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第二節 三師教判
這一節正式說明淨土宗的教相判釋,主要講了四點:難易二道教判、聖淨二門教判、二藏二教教判,還有要弘二門分判。這四點是按時間先後來列次第的。
大家看下面圖表:
三師教判分成兩種:一種是總判一代教,另一種是別判淨土教。
淨土宗之教判有三種,所謂「三師教判」:
一、曇鸞大師「難易二道判」;
二、道綽大師「聖淨二門判」;
三、善導大師「二藏二教判」。
總判一代教,就是對整個一代佛教的判釋,從宗派的判教來講,要立宗,是在這三種判教當中,那就是曇鸞大師難易二道判、道綽大師聖淨二門判、善導大師二藏二教判:這是對整個一代佛教的判釋。
別判淨土教,是在淨土門之內另外再作一個判釋。這種判屬雖然不是對整個一代佛教的判釋,但是它對淨土門建立的理論的圓滿性,對聖道法門的攝化方便來講,特別有意義,所以把它列在教判當中。不過,它的規格、格局,在淨土門之內就更加豐富和細膩。它就是善導大師的要弘二門判。
一、難易二道之教判
總判一代佛教無量法門,大別為「難行道」與「易行道」兩種,稱為難易二道判。此難易二道之教判,本出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就是把整個一代佛教判成這二道:難行道與易行道。這裡把它歸為曇鸞大師的教判,從典據出處來講,是從龍樹菩薩來的。如果把龍樹菩薩的《易行品》作為教判來解釋的話,我們就說曇鸞大師的教判是「自他二力判」;如果把兩種合在一起,就依曇鸞大師的教判,因為曇鸞大師的解釋更加充實,所以就以「曇鸞大師難易二道判」總括來說。
《易行品》裡有一段簡短的話。第一句「佛法有無量法門」,整個一代佛教分成兩種:難和易,打個比喻,「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這是總括。龍樹菩薩確實是大菩薩,他這一講,馬上就把我們的心打動了——有難有易,誰願意難啊?你們願意難嗎?大家都願意容易,所以說難易很能打動我們的心。它顯示,淨土門的判教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修行的實效,它和修行是密切相關。
什麼是難易呢?世間道舉了兩種:陸道和水道。在陸地上步行就難,就苦。陸地走路,很遙遠的地方也要走著去;白天、晚上,翻山越嶺,豺狼虎豹;夏天炎熱,冬天寒冰;還有盜賊蜂起等等,這就很難了。水道乘船,上了船一坐,順流而下,這樣不是很容易嗎?就如李白寫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世間有兩種道:陸道和水道,即步行道和乘船道,也是苦道和樂道,一個是苦的,一個是樂的。這也很能打動我們的心。我們往往認為佛法修行很苦,而龍樹菩薩說,有苦的,還有樂的,有安樂道、易行道、乘船道、他力道。
上面是比喻,下面是合喻。
「菩薩道亦如是」,修行佛法的菩薩道也是這樣。
「或有勤行精進」是指什麼呢?指「陸道步行則苦」,要勤奮修行,要精進努力不懈,要三大阿僧祇劫,要白天不睡覺、晚上也不睡覺,今生來生、生生世世不退墮,要如何如何修行:這非常難。這不是一般的「勤行精進」,而是如頭上著了火一樣。這就是難行道。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這就是易行道。信受彌陀救度,這就是「以信方便」;「易行」,專稱彌陀佛名;「疾至」,往生彌陀淨土,到了彌陀淨土就當下不退轉,快速成佛。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一開篇即引用而解釋之,成為淨土教判之根底。
《淨土宗概論》這本書限於它的篇幅,對《往生論註》這一段沒有原文引用。大家要學習,應該好好看這一段,包括《易行品》難易二道判的文,還有《往生論註》自他二力釋文,都要對照著好好學習。
難行道
在五濁惡世、無佛之時,有種種退墮因緣,唯靠自力修行,不仗佛力救度,欲求不退成佛,非常困難。比如陸地步行,遙遠之方,千辛萬苦,重重險阻,很難到達目的地。
這是解釋難行道。這一段話很簡略,是曇鸞大師《往生論註》那一段的濃縮。
易行道
以眾生念佛為內因,阿彌陀佛願力救度為外緣,因緣和合,即得往生淨土,不退成佛,非常容易。比如水上乘船,依靠船力,安穩快樂,直達目的地。
易行道即是淨土教、他力救度之教。難行道即淨土教以外之一切佛教、自力證悟之教,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六度萬行等,皆統屬之。
這是對難行、易行的分齊是在哪些範圍,哪個屬於難行道、哪個屬於易行道作一個說明。從名相來講,易行道就是淨土教,難行道就是聖道教。淨土教以外的一切佛教,都屬於難行道。從它們的本質特點來講,易行道之所以易行,就是因為它是他力救度之教;難行道之所以難,是因為它是自力證悟之教。這個法門是自力還是他力,是救度的法門還是靠自己修行證悟的法門,它們的區別就在這裡表現出來了。
難行道之難,連菩薩都覺得困難,經中喻為「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其特點是「諸、久、墮」,即普修六度萬行之「修諸難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之「久乃可得」,於其間可能墮於小乘,「或墮聲聞辟支佛地」,則斷絕成佛之希望。
難行道難到什麼程度呢?是我們扛一扛、頂一頂就能過去的嗎?那是非常難的,龍樹菩薩比喻為「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就這一個比喻就知道有多難了。比如舉重運動員,舉了多少公斤得冠軍了,0.5公斤都不能再加了,一加就倒掉了。一般人不過舉個桌子、板凳或槓鈴而已,像把三千大千世界舉起來一樣,你說有多困難啊!菩薩發心度眾生,必須要荷負群生的業障,把眾生的罪業都要挑起來。眾生罪業很重,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也不是一件罪兩件罪,菩薩要發心普度一切眾生,打一個簡單的比喻,比舉三千大千世界還要重,還要難。
「其特點是諸、久、墮」,什麼是「諸、久、墮」呢?「即普修六度萬行之『修諸難行』」,菩薩既然發心度一切眾生,種種方便法門都要修行的,再怎樣難都要去修,每種法門應對不同根機:這就是多。六度萬行代表多,「諸」就是多的意思。
什麼是「久」呢?就是時間上「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之『久乃可得』」。我們講修行,這一輩子談什麼修行?就不要談了,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時間概念不可想像。「劫」是佛門裡的時間概念,是極長的數字,非常長的時間。不是一個劫兩個劫,而是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不可數,不可說,不可稱。這是「久」。
這中間是不是一定能修成呢?不一定,在半道上還有危險,可能會墮於小乘。墮於小乘,就是這個擔子挑不動了,大乘實在修不了,放下來了,就像舉重運動員舉不動了,就扔掉了。大乘太難了,要度一切眾生,要荷負他們的業障煩惱,要修學這麼多法門,經過非常長時間,他就退心了:「還不如先做自了漢,先解決我的問題。我太累了,歇一歇。」「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變成小乘解脫,「則斷絕成佛之希望」,灰身滅智,自取涅槃,就不能成佛了。這對菩薩來講太不合算了,大乘菩薩道如果修成阿羅漢,這叫墮落了。我們會想:「修成阿羅漢還得了,好啊!」不是的,阿羅漢灰身滅智,就斷絕了成佛的希望。
對於我們這些博地凡夫來說,難行道是絕對不可企及之事。而依佛力救度的易行道,則人人可行,人人可證,其特點是「一、速、必」,即專稱彌陀一佛名號,現生疾至不退轉,必定成佛,因而成為吾等罪業凡夫之大希望、大光明。
這樣的難——諸、久、墮,對於我們這些博地凡夫來說,難行道是絕對不可企及之事,雖然用「難」字,其實就是不可能。
「而依佛力救度的易行道」,雖然用「易」字,其實是很自然的,「人人可行,人人可證,其特點是一、速、必」,《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當中本來就有這三個字,來說明它。
「一」是指什麼呢?專稱彌陀一佛名號,不需要六度萬行、修諸難行。「諸」就是多; 「一」就是一個、唯一,以一攝萬。
什麼叫「速」呢?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難行苦行,而是現生疾至不退轉,快速。《往生論》裡說「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無量壽經》裡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一念具足無上功德,這就是「速」。而且是一佛,就是「一」和「速」。
「必」是必定成佛,沒有墮成阿羅漢的危險性,到了極樂世界想不成佛都不行,到極樂世界不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水進了大海,不想成為鹹的,那不由它,水進了大海就是鹹味道。到了極樂世界就是成佛,就是大乘法喜法樂,所以叫「必定」,沒有任何不確定性。
前面比較難易二道各有不同的特點。下面這段說難易二道判的目的,判教都是有目的性的。
難易二道判的目的,在於指引濁世末法之凡夫捨難取易,稱佛名號,乘佛願力,往生淨土。
這是難易二道判的目的。捨難行,取易行,易行就是稱佛名號。為什麼易行是乘佛願力呢?往生淨土,不在這個世界修行,這個世界環境、因緣都很難。
下面這張圖表很簡明。
佛法也就是菩薩道,這是從大乘佛法的概念來說的。以龍樹菩薩的眼光來看,修到阿羅漢不算難行道。修到阿羅漢對我們來講都難得不得了,要斷五下、除五上,從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龍樹菩薩說,和菩薩道比,這都不算難,難行道是從菩薩道來講的,要「勤行精進」,諸、久、墮,「陸道步行則苦」,你說有多難,這個難不敢想像。
易行道是「易行疾至」,不是「勤行精進」,是一、速、必。這是比較來說的,是兩兩相對的:難行道是陸道步行;易行道是水道乘船,所以是快樂的。菩薩道有安樂道,也有勤苦道。勤苦道就是難行道,就是聖道門的修行。我們這樣的人,可能大多數還是願意安樂道。安樂道就方便易行,「水上乘船則樂」,這符合眾生的根機,特別符合卑劣凡夫的心和追求。
同時,這也仍然是菩薩道,也是殊勝道。不能說「你看,這哪是菩薩道?菩薩道就應該難,那才是菩薩道」,那叫聖道門、自力、難行的菩薩道。我們念佛,什麼事都不幹,阿彌陀佛就是菩薩道。我們喊老太太「老菩薩」喊對了,念阿彌陀佛是菩薩道,她在行菩薩道就是菩薩。「你怎麼沒有精進難行、一心修行呢?」「我是易行道菩薩,是安樂道菩薩。」念阿彌陀佛就是菩薩,而且是大菩薩。
何以見得是大菩薩,不是小菩薩呢?比如說人掉到河裡了,你跳下去救他,這是不是菩薩?是的,但是你只能扛一個。有個人坐在船上說「上船來」,把竹篙遞給他,這是大菩薩,一救救一串。因為我們是靠彌陀的願力,我們在船上端坐著,在船上喊「上船」,這就叫安樂道菩薩。把六字名號的竹篙往下一送,救生圈往下一放,不就把人都救上來了?這不僅是菩薩,還是大菩薩。
這是靠自己修行得來的嗎?不是,是靠法門的功德利益,法門殊勝。
看第二個圖表:
佛法分為難行道、易行道。
難行道對應的根機是聖者。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修不了才是難行道,修得了的會說「可以,不難」,那是聖者、大菩薩。自力修行的法門稱為「難行道」。修行什麼?修行六度萬行。為什麼難?如果個個都能修成功也不難了,證果不定,或許能成就,或許不能成就;能成就者極少,不能成就者極多,就稱為「難行道」。
易行道是救度凡夫的法門,他力救度,靠阿彌陀佛的佛力救度;不用六度萬行,是稱名一行,一行統攝萬行,統攝一切六度萬行的功德。因為法藏比丘在因中修行的時候,把六度萬行所有一切功德收攝在這句名號裡;你稱念,這些功德就通通是你的。一行攝萬行,這樣的一行是果上所迴向來的,所以是往生決定,佛果已經給你了,就沒有不定的事情。你自己去掙飯吃,還沒掙到錢,還要買米,還不會燒,中午有沒有飯吃還不知道。人家做好飯請你吃,去了不就吃到了嗎?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是果地法門,直接給我們。如果等我們自己種蘋果樹,要下種,要等開花、結果,然後再吃,還沒吃到肚裡就已經餓死了。阿彌陀佛已經種好了,端上來給我們,我們直接吃下去,往生決定。
解釋分科
下面是難易二道之教判分科表。
首先把這一段分成了四科:
第一,說明難易二道。
第二,說明二道分齊。什麼叫「二道分齊」呢?就是二道各自的範圍。「分」就是分限,到哪個範圍。
第三,比較二道勝劣,哪一個殊勝,哪一個不殊勝。就分為難行道、易行道:難行道有諸、久、墮,凡夫不可行,對我們來講就不殊勝;易行道是一、速、必,這是我們的大希望、大光明,這就殊勝。
第四科,捨難取易。判難易二道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捨難取易。
其中第一科難易二道裡面分成總釋、別釋。總釋就是總判一代佛教,大分為兩門。別釋,是在難易二道判裡面,先解釋難行道和易行道。別釋取了兩種解釋:一種是龍樹菩薩的解釋,一種是曇鸞大師的解釋。
我把《往生論註》一開端的曇鸞大師的解釋稍微說明一下,將來有機會學習《往生論註》時我們再來詳細解釋。我們正在出一本書,叫《往生論註要義》,這本書裡對於曇鸞大師判教有比較詳細的解釋,書出來之後,大家可以去看。我們今天是講《概論》,講得就沒有那麼細。這一段因為很重要,我還是邊讀邊簡略解釋。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
「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雲」,曇鸞大師一開篇就引用龍樹菩薩的話,曇鸞大師是一肩承接了龍樹、天親兩大菩薩的法脈。以什麼為證據?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就是解釋天親菩薩《往生論》的,所以承接天親菩薩法脈毫無疑問。同時,他解釋《往生論》是以龍樹菩薩《易行品》作為眼目,作為基調,首先把調子定准——「我是以易行道來解釋」,顯然是承接了龍樹菩薩的法脈。所以這是一肩雙挑。
不僅在《往生論註》一開篇引用了《易行品》,在整個《往生論註》釋義也都體現出這種風格。曇鸞大師一開始是學習四論宗的一位大師,「四論」就是龍樹菩薩的《百論》《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曇鸞大師對龍樹菩薩有很深的研究,對龍樹菩薩的思想把握得非常精到,同時非常崇仰、恭敬龍樹菩薩。比如,曇鸞大師在《贊阿彌陀佛偈》裡對龍樹菩薩頂禮,五體投地,稱之為「南無慈尊」。他有兩首偈子專門讚歎龍樹菩薩,是《贊阿彌陀佛偈》的第四十七、四十八首。第四十七首:
本師龍樹摩訶薩,誕形像始理頹綱。
關閉邪扇開正轍,是閻浮提一切眼。
伏承尊語歡喜地,歸阿彌陀生安樂。
「本師龍樹摩訶薩」,稱龍樹菩薩為他的本師。
「誕形像始理頹綱」,他出生在像法開始的年代,佛法正要衰頹,綱紀不正。龍樹菩薩出興,大振佛教,所謂「理頹綱」。
「關閉邪扇開正轍,是閻浮提一切眼」,把邪師外道通通破斥,然後開顯大乘佛法,是閻浮提一切眾生的眼目。
「伏承尊語歡喜地」,就是尊承世尊在經典裡所授記的,龍樹菩薩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這是在《楞伽經》裡釋迦牟尼佛親自所說的。
「歸阿彌陀生安樂」,歸命阿彌陀佛,往生到極樂淨土。
第四十八首偈語說:
譬如龍動雲必隨,閻浮提放百卉舒。
南無慈悲龍樹尊,至心歸命頭面禮。
「譬如龍動雲必隨,閻浮提放百卉舒」,這句話讀起來很舒服。龍運動的時候,雲彩跟著龍走,所以說「譬如龍動雲必隨」。「閻浮提放百卉舒」,在閻浮提,陽光一出,百花齊放。百花代表什麼?代表眾生的心。龍樹菩薩開顯了大乘佛法的光明,一切眾生的心就舒展了。
「南無慈悲龍樹尊,至心歸命頭面禮」,把龍樹菩薩稱為「南無慈悲龍樹尊」,曇鸞大師對龍樹菩薩的歸依之情是非常深刻的。
淨土宗的法脈傳承,曇鸞大師不僅在法理上承接龍樹、天親兩大祖師的法脈,在史實上也是非常清晰的。也就是菩提流支三藏,他是印度人,到中國以後,在洛陽翻譯《往生論》。曇鸞大師從南方陶弘景得到仙經十卷之後,經過洛陽時拜見菩提流支。這裡有一段公案。曇鸞大師問:「佛經裡有沒有長生不老術?」菩提流支就唾地說:「此土哪有長生不老術!長生不老唯我佛法才有!大仙術,唯我無量壽法才叫長生不老術。這個地方就算少時不死,修行道教,生到天上,依照佛法來看,也是短命的,不叫長生;只有阿彌陀佛無量壽,這才叫長生術。」然後授給曇鸞大師淨土教法,有說是《觀經》,有說是《往生論》。《往生論》肯定是不能少的,也許兩個都有,因為菩提流支當時正翻譯《往生論》,曇鸞大師後來所註解的也是《往生論》。菩提流支翻譯了就要去講解、傳授,可以想像,他肯定曾向曇鸞大師交代或者傳授淨土法門、《往生論》要義。所以曇鸞大師對《往生論》的解釋是獨步千古的,我們是想像不到的。曇鸞大師那是不一樣的,他的解釋不是尋文摘句的,也不是擠著腦筋去想,然後比較,那都是我們意想不到的。《往生論註》這部著作的高度、深度,那種美感,都是登峰造極的,將來大家讀《往生論註》會讀得津津有味。
「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下面是曇鸞大師的解釋:「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為什麼是難行道呢?因為環境不一樣,時代不一樣,就很難了。曇鸞大師從時代、環境的立場、著眼點來解釋。在五濁惡世,「於無佛時」,釋迦牟尼佛已滅度了,新佛還沒誕生,求阿毗跋致很難。如果不在五濁惡世,而在淨土,就不難;如果釋迦牟尼佛還在世,可能也不難,佛當場加持。時間是五濁惡世,又沒有佛在世,就很難。
「此難乃有多途」,難點就太多了。「粗言五三,以示義意」,簡略舉出三五點,來說明難的狀況。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求阿毗跋致是菩薩法,但一般人都不會辨別,都不認得菩薩法,把外道法當菩薩法。在我們這個時代,很多「外道相善,亂菩薩法」,搞得很亂。
「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這是有次第關係的,識得什麼是菩薩法了,但識到了也修不了,不是那種根機,只求自己解脫,就障了大慈悲。
「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我要努力,一定努力,不能墮於聲聞法,我要努力好好修行!」自己發心了,但外緣不成就,被人家破壞了。就像舍利弗前世,他是六住菩薩,是很高的位次了,遇到乞眼因緣,有人向他要眼睛:「你修行菩薩道,我缺少一隻眼,你把眼睛給我吧。」修菩薩道的人,要什麼給什麼,要眼給眼,要鼻子給鼻子,要耳朵給耳朵,要心臟給心臟,要腎給腎,要王位給王位,這叫菩薩道,還僅僅是行佈施而已。舍利弗想:「難得有這機會,我行菩薩道。」二話不說,手一摳就把左眼珠給他了。我們能做到嗎?結果那人說:「你搞錯了,我要的是右眼,你挖的是左眼。請你慈悲,再給我一隻。」好,又把右眼給他了。右眼給他之後,要眼的人聞了聞,說:「你這眼很臭,臭烘烘的,血腥腥的,我不要!」把眼珠扔到地上,就像踩魚泡一樣一腳踩碎了。這六住菩薩還沒起瞋恨心,他想:「太難了!行菩薩道,要眼給眼,要左眼給左眼,要右眼給右眼,還嫌我眼臭,一腳給踩碎了,兩隻眼就沒有了。唉,眾生太難度了,我還是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吧。」他就成了阿羅漢。這叫「無賴惡人,破他勝德」。
第四種,他緣分好,沒碰到惡人,那一關也過了;但是,「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修來修去是「顛倒善果」。不過是人天諸善、雜毒之善而已,頂多生到人天善道,求升反墮,這叫「顛倒善果」。曇鸞大師講,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都是顛倒、虛偽、不淨、染污,所以能壞梵行。梵行就是清淨修持菩薩道的修行,生生世世都要增進的。可是他不是這樣,而是三世怨,第二生就不修梵行了,墮落了,參加福報,這不就壞了嗎?從結果上來講,根本走不出去。
第五點是總結性的,「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為什麼這麼難呢?因為都靠自力,沒有佛力支援,這是難的根本關鍵。
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像這樣的事情,放眼看去,到處都是,五種都有,都是如此。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這是因緣和合,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稱佛名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非常簡單。
這四句可以和前面對翻。祖師講話很簡練,但是內涵特別深。是怎麼對翻的呢?
第一難,「外道相善,亂菩薩法」;這裡是「信佛因緣,願生淨土」,毫無疑問,不會被外道所亂,信佛就是菩薩法,首先沒有這一難。
第二難,「聲聞自利,障大慈悲」;在這裡也不存在,因為他願生淨土,願生淨土就不需要求聲聞的涅槃果位。
第三難「無賴惡人,破他勝德」也不存在,因為願生淨土,淨土法是靠阿彌陀佛願力,惡人不能破壞。
第四難「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也不存在,因為到淨土後自然增進,自然成佛,不像在這個世界流轉,才有顛倒善果。往生淨土是清淨的,不是顛倒的。
第五難「唯是自力,無他力持」也沒有,是「乘佛願力,便得往生」「佛力住持」。自力修行「無他力持」,這裡說「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五種難事在這裡每一句都對翻,都不存在了。
「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正定就是不退轉、阿毗跋致。用這個比喻結尾。
這些將來大家學習的時候再細看,我先簡略地提到這裡。
複習思考題
1.略述龍樹與曇鸞判教之同異
這一點大家可以參照《往生論註要義》,裡面有比較詳細的說明。
2.「難易二道」與「自他二力」
這兩組概念有聯繫,也有區別,曇鸞大師是在一起解釋的。
難易二道是從哪裡說明的呢?是從行法上、功效上來展示的,角度不一樣。難易二道是知其然;難易二道背後的根本原因、根本原理,之所以難、之所以易,自他二力是知其所以然。曇鸞大師把它背後的因緣進一步深化、提煉、展示出來,讓我們心中信得更踏實。「為什麼這個容易?那一個怎麼就難?」有人難免有這樣的疑問,所以用「自他二力」來解釋。
上面說的是難易二道的教判。
二、聖淨二門之教判
「三師教判」第二位就是道綽大師,聖淨二門的教判。
總釋
承續曇鸞大師思想的道綽大師,在《安樂集》中判一代佛教為二種:「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此稱聖淨二門判。「聖」即聖道門,「淨」即淨土門。
第一段都是概略性的說明。接下來對聖道門和淨土門作詳細解釋。
道綽大師的思想是承續曇鸞大師的,說明他的來源。道綽大師的著作是《安樂集》,把一代佛教判為兩種:聖道門和淨土門。
既然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曇鸞大師也判了「自他二力」,有什麼必要再分聖道門和淨土門呢?這不是一回事嗎?不是重複了嗎?大家可以思考。這不是簡單的重複,一定有他的深度,是進一步地深化;同時也有時代的必然性。這種教判,看起來好像聖道門就是自力難行道,淨土門就是他力易行道,是這樣的。在教理發展的時間段上有層層演進的關係,需要我們去思維。
別釋
看下面的解釋,先解釋聖道門。
不論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習無漏聖智、斷滅煩惱、證入聖果之法門,統稱聖道門。其次第,先斷八十八品見惑,離三途因,滅三途果;再斷八十一品修惑,離人天因,滅人天果,最終出於三界,不再六道輪迴。此在聲聞人,則修四諦法,經三生六十劫,得阿羅漢果;緣覺人,則修十二因緣法,經四生百劫,得緣覺果;若菩薩,則修習六度萬行,經三祇百大劫,圓滿無上佛果。這些都是聖道門——自力證悟之教。
「不論大乘、小乘」,龍樹菩薩講的難行道是指大乘,這裡小乘也含在內了。我們是以眾生的根機來講的;龍樹菩薩是以菩薩根機來講的,顯示難行道的深度。就我們的根機來講,連小乘都覺得是難行道,大乘就更不用說了。兩者是從不同的角度講的,這樣就會通了。
「不論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習無漏聖智」,這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聖智。這種智慧是無漏的,不像凡夫,是有漏的。共通的特點:「修習無漏聖智」是行法,目標是「斷滅煩惱,證入聖果」,這種法門通通稱為聖道門。
「其次第,先斷八十八品見惑」,「見惑」是在見解上的疑惑,細分有八十八品,再細分有無量品。「離三途因,滅三途果」,「三途」就是三惡道。見惑如果斷了,決定不會墮落三惡道。
「再斷八十一品修惑」,我們雖然不知道那是什麼,但感覺那很複雜,很難。「修惑」是在修行路上的疑惑。見惑還比較粗,修惑就比較細;斷見惑相對比較容易,斷修惑就更加難了。打個簡單的比喻,就說去上海,首先要知道怎麼去這個大方向,去之前要瞭解路線,這是斷見惑;道路搞清楚了,怎麼走都搞明白了,但是還沒上路,上路就有「修惑」——車怎麼樣,有沒有油,會不會路上有個坑、車摔到路邊了,這些不是見惑能解決的,還有修惑的問題。所謂見惑,就是見道這一方面的,路線很明白,開悟了,什麼都明白;但在實際修行中還有重重難關,不是看到就可以到達的。路線很明白了就一定能到上海嗎?走在半路上塞車,塞一天一夜還到不了;或者到哪個地方大橋斷了;或者大霧、大雪封路了;或者追尾撞了別人,或別人撞了你:這是比喻修惑。
「離人天因,滅人天果」,修惑斷了之後,他就不會來到人天了。斷見惑就能出離三惡道,斷修惑就能出離人天,最終出離三界,不再六道輪迴。
「此在聲聞人」,不同根機有不同修法,如果是聲聞,也就是阿羅漢這樣根機的人,他要修什麼法門呢?要修四諦法——苦、集、滅、道。「經三生六十劫,得阿羅漢果」,最快要三生,最慢要六十劫——六十劫啊,你看看!聲聞乘的修行時節是三生六十劫:最速者,最上等的根機,三生證得極果,極果就是第四果阿羅漢;最遲的根機,六十劫得到極果。
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劫」字。劫是一種時間的計算單位,由於過於久遠,無法用年月衡量,所以就用「劫」。它不能說是一萬、十萬、幾千萬年,經論中有「磐石劫」和「芥子劫」兩種比喻。這裡就舉了「磐石劫」:有四十里石山,長壽天人每一百歲來一次,用天上細軟的衣袖拂一下大石頭,每一百年拂一次——當然不講日月風化那些,一次能擦掉石頭幾個分子,可能一百年擦掉五個分子,又一百年再擦掉五個分子,直到把石頭擦沒了,這個劫還沒完,沒法想像這是多長時間。
緣覺人修十二因緣法,經四生百劫,得緣覺果。
菩薩要修的就更多了,修習六度萬行的行法,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叫「三祇」。三大阿僧祇劫之後,還要經過一百大劫修相好,才圓滿無上佛果。
「阿」就是無的意思,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阿僧祇是無央數,沒辦法衡量的。這也有個比喻:八百里石頭——八百里高,八百里寬,八百里長,跟「磐石劫」四十里的石山比,用立方來算,增加多長時間?是「磐石劫」的八千倍。
這些都是聖道門,是自力證悟之教。
學佛法也挺有意思,講起佛教的時空觀念,佛教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就如同「蝸牛角上決雌雄,石火光中爭長短」,你說我們多可憐。就說在中國或者哪個國家,從佛教來看,就像在蝸牛角上這麼小的地方,兩個人在鬥,一決雌雄,什麼楚河漢界,在那裡打仗,劉邦跟項羽打,好像風雲人物一樣,從佛法看就像在蝸牛角上爭。時間,「石火光中」,石頭碰石頭,一打,冒一道火光,就在這麼短暫的時間之內,一剎那之間,地球就滅掉了。在這裡面還計較長短,爭你我、勝負、雌雄,有什麼意思?
佛法裡的空間觀念,一講最少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什麼概念?整個宇宙,用人類的望遠鏡看多少萬光年,只看到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是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這才是一佛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是過多少個世界呢?要過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那裡是西方極樂世界。這怎麼能比?什麼銀河系啊,宇宙爆炸啊,在佛法看都是一個小毛塵這麼大。我們雖然是凡夫,這麼一想也感到空間無限廣闊。
從時間來看,說上下五千年人類文化歷史,說一百七十萬年前的元謀猿人,我們覺得很長了。從佛法來看,那是彈指間,無量劫的過去、無量劫的未來也是一剎那之間。
所以,如果我們讀《普賢行願品》,讀佛教大乘經典,確實讓人心胸非常廣大。其他的都像小麻雀一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草叢飛出一隻小麻雀,飛了九尺高,就覺得「我在天上了」,講來講去能離開地球嗎?能離開人天道嗎?它根本就不知道他方世界。佛法這種境界、這種智慧和慈悲,確實不可思議。
前面講的是聖道門。下面講淨土門。
雖無明煩惱一毫未斷,仗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往生極樂淨土,永超三界生死,證悟法性涅槃,即是淨土門——他力救度之教。
聖道門是要破無明煩惱,斷見惑、修惑,這還不過是阿羅漢。如果要修菩薩道成佛,還要斷塵沙惑、無明惑,層層修行,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一層一層地修行;每一層修行都是一次脫胎換骨的過程,都不是一般的修行,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才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這樣的修行,對我們就不要講了,剛才講時空等等也只是過過癮,我們還是凡夫,回頭還是和老婆吵嘴,辭職後還感覺是被炒魷魚,拿不到錢還是煩惱;也沒有說「講三千大千世界,我就放下了」,還是放不下,還是蝸牛角上決雌雄,還是石火電光裡爭長短,凡夫就是如此。
無明煩惱一毫也斷不了,那麼這樣的凡夫怎麼辦呢?有辦法。如果沒有辦法救度這樣的凡夫,佛就沒有資格被稱為「一切智人」,佛被稱為「一切智人」,就沒有他救度不了的,一定有辦法。「仗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往生極樂淨土」,聖道法門修不了的,還有特別法門,就是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為無明煩惱斷不了、沒有辦法修行的人預備的。「永超三界生死,證悟法性涅槃,即是淨土門——他力救度之教」。
教判目的
下面是比較。
當今末法,聖道一種難修難證,淨土一門易修易往,故勸捨聖道、歸淨土是聖淨二門教判之歸趣。
這是道綽大師判教的目的。
難易二道、聖淨二門,言異意同。聖道即是難行、自力,淨土即是易行、他力。
然後比較難易二道、聖淨二門,說「言異意同」,語言表達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
下面有一個圖表。
什麼是聖道門?是自力修行之教,生生世世於六道輪迴中要不失人身,失掉人身就沒法修行了。修行六度萬行以證果位。稱為「聖道」,聖人才可以,所以稱為難行。
相比較的淨土門呢,是他力救度之教,不需要自力修行,我們也修不來,有本事也可以自力修,修不來的人,就靠他力救度;是今生此時、於此世界專稱佛名,往生極樂淨土以證果,不需要生生世世修行。
都是要證佛果,一是在此土修行六度萬行證果,一是往生極樂淨土證果。淨土門「此繫凡夫所堪,所以謂之易」。
下面這張圖表也是很簡潔的。
聖道門,簡略講是修行之教,只要講修行就是聖道門,只要修聖道門一定要講修行。我們念佛了,如果還抱有很深、很固的修行觀念,那就走錯門了;一定要放下修行的概念,完全任憑阿彌陀佛。這不是說修行不好,是說念佛更好。你能修行,就可以按聖道門修。修行不是做樣子,一定要斷滅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才談得上修行有效果;不然的話,「蒸沙煮飯」,搞一盆沙在鍋裡煮,煮一萬年也煮不出飯來,根本都還沒上路。修行之教就是這麼一個特點。
我們念佛了,很多人還是放不下架子,放不下面子,放不下修行的觀念;也可能因為聽到別人講修行就感到很羨慕,很讚歎,也去學,就成了「雜緣亂動失正念」,最後就「與佛本願不相應」,一大堆缺點都有了。對此,很多人是很有感觸的。就像坐船一樣,坐船就完全靠船的力量,就不要指望靠自己的力量。坐上船之後,還在一邊坐著一邊划呀划呀,他的觀念就是這樣。結果他累得出一身汗,船長急得出一身汗。
用不著這樣,你老老實實坐好就好了。念佛要老實,什麼叫老實?老老實實念佛,靠阿彌陀佛,老老實實過凡夫的日子,念阿彌陀佛名號,這就叫老實。這就可以了,你是什麼樣就什麼樣,多高多矮,多胖多瘦,是男是女,是黑是白,是善是惡,就這樣念佛就可以了。這就是「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修行之教是自力難行道,就很苦,以六度萬行作為宗旨。淨土門是救度之教,救度那些沒有力量修行、不懂得修行、不瞭解修行的人。我們通通是這樣的,就像瞎子。走路最起碼要先有眼,然後還要有腿,你才可以走路。如果既沒有眼又沒有腿,你還認為自己有眼,還在喊走路,那是唱高調啊,而且大街上有那麼多車,非常危險。基督教有段話說得非常好,耶穌說:「你們的眼如果瞎了,你們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明明是瞎子,如果承認自己是瞎子,還有得救的可能;如果瞎子還說自己眼睛是亮的,「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意思是一樣的,這不就有罪嗎?淨土門是救度之教,靠彌陀的救度,是他力易行道,是安樂門;不是以六度萬行為宗,而是以一向專念為宗。
解釋分科
我們看下面這張教判分科表。
這張分科表分為四大科:聖淨二門、聖淨比較、捨聖歸淨、聖淨與難易。
最開始是聖淨二門,又分為總釋和別釋。
第一段是聖淨二門總釋,首先講什麼叫聖淨二門,就是道綽大師《安樂集》判一代佛教為兩種:「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這就是聖淨二門判。首先總說明聖淨二門判是指什麼,「聖」是聖道門,「淨」是淨土門。
下面再分別解釋,這叫「別釋」。總釋是總體解釋,還不夠詳明;接下來再分別解釋,又分成兩科:聖道門和淨土門。
先解釋聖道門,先講分齊,就是「不管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習無漏聖智、斷滅煩惱、證入聖果之法門,統稱聖道門」。「分齊」指它的範圍、標準,是分科經常用的名詞。
接下來講次第,該怎麼修行,是斷煩惱、證入聖果。又列了時劫,按照時間的長短,分為聲聞、緣覺、菩薩來說明。講次第說明它是依次第修行的,必須煩惱一分一分斷、果位一分一分證。這是講次第。
「雖無明煩惱一毫未斷」這一段,就是在別釋中特別解釋淨土門。
「當今末法,聖道一種難修難證,淨土一門易修易往」,這是聖淨比較。捨聖歸淨就說了「故勸捨聖道、歸淨土是聖淨二門教判之歸趣」這一句。
接下來把聖淨二門和難易二道作比較,「難易二道、聖淨二門,言異意同」。
從總科來看非常清晰,「聖淨二門教判」要表達的意思很清楚,就分為這四點。大家要習慣使用這種表格,自己看書也可以試著去畫。可能每個人分科會不一樣,但大致上會比較清晰,就像藕一樣,一節就一節,不能說在藕這一節攔腰掐一段,它有它的結構和自然規律。
道綽大師「聖淨二門分判」原文出自《安樂集》第三大門。《安樂集》共十二大門,上卷第三大門中說:
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涅槃經》所講的。道綽大師對《涅槃經》很有研究,講過幾十遍,在專修淨土之前是修《涅槃經》的大德,所以引用了這部經。既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就是無始劫以來,這麼長時間應該會遇到很多佛出世教化眾生,內在有佛性,外在又遇到佛教化,應該早就成佛了。所以下面問道:何因至今,還在輪迴生死,不出火宅呢?這個問很讓人警醒。我們為什麼還在做凡夫,應該都成佛了啊?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
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經》(卷五五意)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是故《大經》(第十八願之意)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以佛法來講,沒有得到這兩種殊勝教法,不能排除生死輪迴,是以不出火宅。「勝」就是殊勝。
「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這就是分判,把整個佛教大判為兩種:一種是聖道,一種是往生淨土。這裡說「依大乘聖教」,淨土法門本來是大乘,道綽大師站在這樣的立場上,說「大乘聖教」;其實聖道門中也包含了小乘,下面就列了小乘。
雖然有兩種勝法——佛法是非常殊勝的,如果根機相應的話,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不過,「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就時代來講,道綽大師說,在現在這個時代,眾生根機難以證悟聖道法門。
為什麼?舉出兩個理由和一個經證,叫「二由一證」。兩個理由是「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
「一由去大聖遙遠」是指時代、總體環境,「大聖」指釋迦牟尼佛,佛陀已經涅槃很久了,很遙遠了。釋迦牟尼佛如果在世就不一樣了,由眾生善根與佛的因緣,得到聖果的很多,在佛講法的時候,一場法座下來,多少人開悟證果,那是很多的。離佛滅度的時間越久,好像一盆炭火慢慢地熄,才熄時還有點溫熱,時間越久就越涼;也像太陽落山,才落時天邊還有點亮,慢慢就黑了。釋迦牟尼佛涅槃時間越久,眾生的根機、和佛銜接的因緣、得到的利益以及法的餘澤就越薄弱。這是從大環境、從釋迦佛度化眾生這一期因緣來說的。
「二由理深解微」,「理深」是聖道法門所講的,道理很玄妙,非常精深;眾生能理解的非常淺顯,非常微少,所以叫「理深解微」。眾生都理解不了,修行就更談不上了,就很難了。
難證有以上這兩個理由。接下來再引一個經證:
是故《大集月藏經》(卷五五意)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這是《大集月藏經》的取意文,《大集月藏經》的原文不是這樣的,它的意思是這樣。「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很多人起行修道,這指的是聖道門。「未有一人得者」,沒有一人能證悟成佛,即講它的難。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
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當今末法」是道綽大師根據兩個理由和一個經證,然後再判斷時節因緣,得出的結論:現在正是末法時代。道綽大師那個時代,在佛教界普遍興起了「末法」的意識,時節已經進入末法了,大家共同這麼認為。
時節是釋迦牟尼佛的末法時代,地點是五濁惡世,又是無佛之時,在這樣的狀況下,「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雖然一開始說有兩種勝法——往生淨土是勝法,聖道修行也是勝法,可是聖道修行不通了,只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可以解脫生死,可以出離火宅。
接下來還引用了《大經》的一段經文:
是故《大經》(第十八願之意)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道綽大師引用經文有個特點,叫「取意」。取意不是把經文逐字逐句地原版照抄,而是理解了經文的核心意義,然後契理契機地表述出來。這段經文,其實是綜合了《觀經》下品往生和《大經》第十八願的意思,但是以《大經》第十八願為主。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大家看,這一段經文與第十八願很相似,不過它有「縱令一生造惡」這一句,這是第十八願裡沒有講的,「臨命終時」在第十八願裡也沒有講,這兩句話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從《觀經》下品往生文來的。《觀經》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的人,都是一輩子造作惡業的眾生。
雖然這是從《觀經》來的,其實和《大經》第十八願「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意義是貫通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只要沒有造這樣的業就行。「縱令」就是即使的意思。即使一輩子造惡,一直造到臨終,到臨終的時候才十念相續,與《觀經》的下品往生一樣,都是臨終遇法,到臨命終的時候才遇到阿彌陀佛,念十聲、五聲、三聲、一聲,「十念相續,稱我名字」。「十念相續,稱我名字」的「相續」也是來自《觀經》下品下生,「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接一聲,那不是相續嗎?
「若有眾生」就是不管什麼樣的眾生,是不能以聖道法門起行修道的眾生,是「理深解微」這樣的眾生,是一生造惡的眾生,或者是臨命終才遇到淨土法門的眾生,這個誰做不到呢?十念念佛都可以,這就是「淨土一門可通入路」的證據。
「五濁惡世」,這是地點,又是末法、惡機,所以道綽大師用了「一生造惡」,這叫作「舉惡攝善」,就是說,既然這樣的人都可以往生,那麼不這樣作惡的人通通都可以往生;對這樣的人,門通了,那麼對大家都通了。這種解釋是別出手眼,特別慈悲,而且很簡略,這就是祖師的智慧。
下面詳細分析。
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
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
若論小乘,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
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稀;
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
「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這句話一聽讓人警醒,就像打了一棍一樣。比如說「這個人自不量力,自己不拿個尺子量一量、比一比」,俗話說「拿鏡子照一照」,一切眾生都有驕慢心的緣故,對自己多高多矮、多胖多瘦、什麼份量,有什麼力量,自己都衡量不出來,不曉得。道綽大師接下來就拿出四把尺子幫我們量一量:
第一把,大乘,「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這是一把尺。「真如實相」,凡夫的思維都是有相的,不然腦子沒法動,一定是有相的,不管想什麼、講什麼、說到哪裡,一定要有具體的事物。講「第一義空」,凡夫都是執有、執實,所以心都安不上去,跟它根本是兩回事。我也講不明白,因為我也「曾未措心」。
如果依經文,比如《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對這樣的道理,心中都完全相應,證悟了,那心就和實相完全相應了。懂得道理,嘴上會講,不代表心和它是貼切的。智和境要統一,智就是能觀的智慧,境就是所觀的境界,兩者成為一體,境智冥合。心是能觀之智,外境就是「真如實相」,就是所觀的境,能所冥合成為一,心就和真如實相契合了。
依大乘講,即使很會講經的法師也是講些名相。當然,一些開悟、證悟的祖師是心中明瞭的,但語言表達總是有所不足,所以別人問他,他不講話。禪宗就是棒喝,傳達一種特別的證悟境界,用語言無法表達出來,只好用些特別的方法。這要看人的火候,在哪種機緣下讓他的心靈光一閃,觸上電了,跟真如實相能契合上了。這都是很高超的。
「若論小乘」,小乘就是四果。聖道法門包括大乘和小乘,「修入見諦、修道」,見諦、修道、阿那含和羅漢,就是四個果位。「斷五下,除五上」,就是欲界五種煩惱和色界五種煩惱,欲界在下,色界在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不管出家在家都沒有分。小乘和大乘法門比,簡單多了;但是拿尺子一量,不管出家在家,都未有其分。
大乘法門都不措心,小乘法門未有其分,沒辦法,就不修聖道法門了,再退一步,修人天法門,還能得到一些人天果報。「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修五戒十善為因,能招這樣的果報。「然持得者甚稀」,真正能如法修持五戒十善的、能做到的也很稀少。道綽大師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祖師,他判斷得非常準確。我們感覺這也不太難,真正做就知道了。近代的弘一大師,大家都知道他名望很高,才華卓越,持戒也很精嚴,他說自己五戒都守不好。他是律宗的祖師,他都說做不到、守不好,那何況其他人呢?真要去做,不是像我們稀鬆的、任憑自己講的那樣。
最近有人戴「不抱怨」手環,就是一個紫手環。然後觀察自己,如果有抱怨的話,就馬上把左手的手環換到右手上。有人開始覺得沒問題,說「我從來不抱怨」,他還沒有修行,認為自己不會抱怨,結果一天換到晚。真的一做,又抱怨人了,又說誰幹什麼了,只好換一下,一天都在換來換去。如果達到二十一天不抱怨,算一期功課圓滿。大家可以試一試。動不動就抱怨,這是負面思維。
這裡講「人天果報」,尺子一量,有幾個能持五戒十善的,但是甚為稀少。
再拿把尺一量,就不得了了,「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要論造罪造惡,就像颳大風下大雨一樣,非常厲害。我們內心警覺的話,就是這樣。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對這樣的眾生量完以後,還談什麼修行呢?大乘法門,真如實相,不用談;小乘法門,斷五下、除五上,沒有分;能修人天法門只有幾個,還是顛倒善果,沒有用;造惡卻這麼兇猛,這樣的眾生怎麼讓他修行?聖道法門怎麼修得了?
所以諸佛大慈悲,只有勸歸淨土。諸佛都大慈悲地說:「你不是那個根機,沒有那個能力,你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吧!」所以,「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什麼叫「不可思議功德」?「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的眾生,「五戒十善,持得者甚稀」的眾生,小乘法門「無問道俗,未有其分」的眾生,大乘法門「真如實相,曾未措心」的眾生,只要稱念彌陀名號,決定往生西方淨土,我等諸佛皆來共同護念:這是「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護念。
那勸歸淨土的效果怎麼樣呢?「縱使一形造惡」,這裡又這樣說,即使一輩子都惡業纏身;前面說「縱令一生造惡」。這是一種緣,不是祖師鼓勵造惡業,而是點出有這麼一個人,在這種因緣下「一形造惡」,比如打魚的,種地的農民,他們哪一天不殺生?只要身體存在都會殺生。如果仔細分析、仔細看,我們也都一樣。
這樣造惡怎麼辦?「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精」是精純不雜。沒有辦法脫離造惡之身,在這種情況下,以造惡的身份,「繫意專精」,思想專一,繫念阿彌陀佛,常念阿彌陀佛。只有這樣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本來一形造惡會形成很多障礙,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能專心念佛,常常念阿彌陀佛,一切障礙自然消除。所謂「自然消除」,就是在不知不覺之間消除了。有人說:「我怎麼不知道?我還是凡夫,這些罪障就沒有了嗎?沒有了,怎麼我還不曉得?」自然消除嘛,不知不覺間就消除了,就像太陽一出,不知不覺間萬物生長。
「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前面說「都不自量」,這裡說「何不思量」。眾生這兩個「量」都沒有:一個是「不自量」,一個是「不思量」。「不自量」,聖道法門根本修持不來,但是他不自量,以為自己能修。淨土法門這麼好,他不思量,不求往生,「都無去心也」,沒有想往生的意思。道綽大師講這些話時太悲歎了。
上面這一段是聖淨二門分判文,沒有作詳細解釋,只是把文義通一下。
說到聖道門是修行教、淨土門是救度教,關於救度之教,有人不認可:「佛教怎麼講是救度之教呢?和基督教差不多啊。佛教就是講修行的。」佛教是講修行,講修行是指聖道門、自力修行;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至於基督教也是因信稱義,也是講拯救。我想也不要忌諱這一點。如果說基督教有救度,而佛教沒有,豈不是不如人家了?佛教是救度得更徹底、更廣泛、更全面。世間也有救度,比如地震要去救人。有人說:「救度是世間人搞的,佛法搞什麼救度呢?」那是從不同層面講的:世間醫生救病人也是救,救災也是救,救火也是救,地震、水災都要救;民間信仰的神也有救的,神教信仰也講救;佛法的信仰也有救度的法門,不過所依據的原理、來救度的救主,以及建立救度機制的根本原理,完全是依據佛教的佛性、緣起性空,這是不一樣的。
佛教的救度,在形式上和其他的救度有類似的地方,我們既不避諱,同時也要瞭解佛陀的慈悲。比如《無量壽經》裡講「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拯」就是拯救。又說阿彌陀佛是「救世之法王」,這是在《無量壽經》同本異譯中說的,「救世之法王」很明顯是救世主。阿彌陀佛發願:如果不成為救世法王、「普濟貧窮免諸苦」,如果不能普遍救度法身慧命貧窮苦難的眾生,就沒有資格叫「救世之法王」。這明顯說明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輪迴六道的眾生,即使是下了地獄,也要能救度出來,不然法藏菩薩誓不成佛。
淨土法門立教的本旨,淨土法門存在的意義,是為不能修行聖道法門的人,按照聖道法門修行沒辦法達到解脫生死、成佛的人,是為這樣的人開立的法門,從立教的本旨來講就是救度的法門。就像人要身體健康一樣,健康也有靠自己鍛煉的。這人已經病入膏肓,都快死了,他怎麼能上山打太極拳?這樣沒辦法鍛煉的人,也一定要救他。這是對無法修行聖道法門的人特別開的法門,當然是救度的法門。這是從道理上講。
《觀經》裡舉了一個例子,下品下生這樣的人怎麼修行?他不是完全靠救度嗎?他是造作五逆重罪的眾生,一輩子造惡,一直造到臨終,要死了,地獄之火燒到腳板了,閻羅王都來抓他了,他有什麼修行?對他講念佛他都不知道什麼是念佛。這時善知識就對他講:「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這時如果教他怎麼思維佛的形相、佛的功德,怎麼憶念佛的大慈大悲,他腦子是一片糊塗,沒有這個心力。這樣的人怎麼教他修行?讓他修五戒十善、打坐,教他「你要息慮凝心,發菩提心」,這對他通通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跟他講「汝若不能念彼佛者」,這一個「念」是心中的憶念,一定要澄凝心智,這是他做不到的,「應稱無量壽佛」,口中喊出來就可以了。這個人馬上一心仰靠,就跟著善知識,「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一聲一聲接著念,這樣當下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得救。這完全是救度的法門。
大家可以去看《無條件的救度》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特別好,名字就特別有力量,把法門的特點彰顯無遺。《無條件的救度》,這一看,苦惱的人有福了,絕望的人有希望了。它能讓絕望的人生起希望,讓沒有信心的人點燃信心的火,讓要墮落地獄的人往生淨土。《無條件的救度》,名字一看,馬上打入人的內心。
救度的法門,首先要覺悟自己是需要救度的人,這是很重要的。要自覺「我是需要救度的人,有什麼法可以救度我這樣的人呢?」耳朵專門聽這個聲音,很會聽法,根機成熟了。就像飢餓的人鼻子特別靈,窗戶關著還能聞到外面有香味,聞到哪裡有食品可以救他的命。淨土法門是很奇特的,很多有學問的人,被讚歎為大修行人,就很難在這個法門得利益;恰恰是那些被人瞧不起的老阿公、老阿婆,苦苦惱惱的,愁眉苦臉的,他們非常容易聽懂這個法門,這就是上人所講的「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遇到廣東的朱六妹,她七十幾歲了,只會講廣東話,我講普通話她根本聽不懂,但是她聽得特別認真,我很感動。下了課,她來跟我說:「師父講的意思我都聽得懂。」普通話聽不懂,但我講的她都懂,你說奇不奇特?她不在語言上聽,她就聽到了阿彌陀佛的救度。我說:「那我講的什麼?」她一講,我聽了非常驚奇!我到現在記得她的名字,我寫的第一張皈依證就是給她的,因為我沒有皈依證,她要皈依,我就手寫了一張給她。她名字叫朱六妹,聽名字就知道從小就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不像是大戶人家、書香門第的。她非常虔誠地坐在那裡聽,一句話都不講。一般人語言聽不懂,覺得沒意思就走了。她就是以那種需要救度的心,來聽阿彌陀佛救度的,所以講到這裡她都聽得懂。
第二,要首肯彌陀能夠救度我們。這看經文都是很清晰的。能夠救度下品下生的人,當然所有的眾生都可以救度。
第三點是稱名,信受彌陀的救度。當然,有了第一點自覺需要救度,彌陀又能救度我們,第三點自然就達成了。哪有餓得要死了的人,人家拿來吃的東西送給他吃,他還不吃的?沒有的,馬上就吃下去了。所以,信受彌陀救度,就像飢餓的人把滿盤的美食吃下去,很自然的。有人問:「師父,我怎麼信受彌陀救度?」這真是讓我無法回答,我滿身的毛孔都變成嘴巴也回答不了這樣的問題。怎麼讓他信受彌陀救度?他餓了要吃飯,飯端到嘴邊了,餓的人自然就會吃了。不用你喊,你還沒喊,他就流口水了:「怎麼還不開飯,還不念『仰蒙彌陀恩』啊?」
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夾雜自力的意識。一般夾雜自力的,或者對這個法門說「佛教怎麼還有救度」,如果抱有這樣的懷疑的話,就危險了,非常危險!就根機來講,不是學淨土法門的根機,也沒有認識到自己是需要救度的人。
認識到自己是需要救度的人,有兩點:
第一是罪惡感要深,就像《華嚴經》所講的,「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這些話我當時看到嚇了一跳,但是一想,真的是這樣。我們所作的惡業到底有多少呢?有人說「我從來不幹壞事」,真的是這樣就成佛了,至少也是阿羅漢了。我們造作的惡業是無形無相的,它是一種業力,隨著我們的心走。「若此惡業有體相者」,假如說它有形相的話,比如作小的惡可能是一張桌子這麼大,作大的惡可能有一個房間這麼大,還有更大的惡,所有的惡如果加起來的話,「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把整個虛空都裝滿了還不能容受。我現在想起宇宙大爆炸,為什麼會大爆炸?因為這麼多眾生都在造作惡業,不能容受,只有對外爆炸。它不能容受這麼多的惡業,過去的、今生的,能憶及的、不能憶及的,小的、大的,人前的、人後的,三業外相的、內心的,顯的、密的,種種的惡業,非常多。
所以我們罪惡感要深,要反觀覺照。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念念之間不離我執,都是「我」,都是顛倒的;無我計我,無常計常,以苦為樂,以染為淨,一定是造惡的,貪瞋癡時時刻刻念念都沒有離開,念念都在造惡業。曇鸞大師講「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繫六道滯三塗」,每一念所造的都是這樣的,每天八萬四千念,每一念都在造業,每一念的業都把我們捆綁在三界六道裡面出不去。這都是祖師自我反省。
第二點就是要有無常感。無常感就不像「我這輩子修不了就下一輩子」「我退休之後再學佛,我今年才六十幾歲」,還「才六十幾歲」,這就是沒有無常觀。無常觀就是:今天晚上脫了鞋,明天可能穿不上了,今天出了門可能就被車撞死了。「怎麼學佛法這麼不吉利?」這是事實,分秒之間我們都可能在這個世間不復存在了。印光大師很絕,有人請他題字,他題一個「死」字,旁邊還寫四個小字:「此字甚好」。
我們就沒有無常觀,對世間的事看得特別認真,苦惱叢生。天天想到死,念死無常,這是佛教修行的基礎課,講修行這是基本功。要念死、念無常,心就寂靜、清涼,就什麼事都放下了。
記得有人講過一句話:「到火葬場,你就開悟了。」大概是這個意思,就是說那是很好的課堂,他說的話挺好。很多人去參加送葬儀式,回來後多少有一點點覺悟,「昨天還在一塊兒,奮鬥了一輩子有什麼意思?」但是也就覺悟三分鐘,有人喊「三缺一」,他就又開始搓麻將了。眾生是多麼的愚癡啊,哪有一點點覺悟!教育兒子說「你不聽話」,他兒子不聽話,他自己聽話了嗎?非常愚迷,就是這樣子,沒有一點覺動的心,沒有無常觀。沒有無常觀就會「顧左右而言他」,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後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最後就沒有了。
所謂道器、法器,就淨土門來講,罪惡觀要深,無常感要強,想到「我這麼深的罪業,今天晚上一口氣不來,眼睛一閉,當下就墮落了,這怎麼得了!」在這個時候他哪裡會尋求什麼道理,不用道理,什麼能救他的命就好!他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聽道理,情形也不允許。他就問「什麼能救我?」跟他說「南無阿彌陀佛能救度你」,他就當下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很簡單的。
三、二藏二教之教判
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判教之大小:
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二藏:聲聞藏與菩薩藏,亦即小乘與大乘。
二教:漸教與頓教。
「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這叫二藏。就是把一代佛法分成經藏、論藏、律藏三藏,精通三藏的法師可以被稱為「三藏法師」;也可以按佛所說經典攝眾不同來分,攝聲聞眾的就叫聲聞藏,教化菩薩眾的就叫菩薩藏,所以分成二藏,也就是小乘與大乘,可以叫二乘。二教就是漸教與頓教。後面會解釋什麼是漸教、頓教。
以二藏二教判攝一代佛教,為諸宗通用之教判。善導大師依之判淨土教於二藏當中屬大乘菩薩藏,於二教當中為頓教,即是言通而意別。
「以二藏二教判攝一代佛教,為諸宗通用之教判」,二藏二教不是善導大師立的名目。聖道門、淨土門是道綽大師立的名目,難行道、易行道是龍樹菩薩依據經典立的名稱;聲聞藏、菩薩藏,漸教、頓教,不是善導大師所義立的,而是經文中本來就有這些名目,是諸宗通用的判教,最基本的都會引用到。天台宗也一定會講二藏二教判,天台本宗所立的就是所謂「四教」「五時八教」。四教就是藏、通、別、圓,八教就是化儀四教、化法四教,是天台宗特別立的一些名相。要門、弘願,這是善導大師所立的名相。
「善導大師依之判淨土教於二藏當中屬大乘菩薩藏,於二教當中為頓教」,善導大師也依據經文所有的、諸宗通用的教判名相,判淨土教於二藏當中屬於大乘菩薩藏,於二教當中為頓教。這樣不是和諸宗教判差不多了嗎?「即是言通而意別」,「言通意別」也是一個經常講到的名詞。什麼叫「言通意別」呢?就是語言上用的名詞是一樣的,比如聖道門說《法華經》是菩薩藏,淨土法門說《無量壽經》是菩薩藏,語言都是一樣的,天台說《法華經》是頓教,淨土法門說《無量壽經》是頓教,語言都一樣;但是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意別在哪裡呢?下面就解釋了。
聖道大乘
聖道諸宗,如禪、密、天台、華嚴等,也皆為大乘,但皆依行者之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得名,未有不發大心(菩提心)、不修大行(六度萬行)而能得大乘之名,故聖道大乘為擇機大乘、自力大乘、難行大乘,亦是行者因地、相對之大乘。
「聖道諸宗,如禪、密、天台、華嚴等,也皆為大乘」,大乘八宗,這裡列了四宗。這樣的大乘和淨土大乘有什麼不一樣呢?所謂「言通」就是說都是大乘。「意別」在哪些地方,下面就解釋了。「但皆依行者之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得名」,聖道諸宗是救修行的眾生的,看有沒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發了菩提心,行了菩薩道,就是大乘;如果沒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怎麼能說是大乘呢?那就是小乘,甚至人天乘——想求人天福報,想陞官發財,想生天,那就是人天乘。
拿一本《金剛經》讀,或者拿一本《法華經》讀,那就是大乘嗎?不是的,是看他有沒有發菩提心。拿《金剛經》讀,讀完之後迴向說:「阿彌陀佛保佑,讓我多發點財,讓我在這個世間平安一些。」這是人天乘,都還沒有達到小乘。即使在讀大乘的經典,也還可能是人天乘、小乘。
如果你發了菩提心、行菩薩道,沒有讀大乘經典,但是你在想:「眾生這麼苦惱,我要救度眾生。我要怎麼去做……」這自然是有菩提心的,這樣的人就稱為菩薩。菩薩應化是不一樣的,他可以顯現為佛教徒,也可以顯現為外教徒。外教徒裡有不少菩薩,他們都發了心,他們度眾生、為眾生服務的精神讓我們很感動。菩薩也可以投胎示現為一頭豬、一頭牛、一隻鹿,不是有九色梅花鹿嗎?是世尊過去的公案。
菩薩是發了心要救度眾生的,「未有不發大心(菩提心)、不修大行(六度萬行)而能得大乘之名」,所以大乘就是發心大、修行大,不發心、沒有修六度萬行怎麼能夠得大乘呢?這在聖道法門是不可能的。
所以,聖道的大乘為擇機大乘。什麼叫「擇機大乘」呢?擇機就是對根機有選擇,不是什麼人把大乘經典一攤開就能標榜自己是大乘。就是看修行的根機,要發大心、修六度萬行。
同時也是自力大乘,要靠自己發菩提心、修菩薩行。
這也是難行大乘。為什麼不發菩提心?六度萬行難啊!前面說了六住菩薩乞眼的因緣,是舍利弗過去世的故事。
「亦是行者因地、相對之大乘」,是以行者發心,就是修行者還在因地。因地就是還在修因當中,像豆子還在發芽、生長,從因向果,還沒有結豆。行者先要發菩提心、修菩薩道,這是因地,大乘還是一個發心的狀態,大乘的果還沒有顯示出來,所以叫「因地大乘」,也叫「相對大乘」。「相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不是絕對性的,能不能成佛還不清楚,能不能度眾生、有沒有這個效果都不確定。
以上是聖道大乘的幾個特點。
淨土大乘
於淨土門,行者雖無大心大行,只是稱名、願生,而乘佛願力,必得往生;往生則自發大心,自然成佛。論機,雖有似人天、小乘,而由法門利益,得名大乘,故淨土大乘為不擇機大乘、他力大乘、易行大乘,為佛果地、絕對之大乘、真正一實境界之一佛乘。天親菩薩《往生論》稱為「大義門」,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贊為「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善導大師說為「一乘海」「五乘齊入」。
「於淨土門,行者雖無大心大行」,不是說行者一定沒有,是即使沒有的話,「只是稱名、願生,而乘佛願力,必得往生;往生則自發大心,自然成佛」。在因地修行,即使沒有發大菩提心,沒有修行六度萬行的大菩薩行,一旦往生,自然發起菩提心,自然就成佛了,看《觀經》《無量壽經》都很明白。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要成佛度眾生。「論機,雖有似人天、小乘」,如果看根機,有點像人天、小乘。人天實際上就是想快樂,也想求生天的福樂。什麼叫小乘呢?就是自了漢,度自己。念佛的人,有的人就自己在家裡念佛,「我求往生就好了,其他我也管不了許多」,一看不是小乘嗎?
所以,善導大師這麼判,是有時代背景的,因為當時也有人對淨土法門抱持非議。如從名相來看,很明顯,是大乘還是小乘,說起來沒什麼異議;其實它有深刻的內涵,一比較就很清楚了。
「而由法門利益,得名大乘」,淨土法門本身可以讓我們得到大乘的利益。只要到淨土,一定可以成佛,這不是大乘是什麼?這還不是一般大乘,而是屬於佛乘。
「淨土大乘為不擇機大乘」,對根機沒有選擇。聖道法門一定要發大心、修大行;淨土法門,類似人天、小乘根機或者發了大心的,都可以,在淨土門裡都可以稱為大乘。這不是依行者心行,而是依法門利益,這就是殊勝之處。《觀經》下輩三品都是造惡眾生,是謗法、破戒、五逆、十惡的眾生,哪裡有發菩提心?他們只會造罪,還叫他們發菩提心度眾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們一生造惡,這樣的人往生西方,自然發菩提心,自然成佛。淨土法門不擇根機,即使惡人稱念一聲佛號,即使惡人到淨土,也是大乘根機。小孩不懂事,看見和尚喊「和尚,阿彌陀佛!」這也是大乘根機;哪怕罪人被判罪很害怕,合掌念「阿彌陀佛,饒了我吧」,這也是大乘根機。這是法門利益,他本人沒有這個德能;但是這句名號要念出來不容易。
「他力大乘」就是靠佛的力量,也是「易行大乘」。「為佛果地絕對之大乘」,這個大乘法門是從佛果地來的,這句名號是阿彌陀佛成佛的圓滿果報,佛將它施予眾生。《彌陀要解》有一句話很好:「釋迦牟尼佛即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佛的果地覺悟,佛把它完全、毫無保留地給我們,令持名者跟佛一樣。這樣的大乘才稱為「絕對大乘」。什麼叫絕對?就是沒有相對的根機,也沒有難行,通通都是大乘,因為是絕對的,是絕諸對待,沒有相對。可能不可能、善惡、發心不發心都是相對——這些通通沒有。
這才可稱為「真正一實境界之一佛乘」。「一實」就是純一、真實。「一」就是萬法歸一,萬法到「一」的時候,完全沒有差別。「實」是真實。純一、真實的一佛乘,「一佛乘」就是唯一的,都是成佛的,沒有二乘、三乘。二乘是聲聞、菩薩(小乘、大乘),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天親菩薩《往生論》稱之為「大義門」,「大義門」就是大乘之門。往生淨土是成就大乘之門,一到淨土,已經進了大乘門,自然成為大乘,進這個門就是這家人。
「大義者,大乘所以也」,這是曇鸞大師的解釋。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讚歎淨土法門,願生淨土是「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大乘佛法到了登峰造極,叫「上衍之極致」。「上衍」是摩訶衍,是大乘的意思,「摩訶」是大,「衍」是乘。這裡用上下來比。「不退之風航」,是不退之道的順風航船。《往生論註》一開始引用「譬如水路,乘船則樂」,然後得出結論:
此《無量壽經優婆提捨》,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
用詞很優美,很有加持力。「不退」是大乘菩薩不退轉地。而且是「風航」,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坐在船上靠他力,還是順風,勁風鼓帆,乘風破浪。
「善導大師說為『頓教一乘海』」,「一乘」就是所有眾生通通成佛,唯一佛乘度眾生,像大海一樣廣大。大海有幾個意義:
第一,攝受一切眾生像大海一樣,沒有一個遺漏;
第二,圓滿一切功德像大海一樣,沒有一點不圓滿;
第三,能總攝萬法、一切修行,像大海一樣。
所以「海」字最圓滿。
「五乘齊入」,對根機沒有選擇。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本來五乘不平等,一旦入一佛乘,通通平等。
這段是解釋淨土法門大乘的特點,跟聖道法門大乘的特點有個比較。
解釋分科
先看下面的圖表。
上面這個圖表相對複雜一點,我們一半一半地看。
二藏二教之教判,首先是引文,接下來是釋義。
引文引用兩段,就是《觀經疏·玄義分》中「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那兩段。
先把這段文引用出來,接下來解釋怎麼判。二藏二教的教判是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玄義分》這段文判的,接下來解釋。先解釋二藏二教;然後再解釋取判意圖,為什麼取二藏二教來判淨土,有它的意義。
釋二藏二教時,先明什麼是二藏,就是聲聞藏、菩薩藏;再明什麼是二教;再說這是諸宗所通用的。
接下來總明取判意圖。「總、別」是一對詞,「總」是總體,「別」是分別。首先總判淨土是大乘菩薩藏,對應哪一句呢?「善導大師依之判淨土教於二藏當中屬大乘菩薩藏」。第二句,「於二教當中為頓教」,這就是總判淨土為頓教。接下來「即是言通而意別」。這裡把它分得比較細,在總明中分為三個層次:第一,說它是大乘菩薩藏;第二,說它是頓教;第三,說明雖然用了一樣的名詞,但它是言通意別,有特別的意思。
言通意別,是在哪個地方表明的呢?下面把它詳細解釋出來,「別明」就接在下面了。
從兩方面來分別說明:一是先約菩薩藏,「約」就是針對哪一個方面;再就頓教來說明它取判的意圖。
約菩薩藏先明「諸宗通意」。諸宗通意是什麼呢?就是「如禪、密、天台、華嚴等,也皆為大乘,但皆依行者之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得名」等等,這是諸宗的通意。通意有五個「通」:它們都有擇機,不管是否是大乘法門,通通都對根機有選擇;通通是自力的;通通是難行的;通通是因地的;通通是相對的。
接下來和它比較,就明「淨土別意」。「別」在什麼地方?「依法門利益」。按照嚴格的科判,「依行者根機」和「依法門利益」這兩句話是不用的,但是這兩句話寫在上面很清晰,「別」在什麼地方,「通」在什麼地方,所以這五個字挺好。「淨土別意」,「別」在哪個地方呢?「依法門利益」,它是依法門利益讓我們得大乘的。這個人是大乘人,他不是以根機來得大乘的,而是修學的法讓他得大乘,所以這是法門利益。法門利益裡,一個是「直述」,直述就是直接表達。從根機來講,「於淨土門,行者雖無大心大行」,這就是根機。是什麼樣的根機呢?沒有發大心,沒有行大行。「只是稱名願生」,這是行法,也沒有修六度萬行,只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淨土。「而乘佛願力,必得往生;往生則自發大心,自然成佛」,這就是利益。
「論機,雖有似人天、小乘,而由法門利益,得名大乘,故淨土大乘為不擇機大乘、他力大乘、易行大乘,為佛果地、絕對之大乘、真正一實境界之一佛乘。」這是講結論。
這個結論,前面是直接表述,下面再引用幾位祖師的話來證明,先引用天親菩薩的,再引用曇鸞大師的,再引用善導大師的。
這是講約菩薩藏。
漸教與頓教
下面來說漸教和頓教。約漸教、頓教,來判淨土是頓教,這裡面有特別的意思。
1.直判
又,漸教為漸進成佛之教,須經長時多劫,次第升進而成。頓教為頓速成佛之教,不須漸歷時劫、階位等,故稱為頓。淨土為頓教,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說「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天親菩薩《往生論》明「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什麼是漸教呢?「漸教為漸進成佛之教,須經長時多劫,次第升進而成」,成佛是漸漸地,慢慢地,一步一步地,這叫漸教。還有一種說法:先說小乘,再轉說大乘,這也叫漸教。這裡是從它的漸次、次第,從時間上、時節上、次第上,這稱為漸教。
頓教沒有這些,「為頓速成佛之教,不須漸歷時劫、階位等」,不需要慢慢地經過多長時間,上次講的,要經三生六十劫、四生百劫、三大阿僧祇劫、百大劫,不需要經過這些;也不需要漸漸地經歷一些階位,這稱為「頓」。就像上樓梯,一層樓一層樓地往上爬,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往上邁步,這叫「漸」。坐電梯,「呼」地到頂了,甚至感覺不出來是到了哪一層,這不就是「頓」嗎?
接下來說「淨土為頓教」。前面先是分別漸、頓的意義,解釋頓教之義,然後直接判淨土為頓教。
直接判的時候,引用了兩段經文。
第一是「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說『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諸地之行」是一地接一地,慢慢地往上升進。「常倫」,「常」是平常,「倫」是次序,就是一般的、平常的次第,一地一地地修行。而淨土法門「超出常倫諸地之行」,這不就是「頓」嗎?然後說「現前修習普賢之德」,「現前」就是一念之間、當下,沒有時間上慢慢的過程。「普賢之德」是什麼德呢?就是普賢願海,證入普賢性海。這裡的「普賢」不是指普賢菩薩,不是指普賢十大願王的普賢菩薩,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比普賢菩薩更早。「德」是普賢性海。「普」是普及於一切,普門示現因地行相,沒有一門不能示現的,到了淨土就是這樣。「賢」是賢德、賢聖。
第二,天親菩薩《往生論》裡也說明它是頓教:「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頓」就是頓速,不是按次第慢慢來的;然後又說「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都是指頓速、圓滿。
在判淨土為「頓」時,舉出了這一經一論的證據。
前面是「直判」,直接判淨土是頓教。
2.對判
接下來是「對判」,對比禪、密、天台、華嚴這些頓教來判。先講諸宗,再講淨土。
禪、密、天台、華嚴皆名頓教,但都要求斷惑證理,故仍是漸教,所謂「於法雖頓,望機成漸」。唯有淨土一門,顯明未斷惑凡夫直出三界、不退成佛,故是頓中之頓。
講諸宗說什麼呢?「禪、密、天台、華嚴皆名頓教」,他們都標榜是頓教,從教理上都是這樣。比如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頓速得很;密宗說即身成佛,不是頓教嗎?天台有六即佛,華嚴也是佛的境界:都是頓教。
「但都要求斷惑證理,故仍是漸教,所謂『於法雖頓,望機成漸』」,諸宗的頓教,從教理來講是的,在大乘八宗中,唯識宗被稱為漸教,其他幾個宗都是頓教;但是,諸宗頓教要求修行的人一定要斷惑證理,如果沒有斷除惑業、證悟真理,仍然是流轉生死的凡夫,那沒有意義。斷惑證理是分分斷,不是馬上就成佛。當然,如果是上等根機,或古佛再來示現成佛,那另當別論。所以「於法雖頓」,於教法講雖然是頓教;「望機成漸」,以一般的眾生根機慢慢修,無明分分破,實相分分證,不就成漸了嗎?禪宗也講「悟後起修」,悟了之後再起修,悟的境界雖然高,一悟直超如來地,修行時還是要一步一步慢慢來,所謂「望機成漸」。
淨土門的「頓」是怎樣的呢?對判,「唯有淨土一門,顯明未斷惑凡夫直出三界、不退成佛,故是頓中之頓」。這怎麼能比?沒法比。聖道諸宗中,沒有哪個法門能夠不斷煩惱惑業就能成佛,不斷煩惱惑業就能成佛,那怎麼可能!但淨土法門不斷惑業就能成佛,這個「頓」超越了根機;而且不僅法上是頓,「超越常倫諸地之行」,從根機來講,也沒有「望機成漸」,不斷惑的凡夫可以直接超越三界,得阿鞞跋致,不退成佛,所以這是頓教中的頓教。
3.引釋
下面引用兩段解釋,這兩段文是善導大師的《般舟贊》裡的。先有個總標,標出引釋它的意義。
與而論之,聖道門中亦有頓教;奪而論之,聖道門總為漸教,唯淨土一門為頓教。
這一段可以作為前面的結論,也可作為後面兩段文的引子。「與而論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站在聖道門的立場上,讚歎它。「與」就是給予,多補一點。就像出去買菜,稱完菜是平秤,就加一根;如果多了,抽掉一根:這就是與和奪的意思。「與而論之,聖道門中亦有頓教」,聖道門有漸教、頓教,可以承認。「奪而論之」,什麼叫「奪」呢?這顯示淨土法門的超越性:與而論之,聖道門有頓教、漸教,淨土門通通是頓教,要門也是頓教;奪而論之,整個聖道門跟淨土門一比就算漸教,淨土門稱為頓中之頓。為什麼?聖道門望機成漸。
下面引用了兩段。
《般舟贊》言:
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涅槃因。
或漸或頓明空有,人法二障遣雙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鈍根無智難開悟。
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我們邊讀邊解釋。
「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涅槃因。或漸或頓明空有,人法二障遣雙除」,這是講聖道法門,一般通途的五乘教法,人天、二乘和菩薩。菩薩才講涅槃因,怎麼樣修行,得大涅槃果,菩薩是大乘。接著說,菩薩乘裡「或漸或頓」,有漸教,有頓教;漸教、頓教都是明空和有——或從般若性空,講空的法門,或講有的法門。「人法二障遣雙除」,不管修什麼,修漸教,修頓教,修空,修有,都要「人法二障遣雙除」,破我執、法執,證悟人無我、法無我,這就得利益了,解脫成佛就有希望:這是原則和標準。
原則、標準一對照,一衡量,就怎麼樣呢?「根性利者皆蒙益」,上根利智的人只要按這些法門修行,通通都可以得利益,沒有假的,佛法不會是虛假的。然而,下句說「鈍根無智難開悟」,鈍根的人沒有智慧,也不知道怎麼叫人無我,天天就是「我」,哪裡不是「我」?「我」的鼻子,「我」的眼睛,「我」的兒,「我」的房,什麼都是「我」,這就是鈍根。
對鈍根的人來講,開悟都沒有達到,做不到「人法二障遣雙除」,所以接著再判,前面是「或漸或頓」,接下來總說是漸教。「瓔珞經中說漸教」,《瓔珞經》是一部大乘經典,說這些法門,對鈍根而言,「望機成漸」,通通屬於漸教。要怎麼辦呢?「萬劫修功證不退」,就要慢慢修行,時機因緣不斷成熟,經過萬劫這樣很長的時間累積修行,才能證悟不退轉,這不是漸教嗎?
接下來講淨土門。聖道門,與而論之,有漸有頓;奪而論之都是漸,「瓔珞經中說漸教」。淨土門呢,「觀經彌陀經等說」,「等」就是指《無量壽經》,都是講淨土法門、極樂淨土的。「即是頓教菩薩藏」,怎麼稱為「頓教菩薩藏」呢?這裡沒有說根機選擇,沒有說「根性利者」「鈍根無智」,沒有這些;也不談「人法二障遣雙除」。
「一日七日專稱佛」,一天、七天,若一日、若七日地念佛。「命斷須臾生安樂」,「命斷」是指一輩子,很短的時間,「須臾」也是很短的時間,剎那之間就往生極樂淨土,沒有「萬劫修功證不退」。這怎麼能比呢?一個是「萬劫修功證不退」,一個是「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一旦往生極樂淨土,所謂「極樂無為涅槃界」,「即得不退證無生」,當下證悟不退轉,證悟無生法忍,自然成佛。跟前面「萬劫修功證不退」相比,這裡是「即得不退證無生」,這個「頓」超越很多。
上面是《般舟贊》中的一段文。
接下來說:
初明五乘教法,於大乘中有漸有頓;眾生不堪,頓還成漸。次明淨土法門之頓教菩薩藏,人人堪行,速疾超證,故為絕對頓教。
眾生根機修行不來,「鈍根無智難開悟,瓔珞經中說漸教」。「次明淨土法門的頓教菩薩藏,人人堪行」,「一日七日專稱佛」,哪個不會?「速疾超證」,「命斷須臾生安樂。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這不是「速疾超證」嗎?這是絕對頓教。
這些文都很好,讀起來特別有加持力,又好懂,又有意義,法喜充滿。
又說:
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無生。
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
「門門不同八萬四」,佛一代教法,八萬四千法門,雖各個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為滅無明果業因」,通通要滅除無明的果、無明的業、無明的因,以這個為目的、為目標。這就不容易,講八萬四千法門,就是漸教。這句話是說,這需要通過滅無明果業因,來出生死、成佛道。
而淨土呢,「利劍即是彌陀號」,是鋒利的寶劍,智慧的寶劍;「一聲稱念罪皆除」,一聲稱念,所有的罪,無明果業因,名號寶劍一斬兩斷,全部斬斷。
「門門不同名漸教」,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不同;雖然不同,總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則,都是要「滅無明果業因」的。滅無明果業因要經過萬劫苦行,才能除無明、證無生,所謂「萬劫苦行證無生」,這不是通於漸教嗎?漸教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
淨土門是「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頂多就是這一生專念佛。這一生是很短的,是不是?「啊」的一下四十了,「啊」的一下五十了,再「啊」的一下六十、七十、八十了。
下面解釋說:
即是總以一代八萬四千法門皆名漸教,獨以稱念彌陀名號為頓教。一聲稱名罪皆除,故以利劍形容之;其餘則非圓頓,萬劫苦行,猶如鈍刀,而非利劍。
文殊菩薩騎著青毛獅子,挎著一把寶劍。文殊菩薩的寶劍是智慧的寶劍,是般若寶劍,可以斷除煩惱;但是這寶劍如果在我們身上挎著,就成了鈍刀,「其餘則非圓頓,萬劫苦行,猶如鈍刀」,不是利劍,半天割不斷,割著又很疼,因為不會用,沒有這個智慧,開不了智慧。文殊菩薩寶劍一抽就抽出來了;咱們一抽,劍鞘還夾著,連寶劍的劍鞘都拽不出來,般若智慧藏在裡面,開發不了,寶劍拔不出來。文殊菩薩要用寶劍很簡單的。
不過,文殊菩薩智慧雖然很高,智慧的利劍很鋒利,但跟六字名號比,仍然還差一截。這把六字名號的寶劍非常鋒利。古代有兩把很有名的寶劍——干將、莫邪,毛髮放在上面一吹就斷了,很鋒利。手無縛雞之力的人,現在居然成了一個佩帶寶劍的勇士。寶劍很鋒利,小孩如果拿在手上,可能會割著他;不擅舞劍的,一舞,把自己耳朵傷了。阿彌陀佛名號寶劍是很方便的,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不佔空間。孫悟空的金箍棒放耳朵裡,我們根本就不用,我們放到哪裡?放肚裡,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出來了,像法寶一樣。我們的三業,貪瞋癡三毒煩惱的繩索把我們捆住了;只要一念佛,就把它們都化解掉了。
下面有兩個圖表。先看第一個圖。
佛法有小乘和大乘。大乘裡有聖道門和淨土門。
聖道門是依行者的心行。什麼是心行呢?就是菩提心和六度萬行;所以它是難行的大乘、自力的大乘,也是因地修行的大乘,歷劫證果不定。
淨土門是依法門的利益,即使沒有發菩提心,而發了願生心,沒有修六度萬行,修念佛一行,就可以了;它容易,所以是易行大乘、他力大乘、果地大乘,一生成佛決定。聖道法門是歷劫證果還不定;淨土法門是一生成佛決定,它是大乘,這樣的大乘是超越的。
再看第二個圖表。
佛法有小乘和大乘。大乘裡分為漸教和頓教,頓教裡有聖道門和淨土門。淨土門是頓教,不會在漸教裡出現。聖道門有漸教,有頓教;不過聖道門是斷惑證理,所以望機成漸,根機如果做不到斷惑證理,就慢慢地萬劫修行,不能這一生頓斷生死流轉。淨土法門不斷得證,「不斷煩惱得涅槃分」,這是曇鸞大師所講的,是頓中之頓。
總結
下面這一段是對上面作一個總結。
如上三師教判,曇鸞大師為就行者因地之行法,以六度萬行為難行,稱名一行為易行,勸捨難行道而取易行道,故難易二道之教判為「約行教相」;道綽大師就行者所求之果證,以此土入聖證果為聖道門,往生淨土成佛為淨土門,故聖淨二門之教判為「約證教相」;善導大師直接從淨土教本身之大小頓漸來判屬,故二藏二教之教判即是「約教教相」。
三種教相的判釋——難易二道、聖淨二門和二藏二教,它們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判的。
龍樹菩薩、曇鸞大師,「以六度萬行為難行,稱名一行為易行,勸捨難行道而取易行道,故難易二道之教判為『約行教相』」,是就修行的方法判釋教相。
道綽大師是「就行者所求之果證」,是求在這個世間證悟菩提呢,還是求往生淨土成佛,是就果證的目標來判釋,而判此土入聖證果為聖道門;在這個世界修行成不了,要往生淨土成佛,這稱為淨土門,所以聖淨二門的教判稱為「約證教相」。這種教相是從目標上所求證果這個立場來判的。
善導大師的教判又不一樣了,他是直接從淨土教本身,它到底屬於大乘還是小乘、是漸還是頓來判屬,所以二藏二教的教判是「約教教相」,是直接從教法本身來說明它的殊勝和超越。
這是三個方面:「約行教相」「約證教相」和「約教教相」。
教是能詮,行是所詮;教、行是能證之因,證是所證之果。由此教、行、證三方面之判釋,一宗之大方針明確,淨土宗成為獨立宗派。
「教是能詮」,「詮」是詮釋。行是它所詮釋的。「教、行是能證之因」,有教和行才能夠證果;證是所證的果:它們有這麼一個能所關係。能所在教、行、證三方面的判釋都非常清晰,淨土宗的大方針非常明確,淨土宗就成為一個獨立的宗派,非常完整地體現出來。
三師教判中,淨土宗正用教判為聖道、淨土二門之判。這是因為從立名意義來說,「聖」即無漏聖智,「道」即通,行無漏聖智,能通涅槃果,故稱聖道;「淨土」即期待往生淨土。「聖道」「淨土」明白無誤,共同認可。而難易、漸頓之說,由行者業習、好樂不同,互存是非,易生混淆。
我們在系統學習的時候,三師教判都會說到,平常我們講的時候,講淨土宗很少說易行道,易行道是解釋性的,淨土宗是標舉性的;也不說頓教、菩薩藏,這都比較模糊。在三師教判當中,淨土宗正用教判是聖淨二門判,它比較清晰明瞭,不會使人誤解。
從立名的意義來講,「聖」是指無漏聖智,「道」就是通的意思,曇鸞大師解釋說:行無漏聖智,能通涅槃果。這叫聖道,是大家共同認可的。「淨土」就是「期待往生淨土」,願意往生西方淨土。所以,「聖道」「淨土」,從名相來講,很明白,沒有任何可誤解的;不管修行哪一宗的人都共同認可——淨土門的人一聽也很明白,也認可,聖道門一聽也很明白。
難易、頓漸,比較起來,由於「行者業習、好樂不同,互存是非,易生混淆」。什麼是「互存是非」呢?就是不認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難行道到底難嗎?不難,根機問題」,有人會這樣說,認為不難。比如有人說「老太太不識字,誦經很難。我文化很高,誦得很好,很溜,不難」,他覺得誦經也挺好。漸和頓也是一樣的,各宗判的都不一樣,有些紛爭、分歧。
下面這張表,說明「三師教判」,很清楚。
曇鸞大師難易二道判,難行、易行,我們取易行;道綽大師聖淨二門判,聖道、淨土,我們用的是淨土;善導大師二藏二教判,在二藏當中是菩薩藏,在二教當中是頓教。聖道淨土二門判是淨土宗正用教判,是用這個標舉的。
再看下面這張圖。
二藏二教的教判,是「約教教相」,屬於能詮,就是解釋性的,是來解釋行法的。難易二道判是「約行教相」,是所詮。教和行是能證之因,教就是理論,理論指導修持、修行,理論和修行是一體的,缺一不可,有理論,有實踐,才有可能證果:這是能證。證的果是什麼,叫所證。聖淨二門判是「約證教相」,這是果。因果關係非常清晰。
再看下面這張圖表。
三師教判的總結,就是總結剛才那一段,有三點:
第一,各自特點,約行、約證、約教;
第二,綜合的功效,由於三師教判在整個淨土宗一宗方針明確,使淨土成為獨立的宗派。
第三,正用教相,是指聖淨二門判。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