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淨宗法師2006年9月2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

 

胎生即雜行,化生即專修

       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

 

       《無量壽經》裏講胎生、化生,鼓勵我們要明信佛智、避免胎生──有這麼一層含義存在。

 

       胎生也就是雜行,雜行之人雖然往生,在蓮花之內,「五百歲不見諸佛」,「五百歲」是一個大致的時段,總之是各有長短。

 

       化生就是明信佛智、專修念佛之人,化生彌陀報土。

 

《無量壽經》要點之七:特留此經

       第七,佛在《無量壽經》裏邊講到:特留這一部《無量壽經》,在法滅時代「止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
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那有人就問了:「為什麼就專留這部《無量壽經》呢?別的大乘經典怎麼不留下來呢?」

 

       第一點,因為《無量壽經》講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宣揚阿彌陀佛本願救度之法,順符阿彌陀佛的本願;其他的經典沒有說到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釋迦牟尼佛特別留這一部《無量壽經》。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因為隨著時代的推移,眾生的根機越來越低劣,造罪越來越勇猛,其他大乘經典都是強調自力修行的──佛法是機和法相應,就是說:有適應修行這個法的根機,這個法才可以在世間存在下來,不然的話,就是諸佛用神力留它住下來,也沒有眾生能夠修持。因為法滅的時候,眾生的善根是很薄弱的(也都講過),身高才一尺多高,造惡很勇猛,如果留持其他的,要求怎樣的禪觀、怎樣的修行,要求怎樣的持戒,那些都做不到了,一個是根機做不到了,另外,三寶都不存在了,都沒有人宣說佛法基本的教理,講發菩提心啦、講持戒啦……這些都沒有人能做得到。沒有人做得到,自然就消失了。

 

       其實,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比如說,我們是佛教徒,我們都有佛教的經典在看,可是世間這些人,他善根沒有成熟,對他來講,好像佛教經典也跟沒有一樣。

 

       到了法滅時代,眾生苦惱深重,離苦得樂是每個人天然的本能。越是苦惱深重,就越願意脫離苦境。那麼,靠修行種種的難行法門難以達到,哎,那個時候,遇到念佛法門,說:「你只要稱念彌陀名號,決定往生彌陀淨土。」他就會一心歸投,就好像《觀經》裏的下品眾生一樣。這樣是機法容易相應,所以,留這一部經,它才可以利益眾生,能夠讓眾生得以度脫。

 

正法住世

       佛法總要瞭解它的義理。也有一些人講:「《楞嚴經》非常好。」為了保持佛法正法住世,他發了一個心:「我每天誦《楞嚴咒》。」

 

       我說:「那你要死了怎麼辦?你要死了,不是正法住不了世了嗎?」

 

       這個,不是從這個角度講。所謂「正法」,如果以「正法時代」來講,那正法已經過了,五百年已經過了,我們是根機不堪、沒有得成聖果的人。

 

       如果以佛的教法來講,只要有《無量壽經》住世,也就是正法住世。

 

       如果以法對眾生的利益來講,所謂「正法住世」,不光是在教相方面有這一部經典的存在,同時是說:這部經典所說的教法能夠讓我們了生脫死、究竟得到解脫,這個才是真實意義上的正法住世。不是說我們嘴中在那裏稱念(這當然也是傳持佛法的一種方法,大家有背誦、有稱念、有研習),如果以這樣來講,我們的記憶力就比不上電腦,也比不上光碟,你刻個光碟放那個地方,一百年都不會壞。

 

       我們作為佛弟子,主要是把佛陀的教法能夠正確地理解,然後落實在我們身上。如果我們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最好的,能夠在這個時代普勸一切眾生選擇適應時代和眾生根機的法門,這樣也可以講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正法普及於世間了。

 

       如果這個世間大家都來念佛、都求生極樂世界,你還說沒有正法嗎?往生的人一個接一個,你柔軟,我比你更柔軟;你坐著走,我也坐著走;你站著走,我也站著走,看了這成千上萬的人都往生淨土,這就是正法住世。

 

       經典研究得再多,如果沒有人解脫生死,到了這個時代,如果也聽不到說有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話,那佛法對世間的人就沒有吸引力了;吸引我們來,也不能得到究竟利益的話──現在所謂學各宗各派的人最後都歸心淨土,也就說明淨土法門是一切眾生的最後依止之處,也是我們所有人最後燃起希望的地方,「哎!還有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可以得到佛法解脫生死、成佛的利益」,這樣,佛法根本的本質就還存在著。

 

       所以,我們自己念佛,勸導一切有緣人念佛往生西方,這本身就是「行大悲者」,「自己念佛,教人念佛,是為菩薩,行大悲者」。

 

《觀經》要點之一:觀佛導入念佛

       《觀經》也有幾處是需要來解釋說明的,《觀經》雖然名字叫「觀經」,從經文的文字比重來講,講觀佛三昧有很長的經文,講念佛三昧的經文比較少。但是,《觀經》的重點不在於觀佛,以善導大師的解釋,《觀經》的重點是從觀佛三昧導入念佛三昧,引導定散二善歸入一向專稱,這是大家要把握的,這是第一。

 

《觀經》要點之二:三福導入專修

       第二,《觀經》裏邊的三福到底是雜行還是正行呢?因為三福業也是《觀經》所說的。三福呢,算是雜行(其他的定散修持迴向往生也算是雜行);「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名號」才是「正定之業」。這個「雜行」聽起來好像覺得不好,其實它是一個比較性質,它是一個方便引導,在引導聖道法門修行的人歸入淨土法門來講,它非常的重要,所以稱為「要門」,因為本來都是在修行種種的定善和散善,修行大乘善根、小乘善根、世間善根,然後普勸。如果沒有這個要門的話、沒有雜行迴向的話,那這些人就入不了淨土門了──他一個臺階上不去,還是在執著原來的修持法門。那就可以原地將原來所修行的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是非常善巧方便的。

 

       那麼,迴向求生淨土門之後,淨土門之內再求真實和方便的判釋的時候,再引導他歸入一向專念。

 

       雖然歸入一向專念,「捨雜行」,並不是說廢棄雜行之體,而是在我們的心中知道專念彌陀名號必然往生,把一切善事功德收攝在念佛體內。比如說,我們念佛的人也會行善積德,也會佈施,也會相應多少持戒,也會供養三寶,那我們不是把它作為一個雜行來修行,覺得說:「念佛不夠,在念佛之外再做這些補助往生。」沒有這些。而是心中知道:專修念佛決定往生,隨份隨緣(這是一個念佛人應當做的),持守五戒還是五戒,修持善法應該說要做得更好!因為我們原來的心是惶恐不安的、擔心害怕的,那現在呢,有一個決定的可靠性,這個心就穩定下來了,這樣,內心就跟佛法更加的相應,這才是你得法益、相應於法的一種表現。

 

       如果說懈怠放逸的話,反而和阿彌陀佛的救度不相應了,和法義也不相應了,你的行持和嘴上所說的就不相應了。

 

       這是關於三福業。

 

《觀經》要點之三:九品之意

       還有一點,就是關於念佛,因為在《觀經》裏邊,念佛是說在下輩三品當中,所以,也有人認為說:「同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讀誦大乘超過念佛,因為念佛在下品嘛,想要高的品位往生,就應該去修行其他的」。

 

       這樣的解釋,你要說他沒有道理呢,他拿出《觀經》九品,上品修行大乘善,中品修行小乘善,中下品修行是世間善,念佛在下品。

 

       對此,依善導大師的解釋,道理不是這樣。念佛之所以說在下品,是顯示這個根機呀,他種種法門──大乘善、小乘善、世間善都沒有,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顯示念佛法門可以救度極惡下機的人。

 

       這個九品,代表此界的九種眾生:上品的人可以以大乘善迴向往生,中品可以以小乘善迴向往生,乃至世間善迴向往生。可是,下品的人拿什麼呢?毫無所有,那只有說念佛法門可以救他,由此顯示下品之人,大乘善、小乘善、世間善無法修行、無法得脫,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以這個最下等的根機,顯示這樣的人可以得救的法門,是最殊勝的法門──是這個意思。

 

       另外,《觀經》講的九品是方便說。怎麼叫方便說呢?關於極樂世界的品位,各有說法,自古到今有很多的解釋,各人的立場不一樣。如果以善導大師、曇鸞大師的思想,認為:根據《無量壽經》,根據往生的真實義來講,凡存品位之差,就是方便。比如曇鸞大師就講:

本則三三之品,
今無一二之殊。

 

       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根機,本來是三三九品,但是,一旦念佛到達極樂世界,乃至一入念佛法門,就沒有差別了,沒有一和二的差別。

 

       也如同剛才我們所說的比喻,千江萬水進入大海,失去故名,同得海號。比如長江水、黃河水、小溝小溪的水、井水……入了大海之後,它也不叫井水,也不叫河水,也不叫江水,通通叫海水。它的深度,跟海一樣深;它的廣度,跟海一樣廣;它的味道,跟海一樣的味道。

 

       一旦往生極樂世界,不管出家、在家,凡夫、聖人,就不再叫你原來的名字了,你就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光、一樣的無量壽,都是無為無漏的境界、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念佛即是涅槃門」、「極樂無為涅槃界」,就失去了原來的品位差別。

那麼,為什麼要安立品位呢?

 

       講品位,是世尊為了方便誘導此界的眾生,一方面說明此界眾生分為九品的差別,「這九品眾生你都要念佛」,是引導九品之人歸入念佛。這樣的品位,是就此界眾生的根機所言,如同善導大師所講的:

一切眾生,根性不等,有上中下,
佛皆勸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也像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所說的:

但以遇緣不同,
致令九品差別。

 

       是指在此土有九品的差別,一旦到達極樂世界,就沒有這些了。

 

       《觀經》說到極樂世界蓮花開敷的時間有早晚,這也是方便,若結合剛才所說的《無量壽經》,在蓮花胎裏邊的時間早晚,有幾點狀況:一個是你疑惑佛智,你疑心越重,花開得越晚;第二是指罪業深淺,罪業越重,蓮花開得越晚;第三是指你功德大小,功德越大,花開得越早,要在蓮花裏呆一段時間。總之,它是一種方便。

 

       專修念佛,根據《無量壽經》所說,就是蓮花化生,不再在蓮花裏邊過一段時間。

 

       九品都要過一段時間,是來顯示:一個是他在娑婆的根性有差別;再一個,他本身功德大小有差別,這是順我們娑婆世界有相、取相分別的眾生。如果說沒有差別的話,可能懈怠之人更加放逸無慚;精進之人,作為凡夫,可能會難以理解平等一如的境界。

 

       但是,如果從教理本身來講,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是說「五乘齊入」:

托佛願以作強緣,
致使五乘齊入。

 

       「五乘」:人乘、天乘,到聲聞、緣覺、菩薩,平等往生。又說: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人天善惡」:一切凡夫都往生,到極樂世界沒有差別,平等。所以,《無量壽經》也講: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令如佛。
身皆金色,無有好醜。

 

       到極樂世界都平等一相:

智慧高明,神通洞達,
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是根據他方國土人民的心:

但因順餘方,
故有天人之名。

 

       有天、有人、有聲聞、有緣覺、有菩薩,是隨順他方習俗,而稱之為天人,其實,本身的功德智慧都是一樣的,這個在《無量壽經》裏邊有相關的經文。那麼,以這樣的經文和教理,證明極樂淨土的境界是無為涅槃的境界。

 

       我想關於這一點,也不必過多地去探求它。也有祖師大德講:「與其你在這裏去討論品位的高下,不如你專修念佛,到達極樂世界。一到極樂世界,你可以自己看個究竟。」這可以講是最好的辦法了,在這裏是講不明白的,這是佛智。

 

       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裏邊也有個說法,既然是方便嘛,總不能捨掉這個方便,對於一類眾生的根機就一定要有方便誘導,他會勇猛,「哎,有這個品位,我會更勇猛」,那麼,善導大師就說:「每天念佛三萬遍以上,你就是上品上生。」如果想得上品上生,你可以多念佛。

 

       其實,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有品位階級的境界和沒有品位階級的境界來比,沒有品位階級是更高尚的。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不要滿足於上品上生,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是要往生到報土的境界,比上品上生還要優越。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大家對這一點不理解,也沒有關係,只管念佛就好,到達極樂世界自然明白。

 

《阿彌陀經》要點之一:「多善根」即是執持名號

       下面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我們日常最熟悉的一部經典,關於《阿彌陀經》,有幾點重要的經文,如果不瞭解的話,甚至誤解的話,我們對淨土教義就不明朗,修行就感到膽怯。

 

       在我們以前的講學當中都學過了,把它集中提出來:

       第一個,就是什麼是「多善根」?說: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根據經意,首先說不能往生的是「少善根」,接下來說: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若一日……若七日

 

       就必然往生,這是說可以往生的,那麼就是以「執持名號」作為「多善根」,這是經文的次第關係。

 

       第二,我們在上午也學到了,「稱名一行,總超萬行」,稱名是「福善同佛」,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專修念佛就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就是「多善根福德」:是以阿彌陀佛因地的大願,作為我們「多善根之因」;因地的大行,作為我們「多福德之緣」。所以,一一之聲,完全具足阿彌陀佛的善根,跟佛的善根福德相等。所以,歷代祖師的解釋,不管是善導大師、蕅益大師、蓮池大師,還有元照律師,都千篇一律以執持名號作為「多善根福德」。

 

       這個「多善根」,已經不是多少的「多」了,是絕對性的概念,不是說還有人可以相比的,是無法相比的,「盡虛空、遍法界」。

 

       瞭解這一點,就不會走入歧途。如果這個不瞭解,就會把念佛擱到旁邊,然後去種種地修行,以自己凡夫所修的有為有漏的善法,夾雜、迴向求往生,落入雜行,往生不定。

 

       知道這一點,我們就會在專修念佛的路上很踏實、穩健地往前走。同時,不廢諸善,這樣才可以往生決定有把握。

 

       這是關於「多善根」。

 

《阿彌陀經》要點之二:「一心不亂」即是專修念佛不雜亂

       第二,關於什麼是「一心不亂」,也是《阿彌陀經》所講的,「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後面說:

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的解釋,自古有兩種解釋法:

 

       一個就講行持上的功夫,達到禪定的一心不亂──這個很難的。依天臺的教法,有解釋「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

 

       善導大師解釋的「一心不亂」,是指我們一心念佛不雜亂,專修念佛不雜亂。善導大師經常說:「一心稱佛不亂」、「一心願生」、「一心專念」……在「二河白道」比喻當中就說:「一心正念直來」,也就是信順不疑,對佛沒有二心,沒有疑心,沒有退心,專修念佛。所以,在《法事讚》裏就說「教念彌陀專複專」,用「專複專」三個字解釋「一心不亂」:「一心」就是不二心,不二心就是專心,所以叫「專」;那不亂呢,就是不雜亂,不是鬍子眉毛一把抓,它是有定向、有目標,不雜亂還是「專」,所以,用兩個「專」來懇切地勸導我們,「教念彌陀專複專」。這樣,我們念佛,就執持名號,用信順之心相續念佛,這叫做「一心不亂」。

 

       這樣的「一心不亂」,我們都能做得到,對不對?

 

       (「對!」)

 

       對呀。如果是禪定的一心不亂,那就難了。那個如果能做到,是少數人。當然,你能做到就更好;做不到,你能夠信願一心,你能夠專修念佛不雜亂,就達到標準了,很簡單。

 

       這是第二。

 

《阿彌陀經》要點之三:臨終心不顛倒是因聖眾現前

       第三點,怎樣保證臨終之時心不顛倒?

 

       如果「一心不亂」(第二點)不能解決,他就恐怖了,擔心害怕了,「我念佛沒有達到這個功夫啊,怕不能往生啊……」

 

       這麼一聽啊,心裏邊心開意解,明朗了,「哦,這樣念佛就可以!」

 

       可是,還有最後臨終,「哎呀,臨終如果顛倒了怎麼辦?」

 

       這有兩個解釋:

 

       第一點,我們稱念彌陀名號是「正定之業」,平生之時往生一定,不待臨終,已經定下來了。

       第二點,根據《阿彌陀經》的經文來說,專修念佛之人,臨終之時,每個人都是正念現前的,都是心不顛倒的。臨終心不顛倒,不是我們自己有這個力量達到這樣的功夫,說「以此為前提,阿彌陀佛才來接引」,不是。反而是只要我們平時專修念佛,臨終之時阿彌陀佛自然現前來接引我們;由於阿彌陀佛來現前接引我們,慈力加持,光明攝護,而令命終的人當下心不顛倒。

 

       我們來複習這段經文,說:「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平常是專修念佛,現在到臨命終了──那麼,臨命終是怎麼樣一種狀態呢?經文這樣來描述:是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專修念佛的人臨終了,佛就來接你了。這是得到利益的時候,這個時候不談你修行功夫深淺,你只要一向專修念佛(一心不亂地),臨終的時候,佛與聖眾自然來到面前,所以,佛與聖眾自然來迎接。

 

       然後說:

是人終時,

 

       佛先來現前迎接,然後這個人才命終,從平時「若一日……若七日」,一直到臨終,平時是「若一日……若七日」,是一心不亂地專修念佛,得到臨終的利益就是:臨終之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佛現前;那麼,以佛現前為因呢,就得到第二種果報: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佛就現前了,光明加持我們。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說:

慈悲加佑,令心不亂。

 

       所以,每一個專修念佛的人,他臨終的時候都會得到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來接引呢,當下心中如入禪定,正念分明,心不顛倒,所以,「是人終時,心不顛倒」,他是在什麼狀況下命終的呢?是「心不顛倒」狀況下命終的,那麼,當下就跟著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有人以為說「我們要自己念佛,達到心不顛倒的功夫,自己能夠保證這一點,阿彌陀佛再來接我,我再往生」,這個,把經文的次第關係顛倒了──不是這回事情。

 

       我也舉了貴陽那位蓮友的例子,他是一個瞎子,得腦溢血,突然死過去了,他是平常專修念佛的人。死過去到醫院搶救,經過一天一夜,醒來第一句就念「南無阿彌陀佛」,然後說:在這段時間,他看見極樂淨土、阿彌陀佛了。後來往生得很殊勝。

 

       這就說明:臨終的人雖然在外相看起來昏迷、迷惑,覺得「他昏迷了」,其實他的神識是不昏昧的,佛來接引看得很清楚。

 

       所以,每一個人,你只要平時專修念佛,不必擔心臨終阿彌陀佛不來接,或者「佛來接,我不知道、看不見」,你根本不用擔心。阿彌陀佛之所以發這個「臨終現前接引願」,就是憐憫我們臨終不能做主、四大分離的苦惱,種種的業緣相纏,哪裡能自己做主呢?所以,他知道我們有這樣的倒亂的苦惱,才要加持我們說:「我臨終現前接引,就是為了保證你命終之時能夠正念、心不顛倒的。」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裏解釋「我見是利,故說此言」這句話:

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
特為保任此事。

 

       佛見到眾生有這樣臨終種種昏迷、倒亂之苦,「特為保任」,特別來保證我們:「你不用擔心,我臨終現前接引你。」釋迦牟尼佛才說:「我見是利,故說此言。」

 

       什麼利益呢?臨終之時,佛必來接。

 

       所以,大家對這一點不必擔心,專修念佛不會有閃失的,不然就不能稱為「正定之業」。

 

《阿彌陀經》要點之四:「善男子善女人」即念佛之人

       第四點,《阿彌陀經》裏講:

善男子、善女人

 

       到底什麼樣的人有資格稱為「善男子善女人」呢?有人說「要達到五戒」,有的說「要成為十善」,說「要五戒十善的人念佛才能往生」,這就和經文相違背了,像《觀經》裏邊,十惡、造罪的人也念佛往生了。

 

       根據祖師的解釋:我們念佛之人,雖然本來是惡機,但是因為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緣故,被佛讚為「善男子善女人」。

 

       最典型的經證就是在《觀經》下品上生,這個十惡罪人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化佛前來接引他,讚歎他說:

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
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為什麼叫「善男子」?「因為你稱念了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第一;第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叫「善男子」呢?「諸罪消滅」,這是第二;第三,「那麼你諸罪消滅、身心清淨,我迎你回歸淨土」。所以,只要念佛,這些利益通通都得到了。

 

       不然,世間的善,再善不能稱為「善」,世間,你就是一個大慈善家,如果不念佛的話,這個善是有為有漏的善法,不足以了生脫死,仍然是三界裏邊的一個罪業眾生,仍然是六道輪迴的一個苦惱種子,這怎麼能稱為「善男子」呢?

 

       念佛之人可以到極樂世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他才有資格稱為「善男子」。

 

       所以,這是站在佛法究竟解脫的立場上,以這樣高的標準來說的,不是依世間的善惡觀來判斷。

 

《阿彌陀經》要點之四:「若一日……若七日」即一輩子念佛

       還有《阿彌陀經》裏講的「若一日……若七日」,已經多次說過了,不可片面理解為只念一天佛、念七天佛。「若一日……若七日」就是一輩子的相續念佛,善導大師多處都有解釋,「一發心以後,永不改變」。如果從經文來看,也是如此,說: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

 

       就是你一向、一直念佛。有一天的壽命,就一天專修念佛不雜亂;有兩天的壽命,就兩天專修念佛不雜亂,一直念到什麼時候?一直念到臨終之時。如果有七天,就七天;七年,就七年……所以,善導大師解釋為:

一發心以後,
誓畢此生,無有退轉,
唯以淨土為期。

 

       這就是相續念佛,和《無量壽經》的「乃至十念」是一個意思,「乃至十念」,不限於就是念十句佛,也不限在臨終念一句、十句(是臨終之人不可能念更多了)。我們平時念佛的人,就是念念相續地念佛。

       這些都是有關三部經裏大家容易產生疑問的地方。

 

問題一:為什麼往生的人不多?

       下面有點時間,我想還是把這裏的一些問題先跟大家說一下,就是一些普通的疑惑。

 

       第一點,有人懷疑說:「往生極樂世界這麼容易,為什麼往生的人不多呢?」

 

       這是因為雜行雜修的緣故。

專修念佛,十即十生;
雜行雜修,千中無一。

 

       所以,大家不要落在往生很少的範圍之內,應當選擇專修念佛。

 

       這是第一點。

 

問題二:釋尊為什麼講其他法門?

       第二,有人問:既然念佛這麼好,釋迦牟尼佛出世就專門講念佛法門就好了嘛,何必還講其他種種法門呢?

 

       這個就不瞭解佛智是以種種方便引導。

 

       第一,眾生根機各有不等。阿羅漢的根機成熟了,給他講阿羅漢的法門,當下證入阿羅漢的果報;菩薩的根機成熟了,跟他講其他相應的法門,當下證果。這是佛有智慧眼,觀察眾生的根機各不一樣,適應什麼法門當下解脫,當下就給他這個利益。

 

       至於說念佛法門,固然是釋迦牟尼佛出世本懷,是救度惡業、下劣根機的眾生,但是需要通過種種法門的方便誘導,而把這個念佛法門突出出來。因為眾生的根機千差不等,所以才講說八萬四千法門。雖然講說八萬四千法門,還有一些眾生根機遺漏在八萬四千法門救度之外,如同《觀經疏》裏所說的,「凡惑無由遍攬」。為此戒定慧不能得利的眾生、不能解脫的眾生,特別開此念佛法門,大暢佛的本懷。所以,這是根機各有不等,故說種種法門。

 

問題三:要不要深入經藏?

       第三點,說:我們念佛人,專修念佛,老實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要不要讀誦大乘經典呢?要不要深入經藏呢?

 

       這個,不是要人家說,不是「我來要求你」,這個是各隨根機。如果你覺得「我年老了,記憶力也差,我就專門念這句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得分一百分!圓滿了,沒有任何不足!

 

       如果覺得說「我還有弘法度生的任務,我還要廣宣佛法」,那麼你可以廣學方便,其他的教門也應當瞭解──只要瞭解佛法,都對我們是有利益的。在保證我們專修念佛這個大根本、大原則的情況下,力所能及地也可以去看。

 

       第三種情況,如果說你想專修念佛,心裏邊定又定不下來,信心又不穩定,又不能實實在在去專修念佛,對世相也看不破,對有關的佛法教理也不能瞭解,心中動搖(往往這樣的根機也有很多),這樣就有必要瞭解相應的道理,比如說有關因果的道理(有的人連因果都不能深信,他怎麼能夠專修念佛呢),比如說有關世間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這些都是我們佛教的基礎課。專修念佛是要解脫生死──最高的課了。基礎課都還沒有上,你就要回頭補課了,你要瞭解世間的空相、無常,這些都有必要熏習。

 

       這個,各隨根機,把握一個大體的方向。如果是那個根性,出家師父啦,或者雖然是在家居士,也有這個能力,也有這樣的菩提心願,要廣弘此法門──你弘揚這個法門,別人也可以拿其他教理來妨難你呀,像善導大師,他如果不是通達經教的話,他能寫出這部《觀經疏》嗎?就是:所有的妨難,都可以給你說得清清楚楚,讓你很信服,就能夠引導你歸入念佛。

 

       如果我們要勸導他人的話,有關的教理、經典,你是越有智慧、越能修學,當然就越好了。所以,這是自己審量自己的根機。

 

問題四:要不要念其他佛菩薩名號?

       第四點,上午略微提到,有的人消業障就念地藏王菩薩,消災免難、求子念觀音,開智慧念文殊菩薩,治病、求延壽念藥師佛……

 

       對於專修念佛的人來講,不必如此。我們專修念佛,就是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其他所有一切都包含在這句名號當中。

 

       如果一方面念「南無阿彌陀佛」,另一方面為了求這個念這個、求那個念那個,說明你不懂得佛法圓融的教義,對淨土宗來講,行持上沒有把握住它的根本。

 

       所以,你只管念佛就好了,通通在這裏邊都有了。這一點提醒大家一下。

 

       消業的話,南無阿彌陀佛是無量光,那麼,無量光明的佛就能消無邊的罪業、黑暗;如果求開智慧的話,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十方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文殊菩薩的光明也就不能比了,文殊菩薩現身在菩薩位,那麼,我們念阿彌陀佛無量光的名號,就可以開無邊的智慧;如果求延壽的話,阿彌陀佛是無量壽,自然就可以愈病,自然就可以延壽;如果要求消災免難,阿彌陀佛名號是無量功德,有功德才可以消災免難,自自然然這些都有了;如果要求子,念阿彌陀佛也可以。

 

       在我們安徽馬鞍山有一個呂潔居士,她就是念十萬聲佛號求子(在《念佛感應錄》的第三集就有記載),她那個時候供的是觀音菩薩,但念的是阿彌陀佛,念十萬聲。結果不到十萬聲,就得了兒子了,就懷子了。人家給她看,說是一個女孩兒。她就說:「我自己就是個女的,挺麻煩的……」她又發願念十萬聲佛,說:「阿彌陀佛啊,你最好是把我懷中的女孩子換成男孩子。」真的哦,結果要生產之前,就看見一個小和尚往她腹部一沉,說:「我來了。」第二天就生下一個八斤重的胖娃娃,一個小子。

 

       你看,這個很奇特,非常的奇特。所以,求子得子,求男轉男,這個很殊勝。

 

       所以,念阿彌陀佛都可以達到!念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所有其他佛菩薩能達到的事情,念阿彌陀佛沒有達不到的,專修念佛通通在裏邊!

 

問題五:以前發願修別的,現在改修念佛,是不是對佛菩薩打妄語?

       另外有人問:我以前曾經發願要念別的經典、要修別的法門,現在想改專修念佛,是不是對佛菩薩打了妄語?

 

       這個不算。

 

       為什麼不算呢?打個比喻,比如說你兒子在你面前保證說:「爸爸媽媽,我想考大學,考一個普通大學。」結果他考上了重點大學。你會不會說他:「哎?當初你跟我講考普通大學,怎麼考上重點大學?你打妄語了!」你應該更歡喜:他不是妄語,是進步了。

 

       比如阿羅漢,他原來發心是要做阿羅漢的,後來回心向大:「我不做阿羅漢了,我要修菩薩道!」那麼,佛也不能指責他說:「你當初發願做阿羅漢,怎麼現在打妄語啊?你要做菩薩?」因為他是回小向大。

 

       你原來修行難行道,解脫生死沒有指望,你現在回轉過來,修行易行道,專修念佛,佛不會說你打妄語的!而會說:「這樣剛好啊,往生決定啊,這樣才是正修佛法啦!」

 

       至於說我們原來誦什麼經,都沒白誦,現在放下來專修念佛呢,這部經也含在這句名號中。佛菩薩不是那麼小氣,跟我們那麼講:「哎,你這樣就是打妄語啊,你說念我的名號,你沒有念,你打妄語了」……「你說念我觀世音菩薩,你不念,那我不保護你。」這個不是菩薩。諸佛菩薩都是同心一道,勸我們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我們發願,應該發一個正確的願,如同《阿彌陀經》裏所講的: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這是根本的願。你能夠順佛的教導來發,這就把握住根本了。

 

       至於說具體的哪一部經、讀多少部,那都是細節問題,那個可以放下來,不算打妄語(如果是打妄語、有罪過,我在這裏告訴你,我就要擔罪過了,你就放心啦)。

 

       還有的說:「我原來修密法,上師傳我密法了,上師法裏邊不能夠捨法、不能捨上師,我現在想改專修念佛,聽說捨法、捨上師要墮金剛地獄,永遠不能出來,這怎麼得了?我到底怎麼辦?」

 

       關於怎樣叫捨法、捨上師,我想在密法裏邊一定有它的解釋,我不是很瞭解,就不便多講。但是,從大的原則來講,佛法是心法,什麼叫「捨」呢?就是說:你心裏邊對上師不恭敬了,對這個法你徹底捨棄掉了,你改信外道了,你學法輪功了,你幹別的去了,不信佛法了,這個就捨掉了。

 

       至於說我們現在感覺到「我修這個法門,我年紀大了,再讓我來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我來不及了,我暫時把《菩提道次第廣論》放一放,頂多過二十年,到極樂世界再學好不好?」這樣就不叫捨法嘛!叫暫時放一下,等到了極樂世界,「法門無量誓願學」,我一法都沒有捨。

 

       這是時間早晚、時機的問題,這不叫捨法。內心裏邊對給我們傳法的師父,對給我們這個法的利益,我們還是敬重,沒有說貶低它、說它的壞話,然後誹謗,沒有這些,內心裏面還是敬重、不捨,「我將來到極樂世界呢,把它圓滿學會,開無邊悟,獲得無生法忍」,這不叫捨法。因為我們心裏沒有捨佛──法是跟著佛走,既然不捨佛,怎麼叫捨法呢?對不對?佛都有法,到了阿彌陀佛那個地方,什麼法沒有?全部都有了!不過時間早晚而已。同樣是信佛了,怎麼會說「學這個法門我暫時學不來,換一個法門就下金剛地獄」?這個,佛跟佛之間不是矛盾了嗎?這個不至於如此。

 

       另外,也可以方便向你的上師稟報,說明你的情況,「我現在年紀大了,其他的可能來不及了,我想專修念佛」,如果這個上師通達的話,一定會默許、首肯的:「可以,無罪。」這樣就很慈悲了,法門就沒有障礙。

 

問題六:念六字名號和念四字名號有沒有差別?

       還有人問:念六字名號和念四字名號有沒有差別?

 

       從往生來講,沒有差別,念四字、念六字都可以往生;從形式來講,六個字的名號比較完整,四個字的名號比較簡略,一般都提倡平時就念六字。如果臨終之時舌根不利、不方便,或者要睡眠了,念六字不那麼順溜,這個時候就可以改念四字,甚至更少也行。

 

       不管念幾個字,乘佛願力都能往生。念「阿彌陀佛」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那尊佛,對不對?請問各位,阿彌陀佛和南無阿彌陀佛是兩尊佛嗎?極樂世界有沒有兩個阿彌陀佛?

 

       (「沒有。」)

 

       只有一尊佛嘛,念六個字也是他,念四個字也是他,他都聽到、他都看到、他都知道、他都來接引你。沒有任何問題。

 

問題七:哪種念佛方法好?

       還有人問:念佛有唱念、有口中稱念,有大聲念、有小聲念,有記數念、有不記數念,哪一個好?

 

       哪一個都好。不過比較起來,如果道場大眾人多的話,唱念音聲整齊,加以法器,比較莊嚴;如果自己在家裏念佛,就沒有必要唱了,聲音也大,時間長了也累。特別是年紀大的人,唱兩個小時就把老命唱掉一半了,氣兒也沒有了。所以,只要自己稱念就可以。

 

       稱念佛號也分為四種念法: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大聲念就像我講話這樣,念得聲音比較大,一句又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小聲念就是聲音小小的,不是那麼很大聲;金剛念就是在唇耳之間,自己念、自己聽到,別人聽不到,默默地,這叫金剛念;默念就是在心中念,也不動口,也不出聲,自己心裏知道。

 

       這四種念法可以調節而用,如果覺得瞌睡、昏沉了,或者覺得說「我現在精神很飽滿,我想大聲念」,你就大聲念,乃至到山頂上唱一番也行;如果覺得說「現在覺得念累了」,我就降下來,小聲念;再累了,我就金剛念;再累了,我就默念;默念昏沉了,又提聲音念……這個可以輪換而用。

 

       一般來講,金剛念聲音小小的,稍稍地動嘴,聲音似有似無之間,會比較持久;默念容易昏沉,另外,默念,不是心比較靜定的話,就容易打失掉。比如說我們走路,你動個小嘴巴念念佛比較好,遇到熟人了,「哎-。南無阿彌陀佛」,又走了。如果你默念的話,念著念著,遇到熟人一講話,肯定熟人走了、你佛也走了,沒有了,因為打掉了。但是,動嘴形成習慣了,就不容易打掉,這是以我們的口帶動我們的心,拽一拽,好像有根線拉著它一樣,這樣會比較容易相續。

 

       至於記數和不記數,一般對初機念佛都提倡記數,因為有一個數,我們會有一種成就感,同時,至少,比如說我們每天定一萬句,「我再忙,我完成一萬句,即使別的事情耽誤了,我還有一萬聲的佛號」,不會荒廢這一天的時間。所以,記數是非常善巧的。善導大師在著作裏也經常談到,「一萬聲」、「兩萬聲」、「三萬聲」,如果不記數,怎麼知道多少萬聲呢?

 

       只不過記數不要定一個過高的要求,看到別人記數,心裏著急,「我也定個五萬」,結果你舌根也不利,時間也不多,年紀又大,一看來不及了……這樣心裏有壓迫感,甚至會念出心臟病來。

 

       我有一個姑媽,都八十多歲了,她就念得緊張,說心臟不好。我一聽,就知道了,「哦,這是你定的數字太多,」我就跟她講:「你念佛,不要定太多的數字,把它降下一半。」哎,她就念得挺舒服了。

 

       所以,根據自己的狀況,如果你氣力比較弱,念佛比較慢,人家一分鐘能念六十句,你一分鐘只能念三十句,那麼,人家定兩萬聲,你定一萬聲就好了。所以,根據我們的情況,只要不荒廢時間就好。

 

       如果你念佛形成習慣了,那就可以不記數了,但是,這樣是要久修的人。一般來講,還是提倡記數。

 

       還有,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念佛可以不記數,不一定要撥念珠,可以記時間,我坐這裏念佛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或者是更長時間,都可以,這樣就不必再去數念珠了。因為我們坐在那裏,身心很安定,如果手再動念珠,其實是心不定的,慢慢定下來之後啊,手上帶個念珠都覺得事兒多,脖子上掛個東西也覺得事兒多,把褲帶松一松,整個身體全部放鬆,其他多餘的東西都拿掉,穩穩當當坐在那裏念佛。

 

       這是關於記數。

 

問題八:念佛的人可不可以打坐?

       還有關於打坐,說:「念佛的人可不可以打坐?」

 

       可以。你能打坐,就打坐念;不能打坐,你就垂腿念;如果坐累了,你就走著念,所以叫「行住坐臥」,怎麼方便、怎麼舒適、怎麼安樂,你怎麼念佛。不要因為顧及外在太多的形式,讓我們內心煩躁不安,念佛持續不下去,這樣就是形式破壞了內容。

 

       我們做任何事情有形式、有內容,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某個形式能夠幫助我們相續念佛、念佛念得法喜,我就採取它;如果對我這點構成妨礙,我就不要了。這是一個大原則。

 

問題九:怎麼知道往生還是沒往生?

       還有人問:「怎麼知道他到底往生沒往生?」

 

       我們凡夫沒有五眼六通,所以不要妄信妄說。

 

       那麼,怎麼知道呢?一個依教理,一個依吉相。

 

       怎麼叫依教理呢?根據《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的教理,你只要信願專修念佛,這是「正定之業」,決定往生!所以,他這個人平時是信願專修念佛的,那麼他一定往生。

 

       至於說這個人到底是不是信願專修念佛?外表可能看起來他很精進、很勇猛,也在專修,他內心裏邊是不是具足信願呢?是不是真的願往生呢?我們不知道。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所以,到底有沒有往生,只有這個人自己才知道,那我們只能是看外表吉相。大體說起來,這個人如果平時確實有願往生的心,也在專修念佛,走的時候也很安詳,甚至面貌喜悅、身體柔軟,可以大致判斷他應該是往生的,應該沒有問題的──教理也明確,吉相也鮮明。

 

       如果他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蓮花來接引、佛光來接引,那更是證據。

 

       或者說這個人往生之後,托夢來告訴他的兒女,一次、兩次、三次地托同樣的夢,或者跟幾個兒女都托同樣的夢,那也毫無疑問他是往生了。

 

       我想,對這一點,別人往生沒往生倒不重要,我們自己怎樣往生最重要。那麼,就要信願專修念佛。

 

問題十:是不是沒有瑞相他就沒有往生?

       再下面就是說:是不是沒有瑞相他就沒有往生?

 

       比如說他走得很平淡,也沒有什麼殊勝、了不起的瑞相,這個也不敢講他一定沒有往生。

 

       我所聽到、所遇到的例子,有一位蓮友,她剛走的時候,骨節都是硬的(在石家莊有個居士,名字我忘記了),老夫妻兩個念佛,老太婆走了,只有老頭兒一個人給她料理,老頭兒也沒有力氣,就說啦:「某某人哪,你都往生西方了,我現在也搬不動你,你身體這麼硬,我沒辦法給你穿衣服,你看看,你能不能軟一點?我好給你穿衣服。」這個話一說完,身體馬上就軟下來了。

 

       如果你要以身體柔軟判斷她有沒有往生的話,她先身體不軟,你說沒有往生;後來馬上就軟了,又說往生了。

 

       其實,先前就往生了,只是沒有現這個相。結果她家的老頭兒懇求她,哎,馬上就改軟了。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的。

 

       所以,不可以依外表之相來判斷,還是以內心裏邊跟教理相吻合作為依據。

 

問題十一:佛堂應該怎樣佈置?

       再就是:淨土宗的人怎樣設佛堂?我們專修念佛,佛堂應該怎樣佈置?

 

       專修念佛,佛堂不要複雜,頂多供奉西方三聖,最好是單供一尊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凡夫的心對境容易分別。我們的境單一,我們的心就單一。這不是執著。如果講執著,寧願在凡夫位上執著一點,到極樂世界呢,我們成為大菩薩,再圓融、再去遍禮十方諸佛也不遲。

 

       有的蓮友家裏佛堂供得特別亂,我所見到的,有一位蓮友家裏佛堂供了一百多尊。我說:「你到底修持什麼法門?」密宗的也有,甚至民間信仰的也有,什麼都有,太亂了!一看就是他沒有入道。

 

       專修念佛的人,根據善導大師的專拜阿彌陀佛、專門供養讚歎阿彌陀佛,那我們就可以專供西方三聖或者專供一尊阿彌陀佛就好了,很簡單,一尊佛、一個蓮花燈、一個香爐、一盞淨水,這就好了嘛,多清淨啊!

 

       點香也不要點太多,家庭佛堂小,現在的居室,通風條件不好,有的人在家點香點得很多,而且是化學的香料,熏得啊,一走進那個房間都想吐。應該點上好的香,檀香,不在於數量多,品質要好一點。你家裏的小佛堂,點一支就可以了,不必點三支,也不必點一大堆,像燒柴一樣,空氣污染,那是不好的一種習慣,像燒柴一樣。

 

       你看九華山哪,一看就知道都是信佛初機的人,都是有錢的大老闆,肚子大大的,來了就買香,像柴一樣一捆捆地往那大香爐裏燒,「嘩」,火燒得很大,那個對空氣、對環境都不利。

 

       我們念佛的人,貴在「心香一瓣獻佛前」,要把我們的身體打掃乾淨,要行善,要潔淨我們的心,要求生淨土,把我們的心做成一個亮堂堂的佛堂,裏邊就專供南無阿彌陀佛,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經常念這一句佛號,就等於香爐的香氣、阿彌陀佛的功德香──這是我們的香爐口(法師指指自己的嘴巴),「呼呼呼」飄出來了,那不好嗎?這個香爐不用花錢,你家的先生不同意你,你也可以安;你出門在外出差,說「我出門了,家裏的佛堂沒人照應」,你在這裏照應就好了,隨身帶,也不用打貨票,這個多好呢!這個是真實的。不要擔心說「我家裏條件不好,沒有地方,他們不同意,供不起佛堂」。家裏供不起佛堂,就在心裏供──你有心就好。你是沒有條件,佛不怪你。

 

       如果有這個條件,我們供設佛堂,對家庭、對孩子都有一個好的引導。小孩子雖然上學,回到家裏,家裏有佛堂,他去拜一拜,從小就培植善根,他就聯想到因果報應,他長大了就不會為非作歹。不要說成為大聖大賢,最起碼他會成為良民。所以,佛堂能夠護佑一家人;我們自己觸境逢緣,也能提起我們的正念。所以,有條件還是供設佛堂,沒有條件我們就往內心裏求。

 

問題十二:專供阿彌陀佛,其他佛像怎麼辦?

       有的講:「我原來請了很多佛像,現在我想專供三聖,專供阿彌陀佛,原來的佛像怎麼辦?」

 

       原來的佛像,如果是可以用的,不管花了多少錢、在哪裡請來的,你都不要貪、捨不得,說:「這尊佛像花了多少錢、哪裡請來,不捨得送人哪!」這個不好,你可以把它擦洗得乾乾淨淨,香熏一熏,然後人家有緣的、初機學佛的,他非常傾向地藏王菩薩,「哎,這尊剛好給你,供養給你」,這樣很好了。又捨不得──你都已經專修念佛了,家裏放了五六尊佛菩薩,人家一尊沒有,你還捨不得!你應該讓這尊地藏菩薩到他那兒去度他,這樣,地藏菩薩就分身、起了作用了;放在你那裏,你就把這個資源閒置了,就等於地藏菩薩在你家裏下崗了。你家裏有這麼多菩薩,人家沒有,人家請不起,怎麼不要給人家呢?

 

問題十三:改為專念阿彌陀佛,菩薩有沒有意見?

       還有人講:「我原來念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我現在改專念阿彌陀佛,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有沒有意見?」

 

       有意見──有好的意見,說:「好!我等菩薩都來護念你,你這樣就對了!」不會像我們凡人,說:「啊?你念阿彌陀佛、不念我了!」不會有這樣的一種過失。

 

       打個比喻說,阿彌陀佛就是一艘大船,阿彌陀佛親自來救度眾生,在大船旁邊的,就直接撈到船上去了;還有遠一點的呢,就放下小船,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把小船開出去,把那些遠一點的眾生先接到小船上面,然後再拉回來,送到大船上,對不對?那麼,被小船救到的人應不應該上大船?

 

       (「應該。」)

 

       上大船的話,來救他的人會不會有意見,說:「我把你救起來啦,你怎麼不坐我的船、上大船幹什麼?」

 

       他救你上小船的目的,就是讓你上大船的。

 

       小船就代表種種方便法門。佛菩薩接引我們入了方便之門,然後要把我們送到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願船。你上去了,他們更高興,說:「好了,我再去救其他的人,你不要老在這裏占位子。」這樣就好了,不會有意見。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謝謝大家!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