗎?哎,頭上著了火了,肯定不會等第二秒鐘,趕緊把它撲滅),達到這種程度,「眾」就是即使如此,這一切,都叫做「雜毒之善」。

 

       所以,如果以這一段做為鏡子來看一看,我們就可憐了,我們連這個「雜毒之善」都談不上,我們有沒有「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呢?我們還在悠悠晃晃。

 

       「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我們善導大師經常講,都是很肯定的話,「易得往生」,「必得往生」,「定得往生」,「即得往生」,「無不往生」……等等。這裏講「必不可也」,乾脆、徹底。這裏就說了:要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必然不可以。這就非常乾脆,讓我們在這裏死了這條心──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什麼不可能呢?「何以故?」接著做一個比較。因為阿彌陀佛的因中修行是真實的,他的淨土是真實的,你的虛假和他不相應,這是第一個解釋;第二,既然如此不能往生,我們又如何去往生呢?底下說:

 

       「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這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接下來說:

 

       「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阿彌陀佛所修行的都是真實的,「凡」是一切,所施給眾生的。「趣求」,「趣」是到達,「求」是欣求往生的。他施於眾生的是真實,眾生欣求、願意往生,也要真實。所以,都要真實。阿彌陀佛把他的真實功德布施給我們;我們仰仗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去往生,這就跟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就相應了。

 

       我們還來回到《法然上人全集》311頁。學習教理有點麻煩,大家文句不太熟悉,翻來翻去,「師父讓我們翻了一上午的書……」311頁,倒數第二行,前面講這些聽不懂沒有關係的,只要知道念佛一定往生就好了,只是如果想做法師、想弘法,這些關關節節過不去,就有人問倒你。

 

       也有這樣的根機,他過不去,他就不能相信。「哎!你看看,是這樣子的。」比如說剛才解釋的那一段,「這個虛假之行,就是想騙人,以這樣的虛假之行,善導大師說不能往生;像我這麼用功的,我這個不是虛假,我應該可以往生的」,那你就要拿出來,「哎!不是指你的意業,是指你有貪瞋邪毒」,這麼一講,他心裏面就明朗了。所以從教理來講,還是要瞭解。

五種正行之中「觀察門」者,
非十三觀之定善;
散心念佛之行者,
對極樂之莊嚴,
想像欣慕心也。

 

       「五種正行」,第一是讀誦,第二是觀察,這個「觀察門」是指什麼呢?不是「十三觀」之定善,是散心念佛的人,「對極樂之莊嚴,想像欣慕心」。五種正行,都算是正行;除了稱名是正定業之外,其他四種是助行。這裏所講的觀察正行,不是特指十三觀的定善,那個是高級的,很難的,我們做不到。這個觀察正行,我們也能做得到。是哪種人呢?散心念佛的人──我們都是散心的人,我們念阿彌陀佛名號,對於極樂的莊嚴,想像欣慕心。這一點都做得到啊,所以大家都有觀察正行。

 

       比如說我們誦《阿彌陀經》,誦到極樂世界的蓮花「微妙香潔,青色青光,黃色黃光」,你心裏多多少少也很喜悅,「想像欣慕」,「哎呀!好啊!七寶池,八功德水,什麼樣的寶樓閣,也想不到,反正我想一想,大概就是那樣子。」你有想像,也有欣慕,願意去往生,這就是觀察正行。

 

       因為五種正行是在〈散善義〉當中,在「深心釋」裏邊,如果把〈定善義〉的十三定觀拿來做五種正行的觀察正行,我們做不來的──不是這樣子。想像、欣慕極樂的莊嚴,就是觀察正行。翻過來312頁:

釋「迴向發願心」之初云:
「真實深信心中迴向」者,
是此「三心」中之迴向心也。
「過去今生諸善」者,
「三心」以前之功德,
改為迴向極樂也;
非云「三心」之後行諸善也。

 

       「迴向」前面加了好幾個定語:「真實深信心中迴向」,「真實」就是前面的「至誠心」;「深信」就是第二個「深心」;然後這裏說「迴向心」。這個迴向往生,是在真實、深信這樣的心中迴向往生的。真實深信什麼呢?真實深信自己是一個罪惡凡夫,這不是假的;真實深信我這樣的罪業凡夫,仰靠佛願,稱名必得往生。

 

       既然如此的話,他的迴向是迴向什麼呢?這底下就有疑問了。善導大師解釋說「過去今生諸善」──「過去今生諸善」,就有人對「迴向」起疑惑心了,念佛之外再去修別的善迴向了。如果這樣的話,跟前面那個真實深信裏邊也有矛盾了。因為既然真實深信自己是罪惡凡夫,唯有靠念佛去往生的話,怎麼可能又離開念佛,修別的雜行雜修來迴向呢?如果說沒有這樣的話,為什麼說「過去今生諸善」來迴向呢?所以,法然上人解釋說,「過去今生諸善」是:

 

       「『三心』以前之功德,改為迴向極樂也,非云『三心』之後行諸善也」:這一解釋,我們心裏就通達了。怎麼叫「三心以前」呢?就是還沒有發「三心」,還沒有進入專修念佛(說到底:內心叫做信心,外表就專修念佛),還沒有信順專修念佛之前,也修了善,過去的,今生的,把這些功德,本來準備求開悟了,求人天福報了,求下一世生天等等,不求了,通通轉過來,回到極樂,把它收回來,轉到淨土。不是說「我已經發得『三心』了,我願意專修淨土了,然後另外再去特別修諸善來迴向……」不是如此。一旦入專修念佛,那就是一向念佛。

 

       當然,隨分隨緣修行善事,那是我們應當做的,不是覺得說「我念佛往生不定,然後要特別修行善法,迴向幫助往生」,那個就錯誤了。

 

       我們再來看善導大師原文,請翻到《善導大師全集》252頁。這些經文法句,如果沒有善知識、明眼人給我們點醒,以我們來講,是看不懂的(所謂一部《紅樓夢》,各人有各人的讀法,有人讀的是才子佳人,有人讀的就是做生意買賣,有人讀的就是王權的衰落,等等)。一部《觀經疏》也一樣,如果你不能夠體悟善導大師的立場,不能站在阿彌陀佛他力本願的立場來解釋淨土門的話,如果以自力的眼光來看,「哎,這是講自力啊!」這都是沒有把握住實質,這叫「死於句下」,在文字當中死掉了。所以要前後貫通,要能夠把握根本核心,萬變不離其宗,把握它的宗旨,這個是最重要的。讀經讀教,這是一個要點。

言「迴向發願心」者:
過去及以今生,
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
及隨喜他一切凡聖,
身口意業,所修出世善根,
以此自他所修善根,
悉皆真實深信心中,
迴向願生彼國,
故名「迴向發願心」也。

 

       過去世、今世所修身業、口業、意業,不管修的世間善根,還是出世善根,自己所修的,以及隨喜其他一切凡聖,不以自己修的,人家若凡、若聖,他的身口意所修的世、出世善根。

 

       「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迴向發願心」:這裏如果不是善知識解釋的話,或許我們讀到這個地方,把念佛放下來,又去修別的來迴向了。上人就解釋說,這是「三心」發得之前,「三心」之前所修的,通通拿來迴向,不是「三心」之後再去做。所以叫「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真實的深信自己是造罪凡夫,定散二善,我們沒有方便,沒有辦法,沒有可能,我們來專修念佛了。以前呢,不管是多多少少所修到的,都把它迴向到極樂。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