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下面這些各篇都是上人教敕弟子、弟子記載下來的,往往都有很鮮明的針對性,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亦同。我們看到當時,上人如何勸勵弟子,也能把我們的心敞開,給我們一個啟發。
上人曰:
法然念佛之外,
每日誦三卷《阿彌陀經》,
一卷漢音,一卷吳音,一卷日文。
然而,此經宗旨,在於一向念佛,
故今一卷不誦,唯一向念佛也。
法然上人說他自己,說:我法然念佛之外,我以前每天要誦三卷《阿彌陀經》,一卷是漢音(漢音大概是什麼音呢?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唐代的音了;吳音就是指江浙這一帶,「吳越」這一帶的音。因為當時的日本,跟中國的聯絡,往往首先來到中國江蘇這一帶,這一帶叫吳。所以,這個音就傳過去,「漢音」或許是唐代那個音,應該不是漢朝的了,因為佛教傳入日本,是唐朝傳過去的;一卷日文,就是用日本話來念的《阿彌陀經》。念三遍)。
然而,這一部《阿彌陀經》的宗旨是什麼呢?「在於一向念佛」。所以,上人就說:「我從今天開始,一卷不誦了。」幹什麼呢?就「一向念佛也」,這個就是落實這一部《阿彌陀經》。
我們讀到這裏,不會誦《阿彌陀經》的人,內心就有安慰了,就歡喜了,「哎呀!阿彌陀佛不過就是教我一向念佛嘛!上人也一向念佛,那我也一向念佛,剛好。」如果說「念佛之外,還有所不足,還要念《阿彌陀經》」,不識字的人就要悲傷落淚了。
誦《阿彌陀經》,是五種正行當中的一種。誦經的目的是瞭解經義而來一向念佛。當然,作為道場的莊嚴,或者作為引導眾生的方便,作為瞭解念佛的道理,或者為別人講說念佛的法門,為此,我們都要誦《阿彌陀經》、瞭解《阿彌陀經》。但是,未必把他作為日課。我們通過讀誦的正行,是要進入一向專修的正定之業。如果進入一向專修正定之業,你每念一句佛,這裏邊都有《阿彌陀經》了。一天何止誦一遍?一天念六萬聲,就誦了六萬遍,因為落實下來了嘛!
大家如果在社會上工作,機關做領導的,往往會接到上級的紅頭文件。紅頭文件下來了,首先要貫徹學習,哎呀!老學習,學習來學習去,三個代表也好,什麼也好,結果,就是不去落實,這樣是不對的。世俗間有兩句話,叫做「消化在血液當中,落實在行動之上」,那我們學佛也要這樣子,要把《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消化在血液當中。怎麼消化在血液當中?就知道「一向念佛」;落實在行動之上,怎麼落實?就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的話,諸佛歡喜,彌陀愉悅。釋迦牟尼佛說:「哎呀!我講的經你聽懂了。你這樣是善誦經者。」所以,有不誦而誦《阿彌陀經》的,有誦而不誦的,他每天念了很多遍,就是不知道念佛,這就不瞭解經意。
上人曰:
大唐善導和尚之立淨土宗者,
以三經一論為正依,
以曇鸞、道綽為祖師。
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行業唯稱名,所期在來迎。
全憑彌陀願力,不輕自身愚惡。
不對他宗判勝劣,不比餘教論淺深。
「大唐善導和尚之立淨土宗者」:我們淨土宗是善導和尚所建立,以三經一論為正依經典,這在善導和尚的著作當中怎麼表現出來呢?其實有很多地方表現出來,最鮮明的地方就是在《觀經疏》的「深心釋」當中,在解釋「深心」的地方,舉出三經作為我們的正依經典,講「五種正行」的時候說:「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就點出這三部經的名字。這一段可以看作是善導大師選出這三部經作為我們的正依經典──正行所專依的經典,叫「正依經典」。
「以曇鸞、道綽為祖師」:這是我們的傳承。
「本為凡夫,兼為聖人」:這是我們這個法門的攝受根機。
「行業唯稱名,所期在來迎」:這都很簡單,這話語很簡單、很乾脆。修行沒有別的,行業只是稱念彌陀名號;所期盼的,不是開悟,也不是來生做什麼,「所期在來迎」,只要稱名,等待佛來迎接就好了,這一輩子就這一件事,沒有別的事。所以,「唯須稱名,待來迎也」,沒有別的事情,其他都是沒必要的。所以叫「行業唯稱名,所期在來迎」。
「全憑彌陀願力,不輕自身愚惡」:我們稱念彌陀名號,是完全仰憑阿彌陀佛的願力,不輕視自己,「我是個愚癡者,卑賤者,是個造惡者,像我這樣的人,怎麼能往生?」不產生卑下心,不產生自輕,「自局其分」的心,而是覺得:完全仰憑彌陀的誓願,如此愚惡造罪之輩,決定往生!唯一向口稱彌陀名號,心心念念期盼必然來迎的阿彌陀佛。
「不對他宗判勝劣,不比餘教論淺深」:我們只講自己修行,不跟他宗判別勝劣。為什麼呢?因為各宗各教的判法,比如說天臺、華嚴,他們通過判教,就要說明本宗的教法是最殊勝的。「我是圓教,你是偏圓、不圓,小、始、終、頓、圓。你是小教,小乘,始教、終教、頓教,我是圓教」;天臺也有藏、通、別、圓。天臺是純圓獨妙,這樣就判出深淺。淨土宗不判這些,也不比較勝劣,「哪一個是殊勝,哪一個是不殊勝?」都殊勝!都殊勝,但是能解決你的問題,這個才真正殊勝。
打個比喻說:就像我們建房子一樣,建房子有不同的方案,比較這些方案,「這麼設計,那麼設計,哪個好,哪個差,怎麼建……」但是,對於一個窮人,他拿了這個方案,一點都沒有意思。為什麼?他沒有錢,拿了再好的方案,他比較淺深有什麼意思呢?比較勝劣有什麼意思呢?他心裏只有一個願望:哎呀!最好誰建好一幢房子,送給我,那最好!
剛好!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是如此,建好了極樂淨土的寶宮殿送給我們。不是我們自己在那裏設計方案,「哪個好,哪個壞,如何,幾層樓……」等等。
既然如此的話,我們作為一個貧窮者,獲得阿彌陀佛所厚贈的這麼一座極樂的寶宮殿,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就千足萬足了。所以,人家說好也好、賴也好,我們都不跟他比勝劣和淺深。也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當作一個愚癡者──我們本來就是愚者。所以,法然上人講:「我門徒不可喜好義理。」我們既然是愚癡卑賤之輩,不可議論其他法門的高低深淺,免得起鬥諍。
剛才這一段對我們也很有啟發意義。人家來講:「你學的這個法門很差,你這個人只會念一句佛,你這個很淺。」那我們就唯唯喏喏地,「好好好!」退到旁邊,讓他說去,不跟他比,「我只要能往生就好了,深的給你去學。」