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答蓮友問暨晚會內容

(講於2008年10月27日)

 

【內文】

二、問答

下面我們回答問題。

 

(一)家人信基督教可否念佛?

       問:夫妻二人,一個信耶穌基督,一個專修念佛,這樣可以嗎?

 

       答:可以的。有什麼影響?不影響。你念佛就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兩個人在一起,最好信仰一致。信仰不一致呢,一個到西方,一個到天國……

 

       那怎麼處理呢?如果對方已經信仰堅定了,那就別讓他起煩惱。如果他願意轉過來念佛最好,甚至他也可以邊信他的耶穌基督、邊念佛,也沒關係。阿彌陀佛不會嫌棄的,基督教的人念佛,阿彌陀佛照樣光明攝取。只要他念佛,阿彌陀佛就會慈悲加佑,讓他平安吉祥;如果他願生淨土,阿彌陀佛同樣接引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十方眾生」包括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只是他有了他的信仰,可能就不來念佛了,在他本身構成了障礙,彌陀倒沒有障礙。

 

       信仰這件事情,往往比較講究專一。

 

(二)是否念得多就是自力?

       問:有人說一天念幾萬聲佛號是自力,這個對嗎?

 

       答:不對。善導大師冬天念佛都要念出汗。道綽大師一天念佛七萬遍,法然上人一天念佛也念好幾萬。上人也是,每天動嘴不停地念好幾萬。所以,一天念佛念幾萬不是自力。

 

       自力、他力不在於數量多少,而在於你的心。你靠阿彌陀佛的話,一天念十萬聲,每一聲都是他力的。你如果不靠阿彌陀佛,靠自己修行往生,你一天念一聲也是自力的。

 

       「南無阿彌陀佛,還沒有清淨心。……南無阿彌陀佛,還沒有清淨心。……南無阿彌陀佛,還沒有清淨心。」——你在修你自己的清淨心啊!這是自力。

 

       自力是靠自己的修行力。

 

       那我們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是念佛的人,我們靠佛的願力,那我們就希望一天到晚念佛,對不對?這怎麼是自力呢?這當然是他力啊!

 

       我們只要有時間,我們就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念彌陀更念誰?」不念彌陀幹什麼呢?不念彌陀就念妄想雜念。與其念妄想雜念,不如念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念佛是隨時隨地、行住坐臥。何況念佛也不費力氣,如果大聲念累了,就小聲念;小聲念累了,還可以默念。所以,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佛。

 

       我們念佛的人,真的靠上了他力,我們就越念越想念。就好像一個人喜歡看足球賽,只要哪裡有足球賽,他都要去看,因為他的興趣在這個地方。我們的興趣在靠彌陀願力去往生,所以只要有時間,就來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比看足球賽好多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是我們的興趣所在,我們的心在這裏。

 

       心在哪裡,行為就會表現出來。

 

(三)見佛來接能否確知往生?

       問:我弟弟胡學輝見佛來接,是不是往生了?

 

       答:這位蓮友的弟弟往生了(等會兒我會來採訪你)。哥哥叫胡學斌,弟弟叫胡學輝。弟弟和哥哥道別,說:「阿彌陀佛來接我了。」但哥哥還不相信,因為他弟弟又抽煙又喝酒,又沒什麼修行,就念這句佛,你看他就能往生。

       

       二○○四年的十月四號,弟弟打電話給胡學斌說:「你來看看我吧。」胡學斌就來了。來了以後,見弟弟精神很好,兩人在一塊兒念佛。晚上他的弟媳婦就問:「你看你們兄弟倆晚上是住在一起還是分開住啊?」

 

       哥哥就說:「哎呀,我來看他,我們還是住一起念念佛吧。」

 

       兄弟兩個就坐在那裏念佛。念到半夜,弟弟就說:「哥哥,我要往生了。」

 

       哥哥不相信。他為什麼不相信呢?「你又沒什麼修行,你還抽煙、喝酒,你這樣還能往生?我怎麼都不相信。我受了菩薩戒,也修行這麼長時間了,我的往生阿彌陀佛都還沒給我打招呼。要講往生,我們兄弟兩個,首先應該通知我。我還沒預知時至,沒得到通報,你怎麼就通報了?」他就是不相信。

 

       但是,這是病人講的話,他又不能打消他的積極性,所以就「啊,啊,啊」遮掩過去了。

 

       兄弟兩人繼續念佛。快念到早晨了,胡學輝就對哥哥說:「你看!阿彌陀佛來了,我要走了。」

 

       「哎呀,剛才說他要往生,現在說佛來了。」哥哥就感到很驚奇了。「佛在哪裡?在哪裡啊?」

 

       兄弟倆兒當時正對面而坐,胡學輝就用手向對面一指,說:「在那兒。」

 

       因為佛迎面來接,所以就在哥哥背後。哥哥就回頭仔細看,沒看見;一邊使勁看,一邊用手拉他的弟弟,問:「阿彌陀佛在哪兒啊?阿彌陀佛在哪兒啊?」

 

       連續拉他弟弟兩把,沒動靜,這才猛然轉身回頭,一看,他弟弟已經往生了。

 

       他弟弟一點也沒說錯,阿彌陀佛真的已經把他接走了。殊勝不殊勝?(是這樣吧?好,你站起來給大家看一看——胡學斌,就是他。他的弟弟胡學輝就這樣說著話往生了。)

 

       哥哥當時就很有感觸,因為他根本想不到他的弟弟也能往生!他弟弟沒有受五戒,更談不上菩薩戒,連抽煙喝酒都沒有戒掉。因為抽煙抽得很多,直到抽出了肺癌,他才念佛。

 

       不過他這輩子也受了不少罪,如果他提前二十年念佛而不抽煙的話,最起碼肺癌不會得。對不對?

 

       但是還不錯,到最後還是念佛往生了。

 

       所以,這個例子對哥哥的觸動很大。他本來看不上弟弟,「我持菩薩戒,我還差不多」,結果發現自己還差得很多。

 

(四)平時信願念佛,臨終昏迷無人助念能否往生?

       問:誠心念佛多年的人,如果臨終的時候得重病,失去了念佛的心力,或者昏迷不醒,身邊又沒有善知識幫助提起正念,也沒有蓮友助念。這個時候斷了氣,是否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能往生,是肯定的。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保證過的,說:「十方眾生,你念我名號若不往生,我是不成佛的!」所以,這一點是佛保證的。

 

       阿彌陀佛又說了:「專修念佛的人,我的光明攝取不捨!」他既然不捨離我們,即使我們臨終昏迷了,佛的光會不會捨離我們啊?(蓮友答:「不會。」)

 

       如果是電燈的光,有時候會停掉、熄掉,因為它會斷電。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會不會斷電啊?阿彌陀佛叫「不斷光」嘛,他有不斷光攝取我們不捨——現在就攝取我們而不捨,我們現在就被阿彌陀佛攝在他的光明裏面了,被阿彌陀佛八萬四千光明團團圍繞,緊緊地包圍起來了。

 

       那麼臨終那一時刻,即使昏迷、沒在念佛也沒有關係,肯定會被阿彌陀佛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雖然身體昏迷了,我們的神識還是清楚的,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看得很清楚。這個大家看《觀經》就知道: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歡歡喜喜隨佛往生的。

 

       在旁邊的人看來,以為他在昏迷中死掉了,其實他活得好好的,到西方成佛去了。

 

       所以不用擔心,因為彌陀攝取我們不捨,因為有彌陀誓願的保證,因為彌陀必然來迎,來迎必然慈悲加佑,令我們心不顛倒,讓我們住於正念,所以必得往生。

 

       這一點完全不用擔心!「十方眾生」本來就包括這樣的眾生。法藏比丘發願的時候,充分觀察、體諒、考慮到我們十方眾生當中就有這種人,平時信願念佛,臨終昏迷不醒,甚至不能壽終正寢。

 

       好,我給大家講一個例子:有一位蓮友叫常世鵬,山西太原人,山西理工大學的教授。二○○二年我們見過面,那個時侯他還在誦《金剛經》,聽我講完念佛法門之後,他就說:「師父,我準備專修念佛了。」

 

       我說:「幹嘛準備專修念佛?開口就是,還要準備嗎?」

 

       他說:「不是,師父!我發過願要念一千部《金剛經》,現在才念了八百部,還有兩百部,我念完了再開始專修念佛,功德才圓滿。」

 

       我說:「不是如此。你現在放下《金剛經》,現在來念佛,功德就現在圓滿,不要等待兩百部之後。」

 

       他答應了,就開始專修念佛。那麼,這幾年來,他都是專修念佛的。去年,二○○七年,他到弘願寺,然後順便到上海的一個親戚家,最後從上海坐飛機到太原。在太原機場下飛機的時候,他的心臟病突然發作,走在通道裏,就頭一歪,旁邊的人一看不對,就把他一扶,當下就斷氣了。

 

       因為在機場,一定要搶救啊。機場的醫生就把他抬到急救室裏搶救,打急救針。但是他呢,已經走了。搶救不過來,沒辦法就往冰庫裏一塞。

 

       這位常居士,你看看,他有幾點不利因素:

第一,他臨終沒有人助念。

第二,他心臟病突然爆發,當時沒念得了佛。

第三,沒有蓮友安慰他,沒有人給他助念。

第四,被醫生搶救,動了他的身體。

第五,還在冰棺裏面凍了一場。

 

       後來,機場根據他的身份證、機票,找到他的家人。家人第二天才趕到機場,把冰棺拉出來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為什麼?面色紅潤,身體柔軟得不得了,根本就不像一個死人,整個臉相非常的莊嚴。

 

       你看看,他就是專修念佛的,他有人助念嗎?沒有。他是臨終的時候心臟病突然發作。

 

       所以,以他這個例子,就知道往生一定。

 

       他火化的時候還燒出很多舍利子,四十三顆。

 

       他以前曾交待把一部分骨灰撒到弘願寺。他女兒打電話給我,問行不行。我說:「可以。人在極樂邦,心在弘願寺,那可以加持我們啊!這樣的菩薩多有幾個也不妨啊!」

 

       這是一個現實的例子。如果用淨土宗法義名詞來表達,叫做「平生業成」。

 

       「平生」就是日常的生命當中。平生是和臨終相對的。我們念佛,往生不是到了臨終才定下來的。

       「業」就是正定之業,往生西方的淨業。

       「成」是成就,一旦成就了,就不會改變的。

 

       那麼,什麼時候往生淨業成就呢?是我們現在發心念佛,信願具足,決定下來,一輩子不改變,那我們現在信願念佛,往生之業現在就成就了,不必等待臨終。往生與否決定於平時。

 

       我們現在既然決定往生了,臨終那一刻假如因故沒有念佛,阿彌陀佛會不會擺擺手說:「不行!你雖然一天念我三萬五萬,到臨終這一聲沒有念,那麼過去念的通通不算,我不要你!」會這樣嗎?不會!

 

       平生業成!合同都達成了,協議都簽好了。阿彌陀佛講的話就要算數,阿彌陀佛的保證就要兌現,阿彌陀佛是不會失約的。

 

       那麼,哪種人叫「臨終業成」呢?他一輩子沒有念佛,直到臨終才回心念佛,叫臨終業成。或者說一輩子雖然念佛,但是雜行雜修,心中懷疑不定,那麼他到臨終,人家助念,他才定下來,那也叫臨終業成。

 

       我們平時就專修念佛,信願具足不懷疑,那沒有不往生的,個個都往生!大家放一百個心,放一千個心,放一萬個心!

 

       所以,往生很容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太容易了!「易行道」,只要念佛,沒有不往生的!

 

       至於說臨終如何,有沒有正念啊,是不是昏迷啊,坐在飛機上、突然飛機爆炸啊,突然在馬路上腦溢血啊,或者說突然出了車禍啊……,這樣種種的狀況,都是「十方眾生」之一,阿彌陀佛通通都考慮過了,說:「這樣的眾生,你現在念佛,平時念佛,我就攝取你不捨,臨終不管什麼狀況、什麼因緣,通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才叫做「正定之業」,對不對?這才叫「萬修萬人去」,對不對?這才符合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言,這才叫做「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我們本來就怕這個。阿彌陀佛早就知道我們害怕這個,所以早就給我們解決了,早就讓我們安心了——不用害怕。

 

(五)念佛前是否有必要先念咒消業?

       問:本人以前受過五戒,後來受業力影響,放棄了殺生等戒,又信過基督教。現在我信佛念佛,但念佛時有雜念,壓不住。有人說:「你這個情況,念佛之前先念《大悲咒》消以前的罪業,然後再念佛。」我按此要求修持,效果比較好。這樣修雜不雜?符不符合善導大師思想?能不能往生?

 

       答:首先要說明,你能夠這樣轉過來信佛念佛,說明你對佛有誠心,有這個自覺性很好。

 

       至於說念佛有雜念、壓不住,然後念《大悲咒》消以前的罪業,然後再念佛,你覺得效果不錯,這是因為你對念佛不瞭解。

 

       念佛也不需要你怎樣去壓伏妄想雜念,你只是佛號提起來,口稱佛名,心慕極樂,這樣就可以往生。如果你起一個念頭,要去壓伏妄想雜念的話,就會以妄生妄,「有妄想了,我壓住它、壓住它」,反而心中更亂。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就想出一些方法了,比如說念《大悲咒》。《大悲咒》因為文字比較多,念的時候身心專注,可能感覺不到有雜念。其實作為功效來講,這句名號已經完全包含了《大悲咒》的功德,不是說先念《大悲咒》消以前的罪業,然後再念佛。

 

       我們念佛、念咒、念經能夠消罪業,道理在哪裡?道理在佛號本身有功德,咒語和經典本身有功德。那麼,什麼功德最大、最圓滿,它所消的罪業就最多;什麼最契合眾生的根機,它所消的罪業就最多。

 

       《觀經》下品上生就說到,這個人讀誦大乘十二部經典首題名字,滅罪多少呢?一千劫重罪;念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就滅掉五十億劫生死重罪。

 

       由此可見,如果講滅罪的話,沒有比念佛更超越、更殊勝的。

 

       所以,也不要等到念《大悲咒》消了業再來念佛,現在就念佛求生西方就可以了。

 

       如果你覺得念《大悲咒》靜你的心,有比較好的效果,那是你把念《大悲咒》當作靜心的方法;往生西方還是靠念佛,「我念佛一定可以往生的」。這樣算不算雜呢?這個不算雜。為什麼不算雜呢?因為你在念《大悲咒》的時候,不是認為念阿彌陀佛功德不夠、需要靠《大悲咒》的功德夾雜進來,往生才更有把握。你只是覺得說:念《大悲咒》心裏感覺比較舒服,感覺比較安靜一點,感覺念得順暢一點,這個是別有目的,跟往生沒扯上關係的,這就不算雜行雜修。

 

       大家有沒有聽懂?比如有些人說:「我現在念佛,但是我唱唱歌的話,我心裏會感到比較舒暢。」那麼唱歌算不算雜修呢?不算啊。他是為了心情舒暢而唱歌的,那是另外一個概念。

 

       不過,我們最好把我們修的種種法門,跟我們的往生成為一體。這樣的話,還是多念佛。把念《大悲咒》的時間拿來念佛。從今天開始,你回家之後再念佛,就會覺得念佛的功效也很好。

 

(六)九品是否入報土?

       問:我對「凡夫入報」的概念模糊。《觀經》九品往生,是否都入極樂報土?請解答,謝謝。

 

       答:這個問題可能初聽起來是比較模糊的。那我在這裏解釋,能聽懂多少算多少。「凡夫入報」就是說,我們是凡夫,能夠往生到彌陀的報土。這四個字可以講,充分顯示了淨土法門的超勝、阿彌陀佛本願力的超勝。因為凡夫到報土,各宗各派的教理是沒有的。

       

       比如說攝論宗,雖然判定極樂是報土,但是卻說凡夫不能往生,凡夫往生叫「別時意」,「你這輩子念佛是不可能往生的,報土你怎麼能往生?你只是種了一個善根,下一輩子、下下輩子什麼時候再來修行,達到條件才能往生。」

 

       比如說天臺宗,也不認為凡夫能到報土,凡夫若能往生,往生的地方比較低,叫凡聖同居土。娑婆世界就是凡聖同居土。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釋迦牟尼佛是聖人,舍利弗尊者也是聖人,那我們就是凡夫。凡夫和聖人共同居住在一個地方,叫凡聖同居土。不過,凡聖同居土有淨土、有穢土。天臺宗的觀點認為,娑婆世界是凡聖同居的穢土,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的淨土。這樣的話,雖然超勝,也超勝不了多少。

 

       善導大師的思想不是這樣。善導大師說「五乘齊入」,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五乘平等往生到彌陀的報土,這叫做「凡夫入報」。

 

       九品往生,都是往生報土。因為善導大師就是根據《觀經》,判定極樂世界是報土,所以九品往生都入報土。

 

       不過,往生報土的景象,根據《無量壽經》,有兩種:一種是明信佛智,就是蓮花化生。不經過蓮花胎五百歲,或者是七天,或者是三劫、六劫、十二大劫,不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到極樂世界直接蓮花化生,這就是念佛的人,直入報土。

 

       那麼,九品修行定散二善往生的,他是輾轉一下子,先到報土的蓮花胎裏面呆上一段時間,然後蓮花開了,才轉到外面報土的境界。

 

       所以,極樂世界總體來講都是報土,不過報土裏面有的蓮花沒有開、有的蓮花直接就打開。

 

       專修念佛的人,直接蓮花化生;定散二善迴向往生的人,先到蓮花胎裏呆上一段時間,因為他疑惑佛智的緣故;等到蓮花開了,才轉到外面「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的報土。

 

       他在蓮花胎裏,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他在裏面不見三寶。雖然很快樂,但是有他的缺陷。

 

       總之,極樂世界,善導大師根據淨土三部經判定,是「唯報非化」。只是有兩種往生:一是胎生(就是蓮花胎裏要呆上一段時間,這個是雜行的人,定散二善的人,不能明信佛智);一是化生(那就是明信佛智的人,專修念佛的人。專仗彌陀願力,才叫明信佛智)。

 

       胎生的人為什麼雜行雜修?因為疑惑佛智才雜行雜修;專修念佛就直接蓮花化生。

 

       請問各位,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願意到蓮花胎裏等上五百年、不見阿彌陀佛嗎?願不願意到極樂世界蓮花胎裏呆上一段時間,在裏面睡上一覺?不願意。

 

       我們到極樂世界,希望立即花開見佛,對不對?那就要專修念佛。如果雜修雜行,不僅難往生,一萬個裏面難得幾個,跑去之後,還在蓮花胎裏面呆上五百歲,呆上多少劫,你何苦來啊?那就不合算了。

 

       雜行的人有兩種缺失:一是往生不定,非常困難,一百個人難得一兩個、一千個人難得三五個、一萬個人難得七八個往生。二是到極樂世界還在蓮花胎裏面呆上一段時間。

       

       專修念佛又容易,又簡單,又百分之百往生,又當下花開見佛,你不願意去?你這個腦子有沒有問題?確實有問題啊!

 

       還是不懂道理。如果懂得道理了,你自然會通身放下,來專修念佛了,叫你雜行雜修你都不幹!「你叫我雜行雜修,等於叫我在蓮花裏面呆五百年,那我不幹。你叫我雜行雜修,等於叫我往生不定,那我不幹。」

 

(七)諸善是否需要迴向?

       問:專修念佛的人,在世間所做的一切善事,如印經、放生、布施,是否不必迴向?

 

       答: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講,六字名號功德圓滿,信願念佛往生決定,是正定之業。即使沒有這些善事功德,往生也一點不缺少;即使有了這些善事功德,往生也一點不增加。念佛往生是不增不減,不會增加什麼,也不會減少什麼。所以,用不著拿這些功德迴向求往生。

       

       沒有專修念佛的人,還是在雜行要門當中,那麼他就拿這些來迴向求生西方,是這樣的。

       

       專修念佛的人雖然也在勤行戒善,做印經、放生、布施等等事情,但並沒有累積資糧、助成往生之心,因為往生資糧名號已足。之所以做這些,是因為被阿彌陀佛的慈悲所觸動,自然發起報恩之心、利他之行。勤持戒善也是佛弟子的份內之事。

 

(八)是否需要重新皈依?

       問:原來皈依過,現在要專修念佛,是否需要重新皈依?

 

       答:那倒不必。原來皈依過,是皈依三寶。三寶包括了一切佛、法、僧。

 

       如果你說:「我想依止這個專修的法門,想另外請一位師父,讓我的心感覺到更加的安穩。」那也是可以。但不是說離開三皈之外,另外一個皈依。還是原來的三皈依,不過是找一個跟自己相應的法門、相應的師父而已。

 

(九)做農活兒噴殺農藥難免殺生怎麼辦?

       問:在家居士做農活兒,田間蟲子損壞莊稼,噴殺農藥是殺生,這個怎麼辦?

 

       答:這個確實很難辦。如果你發了菩提心的話,就應該怎麼辦呢?寧願自己餓死,也不打農藥。發菩提心就是這樣的,哪能打農藥殺人家呢?自己餓死就餓死了。

 

       如果這個菩提心發不起來,怎麼辦呢?常懷慚愧,多念南無阿彌陀佛。打農藥之前,先到地裏去轉三圈,打個招呼:「小蟲子,實在對不起,我的功行不夠,三天之後我要打農藥,你們該走的快走,該往生的快往生。現在我給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打過招呼了。蟲子是有靈性的。你去跟它說三遍,早晚到地裏跟它講。第三天打農藥之前,「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邊打邊念。

 

       多念佛!因為我們是沒有辦法的,所以善導大師才說「一向專念」。我們凡夫沒有辦法,就我來講,如果做了農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我可能也發不起大菩提心,說:「我一個人寧願餓死!」可以啊,還有一家老小怎麼辦?他們也要吃飯啊。非常難辦!所以,我們在這個世界就知道啊,太無奈了,太困難了,不傷害眾生幾乎沒法活命,我們還講我們是善人,哪能做到呢?不是直接殺生,就是間接殺生。比如我們吃的米飯,我們雖沒有到地裏殺生,但也是農民打農藥來的。所以,我們吃飯之前,上人就有四句話:

仰蒙彌陀恩,惠賜此佳餚。
謹以感恩心,恭敬歡喜受。

 

       「仰蒙彌陀恩」:如果不是彌陀的恩德,我們吃這頓飯,肯定是要墮落的,一定有殺生的罪業。仰蒙彌陀的恩德,我們才能夠安心地吃上這頓飯。因為阿彌陀佛能夠消我們罪業,所以是「仰蒙彌陀恩」。

 

       「惠賜此佳餚」:阿彌陀佛賜給我們的飯。如果不念佛、不仰靠彌陀的願力,那就是毒藥,不是佳餚了。「惠賜」,恩惠、賜給我們這頓上好的佳餚。

 

       「謹以感恩心」:以我們感恩戴德的心、蒙彌陀救度的心。

 

       「恭敬歡喜受」:很恭敬地接受這個食品,敬順彌陀,同時也是慈憫眾生、恭敬農民的勞作等等。

 

       不然我們吃飯都要造罪業,滴水難消啊,確實是滴水難消。

 

(十)容易昏沉如何克服?

       問:念佛時容易產生昏沉現象,如何克服?

       

       答:念佛產生昏沉的話,那就大聲念啊,繞佛啊,起來走一走啊,這不就克服昏沉了?

 

(十一)專修之後身體不適、無名煩惱……

       問:孝感的蓮友專修念佛以後,有許多身體不適現象,產生一些無名的煩惱……

 

       答:這個於理不合,可能別有因緣,不是因為他專修念佛了,就身體不適應了,就起煩惱了。道理不是這樣的。

 

       如果真的專修念佛的話,我們的身體就在阿彌陀佛的八萬四千光明的照耀攝取當中,會業障消除、身心安樂。

 

       如果有別的因緣,屬於個別情況,那我們來個別解答。或許有別的什麼緣分。

 

       也有可能因為你念佛,加功用勁,使過去的重業改為現在的輕業,在身上顯現出來了,那就更要加功用勁。不出三五個月,就會消失的,就消除乾淨了。

 

(十二)如何讓附體的眾生得度?

       問:有人身上有附體,如何讓無形眾生得度?

 

       答:要讓附體的眾生得度,也是為他開示念佛法門,讓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最重要的是我們心裏要有正念。不論什麼原因被附體,現在你要提起正念,不妥協,不苟且。既不害怕他,也不巴結他。

 

       一般的人有幾種心理:一是很害怕,「唉喲,怎麼辦?」你害怕他,他就有機可乘。另一種是巴結心理,「哎呀,我求求你啊……」,這也是從害怕所產生的心理。還有一種是憤怒的心理,「我一定要對付你」,這些都不可以。要以慈悲心、憐憫心、正念具足的心來念佛,「即使你禍害我,讓我發高燒,想把我折磨死,我也不會向你求饒!把我折磨死了,我往生西方更快,我還謝謝你。」如果你有這樣的決心的話,他拿你毫無辦法。三天拿你沒辦法,他自己就離開了。如果你在那裏進進退退很害怕,那對不起,他就知道有機可乘,他就會纏著你不放。

 

       所以,這個沒有問題,小事一樁,只要提起正念來,自然就解決了。

 

       那麼,我們以什麼樣的心對待他呢?要憐憫他,「某某眾生,你和我也有這一段緣,但是畢竟我們都是六道輪迴的苦惱眾生。現在我來念佛了,也希望念佛的大利讓你得到,如果你能往生西方更好,如果你不想往生,至少不要障礙我。如果你想障礙我,增加你的業障,但是我也不會被你障礙,我自然念佛到西方,有阿彌陀佛的無礙光保護我。只是可憐你,不要被因果所譴。如果障礙別人念佛,一定是有因果報應的。現在我願意念佛迴向給你,希望你往生西方,離開五濁惡世,究竟解脫生死煩惱。大家將來都到西方,得無量光明身,無量壽命身。」你這樣安慰他,真誠地關心他、安慰他、慈憫他、幫助他、救助他,他感恩都來不及。

 

       如果他不聽話,說明他屬於檔次很低的一類,你就不要理會他。檔次很低的,功能也不大,你只管念佛,他拿你沒有辦法。沒問題!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有問題,那來找我。

 

       為什麼來找我呢?因為我背後有靠山。你們之間的債,我也還不起。但是我背後有阿彌陀佛,他的功德無量無邊,要多少有多少,全部打發了。

 

       所以,我們有阿彌陀佛啊!我們不怕!提起正念。正念一起,萬邪不侵,一切邪惡自然不能侵害我們。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如果我們內心虛怯、膽小、沒有正念,那就被他所作弄,被他所擺佈。這個我們見聞的很多。

 

       總之,以慈悲心、憐憫心勸化他求生西方。他不去,至少我們要去,大家都往生多好啊!

 

       你對他好,他也知道的。

 

(十三)超度亡靈必須到寺院嗎?

       問:請問必須到寺院去超度亡魂嗎?

 

       答:這個看情形。如果家裏有祖先往生了,我們在家裏虔誠地為他念佛超度。上人說:若有虔誠心、寂靜心,就有好的效果。虔誠地念佛,寂靜地念佛,迴向給他,讓他離苦得樂,決定有好效果。

 

       有時我們也會想:「哎呀,我一個人在家念佛固然可以,也不妨到寺院去找法師念一堂佛吧!」那也可以。到這兒來請法師、蓮友們共同念佛為他超度,那也可以。但並不是說自己念佛不管用,不是這樣。

 

(十四)早晚課可否不念經咒?

       問:早晚課還須要念《彌陀經》、《無量壽經》,或者其它經咒嗎?

 

       答:其它經咒通通不用念;《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可念可不念,如果時間來不及就不念。如果念的話,《無量壽經》比較長,可以視情況而定,如果時間短,可以念《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比較短;如果時間還來不及的話,就把寶貴的時間拿來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夠了。

 

       只要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淨土三經通通念到了!因為淨土三部經所說的道理,不過是叫我們專念彌陀名號。只要我們念這卷《阿彌陀經》,一切大藏經都念到了,因為佛說一切經典,不過是讓我們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脫死,究竟成佛。我們能夠念佛到西方成佛,什麼經典沒有念到啊?都念到了。

 

       臺灣有位廣欽老和尚,他臨往生的時候就跟弟子們講:「現在我要往生了,你們給我誦經。」

 

       弟子們說:「這麼多經典,誦什麼經啊?」

 

       老和尚說:「總誦,通通誦。」這可把弟子們忙壞了,有的搬出《大般若經》六百卷來誦;有的拿出《華嚴經》在那裏誦;有的拿出《法華經》在那裏誦。各人會什麼的,五花八門,都在那裏誦。

 

       只有廣欽老和尚一個人在那裏「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到最後弟子們才明白,老和尚是在以身教導大家。他一輩子的教育方法很特別,他告訴大家說:念這句名號才叫做總誦一切大藏經。

 

(十五)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落實信願?

       問: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落實信願?

 

       答:我們信願念佛,怎樣落實信願?就落實在一向專念彌陀名號,這就行了。信,信什麼呢?信稱念彌陀名號必定往生。願,願什麼呢?願稱念彌陀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怎樣落實?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以往生心念彌陀號,就是落實信願。沒有複雜的,沒有玄妙的,不是說「我信得眼淚都掉下來了,信得都要跳舞了」,沒有那麼複雜。只要順從救度,不疑往生,一向專念,就是落實信願。

 

(十六)怎樣知道自己是否真正上了願船?

       問:怎樣知道自己是否真正上了彌陀大願船?

 

       答:彌陀願船沒有形,沒有相,腳沒地方蹬,身體沒地方放。那麼,怎麼知道呢?一向專念。善導大師解釋阿彌陀佛的誓願就說:「稱我名號,乘我願力。」「你只要稱念我的名號,你就乘上我的願力」,這就可以了。

 

       就好比我們打電話,我們用手機打電話,這是靠什麼力量呢?靠科技的力量,對不對?我們能跟外國的朋友通電話,是我們的力量嗎?不是!只要拿起手機,撥通號碼,就能對話了,科技的力量就用上了。

 

       那麼,阿彌陀佛的信息網,我們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就跟他溝通上了,感應上了,願力就乘上了——這就乘上大願船了。

 

       也有的人說:「我歡喜得跳起來了,高興得流淚了——我乘上大願船了。」——非也!大願船就是六字名號,口稱名號就乘上大願船。

 

       阿彌陀佛不會說「我的願船很大,但是上我的願船,你必須很複雜、很難,搭七個梯子、設八個坎兒才能上來」,那就不叫慈悲願船了。

 

       只要你張嘴念佛、願生西方不懷疑,這就叫乘上大願船。明白不明白?大家都能做得到,對不對?

 

       彌陀大願船,往生不買票,依我凡夫身,但稱六字號。

 

(十七)斷食念佛求往生算不算自殺?

       問:請問斷食念佛求往生,算不算自殺?

       

       答:算,斷食就算是自殺。但是,果然往生心切的話,另當別論。比如說我現在八十歲了,重病在身,即使吃東西,也不過多活一天兩天。那現在開始清腸,不吃飯,這個不算自殺,這就是想往生。就這樣往生,就很好。

 

       如果現在才三四十歲,我就不吃飯,這個算不算自殺?算。宋代有位瑩珂法師,他就這樣,他念佛很懇切,很想早點往生西方。佛就現前說:「你還有十年的陽壽,不必這樣。」

 

       結果瑩珂法師說:「我這個人罪業很重,定力很差,易失正念,如果再過十年,說不定又犯戒造業。我不幹,我就希望快點往生!」

 

       阿彌陀佛說:「好,你希望快點往生,三天後我來迎你。」於是他就不吃不喝,三天之後佛來接他,順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不過,我們不提倡這樣做,因為以我們的根性啊,現在的人,只怕到時候餓得發慌,可能連佛都不能念了。

 

       我們要自然,「自然之所牽」,隨順阿彌陀佛的救度。還是印光大師講得好:念佛之人,活一百二十歲也很好,明天死了也無妨。就是說:活一百二十歲也不嫌多,你有這個壽命你就活;明天死了也可以。

 

       我們念佛可以求佛早點接引我們,但是不要採取「暴力手段」。什麼叫暴力手段啊?不吃飯啊,拿條繩子啊,那可就太不好了!那就會讓別人產生邪見,認為說:「你們這些人,太癡迷了。」對家人,對周圍的人,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我們往生啊,也要讓人們對佛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採取這樣的手段。

 

(十八)臨終助念能往生嗎?

       問:對門兒的老太太九十一歲,臨終無大病,直到最後一口氣,能夠隨眾念幾聲佛,蓮友助念十二小時,這樣能往生嗎?

 

       答:這個說得不清楚。總的來講,往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臨終助念基本上都可以往生的。

 

       那麼,哪種不能往生呢?就是這個人不願往生,那就不能往生了。除此之外,都能往生。

 

       臨終的人如果有蓮友助念,基本上都願意往生。為什麼?因為要掛念子女也沒辦法了,貪戀身體也留不住了,這個時候,業識茫茫,很痛苦、很茫然,只要我們一助念,阿彌陀佛的光明就照耀,來到他的面前,甚至佛的身體就會顯現。佛一顯現,光明就加持他,讓他清涼。他自然就會想到:「哎呀!這尊佛好,我願意跟他去!」

 

       一方面閻羅王來接他,一方面佛來接他,你想想看,他會往哪裡走啊?

 

       就好像一個人很冷,這邊有呼嘯的寒風,那邊有溫暖的火爐,我們會自然往哪裡傾向啊?我們會往火爐的地方去,對不對?

 

       人到臨終了,苦惱逼迫,一方面閻羅王來接,另一方面阿彌陀佛來接,他自然就靠向佛嘛。所以臨終助念,大多數都能往生的。

 

       只有哪種情況?他執著心特別強,他貪戀心特別重,或者他在世間有很大的憤怒沒有平息,或者他的業障特別現前,那麼可能就「瞥爾隨他去」,不能往生。除此之外,都能往生。

 

       所以,我們鼓勵大家為別人臨終助念。

 

       當然,我們專修念佛的人叫「平生業成」,不是說「哎呀,大家到時候一定要來給我助念啊!不然的話,我不能往生怎麼辦?」這樣就說明你對念佛法門不瞭解,沒有信心,不知道平生業成。

 

       我們自己念佛肯定往生的。那麼,別人我們不知道,所以我們多去給別人臨終助念。有人到臨終還沒念過佛,那當然就要去給他念佛。

 

       對於我們自己來講,我們是專修念佛,往生一定,不必依賴助念。那麼,臨終若有蓮友來助念,皆大歡喜;沒有人助念,也是一個人瀟灑自在。皆大歡喜也很好,瀟灑自在也很高。

 

(十九)對初學能否以人天福報相勸念佛?

       問:初學佛者,都希望得到人天福報,如升學、求職等。為了勸他們念佛,我常告訴他們「只要誠心念佛,就可以得到人天福報」,這樣說對嗎?

 

       答:這樣說可以,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可以這樣講。如果他能夠虔誠念佛,向佛祈求,佛也會滿他所願。漸漸地,就引導他說:「有更大的利益,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樣就更好了。

 

(二十)可否經常出外參加助念?

       問:經常出外參加助念是否算雜修?

 

       答:不算雜修,很如法!助念就是念六字名號嘛,或者念四字名號。

 

       但是,也有的場所,有人說:「你來助念了,先念一部《地藏經》消消業,然後再給他念佛。」這是不懂得助念。助念是幫助臨終的人念這句佛號啊!他聽不懂你念的經文。所以,不是幫助他念《地藏經》,或者念《普門品》,而是幫助他提起正念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叫助念,除此之外,都不叫助念。

       

       如果有人喊我們去念《地藏經》助念,我們去不去呢?那你自己把握。如果去,也不算雜修,因為是滿他的願。

 

       但是臨終助念的場合啊,一定要注意,不要在那裏吵嘴。比如說一個團體,他們是念四字名號的,另一個團體是念六字名號的,去了之後,最好能統一。如果對方堅持念四字,我們就跟著念四字,不要在那裏吵嘴。活人在那裏吵嘴啊,死人就在那裏受罪,因為造成了他內心的煩躁不安,所以要統一。如果有人在那裏念《地藏經》,我們也不要當面駁斥,或者退出去,或者在旁邊念佛。在臨終者的面前一定不要搞知見的紛爭,這樣對他不利。

 

       我們一個健康的人聽到別人在那裏爭辯,都會皺眉頭,何況快要死的人呢?「我都等不及了,你們還在那裏吵嘴啊,趕快給我念佛吧!」他會這樣想的。

 

(二十一)關於三時繫念

       問:有人做《三時繫念》,給家裏人立牌位,這是否如法?是否有效果?對亡人是否有利益?

 

       答:先答後面兩個問題,是否有效果?有!但是,不是最大的效果;對亡人是否有利益?有!但是,不是徹底的利益。

 

       是否如法?半如法,半不如法。什麼叫半如法呢?因為他這裏面也有經文,也有佛號;什麼叫半不如法呢?專念這句名號,才是恰當的助念。

 

       印光大師曾說:《三時繫念》,非助念法。以講說為重,以念佛為助。裏面的文辭,都是平時講經的派頭,不是臨終助念的。拿來助念,叫做門外漢,所以講不如法。

       

       這個都是大家不懂得。印祖說,《三時繫念》是別人冒充元朝中峰明本禪師之名所著,其實不是他編著的。那麼,為什麼在流行呢?一個是因為我們愚癡,一個是因為可能想賺錢。

 

       為什麼愚癡呢?比如說「單念這句佛號太簡單了,如果請很多和尚在那裏念經咒,可能就更有效果」,這就是愚癡。

 

       要知道這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是十方諸佛都讚歎不盡的名號。其它的文字,即使是祖師大德所彙集的,跟六字名號都無法相比。即使是淨土三部經的經文,跟六字名號都沒法相比。何況是一般的法師所彙集的文字,那怎麼相比啊?那完全不能相比,天壤之別啊。

 

       在這關鍵的時刻,情況緊急,需要立即救度他!你在那裏之乎者也,環顧左右而言他,不切入正題,做《三時繫念》,這是對死人不負責任,這是沒有智慧眼,這個叫愚癡。

 

       那為什麼會風行呢?一盲引眾盲,你也癡,我也癡,然後大家搞得很熱鬧。「單念一句佛號,不殊勝;念這麼多,搞幾個小時,還可以收六百塊、八百塊」,這樣推波助瀾,就離開了佛法的本旨。

 

       還是專念這句佛號的好,專念佛號不用花錢。念佛必得度,還功德超勝。

 

       但是凡夫不認識,認為「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寧願拿出兩千塊做《三時繫念》,也不願意請不要錢的法師來念佛,以為念佛功德不大——太愚癡了。

 

(二十二)怎樣上早晚課為好?

       問:在家居士怎樣上早晚課為好?

 

       答:最好的早晚課——我先講第一等的早晚課,就是清早醒來,眼睛一打開,就念南無阿彌陀佛。

 

       如果冬天冷,醒來還沒洗臉,在床上坐著就可以念佛,念上一個小時,這就是你的早課,就專念這句名號。如果天不冷,洗漱完畢,把乾乾淨淨的海青穿上,在佛堂裏上一支香,磕三個頭,就坐下來念一個小時的佛號。或者坐念,或者繞念,都可以。這就是最純粹、最有效果、最不打閑岔的早晚課。

 

       如果有的人說:「我還覺得不滿足。」那麼,次一等的早晚課,就是誦一部《彌陀經》,大概十多分鐘,接下來再念南無阿彌陀佛。

 

       弘願寺平時的念佛就是上來一首《讚佛偈》,因為寺院人多,用《讚佛偈》統一一下,音聲莊嚴,然後就念南無阿彌陀佛。最後念《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那麼早晚課,也加誦一卷《彌陀經》。這是為了寺院大眾的諧調莊嚴,還要練練法器(不然的話,住在寺院裏,鼓都不會打,魚都不會敲),是這個道理。

 

       居士在家,你也不需要撐門面,也不需要練法器,那你就只是念這句名號,就最徹底、最圓滿。

 

       另外,念佛不限於早晚課。有的人一早晨起來沒有時間,他要到菜市場買菜,那麼他就要行住坐臥念佛。那麼,他的早課在哪裡呢?就在菜市場。邊買菜,邊念佛,這就是他的早課——也可以,功德一樣超勝。而且因為他念佛,菜市場的雞鴨鵝魚都超度了。有功效的。

 

       所以,念佛不限在佛堂,菜市場也是我們的佛堂;有的蓮友一大早起來就要趕去上班,那麼公交車就是你最好的佛堂,往那兒一坐,眼睛一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多自在!而且保證這部車安全無事故,多好啊!這部車就是流動的佛堂,因為你一路念佛,這部車一路佛號飄揚;佛號加持道路兩旁的眾生,他們就得到佛號功德利益的迴向,多自在!多好!

 

(二十三)不搭衣做早晚課行不行?

       問:受了戒的居士不搭縵衣上課行不行?

 

       答:如果以戒律來講,有戒律的要求;如果以念佛來講,倒不必有這麼嚴格的要求。比如說夏天很熱,穿上海青,再搭上衣,裏面還有衣服,可能大胖子得出一身的汗,再生一身的痱子。然後本來準備念一個小時的,衣服一脫不念了,就念半個小時,那就不必要。

 

       你就乾乾淨淨的,不必穿這麼多,打開小風扇,清清爽爽地念佛就可以了。

 

       總之,一切的外在形式,是為了達到內在念佛的實質。如果某個形式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念佛,我們就採取這個形式。如果某個形式障礙我們念佛,我們就不採取這個形式。這是大的原則。

 

(二十四)保家仙怎樣處理?

       問:居士家中安了保家仙,請問怎樣處理?

 

       答:剛才回答過了。回去你跟它講:「某某保家仙,你在我家有緣,我們共同度過了一段難分難捨的時光。但是,現在我有更好的利益給你,如果你能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才跟我是同行同道之人。也希望你能夠念佛往生西方。」把這些道理跟它講,「其實你在這個世間很苦惱。如果往生西方,阿彌陀佛不會嫌棄你。如果你不去,我是要去的。從今天開始,我不能供你了,為什麼呢?這樣你也有罪,我也有罪。因為你是一個凡夫,你不能消受念佛人的供奉。我是三寶弟子,我只能供佛。如果供你,於身份不合;你也有罪,因為你貪大,將來天地不能容,因果不能饒。所以,讓我們彼此免罪,只好把你請下來。」

 

       怎麼對待它呢?或者把它化了、升了,這是最乾淨、最徹底的,沒有問題的。如果它回來向你告饒,說:「某某人啊,你看我多可憐、多苦惱啊,你願意讓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也答應你。但是我在這個世間呢,還要呆一段時間,你不供我可以,你可不可以初一、十五給我搞一點吃的?」如果它這樣求你,你也可以答應它。初一、十五你就像布施一樣,準備一個小角落(不能放到高高的地方,放到低低的地方,放到一個角落裏),用盤子給它布施一點吃的。

 

       保家仙屬於畜生道,你把它供得跟佛平等,你這就不懂道理了,它也消受不起。所以,如果要布施它,就放在膝蓋以下的地方,不到一尺高的地方,準備一點吃的給它,然後給它念佛,告訴它:「你吃了好念佛,如果不念佛,我告訴你,我就不能給你吃的了。」這樣,它因為想吃想喝,也會來念佛。

 

(二十五)需不需要瞭解要門的行持?

       問:學習易行道的居士,需不需要瞭解要門的行持?

 

       答:可瞭解,可不瞭解——不必要瞭解。如果是弘法的法師,要瞭解有關的教理,那是可以的。

 

       果我們專修念佛,要門怎麼修,我們未必要瞭解,我們只是專修念佛就可以了。法門太多了,要瞭解也瞭解不過來。你瞭解一下《楞嚴咒》,再瞭解一下《大悲咒》,再瞭解一下《十小咒》,再瞭解一下《金剛經》,再瞭解一下《法華經》,哪有時間專修念佛呢?

 

(二十六)專修念佛的人可否開烤鴨店?

       問:專修念佛的人可否開烤雞、烤鴨店?

 

       答:你們說,可不可以?不可以。

 

(二十七)開烤鴨店的人可否專修念佛?

       問:開烤雞、烤鴨店的人,可不可以專修念佛?

 

       答:可以。

 

(二十八)受了菩薩戒能否切肉?

       問:我是一個受了菩薩戒的居士,但又是家庭主婦。家裏的人還沒吃素,為了家庭和睦,要料理一些眾生肉。我能不能這樣做?

 

       答:就是說她雖然沒有殺生,但是她還要切肉,比如三淨肉啊等等。這樣做的話,按照菩薩戒的嚴格要求,是有缺陷的。那麼,就念佛來講,如果能夠勸家裏的人不吃肉而吃素的話,或者說你能做到雖然他們要吃肉,你能夠不去做這些葷腥的話,那是最好。但如果做不到的話,也只能夠邊念佛邊做飯,只能這樣子了,這樣對往生沒有障礙。甚至,我們邊做飯邊念佛的話,還能減輕它(這塊肉被切)的痛苦。

 

       如果我們沒有念佛的話,那就很苦惱了。所以,這個也是我們現代人的無奈。除了淨土法門,還有什麼法門能救度我們?沒有了,真的是沒有了。

 

(二十九)生活中避免不了殺生怎麼辦?

       問:洗菜、淘米無意中會淹死小蟲,燒柴的時候小生命被燒怎麼辦?

 

       答:善導大師告訴我們說:不問行住坐臥,念念不捨,稱念彌陀名號。總之,我們做任何事,我們都念南無阿彌陀佛,淘米啊,洗菜啊,燒火啊,這樣就比較好了,只有這個辦法。

 

(三十)念佛與鍛煉身體是否矛盾?

       問:念佛與鍛煉身體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可以邊鍛煉身體邊念佛,邊打太極拳、邊做操、邊跑步、邊走路邊念佛,都可以的。

 

       那麼,有人說:「我想鍛煉身體吧,早課就沒有時間做;我要做早課吧,早鍛煉就沒有時間,那怎麼辦?」可以二合一:邊跑步、邊散步、邊登山邊念佛,這就是你的早課,你的念佛堂就是戶外念佛堂,高山念佛堂、流水念佛堂。

 

(三十一)什麼是魔子魔孫?

       問:什麼是魔子魔孫?

 

       答:若不是佛子佛孫,通通是魔子魔孫。我們每一個人,如果沒有入佛的正知見,我們就都在魔王的掌控當中。當然,天界的天魔,他有他的魔子,那是另當別論的。

 

       那麼,從知見來講,如果我們沒有正知見,我們都在魔王的掌控當中的。

 

(三十二)什麼是僧讚僧?

       問:什麼是僧讚僧?

 

       答:僧讚僧就是彼此和合,僧讚歎僧,「你弘揚佛法,我讚歎你。你建設道場度化眾生,我讚歎你」。不起嫉妒心,而起讚順心。

 

(三十三)什麼是末法年代?

       問:什麼是末法年代?

 

       答:佛法一開始有強勁的力量,慢慢到末尾了,沒有力量了。經過兩千幾百年,現在就是末法年代,佛法到了末尾的時候了。

 

       末法之後經道滅盡,釋迦牟尼佛特別留《無量壽經》止住百歲,住世一百歲。這個一百歲也不是只限一百年,是永遠地救度眾生,這個在《如來會》裏面有說明。

 

       這說明什麼意思呢?說明到末法時代,其它經典眾生修不來;修不來,就沒有人去學。慢慢地,這部經就消失了,就沒有了。而《無量壽經》,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救度往生西方,任何人都修得來,所謂「三根普被」。所以釋迦牟尼佛特留這部經,救度末法乃至滅法的眾生。現在正是末法,正是《無量壽經》、念佛法門大行其道的時候。

 

(三十四)發大菩提心包括哪些內容?

       問:發大菩提心包括哪些內容?

 

       答:我嘴上能講,實則做不到,哪些內容?就四句話:「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些是不容易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前面我們說過了,菩薩度眾生,第一要布施度,人家要你的妻子,就給他妻子;要你的丈夫,就給她丈夫;要你的兒子,就給他兒子;要你的房子,就給他房子;要你的車子,就給他車子;要你的票子,就給他票子——要什麼給什麼,這叫發菩提心。

 

       行大布施,這個我們很難做到。那怎麼辦?我們念佛迴向給一切眾生。

 

(三十五)平時具足信願,臨終為什麼還要助念?

       問:一個人一生專門持念彌陀名號,具足信願行,他臨終時為什麼還要為他助念呢?

 

       答:這樣的人臨終,當然不需要助念了。「還要為他助念」,也不一定是他個人的要求,蓮友們可能想去歡送,不是說他一定還需要助念。平時專修念佛,那就往生業成。

 

       但是他平時是不是專修念佛呢?他是不是信願具足呢?他是不是臨終還有擔心害怕呢?我們都不知道。「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還是去幫他念佛」,可不可以?可以。

 

       對我們每一個人自己來講,我們不需要把往生定在最後。要靠定佛,不是靠大家助念往生;是現在就定下來——「平生業成」。

 

(三十六)學氣功出偏差怎麼辦?

       問:有一位蓮友說,兒子今年三十三,學氣功出偏差十八、九年,無法醫治,弄得一家不得安寧,生活負擔很重,有什麼辦法?

 

       答:由此可見,我們學法修道,要找到正法;沒有正法就麻煩了。你看學氣功,今年三十三歲,已經出偏差十八九年了,神智都混亂了,你看這個家庭,多麼苦惱!那有什麼辦法呢?只有念佛迴向給他。不過,他的業已經形成了,可能困難就會大一些,但是還是有作用的。或者給他一個念佛機,放到他的房間,讓他薰染佛號,然後虔誠念佛為他迴向,祈求阿彌陀佛來救度他。

 

       最後一招,就是我們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有本事回來搭救他。

 

       所以學法啊,要選擇正確的法門。這還是在佛門之外學氣功的,佛門之內學其它法門也有可能走火入魔。因為其它法門往往要求的條件比較高,我們做不到;做不到又強烈要求自己去做,禪定又定不來,使勁在那定,定定定,定出神經病了。做不來,使勁做,就得神經病了;觀觀觀,觀不來,使勁觀!好,天天看見怪相了,這個都有問題。

 

       所以,修行以念佛為穩當,我們靠南無阿彌陀佛,這才會不出偏差、沒有失誤。

 

(三十七)掛念娑婆能否往生?

       問:念佛人如果對娑婆世界有所掛念,沒有厭離娑婆的心,能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如果他沒有厭離娑婆世界的心,基本來講是不能往生的。

 

       但是,話分兩邊講:如果他本質上厭離娑婆、願意往生,但他還是個世間凡夫,才三四十歲、四五十歲,難免對家庭、事業、子女會有某種牽掛。這種情況不影響他往生。

 

       大家有沒聽明白?大家聽好啊,牽掛也有輕重不同,怎麼顯出輕重不同呢?如果說二者只取其一,就選擇往生極樂,那你就往生;如果這個時候你選擇娑婆世界,那就不能往生了。

 

       他現在活著的時候呢,他一方面願生極樂,他取這個為根本;另一方面呢,多少也牽掛子女,這個不影響,凡夫都這樣,阿彌陀佛都清楚,這不代表沒有願生心。

 

       大家能夠做到只願生極樂、家庭子女通通不牽掛,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對不對?

 

       你看,在這裏聽法,還把手機開著,就是牽掛嘛,你能做到嗎?「哎呀,家裏有什麼事?」其實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大事。

 

       是不是真的願生極樂,你自己判斷。你對世間的掛礙如果障礙了你求生西方極樂,那就有問題了。

       

       「雖然現在有點別的想法,但是我已經做好準備了,隨時說走就走」,那就不影響。

 

(三十八)開餐館的人能否皈依?

       問:我們家開餐館,客人要吃雞鴨魚之類的,我能否皈依?

 

       答:可以!可以皈依,也可以念佛。

 

       皈依三寶,然後多念佛,這樣你的餐館慢慢就會轉入吉祥,然後你會選擇開一個素餐館。如果多念佛的話,總會有適當的職業,適當的生活來源,也未必一定要開餐館。

 

       如果一定要開的話,你念佛開比你不念佛開,總是要好很多。那些雞鴨鵝魚也能得到念佛的好處。

 

(三十九)得病不能自控如何開導?

       問:有位青年叫金浩,十九歲,他得了病,控制不了,叫他念佛他就念,不叫他念佛就不念,用什麼辦法開導比較好?

 

       答:還是叫他多念佛,讓他的家人多提醒他,也拿個念佛機給他。他的困難比較大,因為他病得比較重,我們又不能代他念,所以只能夠如此,多多提醒。

 

(四十)居士可不可以為過世的人做佛事?

       問:居士可不可以為過世的人做佛事?念六段經六段佛是否對他有效果?

 

       答:可以!這個佛事,就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超度他往生。不需要念六段經六段佛,那個比較複雜,比較麻煩。如果有法師帶就法師帶,沒有法師我們居士照樣可以做。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